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卓和苹果安卓系统占用运行内存存差那么大,苹果也不卡顿

为什么说安卓系统流畅度远跟不上IOS系统?原因太屌了!-ROM下载之家官网
为什么说安卓系统流畅度远跟不上IOS系统?原因太屌了!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的使用普遍,那么大家也就慢慢对智能产品的功能有越来越多的新要求,大家都知道安卓和IOS相比之下IOS的运行流畅度远比安卓的好,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差距是在哪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开谜底,还不了解的伙伴们快来围观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两种后台机制详细解析
  众所周知,安卓手机一直都以“真后台”机制著称,“真后台”就是当你打开一个APP后,它会一直在后台运行,除非你主动去关闭或者内存不够用了。而且任何应用都可以同时进行,它们可以同时连接网络,GPS定位,推送消息等等,这样的后台机制便是”真后台“。
  既然有“真后台”那必然也会有“伪后台”,苹果手机的iOS系统就是“伪后台”,当你按下Home键回到桌面的时候,你之前运行的程序大多数都会冻结,你可以理解为从内存中写入到ROM中。等到你再打开这个APP,由于iOS重新加载的过程很快,你几乎察觉不到异常。
  当你在使用iPhone手机时,除了正在使用或个别特殊APP是真正运行的,大部分APP都被冻结了(也叫墓碑机制)。要想证明这一点很简单,比如你用iPhone看视频或者玩游戏,当你切出去的时候它们会自动暂停在那里,视频也不会再继续缓冲,因为这个APP被冻结了。
  当你的手机返回桌面之后,iOS系统会分析判断这些后台程序,你经常使用且有用的就保留,哪些是没用就进行冻结,以保证内存最大功效的利用,继而带来系统的流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iPhone虽然只有1GB内存,但却足够使用的原因。
  二、“真伪后台”优缺点分析
  1、伪后台的优势:
  伪后台相对真后台的优点也非常明显,系统对于硬件并不会过度依赖,而且系统会集中资源用来处理现在正在运行的程序,让用户感觉非常流畅。这样的系统的CPU和内存利用率高、发热量少、系统运行流畅,比较省电。这也就是为什么iPhone
6电池容量仅1810mAh,续航却很不错的原因。
  2、伪后台的劣势:
  伪后台的最大缺点就是除了个别特殊APP外,大部分后台程序没有在真正运行,这也会给我们造成一些不便,比如后台缓存视频会中断、漏接通知提醒的。而且现在APP越来越大,一些旧款iPhone重新加载后台应用时,偶尔也会卡慢。这也就是为什么iPhone
6S也开始配备2GB大内存的原因。
  3、真后台的优势:
  当系统在运行一个应用程序时,可以同时在后台处理多个任务,让你在玩游戏,看书的同时,还可以缓存电影,缓冲网页,更新软件,地图导航等等众多任务同时进行,给用户带来极大的方便。
  4、真后台的劣势:
  内存占有率极高,后台运行的程序还会继续联网工作,处理器不得不一直进行极快的运算处理,从而带来卡顿,手机电量消耗高,手机发热等后果,这也是有些安卓手机掉电异常快的原因。
  总结:
  综上所述,从仅仅系统流畅度上来看,苹果的iOS系统无疑略胜一筹,但安卓系统优点也是不可忽视的,真后台才称得上是真正有生产力的系统。未来的手机系统应该是真伪后台的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热门刷机包top10
热门刷机教程top10
热门ROM资讯top10
热门手机刷机包
热门刷机包top10
热门刷机教程top10
热门ROM资讯top10
热门手机刷机包
刷机包下载一问易答:为何iPhone6仅1GB内存却不卡_网易手机
