2016国内生产总值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贡献率超过多少

2016国内生产总值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多少_百度知道
2016国内生产总值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多少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国家领导人讲的,中国,2016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采纳率:8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缓慢且不均衡,国际贸易和投资疲弱,增长动力不足,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欧元区政治经济困局等影响,全球生产率降低、创新受阻,世界经济仍处于“低增长陷阱”。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1、经济增长亮点:提前实现GDP翻两番目标  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6.7%左右,与年初预期目标一致。这一速度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本特征,为我国由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在世界上仍属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7%左右的经济增速大大高于1.5%左右的美国经济增速、0.6%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速、1.5%左右的欧元区经济增速。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在这个基数上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量就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的增量。换句话说,现在实现6.5%的增长率所带来的GDP增量,相当于2010年10%以上的增长率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这个角度看,不能不说2016年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创造了耀眼的经济增长亮点。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00年的4.22倍,提前4年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预计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到2000年的4倍以上,提前3年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为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当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了两道保险。  2、结构升级亮点: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  2016年,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为明显亮点。“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5%,首次过半。2016年前三季度,这一比重又上升到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从2015年的54.1%提高到58.5%,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之最。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以工业为主导的时代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即后工业化时代的重大转变。我国即将拥有高质量、多元化、精细化的生活性服务业,金融密集、知识密集、科技密集、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这是走向比较发达经济体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2016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出口额、出口增加值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表明我国正在向高技术制造第一大国快速升级。2016年的结构升级亮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表明我国新旧增长动能正在加速转换。  3、消费亮点: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10年之后,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提高到52.4%。2016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5%左右,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从2015年的66.4%快速提高到71%。201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最终消费支出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8%,与美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国内消费市场增速在世界位居前列,2016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8%,高于经济增长率3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更为显著,也标志着经济增长对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从依靠投资驱动为主转向依靠消费驱动为主。  4、新经济亮点:世界最大数字红利  2016年,我国新经济、新业态迅速发展。无论从网民规模还是从手机网民规模来看,我国都已成为世界数字用户第一大国,由此创造了巨大的数字红利。一是经济增长红利。数字经济连接企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拉动最终消费、扩大贸易范围。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5.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14.7个百分点,极大促进了国内市场消费。仅仅一个“双11”,全网交易额就高达1800亿元。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中国电商辐射全球,正在实现全球买、全国卖。二是就业红利。数字经济连接民众,有力促进了创业和个体经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是服务红利。数字经济连接政府,电子政务迅速普及,促使政府更优质、更便捷、更低成本地提供公共信息和公共服务。  5、创新亮点:世界最大发明专利授权国  2016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制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科技创新2030”15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一批科技领域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产出指标爆发式增长,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前7个月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9.5%,预计全年将突破50万件,成为世界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单一年度内超过50万件的首个国家。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264.9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到9月底,我国平均每7.1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知识产权产出指标爆发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创新发展也在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创新和新科技革命进程。  6、创业就业亮点:世界上新增就业规模最大,市场主体最多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067万人,预计全年将再次突破1300万人,超过全年新增就业预期目标,将创下中高速经济增长条件下创造1300万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记录。2016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全年失业率控制目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属于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欧元区失业率大约为10%,青年失业率高达20%。  2016年,我国大众创业蓬勃发展。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活跃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市场主体最多的国家。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万户,目前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超过8000万户。形象地讲,中国的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主体的总数。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企业家王国”,他们既是市场主体,也是创造就业的主体。  7、增收减贫亮点:人均收入增长快,脱贫人口再创世界纪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前三季度分别增长5.7%和6.5%,是世界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收入倍差降至2.8倍左右。  2016年,我国出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国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将超过1000万,相当于国际社会提出的全世界每年减少5000万贫困人口减贫目标的1/5。不仅如此,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趋于缩小。特别是实施旅游扶贫等新举措,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拉近了不同收入水平人口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先富、后富地区互利共赢。  8、生态环保亮点:绿色发展提速,环境质量趋于改善  2016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污染防治。2016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单位GDP碳排放同比下降6%,两者均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约束性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预计4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同比下降将超额完成全年约束性指标。2016年,我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成本均明显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为实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并且在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负增长之后继续实现负增长,为全球减少碳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9、“走出去”亮点:对外投资造福世界  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950.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际交易额674.4亿美元,涉及6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到1478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745.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4%,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为相关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和就业机会。  10、全球治理亮点: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16年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年。中国既以自身的发展推动世界发展,又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提供“中国方案”。预计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30%,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顶梁柱,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主动力。更重要的是,在世界经济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侵袭的背景下,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在多个国际场合提出多项建议和行动方案,特别是推动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等,大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服务便利化,为世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为世界经济复苏出谋划策。中国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响应。中国方案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分别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相当于剔除了汇率波动的影响)预测了中美两国GDP增长趋势,其中汇率法预测结果是:2019年中国GDP为19.8万亿美元,美国为18.9万亿美元;购买力平价法预测结果是:2016年中国GDP为17.1万亿美元,美国为16.8万亿美元。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提用美元记了
  楼主该吃药了。
  @骨灰自干五
19:54:00  支那真nb啊  —————————————————  你是傻比?  
