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台是一个婚恋交友app源码app 现在需要与婚庆策划公司合作,通过线下引流的方式,把用户拉到我们平台注册

www. - 信息中心 - 网络婚恋行业研究报告
&&您的位置:
 阅读文章
网络婚恋行业研究报告
文章作者:刘言来源:行业报告研究院浏览次数:52字体: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 19:52:03提交会员:service13
一、网络婚恋行业需求旺盛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婚恋难度增加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联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长期处于异常值域内。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重男轻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男性数量与女性数量的巨大差异导致部分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当“90后”进入婚育年龄,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
除了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的客观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男性女性婚恋难度大。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和普及,女性与男性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只有0.88%的女性进行大学本科学习,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5.76%,涨幅近6倍。另外,2015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45.4%,相比200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女性在高等教育的占比大幅度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女性青年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压力小于男性青年,继续深造的愿望大。二是女性在就业市场相比男性不占优势,倾向于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寻求更大的发展。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势必影响婚恋年龄,导致结婚年龄推后。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年,男女的结婚率显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其中25-34岁这个年龄段下降明显。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群体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研究生阶段尤为明显。2010年,研究生群体中20-29岁年龄组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换句话说,新入学的研究生中以女性为主。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来说,年龄增长和候选配偶减少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学历的女性倾向于选择同等学历或比自己学历高的配偶,以求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种择偶观念变化不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为69.2%,2005年为73.6%;2000年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为64.4%,2005年为65%;2000年女研究生丈夫为研究生的比例为48.1%,2005年为48.6%。
反观,面对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男性的择偶观开始发生改变。2005年至201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男性,其妻子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由38.4%上升到49%;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男性,其妻子受教育水平相等或更高的比例由30.1%上升到38.4%;男研究生的妻子为研究生的比例由17.3%上升到22.6%。可见,高学历女性仍愿意找一个学历水平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的配偶,而男性则不介意找一个学历水平高于自己的妻子。女性择偶标准不变,结婚难度很难降低。
经济收入要求水涨船高:单身男女在择偶时,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珍爱网发布的《2016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第三期》显示,随着物质经济发展,女性对男方的经济要求也水涨船高,超八成单身女性认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点。其中,67.06%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元,25.02%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过万元。全国范围内对男性收入要求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相比之下,男性对于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较低,80%的单身男性表示对方收入低于5000也可以接受。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的单身男女被称为黄金单身族,根据珍爱网的数据,上海黄金单身族占比最大,其次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的群体里,单身女性人数多于单身男性。一线城市中,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日益增多,择偶要求越来越高。
