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CAN总线上的设备的数据,能用组态王读取串口数据进行监控吗

设计技术&&
|||||||||||||||
||||||||||||
&&CAN总线通信适配卡驱动程序的开发
CAN总线通信适配卡驱动程序的开发
时间: 17:08:00&&&&&&来源:微计算机信息
作者:王跃球 唐杰 申寿云&&&
CAN总线是控制局域网络(Control Area Network)的简称,最早用于汽车内部测量和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讯,由德国BOSCH公司提出,是一种具有高可靠性、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网络。CAN总线的速率可达1Mbps/40m,其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Kbps/10Km,这些卓越性能使CAN总线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公认为极具发展前途的现场总线之一。现场总线网络技术的实现需要与计算机相结合,目前国内外CAN总线设备开发厂商设计的CAN总线适配器大多采用ISA和PCI接口[1][2][4]。组态王没有提供CAN通信适配卡的驱动程序。但它提供了DDE(动态数据链接)接口,因此我们可以用VB编制一个起桥梁作用的程序来和硬件设备打交道,用VB完成与CAN通信适配卡的数据通信,然后通过DDE与组态王进行数据交换。而组态王主要实现上位机监控界面的组态。
2&&CAN的基本通信协议
由于CAN总线是一个多主总线,因此CAN网络中任意一个节点均可作为主节点与其他节点交换数据,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数个节点同时要求发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则从起始标志后,开始总线仲裁。各节点通过“线与”逻辑关系连接到总线上,数据位“0”可以覆盖数据位“1”。当某一节点发送的地址段中的某一位为“1”,而其他节点发送的相应位为“0”时,发送“1”的节点便失去仲裁,退出竞争而转为接收状态。
在本系统中,当上位机需要与子节点进行通信时,可向CAN网络节点发送信息帧,CAN网络中的节点接收到信息帧后,通过判别标识符的低3位来区别信息帧的类别后,再将节点所需要的数据发送出去。当网络节点发生突发事件时,可随时向上位机报告,上位机同样也是通过标识符的低3位来识别数据类型。
上位机发给CAN节点的命令根据信息帧的第3字节的内容分为四种:
1) 请求数据(01H);
2) 发送数据(02H);
3) 发控制参数(03H);
这条命令是在上位机程序对网络进行配置时用来向网络的各个节点发送控制参数的,发送时控制参数的放置顺序依次是:模块号参数、节点号参数、波特率参数、输出方式参数、屏蔽控制参数。
4) 请求控制参数(04H);
这条命令是上位机程序查看整个网络的配置时用来向网络的各个节点请求其控制参数的,在收到各个节点发来的控制参数后,整个网络的配置情况就一目了然了。
3&&DDE设置及软件编程
3.1&&动态数据交换(DDE)的特点
Microsoft DDE是Windows系统下应用程序之间最为可靠的数据传递方式。需要进行数据传输的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就必须建立Server一Client模式的通讯关系,也就是DDE连接关系。其缺点是,当数据交换的数据量比较大时,比如500个DDE项目进行工作时,就须需要在两个应用程序间建立500个“热链路”(一个特定项目),这将消耗更多的资源,500个项目的数据值同时变化后,需要进行500次DDE通讯,在数据量大、变化频繁的实时工业控制应用中,速度会变得很慢。B1ockDDE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瓶颈”问题。通过BlockDDE,在Server程序与Client程序之间只需要建立一个“热链接”,Server端程序的多个数据同时发生变化之后,只需要一次DDE通讯,就可以传递给Client程序,它将使得整个系统运行速度快捷无比,而且开发一般的DDE数据交换程序非常繁琐,而使用B1ockDDE,将使得开发过程十分简单。它以动态链接库的形式,向用户提供了10个函数用来完成初始化、建库、收发数据等功能。在本应用中数据流向如图1所示。
图 1 Block DDE建立的热链路
3.2&&DDE 设置
建立DDE之前,客户程序必须填写服务器程序的三个标识名。在组态王中定义DDE设备的设置是通过应用程序名(application)、主题(topic)、项目(item)这3个标识名来预定的。
组态王DDE接口设置步骤如下:
1) 在工程浏览器中新建DDE设备,DDE设备连接对象名为DDECANI;
