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老不少儿练拳视频,少不练丹,为什么

练拳不练功 老来一场空,基本功真的很重要!
我有一个老年拳友张大爷,他好锻炼,虽然他坚持不懈地从事太极拳运动十几年,但是他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健身效果。现在,他因膝关节增生和腰腿痛,已经不能练全套的太极拳套路了。经我与之交谈才得知,原来,他呀每天只是打几遍太极拳套路,而从未锻炼过压腿、踢腿等基本功。由此我想起了“打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这句武林中著名的谚语。
其实,据我调查了解,在群众性的太极拳健身活动中,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我撰此拙文,谈一下坚持练太极拳基本功,对提高太极拳套路演练技能和健身效果的重要性。以唤起拳友们对此现象的重视,有利于拳友们的健康长寿。
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现在,在一些人眼里,把太极拳看成了健身操,而忽视了它的武术本性。太极拳的学练也应与其它拳派一样,从基本功做起才是正轨。太极拳的基本功概括地讲,主要有压肩、转肩、单臂绕环、双臂绕环;前俯腰、侧俯腰、涮腰;正压腿、侧压腿、仆步压腿、正踢腿、侧踢腿、斜踢腿、里合腿、外摆腿、竖叉(陈氏太极拳中有“跌叉”);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冲拳、贯拳、抄拳;正蹬、侧踹、弹踢、二起脚、摆莲脚;顶肘、盘肘、挑肘等。
只有夯实坚固的地基,才能建起高耸的大楼。同理,基本功是提高太极拳技能的基础。基本功,可以扩展肩、胯、脊椎等各大关节的旋转范围,长期坚持习练,能防治中老年易患的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和膝关节增生等外在筋骨之病。同时,根据中医心主血、肺主气、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的理论,通过基本功外在筋骨活血练气的作用,能条件反射地改善和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我就是每天早晨坚持不懈地习练基本功,我做正压腿时,脚尖可挨着下颌;做侧压腿时,脚尖可挨着太阳穴,踢脚可过头顶。现在我已过不惑之年,手脚灵活如孩童,脏腑气盛如青年。基本功减缓了我外在筋骨皮衰老退化的进程,基本功增强了我内在精气神的功能,基本功使我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保持了老而不衰的状态,所以说,基本功是养生保健的基础。
若是反之,只打太极拳套路,而不练基本功。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开始硬化,肌肉开始萎缩,骨关节面的的软骨开始硬化,大脑中枢神经的传导和反应开始下降。这样,人体就出现了关节活动范围受限,韧带失去弹性,肌肉失掉了力量,神经反应迟钝等衰老症状。这样,人体就不具备太极拳的武术专业素质了,太极拳拳式手、眼、身法、步的动作也就做不到位了,太极拳套路也就演练不了。所谓“打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其中的“空”是指这样习武不能获得抗衰养老的功效,看起来你虽然天天比划拳脚,可是你与常人一样老态龙钟,笨手笨脚,这就是“空”的真意。
基本功是拳式动作的基石
对常人来讲,你让他做个“二起脚”(陈氏太极拳拳式),他肯定做不成。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基本功的锤炼,才能塑造出一个崭新强健的体魄。从柔韧、耐力、速度、力量、反应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这些专业身体素质是确保拳式动作准确无误的基石。通过柔韧素质的训练,使我们的筋抻长了,骨关节拔开了,做“下势”这类动作时就容易了。