女性择偶对年龄要求低于男性:一般来说,单身男性择偶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不太愿意找比自己年龄大较多岁的女性。相反,女性对另一半的年龄要求没有男性那么严格,年龄不是主要的择偶标准。根据珍爱网发布的《2016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三》,从年龄上看,80%的单身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伴侣,而女性中,超过90%的单身女性表示未来另一半必须要比自己年龄大。
可见,女性择偶选择范围大于男性。另外,基于经济和家庭的考虑,女性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从经济方面来看,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先进入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从家庭方面来看,年龄较大的男性性格沉稳,耐心和容忍度较高,婚姻家庭较稳定,今后离婚率较低。因此,同年龄段的男性较难找到合适的择偶对象。
婚恋机构可以帮助单身人群找到符合自身择偶标准的另一半,快速匹配适合的对象,大大提高效率,解决单身人群的困难。婚恋行业的存在响应市场需求。
2.单身人口数量庞大,婚恋行业基础稳固
《2014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20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1.7 亿人,其中男性为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为0.7亿人,占比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未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庞大的单身人口规模给婚恋交友行业带来巨大的用户基础,针对男性交友求偶的设计和服务能扩大婚恋行业的市场,有利于推动婚恋行业的发展。
3.离婚率增长,再选择机会多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快速转型,结婚观念也随之改变。婚姻永恒的观念越来越淡,诱惑也越来越多。另外,离婚手续的简化也使离婚变得简单方便。1978年至2002年,我国离婚率稳中有升。2002年至2015年,离婚率快速上涨,增长1.89个千分点。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离婚不再是忌讳,而是得到重新选择的机会去争取新的幸福。离婚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婚恋市场的发展。
二、中国网络婚恋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单身人数近2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规模大幅攀升,大众对网络婚恋的接受度日益提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口流动性高,交友范围变窄,网络婚恋平台降低了用户的交友成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用户对婚恋交友的网络需求日益凸显,我国网络婚恋行业前景可观。
1.网络婚恋的优势
全面便捷的服务:婚恋网站大大压缩了传统恋爱中相识的程序和时间,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交往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婚恋网站平台发布交友愿望,比如发布个人照片、个人资料、博客等文本内容,通过匿名邮件、在线聊天等沟通工具及时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知与了解。对于恋爱中遇到的困惑还可以通过热点话题讨论或者一对一专线服务、客服邮件等寻求专业性指导与意见。如今,婚恋网站不仅是现代版的“红娘”还是提供爱情服务的“情感专家”。
庞大的用户资料库:与传统婚介所相比,婚恋网站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合适人选。目前我国几家大型婚恋网站注册人数均已超过九千万人,用户可以在网站平台结识各地的合适对象,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大交友范围,突破交际面狭窄的局限性。
独特科学的匹配方式:目前婚恋网站主要有三种匹配方式,一是搜索制,用户通过设置理想对象的条件选项,并指明每项要求的重要程度来制定选择标准,然后在网站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搜索。世纪佳缘是典型的搜索制模式,珍爱网则是采用“网上征选+电话红娘”模式,把搜索制与人工服务结合。二是推荐制,通过开发的“合适度匹配系统”对用户进行心理、个性、价值观等测试,然后推送性状趋同或互补的人选。推荐制依据用户的自我测评,通过系统自动分析,为用户主动推荐合适的交友人选。三是搜索制与推荐制结合,在搜索制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测评系统,用户可以选择按条件搜索或由系统根据测评结果推荐。这种模式常见于国内的一些婚恋网站如百合网和嫁我网。
2.婚恋网站的收费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婚恋网站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以满足用户婚恋交友的需求。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收费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以世纪佳缘为例,世纪佳缘的支付方式为佳缘宝,1佳缘宝为1元人民币。世纪佳缘的线上服务分为信件服务、交友助手服务、提升征友效果服务,收费在几十到上百不等;线下服务分为线下活动和一对一红娘服务,其中一对一红娘服务收费较高,针对未婚人群以9800元起收费。
国内几大婚恋网站中,有缘网的收费模式比较特殊,男性收费,女性免费。男性50元包月,100元包三个月,相比其他婚恋网站收费较低。
传统婚恋市场上媒人通常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媒人介绍有两种方式,一是男方父母先相中某位姑娘,请媒人前去说亲;二是媒人主动向男女双方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自始至终都是依靠媒人主动说合,这些人往往是专职媒人。在我国农村乡镇目前还有很多媒人介绍结婚的案例,媒人的报酬因经济发展和各地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以福建省福州市辖的一个县级市福清为例,福清下属每个镇的媒人费各有不同,集中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与单身群体的年龄和经济条件有关。
