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电脑的移动硬盘坏道修复工具,可以自己手动修复(电脑白痴)吗?如果能修复,怎么修理,还能用多久?

其他一般都是小白痴。由于小编日常工作也会捣鼓电脑,写写教程,就总有朋友电脑出现一点小问题,就让我去帮忙修理的,小编的内心是:电脑修得好,好人当到老啊!一直帮忙维修电脑,次数多了也就觉得有点麻烦,今天小编就整理一些电脑常见问题跟处理方法,你们自己学会吧,别再去劳烦好人了,各位小哥哥小姐姐都认真看下。常见问题第一:蓝屏原因1:电脑病毒木马导致蓝屏解决方法:安全模式进入系统后利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病毒,如果问题依旧,可以考虑重装进行系统重装。原因2:软件不兼容如果一直正常使用安装某软件开始出现蓝屏,只要卸载这款不兼容软件即可。常见原因3:内存松动或者硬盘有坏道解决方法:内存条被氧化,有橡皮擦下金手指换一下内存插槽基本是就可以排除;硬盘有坏道扫描后屏蔽坏道,建议更换硬盘。常见问题第二:无法上网原因1:电脑新装系统网卡驱动为安装解决方法:在其他电脑设备上下载驱动至,拷贝倒无法上网的电脑安装驱动。原因2:问题解决方法:更换新的DNS服务器,或者等待出现故障的DNS服务器工作正常。有时没有提示,只说是无法连接到服务器。如果DNS服务器出现故障,一部分网页能正常打开,另一部分网页不能正常打开,出现此种情况的话,可以修改你的DNS服务器,如果有两个DNS服务器,你可以把首选DNS服务器和备用DNS服务器数据调换一下试试看。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属性→协议(TIC/IP)→属性→选择自动获取(这是最佳选择)。常见问题第三:电脑没有声音原因1:新装电脑声卡驱动未安装解决方法:重装系统后没有声音检查音频驱动是否装好,注意音频服务是否被禁用原因2:电脑硬件问题解决方法:检查插口是否松动,耳机、音响是否损坏,音响电源是否开启。如果设备损坏,更换即可!常见问题第四:显示器不能满屏显示常见原因:显卡驱动没有正确安装或设置错误解决方法:安装显卡驱动。若安装驱动后仍不能满屏显示,于驱动软件中设置缩放比例即可。如果还不能解决,建议更换视频线。常见问题第五:电脑无法开机常见原因1:开机键损坏或没有接好解决方法:在主板上直接短接开机键若能开机,更换机箱开机键即可常见原因2:主板主供电、CPU供电松动或没有接好解决方法:很多新主板插口非常紧,有可能没有插到底,导致无法开机,这时只要用力插紧供电线就可以了常见问题六:软件无法打开原因1:未获得管理员权限解决方法:右键点击图标,选择以管理员身份运行。原因2:采用了中文路径解决方法:程序在运行时会调用文件,每个文件在安装后,都会将其目录写在一个地址文件里方便调用,但是一些国外的软件或是大型软件是不支持中文地址的,如果使用中文地址会出现乱码,程序本身是不识别的,这时候把文件夹名字更改为英文即可。原因三:缺少运行库解决方法:将软件卸载后重装。常见问题七:无法进入系统原因:系统崩溃或者硬盘损坏解决方法:尝试重装系统,若不能识别硬盘,说明硬盘损坏,更换硬盘。无法在线重装得情况下.最新评论最新网络新闻,网络资讯相关新闻&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toutiao.com/i706139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某固态硬盘厂商拼死要保守的秘密,不惜动用黑客攻击也要掩盖&/a&&/p&&p&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CPU、内存性能已经增长上百倍上千倍,而存储数据的硬盘却慢的跟狗一样,5200转使用了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爬到7200转。所以PC对新一代储存ssd的需求渴望可想而知。&/p&&p&  现在的SSD市场有多火?处理器巨头Intel、AMD插手;之前一直嘴硬的老牌机械硬盘寡头西数、希捷断臂转型;传统SSD厂商,三星、英睿达、东芝、闪迪、浦科特等齐头并进;索泰、影驰、七彩虹等这些显卡厂商也都不务正业;之前专注于闪存盘SD卡等移动存储的厂商像金士顿、必恩威,也纷纷加入SSD竞争阵营。目前2016年底,生产SSD厂家保守估计起码有50个。&/p&&p&  显然现在各大厂商在SSD这条路上,已经是义无反顾、坚持不懈、至死方休。而在容量上,NAND闪存也越来越不是事儿,13年TB级产品已经上市,15年三星做出了16TB的固态硬盘。阻碍SSD普及的最后一道防线:价格也开始崩溃。剩下的只是降低成本和时间的问题。&b&民用市场HDD吃枣药丸。&/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935dba25d049fea5a4ec4d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2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935dba25d049fea5a4ec4d_r.png&&&/figure&&p&先声明的是,我并非利益相关,只是换多了ssd稍有熟悉。不足之处多多指正。 &/p&&p&&b&一、固态硬盘内部结构&/b&&/p&&p&  SSD最基本的组成部件:主控芯片、NAND闪存芯片、固件算法。组成SSD的关键部件:PCB设计、主控、Nand闪存各家之间都几乎一样,对于相同方案的产品来说,决定性能和稳定性差异的主要是固件不同。&/p&&p&&b&1、主控:&/b&&/p&&p&  在SSD中,主控看上去只是一颗躲在某个角落、并不起眼的小芯片,基本是基于ARM架构的处理核心。有句老话叫“秤砣小,压千斤”,这用来形容主控芯片一点也不为过,除了存储部分由闪存芯片负责之外,固态硬盘的功能、规格、工作方式等正是由这颗小小的芯片控制的。&u&主控芯片在SSD中的作用就跟CPU一样&/u&,主要是面向调度、协调和控制整个SSD系统而设计的。主控芯片一方面负责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另一方面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除此之外,主控还负责ECC纠错、耗损平衡、坏块映射、读写缓存、垃圾回收以及加密等一系列的功能。&/p&&p&  主控的技术含量不低,能玩得转的没几家。&u&目前主流的控制器有Marvell、SandForce、三星(自用)、Intel(自用)、JMicron、Indilinx(已被OCZ收购专用)、东芝等主控芯片&/u&。&/p&&p&  Marvell各方面都很强劲,高端大气上档次。早期运用企业级产品,现也用在浦科特、闪迪、英睿达等品牌SSD上。Marvell自身也是一家大型公司,这两年也没什么变动,技术进步也很平稳,也没出过什么主控质量问题,未来的前景也值得看好。&/p&&p&  SandForce的性能也不错,它的特点是支持压缩数据,比如一个10M的可压缩数据可能被他压成5M的写入硬盘,但还是占用10M的空间,可以提高点速度,最大的特点是会延长SSD的寿命,但是主控CPU占用会高点而且速度会随着硬盘的使用逐渐小幅度降低。代表型号为SF-2281,运用在包括Intel、金士顿、威刚等品牌的SSD上。相比Marvell公司,SandForce公司这两年就有点折腾了。被LSI、Avago多次转手之后,&u&SandForce最终于2014年落入机械硬盘厂商希捷的手中。&/u&(至于希捷好基友西数也是通过收购拓展固态硬盘业务,举债千亿收购闪迪,砸锅卖铁为君来。收购将于日生效。)&/p&&p&  Samsung主控一般只有自家的SSD上使用,性能上也是很强悍的,不会比Marvell差多少。目前三星主控已经发展到第五代MEX,主要运用在三星850EVO、850PRO上。&/p&&p&  除了自有SSD主控的公司,在外包主控的市场中,Marvell与SF占据了90%的份额,留给其他厂商的空间并不多。&u&2016年,来自台湾主控厂商,智微Jmicron、慧荣Silicon Motion、群联Phison三家公司的主控它们的成本低廉相当受SSD厂家欢迎。&/u&2012年附近几年一直是山寨厂商的最爱,如今台系主控已经不满足于廉价低端市场了,开始在技术与性能上寻求进一步突破。(目前看起来,混的比较好的是慧荣)&/p&&p&&b&2、NAND闪存:&/b&&/p&&p&  如果说主控是衡量一款固态硬盘的技术反面,那么颗粒就代表着产品的用料诚意度。&/p&&p&  SSD用户的数据全部存储于NAND闪存里,它是SSD的存储媒介。SSD成本的80%就集中在NAND闪存上。NAND闪存不仅决定了SSD的使用寿命,而且对SSD的性能影响也非常大。&/p&&p&&b&颗粒的传统分类:SLC、MLC、TLC &/b&&/p&&p&  简单来说,NAND闪存中存储的数据是以电荷的方式存储在每个NAND存储单元内的,SLC、MLC及TLC就是存储的位数不同。单层存储与多层存储的区别在于每个NAND存储单元一次所能存储的“位元数”。&/p&&p&  SLC(Single-Level Cell)单层式存储每个存储单元仅能储存1bit数据,同样,MLC(Multi-Level Cell)可储存2bit数据,TLC(Trinary-Level)可储存3bit数据。一个存储单元上,一次存储的位数越多,该单元拥有的容量就越大,这样能节约闪存的成本,提高NAND的生产量。但随之而来的是,向每个单元存储单元中加入更多的数据会使得状态难以辨别,并且可靠性、耐用性和性能都会降低。&/p&&p&  SLC的固态硬盘目前市面上没有,一是太贵,二是MLC足够了。&/p&&p&  中高端SSD还是MLC的天下。但是MLC也有很大区别。最好的是Enterprise Synch MLC(企业级同步MLC),可靠性和寿命针对企业级市场做了优化。之后就是Synch/Toggle MLC(同步颗粒),其中&b&Toggle MLC&/b&多为&b&东芝&/b&出品,当然Toggle阵营中也有企业级闪存,与企业级同步MLC对应。SSD中应用比较多的其实还有Asynch MLC(异步颗粒),价格便宜量又足,不过性能比同步颗粒差。&/p&&p&  由于TLC需要更精确的控制电压,那么写入数据当然也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同样的,由于需要识别8种信号,而MLC只需要识别4种,&u&所以TLC会花更多时间来读取数据。&/u&但是和SLC比起来,MLC就被完爆了,因为SLC的电压组合只有1和0两种,与MLC的4种电压组合比起来,SLC会花费更少的时间来识别信号,同时对电压控制的要求变低:上电就是1,断电就是0,这也就解释了SLC的性能为何最好。&/p&&p&  TLC闪存优点是成本低,但是带来的考验也更大。容纳的电位多了可以提升容量,但也使得整个过程更复杂,需要更精确的电压控制,Program过程所需时间更多,因此写入性能也会大幅下降,所以现在的TLC SSD都启用了SLC Cache模式提升写入速度,否则那个写入速度是很难让人接受的;读取,特别是随机读取性能也会受影响,因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从八种电信号状态中区分所需数据。另外TLC相邻的存储单元也会产生电荷干扰,20nm工艺之后,Cell单元之间的干扰现象更加严重,如果数据长时间不刷新的话就会出现像之前三星840 Evo那样的读取旧文件会掉速的现象。&/p&&p&  最关键的是闪存寿命直线下降,MLC的P/E次数至少还有&a href=&tel:&&&/a&次,而TLC公认的P/E指标是1000次,好点的可能做到1500次,依然比MLC差很多。但各种极限测试也都证明:正常家用,TLC 120g 固态的来说用个10年左右也是不成问题,所以不必纠结寿命。更别提很多寿命更长MLC的SSD。&/p&&p&  目前全球生产NAND闪存芯片的厂商屈指可数:1三星、2东芝、3闪迪、4镁光(英睿达)、5海力士、6英特尔。其中三星市场占有率第一,东芝颗粒应用最广泛。另外还有英特尔、美光、三星、闪迪多用在自家产品。海力士的量则主要是供给移动市场为主。(不过在DRAM内存市场上,主要的玩家就剩下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家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c31acc02aa0da85a902356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c31acc02aa0da85a902356_r.jpg&&&/figure&&p&&b&3D NAND闪存:未来的出路&/b&&/p&&p&  NAND闪存不仅有SLC、MLC和TLC类型之分,为了进一步提高容量、降低成本,NAND的制程工艺也在不断进步,从早期的50nm一路狂奔到目前的15/16nm,但NAND闪存跟处理器不一样,先进工艺虽然带来了更大的容量,但NAND闪存的制程工艺是双刃剑,容量提升、成本降低的同时可靠性及性能都在下降,&u&因为工艺越先进,NAND的氧化层越薄,可靠性也越差,厂商就需要采取额外的手段来弥补,但这又会提高成本,以致于达到某个点之后制程工艺已经无法带来优势了。