  壮阳药不能少,一日一片,不行就一日两片。  
  怎么瞪着眼睛说瞎话呀,看看我们的现实。
  xin新算法下, 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骨灰自干五
19:54:00  支那真nb啊  —————————————————  小日本鬼子~  
  哦,楼主是写新闻联播草稿的。  
  亮点十一:外储告急,外汇管制,毛币贬值  
  楼主起来吃药了,赏5毛  
  曹某某玻璃厂事件的背后,2016年美国对华投资同比却增长了55.4%,欧盟对华投资增长了43.9%。其中英国对华投资同比翻了一番,德国对华投资更是增幅超过了80%。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投资增幅达123%,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5.3%,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几乎翻番。微信搜索:大国博弈(同名头像即是   这些投资翻番的数据背后,是实打实的高端产业在中国聚合。比如苹果10亿美元投资滴滴、辉瑞制药生物技术中心落户杭州、思科创新中心落户广州,英特尔投资71亿美元在大连和成都建厂,德国西门子投资10亿元在成都落成数字化工,并表示今后五年在中国投资占其亚洲投资总额的2/3以上……   就连满嘴怒斥中国,摆出一副明天就要上推特骂死中国的网络大V特朗普,也一边骂着中国,一边在中国申请一千多个商标,同时还计划投资上百亿,要在中国开十家以上的超五星级连锁酒店。   如果说中国未来经济很糟糕,中国要崩溃了,中国撑不住了,中国经济是曹某某说的泡沫,马上就不行了,那么请问这些全球顶尖的外国公司都疯了吗?全球顶级的富豪都傻了吗?他们会蠢到把钱和产业疯狂地向一个要破灭的国家投放吗?当然不会。 (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全世界都用美元记,中国以前也都按美元记,今年为啥突然不按美元记了?原来按美元记是负数,是下降,是所谓的负增长。
  @ronnio2015
09:56:44  全世界都用美元记,中国以前也都按美元记,今年为啥突然不按美元记了?原来按美元记是负数,是下降,是所谓的负增长。  -----------------------------  @WanderingJoe
16:56:40  只要世界各国比较的时候才算美元计价!各国GDP增长率,全算的是本币GDP增长率!  -----------------------------  津巴布韦和委内瑞拉的增长比中国快多了
  @一下看穿
20:06:26  不提用美元记了  -----------------------------  楼主黑得好!
  背书新闻联播!有意思?  