三、中国网络婚恋市场格局分析
1.网络婚恋行业进入成熟期
中国网络婚恋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1998年,珍爱网的前身中国交友中心在线网站成立,标志我国网络婚恋行业进入萌芽期。2003年后,世纪佳缘、百合网和珍爱网相继成立。网络婚恋行业初具雏形,网民特别是处于适婚年龄段的未婚网民逐渐接受了这种网络婚恋形式。这一阶段(2003年至2008年)为探索期。
2009年至2014年为发展期,网络婚恋服务模式逐渐成熟,行业发展趋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11年,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网络婚恋企业陆续实现盈利。2015年,网络婚恋行业正式进入成熟期。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运营有缘网的北京友缘在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上市。
2.网络婚恋在整体婚恋市场渗透率提高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5年中国婚恋市场整体规模为83.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网络婚恋市场规模为27亿元,同比增长21.1%,渗透率为32.5%,较2014年增长5.2%。网络婚恋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商业模式较成熟,未来增速趋缓,预计2018年网络婚恋市场规模达到39.1 亿元,渗透率达到45.3%。
3.网络婚恋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中国网络婚恋企业盈利模式分为TO C端和TO B端。TO C端包括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TO B端为网络营销,主要有品牌广告主(网络广告)和电商广告主(电商网站引流)等广告主。
线上服务:包括会员费用和增值服务,会员费一般按月度/季度/年度的形式收取,部分也提供7日短期会员服务;增值服务则按次收费,种类繁多,比如首页显示、搜索优先、精准匹配、线上送礼物等。随着移动端支付的发展和普及,预计将出现更多形式的服务。
线下服务:包括一对一红娘服务、提供场所和相亲活动等,主要针对消费能力较强的客户。线下服务频率低,但单次服务费用和成功率均高于线上,是网络婚恋有潜力的盈利增长点。
网络营销:品牌广告主依托婚恋网站的媒体属性投放广告,电商广告主依托婚恋网站的目标人群流量为电商网站导流。除此之外,还有金融等其他类型的广告主。
目前,线上增值服务、线下活动和网络营销是我国网络婚恋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随着移动支付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端的服务形式可想象空间很大。另外,以网络婚恋为纽带,深挖线下婚恋产业价值也是未来网络婚恋行业的盈利方向。通过整合PC+移动端+线下三大渠道资源,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婚恋交友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
四、中国网络婚恋行业格局分析
随着网络婚恋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婚恋市场已形成四家独大的寡头竞争格局,从2015年网络婚恋市场收入格局来看,世纪佳缘、有缘网、珍爱网、百合网四家厂商已占据行业近63%的份额,营收占比分别为26.7%、15.0%、11.0%和 10.2%。其中世纪佳缘年收入为7.2亿元,比第二、三名的收入总和还多,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1.世纪佳缘:网络婚恋行业领跑者
2003年,世纪佳缘成立,最初以互联网婚恋平台模式为主。2008年,全面拓展线下一对一红娘服务模式。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2年发力移动端,布局线下红娘门店。2015年,宣布与百合网合并。
2015年,世纪佳缘实现净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司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一对一红娘服务的增长,一对一红娘服务年度净收入为2.62亿元,占总净收入的36.6%,同比增长58.8%。这主要是由于一对一红娘服务中心和所覆盖城市数量增加,截止2015年底,世纪佳缘一对一红娘服务中心已达到106家,覆盖全国75个大中城市。2015年世纪佳缘海推出了“红娘经纪人”项目和“城市合伙人”计划,未来将继续开拓一对一红娘市场。
2.有缘网:大众婚恋领导者
2008年,有缘在线成立。2010年,确定现有盈利模式。2013年,产品陆续在移动平台上线。2014年,有缘网注册用户突破1.9亿。
有缘网目标客户群以大众草根群体为主,包括工人、农民、学生等,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及加工型企业较集中的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用户年龄以19-28岁为主,与其他婚恋网站做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分。另外,有缘网从成立之处就一直专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即从功能机时代的WAP端逐渐过渡到智能机时代的APP移动客户端。
3.珍爱网 :老牌婚恋网站
珍爱网前身是中国交友中心,创始于1998年,2005年正式更名为珍爱网。2011年,美国互联网巨头IAC/InterActiveCorp旗下的婚恋网站收购珍爱网20%的股份。2012年,第一家线下直营店在深圳成立,APP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首推适配Apple Watch的APP软件,关注智能产品软件开发。
2016年公司上半年收入达4.75亿元,净利润3100万元,经营性净现金流7700万元;预计2016年全年收入10亿元,净利润1亿元。
2017年2月,德奥通航公告重组进展称,拟在珍爱网VIE架构拆除完成的基础上,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4.百合网:实名婚恋网开创者
2005年正式发布,在中国首次推出“心灵匹配,成就幸福婚姻”的独特婚恋服务模式。2006年,试水红娘服务,是中国首个线上线下结合服务的婚恋网站。2007年,率先实行实名制,是第一个采用公安部身份认证系统的婚恋网站。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的婚恋网站。2015年12月,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
