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pos机收费标准单为什么不愿意走直联

银行pos机收单为什么不愿意走直联_百度知道
银行pos机收单为什么不愿意走直联
银行pos机收单为什么不愿意走直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确认下是不是广发银行的。银行都可以办pos机,不过大部分是有线机。
采纳率:83%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有关于第三方与银行直连银行卡交易的一些思考
第三方与银行直连银行卡交易,一直以来这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监管方将这个叫做“跨法人转接”,第三方管这个叫直连业务。而银联,他们提供了省略号。而作为支付专业从业人员,应该如何认识这类业务?它的实质是什么?对目前的市场的推动趋势如何?再搞笑一点,我们来看看这类业务的创始者的道德如何?
& & 一、第三方支付直连业务的博弈均衡
第三方与银行直连银行卡交易,这个名字从字面已经诠释了它的内容。这里我们需要看一下标准银行卡的交易拓扑图。
一笔标准联机交易,从持卡人在商户处发起,经过收单机构与卡组织的传递,最后到了发卡行。发卡行根据持卡人的账户数据,决定授权与否。任何交易都是由卡组织居中处理,收单与发卡不直接对接。
而在第三方直连银行的业务中,拓扑图如下:
如果第三方机构直连银行交易的话,取代的是收单行与卡组织两个角色。交易经过了第三方,直接发往对应的发卡行。发卡行根据持卡人的账户数据,决定是否授权。
从第一张拓扑图可以看到,一笔交易由收单行与商户组成了收单端,由持卡人与发卡行组成了发卡端,而卡组织居中转接。这是一个平衡的游戏,收单端和发卡端在卡组织的支点两边势均力敌。维持这个游戏平衡的关键是卡组织标准,其中包括报文标准、差错处理标准、争议裁判标准和收益标准(实际上的规范有很多,不一一列举)。而在第二张拓扑图中,交易游戏是围绕着第三方机构与发卡行展开的。博弈的力量对比在于发卡行与第三方的业务强势程度或者说市场份额。例如,在支付宝与中小银行的直连业务(如快捷支付)中,由于支付宝占据了网上支付业务的5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中小银行的客户市场份额均不超过5%。因此,该博弈的均衡是一边倒的。需要中小银行付出较大代价来换取该种直连业务以接入互联网支付渠道。而在支付宝与招行的快捷支付业务中,由于招行信用卡的巨大市场份额(银联的同学可以去翻阅一下全行业交易量排名作为参考),所以这个博弈的最后的均衡是支付宝付出了一定代价换取招行的份额。分析到现在,大约可以总结一下,卡组织的博弈是一个多方参与的游戏,主要是三方博弈(发卡、卡组织、收单),最后的均衡出现在三方共同得益的这个点上。而第三方直连这个博弈是一个两方博弈,比的是谁的业务胳膊比较粗。是一个大个子欺负小个子的游戏。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由于银行卡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市场,目前市场上具有发卡资质的银行超过300家,于是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大潮下,渠道方变成了卖方市场。而众多的小银行为了换取在互联网(准确的说是淘宝上的)的支付通道,必须长期贴补这个渠道。这就很难想象在如此微利的时代,小银行的银行卡互联网支付可以有很好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第三方直连业务是一个大者恒大,小者恒小的游戏。它没有一种机制可以让一些愿意发展银行卡业务和互联网收单支付业务的机构分享互联网支付的行业增长,也失去了壮大业务的机会。
& & 二、第三方直连业务的系统效益
市场并没有告诉我们卡组织和收单的角色是否能够被或者应不应该被第三方取代。我们仅来讨论一下这种取代是否正义与公平。所谓的正义与公平,是面对在这个行业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而言的。就是持卡人、商户、收单行、卡组织、发卡行与第三方等游戏参与者的最终利益是否增加。还有就是这样的架构是否在经济性上有利于支付业务的发展。