一问易答:为何iPhone6仅1GB内存却不卡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之所以苹果手机采用1GB内存都够用,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系统环境,iOS系统只需要保证几款iPhone移动设备上的运行体验即可,而Android则需要兼顾尽量多的已存在和未存在的不同硬件组合,在可控的环境内对系统做针对性的优化,其优势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网易四川省成都市手机网友在一问易答中问:为什么苹果内存小却不卡,用电也省。之所以苹果手机采用1GB内存都够用,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系统环境,iOS系统只需要保证几款iPhone移动设备上的运行体验即可,而Android则需要兼顾尽量多的已存在和未存在的不同硬件组合,在可控的环境内对系统做针对性的优化,其优势自然就不用多说了。除系统环境外,响应机制也是苹果内存小却不卡的重要因素。iOS的设定为最先响应屏幕反应,而Android响应屏幕排在应用与框架之后。iOS响应顺序依次为触摸(Touch)---媒体(Media)---服务(Service)---Core架构,当用户只要触摸接触了屏幕之后,系统就会最优先去处理屏幕显示也就是Touch这个层级,然后才是媒体(Media),服务(Service)以及Core架构。而Android的优先级响应级别则是应用(Application)——框架(Framework)——屏幕显示资源(Library)——Kernal架构,和显示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这一部分属于Library,当你对屏幕操作之后,Android系统首先会激活应用、框架,然后才是屏幕最后是核心架构。另外就是开发语言了,iOS采用执行效率极高的Objective-C语言,而Android采用的Java语言因为虚拟机的存在,二次转化再执行效率就要低很多。还有最为重要的就是后台管理方式了,iOS中的后台程序并不是指当前后台运行程序,其实是你最近使用过的程序使用记录,比如浏览器的网页浏览记录。Android的后台则是一直在内存中运行,程序在进程活动停止后都会保留在内存中,直到系统需要更多内存再释放这部分资源。这个后台管理机制造成用户感知的差异化放大,所以我们看到,目前的Android旗舰已经进入八核处理器、4GB内存的级别,而iOS却只需要双核1GB内存就能保持稳定流畅。至于省电问题,虽然苹果手机并非是续航能力最强的手机,在省电方面也并非最优秀,尤其进入iOS8时代,压力明显增大,不过不得不说相比于大部分安卓手机,iPhone的续航表现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究其原因,除了一些配置功耗层面的差距,最重要的也是小编前面提到的内存机制问题,大家可以很直白的理解,后台同时运行的程序进程少,自然会比Android手机省电。Ps:鉴于大家已经对《一问易答》下方的漫画深恶痛绝了(其实小编也是),所以小编决定暂时取消漫画展示。另外,很多小伙伴在询问如何查看往期的《一问易答》,小编会在下方放出网易手机公众平台的二维码,关注后,大家在公众平台下方的选项卡中选择一问易答即可查看。好啦,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正所谓回答有长短,问题不要停,每天跟帖问一问,轻松又开心,提问要注意些什么呢?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亲们要仔细看清楚哦!问题要有意义,要同手机相关,比如:“移动4G通话回落为何不是3G,3000元的预算,哪款手机值得买?”而灌水内容如“小编是SB,小编又调皮了”等都是不被推崇的,当然,如果你真的发了,小编我也只能忍下,在每周六上线的《跟帖囧选》中爆发了(桑心~~~)。
为了维护栏目优质的交流环境,希望大家能够遵守秩序,少灌水,多提问,让有需要的朋友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对手机的理解。一问易答已经开始正式实行上榜红名制度了,凡被采纳上榜的小伙伴都将获得为期7天的【手机学霸】红名称号,本周红名称号已发放,小伙伴们自行查收吧,不要感谢我,请叫我红领巾!最后声明:每位上榜的小伙伴都将获得跟帖点亮红名7天的特权,想要拥有炫酷的称号和特权吗?赶快参与到互动中来吧!今天问答不给力,明天榜上就没你!
本文来源:网易手机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前位置:
安卓拼内存 为啥iPhone6s 2GB内存速度飞快?
