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买苹果7还是安卓手机就不说了,买安卓手机主要看什么参数还是什么品牌才耐用实用好用

还是不想买苹果 一个坚守安卓用户的独白|iPhone|苹果|安卓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还是不想买苹果 一个坚守安卓用户的独白
  本文来自太平洋电脑网
  苹果在北京时间10号凌晨1点在美国发布了iPhone 6s,笔者也是熬夜看完了整场发布会。整体来说,iPhone 6s身上的亮点非常多,例如革命性的3D Touch,拥有类似ISOCELL技术的1200万像素摄像头。不止iPhone 6s,iPad Pro+Apple pencil的组合也是果粉们值得买买买的地方。苹果新品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而此次有众多新技术加入的iPhone 6s在颠覆了传统智能手机体验模式之外,确实会带领起手机搭载压感屏幕的潮流。说了那么多,其实笔者是不会买的,究竟为何呢?请看一个安卓粉对 iPhone的独白。
iPhone销售额数据
  在2015年1月份,美国调查公司Canalys发布报告称苹果在本财年第一季度共售出了7450万部iPhone,比去年同期的5102.5万部增长了46%。(并在2014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三星电子以及小米等国内手机厂商,成为中国销售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 而在苹果2014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其第一财年净营收745.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75.94亿美元足足增长了30%。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为 161.4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96亿美元增长70%。中国iPhone 6销售额占全球22%,仅次于美国。
  但从数据上看 来,苹果在中国确实赚了一大笔,而笔者翻阅了某宝,发现已经有不少商家上架了iPhone 6s的预定链接,而且已经付钱预定的人还不少,相信今年iPhone 6s在中国同样非常火爆。而人总是会被周边环境所影响的,笔者发现身边使用苹果产品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苹果相关产品如Macbook之类的也越来越受欢 迎,不大卖才怪。
  关于苹果设备装逼与否
  关于买苹果就等于装逼的这种说法,笔者认为这个逼装得不太好,只能给0分。毕竟一台手机而已,卖得再贵也就是几千元,而且走在街上基本都是拿 iPhone的,所以用苹果手机就等于装逼的说法并不成立。笔者相信大部分买iPhone的人确实是因为自己需要,也可能是厌倦了安卓手机的折腾才买的。 只是有一小部分人,不清楚自己的需要,盲目跟风去购买苹果产品,这就不应该了。
  为何笔者不用iPhone
  这个标题其实是一个假命题,因为笔者也用过iPhone 4和iPhone 5,只是在使用它们若干个月之后笔者还是换回了安卓机。不能说iOS不好用,只能说笔者认为还是Android适合自己。
  一。系统方面
  iOS系统一直是苹果的命根,而这也是苹果一直被喷“吃老本”的地方,而iOS给笔者的就是一种傻瓜式的操作,虽说方便但有些地方的确不够人性化。
  1.不能从浏览器直接下载应用进行安装
  随着各种网站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完善,许多操作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完成,以前笔者使用智能手机,还需要先在电脑下载应用软件,然后用手机助手导入安装或 者直接放进手机存储目录中再进行安装(对于不越狱iOS简直就是发梦),但现在笔者可以直接在浏览器搜索软件,下载便进行安装,免去安卓手机助手/链接电 脑的功能。
  但这样看似简单的操作对于不越狱的iOS来说确实难以实现。所以iOS在不越狱之前仅能通过app store还有各类手机助手下载正版软件。这对于笔者来说,确实不如打开浏览器然后搜索软件进行下载安装来得方便。若iOS用户想实现这个功能,就必须进 行越狱操作,虽然越狱不难,但却要冒着白苹果的风险。
  2.文件管理不方便/局域网访问共享不方便
  苹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OS的自由度,笔者在使用的过程中确实感觉到很多地方的不如意,例如文件的管理方面,不少安卓系统都自带有一个文件管理器,即 使没有自带的,用户也可以直接下载es文件夹之类的应用,但iOS似乎没有文件这个概念,很多东西都是和程序整合在一起,用户无需去考虑文件与文件夹一类 的东西。但若笔者想把图片放进手机当作QQ表情,Android可以直接通过文件管理器找到tencent/QQ_Favorite目录,然后将图片粘贴 进去即可。