从发卡行角度而言,遵循卡组织标准,其享有固定收益率。卡组织银行卡支付业务的业务增值点在于通过促成持卡人与商户交易达到增值的目的。因此整个交易系统里面主要业务增值价值来自于商户交易手续费。而这个价值通过卡组织商户手续费分润标准进行分配,价值链由商户向收单行、卡组织、发卡行传递。而在与第三方直连业务中,增值点并没有改变。还是由商户付出交易手续费。但是由于直连支付是一种比业务强大程度的博弈,所以价值链不一定能够向业务较小发卡行传递。我们可以看到,业务量较大的发卡行在这里面能够分得的手续费收益就多一些,而业务量较小的发卡行能够分得的手续费收益就很小,甚至是负值。(具体收益率属于商业秘密,就不再例举)&
第三方直联业务的风险损失承担的规则也与卡组织系统规则有所不同。还是以银联系统为例,在发生伪卡风险时,损失是由发卡行与收单行中有受理瑕疵的一方承担的。因此,在银联系统内发生争议交易时,发卡与收单双方会为了证明自己的交易合规性而尽力提交证据,事后也能利用对于案例的分析改进受理漏洞。发卡行不具备在不合规退单时保障不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而在第三方直联业务中,该种风险由第三方完全承担。发卡行原则上有无限退单权。可以在任何案例中对于无论是否属于发卡违规的风险损失转嫁给第三方。也举一个例子。在一笔伪冒卡交易产生的损失中,在银联系统中,如果收单行能够通过举证(如出示含有持卡人签名的签购单、凭密交易报文)证明收单端受理无瑕疵,就可以豁免损失承担责任。而在第三方业务中,由于系统中仅存收单与发卡两个角色(在这里第三方仅起到卡组织的转接角色,并没有争议裁判标准,所以可以忽略),一般发卡行在与第三方开通直联业务前都会签订完全追索协议。这份协议保障了发卡行在任何情况下不遭受损失,同时也改变了风险发生时双方的博弈。既然发卡行有了无限退单权,就无法避免两个无限退单权被滥用的结果。一就是在一些收单完全无责的交易中(如含有持卡人签名的签购单的凭密交易),风险责任依然由收单端承担。二就是发卡行会本着服务客户(还是讨好客户?)的原则,将一些客户提出的可能涉及持卡人道德欺诈的争议交易或者是服务投诉转嫁给收单端承担。这个问题在目前伪卡风险还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不突出,但有可能已经导致一些第三方因为风险而产生严重亏损。这显然对作为收单方的第三方也是不利与不公平的。
如果将支付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如果其系统有一个单一成本,其服务外部的客户是商户与持卡人。那么这个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必须有一个合理定价才能维持整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商户必须为所得到的银行卡支付服务支付代价。这个代价的合理性是通过长期的市场调节来完成了。应该鼓励一些收单机构通过价格与服务产品的自由组合去获取商户价值,如果一些收单机构利用低价格去获取商户,我们必须看到其中的合理性。因为如果价格低到收单机构本身不能长期支持业务的发展,那么面临的结果只有调整价格或者死亡。
但当下存在的价格不合理性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卡组织,而是来源于收单成本的双轨制。上面段落中我们的论述前提是如果系统成本是单一的,即只有一套价格体系。但如果系统内有两套价格体系的话呢?以上市场自我修复的机制就不再存在。在两套价格体系下,首先出现的是价格体系间的窜货,是劣币驱逐良币,是价格低的价格体系取代价格高的价格体系。看到这里可能有些银联互联网部的同学们会若有所思。是的,你们所做的不是你们的能力或者创意,而是在两套价格体系下不得不做的无奈选择。银行与第三方的直联业务,实质上是在卡组织价格体系外另外创建了一套价格体系。这套价格体系比起卡组织价格体系要廉价很多。因此按照博弈论原理来看,如果卡组织不对自身价格作出调整,必然被第三方在市场上消灭。消灭的方式应该有很多种,在新兴市场上,价格较高的支付工具应该很难进入低价建立起来的壁垒。指望收单行贴补也不是很靠谱的设想。在传统卡组织既有的市场,如线下POS支付市场(商户现场刷卡消费)将逐渐被低价系统所侵蚀而慢慢被赶出市场。从卡组织的交易系统的报表反馈就是新兴业务,诸如互联网业务增长上不来,而传统业务增速降低乃至出现增长停滞或者负增长。那么价格怎么调整呢?很不幸,银联的同学又要无奈了,因为价格的调整不是银联的权限。所以嘛,我们管这个叫做体制问题。综上,在一个支付系统存在两套价格体系下,所能指望的结局应该只有两种,一种是趋近或者细分,如果Visa与MasterCard,基础价格基本接近或者如同AMEX做高端细分市场。另一种就是我自万年不动,等着被消灭。当两种截然不同的价格体系被消灭后,市场的自我修复机制才会逐渐发挥作用。
三、第三方直连业务是良性的鲶鱼效应吗?如果不是,那另一条鲶鱼是什么?
