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优衣库羽绒服降价商品是不是降价了?

优衣库买的衣服没几天就降价了,吊牌还在,小票没了,可是刷的支付宝,有记录,可以退差价嘛?【时尚女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99,723贴子:
优衣库买的衣服没几天就降价了,吊牌还在,小票没了,可是刷的支收藏
优衣库买的衣服没几天就降价了,吊牌还在,小票没了,可是刷的支付宝,有记录,可以退差价嘛?
女宝宝,宝宝用品专业品牌,已进驻122家百货店,20多家直营店.用保宁保护宝宝的健康,妈妈们就省心省事!
有没有人知道,这个有支付宝记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承认涨价不对 优衣库将降价:最大幅度达30%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日前公布的2016财政年度报告显示,集团从去年9月1日至今年8月31日的全年营业收入为1.7846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2%。综合经营溢利较去年下滑了22.6%,减至1272亿日元。母公司所有人占年内溢利盈利480亿日元,同比下降56.3%。对此,迅销集团CEO柳井正承认,采取价格上调策略是错误的,同时表示会在全球范围内陆续进行价格调整以提振业绩。
年,由于受汇率影响,日元贬值导致了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代工工厂的劳动力生产成本攀升,迅销集团进行了两次不同程度的提价。2014年7月,优衣库秋冬产品平均涨价5%,2015年优衣库产品平均涨价幅度达到10%。
优衣库涨价虽然弥补了日元贬值与原料成本增加的缺失,但客流量却明显减少。截至今年2月底的上半财年,优衣库日本本土的顾客人数减少了6.3%,同店销售下滑1.9%。值得一提的是,大中华区经营利润虽然下滑幅度远低于其他市场,但仍然达到了5.5%。
据报道,优衣库涨价导致客流量的下降,使得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不得不进行重新调价,降价措施将覆盖全球范围,最大降幅达30%。
柳井正在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优衣库在整个市场所采取的价格上调策略是错误的,并会对产品采取价格下调策略。
派尚服饰搭配学院总经理康兰馨表示,优衣库的大幅度价格调整对品牌有很强的杀伤力,这主要是受优衣库消费群体的影响。优衣库的优势是高性价比,受众群体对价格敏感性较强,产品的可替代性也较强。两次涨价后,产品价格超越了优衣库原有的受众人群消费的心理价位,因而这部分消费者逐渐转向其他品牌,这种客户的流失是优衣库再次降价不能百分之百挽回的。
2016财年为什么业绩放缓?
迅销集团事业版图分为日本优衣库事业、海外优衣库事业,以及全球品牌事业三个部分。在这一财年中,虽然优衣库品牌在日本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收入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但上半财年业绩对全年业绩影响仍然极大。
2016财年上半年,受暖冬影响,优衣库日本店铺营销应对不足,带来库存积压、业绩低迷。日本优衣库这半年的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了28.3%。加上中国的台湾、香港和韩国市场也受暖冬与经济形势影响,在销售上陷入苦战;美国市场受库存、关店亏损拖累,赤字仍在扩大。上半年迅销集团上半年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33.8%,净利润下降55.1%。
也正因如此,优衣库遭遇业绩压力。在这个半年间,通过调整价格与库存策略,控制销售与行政费用等成本,优衣库下半年日本国内事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8.8%与38%,海外事业下半年营业利润达到上年同期的15倍。但从全年来看,最终营业利润在日本本土与海外市场降幅均超过10%。