  然而iOS需要完成这个操作,要么付费安装Fileexplorer,若不想给钱,就必须先越狱,然后打上AFC2、house arrest fix一类的补丁,再安装类似iTools的软件,然后找到对应的QQ表情目录再进行粘贴,非常繁琐。而对于访问局域网文件方面,Android同样可以 通过es文件夹直接访问PC上共享的文件,而iOS有Fileexplorer还算方便,没有的话估计也要一段时间。
  3.音乐/电影的导入位置问题
  笔者想在iPhone上播放FLAC的音频,格式方面的问题只需要下载一个播放器即可解决,但真正麻烦的是音乐放置路径的问题,iOS不像 Android,音乐可以随意放置在存储卡/内置存储器的任意位置,使用文件管理器找到后激活播放器播放即可,但iOS需要把这些特殊格式的音乐文件导入 到相关播放器(例如天天动听等)的指定目录下,才能成功导入。或者使用Fileexplorer逐首播放,非常不便。电影方面同样如此。
  4.自定义铃声相当不便
  或许相当多朋友都会发现,iPhone用户的铃声基本都是那么几个,这是因为iOS自定义铃声是相当麻烦的,需要连接iTunes,然后经过格式转换, 同步进手机铃声库再进行设置。而Android更换铃声则相当简单,只需要在文件管理器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音乐,长按后选择“更多”,然后选择设为铃声即可 (不同UI更换方法可能有些微出入,但是大体流程变化不大。)
  二。手机设计方面
  除了iOS,苹果手机的设计同样有非常多不合理的地方,然而有一些不好的设计反而遭到其他手机厂商模仿,手机厂商在紧追设计潮流之余,有考虑过手机用户的感受吗?
  1.不能更换电池
  现在不只是iPhone不能换电池,有相当多的安卓手机都不支持换电池了,苹果起了这个头,带领了电池不可快速拆卸这个潮流。如今智能手机做得越来越纤 薄,机身内部空间变得更小,而可快速拆卸的电池因为其电芯以及保护电路需要一个外壳来保护,而且机身内部也需要规划一个电池仓、电池触点,这些都会占用一 定的机身内部空间,所以在追求纤薄的这个大潮流下许多手机厂商都采用不可快速拆卸的电池设计。
  虽然手机因此变得更加纤薄,机身设计也更统一,但在硬件性能越来越强、手机功能变得更多,屏幕/分辨率愈发增长的情况下手机续航一直是一个大问题。但电 池的技术革新往往都只停留在新闻报道阶段,真正普及民用的技术可谓屈指可数。如此一来,手机电池就成为了制约智能手机发展的因素。对于手机不能快速更换电 池的设计,更多网友希望的是“宁愿手机厚一点,也想电池可以更换。”除了因为日常使用中的续航问题之外,当电池老化后这种设计也不方便电池的更换,不少用 户认为电池老化后,就只能换手机了,或许这也是众多厂商的目的。
  2.不能扩展容量
  虽然云存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活着就始终会面对没有网络的囧况,而且若文件的体积过大,通过云进行上传/下载同样是不科学的。所以常用的文件会放在手 机存储器中。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应用功能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音频,视频的体积也因为清晰度的提升而变得更大,这对于ROM比较大的手机来说问题不 大,但不少手机(没错,我说的就是iPhone 16GB和某些手机)在容量不大的情况下还不支持存储卡扩展,确实十分不人性化。
3.不支持双卡双待
  因为国内网络制式非常多,不同运营商之间制式不同,频段也有差异。而由于商业合作的关系,很多公司/学校都会向为他们的员工办理工作时使用的电话卡,这就导致了不少人有2个手机号甚至更多。所以双卡双待功能对于这些用户来说是非常便利的。
  笔者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就给每一位学生办理了当地的电话卡,由于笔者自己的电话卡属于外地卡,而且跨运营商,所以不能加入学校的集群网而被迫使用两张电话卡,从此离不开双卡双待手机。
  写在最后
  iPhone 6s确实带来了很多有趣好玩的功能,但引用@arstechnica的一句话“苹果有许多微妙的改进,我们非常欢迎但我们也要保持头脑清醒。”选择一台手机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功能需要来理性分析,当然,壕们还是可以因一时的冲动而去购买的。
  专注苹果新闻报道,每日推送最新苹果资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苹果汇官方微信(或微信中搜:appleinc2012)。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别等什么iPhone8了!就买这8部厉害的安卓手机不好吗?
