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歌德音响箱,QL20C和QLC104这两个型号哪个好?真正懂的人回答!求帮助!谢谢!

谁知道 德国有什么好的使用的产品没?比如剃须刀/耳机之类的。实用点的! 着急!着急!!谢谢啦_百度知道
谁知道 德国有什么好的使用的产品没?比如剃须刀/耳机之类的。实用点的! 着急!着急!!谢谢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然还不如回到国内来卖,并与吉列合作现在是吉列博朗,售价1400元RMB以上。感觉这些一定要买没的阴哥们儿产的。牌子虽然是德国的,但是要注意博朗剃须刀1,3和Z系列的剃须刀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只有5和7系列是在德国生产,才算是真正的德国货不过5和7系列的产品都比较贵。售价大多在2000以上人民币耳机有拜亚动力,森海塞尔和歌德。推荐买拜亚动力个人感觉比森海好,至少拜亚是动圈耳机的发明者。这三个牌子也同样有Made in china的问题,拜亚动力要买DT860 Edition以上才是德国产,不过博朗已经被美国宝洁给收购了剃须刀有博朗
采纳率:8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剃须刀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德国密力音箱怎么样哪位可以说说_百度知道
德国密力音箱怎么样哪位可以说说
我有更好的答案
知道德国的意力是著名的音箱品牌 没听过密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25 / 42 页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器乐曲的基本曲式
& &《器乐曲的基本曲式》
 【主题】(Theme)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完整的或相对
完整的乐思,为乐曲的核心。其形象鲜明、结构短小,是音乐发展的种子,它表达着一
定的思想、性格、风格特征,是乐曲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它还具备一定的概括性,
多半富于歌唱性,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记忆。优秀的音乐主题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有的作品只有一个主题,更多的作品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代表不同性格并形
成对比。主题常在乐曲开头出现,但有时它的全貌要在整个作品不断展开中才能显示出
 【曲式】(Form,musical)乐曲的结构形式。曲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各种段落,根据
这些段落形成的规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
   乐段的结构及一部曲式:乐段通常由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由两个各有四小节
(或八小节)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专称为&方整性的乐段&)在器乐曲中最为常见。其
特点是平衡、均称感强。一首乐曲仅由一个乐段构成的称&一部曲式&。
 【二部曲式】由两个明显的乐段组成,前后两段互相对称或对比。其通常图式为A+B
。这是乐曲的基本形式之一。
 【三部曲式】由三个段落组成,其中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或基本相同,第二段具有对
比性质,第三段带有再现性质。其图式为A+B+A。
 【复三部曲式】三段式曲体的复杂化。其中有一段以上本身就是由二段体或三段体等
构成。其图式有:A+B(a+b)+A等等。器乐曲中常采用此种曲式。
 【变奏曲式】(Variation form)先奏出一自成段落的主题,然后以一系列的主题变
形(即变奏),使主题通过多次不同的变奏而得到多方面的发挥。其图式为:主题--变
奏1--变奏2--变奏3……,少则三五次,多则数十次。变奏的主题,大都较优美动人。常
有用变奏曲式写成的独立乐曲,也有用于奏鸣曲等大型乐曲中(通常用于慢乐意中),
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
 【回旋曲式】(Rondo form)起源于欧洲民间的轮舞曲,十八世纪初叶法国古钢琴曲
多用之。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各不相同的&插段&交替出现为原则。其图式为:
A(基本主题)+B(第一插段)+A+C(第二插段)+A…。这种曲式适于表现活跃欢腾
的情景,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的末乐章常用之,以热烈的气氛结束音乐。
 【奏鸣曲式】(Sonata form)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各
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运用
&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致如下:
   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的,所以在&奏鸣曲&(套曲)中的奏鸣曲式乐章,常被称
为&快板乐章&。关于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有人譬喻说:
