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医保卡里有钱吗本上有钱在镇卫生院能享受补贴吗?

           
山西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
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日期:日 
  我省从2003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于2008年全面覆盖115个涉农县。新农合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为落实这一惠农政策,国家、省、市、县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大同市多个乡镇卫生院将新农合资金看成“唐僧肉”,将门诊改为住院,小病大治。
  6月26日,本报曾刊发《以为进的是乡卫生院其实已变成民营医院》,对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卫生院被民营医院“托管”一事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水泊寺乡卫生院看病的门诊患者,如果连续看病超过5天,“托管”的中惠医院结算时居然按住院计算,并以水泊寺乡卫生院的名义填写报销单据。当地医界人士分析,此举在业内被称之为“挂床住院”,涉嫌套取国家新农合资金。
  记者走访发现,和水泊寺乡卫生院类似,大同市多地方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国家新农合资金。
  1【上深涧乡卫生院】
  住院补偿登记表上的内容与患者病情不符
  早在5月16日,记者在大同市新荣区上深涧乡卫生院采访时,看到卫生院走廊墙上,贴着两张《日新农合上深涧乡参合农民市级住院补偿登记表》。记者看后有点儿不解,问该院薛院长:“市级住院补偿登记表,怎么把在上深涧乡卫生院住院的患者也登记上去了?”薛院长说:“那是新荣区合医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做的”。薛院长告诉记者,登记表上有42名患者,是2012年1月至4月在乡卫生院住院的患者。
  当天下午,记者依照登记表上的名字,找到了其中的两名住院患者。61岁的高生堂,是上深涧乡后郭家坡村人。他告诉记者,他患的是疝气病,在乡卫生院住了两天院。记者从登记表上看到,高生堂患的是“混合痔”,总费用3942.4元,补偿金额3263元。
  81岁的关兴,是上深涧乡上深涧村人,关兴说自己患的是高血压病,在乡卫生院输了几天液,每天上午8点去,到中午输完液回家,没住过院。记者从登记表上看到,关兴老人患的是脑血栓,总费用610.6元,补偿金额498元。
  当天采访结束后,记者一头雾水,高生堂、关兴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在乡卫生院住没住院?住了几天院?上深涧乡卫生院墙上公示的住院登记表中,病案号、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出院日期、天数等栏目为什么都是空白,甚至把医院名称填在村名称栏目内?
  记者提出想看一下患者的《住院档案》,结果薛院长以管档案的工作人员不在为由,拒绝了记者。当被问及今年该院住院患者有多少时,薛院长警惕地说,今天截止到现在还没有过住院病人。
  2【云冈镇卫生院】
  门诊患者输液四五天报销时都按住院结算
  5月18日,记者来到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卫生院。该院武院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很痛快地说:采访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工作做得如何,应该先问问到医院就诊的患者。
  记者随武院长来到输液大厅,这里不足40平方米,靠墙角放有5张床,地上还有十多把靠背椅,15名患者正在输液。
  患者陈生福说,他今年65岁,常年患肺气肿病,前几年,每到冬春季节,肺气肿病发作得厉害,到晚上喘得连觉也不能睡,“没钱看病只能扛着。”自从实行新农合政策后,他每年冬春输两次液,一次输七八天,上午来镇卫生院输液,快到中午时输完液回家。武院长坦言,该镇卫生院输液达四五天以上的门诊患者,报销时就都按住院结算,陈生福每次输液都按住院报销。
  5月2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云岗镇卫生院,在该院合作医疗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患者贾恩还的“住院病案”。病案首页显示,贾恩还59岁,今年3月19日,因患甲状腺囊腺瘤到云冈镇卫生院住院治疗,22日出院。
  当天下午,记者依照住院档案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贾恩还。贾恩还的儿子贾金贵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3月,父亲贾恩还患甲状腺囊腺瘤到云冈镇卫生院输过液,上午去输液,到中午输完液回家,没在镇卫生院住过院。
