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苹果股票票最少买多少

聊一聊 我为什么不买阿里巴巴、腾讯、苹果这些大公司的股票?
来源:知乎 作者:流放疯
大多数人扛不住股票的波动,甚至更拿不住持续上涨的股票,像腾讯,格力,茅台,伊利,万科这些长牛股,很多人赚了一倍就卖出了。
理财之家4月5日讯 &很多人经常会问,为什么我们不去买大公司,比如阿里巴巴,腾讯,苹果,沃尔玛这些行业巨头的股票?这些公司的股票是不是稳赚不赔啊?退一步说,至少风险小啊!实际上,理由很简单,因为大多数人扛不住股票的波动,甚至更拿不住持续上涨的股票,像腾讯,格力,茅台,伊利,万科这些长牛股,很多人赚了一倍就卖出了,谁知道一直拿着不动能赚几十,上百倍,IBM公司上市100年来达到了3.4万倍的收益,看起来挺惊人的,但算算年化收益不过11%,更重要的是你还得要能活100多岁...而且换各位去20年前,看到春兰,长虹这些大企业这么风光,谁会想到最后格力,美的成了家电业的王者?腾讯当年长期在人们映像中是抄袭者,一开始搞出来的产品被中国电信鄙视,想卖都卖不出一个好价钱,格力大家一直认为就是个卖空调的早晚卖不动,伊利都担忧被洋牛奶挤占市场,茅台也总有人觉得未来人们不会喝白酒而是去喝红酒,谁知道张裕先被洋酒干趴了,阿里巴巴一开始宣传它的理念,当时国内电商老大是易趣,大家都觉得马云的模式不靠谱,在玩传销......无数行业曾经的霸主,十几年间就被后来者取代了。另外这些长期上涨的优质股,历史上暴跌的次数也不少,茅台,格力都腰斩过,伊利因为三鹿氰胺事件跌了90%,网易10多年前从十几块跌到6毛。长期横盘不涨的时期也有,比如万科因为大股东打压,有段时间一直不涨,美国股票市场上的长牛股IBM,年就没涨,巴菲特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后10年间涨了十倍,但随后10多年,可口可乐也几乎没涨。甚至有时候连大股东都不知道自己企业未来能发展的那么好,长年减持,甚至要卖掉公司,格力10多年前差点9个亿就被大股东卖掉(现在格力市值1900亿),16年底格力管理层非常怕保险公司举牌,和格力大股东从上市以来不断减持,导致失去对格力的绝对控股权有关。网易2000年股价跌到6毛的时候丁磊都想让网易退市算了,而当时步步高老板段永平决定大笔增持,2年时间里网易就起死回生,股价从6毛涨到70美元,现在网易股价更是接近300美元,不过段永平早在10多年前就把网易股票清仓了,段永平会后悔吗?应该不会,因为当时他卖掉网易后转而投资了明日之星苹果公司的股票。所以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大公司涨的这么好只不过是开着后视镜想从结果中去找原因,甚至过去公司领导层和行业翘楚都看不清这个行业未来的走向。大家都很迷茫,让你选择投资大公司你觉得大公司涨的会慢,结果大公司每年依旧稳定上涨(比如腾讯市值都上万亿了还能保持年40%以上的业绩增速),让你去选快速发展的小公司你又觉得风险大,受不了大波动,如果你倒霉买到衰退的大公司比如长虹,中石油,或是业绩不及预期或财务造假的小公司,造成的亏损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收回。能天天在这么多负面消息的影响下愿意坚定持有一支股1年以上的人,都是极少的。比如我15年股灾后买格力,期间经历格力业绩衰退,大盘熔断,股票停牌,低价增发,宝能想要举牌被证监会叫停等一系列利空,股价从30跌到15,又从15涨到24再跌回17,后来从21涨到31又又跌回23,现在终于涨回30多,中间这么多大风大浪,也只不过是在短短2年不到的时间内发生的,也许几十年后看格力这段k线图,这些都不过是几个小波动而已,你们还可以看看伊利当年暴跌90%以后至今的K线图,下图蓝圈里有根单月暴跌80%的阴线,当年那触目惊心的下跌现在看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小水花。不过这还不是底部,伊利几个月内依旧下跌,有多少人当年在这个底部敢于买入,然后又坚持拿到现在赚上百倍?这收益比房价涨幅高不知道哪里去了吧。可你若在1998年四川长虹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抄底,结果就变成被套15年的惨剧咯!发现看的人好多啊,最后说说我的观点吧。巴菲特推荐普通人定投指数基金,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易懂,因为指数基金里的股票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大公司业绩衰退后会被剔除出指数,换入业绩更好的新公司,所以美国道琼斯指数看起来永远在上涨。100多年前美国道琼斯指数里大部分都是钢铁,铁路,煤炭股,现在倒闭的倒闭,衰落的衰落,至今还能留在指数里的也就通用电器这一家。而道琼斯指数100多年来经历过多次崩盘和历史大事件的考验,一战,二战,冷战,古巴导弹危机,次贷危机,1987年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次贷危机全都不落下,一样有年化8%左右的收益率。很多人都开玩笑,说美国所有基金经理长期都没法跑赢指数,而指数却跑不赢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基金.不过国内的指数问题有点大,很多僵尸企业常年不退市也不被剔除出指数。但在A股还是有美国,香港,欧洲股票市场的指数基金可供你买卖的。如果对自己看企业的眼光有信心,完全可以找几十家看好的企业分散买入,定投,少交易,长期看必定会有不错的回报。责任编辑:卢诗怡
