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一个银行的银行不良贷款分析报告情况

当前位置: >>>
关于不良贷款处理制度的分析
摘要:本文从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以及影响入手,分析了关于处理不良贷款的多种理论的利弊,以及它们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对于我国现行的处理制度以及关于债转股制度的评析更是用了较大的篇幅,旨在点明其中存在的弊端,明确改善它的方向以及方式方法,同时,提出了我本人对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要:本文从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以及影响入手,分析了关于处理不良贷款的多种理论的利弊,以及它们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对于我国现行的处理制度以及关于债转股制度的评析更是用了较大的篇幅,旨在点明其中存在的弊端,明确改善它的方向以及方式方法,同时,提出了我本人对于处理银行不良贷款制度的理想构架。在文章最后一段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机制问题,亦已指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建议,从而完整的构造了一个处理机制。
  关键字:不良贷款,债转股制度,国有独资公司,阶段性持股
  一、引言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自从有了货币的借贷,银行这一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已经产生了。但现代银行的产生却是较为近代的事情,其产生的标志之一就是准备金制度的建立。①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暗示着我们不良贷款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和存在下去的,无论我们的借款人是有意抑或无意。
  我向来不以为不良贷款是什么可怕的事物,前提是只要将其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围之内。它毕竟是与信贷业务相伴而生的。缺少了它,反而让人怀疑信贷业务这一整体的真实性。但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比例如此之高,确是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总资产的20%左右,更为令人震惊的是,其增长率竟达到了2%②。事实上,2%这一数字的真实性似乎还是有待考证,因为贷款展期以及以旧还新的方法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维系着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正常。换言之,这些数字更高的可能性合理的存在着。
  二、不良贷款的影响
  势态既已到了如此恶劣的境地,那么无论我们对之加以何种严重影响的分析似乎也不为过。首先,倘若我们以20%作为不良贷款占资产比例的数字依据,那么可以知道银行实际可以动用的资产仅为原资产的80%,再依照《商业银行法》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之规定其可以动用的资金实在有限。这实际上就导致了银行信贷资金周转速度放慢,其营业能力也就不可避免的下降。其次,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并未建立起有效的信誉机制,银行对于贷给企业款项收回的控制能力并不强,所以事实上企业将贷款的风险转移给了银行。但银行只是起到了一个信用中介的职能,它以负债业务集中社会上的闲散资金,转而以资产业务加以运用,沟通资金供求,而它本身并没有很大的承担风险的能力。③因此作为银行来讲,它只能将这种贷款的风险外部化,从而分散给广大的储户,这确实是制度上一个无法克服的缺陷。倘若在这时候,人们由于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而只能得到过低的存款利率,但同时人们认识到这过低的利率与他们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而对银行采取不信任的态度时候,挤兑的现象便会发生。那么,可以想象的是银行显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应付如此众多的提款者,支付危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场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也极有可能接踵而来。当然,我们的央行显然不会如此放任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也是很多人对不良贷款情形估计较为乐观的原因。但事实上,作为央行为维护我国的金融市场的稳定,换言之,是为了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生存,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就是非经济的发行货币,其结果我们也是可想而知的了。无论是以“货币派”还是以“物价派”的角度来加以分析,通货膨胀都是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④。那么,通货膨胀对我们的影响究竟会有多大,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对谁的影响会更大一些呢?前一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回答,我们须以考虑的是物价水平的涨幅,或言之,是通货膨胀率。而通货膨胀率归根到底与央行非经济发行的货币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央行非经济发行的货币量是我们所不能准确预测的。而就第二个问题而言,似乎便是简单明了的了,首当其冲的当属个人。因为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中,个人的资产结构相比较而言是最为单一的了,个人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最多的,而可以保值的动产、不动产相对较少。在三者之中,最为弱势的一个却受到最大的冲击,这显然又会与社会的安定牵扯到一起。
  当然,这仅仅是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存在若干假设的前提,但我们也确实可以从中看到不良贷款影响的严重性,认识到我们对其加以整治的必要性。
  三、不良贷款的产生
  不良贷款的成因显然是多种的:1、借款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导致无力偿还。这一种情况相对来说应该是较为正常的,因为无论在银行发展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2、产权不明晰,无论是企业还是国有商业银行均没有较为独立的财产权,银行的贷款行为有时候并不是出于自身意愿,而是受到了政府的偏好的较大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不难看到,大批的贷款涌入了国有企业。余能斌认为,企业债在诸多外界干扰中,行政行为当推首位⑤。诸如“安定团结”类的贷款,银行自贷出之日起便以明白此贷款是石沉大海了。其实,行政干预的行为不仅仅在国有企业方面。由于在经济发展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出于种种原因无法从中央政府获得足够的资金,因此只能将目光放在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身上。以上仅仅是我认为不良贷款的成因之中的两种,挂一漏万。但就我个人认为,第2种不良贷款的成因是最为主要的,由它所导致的不良贷款,也是我们在处理不良贷款任务中所应该加之以着力的地方。既已明确了我们应当努力调整的着力点,那么我们以下的讨论到了核心的解决方法的问题。
