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产品出现山寨电子产品的了?

山寨嬗变&一棵歪树如何修成正果
当绝大多数的人们还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山寨”这个词语的时候,近日英国《连线》杂志已经把中国的山寨现象作为新的商业创新模式来报道,而在中国上海,一款被称为由“最正规的山寨厂商”生产的手机正一货难求。中国的山寨产品和新的山寨时代正以不再是简单仿制的面目重新被大众所认识。
  根据相关的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山寨手机的生产量约为1.45亿部,占全世界手机销量的10%。中国电子产品的“山寨”之路,是否正在从简单模仿走向创新发展的自立大道呢?
<img ALT="imag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cn/epublish/node32682/node32684/images/.jpg"
TITLE="山寨嬗变&一棵歪树如何修成正果" />
  爱山寨or NOT
  如果你在淮海中路上的某5A级写字楼,早上10点,在电梯门口调查谁在使用山寨手机,你换来的可能是一个个白眼。
  但如果是在上海火车站附近的不夜城的大门口,调查前来买货的人们,他们这次来的购物目的是什么,答案极有可能就是一台山寨手机。
  据咨询机构iSupply估计,2009年中国山寨手机的生产量约为1.45亿部,其中约1.1亿部出口到其他国家,占全世界手机销量的10%。
  全国最大的山寨货基地,在珠三角南部的深圳。华强北,这个中国地图上的一个小点,成就了中国著名的“山寨文化”;而在全国各地每一个一线、二线城市,也都拥有各自的“华强北”,譬如,北京有中关村,而上海就有“不夜城”。
  这一天的下午1点,不夜城里面的档主们,很多才刚刚开始吃盒饭。走到5楼,这里的装修明显要比下面几层楼的显得更加的简易。小小的隔间和摊位,一个连着一个,上面摆放着各种手机和模型,以及各式各样的配件,买货、卖货;讨价还价、咨询使用方法,让这里人声鼎沸,犹胜菜市场般的热闹。
  很多档主都在这里做了好几年,老文(化名)也是其中之一。虽然随着这里的手机店铺越来越多,这一两年的手机利润早已不如前些年,但靠着“走”量的优势,老文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我要一台样子和功能都看起来像苹果的手机,价格最好在2000元以下,你看有什么推荐?”一位学生妹样子的人进店咨询。
  老文立马拿出了两台山寨机器,当场给她做起了演示。不到两分钟,又有一位中年男子进店,他让老张选两台“双卡”、“待机模式超长”有“摄像头”的机器。据说,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老张这里消费了,“山寨机功能齐全,价格也很便宜,100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很好的产品了。这一次是我们工厂要搞年会,这两台山寨机是我们年会中的大奖。”
  “你这里主要卖的都是山寨货吗?”记者问老文。
  “不是,还是以品牌的水货居多。国产的山寨货也卖得不错。”老文说道。
  山寨是什么
  老文所说的品牌水货,在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所出的《解码山寨电子产品》调查报告中,也被列入了山寨的概念范畴。
  “在广义上,山寨电子产品指未经正式渠道销售的电子产品,其中包含了多种产品来源:除了对知名品牌的仿制品和假冒品之外,主要还有水货和翻新货等。”该调查称,在狭义上,山寨产品指由一些作坊式小厂生产的,未经国家准许和检测的,通过非正式的渠道销售的电子产品,主要包括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和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产品。
  而在上海市工业发展咨询公司总经理董锡健的眼中,今天的中国,山寨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现象。“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山寨是在民间发展起来的,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当你在一处风味独特的湖南风味的湘菜馆子中吃饭时,你吃的就是一种‘山寨’。”
  董锡健对记者说道,“像‘风味餐厅’,它只有在当地才是正宗的,你拿到了外地,那就是山寨。在上海的其它各地的餐馆,无论是云南风味还是重庆风味,在上海这个区域而言,它就是山寨。”
  “山寨现象在中国早已经是满大街都是。”他表示,比如工业中的山寨,我们说的‘翻版’其实就是山寨,还有“逆向工程”也就是翻版的意思。通常我们在仿造后,要有一个国产化的过程,那它其实就是山寨的过程;而在外贸方面,来样加工也是山寨,服饰中的‘驳样’也是山寨,“所以说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出了这么一个语言”。
  董锡健告诉记者,“山寨”在中文里最早是指抄袭他人产品的行为,源于广东语系,与西方copy的意思差不多。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游戏机等不同领域。这种现象的另一方面则是善打擦边球,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引起争议。
  但山寨并不等同于山寨文化,董锡健认为把山寨和山寨文化相提并论有点牵强。“因为文化两个字有褒义的意思,文化也涉及到一个沉淀和积累的问题。山寨文化是民间的提法,如果硬要说是一种文化就比较牵强了,因为它没有指标体系。文化可以发展成文化产业,但是山寨文化不是一种产业。”
  眼花缭乱的山寨