&/u&&/p&&p&  相比之下,3D NAND解决问题的思路就不一样了,为了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厂商不需要费劲心思去提高制程工艺了,转而堆叠更多的层数就可以了,这样一来3D NAND闪存的容量、性能、可靠性都有了保证了,比如东芝的15nm NAND容量密度为1.28Gb/mm2,而三星32层堆栈的3D NAND可以轻松达到1.87Gb/mm2,48层堆栈的则可以达到2.8Gb/mm2。&/p&&p&  由于已经向垂直方向扩展NAND密度,那就没有继续缩小晶体管的压力了,所以三星、Intel和美光可以使用相对更旧的工艺来生产3D NAND闪存,&u&做成3D NAND MLC或者3D NAND TLC。&/u&现在三星已经就这样做了,850 Pro是3D MLC,850 Evo是3D TLC。使用旧工艺的好处就是P/E擦写次数大幅提升,而且电荷干扰的情况也因为使用旧工艺而大幅减少。&/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d63c4dba4894bda3275a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d63c4dba4894bda3275ab_r.jpg&&&/figure&&p&将平房增加楼层盖成高楼,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人就会更多,这点是同理的。&/p&&p&  三星、SK Hynix、东芝/闪迪、Intel/美光这四大NAND豪门都已经涉足3D NAND闪存了。三星最早量产了3D NAND,其他几家公司在3D NAND闪存量产上要落后三星至少2年时间。这四大豪门的3D NAND闪存所用的技术不同,堆栈的层数也不一样,而Intel在常规3D NAND闪存之外还开发了新型的3D XPoint闪存,它跟目前的3D闪存有很大不同,属于杀手锏级产品。&/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9eb06cd865e2d1bb601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3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9eb06cd865e2d1bb601_r.png&&&/figure&&p&  Intel本来就是做存储技术起家的。虽然现在的主业是处理器,但存储技术从来没放松。根据Intel官方说法,3D XPoint闪存各方面都超越了目前的内存及闪存,性能是普通显存的1000倍,可靠性也是普通闪存的1000倍,容量密度是内存的10倍,而且是非易失性的,断电也不会损失数据。由于还没有上市,而且Intel对3D XPoint闪存口风很严。Intel准备在2016年开始推出基于3D XPoint技术的存储产品,内存容量可达6TB,值得关注。&/p&&p&  传统的平面NAND闪存现在还谈不上末路,主流工艺是15/16nm,&u&但10/9nm节点很可能是平面NAND最后的机会了&/u&,而3D NAND闪存还会继续走下去,目前的堆栈层数不过32-48层,厂商们还在研发64层甚至更高层数的堆栈技术。3D NAND闪存在容量、速度、能效及可靠性上都有优势。&/p&&p&  2D的TLC闪存由于各种问题是不会成为主流的,基本上只会有低价入门级的SSD会使用,现在的TLC SSD很多都是试验性产品,但是等到3D TLC大批量产后,它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力。&/p&&p&&b&3、固件算法:&/b&&/p&&p&  SSD的固件是确保SSD性能的最重要组件,用于驱动控制器。主控将使用SSD中固件算法中的控制程序,去执行自动信号处理,耗损平衡,错误校正码(ECC),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算法、与主机设备(如电脑)通信,以及执行数据加密等任务。由于固件冗余存储至NAND闪存中,因此当SSD制造商发布一个更新时,需要手动更新固件来改进和扩大SSD的功能。&/p&&p&  由于固件研发上的区别,采用相同主控的SSD也可能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性能和耐久度。而固件则通常是由厂商自行开发,并且时有更新,可以改善SSD性能并解决一些曾经出现的已知问题。如果用数字来说,&u&一块SSD中颗粒对性能的影响大约占60%,而固件与主控的影响会在20%左右。&/u&&/p&&p&  开发高品质的固件不仅需要精密的工程技术,而且需要在NAND闪存、控制器和其他SSD组件间实现完美整合。此外,还必须掌握NADN特征、半导体工艺和控制器特征等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就越精确,越高效。目前具备独立固件研发的SSD厂商并不多,仅有Intel、闪迪、英睿达、浦科特、OCZ、三星等厂商。&/p&&p&------------------------------------------------------------&/p&&p&&b&二、固态硬盘选购&/b& &/p&&p&  先确定自己电脑需要的SSD容量、接口类型!&/p&&p&  容量不需要多说。根据自身需求、预算购买。首推256GB。&/p&&p&  主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现在能见到的至少有SATA、mSATA、M.2、SATA Express、PCI-E及U.2等,其实这些还只是一部分,因为我们没提到的还有很多,比如BGA封装的,针对外置设备的eSATA接口,企业级市场用的SAS 3.0接口,习惯独来独往的苹果甚至还定制了很多自家专属的硬盘接口。考虑到它们跟日常使用的关系不大或者你知道了也没个卵用(因为是专属的)。&/p&&p&  最常见的有:SATA 6Gbps接口,M.2/NGFF接口,PCI-E接口。&/p&&p&  其中M.2之间也有不同的规格,主要由、2280三种规格,其实三种规格对应的是三种不同长度的产品,方便厂家扩充存储容量。未来主流应该是2280。&/p&&p&  2016年随着英特尔Skylake平台CPU主芯片对原生PCIe NVMe通道的支持,高端市场PC将开始向PCIe SSD过渡。目前三星、英特尔、浦科特等一线品牌已经推出PCIe NVMe SSD。如英特尔750,三星951,浦科特M8Pe。&/p&&p&&b&1、看主控&/b&&/p&&p&  Marvell大法好,不差钱可选浦科特、闪迪等。(不是Marvel,不是漫威漫画。)囊中羞涩则选其他主控产品。&/p&&p&&b&2、看闪存&/b&&/p&&p&  MLC是中高端产品的主流选择。TLC和MLC的区别,除了低成本, 低寿命外, 就是低写入速度。而TLC的寿命,没有任何厂商公开谈论过TLC闪存的可靠程度,但&u&各种极限测试也都证明:正常家用,TLC 120g 固态的来说用个10年左右也是不成问题,所以不必纠结寿命&/u&。更别提很多寿命更长MLC的SSD。&/p&&p&  要快和稳定,首选MLC。对于TLC闪存,态度一直是明确的:它确实对厂商降低成本非常有利,但是,除非囊中羞涩或者升级临时用的电脑,否则根本没有选择TLC的必要。&/p&&p&  首先是那些可以自己生产闪存的厂家:Intel、美光、三星、海力士、东芝、闪迪。&br&  没有生产闪存能力的但是一直坚持使用原厂闪存的厂家:浦科特、建兴、海盗船等等。&br&  最后提一下OCZ,当年江湖的白片小王子,长期保持较高的返修率,不但对财政是一个负担,还致使消费者对他的产品失去信心,最终导致破产。现在被东芝收购后从良了,有了稳定的闪存来源,新出的那几款SSD都用的是东芝原厂闪存。&/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c7df82ca6f03efbee88adda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56& data-rawheight=&4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bc7df82ca6f03efbee88adda_r.png&&&/figure&&p&&b&3、看固件&/b&&/p&&p&  有自主研发实力的厂商会自行优化设计,因此,挑选固态硬盘时,选择知名品牌是很有道理的。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就越精确,越高效。目前具备独立固件研发的SSD厂商并不多,仅有Intel、英睿达、浦科特、OCZ、三星等厂商。&/p&&p&  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SSD使用时间长了,速度都会变慢,这是SSD的写入方式导致的,如果先写入了一些数据,之后又写入了一些数据,可是后写入的数据是不能直接覆盖之前写入的数据的,而是要等主控将原来的数据擦除掉,才能将后写入的数据放到原来数据的位置。而随着硬盘的使用时间变长,会有很多数据不能在第一时间被放置在该放在的位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p&&p&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都说浦科特没有这种缺陷?这是因为浦科特采用了实时GC功能,它会把乱七八糟的数据都整理好放在一个空白空间。但是可以想象,如果SSD在读写数据的时候还要将其他的这些乱七八糟的数据整理好放在其他地方,必定会大幅降低SSD的寿命,而且要在同一时间进行这两个操作,如果主控不够优秀,肯定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基于此,大多数主控都是闲时GC,并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个操作,而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来执行,然而浦科特却是实时GC,当然采用好主控和好颗粒的浦科特也能经得住这种考验。&/p&&p&  先说说浦科特的永不掉速TRUE SPEED技术,听上去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只是固件层面更激进的GC(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 ,关于GC的作用,可以理解为机械硬盘的碎片整理。 SSD的GC可以分为主动回收和被动回收,浦科特的TURE SPEED是属于激进的主动回收,一旦SSD处于空闲状态就立刻执行GC操作,回收垃圾块,&u&好处就是长时间使用真的不掉速, 缺点就是会降低颗粒的寿命。&/u&&/p&&p&  至于这样做到底好不好,这里不评论,我想说的是,TRUE SPEED技术,严格上来讲,并不是一项浦科特独有的技术,因为其他厂商也可以,更多的向是一个参数层面的设置,而不是硬件上的创新。而且其他厂商也不是完全不做GC,只是没浦科特这么激进而已。(转某网友)&/p&&p&&b&4、看“缓存”&/b&&/p&&p&  缓存对固态硬盘的影响没有前三者大,缓存和我们的手机电脑一样,也分DDR2,DDR3。固态硬盘的寻道时间很小,接近于0。因此固态硬盘的缓存并不是必要的,但写入缓存的数据不一定会直接写入到固态硬盘上,只有最终需要保存的数据才会写入到固态硬盘的FLASH芯片上,这个由程序和系统控制。没有缓存的产品也不是说寿命会很不堪,还有还有PO(7%以上)空间来维持。因此,具备较大缓存有助于减少固态硬盘上FLASH芯片的读写次数,延长了芯片的使用时间,一定程度上提高读写能力。&/p&&p&  TLC SSD为了解决NAND Flash读写较慢的问题,就为产品配备了SLC Cache。在绝大多数没有达到临界值时,SLC Cache就可以全部参与为SSD读写加速。所以目前市面的TCL固态硬盘常规测试速度,均可以媲美SLC固态硬盘。但是缓存,也给TLC跑分注水造假。