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X1 Carbon 2017值得购买的手机 值的买吗?大约要多少钱?

当前位置:
&&&ThinkPad X1 Carbon2017笔记本怎么样值得买吗?深度体验评测
ThinkPad X1 Carbon2017笔记本怎么样值得买吗?深度体验评测
作为一款「经典系」的 ThinkPad,X1 Carbon 2017 不出意外地沿用了前几代 X1 Carbon(以及之前无数 ThinkPad)的设计风格。
D 面的进风口
A 面(顶盖)是 Carbon 系列招牌式的碳纤维,C 面和 D 面是镁合金。不过碳纤维和 C 面、D 面的表面都做了类肤质的处理,摸上去手感温润,缺点是使用过程中会比较容易沾染上油污,用清洁剂擦一下就好。
A 面的左上角是 ThinkPad 的 logo,开机后「i」上面的点可以发出红色的光,和 ThinkPad 键盘上 TrackPoint「小红点」相对应,看上去挺「提神」。另外,和上一代的 X1 Carbon 一样,X1 Carbon 2017 正面的 Lenovo 标也位于 A 面的右下角,并且做得比较隐蔽,不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相比前几代产品,X1 Carbon 2017 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幅收窄的屏幕边框了。
其实放在 2017 年,屏幕超窄边框已经算不上一个多么新鲜的设计了,除了大家熟知的戴尔 XPS13,联想小新潮 7000、惠普 Spectre x360 以及刚刚发布的华为 MateBook X 等产品都采用了类似的超窄边框设计,不过作为一款定位更加偏向商务、在可靠性上要求更高的产品,X1 Carbon 2017 的这个超窄边框的确花了点心思。
首先是材质,X1 Carbon 2017 在采用了碳纤维 A 面的基础上,由在这个碳纤维外壳的四周加入了一圈叫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即 GFRP,俗称「玻璃钢」)进行加固,然后包裹在 B 面的超窄边框周围,目的是提高的整机的结构强度。
这么描述可能不太直观,但实际的结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打开电脑,把大拇指放在屏幕边框上,食指放在 A 面外壳上然后用力压,X1 Carbon 2017 的屏幕上不会出现任何水波纹,而这一点包括 XPS 13 在内的很多采用超窄边框的轻薄本是做不到的。
另外,X1 Carbon 2017 还成功地把前置摄像头和麦克风放在了屏幕上方的边框里,避免了 XPS 13 那样把摄像头放在屏幕右下角导致画面奇怪的问题,同时正对着用户的麦克风位置也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收声效果。
X1 Carbon 2017(左)和 X1 Carbon 2016(右)
超窄边框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超窄边框有助于降低边框部分对视觉的干扰;更重要的是,超窄边框可以让整机尺寸更加小巧,在配备了相同尺寸的 14 英寸屏幕的情况下,X1 Carbon 2017 的整机尺寸明显比上一代产品小了一圈。
除了小,作为一款主打轻薄的产品,X1 Carbon 2017 在厚度和重量控制得也非常理想,其中机身最厚部分为 15.95 毫米(上一代为 16.45 毫米),重量为 1.13 公斤(上一代为 1.18 公斤)。在配备 14 英寸屏幕,同时接口齐全且续航不错的笔记本电脑中,X1 Carbon 2017 的这两项数据已经可以算得上非常优秀了。
在一些机身的细节上,X1 Carbon 2017 也有一些变化,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些转轴和出风口。
X1 Carbon 2016(上)和 X1 Carbon 2017(下)
转轴部分,X1 Carbon 2017 从上一代的铰链式转轴换成了下沉式转轴,依然支持最大 180 度的翻转角度。
在出风口的位置上,X1 Carbon 2017 从上一代产品的机身背后移到了机身右侧。在笔记本电脑中,右侧出风口设计常常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原因是如果用户习惯使用鼠标,出风口吹出的热风可能会直接吹到手上,影响体验。因此,当我们刚拿到 X1 Carbon 时,对这个右侧出风口设计是有些担心的。
不过得益于发热量更低的 Kaby Lake CPU 和内部优秀的散热设计,即使我在进行对系统负载比较大的操作,当风扇高速地旋转时,也只是在出风口那里有一点点热,基本上距离出风口 5 厘米之后就感觉不到任何热量了。而且出风口在机身右上方,即使你是一个鼠标党,鼠标一般摆放在机身的右下方,所以也不用担心右侧的出风口会对日常使用带来困扰。
尺寸小了,电池却大了?
