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债发行条件中的核查和验证计划怎么写

当前位置:
即时消息:
2017年双创活动周主会场设在上海,同时,全国多个城市设有分会场。
树立中国品牌日形象,提高中国品牌日认知度,传播品牌发展理念,推进品牌发展工作
近年来,我国分享经济创新创业活跃、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发改委消息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网站电话:010-& & 传真:01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京公网安备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举报投诉email:
技术支持:您现在的位置:&>&&>&&>& > 正文
2017年全国债券市场托管存量6457万亿 增长1468%
时间: 12:36:59&&&&来源:本站&&&&浏览次数:&&&&&&&&
  【金融台315特别活动正式启动】近年来,银行卡被盗刷、买理财遇飞单的案例屡见不鲜,金融消费者举步维艰,新浪金融台将履行监督职责,帮助消费者解决金融纠纷。【在线投诉】
  新浪财经讯 2月9日,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7年债券市场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末,全国债券市场托管存量高达64.57万亿元,同比增加8.27万亿元,增幅14.68%。
  2017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经历不平凡的一年。国内面临金融严监管和去杠杆,国际上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面临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我国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债券市场面临资金紧平衡,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不断上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年初债券发行和交易规模同比下降,推迟或取消发行债券的企业数量和规模创下新高。全年各券种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债券价格指数大幅下跌。然而,债券市场制度不断完善,&债券通&扩大了债市,投资者结构日趋多元,市场创新品种不断丰富,债券融资主体类型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发行和交易制度建设也日益完善,市场正从量向质发展。
  展望2018年,债券市场仍将发挥重要的融资功能,对稳定经济增长将做出大的贡献。债市结构将出现调整,经济下行期国债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债务置换将继续行进,信用债的发行将受到资金和经济形势的较大影响。在面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新变化下,债券市场需要稳定的发展,也将对稳定社会融资成本具有较大意义。
  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较为强劲。2017年前三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的真实P季度同比增长率均值分别为2.17%、2.27%和1.73%,较去年全年平均季度增长率分别上行0.68、0.44和0.81个百分点。
  美国失业率降至新低。美国失业率在2016年降至5%以下,于2017年继续下行,17年下半年后维持在4.5%以下持续下探,截至11月份,美国失业率为4.1%,较年初下降0.7个百分点。前11个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接近200万,且多个月份新增就业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市场一度预期美联储加息概率较高。(见图3)
  欧元区在发达经济体中居于高位,但处在下降趋势。欧元区失业率在2016年下半年后降至10%以下,2017年则是在10%水平线%。
  日本失业率在发达经济体中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近年来不断下降。2017年前11个月平均失业率为2.83%,较去年全年均值下降0.29个百分点。(见图2)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通胀率在2%上下窄幅波动。在去年末冲上2%后,2017年前11个月大部分月份都在2%以上,月度同比通胀率均值为2.12%,较2016年均值提高0.85个百分点。(见图2)
  欧元区大部分月份同比通胀率均在2%以下。截至11月,仍未达到欧央行货币政策2%的调控目标,通缩压力仍然存在。但与去年月度通胀率均值0.24%相比,17年通胀率均值线%左右,通缩压力大大减轻。
  日本在发达经济体中通缩压力较大。2017年之前,通胀率一直在0附近徘徊,通缩压力较大。但2017年以后,日本通缩状况出现好转迹象,截至11月,CPI全年未出现负增长,同比通胀率在0.5%左右,但通缩压力仍然存在。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荣枯线之上震荡上行,显示经济活动复苏势头强劲。一方面,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55的水平逐渐上移,显示非制造业活动的扩张势头强劲,美国经济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非制造业活动扩张表明经济扩张势能在积聚。另一方面,截至11月,制造业PMI在55之上上行,制造业扩张趋势也在显著提升。(见图3)
  2017年,美元指数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与2016年相比两者之间关联性减弱。整体而言,全年走势可划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7年初至9月初,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下行,9月8日跌至最低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下跌39基点,同时期美元指数下跌11.25%。第二个阶段是9月8日至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4基点,美元指数略有回升1.02%。(见图6)