1. 理财之家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理财之家"的文章,版权均属上海善筹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理财之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理财之家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理财之家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理财之家
和相关作者,违者理财之家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追究相关责任。
2. 凡理财之家注明"来源:××× "的文/图等稿件,理财之家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任何问题,请致电:400-175-8788
95%的朋友还会对以下文章感兴趣: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您还没有登录,请
后发表评论
400-175-8788
客服邮箱:
服务时间:9:00 - 18:00
扫码发现更多干货苹果股票 35 年来原来已升值超过 286 倍 | TechNews 科技新报
更多精彩资讯扫描关注TechNews科技新报
【12/17 科技早报】互联网大会 亿万身家大佬们昨天谁最抢镜、iPhone 7再爆料!厚度降低到6.5mm以内HTC 德国遭禁售,2015 年业绩雪上加霜35年前2200美元投资苹果股票赚多少?
来源:中关村在线
作者:中关村在线 刘雪雯
&  苹果已经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35年前的12月11日,苹果正式IPO,当时苹果公司每股价格为22美元,购买100股需要2200美元。
  35年前2200美元投资苹果股票,现在能赚多少(图片来自MacX)
  自那以后,苹果股票进行了四次分拆,包含三次2比1分拆和去年的那次7比1分拆。这意味着当初的100股苹果股票已经是今天的5600股。按照现在苹果股票的价格计算,当初投资的2200美元已经变成了632800美元,约合400多万人民币。苹果股票的回报率高达28663%。今年苹果股票的分红能在为资产增加5936美元。
  当然,35年前的你必须能成功预见苹果会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并在乔布斯离开苹果时仍然保留苹果股票。在20世纪90年代,苹果股票价值很低,当时的苹果已经接近破产。
(责任编辑:黄瑶)
&&&&&&</div
今年众多安卓全面屏手机都纷纷采用了刘海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苹果股价降至2年来最低:等iPhone7或苹果汽车来拯救
来源:网易科技作者:-责编:欧阳华
5月7日消息,据财富杂志报道,在周五盘中,苹果公司股价一度下跌至91.85美元,降至2014年6月以来最低点。同时这也意味着,苹果股票在过去4年中的获得的所有收益全部蒸发。但令人欣慰的是,苹果股票此后稍有回升,收盘价为92.72美元,当日跌幅为0.6%。自从苹果上周发布令人失望的财报后,大多数投资者对苹果的未来感到悲观。在最新财报中,苹果营收出现13年来首次同比下滑。事实上,从4月21日到5月2日之间,苹果股价已经连续有8个交易日出现下滑。这是自从1998年以来的18年中,苹果股价连续下跌最长的时期。截止到2016年至今,苹果股价已经下跌了12%,去年则下滑了28%。按照最典型的估值方式来看,苹果公司价值似乎被大大低估。苹果如今依然是世界上盈利最高的美国公司,现金储备高达2330亿美元。此外,苹果公司的市盈率仅为10倍,低于IBM的11倍或思科的13倍。更难以媲美谷歌与Faceb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市盈率高达31倍,Facebook更是高达92倍。市场显然认为苹果正处于长期下滑状态。目前,iPhone销量正在下降,升级率也在下滑,随着最新廉价iPhone SE的发布,苹果智能手机的平均销售价格可能下跌。