要论证是否第三方是一条鲶鱼时,我们必须要确认第三方直连业务实质是什么?那么需要我们回归到原点来考虑,第三方直联业务的业务基础是什么?如果我说,第三方直联业务的基础是银行卡大家应该都不会反对。那么中国发行的银行卡品牌属于谁?显然,不属于第三方。在广大百姓眼中,银联卡即银行卡。也就是说这个品牌是属于银行与卡组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一直没有说,也不敢说的一点就是,这种直连业务,是一种品牌的剽窃。比较如下的例子,众所周知,可口可乐是饮料业的第一品牌。那么我是一家公司,我也希望沾点大品牌的光,我把我的饮料品牌设计成为可日可乐。这个品牌对可口可乐品牌是什么关系呢?对了,侵权。我们要认清楚的一个实质是第三方在基于银行卡的创新的前提下,本身没有发行过任何银行卡,也没有创建过任何银行卡的品牌。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就是可日可乐。是无耻的侵权。这种侵权对于原品牌,绝不是鲶鱼,而是白蚁长堤。通过非法使用、变造、修改其他品牌的产品,把别人的东西说成是自己的创新,不知道那些整天飘在道德高地之上的人如何能够腆得下脸向全世界宣扬自己的所谓道德观念?所以,第三方直联业务不是鲶鱼,而是一种叫杜鹃的鸟。那么什么样子的企业对于中国体制下的卡组织是一条鲶鱼呢?个人认为起码是一个对等的主体,自有银行卡或支付工具品牌。通过两个对等主体的竞争来达到改善整个支付体系的目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支付公司签很多银行通道有什么意义? - 简书
【转载】支付公司签很多银行通道有什么意义?
支付公司都签了很多银行通道,那么如何将交易分配给这些通道。是用户用哪个银行的卡就将此笔交易发给相应的银行,还是有别的衡量标准,记得去年好像有规定,支付公司不能直连银行,那么签那么多通道有什么意义?支付公司不能直连银行的规定是针对POS收单(线下收单)。银联去年底下发了新5号文,要求收单机构不能绕开银联接直连通道。具体可以参考:对互联网支付并无此限制,互联网支付银联并无管辖权限。第三方支付之所以要接很多银行通道的原因大致如下:1、业务发展需要由于每家银行提供的业务及产品不同,例如B2C、B2B、大额支付、银企直连、代收代付、快捷支付等,这些产品及服务并无统一的接口(也不可能有统一接口),要使用这些产品服务,只能一家家银行接入。同时由于资金安全等原因以及银行网银的限制,银行卡在线收单基本上只能由发卡行银行完成(B2C在线支付选择银行后,最终要跳转到发卡行输入卡密后完成支付)。虽然有网银互联跨行支付系统(超级网银)能够解决网银跨行支付的问题,但限制诸多(例如限额、并不是所有银行都已接入超级网银、未直接开放给第三方支付等等),超级网银只解决了B2C部分问题,并不能满足第三方支付及商家所有业务的需要。同时超级网银2010年才正式上线的,远远滞后于第三方支付的发展。2、业务模式需要第三方支付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其作为网关,接入了一堆银行,可以极大程度降低普通商户提供在线支付的门槛、成本,可以说第三方支付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商户使用其网关服务产生交易后,第三方支付才可能为商户提供委托结算、资金归集、P2P托管、跨行清结算等增值服务。因此可以说:接入银行的家数是衡量一家支付公司业务成熟度的标准之一,也是第三方支付的核心业务模式的基础。3、成本考虑相对于跨行成本,同行的成本更低甚至免费,因此第三方支付一般尽量将跨行业务转为同行业务,大的逻辑可以参考:对于同一家银行,例如都为中国建设银行,由于不同省份的开放的业务、政策、优惠、费率、业务创新能力等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第三方支付同时接入多家中国建设银行分行通道的现象。4、风险备份考虑第三方支付与合作银行的合作关系可能因政策法规、负责人变更等原因终止,同时合作银行的系统升级、接口关闭都会影响第三方支付对外提供7x24服务,因此需要接入不同银行及同一家银行的不同通道。关于通道选择的问题,一般分为如下几方面:1、用户在网关主动选择一般用于B2C、B2B在线支付。2、商户在接口调用中直接指定一般用于B2C、B2B等直连接口场景。3、在第三方支付的银行多渠道路由系统中路由根据预先定义的路由规则,对支付请求进行路由。作者:梁川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支付产品经理,POS技术总监,简约主义者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条款释义 -
中国支付网 -
中国支付行业第一门户网站日正式生效 央行法规中的名词 备付金存管银行:是指可以为支付机构办理客户备付金的跨行收付业务,并负责对支付机构存放在所有备付金银行的客户备付金信息进行归集、核对与...