2) 服务程序名为HK-CAN10S,对应于VB中的Application的Title;
3) 话题名为VBFrmCard,对应于VB中的窗体名称;
4) 数据交换方式为标准Windows项目交换;
5) 对数据字典中的1/O变量的设置,每个变量的连接设备选择DDECANI;
6) 每个变量的项目名设定为VB中的控件名;
7) 在画面中建立数据连接。
VB的DDE接口设置步骤如下:
1) 建立一个VB项目, 打开VB的DDE项目属性, 将Application的Title
设HK-CAN10S ;
2) 设定DDE运行的窗体名称:FrmCard;
3) 打开DDE运行的窗体属性,设置LinkMode=1,
LinkTopic=VBFrmCard;
4) 将需要交换的数据变量绑定到窗体中的控件上,记住控件名称。
3.3&&VB程序设计
建立的VB项目能够实现窗体加载、卸载,针对CAN适配卡完成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的功能,下面对它们分别进行介绍。
3.3.1&&窗体加载、卸载程序
图2所示VB窗体中将文本框Text1的Name属性设置为send_txt,Text2的Name属性设置为rev_txt,Text3的Name属性设置为view_ready,visible属性设置为False。在窗体的加载程序中加入以下语句:
send_txt.LinkTopic = view|tagname
send_txt.LinkItem = view_to
view_ready.LinkTopic = view|tagname
view_ready.LinkItem = view_to1
双击link按钮,加入以下语句: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send_txt.LinkMode = 1
view_ready.LinkMode = 1
初始化通信适配卡是利用通信适配卡所提供的函数对适配卡的基地址、中断号、波特率、站地址和接收屏蔽字进行设置,程序语句如下:
x = InstallCANDriver(Hk1.hWnd, &H280, &H7, bps_CAN, &H00, &HFF)
这里通信适配卡的基地址为280H,中断号为7,波特率为变量bps_CAN的值,站地址设为00H,接收屏蔽字设为FFH,即接收网上的所有信息包。
0 ―― 安装成功;
1 ―― 安装失败,调用接口的参数不对;&&&&
2 ―― 安装失败,写CAN寄存器失败;
窗体卸载程序只有一条语句:
b = UninstallCANDriver
它是在程序退出之前释放CAN驱动程序所占用的系统资源。
3.3.2&&发送数据程序
VB中编程采用事件驱动机制。本程序只有在文本框控件send_txt的内容发生变化,即组态王有数据需要适配卡向网络上发送时才会启动。发送数据是利用适配卡本身提供的函数完成的,程序语句如下:
b = SendCANFrame(SendBuf)
1&&―― 发送成功;
0&&―― 发送失败。
3.3.3&&&接收数据程序
本程序是由适配卡提供的控件的一个事件驱动的。在将转化完毕的
数据传送给组态王之前,要判断组态王是否已将上次的数据处理完毕,然后再做相应的处理。
b=ReadCANFrame
> 0&&―― 缓冲队列仍有未读出的信息包。
<= 0 ―― 缓冲队列读空,可返回。
若不进行这样的判断,就会产生丢失中间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情况。
因为如果组态王还未将上次的数据取走,再次向它传送数据会将上次的数据覆盖,从而使得未处理的数据丢失。接收数据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接收数据程序流程图
4&&组态王程序应用[3][5]
组态王软件运行于WINDOWS中文平台,可快速地开发出监控软件。在如下图4所示的
CAN控制网络状态监测的界面中,组态王程序主要实现的功能有:
1) 实现对CAN网络节点的节点号、波特率及输出方式等参数的设置;
2) 实现对测控装置节点的八通道数据(包括电压和工程量)的显示;
3) 实现对报警值的设置。
5&&&结束语
论文设计出了通过DDE通讯在组态软件环境下对CAN适配卡的驱动编程。组态王软件与VB通过DDE通讯协同工作,可完成对CAN控制网络的监控。实践证明这种系统不但可靠、实用,而且便于设计,易于扩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文作者创新点:. 设计出了通过DDE通讯在组态软件环境下对CAN适配卡的驱动编程。组态王软件与VB通过DDE通讯协同工作,完成对CAN控制网络的监控。实践证明这种系统不但可靠、实用,而且便于设计,易于扩充,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邬宽明 CAN总线原理和应用系统设计[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6.
