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基础2017电信运营商竞争市场是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 ›Strategy Analytics:2015移动通信展望 开放与合作是把握4G机遇的关键
Strategy Analytics:2015移动通信展望 开放与合作是把握4G机遇的关键
扫一扫分享文章到微信扫一扫关注官方公众号至顶头条
2014年是我国4G业务的商用元年。短短一年间,无论是4G网络建设还是用户发展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中国移动,其TD-LTE的部署与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中国移动数据,至2014年10月,中国移动共建成4G基站57万个,覆盖超过300个城市,人口覆盖率达到75%
作者:杨光 来源:ZDNet CIO与应用频道 日关键字: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1月07日 北京消息:
2015年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将全面进入4G时代。
2014年是我国4G业务的商用元年。短短一年间,无论是4G网络建设还是用户发展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中国移动,其TD-LTE的部署与推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中国移动数据,至2014年10月,中国移动共建成4G基站57万个,覆盖超过300个城市,人口覆盖率达到75%。考虑到国土面积、网络规模以及所使用的频段,这一成绩的取得殊为不易,也超越了国际同行的表现(见表一)。在用户发展方面,至今年10月,中国移动4G用户数已突破5000万,提前实现全年发展目标。同时,其3G用户数开始出现月度净减,这也预示着中国移动将快速跨越3G阶段,开始向4G的全面过渡。TD-LTE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也证明,开放竞争的产业生态以及国内外产业界的充分合作,是新技术成功走向市场的重要保障。
表一,LTE商用第一年的网络覆盖率对比
至本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也已获批分别在56城市进行LTE FDD与TDD的混合组网实验。业内普遍预计,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在2015年内全面启动LTE FDD的网络部署,从而使我国的4G市场进入全面竞争时代,推动4G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发展。Strategy Analytics预测,至2015年底,我国4G LTE用户将超过2.6亿,市场渗透率超过18%。4G将成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旋律,为市场发展创造新机遇。
以开放与合作打造流量经营体系
4G的引入将极大的拉动流量消费。美日韩等4G先进市场上,4G用户的月均流量消费(DOU)较之3G用户均有大幅增长。由于我国3G市场启动较晚,4G对流量消费的拉动就更为明显。中国移动数据显示,其4G用户的DOU高达用户平均值的6倍。如此高的增长幅度,既意味着流量经营的巨大机遇,也说明我国用户流量消费习惯的培育尚不充分,流量消费平均水平仍较低。
表二,2014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用户月均流量消费
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显示,在美、日等先进市场,用户DOU 已达到1.5GB 到2GB的量级。这一数字不但远远高于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甚至也远高于我国4G用户目前的流量消费水准。可见,我国移动通信用户的流量消费水平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运营商采用更为灵活的资费策略,进一步引导和培育用户的流量消费习惯。另一方面,运营商也需加强与产业链各方的合作,以创新的业务模式拉动用户流量消费。2014年内,三大运营商均推出了4G资费计划,引入了流量共享、个性化定制等新型资费模式,为推动4G流量消费打下了基础。同时,三大运营商以及新出现的虚拟运营商也纷纷启动了对新型流量经营模式的探索。
在这些新模式中,目前较为多见的是定向流量模式,运营商通过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使用户可以优惠价格或免费访问特定的网站与服务,形成所谓&流量800&业务。更进一步,部分基础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又推出了&流量银行&、&流量商店&等流量交易平台的概念,使用户与用户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可以进行流量的买卖和转赠,用户可以参加流量平台上的企业推广活动,免费赚取流量。未来这些平台可能还会支持第三方积分与流量的相互兑换,并为企业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等服务。这些流量经营模式的探索,可能使运营商有机会构造一个连接企业与终端用户、沟通线上与线下渠道的流量经营生态体系。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运营商需保证流量交易平台的充分开放,并积极与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开展合作,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传统行业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没有能力构建自己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生态系统,而运营商的流量交易平台恰好可以为其提供所需的平台、技术与服务。这一过程中,运营商也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流量交易与大数据分析系统的碎片化将不利于构造和推广新型的流量经营体系,最终将延缓所有运营商的转型进程,所以运营商需要更加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数字经济环境下的竞争与合作模式。
