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半年前去银行存钱被转成安邦保险最新消息没给保单

老爸老妈去年去农行存款由于不识字被银行工作人员骗买了太平洋寿险的红利发两全保险,今天我回到家才知道,但细看保单却发现上面没有身故受益人的名字,而且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我妈但却是我爸签的我妈的名字,保单上说明必须投保人亲自签名,我想问问大家,这份保险单有效吗,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办?
老爸老妈去年去农行存款由于不识字被银行工作人员骗买了太平洋寿险的红利发两全保险,今天我回到家才知道,但细看保单却发现上面没有身故受益人的名字,而且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我妈但却是我爸签的我妈的名字,保单上说明必须投保人亲自签名,我想问问大家,这份保险单有效吗,如果有问题该怎么办?先谢谢大家!
如果想要这个保险,没有问题。如果不想要,这是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全额退保。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面申请更正.
1、按《保险法》原则上来说是没有效力的,但你父母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是你妈妈,而你妈妈却不识字,代签名是你爸爸,法律在一定角度和程度上是可以认为默许,你父母是夫妻,相互就有一定的代表责任,比如幼儿投保是不需要幼儿本身签名的,其父母作为法定监护人是要代为签名,所以你的情况应该来说“弹性”很大。
2、保单如果没有注明受益人,那么就是默认为法定继承人——你。
其实银行险和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一样,就是期间不能支取,但满期后获得的利息要比银行5年定期利息高的多。
农行管理不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如果有人想做案的化,把做一张你的假身份证,只是假身份证的照片贴上别人的,就可以持假身份证到银行办理密码挂失,然后就能顺利取走你的钱呀。
你好,可以到保险公司查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单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就是保险公司赔偿
你的问题我以前专门咨询过工商银行。
即使别人知道你的银行帐号和身份证号还有姓名也不能拿到里面的钱,不会对你造成其它利益上的损害。因为他没有密码。
信托这个制度简单的讲就是财产的持有人,不管你是不动产也好,动产也好,资金也好,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把财产交给他,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来运用,取得的收益按照委托人的...
答: 买保险贷款,要什么条件,最高可以贷多少,多久可以贷出来?
答: 建议你选择银行的短期理财产品。
答: 我想问平安保险的平安鸿盛,这个险种是不是一定要在身故后由法定继承人才能享受,那么对于投保人好处在哪里呢?请说的具体些?
答: 老百姓投保的诱因主要有:买一颗长效定心丸(家庭生活意外的防范)、居安目前,更要思危(未来风险的防范)、养儿防老,不如投资保险等原因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市民存款被忽悠成太平洋保单 买保险何必去银行_保险新闻_行业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市民存款被忽悠成太平洋保单 买保险何必去银行
  时下,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误导销售、错误销售等行为屡屡出现,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此,山西保监局针对目前市场上典型的销售误导行为予以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银行购买保险产品时要谨慎选择。&(太原晚报&9月17日)
  我的遭遇
  灿烂笑容:我是一名受过银行“忽悠”保险的受害者,晚报的报道勾起了我的心火。&2002年底,我挣了10万元奖金,准备存个一年定期,到银行,在柜台的玻璃上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太平洋保险红利年收益预计4%以上,不过需存5年,我问了柜台服务员,她说收益高于银行的利息,还说去年都上5%了,今年只多不少。咱老百姓也没别的发财办法,就办理了。过年时她们行长送了我一个除静电的刷子,我还挺奇怪,银行太客气了。&一晃4年后,我因为想买房,就问保险公司能否提前变现。对方说现在取属违约,只能给9万多元,咱一想这不挣还要倒贴,算了,借钱买房吧。终于熬到5年了,我兴冲冲地去提款,不料收益只有12000多元,和保险公司的人理论,人家微笑着说:“抱歉,这几年基金没做好,只能给活期的利息”。