[2] 范逸之等.利用Visual Basic实现串并行通信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组态王6.0使用手册 北京:亚控公司,2001
[4]计小军 王东兴 基于CAN总线的智能馈线终端的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111-113
[5] 胡锦晖 胡大斌 齐文娟 采用VB实现组态软件与下位机的串行通信方法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
[上一篇:]
[下一篇:]
Interline_Transfer_E
作为智能家居中的关键技术,智能硬件的设计人员面临着许多研发难题,例如操控信号的接收和发射、身份感应识别、高灵敏触摸屏设计、运动感应传感器设计,以及 5G 网络的应用等。借助 COMSOL 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设计人员可以对此类技术问题进行仿真模拟及优化设计,进而推动智能家居的蓬勃快速发展。 COMSOL &&&&日&&&&
本在线研讨会开头将介绍锁相环和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原理。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环路滤波器配置、相位噪声、锁定时间和杂散等更高级的主题。我们还将讨论先进的PLL操作以及系统优化和性能平衡权衡。最后,我们将介绍最新的产品发展。 ADI &&&&日&&&&数据管理器与组态-数据管理器与组态-澳泰自动化autec
当前位置: &
数据管理器与组态
一、特点配备实用、简单、有趣的组态软件MCS-9000大容量CF卡可存储长达4年的数据(32路)支持所有主流工业仪表宽电压设计:12-28.8V DC二、应用范围&&MCS-9000数据管理器基于高分辨率液晶触摸屏技术、处理器架构和嵌入式操作系统,配备全中文组态软件,为您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MCS-9000以其非常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生动形象的组态画面获得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三、电气参数额定电源电压电源电压范围&~功率使用环境温度&~℃耐压小于分钟耐静电符合标准接触放电:空气放电:抗干扰特性抗干扰电压快速脉冲群脉冲宽度:脉冲上升沿:四、功能参数支持仪表所有主流工业仪表分辨率可接仪表数理论上无限(建议少于台)五、结构参数外形尺寸()××重量开孔尺寸()×冷却方式自然风冷六、外围接口电源接口2~大容量存储卡串口设备接口(选配)串口主机接口(选配)以太网接口自适应(选配)七、组态软件介绍主流的windows界面风格,风格简明、界面友好、简单易用。强大的数据记录与存储&&&&&&&&&&&&&&&&&&&&&&&&&&&&&&&&&&&&&&&PLC远程穿透与调试BASIC脚本支持,支持表达式&&&&&&&&&&&&&&&&&&&&&&&&&&&&&&&&&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八、部件图解液晶和触摸屏以太网接口(选配)指示灯电源插座固定卡槽(共个)卡槽接口&AODCS管理控制系统1、AODCS管理控制系统&&&AODCS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工程解决方案。无论从单一的过程装置到整个工厂的自动化,从控制系统的局部改造到企业的管控一体化等应用场合,AODCS&都能在最佳状态下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去,担负起控制、管理的重任。2、AODCS管理控制系统的特点&基于当今先进的总线技术,模块化积木式结构,采用成熟的先进控制算法,集DCS系统和仪表系统的优势于一体。&将控制功能分散到各个智能监控单元,确保危险分散。是一种真正的全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集中管理,易于扩充;同时具有现场显示、现场操作的功能.&技术成熟、可靠,应用灵活;成熟的经典控制算法、固化多种控制模式任您选择,使用户得到完美的控制方案。&编程简单易懂,无需特殊培训,一般仪表工即可熟练掌握操作,确保您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您的系统工程。&开放的上位机监控软件,服务器/客户机结构,支持WINDOWS NT,网络开放性好,系统扩展方便。