进一步的开放将有助于缓解市场失衡
过去5年间,通过3G技术间的竞争,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在缓慢而稳定的向一个更为均衡的方向发展,但4G的推出改变了这一进程。2014年内,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已出现明显回升,国内移动通信市场可能再次转向一家独大的局面。
图一、国内移动通信市场份额变化
数据来源:运营商数据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用户基数、财务状况等方面都与中国移动存在巨大差距,4G业务的起步又有大约一年的时间差,待明年初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始推广以FDD网络为基础的4G业务时,中国移动的4G用户数可能已超1亿。这些因素都使得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很难在4G市场上与中国移动正面竞争,市场上一家独大的局面将持续加剧。长远上看,这将减小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不利于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和创新能力,不利于将4G的快速发展转化为信息消费水平的实质提升。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推动市场均衡发展,可以引入更多的具有一定实力的市场主体,提升整体竞争水平;也可以引入外部资金和先进经验,提升落后运营商的竞争能力。
我国监管机构已经向国内民营企业开放了移动转售业务试点,共发放了42张转售业务牌照。部分转售企业已展现出了灵活的创新能力和对细分市场的独到理解。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新进入市场的转售企业对电信市场普遍规律的理解仍有欠缺,且上游批发业务仍被三大国有基础运营商控制,转售企业的计价能力明显不足,短期内无法对移动通信市场产生显著影响。而国际经验表明,有影响力和实际运营经验的国际品牌进入,对虚拟运营市场的启动可以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构建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对于双方的经营表现也将具有积极意义。如在英国市场,虽然O2仅仅与14家虚拟运营商签约合作,却拥有最多的批发用户数量(如下图)。
图二、英国市场虚拟运营商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关系
数据来源:Piran Partners, 2013
O2的批发业务发展得益于其与Tesco、Lycamobile等建立的虚拟运营合资企业,及其拥有的独立运营的虚拟运营品牌GiffGaff。在另一方面,Tesco Mobile、Lycamobile以及GiffGaff也都得益于与O2的紧密关系,Tesco Mobile用户数已超过500万,成为英国市场上最大规模的虚拟运营商之一,Lycamobile和GiffGaff的用户数也都超过或接近100万,成为各自细分市场上的领先者。
由此可见,与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经验、渠道等优势资源,不失为基础运营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有效手段。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引入具有雄厚实力以及新型业务经营经验的合作伙伴,可以帮助落后运营商改善竞争态势,促进市场更为均衡的发展。
2015年将是我国4G发展进入全面竞争之年。4G市场的发展将催生信息消费的新机遇,但同时也将加剧移动通信市场的失衡状态。为了抓住4G机遇,同时维持市场长期的竞争水平和创新能力,主管部门和基础运营商应采取更为开放合作的策略,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加强与国内外、行业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利用合作伙伴的资金和经验,推动4G发展,提升信息消费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全体消费者。
如果您非常迫切的想了解IT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信息,那么订阅至顶网技术邮件将是您的最佳途径之一。
北京第二十六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至顶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7 京ICP证161336号
京公网安备 00号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市场机会在哪里
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市场机会在哪里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吴劲珉
  5月5日,“三网融合”、“双向进入”这事儿有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获准开展两项基础电信业务: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和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这意味着中国广电在宽带服务市场具备了与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等同的业务经营权。其实目前2亿有线电视用户中已经有2000万是宽带用户,宽带业务已经“无照驾驶”了数年。现在能够名正言顺地做宽带业务,中国广电的网络入户优势、内容优势将如何发挥作用?面对在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广电又能祭出哪些招数,博得一席之地呢?