在这里,汇总当下热门机型,整合多方权威信息,拒绝复杂的概念和冰冷的数据,纯粹从“你”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关注需求,分析卖点,全面客观,评判优劣,言之有据,只说人话。
在这里,我们给你建议和参考,但绝对不敢妄称指导。我们知道的不算太多,但绝对于你十分有用。我们有所偏爱,但绝对不会颠倒黑白。我们不比机构测评专业,但绝对比专柜导购真诚。
在这里,我们跟你一样,都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
国产手机市场:冰与火之歌
近期,国内通信界权威通信院发布了《2017年6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中显示1-6月份国产手机厂商出货量达到2.16亿部,占同期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90.5%。而国外品牌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不到10%。
国内外手机品牌出货量对比图
但共襄盛举之下,却不代表每个国产厂商都活得很痛快。光鲜的数字下面,永远有炮灰打底。一场宴席,也总有人吃肉,有人喝汤,有人抹盘子。手机市场说白了还是一场“巨头的游戏”,你不出头,就要出局。没有同情与悲悯,甚至没有草草的一声感叹,只有匆匆冷漠的扫地出门,然后便是若无其事的取而代之。狂欢继续。
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统计
Counterpoint 最新发布的调研报告称,2017 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 3%。华为、OPPO、vivo、小米排在中国市场的前四位,他们四家的市场份额同比均有增长,分别为 20.2%、18.8%、17%、13%。四家在中国市场占比的总和已经达到 69%,创下新高。
每一个百分比,背后都有一千个不容易。纵观任何一家的发展史,都是波澜而曲折的。
作为一种连结过去与未来的实业,手机业既是夕阳又是朝阳。我尊敬在手机制造上前赴后继的人,明明能躺着赚钱,却偏偏挑了一条难走的路。刀尖舔血,刀背藏身,真是“一不小心便会送了命”,把每部手机都当成自己最后一个作品。
手机产业的确是烧钱又烧人。如此体量的赛跑,一旦被甩开,怕是要永久掉队。而超负荷的弯道超车,又有车毁人亡的风险。九死一生是乐观估计,说白了,可能这只是一个“选择早死晚死以及怎么死”的过程。
四个大Boss哪个会被掀下马?谁能异军突起跑进这第五顺位?未来手机市场的破局之力究竟在线上还是线下?本末倒置和二八定律哪个才是究极的真理?“工匠”、“打磨”、“小而美”,最终能否战胜时间?
关注手机,除了把玩手机时那种具体的灵与肉的碰撞,心与神的交互,这种波诡云谲变动产生的戏剧性,才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2017上半年,手机市场6大关键词
想参透2017上半年的手机市场,绕不开这6个关键字句。骁龙835、双摄、苹果派、颜色革命、涨价、线下。
“骁龙835”
骁龙835是高通2017年的旗舰处理器(现在称“平台”)。我们不需解析复杂参数。你只需要知道,它既好用又省电(能效比出色),是目前安卓阵营的抗霸子处理器。目前装配835的手机并不十分多,但有了它,相当于这款手机的高性能有了保障。尤其当你注重大型游戏体验,它的出色GPU会为此保驾护航。
“双摄江湖”
今年的旗舰手机,双摄已经成为标配。不管怎样,先好事成双。但在这股浪潮中,各厂商明显是被裹挟了,尤其是当用户对双摄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背景虚化的现阶段。很多厂商并没有对双摄上做好十足的准备,甚至违背了上双摄的初衷。因为部分手机成像效果对比前代单摄产品会出现原地踏步的情况。这样尴尬的双摄,用户真的需要吗?