在全球品牌方面,迅销集团于2012年收购的美国高端牛仔裤品牌J Brand仍然持续亏损,2016财年亏损了138亿日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
J Brand2016财年亏损了138亿日元(约合9亿元人民币)。
优衣库大中华区全财年销售额3328亿日元(约合21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3%。中国内地受益于成本控制成效,下半年业绩大幅上升。香港、台湾地区则受到上半年业绩影响,到第四季度开始有所回升。大中华区营业利润最终定格在365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5.5%。
另一个影响净利润的因素是日元升值。综合其他计入收入与费用的数据,迅销集团由上半年的汇兑收益转为汇兑亏损,与2015财年相比,最终产生689亿日元(约合45亿元人民币)的差距。
根据北京商报、第一财经等综合整理
责编:瞳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Zara&&HM&优衣库&一些很少人知道的小品牌&&本质上的差别
转眼,以H&M进入中国为标志的话,今年,也就是2014年,是快时尚品牌们进入中国的七年之痒年,表面看起来,ZARA、H&M、优衣库、GAP似乎都在以相似的步调高歌猛进一路开店不停,其实吧,这几家快时尚还真是千差万别。“Fashion采访手记”请来好盆友,在被称为世界三大时装学院之一Istituto
Marangoni就读的曹阳带大伙儿一探究竟四大快时尚品牌,究竟都有什么各自的门道——
我上个月刚刚在米兰参加了一个ZARA的买手和Merchandising的面试,很想来说说快时尚品牌们:
先说ZARA,四个牌子里面最强势的,也是当前最成功的但是最特立独行的,因此可能需要多废点话。我想说,ZARA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是目前世界上所有时尚品牌都模仿不了的。且不说规模,毕竟规模人人都有可能做到,这里着重说它的不可复制的模式。ZARA采用的模式叫做Vertical
Integration,垂直出货。极大地缩短了出货时间:平均为2周,因此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一年可以有15-20个Collection。与之相比,普通的品牌出货的整个流程需要4至6个月,一年一般只有两个Collection。但是,由于采用了Vertical
Intergation模式,ZARA相对于其他快时尚品牌能更好更快地控制整个流程(从市场调研,到设计,打板,制作样衣,批量生产,运输,零售),比同样以出货速度著称的H&M,快了5天。为了追求快,ZARA可谓牺牲了很多的成本:
在生产流程中,ZARA依靠总部所在的拉科鲁尼亚的无数手工作坊,家庭工厂起家,很多产品直接在当地生产,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外包,然而H&M前些年有75%的产品在亚洲制造,现在已经将生产全部外包。然而也因为这个原因,H&M的价格大约为ZARA的50%-70%(暂且不考虑原材料成本)
所有的远程运输都是飞机,而不用货船,甘愿支付高额的运费而不愿意花费广告费和市场营销的费用,ZARA的市场营销费用只占总成本的0.3%-0.4%,然而其他品牌大约占3%-4%。纵使花费了高昂的成本去追求快,ZARA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仍然和H&M不相上下,同时ZARA也不愿为了提高利润率去节省上述成本。因此,ZARA达到了所有时尚品牌和零售商都前所未有高度(我在米兰的老师从来不将ZARA称作品牌,因为它更着重于生产和零售环节,从未用设计去定位品牌产品的风格,也并没有一个时装品牌应拥有的Brand
Identity):1.
ZARA总部仓库里的所有衣服不会停留超过三天,店铺每周会向总部下单两次以补充产品,存货周转率比其他品牌高3-4倍
2.平均每季只有15%的衣服需要打折出售,其他品牌则为50%。
3. 顾客平均一年去ZARA