通过力量素质的训练,使经脉畅通,气血涌动,做“掩手肱捶”这类动作时就显得发劲刚健勇猛。通过对平衡素质的训练,使脑中枢神经的调控能力得以加强,做“蹬脚”这类单腿独立的动作时,就会表现出稳健的拳式姿态。通过反应素质的训练,使人体脑“神”凝聚,“精气”实足,从而使拳式“内外合一”,做“摆莲脚”这类动作时,就显得手、眼、身法、步的动作配合协调紧凑,展现出灵敏矫健的拳姿风彩。通过耐力素质的训练,使人体的元气充盈,精力充沛,做“揽雀尾”这类动作复杂的组合动作时,就会呼吸平稳,面不改色,使拳式动作平稳准确,不失章法,给人以心有余力的潇洒之感。通过速度素质的训练,使拳式动作的手法轻灵而迅急,身法快捷而平稳,步法矫健而稳固,做“二起脚”这类动作时,就会给人以“手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行”的机敏刚健之感。从而体现出太极拳所具有的“刚性”的一面。总之,基本功是太极拳式动作的基石。
在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人体筋要逐渐地拉长,人体的关节要逐渐地拓展,年龄大的初习武者更应把握好渐进原则,这是一种慢功夫,只有这样磨炼出的筋骨,才能坚韧强壮而无损伤。没有一年以上的基本功训练时间,人体的武术专业素质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反之,若速成快练,一旦筋骨负荷超量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伤害,就得停止训练一段时间,从而素质退化,前功尽弃。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所在。
基本功是太极拳的根基
有些人认为,我也不想正经学武术,只是想健身而已,因此,他们轻视基本功,而重视太极拳套路。每天只要把太极拳套路动作比划一番,就能起到良好的健身功效了。其实不然,若是“打拳不练功”,习练“健身太极拳”者,会因筋骨僵硬,经脉不畅,而有碍于气血的运行和充盛,从而削弱了太极拳的健康实效。习练“武术太极拳”者,会因筋骨脆弱,缺乏坚韧性,而有碍于内劲的产生和蓄发质量。
每天,在打太极拳套路以前,必须先练基本功。这是因为,平时在不做体育锻炼时,多余的气血都储存在内脏之中,我们通过做基本功,打开血脉的关口,把内脏之中备用的气血调动出来。使内脏振奋起来,以进入精、气、神高速运转的习武状态。使筋骨兴奋起来,以进入踢、打、摔、拿拳式动作的工作状态。这样,气血在人体经络中的分布就均衡了。我有段时间工作忙,习武时间不够用,每天习武时就舍去了基本功,结果出现了晕眩不适的病症,后来,我找出了病因,及时地纠正了错误做法。“人体气血如长江,一处不到一处伤”,我们只有把人体的四肢百骸都活动开,气血能运到梢节末端细小的指(趾)尖,才能在拳式的动作过程中,领悟到太极拳拳论所说的“用意(意气相随)不用力(拙力)”的真谛。由于做了基本功,使肌肉有力,韧带有弹性,关节更加灵活,全身骨架更加稳固。所以,在闪、展、腾、挪复杂的套路动作演练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止软组织拉伤和关节扭伤的保护作用。
初学基本功者,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体功能的改变,所以,会出现酸、麻、胀的筋骨锻炼反应,此时,不要因为害怕身体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缩不练了,千万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初学者的脉络细小,气血运行不畅,丹田元气储备不足,所以,练功以后身体显得特别疲倦,这是正常的练功以后的生理反应。随着习练时间的延续,我们的身体经过基本功的千锤百炼,就会逐渐由“铁”(软)变成“钢”(坚),就会使我们的筋骨和脏腑发生质的改变。到那时,在练功的过程中,非但没有了酸、麻、胀的疲倦之感,而出现真气旺盛,脑神清爽,内气鼓荡汹涌而顺畅的美妙拳境。
要提醒古稀之年的拳友们注意,为了确保在基本功锻炼中身体各部位的安全,防止跌伤,稳健为重,应删掉难度大的动作,如“涮腰”。或降低动作难度,如在做“前俯腰”时,腰只要弯过水平线就行了,不要像年轻时,把脸贴在小腿上,以免大量的血液涌向头部,而诱发脑血管意外的病症。
功夫太极精选文章。喜欢请关注和分享!