它的呈示部好象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是进行讨论、甚至矛盾间互相斗争
,再现部则急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结尾&(尾声)是总结。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
--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用于用来表现复杂的、甚至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
式不但是&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序曲&与
&交响诗&也常采用此曲式写成。
 【回旋奏鸣曲式】(Rondo sonata form)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属于奏鸣曲式的一
种变体,主要用于大型器乐套曲(奏鸣曲、重奏曲、交响曲、协奏曲)的最后乐章,有
时也用于独立的器乐作品。其结构如下:
 【华彩乐段】(Cadenza)音乐术语。原指意大利正歌剧中咏叹调未尾处由独唱者即兴
发挥的段落。后来在协奏曲的乐章末尾处也常插用此种段落,通常乐队暂停演奏,由独
奏者充分发挥表演技巧。这部分演奏较自由,难度也较高,因而也较引人注目。华彩乐
段最初由独奏即兴创作,后来,作曲者也开始写作,成为作品中的有机部分和独具特点
 【三声中部】(Trio)音乐术语,是指用三部曲式创作的圆舞曲、进行曲、谐谑曲或
小步舞曲等的中部。其主要特点为:旋律流畅、风格柔美、换用新调,井与前后两部分
形成对比。三声中部的名称由意大利文Trio(三重奏)演化而成。西欧古代器乐曲及舞
曲的中间部分,常有Trio标记, 由三件乐器演奏,借以与前后两个由全体乐队演奏的音
量相对比。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蹊徑另闢繪出新天地
1966年巴克豪斯在薩爾茲堡的現場音樂會、Orfeo C 530 001──潘陽
& &&&薩爾茲堡音樂節是紀念天才作曲家莫札特,每年夏季在他的出生地舉行的盛會。從1877年首屆莫札特音樂節算起,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不少著名指揮家如馬勒、理查.史特勞斯、托斯卡尼尼、福特萬格勒、貝姆和卡拉揚等人都曾在音樂節上執棒。1960年新的音樂節大廳建成開放,它能容納2000多名觀眾,並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舞臺。除了歌劇,音樂節還包括管弦樂音樂會,室內樂音樂會和獨奏、唱音樂會。理查.史特勞斯、奧爾夫、韓策、諾諾等著名現代作曲家的新作,都曾在音樂節上首演。由於有眾多演藝名家競相前往獻藝,因此,薩爾茲堡音樂節成為當今最能激動人心的音樂節。
& && &威廉.巴克豪斯1953年開始在薩爾茲堡音樂節上演出。Orfeo這張CD收錄的是他日在該音樂節的一場音樂會實況。曲目有巴赫《平均律》中的兩首前奏與賦格、莫札特的兩首鋼琴奏鳴曲KV283和KV331,還有貝多芬的第23和32鋼琴奏鳴曲。當時巴克豪斯已是82歲的耄耋之年,從整體看,他已蛻盡往日「獅王」的威風,變得超然淡泊。
& && &巴克豪斯是德國20世紀最偉大的鋼琴家之一,是貝多芬、莫札特和布拉姆斯等音樂家作品的最佳詮釋者。在這個世界上像巴克豪斯那樣純粹醉心於演奏的鋼琴家,可謂絕無僅有,他沒有留下一個音符的作品,也沒有客串樂隊當指揮,甚至沒有校勘修訂樂譜、沒有設帳授徒教學生。連室內樂也基本沒有染指。在私生活上也是煙酒不沾、沒有緋聞,生活極為嚴謹,一生都只是埋頭演奏,做個自甘寂寞的鋼琴家。巴克豪斯年輕時的演奏氣勢宏大、觸鍵剛勁、表情威嚴而被譽為「鍵盤獅王」。他以揭示貝多芬等德奧作曲家鋼琴作品中富於理性的精神內涵見長,擅於表達深邃的樂思。
& && &在這張CD裏,儘管我們無法再欣賞到他那重錘般的琴聲,驚天地泣鬼神的皇者氣派,但卻能領略到他遍嘗人生滋味的智者風采。巴赫《平均律》中的兩首前奏與賦格,在巴克豪斯的指下鋪陳得錯落有技、縝密精巧,梳理清晰的聲部和精準的速度無不閃爍出理性的光輝。這份火候沒有數十年功力而只靠手指頭的靈敏,是難以達到的。莫札特的鋼琴音樂大都在明快中略帶憂鬱,就像遠方飄著一絲烏雲的睛朗天空。第11號奏鳴曲KV331就是這樣一首這樣作品,它更因第三樂章「土耳其進行曲」而婦孺皆知、耳熟能詳。巴克豪斯在Decca的錄音以乾淨利落指法,遞給聽眾清澈澄明的體驗,而在這個現場演奏中,他卻降低彈奏中的顆粒性突出樂句間的圓滑連接,使音樂更純淨。當然就像辛棄疾的那句「卻道天涼好個秋」,是對天氣的讚美,還是對人生的感悟,就只好由各人自己去品味了。
& &&&貝多芬的第23號和第32號奏鳴曲都是顯示力度和雄渾美的作品。巴克豪斯在Decca的錄音也一派陽剛之美,鏗鏘有力的觸鍵、乾淨利落的快速音群,聽起來十分刺激,難怪被視為一代經典。而在這個現場演奏中,儘管在速度上差不多,但力度則大為減弱。聽起來顯然欠缺了原來那堂皇、宏大的感覺。不過由於樂句銜接更緊湊、過度更圓順自然,加上適當的「自由節奏」穿插其中,因此不會有沈悶的感覺。雖然少了點激動人心的「火爆」,卻添了幾分讓人平心靜氣的瞑想,彷彿將一腔沸騰的熱血化作超然曠達的睿智。年老體衰、力不從心實屬無奈,能另闢蹊徑,覓出新意,卻又可見其功力深厚。同一首作品不同時候表現出不同意韻,更是音樂難以言表的妙處。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将威尔第带入新世纪
& && &&&本 期 目&&录
& && && && && && &    
& && && && && && && && &从囚禁的犹太人走向喜剧的欧洲
& && && && && && && && &不被概括的威尔第
& && && && && && && && &威尔第的“人性戏剧”
& && && && && && && && &威尔第万岁?