  四、污染博弈与政府介入
  在经济学所谓的博弈论中,污染博弈似乎具有它明显的特殊性。处于垄断地位的生产者,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但是出于一个“理性的经济人”的考虑,每个生产的选择不是去处理污染,而是放任污染⑥。亚当。斯密所谓“无形的手”在这个领域内失势了。那么,在这样的时候,我们所希冀的是政府能够迅速加入进来解决这一问题。一如我们所言的不良贷款的问题,因为确是不会有任何一家银行愿意拿出自己的资产来冲销如此巨额的不良贷款,且不论这些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
  我们之所以寄希望于我们的政府,确是因为它有着与市场所无法比拟的力量,它依靠它所特有的行政强制力承担着保护我们的安全、维护我们的利益的责任。我们让渡我们的权利于政府,也就是希望它能够产生一定意义上的“君主生产率”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已如上述,这些不良贷款的产生与我们政府的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法学的理论上来讲,它亦应承担其行为的不当所产生的不利后果。倘若依据这一理论,不良贷款解决问题的重任落在政府一人肩上似乎无可争议。但不幸的是,理论仅仅是存在的合理性,而不并不一定是存在的可行性。关于这一问题我将于下文加以阐述。但无论怎样讲,我个人认为现阶段中央政府仍然应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力量。
  五、理论研究与现行制度分析
  1、 依靠财政填补不良贷款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根源便在于我上面所说的,其行为当的不利后果应由其自身承担,当然这也仅是就我国的情况提出的。这一的方法也确实在一些国家得到实施,并产生了相应的积极的效果。例如波兰1992年设立新的机构,购买商业银行的呆账。还有诸如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当然,以上诸国的不良贷款的成因是否为政府所导致,我并没有加以详实的考证,因为我认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这些不良贷款,而不是去研究它的成因是否与政府行为有关。显然,以中央政府来解决不良贷款的方法,在这几国的实际操作中确是成功的。
  但是,将此理论放诸我国的实践中,其可行性似乎大打折扣。其一,我们的中央政府没有能力解决如此巨额的不良贷款。其二,如果完全由政府填补,会大大挫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那些生产水平较高,能够通过努力按时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发现能够获得财政的帮助,而这些被帮助企业无需付出任何代价,与其归自己还贷款还不如让中央财政来解决;另外一个方面,地方政府为了能够从中获得利益,也不会鼓励企业去归还贷款,这样就很有可能引起“道德危机”。
  2、 银行自身进行债转股
  虽然银行手中存有大量的不良贷款,但这也确实使它获得了对企业的债权。如果单纯的依靠企业的自觉性来归还贷款,这债权实现的可能性极小。作为银行来讲,将这债权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从而使银行取得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权,以此来改善企业的生产能力,这对银行合理的处理不良贷款来说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但这一理论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遇到了巨大的障碍。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得对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这确实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出台一个法律制度既然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那么所出台的法律制度就不该与现行的法律制度相冲突,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出台;或者有足够的理由认为现行的法律制度是不合理的,予以废旧立新。但须予注意的是,这一定是一个长期的、慎重的过程,否则,我们法律的威严会荡然无存。何况事实上,《商业银行法》的这一条规定的用意是十分有利于公众的,限制银行对企业的直接投资,是为了降低银行在主营业范围之外的投资风险,以避免因投资失败所引起的金融风险。
  3、现行债转股政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介入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指经国务院决定设立的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国有独资非银行金融机构。
  从理论上来讲,这一机构的设置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效的。这一方法与我所认为的理想构架也是相一致的,即让政府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但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参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其代表人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这一规定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际操作中造成了巨大的障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那么何从知道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作为企业来讲,其之所以业绩不良,正是由于其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失败,由此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指导呢?那么,所谓的重大决策又如何参与呢?难道真的让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像普通的投资者一样仅仅凭借几张财务报表来加以判断,这无疑是可笑的。其次,我们须予注意的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100亿资本完全是来源于财政拨款,那么它的独立性似乎有待加以判断。既然它完全由政府出资组建,那么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府的影响。基于此,有学者提出了所谓政策性债转股和协议性债转股的区分。