  山寨的风行在中国并不是今天才有。时间回溯到2001年、2002年那段时间,如果你到深圳、广州去出差,就会发现一个很匪夷所思的现象:很多当地人拿的都是诸如“NOKLA”、“SAMSANG”这样的牌子手机,无论是正规商店还是街头小摊,摆得最多卖得最好的都是一些奇奇怪怪至少在内陆地区闻所未闻的品牌手机。其实,跟山寨手机同时出现的还有山寨MP3,在华南地区一度涌现出300多个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的MP3牌子。与山寨手机相比,这些山寨MP3更早走向全国,出现在大小电脑卖场的柜台上,与“创新”、“三星”这些名牌MP3摆在一起,形成一道颇有意思的风景线。
  如此繁盛的山寨市场不是没有由来,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所出的调查报告称,中国特殊的宏观和制度环境为山寨电子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凭借着劳动力的价格优势,俨然成为了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的“世界工厂”。在珠三角地区(Pearl
Delta),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代工业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数万家企业同时聚集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产业、人力资源的聚集和共享,成为了制造山寨产品的基础。
  而在需求方面,中国拥有的庞大低端市场,成为了山寨电子产品出生和发展的市场基础。中国巨大的低端市场成为了山寨产品初期最重要的目标市场。2008年,在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00个城市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由于教育水平和信息流通差异的原因,中国还存在着很大的“数字鸿沟”,中西部地区对电子产品的了解非常有限,而山寨产品正好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契合了这部分的市场需求。另外,市场容量的绝对规模成为了山寨产品能否成功的又一个决定性因素。
  洗脱贬义的“山寨”
  但是在绝大多数的人眼中,山寨一词还是贬义的,因为它总和质量差联系在一起。山寨机“没有售后保障”、“电池不安全,会有爆炸的可能”、“辐射高”、“内嵌广告多,收费多”等等成为网上抱怨的主要原因。
  打开谷歌的搜索引擎,在新闻一栏下搜索“山寨”,出来的新闻是《工商总局下文严查山寨机冒用品牌厂名》、《山寨手机私扣话费》等严打新闻,以及《“奢华”山寨LV皮带手机》等雷人消息。
  “山寨产品给人们的感觉还是质量差吧!”董锡健说。这也正和上文中记者在调查中,人们回避回应使用“山寨”产品的反应相契合。使用“山寨”产品,就像是一个不上台面的举动。而各大厂商也竭力回避自己生产的产品有“山寨”的嫌疑。
  马海,上海市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近期,他却一直在新浪微博上为“山寨”正名。他说:“‘山寨’是依靠抄袭、模仿、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反权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解构性、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但,当今山寨已经不是贬义词,随着国际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作为推进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我们鼓励国内企业学习并模仿国外先进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产品并加以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马海亲眼看着一批国内电子产品从“山寨”之路逐渐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浙江嘉兴有一家国产手机的厂家,它原来也是从学习模仿借鉴国外品牌开始的,但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家年产手机3000万台的大厂家,成为了当地的纳税大户。”而在上海,也有不少企业从生产“山寨”起家,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找准了自己的发展。“在我所在的创意园区里,就有一家公司现在转型做了GPS导航,发展得相当不错!”马海表示。
  “山寨”的未来
  董锡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青铜器刚刚出现的时候,先是模仿陶器的器型,到后来才慢慢摸索出适合青铜这个材质的器型。总是先有一定的源头,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适合时代的东西。
  “我们对山寨应该有一种包容的态度,我们应当从正面去回应它,不应该拒绝。”董锡健说。“你看青少年的一些小发明、小创造都要有参照物。山寨要有逻辑起点,也就是要有参照物。”
  在国外,很多企业也是通过山寨成长起来的,小企业刚开始的时候综合实力不强,资金、科技、人力都不够,要先山寨。“山寨是很合理的。日本在二战后,复兴时就培养了许多大学生,它是从模仿美国开始的;韩国也是从仿造欧美开始的。我们说德国制造好,它以前也是模仿美国的。真正能发明的毕竟还是少数。”董锡健说。
  马海更是给记者举例了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知名厂家在新产品中,借鉴苹果iPhone的地方。他表示,即使是大厂家也会模仿、借鉴优秀产品的可取之处,并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发挥自己产品的更大优势。