同样的屏幕、更小巧的尺寸对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事,不过对设计产品的工程师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相比上一代 X1 Carbon,X1 Carbon 2017 在整机厚度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更小的长和宽意味着机身内部的空间明显缩小,留给主板、风扇、电池的「折腾」空间更小。
在这种情况下,难能可贵的是,X1 Carbon 2017 的电池容量居然相比上一代产品还有所增加,从 52WHr 增加到了 57WHr。更大的电池,加上功耗控制更好的新一代 Kaby Lake CPU,让 X1 Carbon 2017 的续航表现相比上一代产品也有所提升。
在我的日常使用中(主要是 Chrome 上网、码字、修图,偶尔看看在线视频),X1 Carbon 2017 大致可以坚持 8 个小时,和我之前的主力 PC 13 英寸新款 MacBook Pro(无 Touch Bar)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准,略好于上一代产品。
同样值得赞赏的是 X1 Carbon 2017 的电源适配器。
和最近上市的大部分高端轻薄本一样,X1 Carbon 2017 也放弃了之前的自有接口,转而采用 USB Type-C 接口供电,左侧的两个 USB Type-C(均支持 Thunderbolt 3)都可以进行充电。
X1 Carbon 2017 的电源适配器最大功率为 65W,和上一代产品相同,不过由于采用了 USB Type-C 口,充电协议改用了 USB PD(充电更快)。并且和上一代 X1 Carbon 一样,X1 Carbon 2017 也支持快速充电,关机状态下,差不多 1 小时就可以充到 80%,这个速度甚至比不少主打快充的手机还快。
除了 65W(20V 3.25A)、45W(15V 3A)两个大功率模式外,X1 Carbon 的电源适配器还支持 18W(9V 2A)和 10W(5V 2A)的功率输出,可以直接为手机充电。如果你的手机支持 USB PD 快充的话(三星 S8、HTC U11、小米 6 等多款新发布的机型都支持 PD),甚至可以直接用 X1 Carbon 这个标配的电源适配器给手机进行快速充电。换句话说,使用 X1 Carbon 2017,出差时相当于多给手机带了一个快充头,非常方便。
轻薄本中最丰富的接口
过去一两年里,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这两个重要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USB Type-C 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
USB Type-C 的优点很多,包括不区分正反、体积较小、传输速度快、可双向供电、传输影音信号等等,部分 USB Type-C 口还可以支持 Thunderbolt 3(主要是 PC 上),配合对应的设备可以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能力。对用户来说,USB Type-C 可以将各种杂七杂八的接口统一成一种口,用起来会方便很多。
但问题是,任何一个接口想要完全的普及,都需要一个过程,USB Type-C 再怎么优秀也绕不开,而现在,采用 USB Type-C、Thunderbolt 3 的设备依然处于相对「稀缺」的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苹果在新款 MacBook 上的选择是「强行」拥抱未来,手上有一大把非 USB Type-C 接口的设备?买一堆转换头就是。微软则选择了另一个极端,反正现在没几个用户手上有 USB Type-C 接口的设备,干脆全线不标配 USB Type-C,手上还真有 USB Type-C 接口的设备?买个有 USB Type-C 的拓展坞就是。
相比上面这两种选择,X1 Carbon 2017 做到了尽可能的两边都兼顾。
X1 Carbon 的左侧由左至右分别是 2 个 USB Type-C(均支持 Thunderbolt 3),1个 USB Type-A(俗称的「标准 USB」),1 个 HDMI 以及1 个 mini-RJ45(注意是 mini 版的,插普通网线需要转换成标准 RJ45)。
在机身右侧,还配备了1个 3.5 毫米耳机麦克风插孔,1个 USB Type-A(支持关机充电)以及锁孔。