  花未来的钱,未来花什么。  
  没意思啦。按购买力平价算,2014年中国就超过美国了,何用2016年?购买力平价也有它自己的问题。  另外,这个理论的比较是外国人推出来的,难得国内也有个来说随话的(这帖子),但国内官方并不认账,不知楼上有几位酸个什么劲。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短讯)国家发改委:中国2016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短讯)国家发改委:中国2016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短讯)国家发改委:中国2016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staff.hexun.com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nbsp>&nbsp&nbsp>&nbsp&&&正文
中国贡献感动世界 2016我经济发展亮点
发布日期: 09:54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一段时间以来,“逆全球化”趋势抬头,有关中国经济的“拖累论”、“失速论”甚嚣尘上。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等多重风险和挑战。英国脱欧让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打击,地区局势紧张、各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了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停滞。更有甚者,国际上一些舆论刻意唱空中国,主观臆断“中国拖累论”抹黑中国,妄言中国经济拖累世界经济增长。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面对挑战,全球权力正在发生转移,全球经济治理进入了一种复杂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如何再次扬帆启航?中国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经济将在世界经济复苏中扮演什么角色? “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中国将如何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源”
  “山中人不信有鱼大如木,海上人不信有木大如鱼”。
  人民日报评论认为,“中国拖累世界经济”的误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偏见,更是“如何认识中国”知识谱系的不足。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是经济的主旋律。中国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中国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仍然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
  相比于前些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让一些观点将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原因。对此,不少海内外学者均指出,世界经济疲软成因复杂,既有周期性因素,更有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的叠加,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中国。就实际经济表现而言,中国不仅没有拖世界经济后腿,反而为世界经济贡献了大量的增长、商机与希望。
  对于中国经济减速的“拖累论”之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张小济表示,重要的是选择什么作为“参照系”。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相比确实在下降,但从历史上看仍处高位。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坦言,当前中国经济遇到困难不容否认,下行压力加大也是事实,但较高增速“可以维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右)2017年1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16年全年的GDP增速在6.7%左右。(图片来自国新办网站)
  国外学者也对此表示认同。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贾韦德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低迷,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不可忽视的力量。”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经济实现了6.9%的增长率,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发改委预计2016年中国GDP增长为6.7%,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从两年“成绩单”来看,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
  另据世界银行预测报告称,2017年全球经济实际增速将为2.7%,高于2016年的2.3%,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迎来复苏,有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3.1%,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6.7%,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贡献分别为0.3、0.2和0.1个百分点。中国的贡献是三大发达经济体之和的两倍。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39%,在全球首屈一指。
  “中国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如果在今后的几年内能够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增强创新的能力,中国经济将会实现更大的发展。”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李远表示,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曲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头雁,中国的发展会为世界经济复苏创造更多机遇。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指出,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所发挥出的稳定作用对目前世界经济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逆水行舟,方显动能可贵。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不是“被动地实现”,而是“主动的、正确的选择”。
  中国一再向世界证明,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稳健的中国经济始终是世界经济的稳定之源。
  “一带一路”实施3年来中国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吸引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新华网制图)
  全球经济创新的“动力源”
  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
  中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1月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具有标杆作用、示范作用。
  外媒认为,2002年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从33%增加到61.4%,而发达国家正在逐年下降,失去了经济火车头的带动地位。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路,从积贫积弱到全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被联合国称为奇迹;覆盖全民的义务教育、基础医保;全球自主的导航系统、航空航天……在一些重要的全球议题和领域,中国提出的方案被全球接纳。
  G20杭州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回应了世界对中国的关切,阐明了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中国提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
  “提供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直面世界经济的共同挑战,引领发展潮流,为全球经济治理呈现一份中国方案,是中国作为主席国为本届G20作出的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说,“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国际上倡导的跟国内在做的,达到内外统一,并用自身经验为全球提供改革智慧,这是一个大国引领作用的真正体现。”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苏格说,习近平主席给世界经济开出的“中国药方”,既浓缩了中国经验,又体现了世界发展方向,深刻分析了世界经济症结,精准提供了应对方案。
  中国正在用自己的实践,给出了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路径。
  2016年,以创新为驱动的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习近平主席常说的一句话。今日中国,正以“日新为道”。习近平在不同场合无数次提及“创新”。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五大发展理念,“创新”被放在首位。G20峰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中国在创新的路上踏实迈进。在政策上,围绕“创新驱动”密集出台了多项重大政策措施。投入上,创新研发资金增多。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15440亿元,首超1.5万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成果上,中国已成世界专利申请增长的“驱动器”。2016年11月瑞士日内瓦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年度报告指出,2015年世界各地的创新者提交290万件专利申请,中国专利申请数量首次超过了100万件,全球总量近40%,位居全球第一位。并以18.7%的增长速度位居全球首位。2015年全球共授权专利约124万件,中国专利授权量约35.9万件,超过美国的29.8万件,成为全球授权量最大的国家。