17次,其他品牌只有4次。同时,ZARA的快也归功于他们“倒过来”的设计概念。在我参加ZARA面试的时候,HR给我们讲,ZARA的核心,是店铺,因为只有在店铺才能真正接触到顾客,才能了解顾客的需求。因此,店铺提供销售数据,再将其递交给店面经理,店面经理整理完毕后将结果交给设计部门,设计部分按照顾客需求设计出款式,再将其递交给商业部门去评估成本和价格,之后开始打板,样衣制作,在移交给工厂生产,最后存放于ZARA超级大的物流仓库(是亚马逊的9倍),仓库门口都会有无数的货车每天两次将产品运输到欧洲其他地区或者机场。在这个流程中,单就设计而言,平均20分钟设计出一件衣服,每年可以设计出2万5千件以上的新款,是H&M的4-6倍。因为顾客对于时尚的需求是变化的,从店铺收集的资料是具有时效性的,因此,快才是这一模式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制胜法宝。
正是因为ZARA这一特立独行的模式,才使得其余现有品牌完全无法效仿,因为如果效仿就意味着品牌的设计师们不再对设计起决定性作用,甚至需要重建设计师团队,物流系统,生产流程等等。但是这一模式也有着弊端:
因为对于全部流程的掌控,使得运营风险增加,如果一旦出现经济衰落或者行业不景气,无法将压力转移给供货商(比如要求供货商降价……)
2. 无法整合各国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
店铺被品牌直接管理,无法通过代理等形式快速扩张(比如意大利的贝纳通),并且财产也有一部分需要投资于新店铺和已有店铺的翻新整修,降低了资产周转率(ZARA的Assets
Turnover为1.4,GAP为1.8,H&M为2)4.众所周知,抄袭问题,ZARA已经是明着抄了很多年,你告我就告,官司输了就赔你钱,反正我都能挣回来(不像美国的Forever21被控告之后搞得沸沸扬扬……)总之,ZARA创造的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一个完完全全基于顾客需求的商业模式。因此,ZARA目前的敌人,只有它自己。只有完全认识并控制住利弊,才能得到长久稳定而持续的发展。
然后是GAP,我只想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现在的处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作为曾经的时装界的销量霸主,GAP居然在2014年被福布斯评为未来十年最后可能消失的十个时装品牌之一(你没有看错,还有最近在国内大火的美国的AF,我那天放学回家室友就幸灾乐祸地跟我说的),GAP今年刚刚找到我们专业帮助他们做一个项目,在意大利做品牌推广的,接了这个项目之后也查阅了很多关于GAP的资料。这里既然问到竞争优势,那么就不需要提商业模式了,倒也省了很多废话。从设计来说,提到GAP,往往都会想到那些简简单单的款式,牛仔裤,印着LOGO的上衣。但是今年GAP的广告充分显示了GAP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GAP的
Marketing Department
Manager来做presentation的时候说,GAP是希望可以用简单地款式来塑造属于每个人的风格。但是如果看GAP的facebook和instagram,你就会发现完全走的是小清新路线,其中很多设计还是比较符合WGSN上的潮流预测中的简约时尚。虽然最近几年GAP由于缺少固定风格难以满足不断求新求异的青少年消费群体,但是因为简约百搭的设计和优质的面料以及版型(尤其是裤子,我大爱),还是赢得了不少忠实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上乘上了简约功能性为主导的潮流风格,使得设计方面算是勉强找到了一个灵魂归宿。
另外,似乎知道了ZARA和H&M一直被外界冠以环境污染的罪名,GAP的联合创始人Doris和Don
Fisher有意发起了“DO MORE THAN SELL
CLOTHES”的倡议,似乎更要采用有机棉去促进农业可持续性生产,希望能够以品牌的社会使命唤起人们的品牌意识,重新树立品牌形象。最后,采用那个Manager在做presentation时候的原话吧,GAP