“苹果派”
iPhone7的外观历年都被喷,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人们在剁手上的诚实。
“像苹果”已经成为政治正确。国产手机造型设计按着iPhone做不是最佳方案,但一定是最稳妥的方案。不像苹果,不一定能成;但像苹果,肯定错不了。苹果的一个步伐,躁动哗然争议之后,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亦步亦趋。当然,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竞争大背景下,这一点可悲可叹,可以原谅。“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只希望国产厂商能把握好那个度。
“颜色革命”
年初我们就说,“颜色”将成为手机厂商打差异化的主战场。如今黑、白、金、玫瑰金,已经成为基础配色。各家在配色上也越来越大胆,工艺越来越突出,频频制造惊喜。在手机外观设计普遍乏味的今天,退而求其次的追逐颜色的不同未尝不是一种聪明的尝试。就像经典的机型足以载入史册,谁能将某色做成自家专属,也可谓是功德一件。毕竟小微创新也总要好过保守。
其实从年初,就频繁出现已上市手机涨价的现象。手机核心元器件价格上涨是一大诱因。背后则反映出国产厂商在专利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受制于人。
中关村在线《手机行业2017年半年度产业发展报告》
手机价格一直有上窜的趋势,只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紧紧压制着那块玻璃天花板,这直接造成一种不健康的业态。我们之前就反复强调,长远来看,性价比并非是用户利好,发展到一定阶段,物美价廉将成为一个伪命题。厂商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以实现产品的综合升级,这是创新的不二法门。性价比只能在初期市场拓展,招徕用户时发挥作用,但日后它会掣肘企业的进化。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小米都不再死守1999的价格底线。国产旗舰价格整体上浮。
与涨价同时进行的,正是各大厂商的线下及渠道之战。吹了几年的“互联网思维”,只一朝就被O/v还有金立这样的线下巨头打得怀疑人生。当线下市场的“二八定律”开始生效,大家方才意识到手机市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于是纷纷战略调整,主攻线下。小米号称3年开2000家店。各厂商也适时跟进,授权店体验店火速成立。并打造了一大批主攻线下的机型。
产品策略上,不仅利用线下用户的信息不对称,还要迎合其审美偏好。制造噱头和概念,选择性的突出参数(多核,多摄像头,高像素等),着重优化上手体验,为降低成本将某些隐性硬件缩水。宣传思路上,扩大广告投入,吸引自带流量的明星代言。OPPO请来娱乐圈半壁江山办演唱会,小鲜肉轮番换。vivo从库里到倪妮;荣耀从吴亦凡换到胡歌;小米又从刘昊然换到吴亦凡;金立找薛之谦。好不热闹。综艺、热播剧、广告牌,手机宣传元素变得无所不在,如影随形。
说机:哪8款值得买?
5、6两个月份,密集发布了近十几款手机。各家虽高招亮尽,但也是虚虚实实。我们细看一下,所谓高手如云,能打的究竟有几个。
三星经历了去年的Note7“风Boom”之后,一直想一雪前耻。翻身仗虽难打,但还好三星自身硬。美艳不可方物的全面屏S8及S8+一直是上半年高高在上的话题手机。不得不说,三星的行业引领作用正迎头赶上苹果,尤其是通过屏幕技术影响手机外观并带动一系列相关技术变革。下半年,“全面屏”将成为手机市场的主调,而屏下指纹的成熟运用也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说回手机,三星S8是看一眼就想让人跃跃欲试的类型。因为它跟目前所有的手机都不一样,卖点鲜明。全视曲面屏带来浓浓的未来感。单是这一点就愿意让人为它买单。此外更保持了不缩水的配置以及超一流的拍照。
当然,让大家对S8敬而远之的因素也同样众多。首先就是不菲的价格(4G+64G,5688元)及高昂的维修成本。另外就是受去年Note7事件影响而采取的相对保守的电池及充电配置。小电池容量,低功率充电,屏幕高分辨率(可调低),纵使有骁龙835低功耗加持,续航依然难称优秀。系统调度不够积极,部分APP未作优化适配都是小问题,但3种指纹识别方案却没有一个好用,却着实尴尬。面部及虹膜识别与使用习惯不匹配,后置物理指纹又容易按到镜头。屏下指纹识别在哪,请让我看到你的双手!
