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如何调制曝光怎么确定曝光度

关于相机的测光原理 你需要知道这7件事
 作者: 摄影笔记 编辑:
  【IT168 技术】测光一直是新手学习摄影的一只拦路虎。其实测光是特别特别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因为新手往往不明确测光的作用,加上很多人将测光和对焦混在一起,总让人难以搞明白。  摄影笔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将复杂的事儿说简单。那么接下来准备好,你马上就明白测光怎么回事了。  1、测光的作用是什么?  相机帮助你衡量你测光区域的亮度。  我们拍摄的时候,面对的画面亮度往往都不一样。到底这个地方是比较亮的还是比较暗的,人只能知道大概,却不能精确。相机因为有测光功能,所以可以精确知道你测光的区域到底是什么亮度。  测光就相机通过自己的测光功能,测试你想知道的地方的亮度,并且提供一组参数,给你设定曝光参数作为参考的依据。  测光是测光,曝光是曝光,测光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曝光)没有直接关系,和对焦模式对焦点选择模式更是没有关系。  2、测光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测光主要的模式为:点测光和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这两种。也是最常用的两种。  此外还有:局部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等等。其实几乎用不太到。  所有的测光模式仅仅在测光区域以及计算权重方面有差异,并无本质上谁高级,谁专业的区分。  所以如果有人和你说一定要用点测光才是专业,是非常可笑的。下面这张动态图收好,有人问你什么是测光,把图给他就行了。    测光模式中,绝大部分时间你可以使用评价测光(叫矩阵测光、多重测光),这种方式对于整个画面进行测光,并且能照顾亮部以及暗部,对于画面不同位置也会有加权照顾。是比较“聪明好用”的测光方法。  比如你顺光拍摄风景照的时候,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其实就用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就可以了。曝光补偿保持在0EV,就是一个色彩鲜艳的世界。  对于新手来说我推荐一直用这种测光方式也没关系。文章接下来也会一直以这种测光方式作为例子。  当你对于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熟练运用之后,点测光不需要学习你也自然就会了。点测光只对画面极小的部分(约1.5%)的面积进行测光,适合测试特别复杂的光线下,某些你明确知道要曝光到什么程度的点的亮度。对于这些点测光,你可以在复杂光线下拍摄到准确的曝光的照片。  比如你拍摄逆光时的人像,黄种人皮肤肤色接近18°灰。对模特的脸点测光,并且保持曝光补偿0EV,那么相机不管周围是什么亮度,它会保证模特的脸曝光是正常的。  3、测光怎么用?  不同的曝光模式,你的测光会有不同的用途。  在AUTO档(自动档),测光会帮助相机把你的照片拍摄成0EV的中间调(18°灰)。  在A档(Av档,光圈优先)、S档(Tv档,快门优先)、P档(程序曝光),测光会帮助相机把照片中你测光的区域拍摄成你设定的曝光补偿。如果按照之前所说我举例子都是评价测光(矩阵测光、多重测光)的话,那么曝光补偿就是反应整个画面的亮度。  还记得你的曝光补偿吧。    使用评价测光,相机对于整个画面测光。在在A档(Av档,光圈优先)、S档(Tv档,快门优先)、P档(程序曝光)下,你使用0EV,相机讲画面拍摄成18°灰,也就是我们人眼日常看东西的亮度。也是整个世界最亮和最暗中间的亮度,所以也叫中间灰、中间调。  因为人眼看东西一般都是这个亮度,所以我们在在A档(Av档,光圈优先)、S档(Tv档,快门优先)、P档(程序曝光)下,直接将曝光补偿设定到0EV,相机测光后,会自动给我们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数值,帮助我们拍摄到0EV的照片,也就是中间调。  