&利用网络技术,并结合功能丰富的组态软件;集成设备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为工厂自动控制和企业管理提供的全面解决方案,真正实现“管―控一体化”。3、AODCS系统构成及配置&智能设备4、AODCS系统构成AODCS由四个单元组成:AO智能设备(AOIP) 工程师站(ES) &工作站(WS)服务器(SE)AO智能设备(AOIP)根据选用不同功能的设备完成以下各种功能。&&&&&&&&&&与现场变送器,执行器一起构成具有调节功能的控制回路&&&&&&&&&&完成现场信号输入/输出变换及处理、控制&&&&&&&&&&具有与监控站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接口&&&&&&&&&&实现现场显示、控制与中控显示控制双备份。工作站(WS)&&&AODCS工作站(WS)运行在32位Windows NT/ Windows2000网络平台上,和AODCS过程控制网(C-NET)&连接,实现动态数据显示、数据采集、历史数据存取查询、报警事件处理、报表打印功能,实现系统的监控功能。可挂接局域网或广域网,为服务器站、工程师站和工厂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取服务。&&&基本配置如下:CPU:PII300以上&&&&&&&RAM:128MB以上&&&&&&&硬盘:20GB以上&&&&&&&&&&CRT:XVGA&17”(分辨≥800×600)以上&&&&&&&&&&&&&软件:世纪星、组态王等组态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NT或Windows 98/2000&&&&&&&&&&网络:Ethernet网卡&&&&&&&&&&其它:鼠标、键盘、触模屏等其它多媒体配件。工程师站(ES)&&&&AODCS工程师站(ES)运行在32位Windows NT/ Windows2000网络平台上,可挂接局域网或广域网,和AODCS服务器及工作站连接,实现系统的组态及监控功能。& &基本配置如下:CPU:PII300以上&&&&&&&RAM:128MB以上&&&&&&&硬盘:20GB以上&&&&&&&&&&CRT:XVGA&17”(分辨≥800×600)以上&&& &&&&&&&&&&软件:世纪星、组态王等组态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网络:Ethernet网卡&&&&&&&&&&其它:鼠标、键盘、触模屏等其它多媒体配件。服务器(SE)&&&&AODCS服务器(SE)运行在32位Windows NT/ Windows2000网络平台上,可挂接局域网或广域网,通过网关与工厂数据库等连接,为工作站、工程师站提供数据存取、查询、统计和为工厂数据库提供存取服务。同时可以作为WEB服务器,允许有权限的客户端在任何可以接入INTERNET的地方使用标准浏览器实时监视生产过程。& &基本配置如下:CPU:PIV1.8G以上&&&&&&RAM:256MB以上&&&&&&&&&&&硬盘:40GB以上&&&&&&&&&&CRT:XVGA&17”(分辨≥800×600)以上&&&&&&&&&&&&&&光驱:52倍速以上&&&&&&&&& 软件:世纪星、组态王等组态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网络:Ethernet网卡&&&&&&&&&其它:鼠标、键盘、触模屏等其它多媒体配件。5、AODCS系统的通信网络AODCS系统的通信网络分两层5.1上层网络是信息管理网(M-NET)信息管理网采用以太网络。用于系统信息传送和管理,是实现企业综合管理的信息通道。信息管理网的基本特性:通信速度:10Mbps,100Mbps通信协议:&TCP/IP&标准协议。通信介质:5类双绞线,细缆,粗缆、光纤等。5.2低层网络是过程控制网(C-NET)&&&&AODCS系统低层采用过程控制网(C-NET),过程控制网络直接连接了系统内的AO智能设备(AOIP)、工作站(WS)、工程师站(ES);是传送过程控制实时数据的通道,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通过工作站,过程控制网可以与上层的信息管理网(M-NET)连接。&&&过程控制网基本性能指标如下:拓扑结构:总线传输协议:&MODBUS(RTU)&通信速度:最大38.4Kbps&&&&&&通信介质:屏蔽双绞线。节点容量:32个节点(澳泰智能设备节点)&&&&&&&&&&&特殊选择的RS232网:通信介质:三芯屏蔽线(点对点),市话网(点对多点),无线网(点对多点)传输协议:FBBUS&&&&&&&&&&&&&&&&通信速度:最大19.2Kbps6、AODCS系统的工业控制软件6.1通用工业自动化监控组态软件6.1.1说明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是测控系统的开发平台和监控平台,是基于Windows的32位监控与数据采集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和运行平台。