能在主流机型中品评HTC的产品,也真是一件够梦幻的事情。说句严苛的话,肠粉们等一款“像样的”HTC手机已经很久。到今年的U11,总算有点回光返照、触底反弹的意味,可能之前的期望值真的太低了吧。
当年和诸一线大牌分庭抗礼的HTC,近几年一直倾力VR领域,手机则是越做越糊涂。HTC 10预约量个位数简直成了数码圈的笑话。而出品的手机,总是一种“大清亡了”的文物感。到U11,HTC终于算是开了窍,摆正了自身位置,看懂了如今局势,这也算是其重回大众视野的里程碑作品。
HTC想要重归诸强,需要做的其实很少。无非就是配置跟上,外观设计做适当的“扬弃”,定价比照当下市场,总之就是少点任性。这样,肠粉们充值信仰的应援才不会变得格外艰难。HTC一定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既要把手机基础做扎实又要塑造突出的卖点,以避免产品滑向平庸。保持且发扬像“BoomSound”这样的核心亮点,再迭代一些颇有诚意的小微创新。从HTC U Ultra的副屏再到U11的边框挤压交互,不管实用性几何,但至少让人欣喜。HTC承载了多数人的安卓启蒙,相信没人愿意看它轰然倒下。只是手机白刃战仍在继续,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说回到手机本身。除了顶级配置,HTC U11外观上的几个亮点不得不说。背面独特工艺的“3D曲面水漾玻璃”真可谓赏心悦目,直线拉高了颜值。正面特色稍逊,但接近曲面的大弧度面板玻璃(屏幕不曲)还是撑住了场面。这综合提升了整体手感。
“Edge Sense”功能,即通过按压边框可实现交互,虽然实用性和丰富性上有待优化,但不失为一种软硬结合的创举。U11的拍照出色,在DxOMark(一家著名的专业相机测试机构)上的评分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90分。
当然,3000的电池拖一款2K屏,续航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在系统上倒是“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本土优化不足很多人必定会不适应,但这必然又是安卓原生党的最爱。所以最后就是一句话,这是好手机,但如果你对HTC完全无感,那不建议购买。
其实小米6因为小米品牌的强大赋能已经到了不需要多说的程度。尤其是频繁在“奇葩说”这样的热门综艺中抛头露面,更让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小米已经这么牛了”的意外感叹。被早期小米“伤过心”的用户,是时候重新审视和评判如今的小米手机了。
真是不比不知道。没想到,涨了价的米6依然是性价比的良心代表。当然一切不是白来的,机子定价砍掉的部分,完全在两部分上还了回去。首先是臃肿MIUI那丧心病狂的广告。另外就是上市良久依然无法很容易原价买到的“耍猴”状态。
小米6整机也十分的争气。首先在外观上,把它列为小米最美三甲也不为过。从小米Note到小米5到小米Note2再到如今的小米6,这种一机一大步的“集大成式”的外观迭代真是让粉丝安心。当然这外观放诸安卓机海,还是有大差不差之感。正面撞脸华为P10,背面荣耀9也跟着凑热闹,只能说这种设计是经过充分考察论证后的稳妥方案。另外颜色方面,个人感觉还是黑色玻璃或黑色陶瓷耐看。
性能与配置,从来不是买小米旗舰需要担心的问题。开放的系统调度,将骁龙835的性能发挥极致。小屏又为续航加了砝码。之后配上“快如闪电”的MIUI9,肯定是666。一旦对应到价格,我们对小米6的评判尺度就要稍微放宽。所以不知道相机表现未能达到最佳期望值,算不算鸡蛋里挑骨头的一个缺点。
去年的一加3及一加3T是一加品牌的扛鼎之作,也是一加最受普遍认可的手机,甚至一度被冠以“最强安卓机”的称号。尤其是在性能发挥、相机、充电等硬性指标上一骑绝尘。很显然,人们对一加5的期待值达到了一个高点。之前稳扎稳打,专注“小而美”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粉丝的胃口。一加5此次交出的答卷如何?