&/p&&p&  为了真实的反映TLC SSD的性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测试数据区块扩大,测试数据大小大于缓存,才能让TLC真实读取性能现出原形。如三星850 EVO当遇到大量写入,持续大数据写入量的话,后劲会明显不足,用完缓存很快溢出,此时三星850 EVO就该露馅了,从400MB/S降到70MB/S甚至更小。&br&  一般来说,缓存越大越好。&/p&&p&&b&5、看性能&/b&&/p&&p&  “某固态硬盘读写速度高达500MB/s以上”“550MB/s速度秒杀全场不解释?”。实际软件测试中确是如此,500MB/s真是神速啊!但有些没意义或是作假的数据会让您做出错误的选择,且看奸商宣传无谓数据如何误导消费者。没人用电脑是整天连续的拷贝大文件!再快的持续速度也无用武之地。&/p&&p&  在实际应用中,更加考究SSD的4K IOPS性能(即每秒输入输出值)。IOPS是指存储每秒可接受多少次主机发出的访问。IOPS越高表示硬盘读(写)数据越快。在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系统文件更新,包括程序、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可以说,&u&4K读写的快慢决定了系统的操作体验&/u&。购买SSD时应参考其4K随机读写成绩!&/p&&p&  太平洋网友用某SSD拷贝通过软件生成的10万个22字节的TXT文件共计(2.46M) 。测试的拷贝速度竟然不到50K/S,而且还有电脑随时死机的风险。&/p&&p&●ATTO测试成绩没有实际参考意义&/p&&p&●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有时也会骗人&/p&&p&●4K/随机读写能力(单位为IOPS表示)才有价值。系统应用中,多数为小文件读写为主,所以4k 读写指标显得重要多了。对系统盘来说,IOPS可以直观的理解为系统反应速度。&/p&&p&&b&6、可以考虑:有无断电保护&/b&&/p&&p&  SSD有意外断掉导致不认盘的可能性,可能导致资料无法找回。机械硬盘坏了也有很大几率找回资料。如Intel 730性能表现非常中庸,售价也不低,但是它是一款与企业级产品留着同样血脉的产品,在SSD内置电容中提供应急保护电源设计,确保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数据也不会丢失。另外还支持256位AES指令集加密。尤其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安全性稳定性是更加重要的。(当然也别被吓到,误认为凡断电必丢盘)&/p&&p&&b&7、可以考虑:功耗&/b&&/p&&p&  如果你是笔记本用户,考虑的出发点就不再是性能和价格了,而是低功耗。对于比较重视续航能力的笔记本来说,节能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人会问三星850 Pro功耗表现也很好为啥不推荐,因为它太贵了,而且&u&笔记本通常都不能发挥SSD最大的实力,所以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去购买旗舰级产品&/u&,除非不差钱或者确实需要或者有折扣优惠。&/p&&p&&b&8、可以考虑:售后&/b&&/p&&p&  如三星、闪迪的支持十年质保,闪迪支持全球联保,可以大胆海淘。浦科特售后顺丰快递寄回去即可。等等。这也是我不推荐买小厂产品的理由之一,万一特么的坏了厂家不一定能有好态度回复你。&/p&&p&  细心的读者读到这里,对牌子的选择心里大概有底了。三星唯一一家拥有主控、闪存、缓存、PCB板、固件算法一体式开发、制造实力的厂商。三星、闪迪、东芝、美光都拥有其他SSD厂商可望不渴求的上游芯片资源。至于英特尔,暂时无心留恋消费级ssd市场,深耕企业ssd市场。消费级产品较少,性能中庸,但是稳定性奇好。&br&------------------------------------------------------------&/p&&p&&b&三、固态硬盘使用注意事项&/b&&/p&&p&1、系统选择&/p&&p&  win7系统开始支持SSD固态硬盘优化,支持硬盘分区4K对齐,支持TRIM命令等,能将SSD固态硬盘的性能发挥到极致,因此必须使用Win7以上的系统。&/p&&p&2、多硬盘组合使用时,先单独接SSD安装系统&/p&&p&  安装系统时尽可能只接SSD,因为Win7以上系统会自动检测磁盘系统是否为SSD而作出优化,希望SSD发挥最大性能,就要单独接SSD来安装系统,否则系统会因为检测到多盘而不进行充分的优化,甚至引起一些古怪的问题。而在安装系统过程中要避免多硬盘而引起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要把HDD的电源线拔了,装好系统再接上就行。&/p&&p&3、SATA3,开启AHCI模式&/p&&p&  别接到stat2接口去了。非常重要!略。CrystalDiskInfo软件可检查。&br&4、分区4K对齐&/p&&p&  如果4K不对齐,不但会极大的降低数据写入和读取速度,还会增加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次数,影响寿命。非常重要!略。AS SSD Benchmark、DiskGenius、分区助手可检查或纠正。&/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zol.com.cn/diybbs/d231_81541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4K对齐选8,扇区数有多大区别?实测告诉你&/a&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efad1627358edea33d1f9ed85e4ab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02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efad1627358edea33d1f9ed85e4a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ec33c876a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730&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ec33c876a_r.jpg&&&/figure&&p&5、分区方法:小分区、少分区&/p&&p&  SSD有一种技术叫做“垃圾回收机制”,Trim是系统用来告诉SSD主控哪些数据所占据的地址是“无效”的,而“垃圾回收机制”就是SSD内部对这些“无效”数据进行清理的过程。&/p&&p&  SSD中的擦除只能是“将无效数据所在的整个区域摧毁”,不能像机械硬盘那样实现“点对点精确定位打击”,因此“垃圾回收机制”过程也显得很繁琐——先把区域内的有效数据集中起来,转移到空闲的位置,然后把“问题区域”整个清除,清除出来的地方可以作为下次垃圾回收时的转移地点。&/p&&p&  所以“小分区”的概念就出来了。所谓“小分区”就是不要把SSD的容量都分满,保留一部分容量作为“空闲位置”,&b&用于SSD内部的优化操作,如磨损平衡、垃圾回收和坏块映射。&/b&一般情况下这一步骤厂商已经帮我们设定好了,例如NAND容量128G的SSD,厂家会标称120G,剩下的部分就被设置成了预留空间。&u&当然如果你十分注重SSD性能,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预留空间,如:128G的固态硬盘在分区的时候只分120G或者更少。&/u&&/p&&p&  “少分区”则是另外一种概念,关系到4k对齐对SSD的影响。一方面现在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区越多意味着浪费的空间越多(每个分区总有那么些空间是用不到的),另一方面&b&分区太多容易导致分区错位,在分区边界的磁盘区域SSD性能可能受到影&/b&响。&u&如:128G的固态硬盘分2个分区,256G的分2-4个分区为宜。&/u&&/p&&p&6、保留足够的剩余空间&/p&&p&  固态硬盘存储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个分区长期处于使用量超过90%的状态,固态硬盘崩溃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及时清理无用的文件,设置合适的虚拟内存大小,将电影音乐等大文件存放到机械硬盘非常重要,必须让固态硬盘分区保留足够的剩余空间。&/p&&p&7、平时保养:&/p&&p&  SSD不需要碎片整理!!!机械硬盘才需要。&/p&&p&8、刷新固件。&/p&&p&9、恢复指令:对付SSD降速的终极手段&/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8a2cc9b70ae7c9f137c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8a2cc9b70ae7c9f137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6afff7c60a7cd2baa0271644ddd19d5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6afff7c60a7cd2baa0271644ddd19d5_r.jpg&&&/figure&&p&&br&&/p&&p&三星SM961
读写M,4K 450K/400K&/p&&p&英特尔750
读写M,4K 440K/290K&/p&&p&三星SM951
读写M,4K 300K/100K&/p&&p&浦科特M8Pe
读写M,4K 280K/240K&/p&&p&&br&&/p&&p&&b&补充:&/b&&/p&&p&目前PCIE标准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PCIE 3.0。相比PCIE 2.0标准,PCIE 3.0将前者的带宽由5.0GHz提升到了8.0GHz。SATA和PCIe 1.0、2.0都是通过芯片组连到CPU的,PCIe 3.0 SSD享受CPU直连待遇。这是史无前例的待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a16e40f55bb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426& data-rawheight=&2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a16e40f55bb_r.jpg&&&/figure&&p&主流高端SSD基本是PCI-E 3.0x4&/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bec99d405ca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2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0&&&/figure&&p&&br&&/p&&p&&b&关于NVMe协议PCI-e SSD要注意事项:&/b&&/p&&p&(1)NVMe协议的PCIE SSD对主板要求比较高,现在只支持Z97以后的主板,Z97之前的主板BIOS缺乏NVMe驱动模块,会出现无法识别,无法引导的情况。&br&(2)在安装Win7和Win8系统前需要加载驱动,否则无法安装引导。而Win10可以直装。&br&(3)作为从盘在Win7和win8使用时,NVMe协议的PCIE SSD需要加载NVMe组织发布的标准驱动,此驱动未通过WHQL,所以64Bit系统需要打开测试模式才能安装驱动。&br&(4)因为PCIE接口的特殊性,使用PCIE SSD作为系统盘时其启动速度会比SATA接口慢,启动时间较长。&br&(5)NVMe协议的PCIE SSD对CPU主频及内存频率要求高,且Windows10系统测试PCI-E SSD时,要在磁盘驱动器的写入缓存策略里,&b&关闭设备上Windows写入高速缓存缓冲区刷新&/b&,否则无法完全发挥其性能。&/p&&p&&b&注:NVMe的SSD相比传统SATA的SSD,在普通日常使用中,体验没有差别!!!