---------------------------------------------------------------------------------------------------------------------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就是说:一个练武之人要是连《功夫太极
戳“阅读原文”:寻太极宝藏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81cb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练太极拳产生丹田气之后,如果隔了很久不练,会不会消失吗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那么练太极拳产生丹田气之后,如果隔了很久不练,会不会消失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讲一个老六了解的事实:在老六认识的练拳者中,丹田有感,练拳却是隔三差五的人不在少数,虽然断断续续,他们丹田的气感却是一直存在的,最典型的是有一个拳友停练达半年之久,复练之后,一周左右丹田又有了感觉。老六也曾和一些高手交流过,他们的经验是:丹田气练出来以后,如果停止练习,功力会退步,但是衰减消退得非常缓慢。这是为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厘清一个概念,那就是丹田气是从哪来的。虽然名叫丹田气,这个“气”却不是丹田“制造”的,而是人的周身之气在丹田聚集流动的结果。所以,丹田产生气感或运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人体内气充足,二是气路通畅。就拿南水北调作个类比吧,要往北方调水,首要条件是水源地的水量要足,有水可调,怎么调呢?主要是利用天然河道和建设专用渠道,而不管采用哪一种办法,水道畅通是必备条件。太极拳的动作,就承担着这两项使命:通过肢体的拉伸、弯曲、扭转,不断增强内气,使得气量充足,同时打通关节、经络、血脉,使得内气能在周身顺畅地流动。练太极拳有了丹田气后停止练习,就好比水源地遭遇干旱缺水,而河渠通道也没有人进行疏通维护。这时,库存的水量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虽然河道无人养护,也不会马上出现溃堤、泄露和淤塞,所以不会立即断水。练太极拳是同样的道理,停止练拳后,已经疏通的关节、经络不会瞬间堵塞,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通畅,所以丹田气感不会立即消失。如果中断了很久,或者就此不练,天长日久,气路阻塞,再想找回丹田的感觉真的要从零开始了。
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宗师之路-第一章 苏幕遮的自述-求书网(www.qiushu.cc)
当前位置: >
> 第一章 苏幕遮的自述
小提示:按【空格键】快捷往下,按{回车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推荐阅读:
&&&&更新时间:&&&&我姓苏,名幕遮。苏幕遮本是宋词的词牌名,也不知道我父母是怎么想起来用这个作为我名字的。&&&&别人的小名大多是名字最后一个字儿重叠,或者干脆直接叫名。我这个名字这么叫却不好听了,于是大人们、朋友们平时都叫我的小名云子。这完全是因为我喜欢云,我母亲说我刚生下来那会儿,看着窗外的云能看半天,不哭不闹,于是起了个小名叫云子。&&&&我父母都是军人,生我那会儿,两人都在河北石家庄。我打小也就生活在军区大院里。父母完全的军人作风,做事雷厉风行,说不好听就是急脾气。也许是负负得正,我是个慢性子的人,不能说有耐心,但是绝对能墨迹。一分钟的事儿,一分钟之内能做好,但时间充裕的话,我从来不介意做上十分钟。后来年纪稍长,懂事儿了,就分得清什么是喜欢什么是不喜欢。于是喜欢的事儿慢慢做,不喜欢的事儿拖到最好紧赶慢赶。唯一能让我看起来有些能跟军人挂钩的事儿,就是打军体拳。男孩子小时候总有做大侠的梦,我也不例外,看见军区操场上战士们练军体拳,我也就跟着练。我练的稀里糊涂,打起来倒是像模像样。这大概也是天赋。&&&&等我六岁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调动,父亲去了安徽合肥,母亲去重庆进修。两人都没时间照顾我,就把我送回了安徽老家来安县的姑姑家里,正好年纪到了入学年纪,我便在老家上了学。而我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我的姑姑家住在城南,与姑父都是木材厂的职工。