此外,苹果Mac电脑和平板电脑iPad销量也在缩水。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的定位也在引发激烈争论,没人将其视为能够取代iPhone成为下一种苹果热门产品。回顾以往,我们会发现iPhone销量多数增长源于苹果进入新的重要市场。在过去2年中,人们对大屏手机的青睐和通过与中国移动合作进军中国,帮助苹果将iPhone销量推至巅峰。可能不再有另一个类似中国、尚未开发的市场。苹果正将目光对准印度,其在印度所占市场份额很低。但投资者们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印度手机零售体系碎片化严重,且印度不像中国这样富足。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及其团队正努力维持在投资者中的良好信誉。库克建议投资者们更加关注苹果公司大幅增长的服务业务,包括应用销售、电影下载以及iCloud存储等。对于苹果来说,这些可能都是真实的,但这些服务营收增长却是以iPhone销量下滑为代价。库克努力提醒投资者,其他公司过去也曾出现硬件营收缩水的情况,同时强调服务业务增长。阻止股票下跌可能并不容易。有些投资者希望苹果能够将重点放在提振iPhone销量方面(如发布有竞争力的),而其他人寄希望于苹果下一款产品上,比如苹果无人驾驶电动车。但这可能都需要很长时间等待。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曾经有一支很便宜的苹果股票放在我面前,但我没有买
稿源:雷锋网
编者按:本文作者@王川,投资人,中科大少年班校友,现居加州硅谷。个人微信号9935070,公众号 investguru 。
这是一个&曾经有一支很便宜的股票放在我面前,但我没有买,后来想买时,它已经一路扶摇直上了&的故事。作者94年来到硅谷,可以说&看着苹果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但作为一个投资者,由于对新生事物的偏见而错过了苹果股票十几年来的成长果实,自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投资者的巨大耻辱&。
我和苹果公司的故事,是一个将近二十年的黑色幽默,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是一个关于确认偏见的悲剧。
如果我把结果告诉你,可能你不相信,但是,每一个局部细节,又是那样的自然真实。
所谓确认偏见,就是当你对某一个事物有成见的时候,你会有意无意地忽略所有对你不利的证据。而任何对你有利的证据,都会被你放大,而加强你的偏见。确认偏见,是人在大脑深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如果不强迫自己兼听则明,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苹果总部所在的Cupertino市, 中文译为&库比蒂诺&,也有人戏称为&裤破体露&。这里有着硅谷最好的学区之一,早年的台湾移民很多在此购房。九十年代时,据说台湾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Cupertino 。
我 94年来硅谷时,苹果早已江河日下,96年新上任的老总Gil Amelio, 是做半导体硬件出身,还是我在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校友。但他并不是合格的个人电脑的产品经理。
1997年二月,乔布斯说服Amelio收购他自己的公司 Next computer,借此重返苹果公司。当年七月,他说服董事会,把Amelio 开掉,自己则成为新任的临时CEO。
97年六月乔布斯一度因为和董事会纠缠时倍感挫折,曾把手中的一百五十万股苹果股票卖掉,因此遭到媒体的质疑和诟病。后来他对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咆哮道,&谁要再问我为什么卖股票,老子就告诉他&去你妈的, 去你妈的&(F**k you, f** you) !&
97年下半年,苹果还是严重亏损,股票价值甚至低于公司账上的现金。在一次内部员工会议上,有人问乔布斯,戴尔电脑的Michael Dell 对媒体声称苹果应当关门大吉,把现金归还给股东。乔布斯答到,&F**k Michael Dell&。
乔布斯上台后,首先砍掉了许多冗余的产品线,推出了设计独特的iMac。 iMac 的显示器,可以有不同颜色,外观新颖惹眼。但是对于一个PC 用户而言,我的第一反应是,who cares ?&。苹果在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不到10%,早已大势已去,玩这种花活完全改变不了大局。
