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屏手机与直面屏手机哪个体验好

曲面屏幕与直面屏幕区别对比:曲面屏幕的好处_电脑百事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曲面屏幕与直面屏幕区别对比:曲面屏幕的好处
www.pc841.com
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逐渐火热,我们这在这些设备上看到了一个很大的亮点,那就是曲面屏柔性屏幕,另外前几天曝光的三星Galaxy Round智能手机也受到众多用户的关注,其最大的亮点也是曲面柔性屏幕,那么曲面屏幕的好处是什么,以下我们将通过一组组图来直白的高速大家曲面柔性屏幕有哪些好处。
曲面屏幕与直面屏幕区别对比:曲面屏幕的好处
如今我们熟悉的智能手机均是直面屏,下面我们来看看曲面屏与直面屏在日常使用的体验对比。
1、曲面屏幕可以改善感官体验
人的眼球是凸起有弧度的,曲面屏幕的胡豆可以保证眼睛的距离均等,从而曲面屏幕可以带来更好的感官体验。
2、曲面屏幕具有更舒适的穿戴体验
对于日趋火爆的穿戴设备时,谁都不会想将方方正正而且坚硬的屏幕搭载手上或者穿在身上,而弯曲可塑性强的曲面柔性屏幕就像我们的衣服一样,对于日常长待非常合适。
曲面屏幕具有更舒适的穿戴体验
3、曲面屏幕具备更好的立体显示效果
比如我们在看户外广告的宣传上,柔性屏幕也会有比直面屏幕更佳的显示效果,如在圆柱形的立体广告栏,我们可以看出环绕画面效果,而直面立体屏幕看出的效果,明显没有层次与一体感。
曲面屏幕具备更好的立体显示效果
4、曲面屏幕手机更耐摔
柔性屏幕采用了特殊的塑料制作,非刚性的玻璃作为基底,弹性更好,不易破碎。而主流玻璃屏幕修复起来却十分昂贵,另外耐摔性上,直面屏幕也要比曲面屏幕手机要脆弱。
曲面屏幕手机更耐摔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加载更多内容
关注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科技资讯, 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IT资讯。00:38:29 修改
前言&&&&&&&&接近半年前收来的三星Galaxy&Note&Edge,一直懒码字,而且是旧机型,没动力写,拖到今天才发这个测评。&&&&&&&&但毕竟2016年头三星发布了S7与S7&Edge,S7&Edge延续S6&Edge、S6&Edge+的双曲面,之后的S7&Edge+肯定也会延续,所以作为三星试水且之后不再沿用的唯一一款单曲面机型,还是值得讨论的。由于很多用户肯定没注意到单曲面与双曲面屏,其实在分辨率与UI上都有明显区别......&&&&&&&&不同于网上该款机型的其它测评,本篇为我深度使用后的见解,讨论的是一般用户不会留意到问题,尤其对于打算买三星曲面屏机型的用户也许有帮助。一、当时的机型选择原则&&&&&&&&作为深度玩家+煲剧用户,再加上对摄影、色彩有重要求,首选并非苹果,而是安卓旗舰机型,然后锁定到三星Note系列,其100%&NTSC高色域2k分辨率super&Amoled大屏正是首选原因。当时刚好是2016年头,三星新发布S7/S7&Edge,本打算收部Note&5,水货市场、二手市场价格也已经非常低,而且以往业界对三星偏色问题的吐槽,每一代都越改越好,配合其高色域,并且Amoled屏特典,屏幕色彩真是超赞!而且刚好跨入64位旗舰cpu和系统的新代,是非常好的选择。然而,S6、Note&5这一代却阉割tf扩展,而且机身仅有32g,实在是最杯具的一代,尤其对我这种重度使用用户而言。而事实上,S7/S7&Edge从新增加支持tf扩展,就知道市场用户对大容量的需求,无可口非。回观再上一代的Note&4与同代的Note&Edge,屏幕上已经是新改进的一代,上2k屏,而且偏色问题比上一代又有大改善,支持tf扩展,唯一缺点就是高通骁龙805为32位末代旗舰,是800/801之后的过渡产品,而且仅有3g内存(凑合够用,但当然64位+4g更佳)。