2015年,百合网营业收入为1.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7.96%;净利润为-5423.52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704.08万元,亏损额增加。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59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21%。
五、网络婚恋行业发展趋势
1.“80后”“90后”成为主要客户群
目前,我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9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206:100,“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9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10:100。“70 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39男性中有1195.9 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613.9万的缺口。这种情况会使30+的男性寻找低年龄段的女性作为伴侣,势必会影响到“80”、“90”年龄段男性的择偶,使其婚恋难度加大。
“80后”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用户,“90后”是互联网原生用户,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大大高于前面几代人。如今,“80后”、“90后”到了适婚年龄,追求个性、反感传统相亲,互联网成为他们交友择偶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选择互联网婚恋交友。作为“脱单”的主要方式之一,婚恋网站潜力很大。
2.向移动端倾斜
2015年,排除季节性波动影响,我国网络婚恋市场PC端活跃用户规模呈下降趋势,PC端日访问次数和日访问时间下降明显。互联网使用行为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6月,PC端网页的使用时间占整体互联网使用时间不到30%,而移动端的使用时间占比超过了70%,用户已经养成了移动端的使用习惯。预计未来PC端用户规模还会下降。
2015年,我国网络婚恋市场移动活跃用户呈明显上升趋势,移动端日均启动次数和日均使用时长迅猛上升。网络婚恋市场主流用户群向移动端转移,这与网络婚恋企业持续对移动端平台进行升级优化,提升用户体验不无关系。目前,网络婚恋移动端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婚恋交友的需求。
3.纵向延伸产业链
传统婚恋网站一般只包括线上交友和线下红娘服务,不涉及婚庆策划和内容等。然而,网络婚恋市场用户生命周期较短,仅仅在寻找交友/结婚对象的1-2年内活跃,随后就会流失。因此,网络婚恋行业需要扩展产业链,以次来延伸行业周期。
婚庆市场: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11年,我国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全国调查的数据样本显示,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营业额大概达到7500亿至8000亿元。
婚恋市场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婚恋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婚庆服务与婚恋服务存在天然、紧密的连接性,而且,婚恋网站拥有大量会员服务信息,了解用户的个性偏好,有利于后续的婚庆服务。目前,百合网推出婚礼网站小两口,提供婚礼资讯与信息服务。未来,婚庆市场将是各大婚恋网站争夺的重要市场。
婚纱摄影市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消费能力的提升,新人在结婚前都会拍摄一套婚纱照,而且新人消费在婚纱摄影上的开支逐渐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婚纱摄影支出在结婚消费中排第五位。中国每年大约有12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婚纱摄影占整个婚庆支出大约为15%。目前,全国特大型婚纱摄影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达到800-2000万元。
婚恋网站拥有大量用户资源,了解用户的偏好,拓展婚纱摄影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婚纱摄影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延伸区域。
蜜月旅行市场:如今,人们对结婚仪式不像以前看得那么重,但蜜月旅行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增长。我国每年约有12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67.66%的新人会安排蜜月旅行,蜜月旅行位于婚纱摄影、婚宴服务以及婚礼服务之后被列为新人结婚消费的第四大支出。与观光休闲旅游市场相比,蜜月市场存在一定特点。比如,消费能力较强,停留时间较长,对目的地的环境要求较高等。
我国蜜月旅行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前景广阔。婚恋网站因自身服务特点,掌握大量用户信息资料,了解用户需求和喜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推出蜜月旅行产品。
4.应用新兴技术
网络婚恋行业已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匹配,使用户契合度更高。未来还将大量应用新兴技术,改善用户体验。
VR技术:世纪佳缘近年来一直在探索VR在社交领域的应用,互联网相亲与VR的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VR版的“非诚勿扰”,全景还原节目流程;二是线下相亲活动做成VR直播,让不能来现场的人通过VR直播身临其境;三是对于一对一红娘服务,可以通过VR展示用户的全景照片。
LBS定位技术:LBS是基于位置的服务,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基于LBS定位技术,有缘网移动端具有同IM即时通信软件相似的查找周边朋友和“摇一摇”的功能,能帮助用户更快地锁定周围的异性。