98年后每次开车在 280 公路经过苹果总部时,都会看到苹果的大楼上印着不同世界名人的大幅画像,从爱因斯坦到甘地,还有苹果的广告口号Think Different 。作为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我除了觉得有一点点好玩之外,并没有心思继续深究。
1998年,苹果实现了五年来的第一次盈利。到2000年,苹果的股票在互联网的狂潮中上涨了九倍。但在接踵而来的三年互联网寒冬中,股价又一路下降,2003年初又跌回了97年底乔布斯上台时的水平。
此时乔布斯早已意识到个人电脑市场之争不是苹果的战略重点了,那场战争微软早就赢了。要在新技术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另起炉灶,开辟一个新的战场。
iPod, 作为市场上的第一个真正实用的数字音乐播放器,于2001年十月悄悄推出。iPod可以让用户相对容易地把CD上的乐曲拷贝进来,软件界面简单好用,虽然音乐的音色质量实际上比索尼的Walkman 要差一些。
此间偶尔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苹果公司的iPod 广告,但是我的第一反应仍然是,who cares? 随身听这些东西就是小孩的玩具而已。
iPod 起初无法和 PC兼容,使用者仍然有限,其真正突破,要到2003年四月。iTunes 商店,终于可以让用户直接在网上购买歌曲下载,一首歌曲只要99美分。苹果销售每首歌曲的利润,只有十美分。
2003年十月,iTunes商店第一次可以和微软的PC软件兼容,iPod的爆破性增长终于开始了。当年九月,苹果在网上累计销售了一千万首歌曲,2004年四月时,则增长到五千万首。
(下图为iTunes出售歌曲数目的曲线图,花了1033天卖掉十亿首歌曲,之后322天又卖掉十亿首歌曲)
2004年,苹果的股票上涨了将近三倍。ipod 开始在主流消费群中火了起来。年底时,我听到好几个客户说,他们收到友人赠送的ipod作为圣诞礼物。还有一位在苹果工作的朋友,提起他们最近忙得不可开交。
刚刚被互联网三年寒冬折磨得对高科技投资极度恐惧的我,第一个直觉反应,则是:又一个泡沫来了。不就是卖点破音乐吗?有什么了不起?微软,索尼,别的公司也可以做。现在买这些苹果股票的傻帽,迟早要亏得裤子输光。
索尼的竞争产品2004年才推出,但是价格居然比iPod要贵30%。微软的Zune,则要等到 2006年才推出。
几年内iPod迅速占据了消费者市场。追随者的产品,界面不比iPod更好用,缺乏iTunes的便宜又丰富的可下载的音乐库。在先行者设定游戏规则的市场里,追随者始终难以有起色。
苹果的股票继续扶摇直上,05年翻倍,06年增长将近20%。而我,只能继续看着它的上涨,无奈的咒骂着这个不理性的高科技泡沫。
iPhone的开发,实际上2004年就开始了。
2006年palm pilot的老总Ed Colliga在听到iPhone快要出来的谣言时,这样评论,&我们挣扎学习了好几年,才弄明白如何制造一个不错的电话机,这些造PC的家伙,不可能走进来,一下子就弄明白。&
当2007年一月,乔布斯在旧金山第一次展示iPhone的样机时,苹果的粉丝们沸腾了。
对于我这样的旁观者来说,第一反应仍然是:那又怎么样?什么样的傻帽,会花五百美元,买一个手机? 我的功能机,可以打电话,满足我的所有需求,不到100美元,为什么要花这冤枉钱?
微软的老总Steve ballmer 当时对iPhone的反应,非常典型:&五百块钱?没有键盘?这是世界上最贵的电话。而且商用客户不会喜欢,因为它没有键盘,不方便发email。。。(99美元的微软Windows 电话)可以放音乐,可以上网,可以发email,可以发短信。我看了看,我要说:我喜欢我们(微软)的战略!&
当时深为公司用户喜爱的黑莓手机,其老总Balsillie 2007年十一月如是说:&苹果的iPhone虽然很好,但用起来很麻烦,在触摸屏幕上打个字母都很麻烦。。。 iPhone 进入的市场,非常拥挤,消费者有很多(电话)的选择,但是要说iPhone这是对黑莓的一个彻底颠覆,就夸大了&。
但所有的批评者和质疑者,都忽略掉了两个根本因素:一,iPhone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包含通讯和娱乐等等许多功能,给用户一个全新的体验。和狭义的传统电话完全没有可比性。二, iPhone 产品的进步非常快,各种被诟病的小问题很快都得以解决。
苹果的股价,在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质疑者的鄙视声中,2007年又翻了一番。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动整个市场崩盘,到09年三月苹果的股票一度比08年的最高点下跌了一半以上。
我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这些愚蠢的果粉,买这么贵的手机,追随股票泡沫,现在自作自受,活该!