所以最后锁定收这一代机型。&&&&&&&&Note&Edge作为三星首款试水曲面屏,与Note&4同代,我的使用习惯中煲剧占据了不少时间,而且高清资源不在少数(我同时是一名高清玩家+电影收集控),对于曲面并不刚需也兴趣不大。本打算偏向Note&4,但了解多个版本,都不符合我所需的“要么支持单卡移动4g,要么双卡支持联通4g”+32g机身的要求(为何机身必须要大容量,而不能只依赖于扩展,这里就不再进行解释了...)——外国地区各个版本均不支持移动4g;国行公开版是双网通4g但只推出过16g机身版;而国行联通版有出过32g机身,但二手市场根本找不到。所以就放弃Note&4,目标转移到价格相差不大的Note&Edge上(新推出时,差价超过1k),直接锁定国行公开版N9150即可——双网通+32g机身,唯一缺点是单卡,不能依赖X宝廉价联通上网卡+最低价移动4g套餐的组合,每个月都要增加大概¥20的叠加包费用就是了。&&&&&&&&&&&&&&&&&&&&&&&&&&&&&&评论二、使用与测试前的准备&&&&&&&&作为多年玩家以及写测评的坚持和习惯,机到手,系统立刻升到最高版本+刷Recovery、开Root。&&&&&&&&卖家已刷5.01系统,我拿回来再刷了一下CWMRecovery+SuperSU+开Root就行,这些现在都是小菜一碟的简单事情。由于是国行版,没有自带google运行环境,作为玩家,这一项也是必装,用最新版谷歌安装器即可,然后检查Play商店、GAMELOFT是否可用,Google设置里设好相关同步选项,注意首次登陆google账号需要翻墙(前两年我用S4的年代不需要),随便开个6vpn之类的试用账号,登陆一下就行,之后不用vpn也不影响同步。评论三、本篇重点,屏幕分析1.物理屏幕——&&&&&&&&作为三星首部曲面屏手机,直面+右面单曲面,物理上是整体一块屏,5.6寸2k&16:10&。&&&&&&&&刻意与Note系列(例如同代Note&4)尺寸区分,做成5.5寸+曲面=5.6寸。Note系列1代5.3,2代5.5,3代打后都是5.7。原因除了区分定位、还考虑因加宽而影响握感,所以既然宽度比同代Note&4大,尺寸就必然要减少。&&&&&&&&握感上,与5.7屏基本一致,起码在使用后盖而非皮套的情况下,手小的我也感觉没问题。问题在于增加了担心右侧栏会有误操作,尤其是侧栏上有电话、短信功能。&&&&&&&&至于单手操作问题,本来达到5.5寸以上,就已经不要指望单手操作了。缺点是其单手操作的缩小界面,其启动方式是从右边缘快速滑左再滑右,这个识别率很低,体验感差。相反,当你处于图案锁屏状态下,假如你的锁屏图案也有左右滑动的路径,就会误操作而触发单手界面。在使用一周之后我就把该功能关闭。&&&&&&&&从曲面的角度看可看出屏幕漏光,这是现在技术能力范围内的正常现象,所以我认为暂时也不可能把曲面做得太大弧度,对使用上也没有意义。2.单曲面与双曲面的区别——&&&&&&&&S6&Edge、S6&Edge+、S7&Edge以及之后准备跟Note&6同时推出的S7&Edge+,虽然是双曲面,但做法完全不同,是把标准16:9的分辨率做成双曲面,所以曲面不及Note&Edge的单曲面明显。而Note&Edge实际上整体是16:10的分辨率,而且单曲面弧度非常明显。&评论&&&&&&&&UI的操作也已改变。Note&Edge取消主界面下方的固定app栏,把常用app(电话、短息、相机...)移到曲面栏上;而双曲面回复下方固定栏,曲面用于弹出快捷app栏。&&&&&&&&而看高清视频、玩游戏...Note&Edge与使用app时情况相同,主画面占16:9,画面从直面覆盖到曲面的一部分,剩余曲面部分就是黑边+默认的Galaxy&Note&Edge字样。对观看会造成一些影响,还好这个影响不算太大。评论评论&&&&&&&&而S6&Edge等双曲面,由于16:9的比例铺满两边曲面,尽管弯曲程度不及单曲面,但我认为体验感相比Note&Edge更加不佳。&&&&&&&&以上内容,下面讨论UI会具体描述。3.UI&&&&&&&&逻辑理解为2屏,5.5寸2k&16:9&平面屏+曲面屏。