在机身背面还有1个卡槽,可以安装1张 microSD 卡和1张 SIM 卡(需要定制 4G 上网模块,默认没有)。
这个接口规格放在常规的非轻薄本中都不算少,放在动不动连1个 USB Type-A 都没有的轻薄本中,X1 Carbon 2017 这种「2 个 Type-A + 2 个 Type-C」的规格堪称「奢侈」,当然了,如果 X1 Carbon 2017 能再加一个标准的 SD 卡读卡器就更完美了。
屏幕、键盘、触摸板:补足短板
X1 Carbon 2017 标配的是 14 英寸 1080p()屏幕,可以选配 2K 分辨率(),屏幕材质都是 IPS LCD。两块屏幕在色彩表现上稍有区别,1080p 的 sRGB 色域在 93% 上下,2K 版本则拥有 100% 的 sRGB,理论上显示效果会稍好一些。两块屏幕的最高亮度都可以达到 300 尼特,表面为雾面(抗反光),不支持触摸,这都和之前的几代产品没什么区别。
实际显示效果上,虽然我们拿到的评测机是 1080p 的版本,但整体的观感依旧很不错,色彩表现通透,可视角足够广。它定位偏商务,而且还是防反光的雾面屏,X1 Carbon 2017 的表现还是对得起它的定位。
X1 Carbon 2017 延续了六排「巧克力」键盘,配有键盘背光,略带弧面键帽的触感舒适、大小合适,1.8 毫米「超长」键程,手感舒适,反馈明确。放在轻薄本中,应该很难找到比 X1 Carbon 2017 更舒服的键盘了。
和其他 ThinkPad 一样,X1 Carbon 2017 的 Fn 也在 Ctrl 左边。如果你不习惯这种排布,可以在系统预装的「联想设置中心」的键盘设置中,把 Fn 和 Ctrl 键的功能换过来
在上一代 X1 Carbon上,我们对它的触摸板表现不太满意,相比 Surface Book 等 Windows 阵营优秀的触摸板有一定差距。在 X1 Carbon 2017 上,联想对它的触摸板做了升级,支持了微软的 Windows Precision 标准,实际体验中,无论是定位还是多支手势,感觉都要比上一代产品好了一些。在触摸板的右侧,配备了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没什么问题。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 X1 Carbon 2017 触摸板不够灵敏,有时会出现诡异的无响应,可以去联想官网下载 X1 Carbon 最新的 BIOS,更新后应该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触摸板的右侧有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识别的速度、准确率都没什么问题,用户还可以在购买时选配红外摄像头,实现 Windows Hello「刷脸」登录。
更好的 Kaby Lake,不过是「挤牙膏」的好
配置上,X1 Carbon 2017 不出意外地使用了 Intel 的第七代 Kaby Lake 架构 CPU,具体有 i5-7200U 和 i7-7500U 两种,TDP 均为 15W。
相比之前的 Skylake,这一代的 Kaby Lake CPU 在功耗略有降低的情况下,性能上有小幅度的升级,GPU 升级的幅度稍微大点,但也不至于有多么翻天地覆的变化。
除了 Kaby Lake,X1 Carbon 2017 目前销售的两个配置版本都「大方」地采用了 256GB 的 NVMe PCIe SSD,性能表现不错。如果你觉得硬盘容量不够,也可以打开后盖自行购买 M.2 硬盘进行升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X1 Carbon 2017 的内存不支持升级,购买时最好「一步到位」。
具体到 X1 Carbon 2017 上,它的性能足以流畅搞定绝大多数日常应用,Chrome 开上 30 个标签、LR 修修图也未尝不可,但不要指望拿着它当游戏本或者作为自己的主力机剪片子,毕竟产品定位在那摆着。如果你正在使用采用 Skylake CPU 的笔记本电脑,单单一个「挤牙膏」的 Kaby Lake 也不足以成为一个靠谱的升级理由。
Windows 10 专业版,更高效,更安全