  但模仿和抄袭之间的界限很微妙,中国的不少厂家就经常会面临着法律上的纠纷。面对山寨企业在知识产权上面临的困境,董锡健认为“山寨产品是可以的,但是你要注明参照系。山寨是为了得到更好的产品,但我们也不能侵犯知识产权。所以一定要在产品中注明哪些是参照的,哪些是创新的。这样才能推进人类的进步、科技的进步。”
  董锡健还从生活电器的发展路径,肯定了“山寨”在某一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山寨在日用品当中非常多,厨卫,家电。有的人就想出,我不叫它家用电器,叫生活电器。比如我有一次去浙江嵊州,它是厨具之乡,占了中国厨具生产的半壁江山,它也是翻版国外的,而它现在是在一个转型的过程中,它想要重塑形象,提高自己的能力。它在厨具中导入新一代智能化功能,当然这一开始也是模仿国外像西班牙、意大利的。为了提高软实力,它要导入新的概念,导入新的科技,新的智能化生活电器。比如说厨房可以种菜,在厨房划一块地,用LED等来代替光照,然后无土栽培,就可以有新鲜的蔬菜,冰箱里可以有豆芽之类的蔬菜等等。只不过它的外观还是按照国外的来,但是功能就有突破。在中国,家电外观原创的比较少。”
  对于山寨,马海和董锡健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了同样一个观点:要重新定义它,要重新去理解它。“我们现在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创意型社会。中央提出要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而这一个发展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在这之中找一个平台,一个跳板,那就是要山寨,去模仿、去突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需要这么一个平台。”
  山寨,是所有新产品发展的一个依据,有所借鉴,才能更好地发展。就好像学书法的人一开始总得描红,指法再好的钢琴家也得从最基本的卡农指法练起一样。对于中国的山寨电子企业,它或许有难以启齿的“原罪”,但在模仿之中,如果能逐渐奏出越来越动人的属于自己的创新曲调,就能成就更美好的音乐世界。
  中国式山寨的流变
  山寨出现  “山寨”的提法源自香港。最初是小规模经营的工厂或家庭小作坊的代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传入深圳。由于“山寨厂”生产的“山寨货”多为仿制和假冒产品,故“山寨”又引申为“模仿”、“翻版”、“冒牌”的意思。
  山寨经济形成  自2005年后,中国电子制造行业的产业管制和技术门槛再度降低,在深圳及江浙出现了大批“山寨”厂。“山寨”产品针对主流品牌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进行成本极低的模仿和再创新,最终在价格、外观、功能等方面全面超越被仿品。“山寨经济”逐渐成形。
  山寨文化席卷中国  从2007年开始,不仅仅是制造行业,山寨电影、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等,这一系列造就了一个以“山寨”为中心的非主流文化圈,山寨热也在2008年达到巅峰。
  山寨中走出的创新  近日,《连线》杂志英国版网站发布了特写文章《山寨!》(shanzai)一文,借一位需求研究专家的视角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山寨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文章认为,中国山寨并不仅仅是模仿,更包括了创新,这是一种新颖而激进的商业创新模式。
  中国式山寨的利与弊
  近几年,山寨在中国的走红实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史上最牛”“雷人”等网络流行语不同,山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而作为文化的特征就是其具有极强的概括能力和对既往同类事件的追溯定义能力。但是,当下山寨文化的风行并不能掩盖其深刻的非理性基因。山寨文化的兴起,一方面契合了当下大众文化的勃兴,具有反权威、反垄断、反精英的平民化特征,另一方面,却又带有强烈的对现有社会秩序的颠覆与破坏性。
  观点一:山寨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民间创新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山寨产品的情况来看,固然有一些是伪劣产品,但多数是通过借鉴模仿而赋予创意的产品,有的产品特别是手机产品,往往整合了很多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草根平民阶层的需求,增加新的功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产品。至于山寨影视,山寨明星等,则更是“山民”利用名牌栏目的名气和名人的良好社会形象,借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间,充满了调侃式的、极具幽默感的方式、语言和感情,反映了民众通过平和的方式和手段,表达渴望变革的善良情怀。这无论在山寨产品创造或利益诉求的表达方面,都是一种创新,是民间和谐文化的创新。
  观点二: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
  新兴行业,尤其是高科技行业和垄断行业,暴利思维积久成习。在无法依靠体制改善的情况下,“山寨”成为了满足平民需求的一种方式。久之,自然就衍生出了反抗行业暴利的功效。
  观点三:山寨文化是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科技的重要力量
  大量的山寨产品的出现,必然造成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客观上鞭策着各自产品的加速更新。
  观点一:山寨是创新还是伪创新?