注意:实际上16:9部分实际已超出平面部分,延伸至曲面,所以任何竖屏app的右边、横屏游戏或视频的上边,实际要触及曲面部分,视觉和操作上算是形成新体验。评论&&&&&&&&而曲面栏的弹出,注意!实际占用超过分辨率,而刚好铺满曲面部分。所以细心研究一下,会发现这其实是非常微妙的设计。&&&&&&&&当进入应用程序界面或任何app,曲面栏会收起,app主画面分辨率占用其实是超出平面屏的,占了曲面一部分,曲面剩下面积就黑屏显示Galaxy&Note&Edge字样(默认字样,可修改),这应该是为了提高平面屏与曲面屏的融合感,提升用户体验感。&&&&&&&&相比直面屏,右边缘稍为提高点击操作感(适应和习惯问题,也可能有用户觉得反感)。&&&&&&&&power+home键截屏是(16:10)整个屏的内容。&&&&&&&&Note&4的UI界面是5*5图标,而Note&Edge是4*5。个人感觉后者更舒服干净,作为玩家,我经常测试很多app,所以我安装的app很大量,但习惯使用文件夹分类,所以并不需要5*5密密麻麻的排列。&&&&&&&&app的相关提醒,例如微信新消息、屏幕新截图、蓝牙新接收文件,都不在顶部提示,而在侧边栏,注意是提示消息是横向的。一般UI让用户习惯了顶部出现提示,现在要稍为适应下,但“学习成本”和“学习难度”不大。缺点是由于弹出侧边栏,会稍为遮挡16:9部分的右侧。微信的消息提示建议不要开,因为除了在侧栏显示(相当于其它UI的顶栏)之外,还会出现大块栏的信息提示。&&&&&&&&一只手指按住直面,另一手指拨动曲面,会出现曲面单色提示栏。评论曲面侧栏专用的设置及界面,具体请看截图——&&&&&&&&可以添加主界面的侧栏,添加后在主界面左右拨动切换,这就是该款手机在UI上最明显的特色和新体验。当然,可下载的侧栏有限,有些还要收费,而且每个侧栏固定的图标和功能基本不能编辑。&&&&&&&&注意,首次按home键回到主界面,在主界面下再次按home键会把侧栏回到默认第一条,所以不用担心侧栏添加太多后回到第一常用侧栏会麻烦。&&&&&&&&可以修改“我的风格”,这是锁屏时的侧栏效果,只有3款可选择。&&&&&&&&夜间始终则可以唱时间显示单色侧栏,但只有时间显示。&&&&&&&&可对的黑边进行文字编辑。&&&&&&&&“在左侧使用曲面侧屏”功能则是提供给左手用户使用,但开启后,屏幕180度倒转、3大按键将以虚拟键方式显示,怪异的是由于手机要倒转使用而实体home在顶部、倒立的SAMSUNG&logo在下方。几乎没有用户会使用。&&&&&&&&掀背卡夹的侧栏就是指使用皮套后显示的侧栏,也只有4种可选。评论评论&&&&&&&&4.贴膜难度——&&&&&&&&只能贴软膜,类似汽车防爆膜,不能贴硬膜(以往常用那种),也不适合帖玻璃膜(现在主流,但该机型的对应玻璃膜只能做直面,曲面部分露出,而且有种不连贯的手感)。&&&&&&&&软膜很容易花!而且不及硬膜丝滑,习惯之后就好,但点击时细心体会能感觉到其软感,所以不及硬膜相应迅速(机械键盘玩家应该能理解,普通用户可忽略)。评论&&&&&&&&软膜相对比硬膜、玻璃膜难贴。我测试过2种软膜,选购建议买非完全尺寸的,小一点点反而是最好的,否则非常容易出界翘起;而且外面那层(No.2要撕走的外膜)必须相对硬一些,中膜要相对足够粘力而不会被外膜撕走时带起。&&&&&&&&贴膜时,注意屏幕左边缘其实也是轻微弯曲的,先靠左边缘贴,最后贴曲面。5.皮套对单曲面屏的革新体验——&&&&&&&&皮套正面刚好覆盖直面区域,留空曲面。因为UI里面,曲面有专为皮套而设计的侧栏。这是该机型的特色卖点,所以没有开窗口的皮套和对应界面。评论&&&&&&&&我个人而言,不喜欢皮套,不仅是三星。一来变厚(要用就当然用厚的才有质感,薄的那种很废,还不如不用);二来影响平常从口袋里掏出并快速截屏使用的爽快感,拍照时还不能把皮套正面折叠到背面更加不爽。&&&&&&&&机身背面左中部的竖直3个触点用于皮套翻盖,皮套上有对应触点。机身背面右上角的2个触点则用于安装无线充电,有空我入手一个再演示一下。评论&&&&&&&&来电、闹钟分为2种情况:1.待机或者没有使用任何app的情况下,显示一般来接界面;2.