我们测试的这台 X1 Carbon 2017 搭载的是 Windows 10 专业版,Windows 10 专业版不仅可以让您的企业随时随地成就一番伟业,而且提供了内置安全性和灵活性,以便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Windows 信息保护可以更轻松地保护您的业务数据,可根据您制定的策略控制用户和应用对受保护的数据的访问。因此,您可以保护自己设备上任意位置的数据,而不会影响用户体验。BitLocker 和 BitLocker to Go 可对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甚至可以对 U 盘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因此您能受到更好的保护。Windows Hello 还是一个方便的企业级密码替代解决方案,专为当今的移动优先的世界而设计。它使用自然(生物识别)或熟悉的 (PIN) 方法通过用户已有的设备验证用户的身份,而不需要其他外部硬件(例如智能卡)和/或基础架构。借助 Windows Ink 可将想法快速变为行动。无需登录即可捕获并记录瞬间想法。」
「Windows 10 专业版不仅可以让您的企业随时随地成就一番伟业,而且提供了内置安全性和灵活性,以便与企业的发展保持同步。Windows信息保护可以更轻松地保护您的业务数据,可根据您制定的策略控制用户和应用对受保护的数据的访问。因此,您可以保护自己设备上任意位置的数据,而不会影响用户体验。BitLocker 和 BitLocker to Go 可对您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甚至可以对 U 盘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因此您能受到更好的保护。Windows Hello还是一个方便的企业级密码替代解决方案,专为当今的移动优先的世界而设计。它使用自然(生物识别)或熟悉的 (PIN) 方法通过用户已有的设备验证用户的身份,而不需要其他外部硬件(例如智能卡)和/或基础架构。借助 Windows Ink可将想法快速变为行动。无需登录即可捕获并记录瞬间想法。」
在今年秋季,微软还会推送全新的 Windows 10 Fall Creators Update(秋季创意者更新),这一版本中,加入了 Fluent Design、时间线、跨平台剪贴板、oneDrive 文件随用随取等众多功能,特别是 Fluent Design,有望在未来重新定义微软在 PC、Xbox、AR、VR 等众多消费级设备的设计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X1 Cabon 2017 还直接预装了Office家庭和学生版2016,包含Word 2016、Excel 2016、PowerPoint 2016 以及oneNote 2016(零售价 749 元)。作为一套几乎所有用户的必备软件,直接预装Office 免去了用户后期额外购买 Office 或者 Office 365 订阅的麻烦。
在 Office 2016 中,微软着重强调了协同办公功能。大致的过程是,用户将文档共享到云端并开放协同编辑权限,团队其他成员可以同时编辑文档,成员彼此之间能看到相应的操作。还可以看到相应的输入操作,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搭配选件,这是一套生产力工具组合
最后,ThinkPad 还为包括 X1 Carbon 在内的 X1 系列产品准备了几个实用配件,包括 WiGig Dock 无线拓展坞、X1 无线触摸鼠标以及 SSD 移动硬盘,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前两个。
这个无线拓展坞基于 Intel 的 WiGig 技术,需要无线网卡的支持,ThinkPad T460、X260、第四代 X1 以及下一代产品都支持。 给底座连接电源后,连接电脑(操作中心&&连接),就可以使用使用拓展坞了。
接口方面,这个拓展坞提供了 1 个 DP1.2、1 个 HDMI 1.4、3 个 USB3.0(一个支持待机充电)、2 个 USB2.0、1 个 RJ45 千兆网卡以及 1 个 3.5 毫米音频接口。在速度和覆盖上,WiGig Dock 无线拓展坞表现也都不错,3 米左右无压力,使用 USB3.0 向移动硬盘传输文件可以达到 70&80MB/s。
至于 X1 无线触摸鼠标,我们拿到的第一感觉是非常小巧,它的最大厚度(鼠标后部)只有 20 毫米,重量仅有 58 克,不过通过略带弧度的设计和表面的磨砂处理让这款鼠标的手感还不错。虽然体积小巧,不过 X1 无线触摸鼠标的功能却异常丰富。除了支持蓝牙之外,X1 无线触摸鼠标还支持 2.4G,把鼠标向上推开,可以看到隐藏的无线接收器、模式开关和 Micro USB 充电口。