& && && && && && &              
& && && && &从囚禁的犹太人走向喜剧的欧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艺术,古代的理论家喜欢讨论体裁问题,比如说,亚里士多德要研究悲剧与史诗各自不同的结构与旨趣,而且经常有一些妙论,他认为悲剧的要害在于行动,而不在于品质,是盲目的行动而非个人性格导致了悲剧,说到底,悲剧的主角是命运而非个人性格。希腊人还喜欢讨论各种曲式之间的差别,强调各种曲式所表现情感的不同,这好比中国的古代人喜欢研究宫商等音调的不同,或是强调风雅颂之间的差异。我之所以说到这些,只是想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古人重视艺术本身,而不那么看重艺术家。这当然不是说古人不尊重艺术家,而是说,艺术家的人格特征在艺术中总不是那么重要,荷马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并不那么清楚;莎士比亚究竟是谁,我们也不那么在乎;而对于当代艺术来说,情况就非常不同的,我们在艺术中总能看到艺术家拼着命也在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甚至艺术家的性格就变成了艺术本身,有时极端的情况是这样:不是流氓或疯子的人,就不是艺术家,也就搞不了艺术。
& && && && && && && &
& && && && && && &在这个意义上,威尔第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古典意义的艺术家了。他是一个平常人,他似乎没有什么性格上突出的东西,不多愁善感,也不大呼小叫、捶胸顿足,他作品里有这些东西,我们知道那是作品里面的事,与他本人不相干。但威尔第的艺术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只好解释说,威尔第是凭着本能在创作,他有着朴素健全的艺术才能,至于这项才能的源头,我们也没必要去探究威尔第的心理乃至生理结构;在看待威尔第的艺术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妨尊重他作为古典艺术家的天性,不必对他的个人特点那么认真。我们要关注的,倒是威尔第艺术才能的客观土壤。
& && && && && && && &
& && && && && && &威尔第的艺术植根于意大利源远流长的音乐传统,他的本能情感却又贴近了当时意大利的民族独立情绪。但真正微妙的地方还在于,威尔第有他自己的命运的主题;换句话说,威尔第在意大利音乐传统和民族独立愿望之中,还找到了他更具超越性的艺术主题——命运。在这根线索上,也许我们能更贴切地追寻威尔第一生的丰富创作。他早年那部成名作《纳布科》不就是讲述古代犹太人的命运吗?犹太人的被囚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这难道不是他们命中注定的劫难吗?在苦难面前,去分析原因倒显得是一种怯弱的、非理性的行为;坦然承当这样的命运并努力去摆脱它,才真正称得上勇敢。一个陷入苦难和奴役的民族,最需要该是勇气、热情、希望和行动,这恐怕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并不只限于意大利的。在这个意义上,威尔第也正好显示了他的古典艺术家的本色,他强调的是希望,是唱出“飞翔吧,思想,那金色的翅膀!”