皮套盖住,或者正在使用app的情况下,以侧栏方式显示。评论&6.忍不住要赞叹全三星系列的高色域屏——&&&&&&&&100%&NTSC色域,Amoled屏,一直是三星的强项与特色,我喜欢三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屏幕,其它都是次要的,上面已经提及过,就不再重复。&&&&&&&&由于是在忍不住要再次赞叹其屏幕,所以转发几张专业测试图,展示一下其屏幕专业参数,包括亮度、色温、色彩范围(包括了色域、偏色程度)等。&评论评论评论只是转发的参数图,具体不再展开讨论,请看其它网上测评。&四、其它方面——1.机身颜色&&&&&&&&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机身,其它手机只要是外观质感做得都不错的机型,我倾向喜欢白色,但这款我偏向喜欢黑色。当然,某些入门机,例如红米Note2,因为后盖太塑料,所以白色实在不好看,灰色反而有点金属色感觉。而我收这款机的时候没有太在意颜色,只是成色、价格、方便同城面交(方便我现场检查)的可交易的不多。2.外观设计&&&&&&&&为了美观与手感,屏幕左侧其实也有弧度的,也就是2.5D玻璃。加上上面提过的,更加说明这款机型贴膜注定要使用软膜。&&&&&&&&后盖与皮套其实都是单曲面的,整体设计就有点像一片树叶的形状。当然,没有细心观察的话,一般都看不出来。&&&&&&&&在已解锁屏幕的情况下,从台面拿起、单手握持都担心有误操作的危险。而打机握持的情况下会感觉刺手,主要体现在无名指、尾指,而平常的使用习惯中,包括坐地铁时单手横持看电影却不会有这种感觉。&&&&&&&&还有一点,这种特殊的外形设计,习惯戴套的童鞋,只能选择皮套,没有对应的保护盖、硅胶套、软套等。而我个人是习惯不用皮套,只用后盖+裸奔的,当然,膜还是要贴,但正如上面所说,只能贴软膜,并且由于容易刮花的特性,换膜的频率比硬膜、钢化玻璃膜高得多。评论3.机身厚度与重量&&&&&&&&使用后盖而非皮套的情况下,实测机身厚度大概8.5mm(官参8.3),重量174g,对比近几年的主流手机,算是厚重,但可以理解和接受,毕竟要做曲面屏+从这一代开始使用金属机身(之前已被用户吐槽了N代)。如果加上皮套,厚度几乎翻倍,拿在手中的感觉也重了不少,这对于喜欢该质感的商务人士来说就可能是优点,而且Note系列本来就定位商务,只是我个人并不感冒,在坚持使用了一个星期皮套之后还是坚决换回后盖。&&&&&&&&由于曲面屏关系,视觉上看外观会感觉明显厚,而且比S6&Edge等之后的几款双曲面要明显。实际握感上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所以我在用上一代S4韩版的时候可谓非常轻薄,其机身散热不良问题,与这点也有密切关系,尤其我使用的韩版是高通骁龙800更甚。评论4.传输文件&&&&&&&&拖电影进手机提示是否转换格式,如果转换就会变成wmv格式,适合自带播放器使用,而我一般都不喜欢转换格式,并且使用第三方播放器如vplayer、moboplayer。这一点跟iphone类似,区别是iphone必须使用itune或者其它第三方同步软件进行传输并且强制转换格式。评论5.硬件模块:&&&&&&&&S5开始改金属边框,并且不会有早期金属机身安卓机的影响NFC的问题。&&&&&&&&S5开始,在home键上增加滑动式指纹,这是三星特色。但实测发现其识别率实在低,体验感差,坚持使用一周后我改回使用9点图案式解锁。而苹果或者其它厂商使用的按压式,不管正面还是背面,体验感都非常好,不存在该问题。&&&&&&&&S5开始加入了脉搏仪功能,是首部具有该功能的移动设备,Note4、Note&Edge当然也延续。而Apple&Watch、小米手环光感版等都在其后。&&&&&&&&总体来说,三星一向是在S系列上对cpu或者内存进行“阉割”,然后在半年后推出的Note系列上完善,但其它硬件模块每一代基本都是齐全厚道的。唯一我认为最鸡肋的就是其滑动式指纹。6.