如果你拍摄的场景不是中间调的,比如拍摄雪景要将画面拍摄白一些,拍摄深色的东西要将画面拍摄得黑一些。  那么测光后,我们要调节曝光补偿。因为曝光补偿为0EV时,相机测光只会帮助我们拍摄到不亮不暗的画面。  所以还记得白加黑减吧。我们拍摄雪景,将曝光补偿设定为正的方向的某个数值,比如+1EV,相机测光后就会帮助您把雪景拍亮,不至于雪灰灰的。  相反,我们拍摄深色场景时,减曝光补偿,相机测光后,会帮助我们将画面拍摄暗。    而在M档(手动曝光)时,因为你不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相机不能自己调节。所以相机测光后,只能告诉你,你现在的光圈、快门、感光度到底能将画面拍摄到什么亮度,并且反映在曝光补偿上。  如果显示曝光补偿为0EV,那么就是不亮不暗的中间调。如果显示在正的方向,那么画面拍摄出来会比较亮。如果显示在负的方向,那么画面拍摄出来会比较黑。  这时测光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你当前曝光参数(光圈、快门、感光度)到底会把这个场景拍摄成什么亮度,并且显示在曝光补偿上。  如果你觉得画面亮了,不能直接调节曝光补偿,但是可以通过缩小光圈、调快快门速度,或者降低感光度,来将画面整体调节暗。并且随着你的调节,相机测光会依然以曝光补偿的显示告诉你现在照片的亮度。相反,你觉得画面暗了,你可以通过调大光圈、调慢快门速度,或者提高感光度来将画面调节亮。并且随着你调节,相机测光会以曝光补偿的显示告诉你现在照片的亮度。  4、如何开始测光?  你打开相机,相机就开始测光了,而且一直在测光。直到你不操作它,它过一小会就休眠了,就不测光了。这时候在相机上反映出来就是液晶屏关闭,或者单反的肩屏不显示曝光参数了。  如果想继续测光,半按快门就可以激活相机,继续测光。  因为半按快门可以激活,所以很多人误以为和对焦一样,半按快门就对焦,半按快门就测光。其实只要相机在“醒着”的状态,是时时刻刻都在测光的。不用每次都半按快门。  半按快门只是为了激活相机。  5、如果通过测光正确曝光?  测光仅仅是帮助我们正确曝光的重要参考。到底怎么正确曝光还是要依据测光的结果自己调节光圈、快门、感光度。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建议摄友使用评价测光,同时一般保持相机曝光补偿在0EV就可以了,并且记住白加黑减的原理,适时调节曝光补偿就行了。  少数复杂光线我们可以用点测光,测我们比较有把握的点。我们知道测到这个点的亮度之后到底是保持0EV,还是也要调节曝光补偿。  而没有某一个确切的参数是正确的曝光,正确的曝光往往是一段亮度都可以。  然后我们可以保持着,也可以通过后期精修达到我们想要的亮度。  把握正确曝光的原则有很多。  a.保证主体是我们想要的亮度。  b.保证不要有死白或者死黑的区域,尤其是死白。  c.在你后期有把握调节的时候,可以适当在当前画面中“放弃”某些部分。  6、什么叫点测对焦联动?  所有机型和部分高端机型拥有点测对焦联动功能,这个功能很简单。就是你对哪对焦,点测光时的测光点就在哪里。  好处就是拍摄人像的时候,先构图后对焦,直接对焦测光一次搞定。  但是大部分机型点测光只能中心点。所以佳能的曝光锁定功能就比较常用了。简单说这么用。  一个逆光的场景你拍摄一个姑娘。你用A档曝光,你需要对姑娘的脸点测光,我们用画面中心对着姑娘,曝光补偿0EV,相机在激活状态下就会告诉你一组参数,保证0EV。这时候你按一下(不用按住)机身上的“*”星号键。这组参数就不变了,可以保持好一会呢。  这个时间内你可以从容构图,在从容地重新调节对焦点在姑娘的脸上,按下快门就行了。  7、特别复杂的情况怎么测光?  很多人会问我关于日出日落的时候怎么测光。其实大家把测光这件事想得太复杂了。  什么点测太阳上面15°什么的都是胡说。不同的焦距太阳上面15°完全就是不同的区域,亮度完全不同。  我来教大家简单的方法。还是那句话,一般来说评价测光+0EV可以搞定绝大多数场景。然后明白怎么调节曝光补偿就行了。  我们使用的是,拍摄一张日落的,回放看看,如果觉得暗了,调高曝光补偿,如果觉得亮了,调低曝光补偿就行了。这个操作可能连两秒都不到。  此外,新相机不管是微单还是单反,都可以实时取景(电子取景),曝光的效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看到。  还用纠结吗?