& && && && && && && && &&&
& && && && && &&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说,威尔第抓住了意大利那充满热情的艺术的真谛,我们把他视为意大利艺术的一个象征,是因为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听到了命运的巨大轰鸣,——正如丹纳在开讲他的《艺术哲学》时所提到的:每一伟大艺术家的声音背后,我们总能听到无数群众的嗡嗡回响。威尔第热情充沛的合唱以及声势浩大的感染力都植根于他对命运的强烈感受上,而这无疑也是当时意大利无数听众的感受。威尔第由此进一步扩展他对命运的探究,他把视野扩及到各个异域民族。把握住命运这个线索,这样的创作路线就很容易理解了;相比于《新约》的各种教训来说,《旧约》更展示了个人和民族命运的跌宕起伏;相比于现代理智化的社会而言,各个异域民族的命运是那么的多姿多态,他们那么地遭受着命运的掌控,也就正需要行动和歌唱。
& && && && && && && &
& && && && && && &然而,威尔第的艺术还不只限于本能和直觉,如果只是如此,威尔第还不成其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威尔第中后期的创作表明,威尔第不断地发展出自身的艺术知性,他自觉地接续意大利前辈的音乐遗产,他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他更深入地看到了命运的普遍力量——不只是在一个民族身上,还在个人身上。他在《茶花女》中甚至转而描述现代都市生活中那更为隐晦、更加缠绕不清的命运力量。这样的艺术主题,使威尔第超出了意大利民族独立运动,获得了长远而普遍的艺术的活力。
& && && && && && && &
& && && && && && &威尔第晚期艺术的探究使他更接近了古典戏剧的核心,在此,亨利·朗格的解释是极其精彩的:“戏剧是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神秘的决斗,问题在于他们的交锋是要说话呢?还是他们只是默默无言地以武器相见呢;是只靠对话来反映真正的问题呢?还是那富有表情但不太具体的一个一掠而过的姿态,一个含义广泛的、闪电般的句子就变成关键时刻的象征呢。”而说到底,“命运不是以语言武装起来的,它逃避了一切文字,它只是在一起情节,一切语言,一切姿态的总和中表现出来的。”(见《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正是由于威尔第对命运之力的终身关注,使得他的歌剧构成了一个真正古典意义上的总体歌剧。
& && && && && && && &
& && && && && && &由此,我们可以说,在后浪漫主义的时代,威尔第茁壮的艺术超出了简单的民族艺术的疆界,它构成了一种对古典艺术的完善和终结;也正由于这个原因,威尔第和命运的决斗,并不像浪漫主义那样,发展自身性格的因素或诉诸一些民族神话传奇以对抗命运;对于那些东西,威尔第也许会视之为不诚实的,他对自己的要求毋宁是——承担命运,始终不懈地坚持着和命运的对峙;由威尔第最后一部歌剧《法斯塔夫》来看,我们不妨说,威尔第胜利了,他最后甚至从命运本身中获得了力量,并转过来开命运的玩笑。在一系列的悲剧之后,在自己艺术生命的终点,威尔第以一部伟大的莎士比亚喜剧去呼应自己艺术创作的单纯起点(威尔第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喜剧),表明自己的艺术已经越出了意大利并承继了整个欧洲的精神,同时,威尔第也以他一生的悲、喜剧创作,表明自己是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的合格学生——但丁以《神圣的喜剧》(《神曲》)来命名自己的地狱、炼狱及天堂之旅,威尔第则以一部世俗的喜剧来总结欧洲古典音乐艺术的现代旅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约书亚&&文)
& && && && && && &返回
& && && && &不被概括的威尔第
& && && && && && && &
& && && && && && &日,威尔第在米兰亲自指挥了《安魂曲》的首演,此后他又带着这部作品巡演于欧洲各地。在相隔了许多年后,欧洲大地上再一次掀起威尔第音乐狂潮。很明显,这次的浪潮来的过于激烈。
& && && && && && && &
& && && && && && &很快,就有批评指责说,这部本应该属于宗教仪式的作品过于“歌剧化”了,“尽管披着教会的长袍,但这是威尔第最近的一部歌剧”——这样的评论虽然偏激,不过恰恰点出了一个问题:在威尔第那里,(宗教曲式的)形式、(戏剧性的)表达内容、(个人化的)情绪以及精神似乎很难用一种评判原则统御,他的作品表现出的是一种无法通约的艺术特质。
& && && && && && && &
& && && && && && &对威尔第以及威尔第音乐的界定向来过于简约,我倒觉得这种简约是因为评论家在概括他的时候运用了太多坐标体系,而威尔第在不同的坐标系总位置是颇为松散的。
& && && && && && && &
& && && && && && &一种观点认为威尔第是抗拒浪漫主义的,他坚决据斥瓦格纳歌剧风格在意大利的蔓延,从来不试验新的创作观念,始终用最直接最纯粹的手法说他想说的事情,表达他想表达的情感。他无视浪漫派的存在。一种观点则从民族主义与革命主义的角度考察这位作曲家,无疑,威尔第作品中的粗犷、自由,以及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和社会正义感使他有别于古典主义作曲家们的那种平静祥和,从这个性格特质上说,他更接近于拜仑、雪莱,甚至他本人并不欣赏的德意志的艺术家。英国哲学家以塞亚·伯林则运用了席勒所创造的“素朴—感伤”原则,认为威尔第“从未寻求弥和分裂,从未为人类生活的不完善而还债,没有试图治愈他自己的创伤或克服社会的内在裂痕……他没有使用什么神奇的手段,没有乞灵于魔幻的或神圣的想象,将其当作逃避、复仇或拯救的方式”,他把他当作是我们时代里最后伟大的素朴诗人之一(伯林《论威尔第的“素朴”》)。
& && && && && && && &