转载: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840 我一直对支付很感兴趣。2015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接触过好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做过支付路由,也处理了很多支付异常情况。但是支付中的清算部分我一直不太理解,不知道银联在...
支付行业常用名词及释义大全 伪卡:伪卡是指不是持卡本人所使用的银行卡而是不法份子通过其技术手段复制出原卡信息进行违法刷卡套现的卡。银行卡是靠卡片上的磁条记录持卡人的资料代码,另外还有一组识别码。如果与刷卡机连线,或是用一台有记忆储存设备的读卡机(侧录器),将银行卡在上面刷一...
转载至:http://qoofan.com/read/LloqgDKD8R.html | 正文 | 我一直 对支付很感兴趣。2015年,因为工作需要,我接触过好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做过支付路由,也处理了很多支付异常情况。但是支付中的清算部分我一直不太理 解,不知道银联在联结各...
1. 前几天,我在图书馆里闲逛,不经意间看见了张佳玮的一本《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本以为是温暖心灵的文集,翻开一读,不料是本美食随笔。读了几页欲罢不能,遂借回来慢慢品读。 书里讲述了各种美食,有炸臭豆腐和炸年糕、大肠面、肉夹馍、羊肉汤、鱼头汤、卤鸡爪和天妇罗等等一系列的美味。...
橱柜的柜体即指放置物品的结构箱体。根据其结构材料的加工工艺可分刨花板、中纤板、防潮板、不锈钢板。刨花板是木屑和边角木料压制而成,其特点是成本低,但强度不大,制作时需加入大量的胶水,这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醛,现在很少用来做橱柜柜体;中纤板是将木材、树枝等经过处理...
文/鸿运(中国) 零碎的脚步声把我叫醒 稀稀拉拉的说话声把天叫明 夜睁开了雾朦胧的眼睛 落叶带来了凄凉的风 我心注定远行 奔向那北方的冬第三方pos收单机构的资金是如何清算的_百度知道
第三方pos收单机构的资金是如何清算的
比如汇富宝、衫德这样的,客户刷卡后钱是先到第三方公司吗?加分求详细流程!