有效像素:约2620万像素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传感器类型:CMOS
传感器尺寸:全画幅
防抖:支持
有效像素:约2620万像素
液晶屏尺寸:3.0英寸
传感器类型:CMOS
传感器尺寸:全画幅
防抖:支持
连拍:最高约6.5张/秒新手如何看单反相机 告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日 06:46&&&出处:&& 作者:陈嘉士&&
  泡泡网8月9日&如果你恰好是一个摄影新手,想要选择一台数码相机却又不知该从何挑选起,是单反还是微单,全幅还是截幅?拿到相机后,菜单中各个选项又会对拍摄产生什么影响?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你会对这一切有所了解,同时在选择中变得更加理性。
  在选择数码照相机之前,我们要首先明确摄影的基本原则。对于任何一台照相机,不论是集成在手机之中的微型摄像头还是、等公司生产的单反相机,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传感器对拍摄物体反射的光线进行感应,因此光是摄影的核心,掌握光线的变化对照片产生的影响是了解摄影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一些对拍摄结果影响比较大的参数。
  首先介绍的是ISO感光度,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ISO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参数,它表示了传感器(或是胶卷)对光线的敏感度。更高的ISO意味着更加明亮的画面。ISO的变化是通过对传感器接收光线信号的放大来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干扰量也会随着ISO的变化而放大,这些干扰量最终会体现为颜色不定的噪点。因此,过高的ISO对于照片质量会造成很大的破坏。
  上面的一系列照片是同一台照相机在光线相同,光圈不变,快门速度也相同的情况下改变ISO拍摄的,事实上,ISO与照片的亮度程线性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SO变为原来的两倍则照片亮度也变为原来的两倍。
  上图是一台NEX-5N照相机在ISO 25600时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图像上噪点十分明显。对于一般的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ISO大于800时画面质量已经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而即使对于全幅专业单反,也很难在ISO 320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画质。
  其次介绍的是光圈(APERTURE),光圈通常位于镜头内,它的大小决定着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量。光圈的计算方式为F = f/d,其中f为镜头焦距,D为光圈孔径。根据光圈的原理,可以推断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照片的亮度和光圈大小正相关,并与光圈的平方成正比。
  上面的一系列照片是同一台照相机在光线相同,ISO不变,快门速度也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光圈大小拍摄的。需要注意的是,光圈系数和光圈孔径是反比例关系,即f/2&f/20。同时,光圈的大小还会影响照片的景深和焦外的成像。简单说,使用长焦距,大光圈,近的对焦距离并使主体距离背景尽可能的远,你就可以得到最大的背景虚化效果。关于背景虚化的更多诀窍,可以访问数码相机频道的文章。
  关于背景虚化和光圈关系的原理,可以参考下图。
  弥散圆的简单定义:光源没有聚集在一点时在平面上形成的圆形投影。当弥散圆小至不能被人眼分辨时,则个弥散圆的直径则被称为容许弥散圆直径。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光圈缩小,相片的景深逐渐增加。因此对背景的虚化效果逐渐变弱。
  另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快门时间。快门时间也决定了照片的曝光量。快门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表示。1/125的快门时间意味着一次曝光的时间为1/125秒。在某些照相机上,快门时间以一个整数表示,如 6 代表了快门时间为1/6秒,而6"代表了了快门时间为6秒。更长的快门时间意味着更大的曝光量,可以增大照片的亮度。但同时,长的快门时间同时会造成运动物体的模糊,这一点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上面的照片表现了动态景物在不同的快门时间下的表现。即使在拍摄静态景物时,由于持相机手的抖动,过长的快门时间也可能会影响画面的质量。因此,在拍摄长时间曝光的照片时,使用三脚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般来讲,在快门速度大于安全快门时,手持拍摄的照片会有比较好的质量。对于普通人而言,安全快门一般等于 1/f 秒,其中f为镜头的焦距,以毫米为单位。关于快门速度的设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数码相机频道的文章,在此就不多赘述了。
  最后一个参数是镜头的焦距,对于传感器尺寸相同的照相机,长焦距的镜头意味着更大的放大率,但是照片的视角会相对较小。而广角镜头则具有很大的视角。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照片。