& && && && && && &伯林在这里特意区分了“素朴—感伤”与“古典—浪漫”这两套体系的不同,以免这些概念在一般人的语意环境中所可能造成的混乱。然而,即使如此,他本人也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了看上去矛盾的观点。在《论威尔第的“素朴”》中,他说了解威尔第的政治观点并不是必须的:“对于威尔第来说也是这样,任何人只要了解父爱、在一个丧失人性的社会里因为被别人羞辱而产生的巨大恐惧等这些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就能理解《弄臣》……对于人类基本情感的知识,实际上就是理解威尔第作品所需的全部音乐之外的东西。”而在一次关于音乐的访谈中,他又肯定说,要了解威尔第的政治观点,而后才能理解他的音乐:“这有助于理解他某些歌剧中的精神,这是单单听旋律所不能把握的。……在《弄臣》中有两条主线:一是由父亲与女儿构成的中心关系,另一个是对专横残酷的文艺复兴时期公爵的厌恶。雨果的原作剧本是对这类可恶政权与践踏国民权利的放荡暴君的谴责。所以在《弄臣》中的两个主要思想就是共和主义与人道主义。如果你不理解这些,《弄臣》就只不过是一系列音响而已。……威尔第是一位对社会不公极其敏感的人。1”
& && && && && && && && &&&
& && && && && && &实际上,我并不认为伯林在这里犯了一个自相矛盾的错误。真正复杂的是威尔第本身。在《威尔第的“素朴”》中,威尔第的艺术精神是作为人类精神史中一种普遍性的审视原则被提及的,而在后面的访谈里,威尔第被置于了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简单说来,一个是在以哲学化的视角谈论他的创作方式,一个是社会化的视角谈论他作品的精神特性。其他的各种对威尔第的分类也大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 && && && && && && & 真正鲜活的威尔第始终拒绝着被简单贴上标签。
& && && && && && && &
& && && && && && &回到《安魂曲》来考察。这部作品题献给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民族主义者亚历山得罗·曼佐尼。从少年时代起,威尔第就极为热爱曼佐尼的作品,因为那里面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这对当时仍处于奥地利统治下的意大利北方读者很有影响力。在1868年威尔第有机会结识曼佐尼后,他这样写到:“关于曼佐尼我能够说什么呢?我如何形容这位圣人在我这里产生的非凡的、难以言表的感受?如果人可以崇拜人,我就会跪在他的面前。他们说我们不能这样做,但在祭坛上我们却崇拜许多在才智和美德上都无法和曼佐尼相比的人。”无疑,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化的膜拜情绪是《安魂曲》的创作动因。张扬对一个人的崇拜,而非对神的崇拜,这使得《安魂曲》在宗教曲式的创作历史上占据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从这点说,威尔第已经叛离了某种传统,与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贝多芬(《庄严弥撒》)、伯辽兹(《安魂曲》)等可以同属于一个阵营。
& && && && && && && &
& && && && && && &而从技法、风格角度看,《安魂曲》同威尔第的其他作品一样,表现了一种古典式的叙述情怀,在那里,抒情发自内心,音符展现着而不是故意追求着高大与强悍,人与命运不是对立的,而是融合的。尽管同样是悲剧性的命运,威尔第所展现的,比起贝多芬或瓦格纳来,仍然要显得博大宽厚,有着容纳性的气概。正是这样高贵的气势让威尔第区别于浪漫主义所推崇的分裂、抗争、搏杀和激愤。他的精神又同古代那些古典诗人(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有了直接的联系。
& && && && && && && &
& && && && && && &考虑到《安魂曲》丰富的戏剧性因素,庞大的音响效果,以及反复强化、积累的主题宣示,我们无法认为,浪漫派的热情勃发的音乐习性与此完全无关,实际上,除了张扬人性和民族性这一点外,威尔第《安魂曲》外在区别于古典音乐形式之处,就在这种瑰丽异常、激动人心的色彩感觉上。他的古典主义理性是通过极为外化的手段展现的,而不是表现为牧歌或抒情诗式的沉静与高远。
& && && && && && && &
& && && && && && &那么威尔第到底是属于什么的音乐家?他既不完全古典,也不完全浪漫,既不是完全的保守主义者,也不是完全的革命者。和别的艺术家不同,他在形式、内容、精神指向等各方面的特质用我们现有的评价系统看,并不是全然一致的。我们毋宁说,艺术本身是精致而细密的,人本身也是包含着各种因素和可能性的。威尔第活着,既在人类历史的某个片段,也在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并且到现在仍然继续鲜活地活着。应该灵活而自由地看待威尔第以及他的艺术,因为我们一旦妄图对他进行定义式的概括,结果肯定只能把握他的一个部分。
& && && && && && &1&&以上关于伯林论威尔第的文字均取自格劳孔译文,在此表示感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西弗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 
& && && && &威尔第的“人性戏剧”
& && && && && && && && &
& && && && && && &有人说,对死的纪念总比对生的纪念更能发人深省,今天,人们发现在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身后一百年里,从未让人丧失过对他的兴趣。然而,威尔第的素质是否在这一百年中惠泽后世?有什幺东西随着威尔第的死亡而泯灭,什幺东西由其死亡而新生呢?
