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移动支付已日趋完善的情况下,银联电子支付付还有创业的机会吗?

Apple Pay真的要来了?
来源:现代快报
  9月17日,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透露,Apple Pay(苹果支付)已经落户上海自贸区。业界普遍认为,Apple Pay公司落户上海自贸区,是苹果正式拓展中国支付市场的一个关键信号。
  “果粉”成Apple Pay天然优势
  2014年10月,苹果推出了基于NFC(近场通讯)的移动支付系统 Apple Pay,这款全新的支付平台允许苹果移动设备用户在实体零售店内轻松完成支付。去年一度有消息称,苹果支付已与中国银联达成协议,Apple Pay即将入华。在延宕近一年之后,Apple Pay终于要来了。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且日趋完善,Apple Pay现在才进入这一市场,是否还有机会呢?业界认为,Apple Pay相较于移动支付平台,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苹果做到了便捷与安全的最好融合。相较于其他移动支付而言,它并不完全依赖于移动互联网。在保证支付便捷性的同时,Apple Pay在安全性的保障上做得更为出色。每次进行Apple Pay时,都必须通过Touch ID来进行指纹验证,避免了在失窃后账户被盗用的可能性。同时,苹果在用户个人隐私、交易信息存储上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也保证了Apple Pay极高的安全性。
  其次,庞大的“果粉”队伍是Apple Pay的天然优势。随着苹果手机在高端机型市场上占有率的不断提升,Apple Pay背后所附着的高消费能力也会越来越受到商家重视。最后,Apple Pay与支付宝等移动支付方式绕过传统银行不同,它需要绑定银行卡账户,这样的新模式不会招致传统支付巨头抵制。
  面临国内巨头挑战
  虽然Apple Pay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入华后能否改变我国的移动支付格局呢?目前来看,Apple Pay仍然面对一系列挑战。
  第一,消费者的支付习惯短期内难以改变。不少消费者认为,拿着手机刷一下支付和从包里掏出银行卡支付,本质上没有太大区别。Apple Pay在欧美推出近一年来,市场表现也并不是特别好。
  第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已经基本布局完毕,Apple Pay解决的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几乎都可以解决。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本土移动支付的推广方式更接地气,它们通过绑定淘宝、微信、滴滴打车等生活消费软件得以大规模推广,而且不间断地推出支付打折、支付减免等营销手段,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用户与人气。
  第三,NFC支付的终端建设仍需继续完善。我国目前具有NFC功能的占比并不大,数量巨大的POS机需要改造升级。
  第四,苹果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三星将推出Samsung Pay、谷歌将推出Android Pay,华为、小米等推出了华为钱包、小米钱包等移动支付平台,这也会对Apple Pay构成一定挑战。
  据新华社新媒体电
(责任编辑:黄瑶)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13首届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_网易新闻
2013首届中国电子支付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月23日,由新华网、参考消息、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主办的首届电子支付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次研讨会基于“合作与共融”为目标,以“3A服务与支付安全”为主题,齐聚行业各方以及监管机构,共同探讨“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同时还评选产生了“2012中国电子支付十大新闻”。
目前,中国电子支付正逐渐呈现爆发式发展,整个支付行业的体系日趋完善化。截至2013年初,已有223家支付企业相继获得支付业务许可,电子支付迎来了包括互联网支付企业、移动支付企业、预付卡企业、银行卡收单企业在内的更多的运营主体。
研讨会围绕“电子支付行业创新与发展”这一主题举行高峰对话,与会嘉宾就“电子支付的服务与安全”、“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等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共同分享案例和推广经验。嘉宾认为,未来中国电子支付行业将会朝着“全能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3A服务”方面——即Anytime (任何时间)、Anywhere (任何地方) 和Anyhow (任何方式)。服务的便利性、支付的安全性已成为消费者权衡电子支付优劣的两大重要指标。
本次研讨会上还向获得电子支付行业贡献奖、行业创新奖、服务之星奖、安全之星奖以及最具潜力奖等企业代表颁发了相关奖项,同时,网民最信赖网银支付品牌、网民最信赖第三方支付品牌等奖项也在本次活动中正式发布。
本文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是技术赋能新零售?还是新零售给了“技术创业”新机会?