  记者从云冈镇卫生院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到,参合农民在该院就诊,普通门诊按60%补偿,住院按85%补偿。在镇卫生院住院的患者,医院每天要收取5.6元的床位费和1.6元的护理费。今年4月,前来该院就诊的患者263人,其中91人住院,住院天数750天,医院收床位费4200元,护理费1200元。
  记者在云冈镇采访时了解到,前几年大同市改造云冈石窟景区,将云冈村、麻村、竹林寺村、张寺窑村、校尉屯村5村拆迁,新建云佛小区安置拆迁村民,云冈镇卫生院建在云佛小区,他们到镇卫生院看病,上午去输液,中午回家,用不着住院。
  3【阳高县合医办】
  患者在卫生院输完液就回家不算挂床住院
  7月18日15时许,记者来到阳高县大白登镇卫生院,院内静悄悄的,走廊里房门紧锁。记者问一名中年男子怎么没人上班,中年男子说今天下雨,没人上班。记者问院长在不在,他说他就是卫生院院长,叫景学军。得知记者来采访,景院长说他出去打点儿水,让记者稍等会儿。几分钟后,医院一名中年妇女对记者说,景学军是该卫生院的副院长,陪一名患者去县医院就诊了,记者有事可找卫生院院长张伟,并告诉记者张伟在大白登镇四百户屯村居住。
  记者随后驱车来到四百户屯村,在村南几间迎街的门面房前见到了张伟。令人意外的是,张伟说他是大白登镇卫生院的副院长,景学军才是院长。
  当天17时许,记者又来到阳高县狮子屯乡卫生院,就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采访了该乡卫生院院长张泽民。张院长说,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他把记者领到一间病房,里面9张空空的病床上,铺着发黄的床单。张院长说,在乡卫生院输液时间长的患者,他们按住院算,狮子屯乡卫生院每月有三十七八人住院,严格来说,都是“挂床住院”。
  7月19日上午,记者就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先后采访了阳高县卫生局张副局长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贺德元。
  张副局长说,阳高县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原来就存在,现在变得少了。随后,记者来到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贺德元的办公室,说到阳高县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贺德元情绪激动。当记者提到昨天采访狮子屯乡卫生院,该院院长说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贺德元反问了一句: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谁说的?记者接着说,在采访乡镇卫生院看过病的患者时,大家都说输完液就回家了,按规定这不能算是住院。贺德元主任说:“错,病人符不符合住院条件医生说了算。患者输完液就回家,不算挂床住院,不是套取国家的新农合资金!”
  4【天镇县东沙河卫生院】
  每月住院人数有规定多了合医办不给报
  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天镇县南河堡乡中心卫生院,医院一名职工告诉记者院长不在。记者电话联系院长,他说在外地,并称天镇县卫生局有规定,不能擅自接受记者的采访。
  当天下午,记者先到天镇县卫生局,卫生局贾贵富局长不在。记者和卫生局办公室高主任说明采访意图,高主任和东沙河卫生院联系后,记者来到东沙河卫生院,院长王金对记者说,县合医办根据乡卫生院的情况核定床位,每月住院人数有规定,多了合医办不给报。东沙河卫生院每天11个床位,每月二十七八个住院的,患者住院最少7天,有的二十来天,王金院长坦承:“说实在话,东沙河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
  记者在大同市各乡镇采访期间,说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民们无不发自肺腑地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尝到了新农合政策的甜头。但谈到如何监管好这笔钱时,他们大都说,那不是自己操的心。南郊区云冈镇一名曾到镇卫生院看过病的村民说,他到医院看病,只有一个想法,补偿金报销的比例高点儿就好。
  记者还在一些乡镇卫生院看到,“住院补偿结算单”上填单人和领款人的签字,笔迹如出一人之手。有的结算单只填写了患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合医证号,住院费用一栏未填,领款人一栏却签了名,摁了手印。
  ○名词解释
  挂床住院
  “挂床住院”又称“假住院”。一般规定,不在医院里住或3天以上没有诊疗费用,就可称为“挂床”。
  具体表现在,有的人本来是小病,医院知道患者参加了医保,便建议患者住院,理由是反正也参加了医保,住院可报销大部分费用。在此过程中,医院为其出具病历,但这些人并不是真的住院,于是,“病人”享受医保医疗报销,医院则从中“套取”医保基金而“创收”。
  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诊疗规程,不得将门诊能治疗的新农合患者介绍入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管理制度》规定,参加新农合对象入院后,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科要跟踪检查住院治疗情况,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发生。