智能穿戴设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珍爱网推出针对苹果智能手表的应用程序,成为国内首家适配智能手表的应用。结合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大数据分析,推出心动功能。未来,珍爱网APP将依托智能手表内置的心率感应器,通过实施观测心率等身体机能帮助用户判断对对方的心动程度,找到适合的婚恋对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相关评论
【文章评论已关闭】
&&&&&&&&&&&&
&&D-LONG版权所有&&&www. - 信息中心 - 网络婚恋行业研究报告
&&您的位置:
 阅读文章
网络婚恋行业研究报告
文章作者:刘言来源:行业报告研究院浏览次数:54字体: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花费会员币:0添加时间: 19:52:03提交会员:service13
一、网络婚恋行业需求旺盛
1.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婚恋难度增加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联合国明确认定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其他值域被视为异常。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长期处于异常值域内。中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重男轻女、偏好男孩的思想观念是造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长期失衡造成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适婚年龄段的男性人数大大高于适婚年龄段的女性人数,导致女性人口紧缺。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比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高达206比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男多女少造成“婚姻挤压”,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男性数量与女性数量的巨大差异导致部分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剩男”社会问题越发严峻,适婚年龄段男性婚恋难度加大,单身问题难以解决。当“90后”进入婚育年龄,这种现象会更加严重。
除了适婚年龄段男女比例失调的客观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男性女性婚恋难度大。
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男女平等思想的宣传和普及,女性与男性有着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只有0.88%的女性进行大学本科学习,2015年这一比例达到5.76%,涨幅近6倍。另外,2015年女性人数占研究生总数为45.4%,相比2000年上升15.2个百分点。
可见,我国女性在高等教育的占比大幅度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女性青年承担家庭经济负担的压力小于男性青年,继续深造的愿望大。二是女性在就业市场相比男性不占优势,倾向于通过提高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寻求更大的发展。
女性受教育年限增加势必影响婚恋年龄,导致结婚年龄推后。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女性更难找到相应配偶。年,男女的结婚率显著下降。2010年,女研究生的结婚率下降到50%以下,其中25-34岁这个年龄段下降明显。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群体的性别差异逐渐缩小,研究生阶段尤为明显。2010年,研究生群体中20-29岁年龄组的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换句话说,新入学的研究生中以女性为主。对于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女性来说,年龄增长和候选配偶减少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学历的女性倾向于选择同等学历或比自己学历高的配偶,以求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这种择偶观念变化不大。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为69.2%,2005年为73.6%;2000年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女性,其丈夫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为64.4%,2005年为65%;2000年女研究生丈夫为研究生的比例为48.1%,2005年为48.6%。
反观,面对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男性的择偶观开始发生改变。2005年至2010年,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男性,其妻子受教育程度相等或更高的比例由38.4%上升到49%;受教育程度为本科的男性,其妻子受教育水平相等或更高的比例由30.1%上升到38.4%;男研究生的妻子为研究生的比例由17.3%上升到22.6%。可见,高学历女性仍愿意找一个学历水平与自己相当或高于自己的配偶,而男性则不介意找一个学历水平高于自己的妻子。女性择偶标准不变,结婚难度很难降低。
经济收入要求水涨船高:单身男女在择偶时,经济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珍爱网发布的《2016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第三期》显示,随着物质经济发展,女性对男方的经济要求也水涨船高,超八成单身女性认为5000元是男性收入的起点。其中,67.06%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在元,25.02%的单身女性要求男性收入过万元。全国范围内对男性收入要求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深圳、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相比之下,男性对于女性的收入要求普遍较低,80%的单身男性表示对方收入低于5000也可以接受。