[思路网注] “零售解决方案”可以列入2017年热词榜,因为它不仅凸出了新零售是风口,还延伸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技术之于新零售的重要性。
每一波商业变革的前提必定有技术创新。“零售解决方案”可以列入2017年热词榜,因为它不仅凸出了是风口,还延伸出了另外一层意思——技术之于新零售的重要性。伴随着“新零售”概念的提出,电商结束了红利期,相继而来的是实体商业复苏,我们看到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巨头布局传统零售做“技术解决方案”;同时,新零售还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创业机会,比如当前大火的无人值守零售货架、无人便利店、无人零售盒子、无人超市、无人柜等无人业态,行业融资规模已经超过30亿。从淘咖啡、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等无人便利店,到小e、猩便利、哈米魔方、领蛙等无人货架,“无人值守”模式成了新零售的市场实践方式,让消费者在无人零售场景中,通过身份识别就可以自由购物、无感结算,技术与零售的结合让提高了体验、提升了效率,使得传统零售人才选择进入无人零售商业,还有很多实体零售开始触及无人零售业务。那么,做无人零售的前提是什么?都运用到哪些技术?黑科技还会吗?无人零售的前提:推出无人店Amazon Go后,国内的“无人值守”模式也纷纷“上线”。技术无疑是无人值守店的首要因素,但由于目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这一技术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无人店技术同质化严重,而且用在无人零售领域的技术并不高,包括RFID以及图像识别、电子标签、视觉识别等技术,无人零售店内1平方米的投入普遍在1~2万,如果想达到Amazon Go一样的无感购物,至少需要10倍的投入,国内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标准。迅雷联合创始人程浩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Amazon Go的无感购物:“Amazon Go的核心是‘拿了即走’,不是‘无人’。拿来即走的核心价值是用户体验,不是把人全部替代掉。”程浩认为,拿来即走与信用卡、移动支付一样,都是智能零售的基础设施,所以巨头选择重兵投入这一块,最典型的就是支付宝和。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移动支付本身的交易笔数呈几十倍的增长,微信和支付宝的总移动交易笔数每天超过3亿笔,如今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支付宝和已经十分普及。也正是基于支付宝、微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才会衍生出共享经济、无人零售等多种新型的业态。站在资本角度,朗然资本创始合伙人潘育新认为:“个人信息绑定自助收银是大势所趋,无论用自助收银设备还是自助收银App,顾客秒变收银员,不需要再为排队而烦恼,消费者的每笔消费记录都可以如同线上交易一样被全面记录。”以上就是移动支付的特点——支付无痛化。移动支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发生,还能处理复杂场景下的支付。创新工场汪华总结认为,移动支付解决了中国消费端的问题,就是当前的消费升级,如果没有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的模式就不会出现,移动支付不仅让已有的消费扩张升级,还会产生全新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形态。今年7月,艾瑞咨询发布了一份移动支付调研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年中国线下商业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约为4283.2亿,其中99%的市场份额集中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家平台上。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竞争白热化的同时,蚂蚁金服旗下另一独立业务线口碑悄然兴起,和支付宝一起形成合力,成为微信支付线下竞争的又一劲敌。支付宝与微信掐架,对于商家而言又不敢错过任何一种支付方式,于是催生出了像Ping++、BeeCloud、掌贝、付钱啦等在内的主流聚合支付产品。零售前沿社还盘点了以下支付企业,供参考:(支付类企业表格)作为无人零售的基础设施,支付宝和微信为新零售搭建了一条便捷的移动支付之路,在未来,无现金化将成为主流。新零售衍生出的技术创新机会都说Amazon Go的无人零售是黑科技,但是它却迟迟不能落地,或是因为技术尚未成熟、亦或是技术成本高昂。相比较之下,国内的无人零售已经落地很久了。当前的无人零售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以阿里、腾讯和京东为首的巨头企业,他们不仅想去改造传统的连锁商超,甚至想渗透夫妻老婆店,双管齐下。除了用盒马鲜生的技术方案改造传统零售,阿里的另一个目标是市场上600万家规模的非连锁型的夫妻老婆店,整合的核心是使用对应SaaS系统,并辅以门店招牌的变更,希望能通过强大的商品、物流和数据为微型零售商赋能。