按键设计:&&&&&&&&&由于迁就右侧曲面,5寸以上机型把power键做在右侧大拇指位置的主流做法被舍弃,移回以前常置的顶部,关屏有点困难,但由于亮屏可以用实体home键,并且已经成为很多用户的习惯(例如iphone),所以这个体验感的影响勉强可以接受。&&&&&&&&为了保证home键让左右手都方便触碰到,其位置是置于手机整体宽度的中间,home键两边缘距离手机左右边缘都为3.3cm。而并不是脱离曲面,直接往直面上放置中间,这样既不美观也不实用。为了整体一致,上部SAMGUNG&logo同样。评论&7.跑分与配置:&&&&&&&&简单跑了一下安兔兔,仅6w5+分,对比这两年快速发展的千元入门机,mtk都能达到甚至超过,但对于高通骁龙805来说是属于正常分数。而且我经常强调一点:旗舰cpu与入门cpu在游戏处理、视频解码等能力上还是存在绝对优势,mtk的确发展非常快,也区分了高低端,但总体来说还是无法与高通这位占据大半壁江山的王者相比的。评论评论8.发现某些app无法安装的bug:&&&&&&&&香港地铁官方app“MTR&mobile”安装失败,从pc官网或其它不同渠道、手机不同的电子商店下载的都不行。但在小米Note顶配版(2k屏)上测试则无问题。另外测试了两款第三方港铁软件,“港铁向导MTR&Tourist”同样不行,而“港铁行车咨讯”就无问题。然后在使用过程中还发现过其它app有出现过类似情况。&&&&&&&&以我理解,新近一两年的所有app基本都是按16:9设计,即使2k分辨率也是必须兼容的。三星Note&Edge在运行app时也只是占用了的分辨率,剩余的分辨率是留空的(默认是显示Galaxy&Note&Edge的logo),既然小米Note顶配安装该款app无问题,理论上应该不存在app分辨率bug。暂时我还搞不清楚技术原理,请高手指点。&9.摄像头:&&&&&&&&SONY&IMX240,1/2.6的cmos,最大分辨率(1600万,16:9)、次之(4:3)、再次之(1:1)。我个人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喜欢研究器材,我曾总结过SONY&IMX全系列cmos,并且以我对手机摄像头的认识和经验,我是支持“手机拍照画质受cmos、算法影响因素大,收镜头影响因素较小”的说法,毕竟手机的镜头是几片构造简单的玻璃,更不会有单反级镜头的ED、萤石。从该结论来看Note&Edge,画质我个人认为相当不错了,可以说明主要得益于IMX240,其次是三星的算法还不错。&&&&&&&&上代S4、Note&3在用的1300万,最大分辨率(4:3),然后S5、Note&4、Note&Edge以及下代S6、S6&Edge、Note5、S6&Edge+仍在使用IMX240。从一点上来看,S6这一代没改进,比较坑爹,所以再一次说明为何我放弃了收一部Note5的原因。&&&&&&&&闪光灯亮度足够大,但为单灯暖光,希望后代跟国产机那样改双灯双色温。就算只能做单灯,个人认为白光比黄光适用性更广,各方便后期改色温。&10.快充功能:&&&&&&&&上一代Note3是使用usb3.0标准的micro-usb口,这一代开始“回到正轨”,取消Note3那个少众需求的接口,直接使用高电压高电流的高通快充技术。要先打开或关闭选项再插线。根据高通的快充2.0标准,使用5v2a或者9v2a充电头都支持快充。当不支持的情况下,屏幕会不断闪烁。评论五、不打算详细测试以及描述的功能——&&&&&&&&1.Spen笔,三星Note系列已经是第4代,所以其功能我就不详细测评了。&&&&&&&&2.这款机型的据闻有几款专用游戏是为其开发的。一般的app,包括游戏,只占用其的分辨率,剩余的的分辨率只留一条黑边,默认显示Galaxy&Note&Edge字样(可以修改)。而专用的几款游戏是占据全屏幕,把黑边改为几项游戏提示内容。但毕竟这功能对于整个手机行业来说并不是通用功能,并且简单,所以我就不去找那几个游戏测试了。&&&&&&&&3.其它网上测评都有提过的,我都不再重复提,没有意义。
网友评分:
Android 4.4
屏幕大小:
高通骁龙805 2.7GHz(4核)
现在note&edge基本是觉得一块砖了,用起来很辛苦
做人一定要有態度!