  一般来说,长焦拍摄需要更加高速的快门或者更加稳定的相机位置,适合望远拍摄和人像拍摄。
  说完拍摄参数后,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数码照相机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元件。首先介绍的是镜头。如果说数码照相机是人的眼镜,那么镜头就是人眼的晶状体,镜头的参数对于摄影有着巨大的影响。
  镜头的主要参数有卡口,焦距,光圈,对焦马达等。以EF 24-70mm f/2.8L II USM为例,EF代表该镜头使用EF卡口,可以被使用在佳能单反相机上。27-70mm代表镜头的物理焦距是24mm-70mm变焦,这是一枚标准变焦镜头,f/2.8代表该镜头的最大光圈为恒定光圈f/2.8,L则表示这款镜头是佳能高端的红圈镜头,USM代表这款镜头使用了超声波马达,具有更快的对焦速度和更轻的对焦噪声。(图中镜头为佳能EF 50mm f/1.0L USM)
  在同一品牌的镜头之中,大光圈镜头好于小光圈镜头,变焦镜头中恒定光圈镜头好于非恒定光圈镜头,当然它们的价格差别也很明显。总结规律可以发现,排除二手镜头后,价格高的镜头一般比价格低的镜头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
  镜头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镜头锐度,锐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焦内成像的清晰度,在焦距,光圈等数据相同的情况下,锐度越高的镜头往往会售价更高。但是在同一支镜头上,不同的光圈下锐度也会变化。上图的MTF曲线可以表现同一支镜头在不同光圈下锐度的变化。
  第二个介绍的元件是数码照相机的对焦系统。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最常用的两种自动对焦系统。
  首先是相位检测对焦系统。相位对焦系统一般运用于单反数码照相机,如果在对焦时能够看到这样的对焦框,那你的照相机很可能使用了相位对焦系统。
  相位检测对焦拥有专属的对焦传感器和一个分离镜头,需要在反光板放下的情况下工作,具体的原理见下图。
  相位对焦系统不仅仅可以检测焦点是否准确,还可以根据波峰位置计算出目标焦点距离现在焦点的距离,因此可以指挥镜头“一步到位”完成对焦。因此具有速度快的特点。当然,现代的相位检测对焦系统比上图描述的复杂的多,每一个对焦点都具有多个方向的传感器,而每增加一个对焦点都意味着成本的提升。因此对于单反相机而言,更多的对焦点数和更多的十字对焦点、双十字对焦点就意味着更强的性能。
  除了相位检测对焦之外,另一种常见的自动对焦技术为“反差式对焦”。这种对焦系统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微单和卡片机中。
  反差式对焦的原理有些类似手动对焦。其过程是:随着对焦镜片开始移动,画面逐渐清晰,对比度开始上升;当画面最清晰,对比度最高时,其实已经处于合焦状态,但相机并不知道,所以会继续移动镜头,当发现对比度开始下降。进一步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进一步下降,相机知道已经错过焦点;镜片回退至对比度最高的位置,完成对焦。
  因为在对焦过程中有一个“拉风箱”的过程,所以反差对焦系统的速度普遍不如相位检测对焦系统。但由于反差对焦系统的输入是主传感器的数据,所以往往相比相位对焦系统更加准确,并且支持任意点的对焦。同时,由于反差对焦系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硬件,所以成本比较低。随着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和算法的进步,如今的反差对焦系统在单次对焦速度上已经能够和相位对焦系统匹敌,但连续对焦速度始终是该技术的短板(比如拍摄迎面跑来的运动员的情况)。
  由于实时取景或是视频拍摄时需要在抬起反光板的情况下对焦,很多单反照相机在使用相位对焦系统的同时也具有反差对焦功能。预计这也是将来照相机对焦系统发展的趋势。
  最后一个重要的机身元件就是传感器。
  在现今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在很小的传感器上就可以安排几千万个像素,而1200万像素的高质量照片已经足以支持杂志封面尺寸清晰度,因此传感器尺寸相对像素是更加重要的参数。对于现在市场上消费级的单反和微单相机,主要的传感器尺寸有全画幅,APS-C画幅和4/3画幅,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见下图。
  大画幅的传感器能够接受更多的光线,因此具有更好的成像效果。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时,大画幅传感器能够获得跟广的视角。具体的换算方法如下。以35mm全画幅传感器为标准,APS-C传感器的等效焦距为镜头焦距*1.5,佳能生产的APS-C传感器等效焦距为镜头焦距*1.6,而4/3画幅传感器的等效焦距为镜头焦距*2,简单说,在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拍摄时,4/3画幅传感器得到的照片就是全画幅传感器得到的照片的中间1/4。
  在购买数码照相机之前,除了之前这些技术参数之外,还有很多特性是参数所不能表现的,但它们在日后的实际应用中却十分重要。相机的操作性就是其中之一。在需要捕捉精彩瞬间的情况下,一台操作便捷的照相机为你带来的好处是任何“牛头”都不能弥补的。■
参考资料来源于:,,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如何判断一张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
如何判断一张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
一、什么是
判断曝光要一步一步来。谈到曝光,我想,必须得先讲讲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直方图。