更多内容请点击:         ()
作者:刘俊卿
责任编辑:阮晨雪
【】【】【】【】
中山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肖小姐(电话:9) 吴先生(电话:6)。
  今日头条
  热点专题
  视频推介
  图片故事
  24小时热点新闻
12345678910
报料热线:(9 广告专线:(2
238276 技术热线:(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9
中山市中山网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更多法律知识
如果说医疗卫生三年规划给了农村医疗卫生一个年轻的身躯的话,那么,“新农合”的实施则给农村医疗卫生,尤其是给乡镇卫生院装上了一颗怦怦跳动的心,让濒临残破的乡镇医疗卫生保障网重新焕发新生,也令长期投入不足的农村医疗卫生有了生机。      “新农合”提升了乡镇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普兰店市夹河中心卫生院院长费安顺告诉记者,他今年50多岁了,在乡镇卫生院干了一辈子。讲起改造前的卫生院,费安顺是一脸的无奈:“当时卫生院设备简陋,除了有几张床和几部淘汰了的检查仪器外,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器械了。再加上大夫的水平有限、房屋破旧,卫生院整天冷冷清清的几乎没人看病,因此也就很难有收入,甚至连职工的也开不出来,一些基本的业务也无法开展。”  2005年政府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投入,夹河中心卫生院不仅盖起了新楼,还增加了化验设备、B超、X光机、配备了手术室及相关急救设备等,老百姓的一些常见病在卫生院就能治疗。现在卫生院24小时接待患者,平均每天能接诊三四十人次。“在实行‘新农合’前,卫生院每月收入仅有3万元左右,现在,平均每月达到7万多元,估计冬季能达到10万元以上。”费安顺说。普兰店市连山中心卫生院院长林发重得知记者来采访“新农合”,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农合’太好了!不仅减轻了农民医疗负担,还救活了乡镇卫生院。”他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到现在农村还没实施合作医疗的话,北三市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都要倒闭。”  的确,农村卫生基础建设的投入和“新农合”政策的及时实施,让农民更新了医疗观念,提高了就医需求,使新整合的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得到了利用,扭转了乡镇卫生院不可或缺但却濒临死亡的尴尬局面。记者从市卫生局得到了足以佐证上述观点的一组数据:全市乡镇卫生院年总收入:2004年1.29亿元;2005年1.49亿元;2006年1.99亿元;2007年2.33亿元。普兰店市的乡镇卫生院2007年比2004年总收入增长139%,门诊量增长71%,住院人数增长92%。   政策导向使农民就医越来越流向基层   “新农合”不仅改变了农民的医疗健康观念,也有效缓解了省、市级大医院看病拥挤问题,促进了乡镇医院的良性发展。  我市“新农合”政策是在全市指导下,以各区市县为主体制定实施。农民就医补偿比例基本标准是:在乡镇卫生院门诊就医补偿30%,住院治疗100元起付线以上补偿60%。在县级医院住院200元起付线以上按50%补偿。转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或急诊等异地就医,根据实际发生费用等情况在扣除500元起付线后,给予35%至50%的不同比例报销。同时,设有门诊及住院封顶线。这种金字塔式的政策比例,主观上以引导农民选择“分层就医,就近就医”,以降低就医。从近三年来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利用率和收入大幅提高的实际情况来看,“新农合”政策也使农民就医越来越流向基层。  庄河市黑岛镇一位姓管的老汉对记者说,没有“新农合”那会儿我想,反正到哪儿看病都是自己花钱,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肯定不如市里的大医院,所以就愿意去市里大医院看病。可是,咱农民跑那么老远,两眼一抹黑,一折腾少则一两天。看完病一算:车钱、吃饭、住店花的钱比看病多,虽然花钱上火,但觉得大医院水平高,心里也就平衡了。现在,市里把乡镇卫生院重新建好了,又有了“新农合”,有病在家门口看花钱少,报销的还多,又方便又实惠,实在看不了的病往市里大医院转还有报销,咱也省了折腾、省了钱。   记者从庄河市卫生局得到这样一组数字:2006年,乡镇级医院补偿364.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27%,市级医院补偿63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47%,市级以上医院补偿351万元,占补偿总额的26%。2007年,乡镇级医院补偿983万元,占补偿总额的31.6%,市级医院补偿1346万元,占补偿总额的43.2%,市级以上医院补偿785万元,占补偿总额的25.2%。从庄河市“新农合”补偿基金流向看,2007年流向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基金比例比2006年下降0.8%,流向市级医院下降了4.8%,而流向乡镇级医院比2006年上升了4.6%。这表明“新农合”补偿基金向基层倾斜的政策导向产生了效果。从深层意义来说,不仅方便了农民,还促进了乡镇级医疗机构的发展,乡镇卫生院焕发生机。