  山寨手机是山寨产品中最广泛的,最为人称道的是眼花缭乱的外观设计和多功能,有人说这表明强大的创新能力,但这其中所蕴含的基本元素和核心技术却罕有自主研发,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功能整合”、“伪创新”更为贴切。
  观点二:山寨文化的竞争,良性还是恶性?
  在山寨市场,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山寨的创新难以形成门槛,大量厂商涌入,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效应的缺失,必然导致价格大战。深层次创新、市场流通监管、质量底线等等方面的问题必将接踵而至。
  观点三:山寨文化会否危害正规品牌企业的创新?
  “山寨”产品凭借低廉的成本优势,无情地鲸吞着正规品牌厂商的市场占有比重。相比那些国际跨国品牌,我国的民族工业起步较晚,所以山寨产品对民族品牌冲击最大。这对“中国制造”是福是祸恐怕尚待观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如何看待山寨产品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看待山寨产品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经济半小时:山寨将终结电子产品暴利时代_网易科技
经济半小时:山寨将终结电子产品暴利时代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视频:山寨将终结电子产品暴利时代()
图片01:山寨成为模仿、新奇、廉价产品的符号,实际上,市场上被卷进山寨风的不仅只有手机,大到液晶电视机、电脑,小到MP3、数码相机,都有山寨机的身影。
图片02: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称,山寨现象是一种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个必然的一个现象,第二个就是咱们国家的产业基础,咱们国家现在已经被很多人称之为世界工厂,全世界的电子产品,大量的主要都是在中国生产。
我们栏目曾经报道过深圳的山寨手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个新名词,山寨,也流行了起来,成为模仿、新奇、廉价产品的符号,实际上,市场上被卷进山寨风的不仅只有手机,大到液晶电视机、电脑,小到MP3、数码相机,都有山寨机的身影,究竟有多少电子产品采用了山寨模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记者对北京、深圳和广州进行的调查。
北京山寨市场如火如荼
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家电子商城,在这一个接一个的柜台里,销售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及其配件,记者对山寨产品的调查,就是从这些林林总总的商品开始的。
“无线网卡多少钱?”
“一百八。”
“为什么那样便宜呢?”
“就是小厂家别人贴牌子上去生产的。”
“是贴谁的牌子?”
“想贴个什么牌子,就贴什么牌子。”
记者发现高仿知名品牌的无线网卡,贴上的商标除颜色不一样外,广告内容都一样,同时,杂牌子也很多,价格从180元到500元不等,一位销售人员将两种无线网卡拿出来给记者做了一个比较。
“它们模具都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这个全是金属压缩边的,这个全是塑料壳压缩的。”
在生产地一项,记者看到,山寨无线网卡都是深圳的企业生产的,与无线网卡一样被山寨的电子产品,还有学生们喜欢的MP3播放器。
“这是仿的艾利和的,这是,真的399元,一个G,假的95元。”
“它的质量怎么样?”