  美联储于日和12月14日分别加息25基点,联邦基金利率FFR上调至1.25%-1.5%的政策目标区间。欧央行和日本央行并未跟进,货币政策仍保持相对宽松状态。其中,欧元区隔夜存款利率于2016年连续下调4次,2017年保持在-0.4%水平上,且主要再融资利率也降至0%。日本政策目标利率维持在-0.1%。
  经济增长数据表现超出市场预期。201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出现开门红,一季度P增速为6.9%,二季度仍维持较高增长态势,经济增速保持在6.9%,市场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开始筑底企稳。三季度P线%,但界经济体增长中仍名列前茅,我国经济增长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对世界经济复苏贡献较大。(见图5)
  2017年月度同比通胀率均处在2%以下。2017年,通胀率中枢较16年有所下降,尽管同比通胀率逐月上行,但仍处在低位水平且存一定通缩压力。CPI环比涨跌幅在0附近浮动,CPI环比有涨有跌,物价变动幅度不大。
  人民币大幅升值。截至12月29日,人民币币值较去年底升值5.81%。全年来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经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月初持续至5月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6.88元人民币/1美元上下窄幅波动;第二个阶段从6月初至9月初,人民币快速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最高升值至6.5元/1美元,这一期间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4.54%;第三个阶段是从9月初至年末,人民币币值小幅回落。
  外汇占款开始有所增长。2017年,外汇占款降幅月度均值较2016年大幅下降,2017年上半年外汇占款月度平均减少约700亿元人民币,远低于2016年的月度均值2000亿元。2017年1月份以来,外汇占款降幅不断下调,8月份开始,外汇占款不但止降,反而开始略有增长,10月和11月份,外汇占款均增长20亿元人民币,表明市场对人民币升值或回稳预期初步形成,资本外流现象一定程度上改观。(见图7)
  前11个月,制造业PMI均在荣枯线之上,显示制造业活动处于扩张态势。趋势上来看,制造业PMI数值在51上下小幅波动,与去年相比,制造业PMI整体上涨,表明我国制造业扩张势头较好。服务业PMI在荣枯线之上维持平稳,与去年相比亦是上行,显示制造业互动扩张势头增强。
  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与2016年相比,2017年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主要包含以下特点:第一,逆回购仍然能是公开市场操作中货币投放的主要工具,全年逆回购和逆回购到期的货币投放和回笼资金量大致相当。逆回购操作频率仍然保持较高态势,全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执行逆回购操作共418次(同一天不同期限品种回购操作算一次),比去年略有增长。第二,创新工具中,MLF货币投放和回笼规模较大,但2017年该工具净投放货币力度有所减弱。第三,通过SLF的货币投放量降幅较大,投放量是仅为去年的66.4%。
  考虑到国库现金定存、SLO和MLF等操作,全年实现资金净投放11192亿元,净投放规模远低于去年水平。(见图9)
  Shibor利率全年大幅上涨。一季度Shibor各期限利率大幅上行,二季度增速放缓,三季度运行较为平稳,四季度年末再现上扬趋势。(见图10)
  分结构来看,隔夜和7日Shibor利率涨幅显著低于较长期限Shibor利率。截至年末,隔夜Shibor较年初上涨63基点,7日Shibor上涨37基点,而2周、1个月、3个月Shibor利率涨幅均超100基点。
  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亦大幅上涨。2017年质押式回购隔夜平均利率为2.7228%,比2016年上行61基点,7日平均回购利率上行80基点至3.3530%。
  央行保持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1月24日,央行开展的MLF操作利率上行10基点;2月3日,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7日与1个月 SLF利率上调10基点,隔夜SLF利率上调35基点;3月16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再次上行10基点;12月14日,央行逆回购和MLF中标利率小幅上行5基点。在金融去杠杆、强监管、防风险等因素影响下,资金利率水平呈现上涨态势。
  社会融资成本整体上升。间接融资方面,人民银行《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6%,较去年12月上涨49基点,较去年同期上涨54基点。直接融资方面,2017年7年期( 2017年,发行期限为7年的企发行只数占比82.98%,发行量占比81.91%。)AA企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5.62%,较2016年上涨178基点;AA+级7年期企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为6.41%,较去年上涨178基点;A7年期企为6.69%,较去年上涨192基点。
  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上行。一季度末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上行,二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短端收益率曲线上行幅度超过长端,国债收益率曲线趋于平坦。三季度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上行,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低于长端,国债