  史志强:前年,我拿着1万元到银行存款,一个着装与银行工作人员差不多的女士说:“大爷,你把闲钱存银行不划算,不如购买保险基金,保你的利息是银行的好几倍。”
  谁知去年,银行柜台上的人说,你的本金现在已剩下6000元了。当时,我果断地要赎回,服务员还劝我不如再等等。这回我没听她的,最终“忍痛割爱”了,但心里至今都憋得慌。
  维维红豆:2004年秋,我在门口的银行存款时,业务员热情地说:“买个‘红双喜分红保险’吧,比存款合算的多,并且第四年就能取。”出于对银行的信任,我未加思索就买了,也没细看保单。
  4年后去取款时,我才知道连本钱都不够,不用说利息了,并且十年才到期。在这期间,银行利息涨了跌,跌了涨,十年后我那点钱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取出来……
  应该禁止销售误导
  银行本来就不应该允许保险公司人员在自己的营业场所销售其产品。保险公司的人穿着银行工作服在大厅里卖保险,很容易被当做“大堂经理”。他们在销售过程中把保险包装成“存款”,且误导的多是老年人。
  山西保监局提醒人们谨慎选择,但要老年人擦亮双眼辨别哪个“制服”是银行工作人员,哪个是卖保险的显然并不现实。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禁止在银行兜售保险产品,让人们安心储蓄,放心投保。而不是一边默许这种“越权”行为,一边提醒储户要谨慎选择。(李晨)
  仅有提醒是不够的
  保监局仅有提醒是不够的。建议能把工作做得再细一些,把保险请出银行,才是解决银行卖保险乱象的根本措施!(张宝珠)
  应明确标示
  银保产品要加以说明,不能误导消费者,我个人认为还是银行管理上的问题,像这些银保产品完全可以用展示的资料写明白,不要文字含糊再加人为忽悠噢!请保监会也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机制,别再让广大消费者吃亏了!(wyh99688)
  买保险何必去银行
  对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保监会有明确要求。比如代理人不得将保险产品作为储蓄产品介绍,不得套用“本金”、“存入”等概念,不得将保险产品的利益与银行存款收益进行片面类比等。与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三赢”。然而事实上,由于服务和监管不到位,顾客很容易被误导。
  虽然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不算违规,但有些银行居然把它当成了主要业务,极力向客户卖弄,这多少有些不务正业。如果确实需要购买保险,我们不如主动去保险公司办理。(张国栋)
  银行应负连带责任
  我朋友的父亲辛辛苦苦攒了十多万元,却在银行被人鼓动着买了五年期的保险。谁知道刚买保险不久,就患了重病,急需用钱,却拿不出来,不得不东挪西借,吃尽了苦头。
  人们何以容易在银行被忽悠买了保险呢?主要原因是银行当了保险的托儿。对于这种代理保险业务的误导销售、错误销售等行为,笔者认为银行应负连带责任,储户利益受损时,应追究银行责任。(白建军)
  要研究正式合同文本
  我到银行存款时,也常常遇到有人推销保险产品,说“利率比银行高,流动性好,还有意外伤害赔偿。”
  我仔细研究过某分红型保险的合同文本,上面根本没有所谓“利率比银行高”之类的承诺。合同上标明的保户收益分为固定收益、分红和意外身故补偿三类,其中固定收益远比银行同期利息低,而分红则视保险公司的经营效益而定,根本无法确定。
  因此要记住:若有意购买保险或理财产品,一定要让其拿出正式的合同文本来,弄清楚了再做决断。(常苏英)
  业务发展贵在真诚
  不可否认,林林总总的保险对需要它的百姓来说,好处不言自明,保险业务全面开展无可厚非,但顾客是否需要购买保险纯属自愿,保险公司利用顾客对银行的信任来发展业务,用模糊的概念和不透明的障眼法让顾客上当,这种做法令人所不齿。如果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保险业务将会面临信任危机,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只有真诚才能赢得顾客的信任,莫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自断其路。(张少芳)& & 格姐说
& & 以前,银行是我们最信任的地方,有钱就存银行也成了大家的一个共识。但明明是去银行存款,结果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竟然变成了保单,这个时候不知道你会怎么想呢?