【1个回复】
【4个回复】
【110个回复】
【30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关于转发《山西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案例的通知-文件规定-运城市阳光农廉网
&&永济市·卫生
当前位置: >> 文件规定 >> 关于转发《山西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案例的通知
关于转发《山西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案例的通知
来源:运城市阳光农廉网
发布时间:
录入:永济阳光农廉大厅
浏览次数:
&&& 现将《山西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相关报道转发给你们,请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讨论,并结合本院实际进行整改,于8月17日前将整改报告交新农合管理中心办公室。&&& 附件1: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 附件2:新农合资金何以成了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
&大同多个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新农合资金
&&& 我省从2003年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并于2008年全面覆盖115个涉农县。新农合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为落实这一惠农政策,国家、省、市、县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有读者山西晚报向反映,大同市多个乡镇卫生院将新农合资金看成“唐僧肉”,将门诊改为住院,小病大治。&&& 6月26日,山西晚报曾刊发《以为进的是乡卫生院其实已变成民营医院》,对大同市南郊区水泊寺乡卫生院被民营医院“托管”一事进行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在水泊寺乡卫生院看病的门诊患者,如果连续看病超过5天,“托管”的中惠医院结算时居然按住院计算,并以水泊寺乡卫生院的名义填写报销单据。当地医界人士分析,此举在业内被称之为“挂床住院”,涉嫌套取国家新农合资金。&&& 记者走访发现,和水泊寺乡卫生院类似,大同市多地方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国家新农合资金。&&& 1【上深涧乡卫生院】&&& 住院补偿登记表上的内容与患者病情不符&&& 早在5月16日,记者在大同市新荣区上深涧乡卫生院采访时,看到卫生院走廊墙上,贴着两张《日新农合上深涧乡参合农民市级住院补偿登记表》。记者看后有点儿不解,问该院薛院长:“市级住院补偿登记表,怎么把在上深涧乡卫生院住院的患者也登记上去了?”薛院长说:“那是新荣区合医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做的”。薛院长告诉记者,登记表上有42名患者,是2012年1月至4月在乡卫生院住院的患者。&&& 当天下午,记者依照登记表上的名字,找到了其中的两名住院患者。61岁的高生堂,是上深涧乡后郭家坡村人。他告诉记者,他患的是疝气病,在乡卫生院住了两天院。记者从登记表上看到,高生堂患的是“混合痔”,总费用3942.4元,补偿金额3263元。&&& 81岁的关兴,是上深涧乡上深涧村人,关兴说自己患的是高血压病,在乡卫生院输了几天液,每天上午8点去,到中午输完液回家,没住过院。记者从登记表上看到,关兴老人患的是脑血栓,总费用610.6元,补偿金额498元。&&& 当天采访结束后,记者一头雾水,高生堂、关兴究竟患的是什么病?在乡卫生院住没住院?住了几天院?上深涧乡卫生院墙上公示的住院登记表中,病案号、患者性别、年龄、入院出院日期、天数等栏目为什么都是空白,甚至把医院名称填在村名称栏目内?记者提出想看一下患者的《住院档案》,结果薛院长以管档案的工作人员不在为由,拒绝了记者。当被问及今年该院住院患者有多少时,薛院长警惕地说,今天截止到现在还没有过住院病人。&&& 2【云冈镇卫生院】&&& 门诊患者输液四五天报销时都按住院结算&&& 5月18日,记者来到大同市南郊区云冈镇卫生院。该院武院长得知记者的来意后,很痛快地说:采访乡镇卫生院新农合工作做得如何,应该先问问到医院就诊的患者。记者随武院长来到输液大厅,这里不足40平方米,靠墙角放有5张床,地上还有十多把靠背椅,15名患者正在输液。&&& 患者陈生福说,他今年65岁,常年患肺气肿病,前几年,每到冬春季节,肺气肿病发作得厉害,到晚上喘得连觉也不能睡,“没钱看病只能扛着。”自从实行新农合政策后,他每年冬春输两次液,一次输七八天,上午来镇卫生院输液,快到中午时输完液回家。武院长坦言,该镇卫生院输液达四五天以上的门诊患者,报销时就都按住院结算,陈生福每次输液都按住院报销。