  在欧洲著名智库布吕格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安德里亚·伦达看来,中国专利申请量位居全球第一与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创业、创新”密不可分,中国正将创新变为经济战略的核心,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增长、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埃及地区战略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易卜拉欣·赫伊塔尼表示,在创新领域,中国正在快步追赶发达国家。中国为许多尖端研究项目提供巨额资金,中国正在人工智能、无人机和互联网技术等领域追赶上来。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标准越来越高,与西方国家逐渐消失的差距让全球更多地关注到中国经济榜样的力量。
  中国的创新不断完善,中国正在推动亚洲引领全球创新增长。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高到2015年的55.3%。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首次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的经济体前25强,标志着中等收入国家的创新水平首次进入发达经济体行列。
  不仅是创新,中国为构建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给出的“中国方案”中很重要的一剂药方就是“结构性改革”。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对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体系的一大贡献。
  中国自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功实践,顺应并引领着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潮流,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心剂”。习近平主席在利马APEC演讲中指出,预计未来5年,中国进口总额将达到8万亿美元,利用外资总额将达到6000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这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专家詹姆斯·劳伦森表示,中国把失业率和通胀率都控制在了可接受范围内,服务业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超过50%并超过了工业,今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71%,这些说明中国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很顺利。
  中国正在平稳有序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2016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右)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左)共同出席《巴黎协议》批准文书交存仪式。(图片来自新华社)
  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心剂”
  当前,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建设面临未立先破,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能力东扬西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多重困境。
  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的中国”进程,中国的开放将带来“新全球化”进程。这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参与下,世界经济出现的新趋势。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的中国,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作用日益显现。中国在不同场合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弘扬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中国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正在参与重塑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共中央政治局两次就“全球治理”开展集体学习,也充分表明国家对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视。
  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在G20杭州峰会现场集体合影。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成为参与全球治理最生动的案例。根据研究报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组织表达了支持和参与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建设,真正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合作框架。
  中国主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新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规则的制定与调整,发挥重要作用、承担相应责任的新平台。
  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G20一系列重要主张,为曲折复苏的世界经济开出了“中国药方”,引起与会各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经验证明,全球治理体系也确实越来越需要中国参与。多年没有进展的全球气候治理,在中国的推动下达成了协议;后发国家在当下国际贸易体系中不被重视,现在有了“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机遇快车;而在全球反恐、控核、互联网、维和等领域,中国的力量也越来越不可或缺;此外,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实现进程中,中国在减少全球极端贫困人口领域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贡献。
  2016年2月,习近平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
  《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92.8%;在全球层面,1981年至2012年贫困人口减少了11亿,同期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1.82%。按照2011年购买力平价1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中国实现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
  “这是史无前例的成就。”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罗兰德说。
  外媒把全球在消除极端贫困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功于中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极端贫困人口的大幅减少主要应归功于中国取得的经济进步。发展中世界的极端贫困人口从1990年的47%变为2015年的14%,完成了“到2015年将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这其中,中国做出了最大贡献。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说,中国的努力是使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减少的最大因素。
  《赫芬顿邮报》发表题为《世界贫困人口20年内减半是谁的功劳》的文章称,我们能从中国过去15年间的努力中汲取经验,在全球创造另一个中国奇迹,可以说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国家。
  除了全球减贫贡献,中国参与到气候治理更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踏上新起点。中国积极开展气候外交,同英国、美国、印度、巴西、欧盟等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推动如期达成协定发挥关键作用。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多次评价称,中国为《巴黎协定》的达成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基础的贡献”、“重要的贡献”和“关键的贡献”。“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一个成功的中国。”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撰文如是说。
  一年来,从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到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和中国贡献,正为世界凝聚新的力量,催生新的变革。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指出,人们不能忽视当前中国经济的“体量”,就对全球GDP增加的贡献而言,2015年中国GDP增长6.9%相当于2009年中国GDP大约14%的增长。按照IMF的最新预测,2016年中国GDP增长将放缓至6.3%,谢尔德认为,即使这样,这个数据仍将是积极的,意味着中国2016年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方。
  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国的好声音越来越多,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也惠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繁荣同样离不开中国。中国正携手世界各国,以开放的心态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促进经济全球化,开创一个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民网记者 常红 杨牧 覃博雅 燕勐)
【编辑:王晓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