  10年国债收益率在震荡中上涨。一季度末较年初上涨17.74基点,达到3.2828%。二季度开始大幅上移,上升趋势持续至年末,在11月23日达到最高点3.9851%,较年初上涨87.97基点,随后稍有回落。截至2017年末,收益率为3.8807%,较年初上涨77.53基点。
  债券价格指数震荡下跌。整体趋势来看,中债新综合指数(净价)从年初开始下跌,在5月到7月短暂回升后继续下跌。1月3日达到年内最高点100.日到达年内低点96.04,较最高点下降4.12%(见图11)。
  2017年债券市场行各类债券18.96万亿元(统计不包括可转让存单,全年发行量为20.19万亿元,年末余额约为8.01万亿元。),同比下降15.13%(见图13)。其中,在结算公司发行的债券13.58万亿元,占比71.61%;在上海清算所发行债券4.07万亿元,占比21.46%;交易所新发债券1.31万亿元,占比6.93%。(见表1)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情况方面,在结算公司发行国债3.67万亿元,同比增长33.68%;发行地方债4.36万亿元,同比下降27.92%; 发行政策性银行债3.20万亿元,同比下降4.35%;发行商业银行债0.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8%;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0.60万亿元,同比增长67.68%。
  在上清所发行中期票据1.03万亿元, 同比下降6.50%;发行短期融资券(含超短融)2.34万亿元, 同比下降29.80%;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0.49万亿元, 同比下降18.06%。(见图14)
  2017年末,全国债券市场托管存量高达64.57万亿元,同比增加8.27万亿元,增幅14.68%。其中,结算公司托管债券50.96万亿元,占全市场78.92%;上海清算所托管债券8.23万亿元,占全市场12.74%;交易所托管债券5.38万亿元,占全市场8.34%。(见表2)
  1、地方债存量规模首次超国债。年末,地方债为14.74万亿元,记账式国债存量规模为12.20万亿元。 (见图15)
  2、境外机构持债规模稳步上升。年末,境外机构持有9741.45亿元,同比增长25.08%。从持债结构看,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仍为主要券种,占持债总量的94.94%。地方债持有量连续两年大幅上升,本年末持有量同比增长81.36%。
  3、证券公司持债量大幅增加。年末,证券公司持有3658.77亿元,同比增长21.87%。从增量结构上看,增持量最多的为企,同比增持341.68亿元。增速最快的是地方债,同比增长220.69%。
  4、基金类投资者(包括年金、社保及基金类产品等)债券持有量保持高速增长。年末,基金类投资者持债8.96万亿,同比增长23.45%。增量结构中,增速最大的是记账式国债,同比增加99.68%,达到7038.28亿元。其次是地方债,年末持有量同比增加66.07%,达到749.83亿元。
  5、保险机构持债规模下降。年末,保险机构持有1.57万亿元,同比减少18.16%。券种结构上看,除政策性银行债和资产支持证券的持有量增加外,其余债券的持有量均减少。其中,同比减持地方债54.61%,同比减持企33.73%。
  2017年,债券市场现券、借贷和回购交易结算量为1010.05万亿元,同比增长4.86%,增速同比下降37.81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场现券结算量为104.69万亿元,同比下降14.51%,增速同比下降57.27个百分点;全市场的回购交易结算量为903.12万亿元,同比增长7.61%,增速同比下降35.05个百分点。(见表4)
  在结算公司的债券结算量568.74万亿元,同比下降2.14%,其中现券52.22万亿元,同比下降34.34%;回购514.28万亿元,同比增长2.83%;债券借贷2.24万亿元,同比增长45.11%。结算公司结算量占银行间债券市场的75.79%。
  从结算公司支持完成的现券交易看,国债和地方债券占26.65%,比重较去年上升8.66个百分点,结算量同比下降2.74%;政策性银行债券现券结算量比重为64.16%,结算量同比下降38.49%;企比重为5.55%,结算量同比下降59.46%。
  首次出现大气污染防治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票据、境外企业绿色熊猫债、轨道交通行业的绿色资产证券化项目和绿色短期融资券等券种。
  同时,首只绿色债券指数型理财产品成立,首次在柜台市场面向个人投资者发售绿色金融债券。这一系列产品创新丰富了绿色金融产品,拓宽了参与绿色投资的渠道。
  首笔银行间市场扶贫债券、首单扶贫中期票据、首期易地扶贫搬迁专项柜台债券、首单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资产证券化项目、首单扶贫专项债券相继成功发行。
  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发行》和《社会领域产业专项债券发行》,推出两个专项债券创新品种,发挥企券融资对农村产业融合,以及健康、养老、教育、文化等七大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此外,首单银行间双创专项债务融资工具、首单债转股专项债券、首单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首只地方收费公专项债券等也相继发行。
  1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首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首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资产证券化项目、首单银行间市场PPP资产支持票据相继发行。
  首单银行间REITs资产支持证券、首单银行系投资性物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首单医院应收账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首单5A自然景区资产证券化项目也相继落地,丰富了资产支持证券基础资产种类。
  一是发布非金融企务融资工具发行相关制度。9月,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非金融企务融资工具定向发行注册工作规程》、《非金融企务融资工具市场自律处分会议专家管理办法》、《非金融企务融资工具注册专家管理办法》。上述新规优化了与投资人分层管理相适应的机制安排,进一步提升了注册发行的便利;强化了中介机构的职责,夯实&中介机构尽职履责是基础&的注册制;同时细化了信息披露要求,兼顾投资人和定向发行灵活便利两个。