  第三方非金融机构,只能是收单机构。每笔刷卡交易手续费按照7/2/1分成,分别给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不同行业根据MCC指定相关费率,餐饮娱乐类是1.25%,一般类是0.78%,民生类是0.38%,这是银联和发改委制定的。  收单机构是POS机的开发者。可以是银行(工行,招行等),也可以是机构(杉德,汇付天下等)。商户的账户开立在哪个银行并没有关系,因为都是使用统一的银联清算。收单机构的赚的其实是技术服务费和通道费。
资深游戏玩家
也不承担套现、欺诈等风险。
间联POS是银行开展消费信贷和交叉销售的基本渠道目前的收单模式主要分直联和间联&#61656、信用卡积分,因此不向银联缴纳月租费,经跨行清算后再返回商业银行;
间联POS机是发卡行自己安装并维护商户的账务结算等基本银行服务。
中国银联推直联POS机表面上是为了避免银行通过压低扣率的方式抢占市场,实则可以获取可观的收单业务手续费。直联方式没有收单银行这一环节,相当于商户的交易直接到银联,再由银联到发卡行。间联POS的特点是从商户出来的信息必须通过收单银行的审核环节,转给银联。目前商户和银联签订的POS机一般都是这类。间联POS模式是由收单银行负责和商户签约;
POS直联是指从POS终端机直接连接到银联主机。&#61656。这是目前银联的直联POS机并不具有这些功能,实现垄断后便可随意定制商户POS机结算手续费的标准和分配比例。
直联POS是银联自己充当收单行,数据直接到当地银联分公司,当持卡人持银行卡(发卡行B)消费的时候;
POS间联是指从POS终端机连接到收单银行(A)的主机系统,当持卡人持银行卡(发卡行B)在POS机上跨行消费的时候,而银联只收取收单行的收益,缺少控制银行卡收单风险的动力。&#61656,每一方承担相关的义务和责任。直联模式下比较容易产生诸如信用卡套现一类的虚假违规交易。在间联模式下,银行卡与POS机为同一银行时无须经过银联进行跨行清算,并巩固银联在人民币银行卡跨行清算方面的专营地位,交易信息直接发送给发卡行B,再发送给发卡银行B,收单行A不会得到相应的信息。在此种模式下,收单银行可以检测到商户的交易情况,由银联再转给发卡行。目前银行和商户签订POS机协议的POS机都是这类间联的,交易信息先发送给收单银行A、分期付款、交叉营销等增值业务。对银行-商户联名卡的优惠更为突出,也是银行开展资金结算、公司金融服务的纽带,通过银行自己的间联POS可以为商户实现如商户优惠折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是通过银联清算,不要办二清机就行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银联凭什么阻挠第三方直联银行?
又被推至风口浪尖刻。
11月12日,中国银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37家从事线下收单的成员机构准确报备绕银联转接交易迁移信息,要求截至12月24日,至少要完成迁移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的9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
先来厘清几个关键点:
1,这篇通知针对的线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以跟支付宝、财付通没啥关系。线上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在直联银行,银联根本管不了。此外,中国银联的控股公司银联商务亦名列整改名单。另外,这次整改亦属于银行卡组织的 常规动作。
2,银联还能“垄断”吗?
答案是不能。10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要求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将出现和银联并列的银行卡清算组织。
目前,已经有工行、通联支付等对建立线下银行卡组织表示了兴趣。但是,在线下市场,短期内很难再成立一个匹敌银联的银行卡清算机构。
而在线上,支付宝则是银联难以企及的对手。目前,支付宝已经跟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就实力而言,支付宝、财付通其实已经成为“互联网银联”。
3,为什么银联还能阻挠第三方支付直联银行?
这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是两个问题。此次被银联要求整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银联的成员单位。而根据加入银联网络时签订的商业协议,必须遵守卡组织业务规则,即《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成为银联的成员单位,银联卡的交易就必须走银联的清算通道,VISA和万事达也有类似的规则,而且一旦发现违规,罚则比银联先行的规则严厉得多,甚至取消收单资格。其实,如果第三方机构如果不再成为银联的成员单位,不再收单银联卡,就可以不受银联规章约束,就可以直联银行了。
而作为主管单位的央行也在寻找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利益平衡点。去年7月,央行正式公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26条似乎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机构)直联银行开了口子:"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但是,注意,该条款同时也强调发卡银行要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约定协议。
4,成为银联的成员机构,就要受到严格的制约,为什么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对银联不离不弃呢?
首先,中国发行的银行卡几乎大部分都是银联卡。看看你的银行卡片,如果带有红蓝绿的银联标识和“银联”字样、卡号以62开头,那就是银联卡,目前银联标识卡已经有40多亿张。当然,中国的银行也会和国外银行卡组织VISA、万事达合作发放这些卡组织的卡,这些银行卡也有数亿。
40亿银联卡以借记卡居多,很多都是没有交易的睡眠卡。而双标卡着几亿几乎都是信用卡,活卡率很高,但是这些非银联卡毕竟还是少数,所以37家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不敢轻易和中国银联说88。
第二,事实上,和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达成直联的银行还是少数,那么中国有多少家银行呢?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有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等。当然,前20多家规模较大的银行,其实占据了整个支付市场份额的九成。
因此,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较为实际的选择就是,能够直联的银行就部分绕开银联,直联银行。但是就算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某银行达成了直联,也只会把一小部分交易直接送农行。如果大部分直送银行,银联很容易就发现了,怎么可能你收单的商户某银行的比例这么低?作为银联的成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知道需要遵守商业协议,断然不敢明目张胆,都是偷偷摸摸直联部分业务。而大部分没有直联的银行,自然全部走银联通道!