“质量还行,上学的孩子们成批买。”
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学生们都知道这些MP3播放器是高仿的,外表没有品牌产品精致,售后也不是全国联保的,但是,由于价钱仅仅是品牌产品的三分之一,产品质量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购买的人还是比较多。
“你像这个货不是说一个大的代理商在中关村整个做起来的,市场需要。”
记者调查了中关村的几家大商城的二十几个柜台,发现被山寨的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其中,来自美国的金士顿U盘,被大量高仿。
“两个G的金士顿多少钱?”
“60块钱。”
“50块钱最低了,行你就拿,不行就算了。”
“70元给你最低了。”
记者对两个G内存的金士顿U盘的价格进行调查,发现价格很乱,从50元到85元不等。
“便宜的那是电脑刷出来的,假的,芯片本身都没有2个G的内存,顶多到1个 G,或者不到1个G,存的东西,超过1个G的东西就打不开了。”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销售的金士顿U盘,都是深圳、广东一带的小企业生产的,由于利润较高,成为了市场里销售最普遍的产品之一,一些卖其它电子产品的柜台,都在捎带卖金士顿U盘。
“一个假的,两个G的U盘,30块钱拿货,卖给你50元,人家还赚20元,一个真的卖给你70元才赚多少钱?8块钱。”
“62元进的货?”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不仅仅是电子产品被大量山寨化,、等国际知名品牌电脑的配件也在被山寨,在中关村一家最大的电子产品卖场的耗材销售区,随处可以看到,被高仿的世界知名的笔记本电脑的鼠标、键盘、电源线和电池等配件。
“它有仿的,也有原装的,还有一般仿的。”
在调查中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销售人员都并不回避山寨电子产品的存在,一位销售商告诉记者,这里的大部分销售人员都会告诉来购买电子产品的顾客,有正品和山寨产品之分,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做出选择。
“价钱合适我就告诉你是真的,价钱合不到我就给你个假的。”
山寨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它背后是一条极为完善的产品供应链条
看来,现在电子市场上,廉价的仿冒品不仅不用遮遮掩掩,反而打着山寨的旗号,招摇过市,不但山寨产品的队伍不断壮大,山寨厂家的服务也在升级,即使明明知道买的是仿冒货,有问题也能找柜台解决,北京的山寨市场如火如荼,作为山寨产品的发源地,广州和深圳的情况又如何呢?
记者来到全国最大的二手电脑交易市场,广州天河区的金桥二手电脑市场,进入商场二楼,映入记者眼帘的不是电脑,而是挂满四周和摆放满各柜台的液晶平板电视。
“整个市场都在做,10万元的(本钱),你要做,我就给你做。”
记者:“有没有几百家?”
“应该有的,大大小小应该有的。”
销售柜台里不仅仅是电视取代了电脑,更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些液晶平板电视机的价格比商场里的品牌电视,价格将近便宜一半。
“42寸的4800元,19寸的1250元,26寸的2400元。”
记者见到,商场里的一些柜台,一边卖着电视机,一边正在现场组装。
“大机器就用高清板,小机器就用这种板。”
“这种板在国内都能买到?”
“有专门的厂家生产?”
一位柜台经理告诉记者,组装一台液晶平板电视的所有材料,商场里都有卖,他们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选择质量、档次不同的配件,进行组装。
“你要高清的我就高清给你,你要普通的就普通给你,一分钱一分货。”
记者计算了一下,大概一个小时,这台37寸的液晶平板电视机就组装好了,柜台经理告诉记者,组装这样一台电视机的成本,液晶面板是最贵的材料,大约在2000元左右,外壳和集成板卡1000元到1500元,组装费他们可以赚到150元钱。
“带有两个功能,你配上电脑的话,一边可以看电视,一边可以看电脑。”
那么,这些手工组装的山寨液晶平板电视机,与正规厂家生产的电视机有什么差别呢?记者仔细观察发现,显示屏上都有一些点状或者线条状的毛病。
“有一条线,看上去外观有一点影响,个别有些点,厂家就是因为这个拿出来。”
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液晶平板电视机的显示屏都是品牌企业淘汰的次品,但是由于有些显示屏瑕疵并不明显,不影响收视效果,加上价格便宜,购买山寨液晶平板电视机的消费者还是不少。
“我们全国各地都发货,今天发得少一点,昨天几十台。”
“一个月能卖多少?”