& & 朋友&踩坑&了
& & 先看几个惊悚的标题:
& & &农民25万存款被划为保险只剩1元妻子无钱治病去世&
& & &中国银行疑勾结阳光人寿老人500万存款变保险以命维权&
& & &建行储户50万理财变保险四年后只能拿回30万&
& & 这种标题,格姐以前看到很多,当时往往都是一看了之,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的我的身边。直到听了我朋友的经历之后我才深有感触!
& & 格姐有个朋友,2012年的时候,他去银行办业务,银行柜台的职员向其极力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声称每年只存2万,5年后本息可随意支取,5年内支取需要一定的手续费。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购买这款理财产品还会额外赠送意外险一份,记住哦,是赠送,不花钱的!有了这份保险,平时的磕磕碰碰、猫爪狗咬都能报销。
& & 当时他反复跟银行柜员核实:五年后一定能取?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加上柜台人员承诺的利息比银行定期存款要高,还额外赠送一份意外险,他觉得还不错,就按照银行柜员的指导给自己办了一份。
& & 转眼间就到了2017年年底,他去银行取这笔钱的时候才被告知,他购买的是阳光人寿的一份分红险。若现在办理退保,5年总共交了10万元只能拿回6万多。
& & 之后的情形估计大家也能猜到,跟银行和保险公司各种撕B,银行和保险公司之前又各种扯皮、相互推诿。后来实在忍无可忍,他一气之下,将保险公司和银行同时告上了法庭,终于拿到了他的10万元本金和这5年的利息。
& & 维权的过程真的是跌宕起伏,这要有个好编剧,写一部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还是绰绰有余的。为什么这样的事情总是屡禁不止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总结起来无非下面几类:
& & (1)存款人对金融产品和金融风险的辨别意识差、警惕性不足,对银行又过于信任。
& & (2)有些金融机构出于天生的逐利本性,不顾企业形象,屡屡突破底线,将存款和保险&捆绑销售&,但是却没有对存款人履行相应的告知和提醒义务。
& & (3)有些银行靠信息不对称玩&障眼法&,&挂羊头卖狗肉&,明明销售的是保险产品,却声称是银行理财甚至定期存款。
& & 对于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少代表委员都曾在&人代会&上说过。去年6月,终于有了回响,保监会下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自11月1日起,实现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
& & 什么意思呢?就是从那以后的保险销售行为如果存在误导,无论过了多久,只要客户追究,保险公司就会被追责。具体的办法就是&双录&,在销售过程中录音录像,以便为以后出现纠纷时有据可查。
& & 没买过,如何防止被忽悠?
& & 下来格姐来和大家说说,老百姓如何防止&存款变保险&的悲剧发生。
& & 首先,如果你是去银行存款,结果银行柜员让你抄录什么风险提示语之类,里面要是包含&不确定&之类的字眼,那肯定不是存款,要么是理财,要么是保险!
& & 然后,格外小心这句话&&&有定期利息,还额外送保险&。
& & 如果有人这样给你介绍某个理财产品时你一定要注意,这很有可能就是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你买别的东西他干嘛要送你保险?事出反常必有妖,平白无故给你抛馅饼,实际里面就藏个大陷阱。
& & 事实上,这是很多保险营销员惯用的套路,谎称为用户办理银行存款,保险是免费赠送,等用户掏出钱就偷梁换柱为用户办了保险。等用户去银行取款时才发现,钱可能要到十年后保险到期时才能连本带息取出来。
& & 其实,并不是在银行卖的保险就不能买,前提是他宣传的要和你认识的是一样的。根据监管规定,保险产品的期限设计不能少于五年,但是有些保险公司在年底为了揽储,会推出一些现金价值比较高的产品,这种产品还是蛮不错的。
& & 比如某保险公司曾经卖的产品,一年时间不但能拿回本金,还有额外3.5%的收益。因为他在保单上明确显示,1000元的本金,一年退保的现金价值是1035元。现金价值通俗的理解就是那个时候的退保金。
& & 如果想做一年期理财的话,这类产品还是可以考虑的。你别告诉我你不会查保单现价?打客服电话呀!但是要记住:没有高现价支撑的短期性保险理财就是耍流氓。
& & 已经买了怎么办?