& && && && && && && &
& && && && && && &威尔第被称为“西方音乐史上最后一位伟大的素朴大师”,此处“最后”一词无疑标明了他与现代时尚的隔绝。即使威尔第在世之时,他也饱受了来自个方面的攻击,他的音乐被说成粗俗、喧闹和陈词滥调,在他死后,以瓦格纳的“乐剧”为代表的新美学思潮迅速占据主流,在今天产生了远比威尔第大得多的影响。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威尔第的音乐一直以来广受欢迎,与瓦格纳相比,他绝对是大众化的。
& && && && && && && &
& && && && && && &今天的音乐家们比瓦格纳更加强调诉诸内心,音乐变得更加细腻、个人化,音乐的“自律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而威尔第式的大众化似乎正被人遗忘。如果说瓦格纳一类的音乐家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则威尔第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乐师”,他的工作就是写作音乐,以此为生——就像古代那些并不整天等待灵感降临,而是起床就伏案工作的作曲家一样。由此评论家把他和那些古代音乐家都归为素朴音乐家的类型,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分裂,艺术与个性是浑然完整的。
& && && && && && && &
& && && && && && &威尔第的这种素朴素质除了使我们感到他艺术的纯净之外,还使他的歌剧充满的大众情调。他确实为民族主义的大众激情而创作过,也在作品中着力表演强烈生动的人类原始感情:
& && && && && && &爱、恨、抱负、权力欲望。但威尔第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在乐谱上谱写人性的人,自始至终他都有着个人的追求,两种创作的倾向一直主宰他的创作,一为人性,一为戏剧,他的努力就是始终追求“人性戏剧”的完美。
& && && && && && && & 威尔第一生创作歌剧众多,这些作品多半自文学作品中取材,
& && && && && && &并且不局限于意大利文学作品。除了当代作品外,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终其一生,以莎士比亚作品为素材完成的歌剧有三部:《麦克白》、《奥赛罗》和《法斯塔夫》。他一直想写的《李尔王》却一直未能动笔。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完成的莎士比亚歌剧中,《奥赛罗》和《法斯塔夫》在威尔第已进入七十之龄,沉寂了十六年未曾动笔之后完成的作品,不仅为他个人的歌剧创作画下完美的结束,更成为威尔第能在歌剧史上具有不容动摇的地位的主要原因。
& && && && && && && &
& && && && && && &从考察威尔第从莎士比亚剧作取材的三部歌剧的角度,来试图了解威尔第“人性戏剧”的追求是十分有意义的,因为在“人性戏剧”的追求上,莎士比亚与威尔第有着惊人的相似。《麦克白》是威尔第较早的尝试,创作《麦克白》时,他特别花下一番苦心。《麦克白》是一出诡异的歌剧,
& && && && && && &其气氛幽黯而阴郁, 悖离传统, 也不能处处尽善尽美。然而其中“梦游景”的乐段,
& && && && && && &比之后世伟大歌剧毫不逊色。威尔第的《麦克白》几乎与意大利歌剧的成规全然脱节, 他甚至连声乐的优美表现都就此牺牲了,
& && && && && && &一切唯求歌曲能辅佐剧情, 他希望歌者所发出的声音能够反应角色内在激越的亢奋及心灵深处的悸动。
& && && && && && && &
& && && && && && &事实上威尔第正朝向音乐戏剧方向迈进,但与瓦格纳的乐剧相比,这种音乐戏剧更像通俗剧,绝非纤巧细致的知识分子式的音乐文学作品。也就是说,威尔第在同时处理人性和戏剧两种因素时,他的戏剧观念更诉求于古代的悲喜剧。等到威尔第再一次引用莎士比亚的时候,已是他创作的晚年,并且是经过了长达十几年的沉思之后,也许这时的威尔第更加明了人性与戏剧在莎士比亚那里的重要。
& && && && && && && &
& && && && && && &《奥赛罗》带有天才发展到顶点的烙印。歌剧从“暴风雨大合唱开始”,这种写强大的自然力量的场面,是近代歌剧中空前绝后的。故事一直写到苔斯德蒙娜的无法形容的悲哀的最后一首歌曲和奥赛罗的悲惨下场,整个总谱是一个关于伟大爱情的灾难的动人故事。曾经被瓦格纳和他的辩护者们所轻蔑地埋葬了的歌剧旧形式在这里又恢复了而且兴起到令人想不到的高度。在这里,威尔第使戏剧、澎湃汹涌感情与悲悯情怀相结合,连一般表演起来都极易有通俗剧倾向的插曲——如亚戈的“信经”或是奥赛罗与亚戈第二幕最后的二重唱——都能与歌剧情节进展相互衔接,
& && && && && && &不见斧凿痕迹。可以看出,《奥赛罗》的每一部份都经过慧心安排,威尔第在这里表现出的是一种用最适宜大众接受的戏剧方式表现出人类基本情感的才华,并把其组合成为整体。
& && && && && && && &
& && && && && && &如果说《奥赛罗》是一种汹涌的喷薄,那么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法斯塔夫》则说是一个异数。《法斯塔夫》确实是一出经常上演的歌剧,
& && && && && && &但是绝非不可或缺的的曲目。音乐家至今仍对它赞誉有加,常用“奇迹”一词来形容。但是在令观众魂遥神驰的程度上,
& && && && && && &它却远不及《奥赛罗》及其它歌剧。当大部分观众都屏气凝神,