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的单身男女被称为黄金单身族,根据珍爱网的数据,上海黄金单身族占比最大,其次为北京、深圳、杭州、广州。月平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元的群体里,单身女性人数多于单身男性。一线城市中,经济独立的单身女性日益增多,择偶要求越来越高。
女性择偶对年龄要求低于男性:一般来说,单身男性择偶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不太愿意找比自己年龄大较多岁的女性。相反,女性对另一半的年龄要求没有男性那么严格,年龄不是主要的择偶标准。根据珍爱网发布的《2016年单身人群现状系列报告三》,从年龄上看,80%的单身男性倾向找比自己年轻的伴侣,而女性中,超过90%的单身女性表示未来另一半必须要比自己年龄大。
可见,女性择偶选择范围大于男性。另外,基于经济和家庭的考虑,女性倾向于找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从经济方面来看,比自己年龄大多岁的男性先进入社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从家庭方面来看,年龄较大的男性性格沉稳,耐心和容忍度较高,婚姻家庭较稳定,今后离婚率较低。因此,同年龄段的男性较难找到合适的择偶对象。
婚恋机构可以帮助单身人群找到符合自身择偶标准的另一半,快速匹配适合的对象,大大提高效率,解决单身人群的困难。婚恋行业的存在响应市场需求。
2.单身人口数量庞大,婚恋行业基础稳固
《2014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20岁至59岁年龄段单身人口总数为1.7 亿人,其中男性为1.04 亿人,占比 59.6%,女性为0.7亿人,占比40.4%。男性比女性多近3500万人,未来此差异将不会改变。
庞大的单身人口规模给婚恋交友行业带来巨大的用户基础,针对男性交友求偶的设计和服务能扩大婚恋行业的市场,有利于推动婚恋行业的发展。
3.离婚率增长,再选择机会多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快速转型,结婚观念也随之改变。婚姻永恒的观念越来越淡,诱惑也越来越多。另外,离婚手续的简化也使离婚变得简单方便。1978年至2002年,我国离婚率稳中有升。2002年至2015年,离婚率快速上涨,增长1.89个千分点。
随着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的人格和价值。婚姻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民主权利,离婚不再是忌讳,而是得到重新选择的机会去争取新的幸福。离婚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婚恋市场的发展。
二、中国网络婚恋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单身人数近2亿,其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婚恋交友需求庞大。同时,伴随着离婚率的持续增长,二次婚恋需求也将持续扩大。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规模大幅攀升,大众对网络婚恋的接受度日益提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口流动性高,交友范围变窄,网络婚恋平台降低了用户的交友成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交方式,用户对婚恋交友的网络需求日益凸显,我国网络婚恋行业前景可观。
1.网络婚恋的优势
全面便捷的服务:婚恋网站大大压缩了传统恋爱中相识的程序和时间,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找到符合要求的交往对象,并且可以通过婚恋网站平台发布交友愿望,比如发布个人照片、个人资料、博客等文本内容,通过匿名邮件、在线聊天等沟通工具及时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知与了解。对于恋爱中遇到的困惑还可以通过热点话题讨论或者一对一专线服务、客服邮件等寻求专业性指导与意见。如今,婚恋网站不仅是现代版的“红娘”还是提供爱情服务的“情感专家”。
庞大的用户资料库:与传统婚介所相比,婚恋网站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合适人选。目前我国几家大型婚恋网站注册人数均已超过九千万人,用户可以在网站平台结识各地的合适对象,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扩大交友范围,突破交际面狭窄的局限性。
独特科学的匹配方式:目前婚恋网站主要有三种匹配方式,一是搜索制,用户通过设置理想对象的条件选项,并指明每项要求的重要程度来制定选择标准,然后在网站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搜索。世纪佳缘是典型的搜索制模式,珍爱网则是采用“网上征选+电话红娘”模式,把搜索制与人工服务结合。二是推荐制,通过开发的“合适度匹配系统”对用户进行心理、个性、价值观等测试,然后推送性状趋同或互补的人选。推荐制依据用户的自我测评,通过系统自动分析,为用户主动推荐合适的交友人选。三是搜索制与推荐制结合,在搜索制的基础上加入心理测评系统,用户可以选择按条件搜索或由系统根据测评结果推荐。这种模式常见于国内的一些婚恋网站如百合网和嫁我网。
2.婚恋网站的收费标准
目前,我国大部分婚恋网站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以满足用户婚恋交友的需求。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收费标准存在一定差异。以世纪佳缘为例,世纪佳缘的支付方式为佳缘宝,1佳缘宝为1元人民币。世纪佳缘的线上服务分为信件服务、交友助手服务、提升征友效果服务,收费在几十到上百不等;线下服务分为线下活动和一对一红娘服务,其中一对一红娘服务收费较高,针对未婚人群以9800元起收费。
国内几大婚恋网站中,有缘网的收费模式比较特殊,男性收费,女性免费。男性50元包月,100元包三个月,相比其他婚恋网站收费较低。
传统婚恋市场上媒人通常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媒人介绍有两种方式,一是男方父母先相中某位姑娘,请媒人前去说亲;二是媒人主动向男女双方提出缔结婚姻的请求,自始至终都是依靠媒人主动说合,这些人往往是专职媒人。在我国农村乡镇目前还有很多媒人介绍结婚的案例,媒人的报酬因经济发展和各地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以福建省福州市辖的一个县级市福清为例,福清下属每个镇的媒人费各有不同,集中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与单身群体的年龄和经济条件有关。
三、中国网络婚恋市场格局分析
1.网络婚恋行业进入成熟期