我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享有独立的经营权,换言之,债转股应以协议的方式进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进行独立的考察,将边缘性不良资产从银行手中购入,从而对企业进行债转股。只有这样,不良资产才可能被盘活。《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24条第2款规定:财政部根据不良贷款质量的情况,确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的经营目标,并进行考核和监督。这无疑是从法律的角度上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性加以否认。因此,我们需要着重研究的也就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独立性问题。再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活动,依法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促进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制定本条例。从该条例的立法宗旨上来看,其将客体设定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这无疑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我国的银行体系被不良贷款问题困扰的绝不仅仅是国有商业银行,而不能归还贷款的企业也绝不仅仅限于国有企业。倘若是着眼于银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更应该将眼光放宽一些。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分隔线----------------------------
[论文关键词]传统中医药 传统知识 知识产权 保护 [论文摘要]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产生发展特殊性 [论文摘要]本文拟通过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中国...
[论文关键词]经济法产生社会经济根源市场政府 [论文摘要]经济法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
论文关键词:农资连锁经营优势反竞争倾向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农资连锁经营模式...
论文关键词:公司法;监督机制;制度完善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新公司法第123条,分析...
论文关键词:一人公司;设立的一人公司;存续的一人公司 论文摘要:新《公司法》的制...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2016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贷款是银行用于支持经济的一大要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渐现形。然而随着近期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经济调整的影响下,不良贷款节节攀升,贷款的质量问题又已经逐步成为困扰银行发展的一大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成因入手,来进行商业银行面对节节攀升的不良贷款率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对策   [DOI]10.ki.zgsc.   1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情况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现状   201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达到连续17个季度上升。日银监会的数据表示,2015年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量达到了12744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4318亿元,更有预期表明2016年的不良贷款率将会达到2%。   1.2 高不良贷款率造成的后果及影响分析   1.2.1 影响商业银行盈利和运转   商业银行面对巨大信用漏洞导致无法回收账款时,商业银行的收益就会大打折扣,不仅可能导致无法获益,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遇到信用下降,面临挤兑风险时,更有可能引发连环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导致破产等严重的后果。   1.2.2 影响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撑能力和发展   商业银行的贷款在经济的再分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筹集和再分配资金完成了再分配,促进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它回应的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拓展贷款用途提高经济的效益,是支撑经济的重要杠杆。   因此,在贷款出现坏账的情况下银行的放款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正常输出资金就必然会影响银行对于经济的支撑能力,同时,随着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发展竞争都大大强化,此时的不良贷款率将会极大地影响到了经济的平滑发展。   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2.1 内部因素   2.1.1 银行的经营偏向-收益性与安全性的侧重偏好   商业银行的运转主要有三个侧重点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依赖于存贷差额维持收益,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本身是以盈利为目的建立的银行,因此,经营的考核以及收益导向还是偏向促使商业银行进行更多的贷款发放,这种导向导致了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贷款安全性管理的疏漏,形成了“重贷轻管”的短见,导致了后期回收时面对的巨大信用风险。   2.1.2 银行内部体制性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贷款的前期评审主要依赖于一级法人和分层授权管理机制,同时在银行进行实际贷款评审中,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集体审核,虽然看似政策上已经发生了量的变化,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无论是分层授权的重复审核还是层层上报的纵向审核以及依赖人为群体决策的集体审核,都没有办法逃离审核中容易产生的人为错误和经验主义,这些带有重复性审核的政策无法得到人员的有效执行,此外,商业银行审核贷款时所依赖的历史数据的审核材料更是容易被伪造捏造的资料所蒙骗,缺少对未来分析的远见分析策略和对于现状的实体考核都是贷款评审政策的巨大问题。   