鼠标的左上角有四个 LED 灯,打开鼠标后可以显示电量。鼠标的左右键中间有一条红线,这条线不只是用来装饰的,它还可以起到触摸滚轮的左右,在这条红线上上下滚动就可以实现滚轮功能。
更小了,但却更好了
对科技产品而言,「亘古不变」的外形常常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过对 ThinkPad 来说,这恰恰是最大的财富,而联想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无聊」的外观下,不断地进行「打磨」,让产品变得日趋完美。
X1 Carbon 2017 就是这样的一款产品,它继承了上一代 X1 Carbon 身上几乎所有的优点,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超窄边框设计,在不妥协性能、续航、散热等基础体验的基础上,对机身成功进行了「瘦身」。加上新一代 CPU 的加持,X1 Carbon 2017 的机身虽然更小了,但核心体验却变得比以往更好。
Ta的热门文章
100人申请海信 H11手机
736人申请ORICO WS系列3.5英寸蜂巢存储硬盘柜
1047人申请INMIX音米 防蓝光眼镜
1238人申请华严苛苹果电池
1598人申请AUDIO SENSE TK160入耳式HIFI耳机
¥3699【微鲸智能投影M1】微鲸智能投影M1 给你生活仪式感
¥3199【空气净化器】AIRX空气净化器A8:大风量无惧噪音
¥1899【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ILIFE智意天目X660扫地机器人:全新打造
AI视觉清扫
¥1499【健腹器】SLENDERTONE健腹器:型动人生 大有不同
¥109【ROMOSS】罗马仕(ROMOSS)太阳神移动电源/充电宝 能量随时就位
你还可以分享到以下地方,获得10蘑菇参与!
免费试用:
微信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微博添加"亿智蘑菇"获取我们的服务
下次自动登录
使用第三方登录22被浏览14,210分享邀请回答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Thinkpad x1 carbon 2017值得买吗?2017款ThinkPad X1Carbon笔记本全面评测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3-23 14:44:20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中依旧延续这种传统,例如加入时下流行的窄边框设计,并新增银色版本,还有众多细节上的改进,那么Thinkpad x1 carbon 2017怎么样好不好?Thinkpad x1 carbon 2017值得买吗?本文提供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笔记本全面评测图解
ThinkPad X1系列在高端商务本中有着较高的认知度,熟悉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该系列产品之前几代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例如:变色龙键盘、按压式指纹识别、触控板的实体按键等等,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找最优化的方案。如今,在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中依旧延续这种传统,例如加入时下流行的窄边框设计,并新增银色版本,还有众多细节上的改进,那么这些改变到底是否值得入手呢?一起来看。
本次测试为港版机型,国行版暂未开售。具体硬件配置为:i7-7500U处理器、16GB内存、512GB固态硬盘、HD 620核芯显卡、14英寸分辨率的显示屏,预装Windows 10专业版操作系统,内建dTPM 2.0模块和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整体性能完全可满足商务办公使用需求。此外还有高配2K屏幕版本可选,目前暂未上市。
说到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的改变,最为明显的就是窄边框的设计,这种设计在近两年的笔记本电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好处就是可以提升颜值,降低机身尺寸,间接提升整机便携性。