中国网络婚恋行业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分别是萌芽期、探索期、成长期和成熟期。1998年,珍爱网的前身中国交友中心在线网站成立,标志我国网络婚恋行业进入萌芽期。2003年后,世纪佳缘、百合网和珍爱网相继成立。网络婚恋行业初具雏形,网民特别是处于适婚年龄段的未婚网民逐渐接受了这种网络婚恋形式。这一阶段(2003年至2008年)为探索期。
2009年至2014年为发展期,网络婚恋服务模式逐渐成熟,行业发展趋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2011年,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网络婚恋企业陆续实现盈利。2015年,网络婚恋行业正式进入成熟期。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运营有缘网的北京友缘在线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创业板上市。
2.网络婚恋在整体婚恋市场渗透率提高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2015年中国婚恋市场整体规模为83.1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网络婚恋市场规模为27亿元,同比增长21.1%,渗透率为32.5%,较2014年增长5.2%。网络婚恋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商业模式较成熟,未来增速趋缓,预计2018年网络婚恋市场规模达到39.1 亿元,渗透率达到45.3%。
3.网络婚恋行业盈利模式分析
中国网络婚恋企业盈利模式分为TO C端和TO B端。TO C端包括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TO B端为网络营销,主要有品牌广告主(网络广告)和电商广告主(电商网站引流)等广告主。
线上服务:包括会员费用和增值服务,会员费一般按月度/季度/年度的形式收取,部分也提供7日短期会员服务;增值服务则按次收费,种类繁多,比如首页显示、搜索优先、精准匹配、线上送礼物等。随着移动端支付的发展和普及,预计将出现更多形式的服务。
线下服务:包括一对一红娘服务、提供场所和相亲活动等,主要针对消费能力较强的客户。线下服务频率低,但单次服务费用和成功率均高于线上,是网络婚恋有潜力的盈利增长点。
网络营销:品牌广告主依托婚恋网站的媒体属性投放广告,电商广告主依托婚恋网站的目标人群流量为电商网站导流。除此之外,还有金融等其他类型的广告主。
目前,线上增值服务、线下活动和网络营销是我国网络婚恋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随着移动支付端的发展和普及,移动端的服务形式可想象空间很大。另外,以网络婚恋为纽带,深挖线下婚恋产业价值也是未来网络婚恋行业的盈利方向。通过整合PC+移动端+线下三大渠道资源,可以更大程度的满足用户婚恋交友需求,提升行业竞争力。
四、中国网络婚恋行业格局分析
随着网络婚恋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网络婚恋市场已形成四家独大的寡头竞争格局,从2015年网络婚恋市场收入格局来看,世纪佳缘、有缘网、珍爱网、百合网四家厂商已占据行业近63%的份额,营收占比分别为26.7%、15.0%、11.0%和 10.2%。其中世纪佳缘年收入为7.2亿元,比第二、三名的收入总和还多,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1.世纪佳缘:网络婚恋行业领跑者
2003年,世纪佳缘成立,最初以互联网婚恋平台模式为主。2008年,全面拓展线下一对一红娘服务模式。2011年,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2012年发力移动端,布局线下红娘门店。2015年,宣布与百合网合并。
2015年,世纪佳缘实现净收入7.14亿元,同比增长16.2%。公司净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一对一红娘服务的增长,一对一红娘服务年度净收入为2.62亿元,占总净收入的36.6%,同比增长58.8%。这主要是由于一对一红娘服务中心和所覆盖城市数量增加,截止2015年底,世纪佳缘一对一红娘服务中心已达到106家,覆盖全国75个大中城市。2015年世纪佳缘海推出了“红娘经纪人”项目和“城市合伙人”计划,未来将继续开拓一对一红娘市场。
2.有缘网:大众婚恋领导者
2008年,有缘在线成立。2010年,确定现有盈利模式。2013年,产品陆续在移动平台上线。2014年,有缘网注册用户突破1.9亿。
有缘网目标客户群以大众草根群体为主,包括工人、农民、学生等,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及加工型企业较集中的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用户年龄以19-28岁为主,与其他婚恋网站做了一个较为明显的区分。另外,有缘网从成立之处就一直专注移动互联网领域,即从功能机时代的WAP端逐渐过渡到智能机时代的APP移动客户端。
3.珍爱网 :老牌婚恋网站
珍爱网前身是中国交友中心,创始于1998年,2005年正式更名为珍爱网。2011年,美国互联网巨头IAC/InterActiveCorp旗下的婚恋网站收购珍爱网20%的股份。2012年,第一家线下直营店在深圳成立,APP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首推适配Apple Watch的APP软件,关注智能产品软件开发。
2016年公司上半年收入达4.75亿元,净利润3100万元,经营性净现金流7700万元;预计2016年全年收入10亿元,净利润1亿元。
2017年2月,德奥通航公告重组进展称,拟在珍爱网VIE架构拆除完成的基础上,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4.百合网:实名婚恋网开创者
2005年正式发布,在中国首次推出“心灵匹配,成就幸福婚姻”的独特婚恋服务模式。2006年,试水红娘服务,是中国首个线上线下结合服务的婚恋网站。2007年,率先实行实名制,是第一个采用公安部身份认证系统的婚恋网站。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正式挂牌,成为第一家在国内资本市场挂牌的婚恋网站。2015年12月,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
2015年,百合网营业收入为1.8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7.96%;净利润为-5423.52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704.08万元,亏损额增加。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595.6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21%。
五、网络婚恋行业发展趋势
1.“80后”“90后”成为主要客户群