is co optimistic not
coyouthful
smart not smart- classic
acce liberating not
human notheroic. 这几句话算是非常全面地体现了GAP的品牌定位和形象了。
H&M,另一个巨人。同样十分优秀的fast
fashion品牌,在模式上面来说,更加倾向于兼顾出货时间和产品成本,因此速度不及ZARA,但是依靠着成本领先优势也在这一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时尚程度也不及ZARA,毕竟人家ZARA也是抄大牌啊,而且抄到了精髓。H&M是欧洲这边屌丝青年的首选,最近的设计偏街头,什么大印花,牛仔,大字母,大迷彩……产品缺点也很明显,质量不敢恭维,面料算是这四个品牌里面最差劲得了(洗过一次就知道了)。但是和ZARA一样,都是把服装从耐用消费品变革为快速消费品的革新者,因此质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其中H&M最出彩的地方,当属运动衣,这个系列在国内不卖(至少我出国的时候国内还没有),估计人家觉得中国人不爱运动。其实H&M的运动衣做的很专业,分类很细(有跑步,网球,甚至还有瑜伽),价格便宜,比阿迪耐克便宜不是一点,因此大受欢迎,销量很出彩。下面的图是H&M运动衣在2013年的Replenishment
Rate(补货率?不知道该怎么翻译),达到了36%,最后打折出售的只占10.4%(ZARA的存货周转率这么高也还有15%需要打折出售),相比之下运动衣绝对是H&M的一大亮点。
另外一点,H&M在尺码的选择上有更多选择,甚至还有很多是为了准妈妈而量身定制的。下图是英国的H&M的附加尺码的统计和当地主要竞争品牌的对比:
因此,可以说H&M和ZARA是各自在不同的方面满足顾客需求,前者是在日常穿着和使用上,后者是在设计上。在运营上面,H&M注重低成本,ZARA注重产品更新速度。
优衣库uniqlo
最后一个,优衣库。这是我在国内最喜欢的品牌,便宜,舒适,面料优质,款式简单容易搭配,后来增加了UT系列,我曾经一个夏天买了他们家13件T恤,就是为了不同的艺术家所创作的图案,有的特别喜欢的甚至都不舍得穿。在给GAP做Competitor
Analysis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优衣库。我曾经因为喜欢优衣库而买了两本柳井正的书以及他推荐的日本管理和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书,均获益匪浅。如果要说优衣库的核心竞争力,有几项不得不提:
1.面料:这和优衣库的历史有关系,当年火遍全日本并且至今仍然每年秋冬都会推出新款的抓绒外套让优衣库尝到了因为面料而带来的甜头,自此优衣库在面料的使用和研发上不断创新,比如内蒙古的一个羊毛牧场专门饲养给优衣库提供面料的羊,以及轻薄的Heattech系列保暖内衣,均是优衣库对于优质面料不断追求的产物
2.服务:这个不需要多说了,我一个朋友曾经在优衣库上班,所有的你身边经过的顾客全要问好,一天下来口干舌燥。单这一点对顾客打招呼的要求就不是别的品牌所能比的。别的服务大家也都能体会得到。
3.细节:和无印良品一样,店铺的细节要求到极致,所有衣服叠放的方式均是十分讲究,比如可以使顾客很容易就看到裤腿宽窄的叠法。另一个细节我不得不说,相信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镜子。在国内,优衣库的镜子照出来的人和GAP,H&M以及ZARA的镜子照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其中一部分是因为镜子的摆放,另一部分是因为灯光。因为黄种人轮廓,尤其是脸部轮廓不深,相比于欧美人更加“平”因此其实黄种人并不适合灯光直接从上面打下来的照出来的效果,那样会将脸部轮廓的缺陷通过阴影完全展现出来,然而轮廓较深的欧美人则可以展现出立体的骨骼轮廓。因此,在照镜子的时候灯光从前面或者后面斜照下来更适用于黄种人。同时灯光的选择也恰到好处,不黄,不刺眼,光线柔和,可以烘托甚至美化出肤质。
工艺,我曾经认真观察了优衣库的衬衣工艺,胸前袋的缝纫针迹倒三角完全是西服的工艺要求,这个细节都被要求了,还有什么理由质疑优衣库的工艺呢?5.