&6.2技术特征6.2.1界面制作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和友好的界面风格,使用户只须很短的时间即可掌握全部操作方法。监控组态软件可方便地制作各种复杂画面和逼真的动画效果。同时监控组态软件可接受第三方厂家开发的ActiveX控件,加入到画面中。无论多么复杂的工程应用,监控组态软件都可以帮助您方便地付诸实施。6.2.2实时数据库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实时数据库是整个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它提供基于Windows浏览器风格的数据库浏览窗口,可直观地查询并在线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基于OLE技术的开放函数接口(API)使您能利用各种常用开发工具(如:VC++、VB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应用。6.2.3报警与事件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报警系统可处理限值、偏差、变化率、录入超时等多种类型的报警,并具备报警优先级管理;可按区域或单条记录进行报警确认,能够方便地查询报警历史。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事件系统详细记录系统状态和操作过程,可提供事故追忆功能。6.2.4内嵌脚本语言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脚本语言简单易用,几乎不需要特殊培训。它包含完整的数学和逻辑运算,支持多种数据类型,丰富的函数集可提高您的开发效率。脚本编辑器包含复制、剪切、粘贴、查找、替换功能,可提高编辑效率。6.2.5数据库互连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支持Microsoft&的开放数据库互连(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ODBC)接口,允许访问其它支持ODBC接口的数据库系统或数据文件,如Oracle、SQL Server、MS-Access、Sybase、FoxPro、文本文件等。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可将实时过程数据或历史过程数据写入到这些数据库系统或数据文件中,也可从数据库系统或数据文件中获取数据。6.2.6报表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具有内嵌报表,可通过定时、事件驱动、脚本语言等方式进行实时报表或历史报表的打印。同时也可通过DDE方式使用Excel形成报表。6.2.7软逻辑控制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用户可根据需要选择软逻辑控制软件包。软逻辑控制软件包的开放性及基于PC的特性,将易于连接各种I/O设备、I/O网络以及不同厂商的相关设备。在控制系统中可以自由地选择控制技术,取代传统的PLC,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系统的最优性能。软件包具有位操作、逻辑运算、数学运算、数学函数、数据格式转换、任务控制和常用的调节算法(如PID)等功能。6.2.8网络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网络服务程序基于TCP/IP协议,采用“Peer to Peer”和Client/Server&相结合的分布式体系结构,支持实时数据共享和分布式数据库,易于扩展。对于标准以太网、远程拨号Modem网络、ISDN专线、无线系统等网络均可透明使用,用户可在网络的任一节点对系统中的参数、报警、历史数据等进行操作。6.2.9Intranet/Internet在企业的Intranet里,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可提供访问工厂的企业系统数据的一个公共入口,全部功能都是高度集成的,能传递给您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以使生产环境更有效率。