  宽带市场
  第二根入户线有望崛起
  在传统的电信基础业务中,宽带是一个跑马圈地的市场,能伸进住户家里的,只有一根宽带网线,谁能够圈到地,用户就是谁的,因此无论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是如鹏博士、长城宽带等各种驻地网接入服务商,他们抢的是同一根线。
  而有线电视占有先天之利,房屋建筑时就和网线同时预留了有线电视线,技术进步使得原本只是单向广播的有线电视网线经过改造,成为可以双向互动的网线,而且网线的传输速率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国广电提供宽带业务,轻易地跨越了最困难的“最后一公里”入户问题,而用户也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切切实实地增加了市场竞争的主体。
  其实由于受互联网公司视频OTT业务的冲击,有线电视用户量增长乏力,而宽带接入业务的增长幅度较高。尽管目前2000万宽带用户对比中国电信1.1亿、中国联通7000多万来说还不算多,但中国广电宽带用户的增速在2015年超过60%,相信随着牌照的发放,各地对有线电视网络改造的力度也会增加,无论是骨干网、承载网的扩容,还是接入网能力的提升,作为新增长点,投资会向这里倾斜。
  业界专家预估,经过两三年的集中建设,中国广电宽带服务质量将会有一个明显的跃升。既有选择的便利性,又有上网体验的提升,相信届时中国广电和省级有线公司会体验到用户滚雪球般增长时,既流进大量的收入,又需要大投入去支撑用户不断高涨的流量需求,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滋味了。
  当然从宽带接入水平来看,目前广电有线网络与正在大干快上的全光网络的运营商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正如专家指出的,未来发达城市区域普通家庭宽带接入应达到千兆带宽水平,需要中国广电加快双向改造进程,提高接入网络光纤化水平;同时在骨干传输网络和城域网络承载能力上应更加强壮、安全、高效,云数据中心(IDC)和内容分发网络(CDN)资源应更丰富,布局更完善。
  业务竞争
  可利用内容优势
  中国广电和有线电视网都是为视听业务而诞生的网络,这与三大运营商主要做通信管道有原生基因的不同。按照国务院新划分的部委职能,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对网络中的视听内容负有监管责任。
  中国广电可以充分利用内容经营优势,探索转型发展道路。因为广电系统在长期的经营中已经积累起了丰富的内容制作及运营经验,这对提升互联网内容和视听类服务的权威性、多样性都有益处。广电系统拥有全国性的IPTV集中播控平台,手机屏的集中播控平台也在建设,在丰富的内容基础上,中国广电可以开发独具特色的业务,例如与各有线电视台合作同步推出网络直播,热门赛事、大型活动的网络直播带来的流量是惊人的。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IPTV业务上也非常激进,与光网络改造相对应的,主要就是发展IPTV业务,并在各地试推与50M带宽相匹配的4K视频业务,对传统的电信运营商来说,IPTV也是一个新的增长极。这种“双向进入”,既带来了竞争,也创造了合作空间,资源互换的竞合或将促进三网融合的欣欣向荣。
  发展短板
  网络架构发散整合难度大
  中国广电一直希望将各省网络进行整合,但各地有线公司都是独立运行、独立核算,一些公司的体量比中国广电还要大。有统计显示,有线网络总资产约为1500亿元,而中国广电的注册资本45亿元,这样的整合,即使有政府的强大推进,速度也不会快,除非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据报道,从目前公布的整合计划来看,中国广电拟与陕西、河南、海南等省级网络公司合作打造家庭信息中心试验区;与四川、湖南、海南、山东、湖北等10个省级网络公司合作打造宽带提速与内容分发网试验区;与上海、江苏、陕西、海南等省级网络公司合作,打造有线无线融合覆盖试验区。
  在当前架构下,中国广电和各地有线网络公司采取合作模式也许更为现实。但这种模式使整网的运营成本较高,在培养自己的产业链上,也会由于规模性差,不能得到产业界的全力支持。对广电系统来说,目前全国一张网更像是一个画在墙上的大饼,只有找到打破地方利益割据的有力手段,中国广电的网络才有望成为一张全程全网的通信网络。(刘晶)[责任编辑:吴劲珉]
光明网版权所有【图文】4G时代国内运营商竞争分析研究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4G时代国内运营商竞争分析研究
大小:1.3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营商 生态竞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