延续以往,一加5硬件配置依旧豪华,在性能调度上更是十分积极,能够满血发挥骁龙835的性能。当然,现阶段6G版本完全够用,8G内存顶配版本并不十分必要。双摄拍照有进步,但没有达到惊喜程度,或许是一加3T的起点太高。续航相较之下,倒是提升了一大截,这主要还要归功于骁龙835处理器以及依旧给力的DASH闪充。
一加5的外观设计风格还是有较大变化,由硬朗转为圆润,工艺和造型都更加出色,手感轻薄细腻。但特色不足也难以否认,和iPhone7 Plus尤其是OPPO R11的撞脸,的确是个尴尬的问题。
最后还是从去年一加3就绕不开的问题:屏幕。很显然,一加5的屏幕(依然1080P的A屏)比起一加3T,观感有提升,但品质依然难称优秀。系统方面也是个适应度的问题,从国产优秀定制系统走出来的用户,对轻且简单的氢OS很难产生好感。
一加5的这些问题,在售价比一加3高了500元的情况下,更是被无限放大。
努比亚这个品牌在大众层面认可度还是比较低。之前我们安利了一整年,却依然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但用产品说话,努比亚确实出过不少好手机。尤其现在“旗舰”+“mini”的策略,走得还是很稳。Z17mini与Z17是千元至两千元档不可忽略的两支力量。
只是,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当下,努比亚延续三代的招牌“视觉无边框”已经不如当初那么惊艳。而一旦剔除这一设计特色,Z17还剩下哪些可圈可点的东西呢?
外观方面,正面新一代的无边框还是韵味犹存,背面设计采用了单条天线,一体性强,只是后置指纹识别还是破坏了整体观感。前面板的小红圈设计真有这么大的保留价值吗?我个人是存疑的。硬件方面,Z17配置当属主流顶级。只是发布会上宣称的“游戏之王”和“宇宙级双摄”,并未很好兑现,有些言过其实。系统调度及优化,在几个835机型中并不靠前。拍照可玩性依然很强,这点不可否认,但最关键的成像素质,可并不如预期。
如果说在主流旗舰评比中谈HTC是梦幻,那么在热门推荐机型中提OPPO就堪称奇幻了。可没办法,谁让人家绿厂今年争气呢。骁龙660处理器的两个月独占期,说我性能差的,统统走开。
无论是对照之前自家的R7s、R9、R9S,还是放眼当下普遍涨价的手机市场,用上主流高性能处理器的R11显得良心许多。
说回手机本身,R11是一款用户指向性产品,用户要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它依然延续以往策略,发挥存量优势,直击目标用户的痛点。之前R9s时引入的黑色,意在拓展男性用户,这次更成为主打配色。春节前大卖的中国红,这次也演变成主推的热力红。先小步试探某一卖点,如果可行,大面积复制,进而转化成竞争优势。主打拍照,“前后两千万,拍照更清晰”,又是过目不忘的宣传语。6.93mm的机身厚度,147克的重量,加上圆润的造型,手感轻薄舒适。骁龙660的性能表现良好,CPU水准已经看齐骁龙821,GPU依然有差距。但是在OPPO“神优化”之下,很多使用场景还是相当给力。
当然R11也有明显的缺点。没用UFS闪存外加没有疏油层,这是要给P10神助攻吗?另外,依然使用MicroUSB接口,也是让人吐槽无力。系统像素级模仿iOS以及更新频次和力度欠佳,也颇让人介怀。
另外,所谓良心还只是对比自身产品而已,将R11做横向比较,定价依然偏高。明星代言,冠名综艺,广告轰炸,硬生生把品牌推成了大牌,这都是产品溢价的来源。想想咱郑州地铁都被OPPO广告“霸占”,你也就能平和接受了。好在,这款手机你可以随时随地轻松买到,不用黄牛,不用挤破头。