目前,我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后”、“80后”、“9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年龄越大比例失衡越严重。“70后”非婚人口男女性别比高达206:100,“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9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10:100。“70 后”、“80后”、“90后”非婚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共计多出2315万。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39男性中有1195.9 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男性在同年龄段择偶面临613.9万的缺口。这种情况会使30+的男性寻找低年龄段的女性作为伴侣,势必会影响到“80”、“90”年龄段男性的择偶,使其婚恋难度加大。
“80后”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用户,“90后”是互联网原生用户,对于互联网的熟悉程度大大高于前面几代人。如今,“80后”、“90后”到了适婚年龄,追求个性、反感传统相亲,互联网成为他们交友择偶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选择互联网婚恋交友。作为“脱单”的主要方式之一,婚恋网站潜力很大。
2.向移动端倾斜
2015年,排除季节性波动影响,我国网络婚恋市场PC端活跃用户规模呈下降趋势,PC端日访问次数和日访问时间下降明显。互联网使用行为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6月,PC端网页的使用时间占整体互联网使用时间不到30%,而移动端的使用时间占比超过了70%,用户已经养成了移动端的使用习惯。预计未来PC端用户规模还会下降。
2015年,我国网络婚恋市场移动活跃用户呈明显上升趋势,移动端日均启动次数和日均使用时长迅猛上升。网络婚恋市场主流用户群向移动端转移,这与网络婚恋企业持续对移动端平台进行升级优化,提升用户体验不无关系。目前,网络婚恋移动端平台能够满足用户婚恋交友的需求。
3.纵向延伸产业链
传统婚恋网站一般只包括线上交友和线下红娘服务,不涉及婚庆策划和内容等。然而,网络婚恋市场用户生命周期较短,仅仅在寻找交友/结婚对象的1-2年内活跃,随后就会流失。因此,网络婚恋行业需要扩展产业链,以次来延伸行业周期。
婚庆市场:根据国家民政部统计,2011年,我国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全国调查的数据样本显示,2014年,全国婚庆行业营业额大概达到7500亿至8000亿元。
婚恋市场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婚恋行业准入门槛不高。婚庆服务与婚恋服务存在天然、紧密的连接性,而且,婚恋网站拥有大量会员服务信息,了解用户的个性偏好,有利于后续的婚庆服务。目前,百合网推出婚礼网站小两口,提供婚礼资讯与信息服务。未来,婚庆市场将是各大婚恋网站争夺的重要市场。
婚纱摄影市场: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消费能力的提升,新人在结婚前都会拍摄一套婚纱照,而且新人消费在婚纱摄影上的开支逐渐上升。调查结果显示,婚纱摄影支出在结婚消费中排第五位。中国每年大约有12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婚纱摄影占整个婚庆支出大约为15%。目前,全国特大型婚纱摄影企业年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大型企业年营业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达到800-2000万元。
婚恋网站拥有大量用户资源,了解用户的偏好,拓展婚纱摄影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婚纱摄影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延伸区域。
蜜月旅行市场:如今,人们对结婚仪式不像以前看得那么重,但蜜月旅行的吸引力却在不断增长。我国每年约有12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其中67.66%的新人会安排蜜月旅行,蜜月旅行位于婚纱摄影、婚宴服务以及婚礼服务之后被列为新人结婚消费的第四大支出。与观光休闲旅游市场相比,蜜月市场存在一定特点。比如,消费能力较强,停留时间较长,对目的地的环境要求较高等。
我国蜜月旅行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前景广阔。婚恋网站因自身服务特点,掌握大量用户信息资料,了解用户需求和喜好,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推出蜜月旅行产品。
4.应用新兴技术
网络婚恋行业已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用户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匹配,使用户契合度更高。未来还将大量应用新兴技术,改善用户体验。
VR技术:世纪佳缘近年来一直在探索VR在社交领域的应用,互联网相亲与VR的结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VR版的“非诚勿扰”,全景还原节目流程;二是线下相亲活动做成VR直播,让不能来现场的人通过VR直播身临其境;三是对于一对一红娘服务,可以通过VR展示用户的全景照片。
LBS定位技术:LBS是基于位置的服务,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讯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IS平台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基于LBS定位技术,有缘网移动端具有同IM即时通信软件相似的查找周边朋友和“摇一摇”的功能,能帮助用户更快地锁定周围的异性。
智能穿戴设备: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珍爱网推出针对苹果智能手表的应用程序,成为国内首家适配智能手表的应用。结合庞大的用户资源和大数据分析,推出心动功能。未来,珍爱网APP将依托智能手表内置的心率感应器,通过实施观测心率等身体机能帮助用户判断对对方的心动程度,找到适合的婚恋对象。
?上篇文章:
?下篇文章:
 相关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版权问题请,我们尽快予以更正,谢谢。
 相关评论
【文章评论已关闭】
&&&&&&&&&&&&
&&D-LONG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伴app婚恋真的假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