&/b& &/p&&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c12fd18a2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c12fd18a2_r.jpg&&&/figure&&p&  SSD一生能够写入的总数据量是有限的,当写入数据量达到那个值时SSD就会死去,这就是SSD的寿命。通常我们用闪存的P/E次数来计算,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p&&p&  这个总数据量的值是通过实际容量x闪存能够承受的P/E次数来计算的,比如一个30G的SSD,用的是5000P/E的闪存,一生能写入的总数据量是15000G.算出了SSD能够承受的总数据写入量,接下来就是分析我们一年会有多少写入,然后总数据写入量除以每年的写入量,就可以得到直观SSD的寿命:xx年。&/p&&p&  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计算方式,实际上SSD的寿命还和主控算法、用户使用方式有关。理想情况下,主控应该将数据比较平均分布到闪存芯片上,这样闪存不会填满,也就不会激发P/E,而不好的情况,主控把80G数据集中填充到几个闪存芯片上,那么那几个闪存就会激发P/E,它们的寿命就会下降,如果这几个闪存都挂掉,那么就算其他几个闪存还活着,SSD也会挂掉——你可以将这一切理解成能作有限次填满的俄罗斯方块。&/p&&p&&br&&/p&&p&&b&部分段落摘自互联网,欢迎作者认领。&/b&&/p&&p&&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pceva.com.cn/thread--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年度SSD年终盘点&/a&&/b&&/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44289.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5年度回顾(1):十大固态硬盘&/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37770.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4年度回顾之四:十大固态硬盘篇&/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35927-all.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再度重拳出击,十六款240/256GB固态硬盘2014年度横评&/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4421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能课堂(19):什么是TLC闪存&/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46511.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能课堂(36):3D NAND闪存是什么,引中国厂商竞折腰?&/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expreview.com/44982.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超能课堂(25):M.2、U.2谁更好?主流硬盘接口都有哪些?&/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iy.pconline.com.cn/615/6159076.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SD故事会(2):SSD内部结构是怎样的?_SSD内存硬盘应用&/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360doc.com/content/16/535.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SD的30年发展史&/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iy.pconline.com.cn/657/.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新NVMe规范你了解多少?_SSD内存硬盘评测&/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ttp%3A//ssd.zol.com.cn/516/516746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ssd.zol.com.cn/516/5167464.html&/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digi.tech.qq.com/a/153.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SD 1/2 ? 1/2 ? ?? 1/2 ??/?? 1/2 ???±?·?&/a&&/p&&p&&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固态硬盘真的不需要整理碎片吗? - 闪存(NAND)&/a&&/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sdfans.com/%3Fp%3D49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CIe 3.0 SSD——CPU的亲儿子,Intel PCIe SSD 750评测(3) |&/a&&/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a2ed4fc92f34f6c39a7f3c950efafdb6& data-hash=&a2ed4fc92f34f6c39a7f3c950efafdb6& data-hovercard=&p$b$a2ed4fc92f34f6c39a7f3c950efafdb6&&@lixin liu&/a& 顺便说一下排名第二的答案,既然点评我的答案长篇大论影响阅读。那么我也点评一下这位人士的答案。对自己回答的行业只知道皮毛甚至停留在产品品牌上面。如果自己不懂还是少泄露自己的智商和品行。知乎答案质量下跌就是像你这样无知的人太多了。&/p&&p&电脑对我而言是办公工工具,赚钱工具,还真不是买来随便用用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p&
最近二三十年以来,CPU、内存性能已经增长上百倍上千倍,而存储数据的硬盘却慢的跟狗一样,5200转使用了十多年才好不容易爬到7200转。所以PC对新一代储存ssd的需求渴望可想而知。 现在的SSD市场…
看了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推得结论,因为坏过XX家的硬盘而多少对这个品牌评价偏颇,而希望你们知道这个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zh.wikipedia.org/wiki/%25E5%E5%25AD%%E5%E5%25B7%25A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幸存者偏差&/a&&br&&br&抹黑一下BackBlaze。这个公司的数据不建议大家封为宝典,这个自建数据中心的商业公司,并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既是客户又是裁判),它的数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br&1使用普通硬盘商用,而&b&普通硬盘是根本不具备7x24小时工作能力&/b&的&br&2硬盘选取没代表性,硬盘买来用是主要目的,测故障率是次要的,有的型号会买很多,而有的型号压根没涵盖到&br&3评价的是品牌故障率,而大家都知道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甚至批次的故障率差的非常多&br&&i&据称ST糟糕的故障率是某年洪水导致WD减产,这家公司从不明渠道买了一批品质糟糕的ST硬盘,而有的硬盘的一年故障率超过了100%(1年内坏了不止1次)&/i&&br&不管传言是否为真,反正它家的最新数据已经是WD故障率高于ST了,所以不要再引用这个数据推荐大家买WD硬盘(当然也没必要不买WD硬盘),而且之前ST故障率高的时候隔几个月蛆家就会报道一次,现在反而没动静了,不知道是大家认清了BackBlaze的实质还是WD公关从中作祟呢(雾)&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9b25adda4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9b25adda4f_r.jpg&&&/figure&当然我又看了眼最新的数据,已经变成这样的格式,比以前详细多了。&br&而且尽管以往很多人用BackBlaze的数据来抹黑ST,但是它家半数以上的硬盘还是ST家的&br&现在反而没见谁引用它家的数据,可能是满足不了ST黑的需求。。。&br&&br&黑完BackBlaze,回头说正题吧,各家硬盘特点网上都有,这里说点个人看法吧,凭印象写,有错误请指出,&b&只针对&/b&&b&主流&/b&&b&3.5寸硬盘,&/b&笔记本硬盘个人也不是很了解(毕竟都是随机器,自己又很少买)&br&过去,大约是10年前,那时候希捷还没出过这个门那个门,西数也没有七彩神龙,日立还不是HGST;希捷占有率比西数高。其实那阵子硬盘选购还是很简单的,产品线很单一,至多分一下代数。印象中希捷西数的性能价格还差不多,日立稍微便宜点,性能也可以就是似乎故障率不是很好。&br&那阵子不出大的意外一定是新品比老东西好无论是性能、功耗、稳定性还是发热,除了价格。当时的高性能硬盘是万转盘。盘是2.5寸的但是外壳是3.5寸规格,稳定性其实说不烂但是磕到就。。。&br&&br&后来希捷发生了固件门(影响多款),名声大跌。西数新技术方面落后于希捷,开始颜色盘的分类,占有率超越了希捷。印象很深希捷的单碟1T领先了西数一年,后者还只有5400rpm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希捷西数价格还是差不多的,但是希捷的性能却要好很多,日立的性能比西数强,价格低故障率也不高,仅仅是功耗大点,成为了热点。&br&&i&PS我有一块奇葩的西数蓝盘,就是这个时期的,开机50s重启40s,不知道是不是需要预热&/i&&br&&br&之后厂家整合,西数收购日立成为HGST,感觉西数就被日立反客为主了,研发滞后,反而新技术都是HGST出的,因为PC大单不少,所以占有率高于希捷,而且收购闪迪后可以卖SSD加之略坑爹的黑盘,得益于游戏市场增长营收也是好于希捷的。希捷收了三星,然后又有一个什么门(影响一款),不过希捷一直在认真研发,还推出了目前最大容量的硬盘;产品线相对精简;收购的SandForce半死不活,自有的SSD只专注于企业市场。PC业硬盘整体萎缩的背景下,希捷营收不如西数,不过现在希捷的企业级业务是稍微领先对手的。&br&&br&就现在而言&br&希捷:+产品线简单、性能功耗都不错、除了几款故障率还行、有混合盘(个人觉得意义不大);-保修短,型号不好区分&br&DM普通盘,读盘声挺大的(不知道是不是很普遍)&br&DX家用高端,有混合盘,笔记本一般推荐,台式不如单独买SSD和机械盘&br&VX监控盘,功耗稳定些都要好些(可以7x24了),不过速度比DM慢,类似紫盘但是你也可以当作红盘代用品用,新的SV7用了很多企业级技术很推荐&br&希捷没有专门的低功耗产品线,以前有5900rpm的,后来砍掉了,理由是我们的7200rpm功耗也挺低&br&NM企业盘,稳定些很好,在意稳定性的就买吧。。。