UT系列。T恤本来就是传达文化和艺术的最简单直接的方式,UT这个系列是和艺术家的合作,讲艺术的图案直接展现在T恤上,还原T恤原本的作用,并且将便宜的产品卖出了一丝艺术品的味道。
最后再说一点,这几个品牌之所以能够屹立时装行业,还是因为找到了不同的定位和优势并将其发扬光大,无论是对成本追求的H&M,还是对更新速度追求的ZARA,亦或是对细节和质量不懈追求的优衣库,都是相信并坚定着自己,方才能够做到今日的规模,目前GAP正处在重新定位阶段,并开始逐渐转型,寻找新的自己,因为以前的优势已经都被ZARA,H&M和优衣库不同程度的覆盖,并且发展出来了新的优势。对于其余的相似的品牌,比如C&A,Topshop,
贝纳通,OVS,Forever21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品牌的影子,但是由于都基于不同的地区发展,利用地域优势和本土风格来获得市场的认可。相信未来,在良性的市场竞争中,这些品牌都会基于不同的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用便宜的价格,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时尚带给人们的乐趣和自信。(微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优衣库打折的套路
你绝对不知道|逛店全攻略优衣库打折的套路
你绝对不知道|逛店全攻略马先生说娱乐百家号优衣库在北京开了大大小小 50 多家店,不管逛到哪家,我都会进去转转,看得多了,慢慢就总结出了它的一些「套路」:比如,爱马仕前艺术总监 Christophe Lemaire 操盘的 U 系列,只有在三里屯太古里店才能买到全系列;又比如,店里白底红字、红底白字的价格牌有不同的含义,看到白底红字的你最好先别下手,因为很大可能它1 个月后就降价了。呐,诸如此类的还很多,下面就跟你仔细唠唠优衣库:5 个打折「套路」和 3 个关键时间段3 个获得打折信息的方法8 个值得买的系列5 个打折「套路」和 3 个关键时间段总的来说,优衣库的打折活动很频繁,价格浮动大,规律也比较明显。搞清楚了规律,就能在价格比较划算的时候入手。▍大部分商品会有 3 次左右的降价,最后甚至能 4 折买到曾经有内部员工爆料优衣库的降价规律:(不保证爆料真实性,仅做参考)这个料是 2016 年 1 月份出来的,跟我自己的观察结果有点不一样,主要是降价次数上好像没有那么多,然后每个阶段的价格也有些不同,比如我大概记得的是这样:初上市 399 元 → 329 元 → 249 元 → 179 元初上市 299 元 → 249 元 → 199 元 → 129 元初上市 149 元 → 129 元 → 99 元 → 79 元初上市 99 元 → 79 元 → 59 元 → 39 元不管怎样,能看出基本规律是一致的:大部分商品会有3 次左右的降价,最后能5 折甚至 4 折拿下。当然,具体商品的降价次数和幅度会受库存量影响,热门商品很可能在第 2 次降价时就卖光了。所以,我觉得逛优衣库最要记得的一点是:新品上市别着急买,等等再说啊!不过,大牌或者设计师的合作款是个例外,它们一般都卖得快,看到喜欢的还是赶紧入手好。以及,100 元以下的商品降价幅度都很小,没必要特意等打折。▍全年有日常促销日常促销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常规降价,一种是「限时特优」。你可以从店里面的价格牌来判断是哪种情况。一般来说,白底红字是初上市价格,红底白字是促销价,没有写「限时特优」的就是常规降价:常规降价就是上面说的商品经过的几次梯度式降价,价格一档一档往下走。你可以对比初上市价格和目前价格,根据降价规律来估算它是第几次打折,看需不需要、值不值得买,一般在第 2 次降价时买是兼顾保险和划算的。「限时特优」幅度比常规降价大,比如一次性降 2 档,但很少直接到最低价;有时间限制,一般在 3-7 天左右;而且不同店的商品可能不一样。所以,如果「限时特优」里正好有你需要或者喜欢的,就赶紧下手吧。▍每年有 2 次季末大促,一般冬季在 1 月,夏季在 7 月季末大促的话,除了这个时候上市的新品,基本是全场打折,价格也到了最低价,但是款式和尺码上就没什么可挑的了,S 码基本没有,都是些 L、XL 码。▍线上线下满减主要是双十一、双十二,平时也会有不定期的满减活动。▍记住 3 个关键时间段如果你记不住上面说的这些,也有懒人办法,就是在 3 个时间段——6 月底到 7 月初、11 月到 12 月、春节前去集中采购,打着「限时特优」价格牌的,尤其值得挑一挑。