编辑:笨笨
来源:网络
从去年开始,4GRAM容量渐成旗舰标配,甚至出现了恐怖的6GBRAM。在处理器核心数以及跑分对消费者刺激减弱的情况下,RAM容量大小渐成Android手机阵营新的比拼点,那么大内存对手机运行速度有多大影响呢?手机内存是越大越好吗??iOS9.3 beta6安装教程【附固件下载】智能手机RAM容量狂飙2007年初代iPhone仅有128MB,一年后的首款Android手机G1也只有192MB。2012年秋天发布的iPhone5已升级到1GBRAM,而当时的旗舰Note2则飙升到了2GBRAM。此后iPhone一直保留着万年1GB的传统,直到iPhone6s才升级到了2GBRAM。Android手机则并未像iPhone那么保守,在迎来1GBRAM时代后就开始了飞奔之路。在三星Note2用上2GBRAM的下一年,与iPhone5s1GBRAM同期登场的三星Note3就蹿升至3GBRAM。在32位系统32位处理器的时代,3GBRAM已成极限。但随着64位Android系统以及64位处理器的出现,4GB运行内存成为新的起点。今年开始Android阵营4GBRAM几乎成了新旗舰的标配,近期国产厂商更是率先推出了6GB超大内存手机,大有赶超PC的趋势。手机大运行内存很重要电脑/手机中的所有程序运行都是在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中进行的,其读写速度和容量大小对手机的性能表现起着关键作用。一般来说,RAM容量越大越好,尤其是对Android手机而言。智能手机在最近几年经历了存储内存()、CPU工艺以及显示屏分辨率等技术革新,这些新技术的都有赖于RAM容量的增加。智能手机要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优的体验,就必须要拥有更大的RAM容量。更大的RAM带来更大的缓冲空间,而这意味着更加流畅的响应以及更少的操作卡顿。伴随智能手机更加繁重的任务量,系统及App对RAM容量的占用必然越来越大。手机片面追求运行内存容量并不可取大容量RAM很重要,但也不是越大越好。iPhone对于RAM容量的保守态度,除了物尽其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原因外也有其合理性。苹果设备在硬件层面一直都秉持着够用的原则,加之苹果iOS系统属于封闭式,并不需要大运存也能流畅使用。因此苹果没必要像Android手机厂商们那样比拼参数。但Android阵营各大厂商对RAM容量的设定则并没有那么保守,除了满足流畅运行以及多任务操作等用户需求外,不少厂商更多的是为了在营销的数字上显得更加突出,继续增加用户可能用不上的多余RAM,而不是适可而止。普通用户在使用这款手机时的RAM极限占用值只有不到3GB,而这家厂商为了把友商比下去则配备了4GB容量,这多出的1GB容量就是闲置RAM。闲置RAM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手机超前配备到4GB或更大RAM容量的同时,却没有把处理器等其他协同工艺以及系统等软件版本同步提升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合适的RAM容量合适的处理器合适的系统,手机的使用体验才能达到最佳状态。4GBRAM容量,如果搭档低端处理器或者低端Android系统,未必能给用户带来最佳的使用体验。当然,现实使用中3GBRAM手机运行卡顿情况依然常见,但关键是即使配备了更大的RAM,这类Android手机用久之后就一定不会卡、慢吗?一味追求RAM容量提升,依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运存升级没有终点,更大运行内存手机已在路上目前来看,4GBRAM甚至6GBRAM对于手机而言还显得有点超前,至少与之搭档的工艺、技术和功能还没有发展到与之匹配的成熟阶段。相较于RAM的容量大小,普通用户更在意大容量RAM所能带来的在功能及体验上的更好表现。但智能手机的更大未来依然需要更大的RAM容量来作为根基,毕竟手机产业还没有发展到像现在PC的性能过剩阶段。而且手机也正在由娱乐工具朝着生产力工具进化,就连iOS设备引以为傲的1GB也在随着新功能的加入而提升。在可预见的未来,手机还将承担更加多能的角色。
你可能还对一下内容感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
苹果应用推荐
PP助手准备为您下载应用
未越狱版:鳄鱼小顽皮爱洗澡
如果在10秒后下载任务还没有开始,请下载并安装:
下载步骤如下:Android为何比iOS卡?论1G内存的使用 - iDoNews
> Android为何比iOS卡?论1G内存的使用
Android为何比iOS卡?论1G内存的使用
昨天,一位认证信息为小米员工的网友在微博上发言,“iPhone
6用户都不在意1G内存不够,红米2的1G内存够用了,保持流畅的秘诀就是少装App.”后来的事情大家知道了。
要保持安卓手机流畅,少装App确实有用,不过iPhone 6是否流畅和少装App却没有半个F码的关系。
iOS 8让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苹果也会卡顿,而与之相比,Android卡Sh1t却早已名声在外。
Google在推出4.4时发明了ART (Android runtime)来解决卡慢,
5.0时又用ART彻底取代Dalvik,号称实现高效、省电、流畅的。
安卓机真的能不再卡顿了吗?一切还得从根源说起!