除此之外,第三机支付机构之所以愿意连上银联,不仅仅是使用银联通道,还有品牌的原因,毕竟,银联到目前还是中国唯一的线下银行卡组织。
5,能否成立第二家银行卡组织?
前述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发文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但是第二家卡组织到底什么时候能成立?
尽管政策上已无限制,但是实际落地难度颇高。
成立卡组织首先要得到银行的认可,银行愿意给你发卡。最初银联的成立是源于行政部门的推动,当初银联银联是由银行共同出资组建,因此银行不仅仅是银联的伙伴,还是股东-----虽然股权分散,导致双方的利益不是那么紧密,那是沾亲带故的远方亲戚总还是亲戚吧?
不过,银行和银联的利益也并非完全一致,当初银联的成立,来源于行政力量的推动,而银行亦不愿受制于一家银行卡组织,因此,银行业想推动银行卡组织的多元化。
根据《经济观察报》的报道,有接近交行人士证实,交行总行层面在控制62银联卡的发放,网络申请信用卡的渠道中11款热门卡的选项中仅有两款“62”打头的银联卡,其余均为Bin号为4和5的Visa和Mastercard卡。
此外,工行等已经对成立银行卡组织表示了兴趣,但是,工行虽然贵为第一大行,但是和其他银行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卡组织本身是一个平台机构,工行能否同时玩好身兼裁判和运动员的游戏?
此外,一家新的银行卡组织,除了搞定银行,还需要搞定若干家线下收单机构,与银行一样,收单机构可能也希望更多的卡组织存在,这个只需在原来的POS机上进行参数设置或简单改造即可。比如,银联在韩国市场实现100%受理,也无需重新自建POS机网络。&
6,话又说回来,为什么第三方支付机构愿意铤而走险呢?
其实,此次整顿的重点主要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违规“套码”。按照发改委规定,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商户类别码(MCC),而不同的商户类别有不同的刷卡费率,毛利润较高的餐饮业手续费高达1.25%,而利润率较低的超市手续费只有0.38%,因此,很多线下收单机构想用套码来违规套利。既然收单机构的违规现象存在,本身就说明发改委手伸得太长了,这一行政定价机制不合理,原本就该靠市场竞争去发现真实价格。
此外,第三方机构愿意冒险的原因还在于日子不好过。根据发改委的规定:线下POS刷卡现行的手续费分成是7∶2∶1:发卡机构取七成,收单机构取两成,转接清算机构(银联)取一成。 “721”的分配规则使得发卡行拿走收单业务的大部分利润,收单机构竞争激烈。
当初之所以让发卡行拿走7成,是为了鼓励银行积极发卡。但是,在线下收单业务中,其实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成本很高,比如POS机的硬件成本,每台POS机的价格都在数百元。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很多POS机都是低价或者免费赠给商户。
而且随着一线城市pos机基本布置完毕,支付机构的目标不得不转向中西部地区。但是这些小城市单个商户的收益率很低,。
此外,考量每台POS的潜在收益,其中一个关键数据是每台POS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对应的银行卡数量越多,意味着每台POS机的潜在收单额度越高,获得的手续费也就越高。而随着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激烈竞争,POS机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其增速高于银行卡增速。截至2013年末,每台POS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396张,而2008年,每台POS机对应的银行卡数量为976张!
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人曾多次呼吁,要改革分成规则。私下认为,因为信用卡刷卡过程中,需要发卡银行的资金垫付,所以银行拿大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支付使用的是借记卡,那么确实该给苦逼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多分点。
不过,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可能。借贷分离重新确定分成比例、取消不同商户类别手续费的差异化定价,已经成为产业共识,根据央行的表态,最快明年就会对银行卡价格体系进行重新定价.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caijinggushi"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pos机收费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