  二是监管部门为绿色债券发行提供更多政策支持。2017年3月,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支持绿色债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升了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的便利性。同时,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规范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鼓励各类资金投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
  三是完善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发行制度。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将资金申购改为信用申购,待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金额缴款。可交换债网上发行配售原则由时间优先调整为摇号中签。这些修改解决了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较大规模资金冻结问题。
  一是细化国债做市制度,财政部相继开展随买和随卖操作。1月,财政部发布了《国债做市支持操作现场管理办法》,对国债做市竞价细节做出。6月,结算公司发布《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国债做市支持业务细则》,详细了随买随卖业务的操作平台、参与机构和业务处理流程。6月20日,财政部首次对1年期&17附息国债09&开展随买操作12亿元。7月18日,首次对10年期&16附息国债23&开展随卖操作15.1亿元。
  二是落实交易所市场投资人制度。6月,所和深交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2017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明确了债券市场投资者分类以及各类投资者可参与债券产品的范围,调整&合格投资者&标准与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中&专业投资者&标准一致;调整个人投资者投资标的范围,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证券经营机构责任。
  一是规范地方举债行为。2017年3月,财政部发布《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分配管理暂行办法》,对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分配管理作出明确,防范财政金融风险。5月,财政部牵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的通知》,从清理整改地方、强化城投企业融资管理、规范PPP运作模式、健全地方融资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和推进地方信息公开等六方面规范地方举债融资行为。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以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融资的通知》,规范购买服务管理,地方违法举债融资,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二是在企领域防范地方债务风险。8月,发改委发布《在企领域进一步防范风险加强监管和服务实体经济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积极防范企领域地方债务风险,做好存量债务排查工作,实现发债企业与信用严格隔离。
  三是完善地方专项债券管理。6月,财政部发布《地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7月,财政部发布《地方收费公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试点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专项债券品种的通知》,对地方专项债券的额度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决算、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等方面提出了管理规范。
  2017年12月,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总部正式成立。人民币债券跨境发行中心、人民币债券跨境结算中心、中债品业务中心、中债金融估值中心和上海数据中心五大功能平台一并迁入上海,服务全球人民币债券市场。结算公司是国家核心金融基础设施,这一系列举措是全面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大部署,也是中国债券市场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管理与风险控制功能,扩大人民币&流动性中枢&&风险管理中枢&&人民币利率定价中心&市场影响,夯实金融市场基础功能。
  结算公司年内发布一系列新债券指数,包括中债-10-2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中债-7-10年国债指数、中债-进出口行债券总指数、中债-公司债总指数、中债-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指数、中债-中国铁总公司债券指数、中债-3-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和中债-7-20年国开行债券指数等,反映债券细化市场的价格走势,为债市各方决策提供支持。