&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fa102befbc14d10f5e3ba_b.png& data-rawwidth=&1162& data-rawheight=&7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fa102befbc14d10f5e3ba_r.png&&&/figure&PS:BackBlaze的ST硬盘全是民用级别的,连监控盘都不是,HGST、WD却是企业级和红盘&br&&br&西数:+产品分类清晰,黑红保修稍好;-价格便宜的性能不好,性能好的价格不行,有C1门(看人品,影响寿命,但硬盘不会忽然坏掉)&br&蓝盘普通盘,性能比DM弱些许&br&绿盘,低功耗盘,不过实际上功耗与蓝区别不大,性能很差,只剩价格便宜。要注意的是绿盘产品线被取消了并入蓝盘,买蓝盘一定要注意,不要买到老绿盘型号,性能垃圾不说还多花冤枉钱&br&黑盘是高性能盘,定位实际比希捷DX高,功耗大,性能较好,稳定些好一些但不是最好,价格是蓝盘两倍以上,不是很推荐(不如买SSD+VX/红盘,性能稳定性兼顾)&br&红盘,针对NAS优化的硬盘,能7x24小时,5400rpm,价位很高(不清楚硬件上有什么区别)&br&紫盘监控盘,能7x24小时,转速没写明不过似乎只有5400rpm,性能不如VX,价格倒是不贵,当仓库盘吧(也见过不少人放NAS)&br&金盘、RE、黄,都是企业级,答主已蒙B,具体区别看这个吧&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xs.me/153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西部数据硬盘颜色和分类解读&/a&&br&&br&HGST:原日立,西数旗下,老台式机产品线被售出。+性能稳定性继承了日立的优点,最先开发出大容量硬盘 -笔记本硬盘功耗还是那么高&br&高端用户可以买充氦硬盘,日立-HGST的企业盘一直不错。HGST笔记本盘也挺好(除了功耗)。&br&小容量台式机硬盘都是普通盘,不知道什么来头,不像是WD改标,有了解的可以说说。&br&&br&东芝:老日立的台式机产品线,不是很了解&br&&br&有的人误解监控盘会损失数据,其实不是,只有启用监控视频传输的协议,硬盘才会抛弃未及时写入的数据,而其他时候工作模式与普通盘无异。如果你的监控盘把数据存坏了,放心那是硬盘坏了!&br&很多人买监控盘放NAS里,至于监控盘orNAS盘,这个争论有很多,都是玩家之言,能不能彩信也不好说。我是冲着监控盘启动电流小、功耗小,以及7x24小时工作的能力而推荐它的,是不是紫盘只是绿盘刷固件,我真不清楚。至于NAS玩家纠结是否该一定要买NAS盘,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没有,红盘比紫盘(还有VX)贵了可不止一点。不过更有钱的主别担心,企业级硬盘像RE、NM放在NAS里用是绝对没问题的,这些硬盘标准比红盘高。黑盘不具备7x24小时能力,个人不建议放在NAS里使用&br&机械硬盘坏之前往往是有前兆的,比如异响(不是读盘声!)、大量坏道山区映射等,总之多关注SMART就行。如果硬盘真的坏了,可以找数据恢复公司(价格别抱期待,硬盘价格的十倍以上),而U盘或者SSD就没这么幸运了&br&&br&总的来说&b&推荐买普通硬盘&/b&(DM、蓝盘)和稳定性更高(而不是性能更高)的&b&监控盘企业盘&/b&(VX、NM、红、金)。然后具体型号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br&普通盘价格性能差距不大,对于选购,个人建议优先挑单碟容量高的,然后选便宜的那个&i&(可能是受口碑影响,性能偏差的蓝盘价格反而是ST、WD、HGST普通盘中偏高的,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推荐)&/i&&br&&b&对性能有要求买SSD!!!&/b&对性能有要求买SSD!!!对性能有要求买SSD!!!&br&对数据安全有要求一定要备份!&b&两块蓝盘/DM组RAID可靠性远比一块金盘/NM高&/b&&br&&br&&i&PS:我经手的硬盘10多块,不多,主流牌子都有过,ST最多也坏的最多(2块,其中一个实际是三星盘),另外坏过一个WD蓝,其他的都还完好或已经不用了&br&&/i&&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b678d5f55a336fd146ad2_b.pn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1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b678d5f55a336fd146ad2_r.png&&&/figure&&i&NAS里的硬盘,全是普通盘,最长工作时间有3w小时的&br&&/i&&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c65fb6bcb3cda2ac613a_b.png& data-rawwidth=&786& data-rawheight=&2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c65fb6bcb3cda2ac613a_r.png&&&/figure&&br&&i&低端不要紧,&/i&&i&RAID解决一切&/i&&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28e2c84c27f4cb0e1ef3b8a_b.png&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028e2c84c27f4cb0e1ef3b8a_r.png&&&/figure&&i&勤关注SMART信息,比纠结哪个牌子更稳定重要。&/i&
看了很多人的答案,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推得结论,因为坏过XX家的硬盘而多少对这个品牌评价偏颇,而希望你们知道这个
抹黑一下BackBlaze。这个公司的数据不建议大家封为宝典,这个自建数据中心的商业公司,并不是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方机构(既是客…
作者:浪客行&br&链接:&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自己家里搭建NAS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 浪客行的回答&/a&&br&来源:知乎&br&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p&前段时间自己组了个DIY的NAS,前后折腾有快2个月,换了几乎所有配件,试了群晖和win2大系统,自己也思考了很久,把自己的思考和经验放出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1.
需求分析&硬件篇&/p&&p&Nas功能需求无非分成这么几种:存储需求、娱乐需求、下载需求、备份/数据安全需求。&/p&&p&这个阶段要确定几个问题:&/p&&p&&b&0. &/b&&b&是不是要选用成品NAS&/b&&b&。&/b&&/p&&p&考虑部分2手配件的话,DIY nas双盘位成本能控制在800元以内(ITX铝机箱),上NAS机箱或者比较好的机箱的话,4盘位能控制在1100以内。而双盘位能玩起来有点意思的群辉价格在2K左右,不考虑系统万由4盘位的nas也就1K3,机箱比自己DIY的肯定更小巧,更方便。&b&另外淘宝上&/b&&b&600&/b&&b&元左右的DIY NAS&/b&&b&不推荐。大量二手配件不说,主要是这个价格用的机箱太差了,硬盘放里面都不方心。&/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25f66e0c0d0ebf31cda6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25f66e0c0d0ebf31cda6_r.png&&&/figure&&p&群辉DS216PLAY,双盘位,支持视频转码输出。市场价2K左右。&/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a283af747fada3a07de080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a283af747fada3a07de080_r.png&&&/figure&&br&&p&万由NAS,自带系统不给力,一般还是上黑群辉或者WINDOWS,市场价1K3。&/p&&p&&b&1.
&/b&&b&操作系统选择windows&/b&&b&还是黑群晖 &/b&&b&。这决定了你的平台的基本性能需求。&/b&&/p&&p&WINDOWS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下载和同步上,下载上PT软件不熟悉,据说NAS和WINDOWS上差不多,而远程迅雷的稳定性和性能远远不如目前的WINDOWS。&/p&&p&目前同步软件(代替同步盘)的功能没有一个能代替goodsync,不仅仅可以代替RAID1的功能,实现本机实时同步,更可以局域网,甚至无VPN穿透内网同步。&/p&&p&&b&用WINDOWS&/b&&b&则平台最低是J1900+4G&/b&&b&或者赛扬1037U+4G&/b&&b&,再低的平台就跑不动了。黑群辉再差的平台+2G&/b&&b&内存也能轻松跑起来。另外黑群辉要考虑到对SATA&/b&&b&扩展卡的兼容性,不能部署4&/b&&b&盘位以上机器。&/b&&/p&&p&&i&我这里选择是1037U+4G&/i&&i&的配置,也是测试了T48E+2G&/i&&i&的配置后更换的,后者实在带不动Win10&/i&&i&。&/i&&/p&&p&&b&2. &/b&&b&对硬盘数量和型号的确定。&/b&&/p&&p&是想活用现在手上的硬盘,还是准备全部买新的?有多大容量的需求?是不是要上RAID?&/p&&p&&b&一般不推荐在家用采用RAID5/6&/b&&b&或者RAID1&/b&&b&作为数据备份的方式&/b&。RAID5/6不仅仅对需要硬盘是NAS甚至服务器盘(普通硬盘非常容易掉盘),而且也需要上价值千元以上的RAID卡+电池,配置十分麻烦,寿命也成问题(大部分RAID卡都是服务器拆机的,对兼容机支持成问题,很多甚至不支持3T以上硬盘,需要做大量功课确定型号,如果要上RAID建议直接买2手服务器带RAID卡的)。如果用软件组RAID,首先是之前确定的J1900或者U1037平台的性能无法带动RAID5/6,更重要的是断电就容易掉数据,这是数据安全性上无法容忍的。&/p&&p&RAID1的方式有简单、容易配置的优势,但是也面临2方面的问题。首先需要主板支持RAID1,如果是操作系统支持的RAID1的话,容易产生硬盘没坏,操作系统先跪了就很难恢复数据的问题。其次,不是存在硬盘上的内容都是100%需要双备份的。我的处理方式一般是2+1,2块硬盘储藏数据,再将一块硬盘作为备份盘,数据利用goodsync自动归集。&/p&&p&硬盘选择上,推荐目前新出的WD4002FYYZ(6002)最新的西数金盘这个系列。这个系列原本是HGST 7K4000服务器硬盘,性能和寿命都不错。问题是震动和噪音都很大,发热量也很大,需要更好的散热和更好的机箱避震。&/p&&p&&b&如果硬盘数量超过3&/b&&b&个,建议直接上4T&/b&&b&以上的服务器硬盘或者NAS&/b&&b&盘(带双磁头伺服,可以调整磁头角度的硬盘),&/b&普通硬盘抗震能力太弱,容易被振动损坏。&/p&&p&&i&我这里选择是2&/i&&i&块WD4002FYYZ&/i&&i&,之前测试了HGST&/i&&i&的7K4000 4T&/i&&i&,发现HGST&/i&&i&的渠道实在不行,2&/i&&i&块硬盘1&/i&&i&块布满划痕,另1&/i&&i&块索性就坏了。后来发现西数刚刚出了新版金盘,就买了2&/i&&i&块试试。另外手上还有一块假4T&/i&&i&红盘(蓝盘换标的)和一块256G&/i&&i&镁光SSD&/i&&i&。&/i&&/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f407b763b483a3e01d77cdfeb093437_b.png& data-rawwidth=&335& data-rawheight=&2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5&&&/figure&&p&
淘宝上卖的拆机的RAID卡,SAS接口,可以依靠转接线支持SATA,但是一般都对SATA有容量限制。一般要最新的才支持大容量(4-8T)硬盘,这点和便宜的SATA转接卡很不一样。但是最新的RAID卡还在服务器上躺着呢,一般淘汰下来的都是5年前的型号。而最新的RAID卡可能要超过整台NAS的价格。&/p&&p&&b&3.