我的沾沾自喜没有持续多久。三月之后,苹果的股票又开始直线上涨,到09年底创历史新高。
苹果的iPhone更新换代的速度超越人们想象。实际上08年四季度,iPhone的销售额一度暂时超越了黑莓手机。
2010年,iPhone只有全球手机的4%的份额,但是却占有了市场50%的利润。2010年三季度,苹果手机销量比前一年接近翻番,销量终于永久性地超越了黑莓手机。
而当2010年四月苹果推出 iPad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反对质疑苹果的借口了。作为大屏幕的移动终端,iPad好用,携带方便,没有任何替代产品,虽然价格五百元,但是不用老是守在PC前上网了。我终于成了苹果的产品用户。
但是在2010年时,对于是否购买苹果股票,我还是犹豫不决。来自便宜的安卓机的竞争会不会打垮苹果?当时已经病入膏肓的乔布斯如果挂掉,会不会也带着苹果一块垮掉?如火如荼的希腊债务危机,会不会再次将世界经济带回深渊?
每一个有关苹果的可能负面消息,都加深了我的担忧,让我裹足不前。我完全没有仔细深入研究,苹果带动的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开天辟地的革命,给苹果的营收带来的巨大上升空间、
2009年时,硅谷的著名企业家, Netscape 的创始人 Jim Clark,作为业余兴趣爱好,亲自在iphone 上写软件。他深入研究后,发现iPhone的软件构架,是基于所谓的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程序系统,使得在iPhone上的开发app的工作极为容易。其他公司的所有手机产品,软件架构极为落后,完全和iPhone没有可比性。
基于这些洞见,Clarke 从09年到12年不断大幅加仓苹果股票,自己也因此在2012年重新回到了福布斯富豪榜上。
2010年乔布斯去世时,苹果已经拥有了iPod,iTunes, iMac,iPhone,ipad 构建的一系列的完整的产品生态圈,将竞争者远远抛在后面。苹果,像一颗卫星,已经被发射到稳定的轨道上运行。即使乔布斯个人的逝去,也不会改变公司快速成长的大局了。
苹果公司的崛起,引领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是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科技界最大的事件。到今天,2015年底苹果公司的股价,相当于2003年最低点时的110倍。
而我,同时期就生活在苹果总部的Cupertino 市, 因为偏见和缺乏深入研究,居然没有分享到苹果股票十几年来的成长果实,这是作为一个投资者的巨大耻辱。
当我反思为什么一再错过苹果的成长历程时,我总结了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对新事物的发展视而不见,拒绝仔细了解其内在细节,沉浸于内心对其贴上的简单标签。
二)当新的发展,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原先的偏见相悖的时候,我不断的找借口来自圆其说,不断地找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安慰自己,不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丧失了冷静客观分析的立场。
三)当自己的观点终于开始被客观事实改变松动时,没有以发展的眼光,冷静定量地分析未来前景,而是继续担心负面因素,祈求公司股票下跌捡便宜,因而错过公司的成长。
我下定决心,未来不再重复在苹果公司上面犯的巨大错误. 我要对新生事物保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这样当下一个苹果,谷歌,亚马逊,在一片激烈的争议和质疑中发展时,我可以冷静从容地搭上它的迅速成长的快车。
三国时期,军阀袁绍遭到谋士田丰的力谏,反对其出兵官渡伐曹。袁绍没有听取他的正确意见,大怒把田丰关了起来。
当袁绍官渡之战惨败回归时,不仅不直面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因为羞见田丰,将其杀害。
如果说确认偏见,是阻碍事业进步的巨大障碍的话。那么当铁的事实不断证明自己原先判断的错误时,再变本加厉地掩盖自己的错误,拒绝反思改正,则是错上加错,最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多年前我刚入职场时,面试常常被人问起这样一个问题: &你觉得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虽然我知道面试者问这种东西,实际上都是扯淡,但还是硬着头皮深情地答到,&我最大的优点是工作非常勤奋。最大的缺点是工作太勤奋了,以至于完全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今天,如果我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想我的回答将是,&我最大的缺点是缺点太多。我最大的优点,则是善于迅速改正自己的缺点!"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买苹果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