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提供的Web Server,使您在可接入Internet的任意地方,均可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实时地监视生产过程。通用监控组态软件限制了用户对过程控制的任何修改,以使现场安全得到保证。6.2.10、I/O驱动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拥有丰富的I/O驱动程序,支持多种硬件设备和通讯协议。支持RS232/422/485、Ethernet、Arcnet、Can、Lon Works、MODBUS、PROFIBUS等各种通讯协议和标准。支持动态数据交换(DDE)技术的通讯驱动程序,全面支持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标准驱动程序。一台运行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的计算机可同时连接多种I/O设备。目前支持的设备包括:本公司的智能仪表调节器。GE、Omron、Modicom、Siemens等厂家的PLC,Honeywell的UMC8000Mini型DCS控制器和UDC系列调节器,研华等厂家的板卡和ADAM等智能模块,Opto22等总线设备。另外,也可以按照用户提出的通讯协议和硬件接口,在较短时间内开发新的驱动程序。7、应用特点7.1中文Windows界面,中文使用说明书,中文帮助文件通用监控组态软件是本公司根据国内用户的特点自行开发的产品,全部的操作界面,设置菜单,帮助文件和使用说明书均为中文版本,用户操作使用极其方便。7.2应用开发简单易行有了通用监控组态软件,剩下的应用开发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任何复杂的工程也只是画面制作,变量定义,参数设置和报表编辑而已。7.3成熟可靠,安全方便通用监控组态软件经过全面的性能测试和许多各种的工程实际应用检验,证明成熟可靠、安全方便,深受用户的好评。8、订货选型8.1通用软件系列产品种类说明软件系列产品根据应用方式分为开发版和运行版两类。开发版随运行版免费赠送,或以DEMO(演示)软件的方式单独赠送,运行版需要购买。开发版包含工程管理器、导航器、编程语言、绘图工具、数据库组态工具、控制策略组态工具等所有组态功能。开发版是用户用来进行画面制作、工程组态等开发工作的工具。开发版不限点、不限时,可反复安装、使用。运行版安装、运行于在工程现场工作的PC机工作站或其它终端上,一套运行版只能运行在一台PC机工作站或终端上。   运行版根据应用对象和应用方案分为通用监控版、控制策略版和WWW网络版三种版型。8.2通用监控版具备完成生产过程自动化监控所需的标准配置,包括以下功能:TCP/IP网络、历史数据处理、趋势曲线、报警、配方管理、温控曲线、自定义菜单、棒图、视频采集、SQL访问、内置数据表;支持SCADA网络服务器功能。有64点、128点、256点、384点、512点、768点、1024点、无限点等8种规格。8.3控制策略版该种版本除具备“通用监控版”的全部功能外,另外提供控制功能组件--控制策略生成器(Strategy Builder)符合IEC1131-3标准,可实现比PLC更为强大、更为灵活的功能,满足控制方面的特殊需求。有64点、128点、256点、384点、512点、768点、1024点、无限点等8种规格。8.4WWW网络版WWW版除具备“通用监控版”的全部功能外,另外提供Web Server网络功能组件。该种版本有5客户、10客户、25客户、50以上客户等4种规格。例如,一台安装了10客户规格的“WWW网络运行版”的SCADA服务器,同时通过浏览器访问该服务器的客户工作站可达到10台,访问该服务器的客户工作站仅需要使用标准浏览器。8.5计价点数的计算方法计价点数就是实时数据库DB中I/O连接项的个数。I/O连接项个数是数据库DB与外部I/O设备、外部OPC服务器、外部DDE服务器或其他外部数据源进行数据交换的点参数的个数。其余未进行数据连接的点及点参数均不在计价范畴。数据库中进行了内部连接或网络数据库之间连接的点及参数也不在计价范畴。9、AODCS系统硬件及组件说明9.1模拟量输入设备模拟量输入设备采用一个以高性能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来完成模拟信号的调理采集、滤波、非线性校正等工作。CPU通过通信接口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并根据命令的要求向上位机传送经过处理的采样数据。固化的内置程序拥有多种工作方式,可由上位机通过通讯命令设置各种参数。面板上有显示窗口,可以显示测量值或提示输入信号故障状态。模拟量输入设备允许带电插拔,轻松实现在线维护。