& && && && && && &只为了等待像《奥赛罗》中的激情戏剧发生时,它却迟迟不肯露面。《法斯塔夫》未能达到《奥赛罗》、《阿依达》般立即诉诸感情的效果,
& && && && && && &但威尔第夫人乔瑟琵娜却将之形容为“诗歌与音乐的新结合”。《法斯塔夫》的确别具心裁,
& && && && && && &歌剧史上还未曾有文字与音乐能如此水乳交融、汰芜存菁的范例。
& && && && && && && & 然而《奥赛罗》未能达成的理想都由《法斯塔夫》实现了。其中再也没有男高音走近脚灯, 凝视观众,
& && && && && && &以高音C震惊全场的咏叹调。大型布幕被拆除了, 通俗闹剧不见踪影, 情感不再像是大色块的原始泼洒, 一切变得更纤巧细致,
& && && && && && &节奏更是紧凑凌厉,
& && && && && && &布满乍现的灵光、嘲弄的笑声以及深思后才能懂得的幽默。《法斯塔夫》是威尔第对人生的一段眉批讥评、创作生涯的总结、临了的揶揄-——此揶揄竟是如此书卷味——却也带着一抹悲悒哀愁。威尔第的“人性戏剧”在经过了《奥赛罗》的高峰之后忽然变得玄妙起来,他是一个真正的天才,从不肯轻易给人答案。
& && && && && && && &
& && && && && && &威尔第不是完美的,他在这样一部奇特的作品之后便嘎然而止,留给我们对他“人性戏剧”的众多预想。或许上天就是这样安排他的艺术家,他让他们的死永远给后世留有话题——就像威尔第以一段赋格结束了他的《法斯塔夫》。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劳孔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威尔第万岁?
& && && && && && && &&&
& && && && && && && &
& && && && && && &威尔第之所以常常被人们与意大利民族主义联系起来,多半是因为那句“威尔第万岁!”的口号。他的歌剧《纳布科》、《伦巴底人》、《阿伊达》中的确表现出了种种民族主义的主题和情绪。威尔第本人担任过意大利首届国民议会的议员,算是参过政议过政。在艺术风格上,威尔第无视与他同年出生的瓦格纳的巨大影响,把意大利歌剧的传统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威尔第也的确说得上“民族风格”。
& && && && && && && &
& && && && && && &不过,历史的真相并不这么简单。“威尔第万岁!”第一次被人喊出,是在1859年2月威尔第的歌剧《假面舞会》的首演之后。激动的观众喊出的这句口号之所以后来会成为意大利革命的口号,实际上是因为VERDI这几个字母恰好代表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厄曼努尔的名字缩写。喊“威尔第万岁!”就等于喊“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厄曼努尔万岁!”。而威尔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按照传记作家们的描述,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地方来的“庄稼人”,他关心的事情只有摆脱贫穷、买地、出人头地。至少在他成功之前,威尔第对意大利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充耳不闻。他那些充满戏剧冲突、优美旋律的作品并非出自他自觉的政治或者艺术理论,而是来源于他对当时意大利观众需求的认识。威尔第知道投观众之所好,用他自己的话说,意大利观众想听的,就是“祖国、人民、自由、正义、赞歌、军队进行曲和上帝。”
& && && && && && && && &&&
& && && && && && &本身几乎和政治绝缘的威尔第无意中竟成了意大利民族主义象征。有意思的是,不仅作者的命运如此,作品的命运也如此。歌剧这一本身与政治无关的艺术形式也像威尔第本人一样,成了意大利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元素。
& && && && && && && &
& && && && && && &意大利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只是个地理名词”,“唯一的共同点只有贫困。”我们现在几乎无法想象,那时候亚平宁半岛上只有2%的人懂意大利语。大家各有各的语言,各有各的主子,米兰人、罗马人、西西里人之间的差异跟英国人与法国人的差异也差不多。据说在意大利统一以后,从北方派到西西里去的教师还被当地人误认为是英国人呢。其实,这种情况不单在意大利存在,在19世纪形成的其他欧洲民族国家——例如德国——也差不多。
& && && && && && && &
& && && && && && &有论者曾经指出,对于一个中世纪的欧洲民众来说,“首先自己是个基督徒,其次是一个地区比如勃艮良第的居民,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者英吉利人。”可见,法兰西、英吉利这些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或者并不是现在这种民族意义上的词汇。就好像我们所说的“中华民族”一样,西班牙人、法兰西人、比利时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又何尝不是人工创造出来的民族概念?要不怎么巴斯克人、布列塔尼人、佛莱芒人、西西里人、魁北克人现在还在折腾呢?要不为什么把英国人叫“英格兰人”会“政治不正确”呢?