&/b&&b&是否要上服务器。HP GEN8&/b&&b&或者机架。&/b&&/p&&p&服务器优势是做工过硬,服务器主板和机箱电源散热经得住7x24的考验,比普通电脑强很多。劣势在于价格较贵、部署麻烦,更重要一点,风扇非常吵,不考虑静音问题,只能放在独立的隔音房间里,很难在家里部署。&/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9d3ddc3d510ed691d23a11e2fd692c0_b.png& data-rawwidth=&341& data-rawheight=&3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1&&&/figure&&p&GEN8的暴力风扇和1U电源。整台电脑就依靠1颗12cm风扇散热,噪音可想而知。&/p&&p&&b&4.
&/b&&b&对机器的体积、静音、扩展性、散热的要求。&/b&&/p&&p&一般选机箱分成3种选择,ITX机箱、NAS机箱或者普通机箱(服务器的问题已经讲过了)。&/p&&p&ITX机箱的优势是小和便宜。但是设计上会忽视对硬盘的散热。加上某些全铝设计的机箱,那硬盘震动和噪音画面实在太美不敢想象。如果只考虑一块硬盘的可以考虑此种机箱。&/p&&p&上NAS机箱的优势是小巧、对硬盘的散热好(硬盘有风扇直吹),硬盘一般支持直接热插拔,不需要拆开机箱就能连接硬盘,后期加硬盘或者换硬盘方便(但是DIY的依然没有硬盘损坏提示灯,还是需要排查损坏的硬盘)。缺点在于比较便宜的机箱(300左右的)样子比较难看,贵的机箱又上千了,DIY的性价比全无。加上扩展性上有很大的缺陷,小巧的机箱都只支持4盘位,支持8盘位的NAS机箱一般都和mATX机箱的尺寸一样大了。另外NAS箱子都需要上1U服务器电源,比较小巧,价格也比二手ATX电源贵很多。而且因为电源风扇比较小,噪音就相对大了。&/p&&p&普通机箱缺点正是NAS机箱的优点:普通机箱比较大,而且不支持硬盘热插拔。但是优点也很明显,散热好(一般有硬盘风扇位)、扩展性强(6-8盘位没问题)、有专门静音风扇选择。&/p&&p&建议4盘位足够用了,不考虑静音(可以放在客厅而不是卧室)的人主要还是选NAS机箱吧,多加300元还是方便很多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4affd464eae4c71731bbece_b.pn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4affd464eae4c71731bbece_r.png&&&/figure&&p&淘宝上几只低价的nas箱子,都用1U服务器电源,噪音问题比较难解决。&/p&&p&5.
&b&静音考虑。这章单独写是因为静音会增加很多NAS&/b&&b&成本。&/b&&/p&&p&&b&另外对静音有比较大的需求的,都不建议上NAS&/b&&b&机箱,请考虑专门的静音机箱,这类机箱体积都比较大。&/b&&/p&&p&NAS的噪音一般是几方面产生的:风扇、硬盘读写、振动。&/p&&p&风扇主要是机箱风扇(如果不支持调速,风量大了会产生噪音),电源风扇(尽量选择转数慢的大风扇电源,功率300w足够了),CPU风扇(一般小板子会配个很小的风扇,这类风扇转数高,容易产生机械噪音)。一般如果用了静音的箱子(板子带吸音材料的),CPU的风扇声音可以忽略不计,机箱风扇如果全速运转也会比较吵,建议加上风扇调速器和调速风扇。电源风扇需要看下电源标称的风扇转速,一般2000转就有点超了,建议1500转以下的电源。&/p&&p&再说硬盘,硬盘读写的噪音看硬盘,越是高端、高速的服务器硬盘,读写噪音就越大,HGST(西数新版金盘WD)的硬盘噪音简直大到一定程度了,这也是静音机箱主要的需求点。如果选择5900转的NAS盘(比如西数红盘),甚至便宜的监控盘、绿盘等等,这块噪音就小多了。如果硬盘多了,硬盘没有减震机构直接装在机箱上,机箱不可避免的会整体振动。这时候便宜机箱的问题就显现了,钢板太薄机箱振动就产生大量噪音。比较好的机箱加上减震构造加上好的脚垫能避免这点,也延长了硬盘的寿命。&/p&&p&另外一种避免噪音的方式是选择SSD。可以将下载盘放到SSD上,将储藏盘放到HDD上,至少睡觉的时候机械硬盘就不会运作了。&/p&&p&&i&我因为机箱是要放在卧室里的,所以最后还是花了不少钱上了静音的配置。我选择了二手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 &/i&&i&静音机箱和二手13&/i&&i&年全汉蓝暴节能版360&/i&&i&电源。&/i&&/p&&p&我的需求主要是下载和备份,
之前测试了黑群晖的平台,发现黑群晖的迅雷非常不稳定,使用1天就直接当机。后来发现,黑群不仅仅是下载不行,同步方面,对于超大量文件的同步也存在很多问题。经过测试,最后把备份同步软件锁定到goodsync。至此决定把平台换成win10。之前用的T48E+2G的平台也无法使用了,就加了点钱和卖家商量换了块精英1037U+4G内存的配置。配置如下&/p&&p&NAS主机部分&/p&&p&平台:精英1037U赛扬主板
4SATA接口,PCI-E x16 接口x1
450左右&/p&&p&内存:二手
DDR3 1333 金士顿 2Gx2
80&/p&&p&机箱:二手
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
带3个风扇和调速器
300&/p&&p&电源:二手13年全汉蓝暴节能版360电源 300W 带静音风扇
40&/p&&p&主机部分总价在
870元。算上直接折腾废掉的机箱电源什么的成本在1100左右。如果要上全套全新的配置,估计总价在 1200元左右。&/p&&p&硬盘部分&/p&&p&WD4002FYYZ x2
980x2&/p&&p&假4T WD 红盘
800&/p&&p&镁光256G SSD
550&/p&&p&互联网部分&/p&&p&网件NETGEAR R6250
300&/p&&p&总成本在4800元左右。&/p&&p&主板选择推荐要支持PCI-E 8x 和 4SATA口还有千兆网卡的板子,这类板子不是很好找,支持PCI-E 8x是为了以后扩展用,可以上二手服务器的RAID卡。如果不准备扩展硬盘也可以只找个4SATA口的板子。比如:&/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36e181ef348b81f27e9a91b526b53c6_b.png&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23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p&ASROCK/华擎科技 J3160-ITX&/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2ac0032fbce6f4f1b402aca6e0afab05_b.png& data-rawwidth=&292& data-rawheight=&29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2&&&/figure&&p&ASROCK/华擎科技 Q1900-ITX&/p&&p&电源方面考虑到静音的问题,选了2手全汉的电源,风扇只有1200转,非常静音,主动FPC也比较省点。问题在于用料比较抠,不知道电容能撑几年。&/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b2eb7cab447fee70d88b657_b.png& data-rawwidth=&499&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b2eb7cab447fee70d88b657_r.png&&&/figure&&p&机箱是挑得最久的东西。一开始打算用NAS机箱,权衡再三还是买了个二手的Fractal Design DEFINE MINI MICRO ATX。不仅仅是用料好,而且整个机箱有静音材料包裹,吸音效果好。特别是硬盘架和硬盘间都是通过橡胶垫软性连接,能吸收一定的振动,这点我在别的机箱上都没见过。加上扩展性和自带风扇和调速器,二手的性价比就非常高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ae761df39d8bae8f04a3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ae761df39d8bae8f04a3_r.png&&&/figure&&p&硬盘选了SSD+HDD的组合,主要考虑是硬盘平时不访问时候可以休眠,平时迅雷下载开启时都用SSD读取,能延长硬盘寿命,并且能减少噪音。这次除去手头的硬盘,加了2块WD4002FYYZ,性能非常不错。年可写入量在200TB,和普通硬盘20TB的量不能比,说明磁头已经是服务器的磁头了。这能大大提高硬盘的可靠性。但是噪音和振动实在很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4c4f400e3b857be1ccff2d57abbb4f0_b.png& data-rawwidth=&226& data-rawheight=&3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26&&&/figure&&br&&p&路由器没有好好选,就买了个网件的千兆路由器,拿到才发现不支持刷第三方固件的版本……好在路由器本身也支持VPN,这样就可以从单位访问家里的NAS了。&/p&&p&3.
软件使用篇&/p&&p&黑群的使用网上介绍非常多了,这里不作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非常好的基于WINDOWS的NAS配置介绍。这里写一点作为抛砖引玉。&/p&&p&0.