3个获得打折信息的方法每年季末大促的具体时间不太一样,「限时特优」更新也比较快,加上每个门店特价商品还不一样,所以提前知道,或者说及时知道具体打折时间和商品再去逛的话,会省时省力很多,也不容易错过自己中意款的折扣时机。有 3 个方法获得优衣库的打折信息:必须要大大地表扬优衣库的微信公众号,真的是太实用了!它不仅会及时推送各种折扣信息,还能查询商品的库存量:输入商品吊牌上第 2 行条形码的编号,就能查看它在每个店铺里的库存情况,条形码在天猫旗舰店的商品详情页有。刚刚也说了,库存量会影响降价次数和幅度,如果某款商品库存紧张、接近清空的话,就意味着价格几乎到底了。不过,这个库存量是前一晚结算的库存量,不一定准确,保险起见,你可以给店里打个电话问一下,优衣库的接线员都很 nice 很耐心的~对了,门店的电话在公众号里也查得到。▍订阅电子快报天猫旗舰店和官网导航栏上有这么个功能,填上自己常用邮箱,就会收到近期的打折和新品信息。而且信息带超链,可以跳转到天猫店,然后直接下单买就行了,很方便。▍查看天猫旗舰店或官网的「新作&特惠」信息就是这里:我没有仔细对比过线上和门店每周「限时特优」的商品,不过,只要是「限时特优」,都值得挑一挑啦。8个值得买的系列虽然优衣库自己把 2017 春夏商品分成了 13 个系列,但其实每季系列划分会有变动,我还是按照大家更好记的分法,列一下值得买的 8 个系列吧:▍大牌或设计师合作联名系列从 2009 年跟 Jil Sander 合作出了 +J 系列后,优衣库跟大牌以及设计师的合作越来越多。+J 系列比如 2014 年起跟法国超模 Ines de la Fressange 推出联名系列,到今年为止已经出了 7 季:优衣库 × Ines de la Fressange 2017 春夏系列,设计灵感源于南法港口城市马赛还有跟英日混血穆斯林时尚设计师 Hana Tajima 合作的联名系列,异域风情浓厚:优衣库 × Hana Tajima 2015 秋冬系列优衣库 × Hana Tajima 2016 秋冬系列▍U 系列2016 年,当时还是爱马仕艺术总监的 Christophe Lemaire 跟优衣库合作,现在 Lemaire 加入优衣库,操盘高端线 U 系列:U 系列 2017 春夏款目前出过秋冬和春夏两季,前几天去看,店里都卖得差不多了,天猫店上也没剩几款。▍LifeWear 服适人生系列它其实是从其他系列里,挑选出精品进行搭配的系列,非常适合不知道怎么穿搭的人,直接照着买一套适合自己的就好了~▍牛仔系列可以说是最值得买的系列了。性价比非常高,车线做工跟 Levi\'s 有得一比,拉链、纽扣用的也都是 YKK 产品,不会有拉链不顺、随便蹦扣的情况,但价格却要便宜很多很多。▍衬衫系列可以说是材质最多、最丰富的系列,长绒棉、SUPIMA COTTON、府绸、法兰绒等等等等,款式、颜色很多样,一年四季都能穿搭,还不贵。▍UT 系列花样最多的一个系列,跟各种设计师、品牌、电影、动漫形象出合作款。我觉得有些 UT 搭不好就容易显幼稚,多参考下模特怎么穿~▍AIRism 干爽舒适系列口碑系列,春夏必买。新出了一个无缝系列。口号是「聪明内衣会呼吸」,它用仅为发丝 1/12 粗细,也就是差不多 0.008mm 的极细纤维,打造贴身、柔软、细滑的触感,吸汗速干,尤其适合跑步健身做瑜伽的时候穿。▍HEATTECH 系列口碑系列,秋冬必买。主打 Toray(东丽)研制的 HEATTECH 面料,通过特殊的断面和织法设计,把身体蒸发的水分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保暖效果。面料轻薄透气,吸汗性能优良,款式和颜色选择上也蛮丰富的。优衣库虽然以基本款为主,看着很一般,其实搭配好了也可以相当出彩。平时逛的时候多参考店里模特身上怎么搭、怎么穿,试的时候也不妨就那么全套试下来,相信你会发现新大陆~如果觉得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就在文末给我点个赞吧~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马先生说娱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马先生说娱乐,分享最新娱乐咨询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优衣库降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