都全面性了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同款电流测试器
想买就买,哪来那么多废话
不错啊不错
曲面型手机易摔爆屏吗?
每日一任务&
三星没落了
呵呵呵呵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我们真的需要双曲面屏手机吗
三月又到了手机厂商频发新机的季节。最近几家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年度旗舰新品,比较有趣的是,这些手机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用户的吐槽。有人认为是现在的用户越来越挑剔了,但折射出来的其实是手机行业目前所遭遇的创新瓶颈问题。 这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产业链的高度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采取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来降低成本、快速推出产品。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千机一面”的现象出现,过去可能只有自家产品的设计比较接近,现在如果遮住厂商的LOGO,你甚至很难分辨出这是哪家的产品。这种现象在国产厂商中尤为严重,比如千篇一律的三段式设计、熄屏无边框、亮屏跑马灯的设计等等。不过,也有一些厂商在创新方面付出了努力,比如三星所推出的双曲面屏手机就是一项不错的创新。去年3月,这家厂商推出了旗下首款双曲面屏手机Galaxy S6 edge,上市一个月就突破了一千万的销量,其后甚至出现了卖断货的情况。一年后,三星又推出了第二代双曲面屏手机Galaxy S7 edge,并对它寄予了厚望。这期间也有一些厂商跟进,比如转投Android阵营的黑莓推出过一款双曲面屏手机Priv。就在最近,Vivo也推出了第一款国产双曲面屏手机Xplay 5。双曲面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给智能手机在外观设计上带来全新的感受,相比平面手机它看上去更加炫酷。另外,曲面屏充分利用了Super AMOLED的特性,图像更加明亮,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眩光。并且相比传统的刚性直面玻璃,柔性屏幕的弹性更好、不易破碎、更耐摔。但它最大的问题是实用性,因为对于一项新技术来说,能否提升用户体验才是最关键的。三星在S6 edge和S7 edge上都针对系统本身进行了一些优化,比如侧屏界面上可展示尺子、计时器、天气、时间等多个小工具;同时还能显示未接来电、短信;接听、拒接电话;快速回复信息等。黑莓Priv的双曲面也有类似的功能,从外向内滑动即可唤出功能菜单,比如预览通知信息、日历事件、联系人等,用户可以根据习惯选择右侧或左侧显示。另外,手机在充电时,侧屏还可以充当充电进度条来显示电量。在双曲面屏的功能优化上,三星和黑莓还算做得不错。尽管如此,这些功能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手机的交互体验,它看上去很炫酷,实用性却并没有那么强,用户很难养成习惯去使用这些侧边栏的应用。而与前两家还算有诚意的厂商相比,Vivo则是这三家使用双曲面屏的厂商中,唯一一个没有针对曲面屏进行软件优化的厂商。Vivo Xplay 5只是在侧面增加了一个来电呼吸灯,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优化,系统本身也并没有针对曲面屏做过任何的修改。由于没有软件方面的优化,Vivo Xplay 5的双曲面屏仅仅是一个“摆设”。除了实用性不足外,双曲面屏还有一大难点就是对工艺的要求极高,由于双曲面屏左右两侧向下凹陷,它要比原有平面手机的工艺要求更高。Galaxy S6 edge就存在一个设计上的问题,因为金属中框要对曲面屏幕形成保护不得不向外突出,从而造成了硌手的问题。而在S7 edge上,三星通过前后面板同时向中框凹陷,让手机变得更加圆润,才得以解决了硌手的问题。Vivo Xplay 5则是对中框的倾斜角度做了一定的处理,以减少硌手感。不足的是Xplay 5的曲面外圈边框稍微有点宽,甚至比一些传统的平面手机边框还要宽,而这也大大影响了手机的美观度。因此也有用户吐槽道,“曲面屏被他们做成这个效果也是服了,看起来还不如ID无边框”。双曲面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智能手机同质化的问题,可以预见在三星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厂商采用该技术。但问题是,如果双曲面屏手机没有在用户体验及交互上带来显著的改变,最后它也只能沦为“摆设”。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最爱南京,最懂生活
苏州中心官方微信,
把吃喝玩乐装进爪机
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
提供报警求助、政策咨询办事办证等警务服务
江苏女性温暖贴心的移动家园
同名查询、自助移车,关注南京公安官方微信
[责任编辑:v_ddcai]
热门搜索:
年轻男女合不来分手很正常,可扬州市区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小李(化名)却遇到一个极品渣男,明明分手了,还纠缠不休,甚至用裸照威胁。小李(化名)今年读大二学生,去年三月,她在qq上结识了校友王某。双方一番接触之后,很快就确认了恋爱关系。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小李(化名)发现王某根本不是真心喜欢她,三个月后,双...