四大先天因素埋下卡顿根源
第一、基因使然。iOS只需要保证在苹果仅限的几款移动设备上的运行体验,而Android则需要保证能兼容尽量多的已存在和未存在的不同硬件组合。
iOS老祖,UNIX之父Ken Thompson
Android老祖,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
iOS基于Apple的OSX,而OSX基于 FreeBSD ,FreeBSD又是在UNIX上衍生的,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969年AT
Android基于Linux,起源于1991年Linus Torvalds的一个简单需求。
其实从起源之处就能看出未来命运的注定不同:
UNIX是与硬件配套的商业软件,而Linux则是可运行在多种硬件上免费自由的开源系统。
一个为指定硬件定制优化的系统与一个要在上万种奇葩配置上跑起来的系统相比,结果会如何?
第二、 响应机制。iOS最先响应屏幕反应,而Android响应屏幕排在应用与框架之后。
iOS响应顺序依次为Touch——Media——Service——Core架构,当用户只要触摸接触了屏幕之后,系统就会最优先去处理屏幕显示也就是Touch这个层级,然后才是媒体(Media),服务(Service)以及Core架构。
Android的优先级响应级别则是Application——Framework——Library——Kernal架构,和显示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这一部分属于Library,当你对屏幕操作之后,Android系统首先会激活应用、框架,然后才是屏幕最后是核心架构。
第三、开发语言。iOS采用执行效率极高的Objective-C语言,而Android采用的Java语言因为虚拟机的存在,二次转化再执行效率很低。
Android开发是基于Java“Write once, run
anywhere”理念,正因为这个理念,引入了虚拟机,也就是说编码实际上需要“转换”才能最终以用户可看的程序跑起来。
第四、后台管理方式。iOS 中的后台程序并不是指当前后台运行程序,其实是你最近使用过的程序使用记录,比如浏览器的网页浏览记录。
,程序在进程活动停止后都会保留在内存中,直到系统需要更多内存再释放这部分资源。
这个后台管理机制造成用户感知的差异化放大,Android旗舰已进入8核CPU、3G
RAM的级别,而iOS却只需要双核1G就能保持稳定流畅的头衔不动摇。
三大后天因素拉低用户体验
其实Android与iOS相比,除了四大先天不同所造成的差距外,还有三大后天因素让Android的体验越来越不尽如人意。
1、 无序的开发者;
Android的开放与自由带来了大量的开发者,也让一部分不遵守规范的开发者进入Android的世界,于是应用开始肆意挥霍硬件资源,不少程序都开始自动启动。
当你安装了不少的应用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应用都开始驻留后台。杀掉这些应用的进程无助于解决问题(因为他们会自动重新启动,不断地杀进程会造成他们不断重启,最终耗光你的电池),最后你只能彻底删除他们。
因为这个删除的用户需求,一款叫做Clean Master的应用还带动了猎豹移动的上市。
2、 无奈的Android Market;
由于一些让人无奈的原因,各种水平不齐、鱼龙混炸的第三方市场充斥于市。而即使在官方的Google
Play也经常爆出恶意软件或者仿冒软件。混乱的市场和不守序的开发者让Android的应用环境进入一个越来越差的死循环。
3、 无解的碎片化。
100个Android手机制造商从Google那拿到Android代码之后,就可以制造出100种搭载不同硬件平台、界面的Android手机,即使是搭载完全相同的硬件,不同品牌的机器,运行速度,软件兼容性都会有区别,这就是Android开放带来的碎片化。
就这样,无论在先天还是后天上Android都注定着一些越来越卡,曾经的4.4没能解决,5.0也不会解决。
那么Android 5.0 Lollipop若是没能解决卡顿,又到底改变了什么?
1、 改变了运行环境,却没改变运行秩序。
ART带来的体验明显提升,告别了虚拟机的Android 更快更省电,不过对于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应用而言什么都没变,还是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2、 加剧了本已严重的碎片化。
Lollipop的推出让很多Android用户欢呼了一阵,几个月过去后他们发现真相,自己的手机连4.4的官方更新都还没收到。于是大家就都明白了将希望寄托在新版系统身上,还真不如刷个CM或者MIUI包。
所以Android的卡顿其实从根源上就注定了没有办法解决,除非Google愿意放弃现有市场全部推倒重来,不过那样的系统和Android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吧?
其实,iOS粉丝也不必庆幸流畅,毕竟库克的iOS 8已经开始砸金字招牌,说不定到了iOS 10与Android
7.0发布,大家都会变得一样,没个十核CPU加上8G内存大家都会变得一样卡了呢?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卓4g运行内存够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