本次测试为黑色版机型,从外壳来看外观较上代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左上角为ThinkPad的logo,右下角为暗色设计的&Lenovo&logo,风格与上代产品几乎相同。材质方面,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依旧为碳纤维材质,表面拥有类肤质感涂层,手感上还是较为舒适,但这种材质的通病就是容易粘留指纹。
机身底部的依旧是简约的风格,散热出风口位于底部左侧,扬声器位于底部两角。材质方面,底部依旧为碳纤维,强度为550GPa,超过500GPa强度的碳纤维材质往往被应用在航天、军事产品领域。此外,机身内部还拥有镁合金防滚架,进一步保证整机的稳定性。
当然,相信很多朋友还是非常关心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具体有哪些改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常规的评测部分请大家继续观看文章下半部分。
改变1:加入窄边框设计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屏幕左、右、上三边的边框较上代有明显的变窄,尤其是左右两边,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具体数据,但是经笔者测量左右边框约为6mm,与戴尔XPS 13仅5.2mm的边框相差不大,但由于该机保持将摄像头放置于屏幕顶端,因此上边框被限制在约12mm左右。不过,整体的视觉上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上代产品的尺寸小约8%,简体提升了整机的便携性。
改变2:加入银色版本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ThinkPad机型几乎清一色的黑色风格设计,或许难以满足部分用户对外观方面的个性需求,因此联想也为2017款X1 Carbon加入风格清新的银色版本,没有黑色版本那样浓郁、沉稳的商务范儿,使得整机看上去更加时尚。但是,目前在美国、香港地区发售的机型仅黑色版,银色版推出时间未知,国行版双色是否同步推出也尚未确定。
改变3:机身更轻、更薄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机身厚度仅为15.95mm,机身重量仅为1.13kg(实测裸机1.14kg),而16款机型机身厚度为16.45mm,机身重量为1.18kg,虽然看上去变化并不明显,便携优势没有增加多少,但好在厚度、重量都在不断优化和减轻。
改变4:回归下沉式转轴设计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相比较16款机型铰链式转轴的设计,2017款机型重新回归下沉式转轴设计,它依旧支持最大180度的翻转角度。
改变5:电源按钮移到键盘上部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由于屏幕边框变窄,如果想要保持键盘空间不受影响,对应的机身底部的左右侧区域也会变窄,因此不得不将电源按钮移到屏幕顶部区域。
改变6:回归右侧散热出风口设计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16款X1 Carbon为后置散热出风口设计,同时其转轴为铰链式设计,在180度翻转状态下屏幕和机身处于同一平面,在180度翻转状态下热风会直接吹到转轴区域,直接导致散热效率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联想将2017款X1 Carbon重新改回右侧散热出风设计,具体散热效果请看下文详细测试。
改变7:加入雷电3接口、取消原有充电接口、OneLink+扩展坞接口、mini DP接口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ThinkPad采用独家的方形充电接口已有几年的时间,不过伴随着USB Type C/雷电3的盛行,其接口小巧,并拥有双向供电、高速数据传输、视频输出等优势,联想也直接将原有方形充电接口取消,改用USB Type C接口。
同时,该机的电源适配器最高支持65W供电,支持20V/3.5A,15V/3A,9V/2A,5V/2A 四种输出标准,意味着其不仅可以给笔记本电脑充电也可为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充电。