同样,京东百万便利店计划也瞄准了夫妻老婆店市场,这是一个巨大的B2B市场,以中商惠民、掌合天下为代表的70多家企业也获得了资本超50亿元的投资。对于阿里和京东改造夫妻老婆店的计划,朗然资本合伙人潘育新预测:“食杂店的SaaS使用率和进货习惯并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门店数量会进一步减少,阿里和京东的百万店计划任重道远。”第二梯队是跨界新零售的大企业。比如饿了么在9月份推出无人值守货架一点便利;京东在11月宣布入局,推出京东到家Go;11月20日,又宣布推出了丰e足食。以具备物流服务优势的顺丰举例,过去在零售领域做过多次尝试的顺丰一直在寻找物流变现的路径,这次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同样在技术上,顺丰对无人货架的未来有更多想法:如与物流服务相结合,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定制化探索,以及利用顺丰的冷链优势完善供应链等等。可以看到,第二梯队的大企业正在用自身的优势抢占无人零售。第三梯队是市场上出现的大量面向零售行业的技术型解决方案。他们期望用在线化、数据化的方式帮助零售企业,比如阿里盒马鲜生、腾讯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多点Dmall、闪电购等企业。例如盒马已经开始像大润发输出技术;多点Dmall通过自由购、秒付等功能缓解了用户排队结账的困扰;闪电购的服务,让零售企业为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无差别的服务等等。同样属于第三梯队的还有做To B人工智能无人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兰科技、携手苏宁未来零售打造智慧零售的商汤科技等纯技术公司。阿里巴巴的曾鸣说,新零售的一个特征是以技术为起点,以上三个梯队的企业,都在技术领域探索机会,同时还有很多耕耘多年的技术型企业,因为遇到了无人零售的风口才得到爆发和新生。零售前沿社盘点了智慧新零售企业,供参考:(智慧零售企业表格)新零售中的黑科技虽然每一家无人零售企业都在迭代技术,希望能给用户带来更流畅的购物体验,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虽然当前无人零售的技术门槛比较低,但实际上,无人店有现在这样的技术就可以了,不需要太深的技术。”当前,无人零售项目在落地过程中,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如何识别消费者身份并判定其支付行为而进行的。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乌镇大会上谈到,未来每个人脸、每个身体都是钱包,数字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巨大的机会,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巨大机会,“今天我们是数字钱包、手机钱包。未来全社会每个人脸都是钱包,每个身体都是钱包。”是的,身份识别可以用于身份识别和授权、行为识别可以于自动检测购物状态,为后续的结算、支付、售后等后续环节储备数据。未来,随着技术的升级,无人售货和“拿了就走”或将成为新的主流零售形态,所以想要获得无感的购物体验,在无人零售体系中,更依赖场景对于用户需求的精确感知。因此,能够自助订货、在线体验、自动支付的智能零售终端机具也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人脸识别技术能够为智能零售终端扩展识别的能力,也需要马上融合进无人零售模式里来。比如纯技术公司旷视科技利用人脸识别技术为零售企业赋能,让以人脸识别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感知应用成为新零售应用场景的关键,并开始已经服务于人们的消费生活。总结来看,“无人零售”是一整套的无人店解决方案,具有整体学习和感知能力的体系,通过多路摄像头和传感器融合,加上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深度学习算法,组成的一套完整自感知和不断优化的智能系统。对此,零售前沿社盘点了以技术为导向的、赋能新零售的企业,供参考:(新零售黑科技企业)以数据驱动的新零售时代已经来临,面临零售场所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零售需要重新整合和重组,充分的利用电子商务、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为可能。
【温馨提示】思路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处理。本站文章仅作分享交流用途,作者观点不等同于思路网观点。用户与作者的任何交易与本站无关,请知悉。
热门文章标签
电商服务推荐
版权所有 思路 www.siilu.com 年
保留所有权利
Copyright & EBru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369号 | 京ICP备号 | 京公网安备 87
北京亿商联动国际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74号中国瑞达大厦1701 电话:010-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选择需要的电商服务类别
店铺外包(代运营、设计...)