“一个月,几百台应该可以的。”
如果说液晶平板电视机是继山寨手机之后,公开上市的最大件的山寨电子产品,那么,数码照相机、摄像机产品的山寨化正在成为趋势,刚从杭州来到深圳开拓事业的李忠辉,看见市场上日益齐备的数码照相机的原材料,便与朋友一起组装了一台数码照相机。
杭州迪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辉:“随便花个几百块钱,我买个零配件,我自己组装起来,现在在这个市场,你就自己去看自己去买,今天晚上你可能就装得起来,数码相机。”
记者:“多长时间装完呢?”
李忠辉:“如果是你第一次做,两三个小时。”
李忠辉告诉记者,现在已经有不少个人和企业在组装山寨数码照相机,记者在一个销售山寨手机的网页上,找到了一家专卖山寨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公司,然而,记者根据对方提供的供货地址,来到深圳华强北路的曼哈顿数码商场,找到一楼B区的123号柜台,却发现柜台上只有山寨手机销售。
“有相机,但这里没有摆出来,你要我就上去拿。”
柜台上摆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记者看到,所有到这里买山寨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人,都是先在笔记本上确认要买的产品,销售人员再去取机器,记者发现,这里展出的产品从550元到1180元不等,都是仿的、三星、佳能等产品的外观,牌子是自己取的。
“配置与三星一样吗?”
“不一样,成像上没有达到1000万像素这么高。”
其实,我们在节目中看到的,仅仅只是一部分被山寨的电子产品,山寨的出现,似乎彻底颠覆了电子消费品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高科技、高价格在山寨模式面前荡然无存,这就像是变魔术一样,你想要什么,就能给你变出什么,为什么这么多的电子产品能山寨?山寨现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来看看山寨产品的前世今生。
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山寨现象是一种技术发展趋势,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一个必然的一个现象,第二个就是咱们国家的产业基础,咱们国家现在已经被很多人称之为世界工厂,全世界的电子产品,大量的主要都是在中国生产。”
改革开放之后,在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来料加工企业和一些为国际品牌代加工电子产品的企业,这些企业发展到今天,奠定了我国电子产品技术生产普及化的工业基础,构筑起了我国沿海一带电子产品完善的产业链,深圳的康迪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从代加工发展起来的企业。
深圳康迪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广生:“以前我们是以组装,组装为主,还是加工厂,人家要什么牌子我就做什么牌子,人家没有什么牌子,我就给他(做)什么牌子。”
陈广生告诉记者,过去康迪斯是专门为日本的索尼、东芝,韩国的三星、大野、山水,以及国外的一些企业,生产VCD、DVD影碟机配件的,当时,与沿海的所有代加工企业一样,康迪斯除了拥有廉价的厂房和劳动力外,制作产品的设备、原材料和技术,都是由合作的企业提供的。
陈广生:“我们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把很多东西,把很多技术,甚至工厂的管理,都慢慢地教给了我们,我们企业就慢慢成长起来。”
康迪斯公司在代加工过程中,逐渐培养了自己的技术人才,掌握了生产VCD、DVD和液晶电视机的核心技术,公司也从过去只能生产配件发展到能生产高清数字电视。
深圳康迪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奇:“从DVD到现在的平板电视,还有国标数字电视,产品是越来越高端了,技术管理各方面越来越成熟,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这时陈广生发现,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还很大,企业代加工的产品,贴上合作方知名的牌子,进入市场价格就能翻一倍到几倍。
杨奇:“你比如说我们代工的42寸的液晶电视,我们代工贴了它的牌子,它卖七八千,八九千,那我可能五六千就可以卖。”
于是,康迪斯同不少代加工企业一样,在为国外品牌公司代加工产品的同时,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生产产品并在国内和海外销售。
“一直在帮人家加工,好象就是核心竞争力没有什么好,没有多大的好处了,只有自己的品牌才是以后企业的一个出路。”
在本世纪初,与陈广生想法一样的来料加工企业和代工企业老板还有很多。
“现在我们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移过程当中,就品牌和那个代工并重,渠道上是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并重。”
由于这些来料加工企业和代工企业拥有成熟的技术,而国内又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与知名品牌企业的产品相比,产品价格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因此,不少来料加工企业和代加工企业,一部分开始陆续转向专业化生产电子产品,一部分企业则重新整合资源,生产各种电子产品所需的配件,满足下游企业的需求。
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阚凯力:“应该说一、二十年来,随着集成电路的高度发展,已经使很多的产品,它是上游的那些职能都可以高度的标准化,集成化,集中到一块芯片里面去,这样的话就为下游产业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去适应市场的需求,造成了这么一个技术上的前提条件。”
有来料加工和代工背景的企业,推动电子产业分工越来越明细,使电子产业逐渐在深圳及沿海一带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为电子产品的山寨化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
“这个产业很大。”
“有多大呢?”