当然,雷电3标准拥有40Gbps的超高速带宽,完全也可以替代传统的OneLink+扩展坞和mini DP接口,通过雷电3也可以实现4K视频传输、电力传输、数据传输等。目前支持雷电3的扩展坞也有不少,而且功能方面和传统扩展坞相比只有优势没有劣势。
改变8:支持快速充电,官方1小时充电80%
该机机身左侧拥有两个USB Type C接口,均支持雷电3协议,并且也均支持充电。官方宣称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支持快速充电,可实现1小时充电80%。经过实测,笔者从9%剩余电量开始充电,1小时候充电至88%,相当于1小时充电79%,与官方宣称效果相当,实测的充电效率相当理想。
改变9:加入Windows Hello,可选NFC,可选骁龙LTE-A
此外,新机也加入了红外线IR摄像头,支持Windows Hello(本次测试机型不支持),与指纹识别模块形成互补,实现指纹识别+红外摄像头双硬件支持Windows Hello。并且,该机还可选配NFC模块,实现近距离接触功能;可选高通骁龙X7 LTE-A模块,实现4G上网功能。
改变10:Micro SD卡槽和SIM卡槽改为针孔式保护盖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
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的Micro SD和SIM卡槽部分也有所改变,由上代卡扣式保护盖设计改成卡针开启保护盖的设计,这点对于SIM卡来说到无所谓,因为我们使用SIM卡也不经常拿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部分人来讲可能需要经常读取Micro SD卡,这种针孔式保护盖的设计就不得意随身携带卡针,开启方式略显繁琐,这也是新机型为数不多的槽点之一。
总的来看,全2017款X1 Carbon细节方面的改进还是比较多的,而且多数改进都能够提升整机的使用体验,虽然存在略微槽点,但这么多的细节改进都足以让笔者为之兴奋。再看过新机型的变化点之后,我们接下来在来看看该机的具体表现如何。
做工靠谱 办公首选
ThinkPad X1系列一直以来都保持14英寸的屏幕设计,分辨率为全高清级别,材质为雾面IPS,最高亮度为300nit。显示效果方面,在高亮度下的屏幕通透性比较高,色彩显示也相对艳丽,纯色画面比较纯净,清晰度够高,整体显示出色,足以满足日常办公、娱乐等需求。
此外,17款X1 Carbon也可选分辨率的IPS屏幕,来满足对分辨率需求更高的用户的需求。同时,笔者还发现新X1 Carbon屏幕亮度支持自动调节,但是在系统设置中并没有找到开启和关闭自动调整亮度的选项,不知是否为测试机个别原因还是光线传感器存在对Windows兼容性问题。
17款X1 Carbon配备了一块人体工学键盘,拥有标志性的小红点指点杆,支持防泼溅、具有键盘背光灯,键帽表面拥有舒适的类肤涂层,手感比较舒适。键帽的键程也足够深,按键压力偏轻,回馈感十足,连贯、舒适的打字体验也是常规轻薄本不能比拟的,这也是ThinkPad引以为豪的一点。小红点配合触控板顶部的实体按键可以在没有鼠标的情况下带来极高的操控效率,商务办公特性依旧很出色。当然,新款X1 Carbon也拥有键盘背光灯,背光灯支持两级亮度调节,背光均匀,可在多种环境下轻松的进行输入操作。
2017款X1 Carbon的触控板设计较上代并没有太多变化,使用效率还是非常给力,并且支持Windows Precision标准,与Windows 10操作系统结合可实现多指手势,例如:三指轻扫切换应用程序、四指轻扫切换虚拟桌面等,功能性更为丰富。
此外,新机型中依旧沿用了在上代机型加入的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的优势就是,操作更简单,只需手指轻按即可,而且识别效率也非常迅速。还记得2016款X1 Carbon笔者实测指纹识别速度就比我的iPhone 6还要快,本次实测2017款机型识别速度与上代保持相同水准,速度依旧很快,可实现快速的解密操作,减少键入的繁琐。
2017款X1 Carbon机身左侧拥有2个USB Type C(均兼容雷电3)接口、USB 3.0接口、HDMI接口、非标准RJ-45接口。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最右侧的RJ-45网线接口还需要转接线才能连接标准接口,使用起来略显繁琐,而且雷电3/USB Type C接口也支持RJ-45扩展支持,笔者认为还不如直接改用USB Type C接口来的直接。