软件工具(ERP、CRM...)
仓配物流(管理、配送…)
外贸出口(推广、管理…)
其它服务(请在备注说明)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4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运营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图】
& & 移动支付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 &&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远程支付,指通过移动网络,利用 短信 、GPRS等空中接口,和后台支付系统建立连接,实现各种转账、消费等支付功能的支付方式;近场支付,指通过具有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移动终端实现信息交互,进行货币资金转移的支付方式。 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远程支付与近场支付
& 远程支付 近场支付
依托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支付场景 线上交易 线下支付
支付金额 无额度限制,由资金来源账户的余额和规定时间内限额决定 额度较小,国内目前相关产品对其帐户余额均设有上限,最高1000元
硬件安全级别要求 无特别要求,可使用移动网络本身的SIM卡授权 要求较高,需金融机构进行授权
资金账户 话费、银行账户和支付运营商提供的专门支付账户 使用支付运营商提供的专门支付账户居多,也使用银行账户
应用场景 电子化程度高,购买过程简单的产品、服务 价格较低,购买行为频繁的产品、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相对于远程支付,近场支付在交易方式、硬件等方面拥有更高的安全性,且应用场景方面所受限制少、使用频率更高,资金帐户方面的适用范围与远程支付也基本一致,因此近场支付在使用上更具便捷性。而历史经验证明,便捷性是推动支付手段发展演变的直接原因,远程支付最终会被近场支付替代。 &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指出:从全球移动支付发展的情况来看, 2014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值将达到3,250亿美元,与亿美元的交易价值相比,增长达38%,而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移动支付市场仍将维持在40%左右的复合增速持续快跑。 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量复合年均增长率近50%:十亿美元& & 区域的角度看,亚太地区的移动支付交易值将达到740亿美元,增长38%。其中,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成熟,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而印度、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部署正在推动该地区移动支付市场规模的快速健康增长。& & 随着3G乃至4G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移动互联时代颠覆了桌面互联网时代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创造了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商业模式。2013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较2012年新增5358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新增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 日,央行网站发布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则保持数倍的超高位增长。2013年,全国共发生电子支付业务257.83亿笔,金额1,07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和29.5%。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9%和317.6%。& & 移动互联网加速发展,相关的行业也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而各商家均意图趁行业变革之际,率先进入移动互联领域,争夺市场份额。其中,移动支付这块大蛋糕,涉及金融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多类行业,支持从线上到线下支付的多种应用场景,是重要的移动互联应用入口。 & & &得入口者得用户&,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价值变现的可能。移动支付未来的变现方式有多种,比如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海量的用户支付数据,可以了解用户的消费偏好、消费能力和消费种类,以此为基础进行精准营销,可以获得任何时代都无法企及的高性价比营销收入。移动支付战略位置如此重要,因此也成为各商家争夺的重点。未来现金及银行卡交易将逐步被移动支付所取代已基本可以预见,未来移动支付趋势不可逆转。 & & NFC支付终将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终极状态 & & 移动支付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O2O电子商务支付以及近场支付。 & & 1)移动互联网远程支付& & 即基于移动互联网把PC端照搬过来的模式。典型代表为支付宝手机客户端、银行网银手机客户端等。 & & 2)O2O电子商务支付& & 目前互联网支付巨头纷纷针对这一领域推出一些创新支付形态,从而为移动支付产业带来一个短期的高速增长态势。该类支付技术的典型代表主要有四种,分别为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手机刷卡器支付和基于LBS技术的iBeacon。& & 其中,二维码本身是一种可读性的条码,终端设备在扫描和识别了这些数据之后取得支付数据,并借助网络实现远程支付,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因而应用最为广泛,但带来的问题是安全风险高;声波支付利用声波的传输,完成两个设备的近场识别,进而借助网络实现支付,目前支付宝钱包和中国银行&中银易商&客户端已运用该功能;手机刷卡器是读取磁条卡信息的外接设备,通过手机设备上的3.5mm音频插孔来传输数据,刷卡器本身没有支付功能,需借助支付软件的配合才能完成支付、收单功能,目前推出手机刷卡器产品的公司国外有Square,国内有拉卡拉、盒子支付等,但国内因收单方POS端受到管制,只能在个人客户中应用;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以iBeacon为代表,是基于蓝牙4.0低能耗版协议所开发的技术,商家可通过部署iBeacons基站实现室内定位,但定位精度最高只能达到1m,定位精度的不够从而导致其在支付领域困难重重,目前iBeacon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尚处构想状态。 & & 此外,O2O电商支付技术中的二维码、声波、手机刷卡器支付功能均需借助网络才能实现,因此其连接速度也受到网络限制,用户体验差强人意。 & & 3)近场支付& & 随着近场行业标准、受理环境、应用场景、应用内容等基础条件的逐步成熟,近场支付将会迎来市场的爆发式放量。典型代表即NFC支付技术,目前全球成功的案例为日本最大运营商NTT DoCoMo推行的手机钱包业务&Osaifu-keitai&,2013年其手机钱包用户渗透率已超过70%。 & &&当前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的时期,二维码、声波、LBS等移动互联网交互技术只是NFC等近场支付方式全面推广完成前的过渡手段。 & & 常见的近场支付技术还包括NFC、蓝牙、红外线等,NFC支付优势明显,未来将居于主导地位。 & & 在能耗方面,相对于低能耗蓝牙比红外线低,NFC对能耗要求更低,即使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具有NFC功能的手机依然可以通过其射频模块激发来完成电子支付。 & & 在便捷性方面,红外线信号具有方向性,低能耗蓝牙建立时间很短,NFC所需的建立时间也非常短,尤其适合地铁、公交等快速通过类应用场景。& & 在传输距离方面,NFC小于0.1m,达到厘米级,而蓝牙和红外线的传输距离都在米级甚至十米级,较短的控制距离使NFC精确度较高,在近场支付中独具优势。 & & 另外,在安全性方面,红外线保密性差,蓝牙通过软件加密,而NFC的卡或终端内置SE安全芯片,通过密钥认证来保证安全性。 &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功耗、还是便捷性、精确度、甚至还有安全性,NFC都是目前最适合近场支付的一种技术,从技术评估的角度,NFC将会成为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 近场支付技术中,NFC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性能 低功耗蓝牙(ibeacon) 红外线 NFC
终端普及率 高 高 较低
安全性 中,软件实现 低 高,硬件实现
传输距离 &50m &3m &0.1m
传输速度 200Kb/s 115Kb/s 规划速率可达868Kb/s
建立时间 3ms 0.5s 0.1s
独立存储功能 无 无 有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是目前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它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 & & NFC技术支持三种工作模式,分别是卡模式、阅读器模式和点对点模式。三种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主要应用场景分为支付类应用和非支付类应用。& & 支付的便利性是推动移动支付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近场支付无疑将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这也将是推动近场支付发展的内生动力。在2013年用户期待使用的手机支付方式调查当中,近场刷手机支付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了23.5%,而二维码为代表的条码支付在用户期待方面甚至不及近场支付一半的水平。显然,NFC近场支付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空间。 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期待使用的支付方式& & 标准之争曾经是阻碍中国近场支付大规模应用的拦路虎。国内移动支付市场中,银联与运营商各自均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但却在移动支付标准上存在着分歧。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和移动主导的2.4GHz标准之争历时多年,严重阻碍了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进程。 & & 在具体解决方案上,包括移动主推2.4GHZ的RF-SIM方案,电信提出的SIM-PASS方案,以及NFC手机方案。三种方案各有优势,却由于银行、运营商两大阵营势均力敌,中国近场支付市场一直处于混乱状态。 中国近场支付技术解决方案