有的人可能会说:什么?直方图?我打接触相机的时候就会用了,这个有什么可讲的?好吧,等我讲完了你再讲这番话也不迟。以这幅图片为例:
先介绍一下直方图最基础的知识吧。直方图的横轴从左到右表示亮度的越高,纵轴从下到上表示像素越多。亮度从0―255,0表示黑,255表示白。如果某个地方的峰越高,表示在这个亮度下的像素越多。
拿这个直方图来说,它的分布是非常均匀的,说明各个亮度区间的像素分布是很均匀的。
弄懂了上面这几句话,你对直方图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了,但实际上直方图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二、直方图的参数如何读
我问一个问题:两个直方图完全一样的图片,两幅图片的画面就一定是一样的吗?
答案当然是NO,因为直方图它记录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换言之,我们把上面所有的像素都不改变,只是改变它们的相对位置,直方图一点儿都不会改变,但画面内容可能就脱胎换骨了。
理解上面这一点很重要,对于我们理解直方图的本质有很大帮助。好吧,上面的都是一些人尽皆知的知识,下面的才是我要讲的,回到刚才这幅图。这幅图右边有色阶,数量,百分比这几个参数,它们的含义是什么呢?
大家打开直方图,把你的鼠标放在直方图的某个位置,就会出现这三个参数,它们分别代表:
色阶:指针所在地方的亮度,即从0-255的某个值。
数量:在这个亮度下的像素值,比如上面这幅图的意思就是在138这个色阶下,有1915个像素。
百分比:当前色阶在整个色阶中的位置。
好吧,上面这个还有进阶的知识。当你按住鼠标左键往右拉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有变化。
色阶:你选取的色阶的范围,比如上面这个就是从115到216这个范围的色阶。
数量:在这个范围下的像素总数。
百分比:这里的百分比就不是位置的百分比了,而是你选取的范围的像素在整个像素中的百分比。
等等,有人会说,这个照片的像素总数才207284,怎么这个范围下的像素就有227728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非常好的观察力,因为我是选的RGB通道,像素总数是要乘以三的,后面我会专门讲到各个通道的。
好吧,经过上面的学习,你又进一步了解了直方图了,但还不够,还有更复杂的。继续以这幅直方图为例,左边还有几个参数,平均值,标准偏差,中间值,像素。这几个参数的含义是什么呢?
平均值:平均值越高,照片整体就越偏亮,以128为中间值。
它的算法是:图像的亮度总值÷图像像素总数。
拿上面这幅图为例,它的平均值是117,离128很近是吧,所以曝光属于正常型的。
标准偏差:标准偏差是统计学名词。一种量度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标准,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标准偏差的大小可通过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倍率关系来衡量。
标准偏差公式:样本标准偏差S=Sqrt[(∑(xi-x拔)^2)/(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拔代表所采用的样本x的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t代表平方根。
上面这些都不重要,了解就好,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标准偏差与照片画面的关系。标准偏差越大,画面对比越明显,反之亦然。
中间值:将图像所有像素的亮度值通过从从小到大排列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即将数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大于该数值,一部分小于该数值。(如果有偶数个像素,就有两个位于中间的数,取前面的一个)
中间值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侧面来反映画面的整体亮度,是否是过曝或欠曝。它与平均值互补,不过没有平均值准确,具体缘由自己体会。
像素:这个不多讲了,大家都很熟悉的。
三、通道是怎么回事
看完并理解上面这些,你对直方图应该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了,不过,想要真正理解直方图还需要一些知识。
通道里面分为很多种:RGB,红,绿,蓝,明度,颜色。首先,我们要明白直方图里面的数量和像素不是同一个概念。
当我们选择RGB通道的时候,最大数量值=像素值×3。而当我们选择其他通道时,最大数量值=像素值。举个例子:
在RGB通道下,色阶为一百时,数量为3119;在R通道下,色阶为一百时,数量为945在G通道下,色阶为一百时,数量为1610;在B通道下,色阶为一百时,数量为564。
你会发现,RGB通道下的数量值为R+G+B得出来的。也就是说RGB通道实际上是把R、G、B各个通道的数值相加得到的。
而像素是什么?我们是把RGB三种颜色最后混合而成的颜色看成一个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像素,相信你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单R、G、B通道下最大数量值=像素值了。同理,RGB通道和明度通道也不一样。
这是明度通道:
也许你会有疑问,直方图不就是反映亮度信息的吗?为什么RGB通道和明度通道下的直方图还不一样呢?这是计算方法导致的。明度统计的是每个像素的复合值,而像素的亮度值的计算方法为:30%×R+59%×G+11%×B。
这里又与前面的像素相对应了,像素是一个复合值。
看了前面这么多,相信各位也有些晕了……坚持住,关于直方图还有最后一点儿内容。我以红色通道的直方图来讲一下。
大家看到这个直方图能想到什么?