  6月21日,央行发布《内地与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7月3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率先发行160亿元&债券通&金融债,其中面向境外投资者专场发行10亿元;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新发1年期债券成为首只通过&债券通&完成发行分销的债券;国家开发银行于次日发行了200亿元&债券通&金融债券。此后,非金融企务融资工具、人民币熊猫债券、外国主权人民币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各类债券也陆续通过&债券通&机制成功发行。
  7月,人民银行发布[2017]第7号公告,放开境外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业务。这一举措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外,促进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
  3月,首单&一带一&熊猫债券成功发行;5月,首批服务&一带一&建设的中期票据发行。&一带一&主题债券融资工具的不断丰富发展,对推进资本项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国家&一带一&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部在成功发行5年期和10年期共20亿美元主权债券。本次美元国债共获得约220亿美元认购,其中5年期票面利率为2.125%,10年期票面利率为2.625%。本次发债有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发行结果也表明投资者对中国主权信用稳固性的认同。
  信用债违约规模减少。全年债市违约事件共涉及20家发行企业的44只债券,违约规模为384.95亿元(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违约企业数量同比下降41.18%,违约债券只数同比下降43.59%,违约规模同比微降2.11%。
  违约债券券种增加。违约债券中出现定向工具,违约主体集中度提高,呈现企业发行的债券集中连环违约,如中城建集团连续违约的8支债券;东北特钢集团两年来共有10只债券违约;大连机床集团则是两年连续违约了9只债券。
  一是稳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持续深化、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平稳推进国债有序发行,在保持国债发行规模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提高资金分配的有效性,保障公共开支,统筹推进稳增长、促、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为能够有针对性的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专项国债统筹推进过剩产能化解。
  二是推进多层次国债市场建设,建立期现联动的国债市场。多层次国债市场既包括现货市场上币种、期限的丰富,也包括国债期货市场的联动。国债现货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基础,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提供风险管理、调节资产配置以及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功能。促进国债期现市场联动,有助于形成多层次国债市场体系,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和应用,为市场提供风险对冲工具,有效监管市场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三是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定价基准作用。国债收益率曲线是金融资源配置的,起到金融资产定价的基准作用。在当前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作用仍需完善,应对国债一级市场统一扩容,并通过国债随买随卖等做市机制,调节国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应鼓励商业银行以公允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进行存贷款定价及内部转移定价;鼓励发行人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发行浮动利率债券,发行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债券品种。通过加大债券市场产品的创新,强化国债收益率曲线编制的市场基础,充分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基准作用。
  一是强化地方债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年,地方债置换大部分已完成,剩余部分预计将在2018年完成置换。待置换完成后,地方债规模基本稳定,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优化地方债的区域结构,管理地方债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各省份地区的财力状况和发展需求,在新增发行额度分配上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严格审批和公布资金用途,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分配,规范项目绩效考评机制,进而提高投资效率,防控兑付风险。
  二是完善地方债交易和定价机制,提高流动性。目前地方债的交易仍不活跃,相较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换手率较低,信用评级一刀切,价格对市场风险预期不,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需健全信息披露、信用评级、交易定价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务管理顶层设计,健全限额管理机制,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妥善处理债务和或有债务风险。