精&&&&度:±0.5%&&&&&&&&&&采样周期:≤100mS&&&&&&&&通讯地址选择:0~255电&&&&源:AC90V&~&265V&(50&~&60HZ)或DC24±10%V&&&安装形式:盘装或轨装&&&工作环境: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90%(无冷凝)输出继电器容量(当选择带继电器报警输出的澳泰智能设备时):3A/220VAC或3A/24VDC,阻性负载&变送器电源输出(当选择带配电输出的公司智能设备时):电压24±10%VDC,最大电流30mA/路,可直接配接二线制无源变送器。显示特性(当选择带显示的公司智能设备时):显示分辨率:0.001,0.01,0.1,1输入范围:通过简单的按键设定,即可适用于以下任意一种输入信号。&&&&&&&&热电阻:Pt100、Pt100.0、Pt10、Cu50、Cu100。&&&&&&&&热电偶:K、E、S、B、J、R、T、N,并带自动冷端温度补偿。&&&&&&&&标准信号:0~10mA、0~20mA、0~5V、1~5V,线性或开方信号。&&&&&&&&远传压力表:30~350W,信号偏差可现场按键修正,即设即用。&&&&&&&&一般线性非标信号:0~60mV以内或0~60mV以上0~5V以内任意信号可按键即设即用。其它特殊订做的非标信号。输入特性:&&&&&&&&电偶型:输入阻抗大于10MW&&&&&&&&热电阻型:引线电阻要求0~5W,三线相等&&&&&&&&电压型:输入阻抗大于300kW&&&&&&&&电流型:输入阻抗小于或等于250W模拟量输入通道:&(以下为可选用设备,详细选型资料请查阅相关产品选型手册)单通道:AOZ5000、AOT5000、AOB5000双通道:AOB7000、AOG7000四通道:AOB8000、AOY5000八通道:AOD5000(不带配电输出)16通道:AOD5000(不带配电输出)24通道:AOD5000(不带配电输出)9.2开关量输入设备开关量输入设备采用一个以高性能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来完成开关量信号的采集工作。CPU通过通信接口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并根据命令的要求向上位机传送采集到的数据。面板上有显示窗口,可以巡回显示各个通道的开关状态。每个通道都带有开关状态指示灯,提示各个通道的开关状态。开关量输入设备允许带电插拔,轻松实现在线维护。输入信号:干触点,有源输入信号(0~5~24VDC)&&&&&&&&&&&&&&&&&&&&通讯地址选择:0~255电&&&&源:AC90V&~&265V&(50&~&60HZ)或DC24±10%V&&&&&&&&&&&&安装形式:盘装&&&开关量输入通道:&(以下为可选用设备,详细选型资料请查阅相关产品选型手册)&&&&&&&&8通道:AODI5000&&&&&&&&16通道:AODI50009.3开关量输出设备开关量输入设备采用一个以高性能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来完成开关量号状态的输出。CPU通过通信接口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并根据命令的要求,并将开关量状态输出。每个通道都带有开关状态指示灯,提示各个通道的开关状态。开关量输出设备允许带电插拔,轻松实现在线维护。输出信号:干触点,路路隔,容量为3A/220VAC或3A/24VDC,阻性负载&通讯地址选择:0~255电&&&&源:AC90V&~&265V&(50&~&60HZ)或DC24±10%V&&&&&&&&&&&&&&安装形式:盘装开关量输出通道:&(以下为可选用设备,详细选型资料请查阅相关产品选型手册)&&&&&&&&8通道:AODO5000&&&&&&&16通道:AODO50009.4脉冲信号输入设备开关量输入设备采用一个以高性能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来完成脉冲信号的采集工作。CPU通过通信接口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并根据命令的要求向上位机传送采集到的数据。面板上有显示窗口,可以显示脉冲数或将其转换为转速值。脉冲信号输入设备允许带电插拔,轻松实现在线维护。精&&&度:±0.5%&&&&&&&&&&&&&&&&&&&&&&&&&&&&&&&&&&&&&通讯地址选择:0~255电&&&源:AC90V&~&265V&(50&~&60HZ)或DC24±10%V&&&&安装形式:盘装或轨装&&&工作环境: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90%(无冷凝)输出继电器容量(当选择带继电器报警输出的智能设备时):3A/220VAC或3A/24VDC,阻性负载变送器电源输出(当选择带配电输出的智能设备时):电压24±10%VDC,最大电流30mA/路,可直接配接二线制无源变送器。