有网友爆料称,自己网约滴滴顺风车送狗狗,狗狗没收着,网约车司机关机找不着人。具体情况是:3月1日下午2点多,网友在合肥网约了一辆滴滴顺风车,要把狗从合肥送到无锡。都到了晚上10点多了,还不见司机送到。网友试着联系滴滴司机,谁知司机电话关机了,找不到人。网友十分担心自己的狗狗,司机这样避而不联系,实在是让...
今天上午十点多,一位路人在东区大众港路附近发现路边的绿化带里倒着一位男子,身上满是血迹路人立即报警985记者立即赶往事发现场985记者抵达时发现,男子已经死亡,家属也已经赶到现场。据了解,死者今年50岁,此前患有尿毒症一直在透析中,年后因为大出血被送往医院抢救,又查出患有胰腺癌,一直被病痛折磨。今早七点多,...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谈谈是27寸的直面屏体验好还是23的曲面屏体验好_图拉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51,036贴子:
谈谈是27寸的直面屏体验好还是23的曲面屏体验好收藏
。。。都有的请发言
23谈什么曲面
15的曲面屏好
买个27的,折一下
都用过,24看着舒服点,个人
登录百度帐号您的位置:
最值得入手的五款曲面屏手机推荐
来源:手机小管家
最早推出曲面屏手机的是三星S6 Edge,因为习惯了传统的直面屏手机,当这款拥有盈润屏幕曲度的手机一经出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不少手机厂商,像华为、小米、vivo等都纷纷效仿,也的确收获了不错的业绩。
1、三星S7 Edge
作为手机 曲面屏设计的先驱者,S7 edge在前代基础上更加丰富了“edge”的功能。你除了可以在屏幕边缘设置常用联系人菜单,还可添加各种手机快捷方式。
S7 Edge采用了5.5英寸的2K屏,搭载骁龙820/Exynos 8890处理器,4GB大运存,后置1200w像素摄像头,拥有F1.7大光圈,500w前置摄像头,3600mAh电池。
2、vivo Xplay6
vivo从Xplay5开始接触曲面屏,相对上代,Xplay6“弯”得更彻底,变成了四曲面屏的设计。
该机采用5.46英寸的2K屏,骁龙820处理器,6+128GB的高端内存,前置1600w像素的柔光自拍,后置w像素双摄镜头,四轴光学防抖,4080mAh大电池。
3、华为mate9 pro
华为mate9 pro的发布使国产机有了一款受大众认可的高端产品,且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处理器也拥有了比肩骁龙820的性能。
该机搭载5.5英寸纳米级眩光效果双曲面屏,2K分辨率,麒麟960处理器,4/6GB大运存,后置w像素徕卡双摄,4000mAh电池。
4、小米Note2
正面为5.7英寸的OLED材质柔性屏,77.2% 超高屏占比;背部采用曲面玻璃材质,金属铝中框使其转交边缘拥有圆润触感,和3D玻璃完美结合。
配置上,采用骁龙821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2.35GHz,存储最高可达6GB LPDDR4内存和128GB UFS2.0闪存容量,前置800w+后置2256w像素摄像头,4070mAh电池。
5、荣耀magic
出其不意的八曲面设计,挑战工艺设计极限,在配色上采用玄金黑。黑色玻璃面板搭配玫瑰金金属中框,表面莹润有较强的光泽感。
荣耀Magic采用5.09英寸2K AMOLED屏幕,搭载麒麟950处理器,4+64GB内存,后置双1200万像素摄像头,前置一颗红外摄像头和彩色摄像头,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2900mAh电池,配备Magic Power快充。
虽说曲面屏手机最大的意义,还是体现在为颜值加分上,某些侧屏功能稍显鸡肋,而且随着工艺难度的增加,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未来随着手机厂商对曲面屏研究的逐步加深,涌现出更多新奇玩法,所以曲面屏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面屏幕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