2.2 外部因素   2.2.1 经济的波动是导致不良贷款的大环境因素   如今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全球联动加速、中国经济增速动能有限、金融结构有待改善、金融风险等都是不良贷款的外部因素。国民经济在进行发展时,必然有企业和人民进行投资或者贷款行为,在正常平稳的发展中,储蓄、投资与贷款应当处于平衡的状况下,即投资的增长能够保证大家贷款的资金需要,贷款又保证了大家的生产动力和资金来源。在经济发生波动时,当贷款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反映在银行身上就是大量贷款陷入停滞的状态。   2.2.2 法制规章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   法制规章存在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不规范的操作以及对银行的保护。银行之间的竞争漏洞仍然给很多企业可乘之机,他们通过多处账户或是多处贷款进行套现,所导致的风险也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信贷工作不严格所导致。目前在投放贷款的法律程序也是不健康不严格的,仍然需要完整的抵押、担保、承诺等合同流程手续。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   3.1 下调拨备覆盖率   动态拨备制度是国家的宏观政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在西班牙等国家早有采用。目前我国的拨备覆盖率监管红线为150%,与世界的80%相比仍然较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2014年的273%不断下降,部分银行2015年达到160%,接近监管红线。   降低拨备覆盖率将能够帮助银行缓解准备提取的压力,同时能够稳定资本充足率,因而能够提高银行的放贷稳定性和潜力,并稳定经济发展。   3.2 继续贯彻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   我国的2011年还提出贷款损失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通过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制度可以缓解不同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通过发挥市场在其中的作用,体现出差别化和针对化,发挥出传导机制,并有效制约部分不良贷款的配发。此外,还可以学习美国的商业银行,采用增加一些额外的风险准备金、贷款抢救金等款项,这些准备金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助银行走回正常经营。   3.3 进一步发展处理不良贷款的资产管理公司   大力发展组建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是有效处理不良贷款的方法。这些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些不良资产通过剥离银行的方式,想方设法将它化解甚至盘活。资产公司通过把不良贷款进行分类,然后选择接受方式,比如收购、委托、参股或是入股。同时为了资产公司最大化接受不良贷款,银行也可以进行一些有利于他们运营的政策,比如减息减税等政策,以此来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3.4 坚持定期打包出售不良贷款
  不良贷款打包出售是另外一个帮助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对于不良资产,银行可以出售其不良资产,这样的好处是,能够缓解他们自身的压力的同时还能够调动民间的剩余资本,甚至可能会吸引到外资的进入市场来投资于不良资产。   3.5 加强区域政府与银监会协调对策   地方政府应当协助不良贷款的处理,专项进行拍卖出售等工作,帮助他们进行不良贷款的评估工作,健全消除不良贷款的市场要素,努力转化不良贷款。银监会应当与各阶层政府进行合作,发挥应有的效应,强化风险监控手段,弱化人为主观因素,完善对于各阶层的审查工作,协调同步数据分析模型。银监会方面,应该要监督和协助金融机构,并加大核销的力度,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处理一些不良贷款,帮助不良贷款的消除和转化。   4 结 论   本文中,笔者简单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历史并阐述了目前的不良贷款情况,2012年以来不良贷款所带给我们的警告始终没有消失,而处于经济转型中的我们只有结合我们的经济状态,不断通过探索其原因和解决方法,从源头和贷款两方面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在不良贷款的原因方面,我认为可以从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来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处理和贯彻现存不良贷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向.经济下行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J].北方金融,2015(7).   [2]朱彤.美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金融视线,2013(5).   [3]朱彤.日本处理不良债权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3(2).   [4]周小川.重建与再生 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5]V.Shih.Dealing with Non-Performing Loans:Political Constraints and Financial Policies in China[J].The China Quarterly,(180):922-944.   [6]Beck Roland,Jakubik Petr,Piloiu Anamaria.Non-Performing Loans:What Matters in Addition to the Economic Cycle?[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3(2).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欢迎转载:
推荐:    ||||||||||||||
当前位置:&&
2013年-2015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分析
&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累计为11,863.00亿元,占全部贷款比例的1.59%,新增不良贷款余额为944亿元。
以下为2013年-2015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统计表:
不良贷款余额(亿元)
占全部贷款比例(%)
2015年三季
2015年二季
2015年一季
2014年四季
2014年三季
2014年二季
2014年一季
2013年四季
2013年三季
2013年二季
2013年一季
更多其他,请参考前瞻数据库。
前瞻产业研究院推荐: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热门调查榜
热门数据榜
2016年中国规模以上化妆品企业销售收入大幅下滑13.8...您必须才能发表留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