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尼科巴弓背蚁蚁吗

交友 经验共享 非盈利 始终友好
举一反三 综述地栖弓背喂养技巧
本文为纯新手教程,故新人看门道,老人看热闹即可。
自从吹嘘弓背养得好之后,就常有人索要经验贴,其实算来算去也没几窝,而且还养死了土耳其和毁木,惭了个愧。更何况平常回帖和答复贴系列里都零打碎敲的讲得差不多了,只是很多新蚁友没耐心翻找。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三皮厚四献丑五不怕羞六不嫌丢,汇总一块算了。。。
想知道某种蚂蚁怎么养,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特点。由于地栖弓背特点相似,下面我就从日本弓背的特点来说起。
卷土重来 再谈日本弓背好养与否
日本弓背蚁优缺点都很突出,又是新手蚁,所以是否好养一直有争议。
在我刚玩蚂蚁时,由于很多老蚁友都没能养好(其实他们之中大多是新手时候养过,失败后就没再养),所以当我说日本弓背很好养时,受到了猛烈围攻,说我误导新人(那时我就是新人啊)。
同时,虽然几个店家都推荐日本作为新手蚁,可也有很多帖子对此进行攻击,比如:《那些根本不适合新手玩弄的所谓“新手”蚂蚁们》—-
一时间,乱象丛生,给新人选择造成了极大困惑。
事实上,由于机缘巧合我拥有了三窝日本弓背,无一例外,他们发展都非常好。如果说一窝发展好可能是运气,那三窝俱佳就基本能够说明几大店家确实不是糊弄新人了。
下面我就先分析一下日本弓背的优缺点吧
一、成为新手蚁的优点:
1、个大强壮,不易生病不易爆螨:日本弓背属于蚂蚁中的壮汉,不仅拥有便于我们观察的大块头,还自身携带蚁酸,对各种病虫害都有相当的抵御能力。(这是铺道、大头等新手蚁所无法比拟的)
2、适应性强:南北方都有分布就说明了这点,冬季基本只有日本弓背可以无加热包发到北方。对人工蚁巢,他们也不十分挑剔,石膏巢、加气砖巢、亚克力巢、沙土巢、试管巢等等只要给予一定的湿度,就全都能够适应。就连坑爹的凝胶巢,都有一年以上的生存记录。
3、食性杂:荤的素的都吃,既能舔蚜虫蜜露,又能捕虫吃。人工喂养时他们的食谱也相当之广。
4、产卵快又多:虽然有个体差异,但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环境适合都能很快产卵。我的三窝全部都是入手两周内产卵,其中一窝还不到一周。至于产卵量,他们的表现更是出色,一改大型蚁的矜持,像中小型蚁一样爆产。
5、温湿度要求低:日本弓背对于干燥、低温的环境忍耐力都远超南方蚁种。我的一窝日本为了配合叶形多刺的弑后行动,在每天0~15度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住了一个月,而几无伤亡,足以让人赞叹,还有哪种蚂蚁也能与之相比呢?
6、模样长得威武又工整:在很多人心目中,蚂蚁就应该长成这样子。在野外每次看到张开大颚耀武扬威的大工,都会赞叹她的威武雄壮。
7、大中小工分化清晰:从中型蚁尺寸的小工,到几乎跟蚁后一般大的神级大工,各种尺寸给我们足够的视觉冲击,也清晰表明了他们的主要任务。作为大型蚁,他们虽不是最大的,但国内能与之比大小的种类并不多。
8、大群落捕食很有力:能够像中小型蚁一样集群攻击猎物,而且战斗中也是比较勇猛的,尤其是野外大群落,见了人都是主动攻击而不逃避。
9、爬壁能力适中:对于垂直设置蚁道的巢也能正常入住无压力,高质量涂抹防逃液又足以让他们不越狱(我曾有半年不盖盖子)
10、不担心钻缝:商品巢总有各种缝,尤其对于无经验的新手来说很头疼。很多中小型蚁要么卡死里面,要么藉此逃跑,这在日本弓背身上就不用担心。
11、价廉量足:强大的适应性带来广泛的分布,从中西部腹地至东海之滨,从严寒的东北到温润的南疆处处都能见到他们。不论你是担心经验不足暴殄天物,还是响应党的号召勤俭持家,抑或信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都可以用最少的代价或买或采拥有他们。
12、生态破坏风险低:每一地区都有其完整的生态链条,当人类破坏其中一节时都有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每采一窝蚂蚁可能都要破坏数窝巢穴,日本弓背数量足受影响也就相对要小;每一窝本地没有的外来物种越狱或放生都可能带来相当风险,日本弓背的广泛分布使他们几乎可以不被计入外来之列。
二、带来冤屈的缺点:
1、胆小敏感:尤其是小群落,受惊扰会准备逃跑,进而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停止产卵、吃掉卵幼蛹减少累赘、甚至淘汰老弱。参见我的“”一文。其实换个角度来说,这是千万年的进化过程带给他们的智慧。对于一个种群来说,生存下去比什么都重要,对于蚂蚁来说,这些措施真的无可厚非。
2、卵孵化期长:大型蚁都这样,没办法,比中小型蚁大多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卵幼蛹体型生长起来总是需要时间的。
3、小群落的宅:为避免风险少出巢、少捕食、少吃饭、少活动(减少能量消耗),以静待群落发展。(孵出新蚁很慢,就这几只出去遇到危险会使整个群落无工照料而灭亡的。当然他们不会明白已经不是在自然界中没危险了)。同第一条所述,不论我们理解与否,这都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存智慧。