“如果我们说主板或者电源,主板、电源这一块里面的配件,还有外壳这些配件,最少有500家。”
“包括那些小的配件要算起来,有多少家呢?”
“那就更多了,小配件,半成品就已经很多了,零件来说更多了,几千家都有。”
山寨产品的出路何在?
山寨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在它背后,是沿海电子产业过去20多年的积累,是一条极为完善的产品供应链条,还有无数大大小小的零配件企业,但是,一些临时拼凑的山寨产品,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电磁辐射超标、电池安全隐患等等问题,云南省电子产品检验所在很多电子产品卖场设立了现场监测点,就发现在山寨产品中间普遍存在质量缺陷,一方面不少消费者追捧山寨产品,认为它打破了某些品牌的价格垄断,而另一方面,包括云南省电子产品检验所在内的各地质检部门也在防范鱼目混珠的山寨机侵犯消费者权益,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山寨产品?谁又能为山寨产品指出一条明路呢?
杭州迪安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辉:“吸引我们过来的理由,它整个原器件的产业链都在这里,还有这么好的加工生产线。”
从事GPS导航软件研究开发的李忠辉不得不把公司从杭州搬迁到深圳,他告诉记者,如果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在深圳,就意味着这个企业不能很好地在这个行业继续发展下去。
“我们在杭州做样机的时候,时时刻刻都要飞深圳就这个原因,不停地要采购原器件运到杭州去,这样是增加成本,第二个产品的灵活性非常不够。”
刚到深圳不久的李忠辉告诉记者,深圳电子产品产业的完善程度让他大开了眼界。
“它这个完善到什么程度,就是从这个模具上的一支笔啊,它都有几百种选择。”
在深圳,李忠辉不仅仅感到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发达,同时让他感到,这里生产电子产品的工厂也非常完善。
“接触了很多这样的生产工厂,才真正知道,这些生产工厂,所生产的过程和生产成本,要低于我自己生产。”
在这个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有些流水线在生产MP3播放器,有的在生产导航仪,还有的在生产手机,这里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电子产品的生产流水线都是可以通用的,深圳的电子产品产业链,就如同这生产线一样,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材料采购、生产、销售都可以在同一个产业链上完成,因此,山寨产品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看,对深圳及其沿海电子产业资源的整合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半小时观察:给“山大王”们一些期待
我们曾经持续关注过“山寨机”现象,也对“山大王”们偷税漏税、侵犯知识产权、挤压“正规军”生存空间的行为进行过抨击。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山大王”们的出现有其必然的土壤,对“山大王”不能一棒子打死,应该恩威并济、剿抚并用,把“山大王”变成保境安民的“正规军”。
其实,在国外,很多行业中的佼佼者也都曾经历了由最初的仿造,到逐渐消化吸收技术,最后再到做大做强,创造自主品牌的这样一条道路。早在上世纪初日本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同样经历了一条山寨之路,不论是在汽车工业、制造业、电子产业等方面大都是仿造欧美先进技术来制造产品,当技术成熟之后,靠仿造出身的厂家才逐渐向自主研发和自主品牌转型。当初靠仿造起家发展而来的日韩车系,如今已经凭借其独特的设计风靡全球。
可见,从山寨机到正规门派,路途遥远而艰辛。下一个黑马是谁,我们很难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面对市场的多变性竞争的残酷,想要蜕变,光靠仿造和低价格,已不再是山寨机继续存活下去的手段,而只有开发更具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山寨机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出头,也才有希望成功转型。
我们不妨给予这样的“山大王”们一些期待,没准儿里面会出现我们的戴尔,要知道1984年的时候,迈克·戴尔也只是在宿舍里攒着“山寨机”。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寨产品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