&&& 5月20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云岗镇卫生院,在该院合作医疗办公室,记者见到了患者贾恩还的“住院病案”。病案首页显示,贾恩还59岁,今年3月19日,因患甲状腺囊腺瘤到云冈镇卫生院住院治疗,22日出院。&&& 当天下午,记者依照住院档案的联系方式联系到了贾恩还。贾恩还的儿子贾金贵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3月,父亲贾恩还患甲状腺囊腺瘤到云冈镇卫生院输过液,上午去输液,到中午输完液回家,没在镇卫生院住过院。&&& 记者从云冈镇卫生院提供的资料中了解到,参合农民在该院就诊,普通门诊按60%补偿,住院按85%补偿。在镇卫生院住院的患者,医院每天要收取5.6元的床位费和1.6元的护理费。今年4月,前来该院就诊的患者263人,其中91人住院,住院天数750天,医院收床位费4200元,护理费1200元。&&& 记者在云冈镇采访时了解到,前几年大同市改造云冈石窟景区,将云冈村、麻村、竹林寺村、张寺窑村、校尉屯村5村拆迁,新建云佛小区安置拆迁村民,云冈镇卫生院建在云佛小区,他们到镇卫生院看病,上午去输液,中午回家,用不着住院。&&& 3【阳高县合医办】患者在卫生院输完液就回家不算挂床住院&&& 7月18日15时许,记者来到阳高县大白登镇卫生院,院内静悄悄的,走廊里房门紧锁。记者问一名中年男子怎么没人上班,中年男子说今天下雨,没人上班。记者问院长在不在,他说他就是卫生院院长,叫景学军。得知记者来采访,景院长说他出去打点儿水,让记者稍等会儿。几分钟后,医院一名中年妇女对记者说,景学军是该卫生院的副院长,陪一名患者去县医院就诊了,记者有事可找卫生院院长张伟,并告诉记者张伟在大白登镇四百户屯村居住。&&& 记者随后驱车来到四百户屯村,在村南几间迎街的门面房前见到了张伟。令人意外的是,张伟说他是大白登镇卫生院的副院长,景学军才是院长。&&& 当天17时许,记者又来到阳高县狮子屯乡卫生院,就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采访了该乡卫生院院长张泽民。张院长说,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他把记者领到一间病房,里面9张空空的病床上,铺着发黄的床单。张院长说,在乡卫生院输液时间长的患者,他们按住院算,狮子屯乡卫生院每月有三十七八人住院,严格来说,都是“挂床住院”。&&& 7月19日上午,记者就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先后采访了阳高县卫生局张副局长和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贺德元。&&& 张副局长说,阳高县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原来就存在,现在变得少了。随后,记者来到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贺德元的办公室,说到阳高县乡镇卫生院“挂床住院”的问题,贺德元情绪激动。当记者提到昨天采访狮子屯乡卫生院,该院院长说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贺德元反问了一句: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谁说的?记者接着说,在采访乡镇卫生院看过病的患者时,大家都说输完液就回家了,按规定这不能算是住院。贺德元主任说:“错,病人符不符合住院条件医生说了算。患者输完液就回家,不算挂床住院,不是套取国家的新农合资金!”&&& 4【天镇县东沙河卫生院】&&& 每月住院人数有规定多了合医办不给报&&& 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天镇县南河堡乡中心卫生院,医院一名职工告诉记者院长不在。记者电话联系院长,他说在外地,并称天镇县卫生局有规定,不能擅自接受记者的采访。&&& 当天下午,记者先到天镇县卫生局,卫生局贾贵富局长不在。记者和卫生局办公室高主任说明采访意图,高主任和东沙河卫生院联系后,记者来到东沙河卫生院,院长王金对记者说,县合医办根据乡卫生院的情况核定床位,每月住院人数有规定,多了合医办不给报。东沙河卫生院每天11个床位,每月二十七八个住院的,患者住院最少7天,有的二十来天,王金院长坦承:“说实在话,东沙河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 记者在大同市各乡镇采访期间,说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村民们无不发自肺腑地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他们尝到了新农合政策的甜头。但谈到如何监管好这笔钱时,他们大都说,那不是自己操的心。南郊区云冈镇一名曾到镇卫生院看过病的村民说,他到医院看病,只有一个想法,补偿金报销的比例高点儿就好。&&& 记者还在一些乡镇卫生院看到,“住院补偿结算单”上填单人和领款人的签字,笔迹如出一人之手。有的结算单只填写了患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合医证号,住院费用一栏未填,领款人一栏却签了名,摁了手印。&&& ○名词解释&&& 挂床住院&& “挂床住院”又称“假住院”。一般规定,不在医院里住或3天以上没有诊疗费用,就可称为“挂床”。