说明红色信息主要分布在中间和暗部,亮部分布不多。单个通道的直方图信息对于我们调色和纠正色偏有很大的作用。
四、直方图的高速缓存级别
最后再讲一下直方图的高速缓存级别。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先看一下图吧。
我就不去讲它的计算原理了,我就直白的讲一下:
缓存级别越高,直方图生成的越快,但越不准确(简单讲一下原理,缓存级别越高,它就不会去计算每一个像素的值,而是将几个像素合并为一个像素计算)。
如果你需要讲缓存级别改为1,点击右上角的三角形就行了。
缓存级别为3
缓存级别为1
直方图对于我们理解曝光有很大的帮助!比如:
不同的曝光程度
第一幅明显是过曝的照片,地儿幅明显是欠曝的照片。第三幅曝光正好,高光低光皆有,是正确的曝光。好吧,如果你信了我上面的话,说明你还是没有了解到直方图的本质。
正如我前面所讲的,直方图它记录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换言之,我们把上面所有的像素都不改变,只是改变它们的相对位置,直方图一点儿都不会改变,但画面内容可能就脱胎换骨了。
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直方图它记录的是像素的亮度信息,其他什么都不代表。曝光准不准确,与亮度分布是否均匀没有必然联系。上面三幅直方图对应的图片是:
直方图对应的样片
上面这点就是直方图的局限性,直方图只反映亮度信息,其他什么都不代表,与曝光正确与否也没有必然联系。
五、直方图的应用
前面提到了直方图的局限性,我之所以要先讲局限性,是要让大家不要过于迷信直方图,不要在头脑中形成什么样什么样的直方图才是曝光准确的,什么样的直方图则不是曝光准确的。
那么直方图到底该怎么用呢?答案是结合拍摄环境用。
直方图在摄影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阳光强烈看不清屏幕的情况下,你很难判断曝光是否准确,这时候结合直方图就能对曝光作一个大概的判断了。
对于结合拍摄环境使用的具体一点儿就是:比如你在拍雪景的时候,你硬要低光和中间调都有大量像素,一般情况下是不现实的。再比如,你在拍乌云的时候,你硬要高光部分有大量像素,一般情况下这也是不现实的。
你要结合你所处的拍摄环境对直方图的形态有一个大概估计,而不是盲目的追求低光,中间调和高光都有像素,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摄影经验的积累。一个常用的快速提高方法就是,看一些典型环境下的照片的直方图。
直方图知识如果熟练掌握了的话,对于调色和识图(识别后期手段)是很有帮助的。
另:对于曝光这种东西本来就不适宜将其完全数据化,没有一个绝对的正确曝光值。不是说平均值一定要为多少,百分比一定为多少,直方图一定要怎样才是曝光准确,它只是一个参考,是一个工具。
曝光是否准确还要结合你的拍摄意图来判断。比如你想拍LOMO,这时候你就不能用正常的标准偏差来衡量了,因为LOMO的标准偏差普遍较高。比如你想拍日系,你也不能用正常的平均值来衡量,因为日系的平均值普遍较高,因此,曝光是否准确一定要结合你的拍摄意图来进行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曝光度怎么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