作为华为的互联网品牌,荣耀一直被认为是华为旗舰的“经济适用版”。华为旗舰上的核心卖点,经过一个窗口期后,定会下放到荣耀品牌。只是荣耀的野心可不止于此。于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荣耀的进步与突破,某些高光瞬间,甚至盖住了华为自身的光芒。
荣耀9是荣耀品牌的上半年力作,巩固了荣耀8打下的根基。荣耀9的外观颜值高,工艺出色,让人眼前一亮,和荣耀8一样,都是在玻璃上玩出了花儿。只是性能上,荣耀9并不能和上述几个安卓旗舰平起平坐。除了麒麟960和骁龙835的天然差距外,闪存规格,续航和快充,也都被拉开档次。当然,较为出色的相机以及Hi-Fi芯片是其加分项,尤其是音质上,普遍高出竞品一截。另外,价格下探到2299也让荣耀9把性价比这张牌牢牢攥在手中。
“双瞳如小窗 佳景观历历”,魅族新发布的前后双屏的PRO7/PRO7 Plus成为上半年手机乱斗的收官之作。标配2880,Plus高配直指4000元的定价,虽然彰显了魅族逼进高端市场的野心,却也表现出一种急躁和仓促。去年特殊历史时期的机海战术,折腾来折腾去一事无成,年末只靠PRO6 Plus挽回一点颓势。今年痛定思痛,主打精品,这大方向没有问题。只是品牌升级和溢价绝不是一日之功,看如今站稳三四千档的华为,可是靠多年多代产品累积成的,其中也不乏大失误和滑铁卢。步子大了容易怎么样来着?
PRO7一发布,真伤了不少魅友的心。如果说手机设计还能感受到一点匠心的诚意,那么标配联发科P25不上UFS还卖2880就真的是丧心病狂了。这种现实与期望的落差,配置与价格的落差,是魅友不想看到的。所谓“梦想机”,绝对不是抛开互联网的基因,不切实际的猛攻线下,也不是靠一点巧思的设计就玩高价低配。
魅族PRO7最大的特色就是采用双屏设计,背面有块1.9英寸的AMOLED彩色屏幕。这基本上就是决定这款手机买还是不买的最主要因素。这块“画屏”可以用来显示步数、时间、天气及消息通知,可以通过主摄像头自拍,并且在关机时还能把手机变成一个单纯享受音乐的MP3。但这些功能没有任何一个是用户刚需,似乎是为了匹配这块屏幕而倒推出来的功能。这就是说,对这块屏幕的喜好与否是天然的。
PRO7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优点是做工。几乎把金属做成了玻璃质感,这扭转了很多人对于拉丝金属的反感印象。加上机身纤薄,直接提升了整机手感。另外,双摄此次PRO7没有落下,两颗索尼IMX386CMOS在硬件上还是很给力(魅族对于IMX386的调教能力已经在PRO 6s和PRO6 PLUS上得到了印证)。当然,Mcharge4.0的快充和内置Hi-Fi也还是值得一说。当然,这和高昂定价以及其他硬件缩水比起来,也不算上什么了。
以上我们集中讨论的这几款,都是近期发布的热门机型,这些手机综合素质高,完全可以独当一面的。还有其他一部分新机,可能相较前代产品只是有小幅提升,或是本身素质不均衡,虽然很有特点,但并非实战利器,只能是作备用。这些我们就不再具体讨论了。另外还有很多以往发布的手机,至今看来仍极富竞争力。我们往期内容谈到过许多,欢迎回顾查阅。
更多搞机话题,请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年买苹果7还是安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