我在姑姑家住的那会儿,那木材厂效益还挺不错,职工不少,小孩子大多也都与我同龄,加上在学校里认识的同学,小孩子天性,我很快就放下离开父母时的死去活来,天天玩的不亦乐乎。&&&&姑姑家那边大部分是平房,一条大道下去,右边开了几个小道,道两边一家紧挨着一家,夹杂着几家二层小楼。我们家的对面就是一个二层的小楼。楼里面住的是一位老爷爷,六十多岁,是厂里的老工人退休了,有两个女儿外嫁了,两三个星期会回来看看。老人家经常自己坐在门口,自己与自己下象棋或是围棋。我玩能玩疯了,静也是能极静的。几乎每天,我都会站在旁边看老人自己与自己下棋。&&&&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老人家在下围棋,我又来看了。&&&&“云子,会下不?咱俩下一盘?”&&&&“陈爷爷,我没下过围棋,会下象棋。”老人姓陈,姑姑也没跟我说过具体叫什么名字。&&&&“好,那就下象棋。”陈老爷子把棋子收好,围棋盘翻个面就是象棋盘,从屋里拿出了象棋棋子。&&&&不用说,连下三盘,都是我输了。我倒也不恼,一个才活六年,跟一个活了六十年的,输了也没啥。我倒是很想得开。嘿嘿看着陈老直乐。老爷子也被我逗乐了,“笑啥呢?”&&&&“没啥,要不咱再下一盘?”&&&&“不下咯,老欺负一个小孩子,没意思,对,我看你那天打的那趟拳还挺有意思的,打给我看看呐?”前几天看电视,功夫片,看完之后心痒难耐,就把擒敌拳给打了一趟,不成想给陈老爷子看见了。&&&&“好嘞。”我答应下来,就在小道上“嘿哈”的打了起来。军体擒敌拳,动作刚猛,简单实用,讲求一招制敌,虽然不花哨,但是也可以作为表演。老爷子看我打的点点头,说了一句:“俗话说的好,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这套拳,简单实用,倒是多少有各门各派的技法的影子。”&&&&我虽然不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但是那句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我觉得一时霸气十足,我便问他什么意思。&&&&老人家于是款款而谈:“所谓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原话是从满清传来的,说的是皇太极与满八旗子弟。不过后来在民国时期,国术达到鼎盛,这句话就给太极与八极的传人拿来。虽说是夸张了些,倒也有那个意思。三大内家拳系,太极、形意、八卦,太极可以说是之首。而众多的外家拳,最为刚猛霸道的便是八极拳。”&&&&我当时才不过六岁,老人家的话里,什么皇太极、满八旗,我都不懂,甚至连八极拳也未曾听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太极,街边公园总会有那么几位练太极健身的老人家。而且当年有一部非常火的电视剧,就叫做《太极宗师》。“陈爷爷,那你会太极拳么?”&&&&“怎么?你想学太极拳么?”&&&&“嗯啊,我看过《太极宗师》,太极拳以柔克刚,可厉害了。”&&&&“太极拳,我会是会,不过我却不能教你,八极拳倒是可以教你,不过你天生骨架不大,有些瘦,不适合这种北方的刚猛拳法。我倒是有一门特殊的拳法,乃是我以太极拳意为基础,融合多家拳法所创的,你愿意学么?”&&&&我又不傻,这种集众家之所长的拳法,肯定厉害。&&&&俗话说的好,少不练丹,老不练武。当年年少无知的我,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就那么跟着老人练了五年,由于父母工作稳定在了省城合肥,我也就跟着去了合肥念书。而我的师父陈年生老人也搬离那个小楼。临行前嘱咐我,拳不离手,要勤练。由于五年练拳,成了习惯,不需要师父的叮嘱,我自己也会坚持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出门跑步,然后一套杨氏的简式太极拳24式,一套师父所创的八卦四方推手,还有一套咏春的小念头。师父说八卦四方推手以太极拳为基础,他不能传我太极的功夫,但是我可以自学简式太极拳,有助于对八卦四方推手的领悟,至于咏春小念头,师父说,咏春虽是南方短拳,但内外家兼顾,而且技击性高,学了也有助于提升对八卦四方推手的提升。&&&&于是就这般,我已经是个大三的学生了,二十年的平静生活,也将因为那一点波澜而从此壮阔。
txt下载地址:手机阅读: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一章 苏幕遮的自述)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兰岚谢谢您的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丹田汽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