&& 具体表现在,有的人本来是小病,医院知道患者参加了医保,便建议患者住院,理由是反正也参加了医保,住院可报销大部分费用。在此过程中,医院为其出具病历,但这些人并不是真的住院,于是,“病人”享受医保医疗报销,医院则从中“套取”医保基金而“创收”。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管理制度》有关规定,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诊疗规程,不得将门诊能治疗的新农合患者介绍入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管理制度》规定,参加新农合对象入院后,定点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科要跟踪检查住院治疗情况,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发生。&
&&&&&&&&&&&&&&&&&&&& 新农合资金何以成了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
&&& 记者走访发现,大同市多地方乡镇卫生院涉嫌套取国家新农合资金。(本报昨日10版报道)根据记者调查,大同多地卫生院套取新农合资金的方式为"挂床住院",也叫"假住院"。就是说,病人并不是真正住院,只是在医院简单地输液治疗,然后由医院编造假病历套取国家补贴的相关资金来"创收"。&&& 其实,基层医院套取新农合资金的事件在各地并不鲜见,而且,套取方式也不止一种,除了"挂床住院",还有"借证住院"(非参合人员在生病住院时借用参合人员的"参合证"),"违规住院"(医疗机构及资金管理部门擅自篡改病种,把不能补偿的病种改为补偿范围内的病种),"开大处方"(通过修改、伪造病历套取新农合资金,医疗机构故意开大处方,将只需门诊的病开成需要住院的病,把小手术改成大手术等,同时增加治疗费和手术费等方式增加收费),等等。新农合资金的筹集方式为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是农民投入的保命钱,政府投入的民生款,可是却屡屡成为一些单位和个人的提款机,成了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尽管从中央到地方的卫生监管部门都三令五申,要求管好用好这笔资金,可是,这种"你一口来我一口"的套取事件在各地仍时有发生。长此以往,旨在为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新农合,可能将会失血过多,甚至失能、瘫痪,最终,深受其害的还是农民。&&& 究其原因,首先是监管不严。2012年,卫生部农卫司司长杨青就曾表示,全国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有近七十万,"可见监管的压力很大,因此骗取和套取的现象有时会出现"。庞大的基层医疗机构数量确实造成了监管上的捉襟见肘,然而,新农合资金管理机构存在的审核不严、监督不力、缺乏公开透明度等问题,也是监管出现疏漏的主要原因。&&& 同时,目前"老子管儿子"的监管模式很容易让监管部门"护犊子",甚至掩盖问题、抹杀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在本报的此次报道中,阳高县狮子屯乡卫生院院长张泽民坦言,"乡卫生院没有住院的条件",并承认,"严格来说,在乡卫生院输液时间长的患者,都算是挂床住院"。可是,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主任贺德元却说,那"不算挂床住院,不是套取国家的新农合资金!"我们知道,新农合资金的管理者和监督者都是卫生行政部门,当所属卫生医疗机构出现问题时,新农合资金的管理部门会本能地倾向于内部解决或掩饰问题。&&& 另外,追责乏力也是导致新农合资金被频频套取的重要原因。按说,对于套取新农合资金事件,至少应该追究两方面的责任。一是定点医疗机构,即按照山西省卫生厅2011年《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通知》规定的准入退出机制,取消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可是,和套取新农合资金事件的发生率相比,目前取消资格的医疗机构仍然比较少;二是医疗机构负责人,我国现行法律对非法套取资金行为的规定存在真空,而对于被查出的套取新农合资金案例,责任人只要不涉及贪污、受贿等问题,很多地方往往是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甚至连渎职行为都很少论处。&&& 新农合是各级政府的民生工程,要让这项工程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就必须确保新农合资金的安全,严厉打压各种套取手段,依法依规追究责任,只有这样,新农合资金才可能摆脱唐僧肉的命运。&&&&&&&&&&&&&&&&&&&&&&&&&&&&&&&&&&&&&&&&&&&&&&&&&&&&&&&&&&&&&&&& 本报评论员 赵清源
版权所有:运城阳光农廉网 主办单位:中共运城市纪委、监察局 承办单位:运城市农业委员会
地址:山西省运城市河东东街248号 电话: 邮编:044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合卡里有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