系统设置:&/p&&p&&b&装系统前在主板上要改以下几点:断电后自动重启、开启AHCI&/b&&b&模式。&/b&&/p&&p&&b&断电后自动重启:&/b&这样才能实现NAS无人值守&/p&&p&&i& 1.&/i&&i&首先进入BIOS&/i&&i&的设置主界面,选择[POWER
MANAGEMENT SETUP]&/i&&i&,再选择[PWR Lost
Resume State]&/i&&i&,这一项有三个选择项。&/i&&/p&&p&&i&选择[Keep OFF]&/i&&i&项,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不会自动启动。&/i&&/p&&p&&i&选择[Turn On]&/i&&i&项,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会自动启动。&/i&&/p&&p&&i&选择的[Last State]&/i&&i&,那么代表停电后再来电时,电脑恢复到停电前电脑的状态。断电前如果电脑是处于开机状态,那么来电后就会自动开机。断电前是处于关机状态,那么来电后电脑不会自动开机。&/i&&/p&&p&&b&开启硬盘AHCI&/b&&b&模式:&/b&&/p&&p&硬盘对拷速度可以从40M/s(小文件),增长到160M/s&/p&&p&&b&系统设置需要改以下几点:关闭自动升级、启动自动登录、共享设置、允许远程控制&/b&&/p&&p&&b&关闭WINDOWS&/b&&b&自动升级&/b&:win10自动升级会自动重启电脑,影响nas使用。可以进入组策略修改,组策略里还有很多好玩的选项,可以关闭很多对WINDOWS性能有影响的功能。&/p&&p&&b&启动自动登录&/b&:避免意外重启后无法远程控制。参考:&/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jingyan.baidu.com/article/11c17a2c127e0ff446e39df8.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jingyan.baidu.com/artic&/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11c17a2c127e0ff446e39df8.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共享设置:&/b&&/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3c4f821b0f7c8cadf30b884aa6b8788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3c4f821b0f7c8cadf30b884aa6b8788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ef24d830b7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3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ef24d830b7_r.png&&&/figure&&br&&p&&b&允许远程控制&/b&:默认是开启的,注意有些杀毒软件会屏蔽这个功能。&/p&&p&1.
&b&远程控制:TeamViewer
11&/b&&b&。&/b&傻瓜软件,在NAS和控制机上都安装一份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如果注册了账户还能实现互联网远程控制。对个人用户免费。配置的时候勾上对随WINDOWS启动即可。&/p&&p&2.
&b&下载:迅雷极速版&/b&。 我没有选择开启迅雷远程功能,因为这个功能很不完善,不仅仅是因为3个同时下载进程限制,而且是因为开启了之后只能用网页版控制(装在黑群上就没有这个问题,只限2台电脑都用的是迅雷极速版),我还是用teamviewer控制迅雷来下载。启动了迅雷开机启动和自动开始下载。&/p&&p&3.
&b&同步软件 Goodsync&/b&:该软件不仅仅能实现同步盘的功能(开启文件改变时自动同步,同步文件是有缓存的,检查很快),而且可以通过文件共享或者专有协议进行局域网同步。注册了账户就可以进行傻瓜式的同步了。不仅仅自动识别局域网和外网,可以实现局域网和互联网同步(笔记本在家和在单位都可以用一个设置同步),而且支持内网互相穿越(用代理实现的,比较慢),在单位也可以同步数据到家里。&/p&&p&之前我需要同步大约1TB的内容,代替网盘作为备份,试了好几个软件。其中seafile配置过于复杂,按照官网教程操作无法成功。自同步虽然能启动,但是50w个文件还是让它在启动了几个小时后自动闪退,而且速度也很慢。最后换了goodsync才解决问题。&/p&&p&加上有了goodsync,可以实现本机内不同硬盘数据同步的问题,每天定时自动同步就基本实现了RAID1的功能。&/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4dff49d578eaceb694f123a8fcd62b24_b.png& data-rawwidth=&446& data-rawheight=&4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4dff49d578eaceb694f123a8fcd62b24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5cf2cb73e2d71cdc01a33_b.png& data-rawwidth=&427& data-rawheight=&3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5cf2cb73e2d71cdc01a33_r.png&&&/figure&&p&4.
手机/平版/盒子播放视频&/p&&p&我手上所有设备清一色都是安卓的,这边只提供一个安卓的思路:ES文件管理器+MX播放器。基本可以实现所有字幕格式和所有播放格式的支持。唯一的问题就算用nexus7 2代放某些高压缩比的H264 1080P视频也会卡,我想基本所有的手机和盒子都无法完善播放这些视频。想到NAS本身羸弱的性能,就不考虑NAS端解码给盒子这种解决方案了。估计这种方案都需要i3甚至E3才能完全带的动。&/p&&p&5.
手机照片归集(暂时未实现)&/p&&p&6.
硬盘SMART监控报警(暂时未实现)&/p&&p&7.
手机远程互联网访问NAS(暂时未实现)&/p&
作者:浪客行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前段时间自己组了个DIY的NAS,前后折腾有快2个月,换了几乎所有配件,试了群晖和win2大系统,…
&p&日更新&/p&&p&更新原因是hp出了这货:&/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7abf937c24be437e5b4df2a813a71d1b_b.png& data-rawwidth=&582&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7abf937c24be437e5b4df2a813a71d1b_r.png&&&/figure&&p&New HPE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10 with AMD Opteron X3000 APUs&/p&&p&个人认为是家用NAS的最优解,配置如下:&/p&&ul&&li&SoC: AMD Opteron X3000 series 2 core or 4 core and up to 3.4GHz boost clocks, 1MB or 2MB L2 cache&/li&&li&SoC TDP: 12-35W&/li&&li&RAM: Up to 32GB in 2x 16GB DDR4 UDIMM ECC&/li&&li&Networking: Dual-port Broadcom 5720&/li&&li&Drive Bays: 4x LFF 3.5″ SATA + Slim Optical or SATA SSD bay&/li&&li&Low Profile Expansion Slots: 1x PCIe 3.0 x8, 1x PCIe 3.0 x1 (in x4 physical) both with open-ended connectors for up to PCIe x16 installed.&/li&&/ul&&p&翻译一下重点:&/p&&ol&&li&CPU&b&终于有了核显&/b&(农企 Opteron X3000),速度不快但已可以硬解4K视频;&/li&&li&&b&板载DP接口&/b&,双通道内存下支持4k 60Hz视频播放,NAS+HTPC用途的小伙伴不用搞刀版显卡了;&/li&&li&两个配置,低配为X3216 8GB,高配为X3421 16GB内存。&/li&&/ol&&p&总之省去了Gen8折腾换CPU而且换来换去也没有核显的烦恼,个人感觉两千多的低配作为NAS足够用了。&/p&&p&&br&&/p&&p&注:据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85b613a26f9b375edcf0e6ae& data-hash=&85b613a26f9b375edcf0e6ae& data-hovercard=&p$b$85b613a26f9b375edcf0e6ae&&@此面向敌&/a& 的情报,农企Opteron X3xxx的U性能很一般,但个人而言不做运算用途的NAS倒是够用。&/p&&p&&br&&/p&&hr&&p&&br&&/p&&p&概念: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通过网络提供数据访问服务。&/p&&p&注:本答案仅介绍家庭NAS的实现方式,不涉及商用NAS用途。&/p&&p&&br&&/p&&p&家用NAS的配置方案如下:&/p&&p&1. 成品NAS&/p&&blockquote&优势:成熟的软硬件一体化方案,app方便移动设备操作与文件同步;&br&不足:性价比偏低。(采用赛扬N3610的DS716+II售价为3500左右,几乎是同等配置PC的3倍)&/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853bc04bedd8cc066d51ab_b.png& data-rawwidth=&490&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853bc04bedd8cc066d51ab_r.png&&&/figure&&blockquote&NAS绕不过去的品牌群晖,配置见群晖官网,操作便利、app功能丰富。&/blockquote&&p&2. 成品小型服务器(microserver)&/p&&blockquote&优势:性价比高,可靠性强,部署方案丰富,操作系统可灵活选择(Windows/Linux等)&br&不足:移动端操作以远程控制为主,不如成品NAS方便。&/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a22bc5209abe76d5989c05_b.jp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3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a22bc5209abe76d5989c05_r.jpg&&&/figure&&blockquote&一代神机 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CPU可升级,自带iLO管理控制模块。唯一的不足是噪音控制。&/blockquote&&p&3. 自攒PC&/p&&blockquote&优势:硬件自定义性强。&br&不足:稳定性较前两者低,个人不推荐。&/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bdc39b2eb18_b.pn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3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figure&&blockquote&赛扬J3455+2G内存+机箱电源套装卖1800是什么鬼?&/blockquote&&p&4. 拆机刀片节点噪音及能耗捉急,本答案不考虑。&/p&&p&&br&&/p&&h2&&b&个人推荐购买成品MicroServer作为家用NAS方案,原因在于功能扩展及做工扎实,服务器级硬件设计 (别拿microserver不当server,不是家用PC能比的),价格比成品NAS实惠。&/b&&/h2&&p&&br&&/p&&p&对大部分家庭用户而言,NAS硬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p&&ul&&li&&b&稳定性&/b&:24x7稳定无故障运行;&/li&&li&&b&兼容性:&/b&硬件对操作系统兼容性良好(系统电源管理、硬盘控制器兼容性等);&/li&&li&&b&体积小巧:&/b&占地面积小,便于放置;&/li&&li&&b&节能:&/b&7x24小时挂机下载的情况下,动辄一两百瓦的家用电脑显然不适合作NAS;&/li&&li&&b&静音:&/b&做工好,廉价机箱的箱体共振等问题不应该存在;&/li&&li&&b&性价比:&/b&合理价格内兼顾以上6点;&/li&&li&&b&方便维护:&/b&分区格式易于读取,方便故障急救或脱机保存。&/li&&/ul&&p&&br&&/p&&p&NAS的功能需求:&/p&&ul&&li&挂机下载 (PT/BT/电驴/各种云盘同步)&/li&&li&媒体服务器 (配合机顶盒或本机播放)&/li&&li&本地及远程文件共享 (个人/家庭云)&/li&&li&文件备份 (TimeMachine等)&/li&&li&办公用途 (CardDAV Server / Directory Server / Mail Server)&/li&&li&其它用途 (DNS Server / VPN Server / 小型网站服务器等)&/li&&/ul&&p&&br&&/p&&p&NAS的软件需求:&/p&&ol&&li&便于远程管理,无需连接键鼠、显示器,浏览器内或管理软件简单搞定,支持iOS/Android尤佳。