  一是调节市场活跃度,发挥逆周期平衡作用。政策性金融债作为流动性较高的券种之一,是债券市场常用的配置工具,应起到稳定市场和调节供需的作用,在市场低迷时提振债市活跃度。商业银行在规范资产负债管理的过程中,应更加规范债券发行和流转的范围,提高商业银行债券流动性,减少金融债券银行自发自持的现象,避免将风险包裹于银行体系内部,促进风险的有效分散和疏解。
  二是通过专项券种对重点行业进行定向支持。继续支持扶贫专项债和绿色金融债等券种的发行,促进专项品种的进一步创新和丰富。扶贫专项债和绿色金融债定向对农村地区贫困农户和扶贫项目以及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有效减轻了财政负担,优化了项目结构,起到了扶持实业和引导社会资金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专项债的各项机制,提供政策性优惠,在兼顾风险可控和收益可期的基础上,降低专项债券融资成本,丰富专项债券品种,提升债市对经济支持的准确性。
  一是持续推动降杠杆,优化产业结构。债市去杠杆是金融去杠杆的重要环节。2017年债市杠杆率基本稳定,2018年应进一步关注杠杆的卸载和杠杆率在各类投资者中的结构优化,防范杠杆率的明降暗升和。
  二是强化中介机构持续督导,控制实体经济风险对债市的影响。2017年信用违约事件相较上年有所下降,但呈现出一家机构多债违约的密集化特征 ,尤其是中城建、丹东港等债券连续违约体现出企业主体风险对债券的连环影响,此类风险应引起高度重视。中介机构尤其是主承销商、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应持续、及时关注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定期进行压力测试,做到风险尽早发现、及时控制、妥善处置。
  三是持续丰富信用债券种。应增加专项债券的发行,优化资金的投放结构,提高对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支持优质企业发行债券,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资产。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丰富便利的融资渠道,构建层次分明、品种丰富、风险收益对等的信用债市场。
  一是健全风险识别和信息披露机制。资产支持证券形式、品种多样,在债券市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均有发行流通,需要统一的顶层设计和监管机制。同时资产支持证券相较普通债券结构更为复杂、涉及机构更多,在各环节的操作上需要更加明晰的细则。目前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识别尚无完整成熟的评估模型,需更透明、更全面、更有利的信息披露机制。
  二是增加基础资产品种,丰富参与机构类别。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做到制度先行、标准先行,形成有公信力的基础资产评估标准和定价模型,为丰富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品种打好基础。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者限于银行类投资者,基础资产风险和投资风险集中于银行业体系,应丰富参与机构类别,促进风险的分散。
  三是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促进市场化。2017年资产证券化发行增速较快,随着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的增大,应在控制风险、定价的基础促进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化流通,提供流动性。
  一是完善债券通&北向通&渠道。债券通&北向通&自日上线以来运行平稳,提高了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市的参与程度。但目前债券通尚有税收规则未厘清、缺少人民币汇兑及对冲服务、未全面实现自动券款兑付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债券的基础制度,扩大交易工具范围,吸引更多真正境外投资者参与。
  二是引进境外评级机构,推动境内评级机构走出去。2017年,人民银行发布[2017]第7号公告,放开境外评级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业务。评级问题是债市互联互通的关键。在中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中引入境外评级机构,有利于促进债市的对外,增强中国债券的吸引力。同时也应推动境内评级机构走出去,建立健全具有全球公信力的评级系统。
  一是完善法律配套制度,加强市场监管。我国债券市场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法律体系,因交易场所及监管机构的不同,同时存在多套价值取向、运行机制、监管方式均有差异的制度,影响了债券资源配置的效率及统一全面的风险防控。需市场化运行、统一监管的大方向,厘清市场准入、信息披露标准、投资者适当性、破产清偿等各项机制,建立统一的债券监管制度。
  二是持续推进债券基础设施统一托管机制。实行债券市场统一托管,是国际同业经验的总结,也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要求。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分割问题,债券市场基础金融设施后台的分割造成市场运行效率不高、市场风险难以统一监测、对外受阻等问,需有效整合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在参与主体、交易产品、价格机制、结算机制以及市场监管制度等方面统一。同时,应实现债券市场与其他金融产品市场的联动互通,丰富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品种,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促进风险在整个市场的均衡分散。
&验证码:&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论坛交流平台反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债发行主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