& NFC 双界面SIM 卡 RF-SIM
工作频段 13.56MHz 13.56MHz 2.4GHz
工作模式 卡模式、阅读器、点对点模式 被动模式 被动模式
对手机的要求 需要对手机硬件电路进行改造,要求手机至少内置NFC芯片 不需要对手机硬件电路进行改动,但由于RF天线较大,并要贴在手机后盖上,对手机尺寸有要求 由于2.4GHz的RF天线可以集成在SIM卡中,无须对手机做任何改造
稳定性 天线内置在手机中,稳定性较高 天线连接的可靠性低,故稳定性较差 载波可穿越厚重的电池和手机后盖,稳定性较高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201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移动支付系列技术标准,明确提出金融行业标准以13.56MHZ作为近场支付非接触通信技术的基础,2.4GHZ只可在封闭环境比如城市公交或校园网内继续试点使用,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近场支付标准之争终于得以平息。 移动支付标准大事记
2012 年4 月 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银行、银联、运营商成立移动支付标准编写组,进行移动支付标准的编写,13.56MHz标准基本被确定为行业标准。
2012 年6 月 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高调签署移动支付业务合作协议,中国移动表示全面支持推进13.56MHz标准,合作推动移动支付发展。
2012 年7 月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移动支付技术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2012 年11 月 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国标委的相关司局组织银联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召开了移动支付工作研讨会,明确指出近场支付采用13.56MHz标准,2.45GHz方案仅用于封闭应用环境,不允许进入金融流通领域。
2012 年12 月 央行发布移动支付技术标准,涵盖应用基础、安全保障、设备、支付应用、联网通用5大类35项标准,明确各项系统性技术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NFC-SWP方案已成中国NFC支付主要技术标准。在NFC-SIM技术下,根据SE安全模块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三种解决方案,即NFC-SWP方案、全终端方案和NFC-SD方案。 & & 未来NFC基本确定会成为中国手机标配功能。在2012年6月,中国移动与银联已签订《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就采取NFC-SWP技术标准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均已着手重点推广基于该方案的NFC手机钱包业务。 三大运营商移动支付业务推广计划
运营商 推广计划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计划2014年NFC手机产品销售3000万部,各终端合作伙伴在日前送测的LTE高、中、低端产品中,各档需至少有一款产品具备NFC功能,且该产品应在首次上市时就具备NFC功能。未来2-3年,NFC手机将成为客户标配;同时,众多客户将更换成带有NFC的SIM卡。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在未来3-4 年有望突破3 亿规模。
中国联通 2000元以上集采手机将标配NFC,预计2014 年也将有千万张量级的SWP-SIM 卡采购,并将推出150款以上4G 手机。
中国电信 2014年1月起,新上市的终端将逐步加入NFC功能,4G终端将全部具备NFC,支持&天翼手机钱包&业务;另外,2014 年集中采购6300 万张NFC 卡,其中1300 万张4G LTE 卡和5000 万张3G NFC 卡。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 统一技术标准的确立为近场支付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物理基础,有利于营造产业链各方开放、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推动我国移动支付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进程,并为业务拓展、产品创新和与国际市场接轨预留出广阔的空间。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在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的背景下,考虑到政府去产能目标依…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0-600-8596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hy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电子支付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