&/li&&li&作为一台下载机,由于影视文件版权、敏感词等问题,成品NAS自带的下载器即便支持迅雷离线也是龟速,解决方法只能是用win版迅雷配合&b&强制开启高速通道&/b&模式!&/li&&/ol&&p&&br&&/p&&p&&br&&/p&&p&出于以上理由,在此提供两种方案:&/p&&p&&br&&/p&&p&&b&首先是1500元以内的廉价方案&/b& (纯NAS方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478af4ef8f13edec95c2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478af4ef8f13edec95c2_r.jpg&&&/figure&&p&&b&HP ProLiant MicroServer N54l (已停产,此条仅作纪念)&/b&&/p&&blockquote&配置:CPU:AMD Turion II Neo N54l (2.2GHz双核,2M缓存,功耗15w,无风扇)&br&内存:4GB ECC DDR3内存一条(最大支持16GB) 、&br&硬盘:500G西数黑盘一块&br&电源:150w电源&br&网卡:NC107i千兆网卡&br&硬盘位:&b&4盘位抽屉式槽位&/b&(更改bios可安装6块硬盘)&br&主板扩展接口:双半高pci-e插槽(可加装USB3.0/RAID卡等)&br&其它外部接口:eSATA / VGA / USB2.0 (可35元某宝搞个PCI-E的USB3.0扩展卡)&br&整机尺寸:高267mm 宽210mm 深260mm&/blockquote&&p&&br&&/p&&p&为何强烈推荐microserver而不是群晖/QNAP呢?&/p&&p&1. 隶属惠普的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HPE)家族,稳定性、做工都比那些入门级成品NAS来的好;&/p&&p&2. 价格优势,两千出头的4盘位设备(N54l当初卖1500左右,Gen8/10两千多点),群晖及QNAP的入门级4盘位NAS都要3000左右;&/p&&p&3. 成品NAS不能装win,拜托不要跟我提什么QNAP的虚拟机跑XP;&/p&&p&4. 比自攒电脑省电、省钱、省心!(双硬盘下的功耗为40w左右)&/p&&p&5. CPU配置方面说不上华丽,但整体配置作为NAS设备来说可以秒杀在售3000元价格的成品NAS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72bcbd0a59fae350c1de1_b.jpg& data-rawwidth=&782&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72bcbd0a59fae350c1de1_r.jpg&&&/figure&&p&(经过比较,惠普这台小机器在做工、散热考量上个人感觉比群晖和QNAP的家用机型都要好)&/p&&p&&br&&/p&&p&&b&随着Gen10的发布,HP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8&/b&价格也已经逼近1800了,想折腾ESXi的童鞋们可以搞起来了(自带硬RAID卡,自带iLO远程管理卡,性能及稳定性秒杀群晖与威联通)。&/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6ef1a9ce64df7daa0c3e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6ef1a9ce64df7daa0c3ec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33da33dd3e6afdd41d720_b.jpg& data-rawwidth=&780& data-rawheight=&5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33da33dd3e6afdd41d720_r.jpg&&&/figure&&blockquote&(相信许多小伙伴看到开机界面就把持不住了)&/blockquote&&p&&br&&/p&&blockquote&CPU:Intel(R) Pentium(R) G2020T处理器(双核2.5G,3M缓存,35W功耗);&br&芯片组:Intel(R) C204 芯片;&br&内存:标配4GB (1 x 4GB) PC3-12800E DDR3 UDIMM内存(内置两条内存槽,最高每条内存槽可容纳8GUDIMM内存);&br&网卡:&b&HP Ethernet 1Gb 2-port 332i 千兆双口网卡&/b&(其中一个网口在iLO激活的情况下会共享作iLO的控制口);&br&&b&集成HP iLO 4远程控制卡;&/b& &b&内置B120i阵列卡&/b&(只支持1/0/10阵列,不支持添加缓存);&br&内置一条半高PCI-e 2.0 16X PCI插槽;&br&标配不带光驱(可选SATA dvd-rw光驱);&br&标配不带硬盘(最高支持12TB (4 x 3TB) 3.5& SATA,非热插拔);&br&内置一个渣显卡(VGA);&br&&b&内置一个非热插拔MicroSD卡插口&/b&;&br&5个USB 2.0(两个前端,两个后端,一个内置);&br&2个USB 3.0(后端);&br&一个150W标准电源(不支持冗余);&br&一个系统风扇(不支持冗余);&br&保修3/3/3(三年备件服务,三年人工服务和三年上门服务)。&/blockquote&&p&建议想折腾NAS+HTPC的骚年们现在可以直奔Gen10,不必考虑Gen8换CPU方案了。&/p&&p&&br&&/p&&hr&&p&软件及配置部分&/p&&hr&&p&先来个NAS方案的拓补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dd73fc6ec2d7c277e63_b.jpg& data-rawwidth=&476&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dd73fc6ec2d7c277e63_r.jpg&&&/figure&&p&&br&&/p&&p&&br&&/p&&p&以下为操作系统部分的心得:&/p&&p&(注:本思路涉及的破解版DSM(黑群晖)仅为测试及学习用途,请将此思路延展至FreeNAS、Openfiler等免费系统,或购买其它收费NAS系统。)&/p&&p&&br&&/p&&p&&b&折腾方法1:&/b&(NAS单系统方法)&/p&&p&1. 旧优盘一个;&/p&&p&2. 35元的pci-e usb3.0拓展卡一块(千兆网环境可忽略本条);&/p&&p&3. 5分钟时间(装系统到重启进入DSM5.0完成);&/p&&p&——P.S:此方法可选n54l低配版以降低成本,4G内存对DSM来说实在是太浪费了。&/p&&p&&br&&/p&&p&&b&折腾方法2:&/b& (Windows+DSM双系统,DSM作为主要存储、共享系统)&/p&&ol&&li&Windows8.1或Windows Server系统;&/li&&li&系统自带Hyper-V中挂载实体硬盘,使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xpenology.nl/xpenology-downloads/%3Fmyvar%3D155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noboot&/a&的iso文件引导DSM即可(无需优盘)。可设置Hyper-V随系统启动;(注:由于引导中没有Hyper-V虚拟网卡驱动,用DSM6.x的同学恐怕只能用VMware方案);&/li&&li&安装VMware的童鞋可设置在系统策略中设置虚拟机随系统启动(不必登录windows即可启动虚拟机),关机时虚拟机自动挂起。&/li&&li&除win系统盘外,其他磁盘由DSM系统管理,两者间数据共享可采用win下挂载网络磁盘方式进行。&/li&&/ol&&p&推荐原因:&/p&&p&a. 一台机器同时运行了Win和DSM系统,优势互补;&/p&&p&b. win安装完成后即可远程管理,无需显示器、键鼠;&/p&&p&c. 可通过强制开启迅雷高速通道的方式达成下载部分被屏蔽资源;&/p&&p&d. 想尝试实体DSM的时候插个优盘重启即可,由于Hyper-V中挂载的是实体硬盘可以完美切换。&/p&&p&&br&&/p&&p&&b&折腾方法3:&/b& (FreeNAS系统,通过Jail插件跑Windows虚拟机)&/p&&p&1. FreeNAS系统;&/p&&p&2. 安装Jail插件走起VirtualBox;&/p&&p&3. VirtualBox下安装Windows虚拟机。&/p&&p&推荐原因:&/p&&p&a. 免费系统,不存在盗版问题;&/p&&p&b. FreeNAS安装快捷、体积小巧,可安装于优盘之中,如出状况轻松重装,不影响虚拟系统;&/p&&p&c. 通过DDNS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远程管理;&/p&&p&d. VirtualBox下可以安装调试各种虚拟机,如Windows、Linux等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ce96b_b.pn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7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ce96b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85c2a94de27fed35ef12a29_b.png& data-rawwidth=&761& data-rawheight=&4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85c2a94de27fed35ef12a29_r.pn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efcc2cf54b1c59a9bf2bde_b.png& data-rawwidth=&763& data-rawheight=&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3&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efcc2cf54b1c59a9bf2bde_r.png&&&/figure&&p&&br&&/p&&p&&br&&/p&&p&&b&折腾方法4:&/b&(Windows+黑群晖双系统,Windows为主,黑群晖作为补充,&b&推荐&/b&)&/p&&p&如题主要求仅为BT/PT下载,我想说的是迅雷会员版远比群晖/QNAP自带的那些下载套件方便快捷的多,且现在的极速版迅雷可以绑定,作为远程下载机使用。&/p&&p&媒体共享方面,Win8.1也提供了媒体流功能,或者安装一些功能更完善的媒体服务软件作为更佳方案。&/p&&p&对安全性要求更强的童鞋可以安装Server2012这类系统,缺点是部署稍嫌麻烦。&/p&&p&8.1及Server都自带Hyper-V,装一个黑群晖作为功能补充。&/p&&p&推荐原因:&/p&&p&a. 与黑群晖系统相比,windows的软件更丰富;&/p&&p&b. 规避了NAS系统下专用分区格式无法在其它电脑上读取的问题。磁盘空间全满后的移动、更换磁盘、数据保存等都很方便;&/p&&p&c. 现在的迅雷会员版进行远程下载极其方便,而黑群晖下如果想达成远程下载等功能仍需ssh命令手动配置。&/p&&p&&br&&/p&&p&&b&折腾方法5:&/b&(Windows单系统)&/p&&p&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迅雷用来下BT/电驴资源,uTorrent或Azureus用来挂PT。&/p&&p&&br&&/p&&p&&b&折腾方法6:&/b&(Linux单系统+Nextcloud)&/p&&p&Linux是一个合法且免费的系统,硬件要求极低,安全性、稳定性也相当不差,缺点在于手工配置,动手能力差的小伙伴就不必考虑了。&/p&&p&下载软件为transmission、uTorrent等。&/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e969b87be6e82e12c9c39c0b30bf9da_b.png& data-rawwidth=&506&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e969b87be6e82e12c9c39c0b30bf9da_r.png&&&/figure&&blockquote&风头颇劲的NextCloud,app很方便,支持全平台(Win / OS X / iOS / Android)&/blockquote&&p&&b&折腾方法7:&/b&(ESXi或Hyper-V Serve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20a9b8f2dde9fba77f4e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20a9b8f2dde9fba77f4e_r.png&&&/figure&&p&好吧其实个人不太推荐ESXi,虽然功能强悍但硬盘不能休眠(需要休眠的话需要再加个RAID卡),对普通家庭用户而言略蛋疼。&/p&&p&&br&&/p&&p&实在想以此类方式实现对多个虚拟机的控制,个人推荐Microsoft Hyper-V Serve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0aa234cef31d0a96ce9641a_b.jpg& data-rawwidth=&1002& data-rawheight=&710& class=&origi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修复硬盘坏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