而机身右侧则拥有:3.5mm耳机麦克风接口、USB 3.0接口以及安全锁孔。其中,USB 3.0接口支持大电流输出,可为移动设备进行快速充电。
机身后端拥有SIM卡和Micro SD卡位,前面提到它采用针孔式保护盖设计,而且依旧延续Micro SD卡槽设计,并非标准SD卡槽,略显遗憾。
从接口部分来看,新款X1 Carbon与上代相比加入2个雷电3接口,加入一个小尺寸RJ45接口,并且取消了以往的方形充电接口、OneLink+扩展坞接口、mini DP接口,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功能强大的雷电3接口,它拥有40Gbps高带宽,可同时实现视频输出、充电、数据读取等操作,可谓是目前最完美的数据接口,而新加入的2个雷电3接口则完全可以媲美以上接口的功能,不过在雷电3未普及之前还是需要转接线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本次测试的2017款X1 Carbon配备了i7-7500U处理器,为最新KabyLake微架构,采用14nm制程工艺,双核心四线程设计,主频为2.7GHz,最大睿频至3.5GHz,内建HD 620核芯显卡,整体TDP为15W。有关处理器的性能,笔者通过Cinebench R15软件进行测试,测试的多线程成绩为367cb,单线程成绩为142cb,性能上较i7-6500U有约18%左右的提升,性能提升明显。
关于内建的HD 620核芯显卡,笔者通过3Dmark软件进行测试,在CloudGate模式下的测试成绩为6835,其中显卡分数为8942,性能方面已经追平入门级独显,足够满足日常办公使用需求。
本次测试机型配备一块容量为512GB的NVMe固态硬盘,型号是三星PM961。有关读取速度方面,笔者采用AS SSD软件进行测试,测试的平均读取速度为2397.78MB/s,平均写入速度为1530.86MB/s,4K读取50.66MB/s,4K写入128.23MB/s,整体得分4365,速度测试表现非常出色,日常使用能够快速提升整体使用体验。
续航测试方面,笔者通过播放在线视频的方式进行。测试具体过程为通过Edge浏览器播放芒果tv高清视频,过程中保持系统电源模式为平衡、屏幕亮度为50%,音量20%,关闭键盘背光灯,测试前电量为98%,播放1小时视频后电量剩余77%,由此预估整机续航时间约为4.76小时,续航表现并不算特别突出,甚至较上代略有缩水,但是好在支持快速充电,能达到较好的互补效果。
散热测试环节,笔者通过AIDA 64软件附带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过程中将对处理器、内存、核显等进行持续读取,经过20分钟后进行热成像分析。透过热成像图来看,机身C面的热量主要集中在键盘中间和右侧出风口对应区域,最高温度在键盘中间为49.3度;机身D面的热量主要集中在左侧出风口对应区域和顶部区域,最高温度为44.6度。从实际效果来看,在高负载状态下的散热还算理想,不过C面温度比D面高确实不多见。而在笔者实际使用中,散热表现还是比较不错,并没有高负载时热量堆积的情况,因此大家在日常使用时也不必过于担心散热问题。
总结:Thinkpad x1 carbon 2017值得买吗?
与16款机型相比,2017款X1 Carbon改进相当明显,尤其是银色版本加入,使得X1拜托一贯的黑色风格。同时窄边框的设计不仅提升视觉冲击感,也能进一步减小机身尺寸,间接提升整机便携性。同时,新机加入了雷电3接口、支持快充功能、可选红外线IR摄像头,让整机使用体验更加出色。除了没有配备标准SD卡槽,续航时间略微缩水,稍显遗憾外,笔者依旧认为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商务本之一。
至于价格方面,由于目前国行机型还未发售,官方价格暂时未知。不过根据16款X1 Carbon起8499元的起售价来看,相信17款X1 Carbon也会保持在此水平,价格优势也还算理想。接下来就等新机国内发售啦,等不及的小伙伴也可通过香港官网或其它渠道购买进行购买。
以上就是对Thinkpad x1 carbon 2017值得买吗及2017款ThinkPad X1 Carbon笔记本全面评测图解的介绍,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脚本之家网站!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值得购买的手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