4、名字起得臭:什么东西跟鬼子一沾边都会惹一身骚,当然他们很委屈,名字又不是自己起的。实事求是地说,这事很严重。
5、新手养得多因经验少不会养而背黑锅:由于成为了新手蚁,很多很多新人入手就养这种蚂蚁,同时很多人不喜欢(或不知道怎么)看文字查资料学习,而是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付出的代价当然就是这窝蚂蚁的性命。很多新人直到日本灭团都不知道怎么判断巢内湿度、不知道巢体尺寸过大对蚂蚁的影响有多大,甚至不知道饼干是不能作为长期食物的。在我看来,这一条很可能就是日本窦娥冤的主因。
6、颜色样子很普通(没特色):既没有奇特的长相,又没有鲜艳的颜色,导致他们不受重视,老蚁友连相关图片贴都懒得发。
7、到处都有不名贵:导致受到的待遇不同,受到的关心照顾少,当然容易出各种意外。有时甚至因缺少关注,都不知是意外而亡,带着不好养的帽子含冤而去。
分析之后我们就发现,这些缺点有的真是比窦娥还冤,有的解决起来并不困难,可以说很难找到一种比他们优点更多且缺点更少的蚂蚁
三、新手养好日本弓背要点:
1、先学习相关知识:其实这是每种蚂蚁养之前都要做的功课。
2、选择大群落起步:不会很宅,可以承受因旅途伤病、新环境不适、经验不足引起的死工。
3、少惊扰:只看不碰、巢体放置位置无振动、喂食小心开盖无振动(手轻而慢完全可以做到)。炸窝式的惊扰后果在上文已说过,我们还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总想让他们适应我们。有些事可以适应,有些事是他们至死也学不会的,因为他们的进化标尺单位通常是千百万年,他们的主要进化手段不是学习而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4、耐得住孵化前期的寂寞:很多新人总是很着急—怎么还不下蛋?怎么还不吃饭?怎么数量越来越少?越看越觉得没变化,于是换巢、喂食、换食、加水各种折腾,反而会造成各种惊扰,甚至越改越错。其实保持淡定、耐住性子,在细节观察中体会喂养乐趣,等繁殖出工循环起来就会越来越繁荣。
5、尊重并善待每一种蚂蚁:我们常说蚂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喂养它们就要用心呵护、认真喂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以繁荣发展回报我们,带来更多乐趣。玩蚁之乐并非只有视觉冲击,并非只来自于珍惜少见,在过程中发现美、找到乐(可以参见我的“宠蚁观”一文),才是我们玩宠蚁的终极目的。
四、日本弓背养法简述:
限于篇幅,下篇“举一反三 综述地栖弓背喂养技巧”一文里面还会详述弓背类的养法,这里为了本文系统性只做简述。
小日本其实很好养,注意食物多样,蜂蜜水中可加些蛋清补充蛋白质,鱼虾籽、蒸蛋黄补充卵磷脂,这些可帮助产卵。食物喜好会有周期性变化,比如我的开始爱吃面包虫,都是吃得干干净净,突然半个月坚决不吃了;苹果、煮蛋清也都是这样,开始时可以用疯狂进食形容,突然有段时间没兴趣了。
至于湿度,不要照搬说明书,每个地方每个季节空气干湿度是不同的,像我这里北方冬季异常干燥前段时间2个月不见一滴雨雪,我每天就要3次加水。最近雨雪多,还没转暖呢湿度却上来了,两三天才加一次水。关键是看巢内石膏,保持湿润但不潮湿。
至于打扰问题,它们怕震动,应避免震动(可在巢下垫上毛巾之类减震),但不怕偷看(我养过蚂蚁超过四五十窝,从没发现有被看死的),只是光线变化不要太大过久,不要用手电等强光突然刺激。如果遮黑,揭开看时时间要短,发现它们触角猛烈抖动、腹部敲击地面感到异常就盖上,可停一下再揭开看,这样就不会打扰他们了;也有人不遮黑养得很好,只是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而发生不产卵甚至死亡的情况,他们适应后就可以不遮黑了(我强烈建议适应期尽量遮黑,以后去除遮黑要有过渡;另外我个人认为通常情况下遮黑会比不遮黑发展要好一些,但与观看打扰频率、强度有关,所以我的大多数蚂蚁都不遮黑)。
本篇着重阐述了对于蚂蚁特点分析的一种思路,当分析清楚之后,怎样喂养怎样照顾问题便可有针对性的逐一解决。下部开篇将以举例方式分析其他地栖弓背与日本弓背特点的异同,进一步详解巢体选择、巢室设计、湿度控制、温度需求、食物供给、人蚁交流等方面。总而言之,我不可能也没必要详述每一种弓背的喂养操作流程(其实我也没养过几种),只是希望提供一个基本的方法、一个分析的思路、一些调整的例子,而后大家可以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进行微调。
我的三窝日本弓背照片,其中巢体最脏的那窝已经养了1年半,住在中型平面石膏巢+大型平面加气砖巢里:
posted in , , |36,459 views|
友情提醒:
喜欢本博客的朋友,
请手动加入收藏夹!
周五定期更新,敬请关注!
月海博客官方网店
nexm.taobao.com
博客统计注册会员 7,417分类目录: 65标签数: 37文章数: 191评论数: 1,774友情链接 7推荐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弓背蚁能做药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