&&&显示特性(当选择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时):显示分辨率:0.001,0.01,0.1,1&&&输入范围:CMOS、TTL电平脉冲信号,正弦波信号或光电信号。&&&输入特性:0~10KHZ&&&输入阻抗大于1kW&&&脉冲信号输入通道:&(以下为可选用设备,详细选型资料请查阅相关产品选型手册)& & & & & & &单通道:AOS50009.5回路控制设备回路控制设备采用一个以高性能单片机为中心的系统来完成模拟信号的采集、滤波、非线性校正、&PID运算、控制输出等工作。CPU通过通信接口接受来自上位机的命令并根据命令的要求向上位机传送经过处理的采样数据。固化的内置程序拥有成熟的经典控制算法与多种工作方式,可独立完成回路PID自动控制;也可由上位机通过通讯命令设置各种参数。面板上有显示窗口,可以显示测量值或提示输入信号故障状态,同时也可显示输出值或控制设定值。回路控制设备允许带电插拔,并具备现场操作面板,轻松实现在线维护。精&&&&度:±0.5%&&&&&&&&&&采样周期:≤100mS&&&&&&通讯地址选择:0~255电&&&&源:AC90V&~&265V&(50&~&60HZ)或DC24±10%V&&&安装形式:盘装或轨装&&&&工作环境:环境温度:0&~&50℃;&相对湿度:£90%(无冷凝)输出继电器容量(当选择带继电器报警输出的智能设备时):3A/220VAC或3A/24VDC,阻性负载输出可控硅容量(当选择带可控硅正反转输出的智能设备时):阀位控制正反转输出:220VAC/15A变送器电源输出(当选择带配电输出的智能设备时):电压24±10%VDC,最大电流30mA/路,可直接配接二线制无源变送器。&&&&显示特性(当选择带显示的智能设备时):显示分辨率:0.001,0.01,0.1,1&&&&输入范围:通过简单的按键设定,即可适用于以下任意一种输入信号。&&&&&&&&热电阻:Pt100、Pt100.0、Pt10、Cu50、Cu100。&&&&&&&&热电偶:K、E、S、B、J、R、T、N,并带自动冷端温度补偿。&&&&&&&&标准信号:0~10mA、0~20mA、0~5V、1~5V,线性或开方信号。&&&&&&&&远传压力表:30~350W,信号偏差可现场按键修正,即设即用。&&&&&&&&一般线性非标信号:0~60mV以内或0~60mV以上0~5V以内任意信号可按键即设即用。&&&&&&&&其它特殊订做的非标信号。输入特性:&&&&&&&&电偶型:输入阻抗大于10MW&&&&&&&&热电阻型:引线电阻要求0~5W,三线相等&&&&&&&&电压型:输入阻抗大于300kW&&&&&&&&电流型:输入阻抗小于或等于250W&&&&&&&&开关量输入:干触点回路控制通道:&(以下为可选用设备,详细选型资料请查阅相关产品选型手册)&&单通道:AOA5000、AOAF5000、AOGA5000、AOGAF5000、AOGA6000、AOGAF6000、AOPA8000、AOPAF8000、&&双通道:AOPA7000、AOPAF70009.6、RS485/RS232/Modem通讯接口&&&&&&&所有智能仪表、调节器和操作器等均可带RS485或RS422或RS232或Modem通讯接口,这是澳泰产品的特色之一,并且由于用这些智能仪表、调节器、操作器和中控计算机组成的仪表型DCS系统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特点突出和经济实惠,造价低而获得广泛的应用,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九、功能特点&&&&&&&&所有本公司的智能仪表、调节器和操作器等均可带通讯接口。&&&&&&&&各种通讯接口,均为光电隔离的通讯接口。&&&&&&&&通讯波特率bps可设定。&&&&&&&&所有智能产品采用同一个通讯协议,并采用标准ASCⅡ码通讯,应用编程极其方便。&&&&&&&&若选用通用组态监控软件,由于该软件中已经具备本公司所有智能产品的通讯驱动程序,工程制作和调试非常方便。&&&&&&&&通讯接口和通讯驱动软件成熟可靠,错码率极低。&&&&&&&&所有产品均可双向通讯,不仅可读取过程PV值,而且可读写各种设定参数。十、各种通讯接口网络接线图&&&&&&&&RS485通讯网络示意图&十一、说明:1.RS485为双绞线网络通讯方式,4~20mA电流环通讯,网络两端需各并接一个反射电阻R=120Ω,一个网络最多能挂256台仪表或调节器,但建议使用的仪表或调节器为1-32台,使系统具有更好通讯指标。2.RS485为半双工通讯方式。3.RS485最长通讯距离1.2公里,加中继扩展可达3公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组态王读取串口数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