& & 首先要回答的就是要不要退保的问题,如果这份产品符合自己的要求,销售过程不错在任何误导,你还要去保险公司&碰瓷&的话!相信我,你是不会成功的!如果确实被误导,产品确实不是自己想要的,这时候再考虑退保的问题。
& & 如果真要退保,先看看保单是不是还在犹豫期内。&保险法&为了保护大家的利益,每份保单都有一个犹豫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全额退保,本金是不受损失的。
& & 如果不幸保单已过犹豫期,那就比较麻烦了,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尽量收集之前销售时的误导证据,比如销售人员所做的利益演示,所发的宣传资料等等。这些证据能使你在以后与他们的交涉中占据主动。
& & 关于银行存款变保险的这个坑,格姐今天就帮你填到这里,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经历或者更好的&填坑&方法,欢迎扫描关注格姐公众号号分享留言!
手机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在这里学会理财!
相关文章推荐去银行存钱莫名存成保险单(图)_网易新闻
去银行存钱莫名存成保险单(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天,武汉市消协公布去年十大侵权案例,内容涉及商家假优惠、旧车当新车卖、装修玩猫腻等,现摘录部分案例。
  80元该银行自己掏的钱
  被转嫁到客户头上
  江夏区的5家银行,在办理个人房屋抵押贷款业务时,利用其垄断经营优势,事先印制统一合同,并在格式条款中约定,让贷款人承担抵押物的评估、保险、鉴定、登记等相关费用。而这笔“房屋他项权利登记费”(每笔约80元),本应由银行承担。
  经查,2008年至2012年期间,这5家银行分别转嫁给贷款人的登记费,共有约49万元。江夏工商局已依法责令5家银行停止违法行为,分别修改“霸王”条款,返还贷款人有关款项,对5家银行共计罚款7.8万元。
  银行、保险公司“联手”
  “存单”变“保单”
  市民闵某投诉,他到汉口百步亭一家银行存钱时,工作人员问了存款数后,就交给他一张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收费凭证,让他在上面签名,他没在意,也就签了名。
  当保险公司人员回访时,他才知当初的存单,变成了要续交5年、累计为9.5万元的保单。市消协核实投诉后,督促保险公司无条件退还顾客的1.9万元。
  帮人装修用了假名牌地板
  江苏顺通建设集团公司去年承接了武汉经开万达广场的一项装修工程,合同约定建材由顺通公司采购,安装地板面积为1.2万平方米,指定地板品牌为“城市主流”、“莱茵阳光”、“汇丽”等3种。可是,顺通公司在施工中,用了假冒“汇丽”牌地板。目前,工商部门已对该公司罚款30万元。
  赠送的话费原本是自己预存的
  市民熊某投诉,去年初,他看到广告:预存799元即可赠送720元话费、3G手机一部、平板电脑一台和不锈钢保温水壶一个。他就在汉口开明路活动现场,与通信公司签了协议,拿到赠品后才知,“赠送”的720元话费,实际是“预存”的799元话费的一部分。
  熊某认为,通信公司混淆“预存”和“预付”概念,经消协调解,通信公司退还他799元钱。
  通讯员张镝 杜菲 昕蕾 记者马辉
  天天3·15
  登录新浪微博:
  发私信给@whwbmh
  发邮件至
  或发短信至:
本文来源:汉网-武汉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银行将存款变成保险单 人寿:取钱退保要扣钱
  银行将我的存款变成保险单 保险公司:取钱退保要扣钱  银行:工作人员失职,今日退款给客户记者 杨艳  “如果不是提前去取钱,我的18000元存款就变成保险单了。”本来是到银行存钱,带回的却是一张某人寿保险的合同单。4月7日,家住长沙火车站的老汤向本报投诉,称在某银行存款时,被工作人员“忽悠”签下来一份18000元的保单,工作人员口中的存款送保险,变成了“被”保险。  【蹊跷】  去存款却拿回一张保险单  “当时银行工作人员说存这个钱,可以送一份保险。”2月20日,老汤拿着儿子的存折去存款。本来是存1年的定期,但工作人员热情地向他介绍,存3年的话,可以附赠保险一份。老汤觉得送保险挺合适,就答应存3年定期。  “当时工作人员拿我儿子的身份证对着填了一张单子,随后就要我签字,我没多想就签字了。”老汤说,一个星期后,他还接到了保险公司的回访电话,问他是不是存了18000元:“我当时还想,难得这个免费的保险还这么负责,没想到,原来我在银行存的18000元被划成了保险款。”  前几天,儿子考驾照需要一笔费用,老汤去银行取钱。一问,才知道他入了一份五年期分红型保险,不要利息“存款”也取不出来。如果一定要取钱,那就相当于退保,要扣10%的费用。  【保险公司】  这是一种新型理财业务  “怎么可以这样偷梁换柱,明明说是送的保险,怎么能动我存折里的钱?”4月7日,老汤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分红型保险单。从保单上可以看到,老汤的这份保单从日生效,到日结束,时间为5年,保险公司为某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  当记者与老汤一起到该保险公司咨询时,工作人员却另有说法。“他是成年人,保险也是他签字的,这说明他是认可的。”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银行和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新型理财业务,在银行外的机构和个人没法办理,五年期连本带利,收益高于银行存款。  老汤表示,自己想把钱退回来了。“如果退保的话要扣钱,就算是期满一年也只能退17244元。”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取钱退保肯定要扣钱。  【银行】  工作人员失职,今天退款到户  “我们业务员确实有责任,没有向客户解释清楚。”4月7日下午,记者带着老汤来到位于火车站附近的这家银行。该银行综合办公室主任颜娜承认了工作人员办理业务时的不到位,同时表示,不会扣老汤的手续费,4月8日钱就可以到账。颜娜表示,这是银行向客户推荐的一种产品,购买保险产品的客户自合同生效日起,有10天“犹豫期”,即10天内可办理退保手续。  国内链接  “大堂经理”原是保险推销员  今年4月初,唐山市民赵先生到银行办理存款业务,一名戴着“大堂经理”徽章的女子得知他要办理10万元1年期存款,便介绍他办理存款送“保险”的业务。拿存单时赵先生发现,自己拿到的是某保险公司的保险单。原来,这位“大堂经理”是某保险公司的推销员,是打着银行旗号推销保险。唐山晚报  存定期被忽悠成买保险  日,合肥市民王女士来到长江批发市场旁的某银行,准备把6万元存款转存成一年定期。银行的柜台工作人员对她说:“一年定期不如存10年定期,利息拿到手有11940块钱。”可办完手续后,王女士拿到的却是一张保险单。详细询问王女士才知道,自己办理了新华人寿的保险业务。江淮晨报  提醒  市民存款时要问仔细  对于老汤的遭遇,湖南万和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健表示,发生这种纠纷,一方面是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推销保险业务时,只说好听的,误导储户购买保险;另一方面是许多储户对银行业务并不清楚,以为银行就是存钱、贷款的地方。“现在很多银行都存在"混业经营",市民存款时一定要问清楚。”李健提醒,储户进了银行一定要多问问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不要糊里糊涂就把字签了。
(来源:中金在线)
(责任编辑:聂晶)
搜狐理财博客热点
汇率仅和股市中的部分投资标的有时会有一定联系。比如人民币升值……
搜狐理财社区话题
同样的病,患者不同,治疗费用千差万别!就拿最普通的感冒来讲……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理财媒体封面
理财?大视野
搜狐金融德胜论坛: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 ……
本栏目由搜狐理财每周一固定出品,汇聚最新最全理财产品资讯。[]
被誉为美国“借壳王”,共参与了100多例反向上市收购交易……[]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银行存钱被骗买了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