& && && && && && && &
& && && && && && &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以后,现代性的潮流就在欧洲蔓延开来。“现代性”在政治领域的表现是现代国家制度的建立。而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来源正是“民族”这一概念。有了“民族”这个概念,这个地区的人民才会接受一个统一的世俗国家的管理,社会才能对国家产生高度认同,整个社会才能高度地、制度化地整合在一起,国家才能对社会和个人拥有高度的控制和动员能力。实际上,“民族”的概念是被人创造出来的。就好像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这些概念一样,现代社会形成以前哪里有这些民族的存在呢?
& && && && && && && &
& && && && && && &“民族”是一个符号,文化因素在其中至关重要。有了共同的领土,统一的政治体系,还必须有共同的语言、文化、民族感情和价值观念。从这个背景出发,我们也会理解为什么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音乐中民族乐派如此兴盛。波兰有肖邦、俄国有老柴和强力集团,捷克有德沃夏克、斯美塔那;挪威有格里格;芬兰有西贝柳斯。随着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在中、东欧和南欧的扩展,民族意识在这些地区的觉醒,艺术家或有意或无意地从“本民族”中寻找并艺术资源并建立本民族的艺术经典就很自然了。
& && && && && && && &
& && && && && && &威尔第的歌剧,有急风暴雨式的、揪心的情节,有独特的、旋律优美的合唱和独唱。尽管对德国人来说,意大利的音乐好像很浅薄、庸俗,但是也正是通过漠视瓦格纳、漠视浪漫主义,威尔第才把自己与德国文化区分开来。而意大利民族情绪高涨的政治精英们和市民社会也正是借助威尔第所坚持的歌剧传统把自己同北方民族划分开来(尤其请注意当时的意大利境内的很多公国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这样看来,威尔第所坚持的,是地地道道的“文化民族主义”了。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翻窗探望贝多芬
& && &&&本 期 目&&录
& && && && && && &    
& && && && && && && && &《根据迪阿贝利圆舞曲的33段变奏》
& && && && && && && && &李斯特改编: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 && && && && && && && &“以人类的名义”
& && && && && && && &&&在平面上摇曳,在深渊里跳舞
& && && && && && &               
& && && && &《根据迪阿贝利圆舞曲的33段变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德国音乐家瓦格纳同时还写小说,他曾经怀着极为虔敬的心情写下《朝拜贝多芬》这个短篇,在其中虚构了一个年轻的音乐家对贝多芬的朝觐历程。作为小说家的瓦格纳相当令人失望,我也许可以理解一个现代人对贝多芬的简单化与符号化,但看到这种把贝多芬变成上帝的企图从1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而且是被另一个伟大的德国音乐家的笔表现出来,我不由得有些哑然。
& && && && && && && &
& && && && && && &柴可夫斯基说:“我向(贝多芬)伟大的作品鞠躬——但我不爱贝多芬。我对他的态度,使我想起孩童时对上帝耶和华的态度……如果说贝多芬在我心中的地位类似于上帝耶和华,那么我爱莫扎特,视他为音乐的基督……”。我这样理解他的意思:贝多芬的作品是恢弘的,他那种至高无上的荣光无人可以企及,但音乐是需要人来爱与感受,人要从音乐中得到作为人而不是神的认同,要倾听而不是膜拜,作为音乐中的基督,显然莫扎特更富于人性,因为基督生活而上帝不生活,基督受难而上帝不受难,基督不得不和人一样听命于命运,而上帝高高在上,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 && && && && && && &
& && && && && && &实际上,我觉得感人的音乐,高贵的音乐,恰恰告诉人们人是有弱点的,它感伤,期待,对生命感激,不僭越于命运。它表现的是坚韧、达观、超脱而不是针锋相对。这可能就是柴可夫斯基(以及其他许多人)承认贝多芬是伟大的,但并不由衷地热爱他的原因。
& && && && && && && &
& && && && && && &贝多芬用他的激昂捍卫着他独立于命运的梦想,但仅仅激昂并不是他伟大所在。一个疯子或者顽固派也可以是激昂的。我们不能继续着一种简化的趋势,否则贝多芬就要被变成一个僵硬的固体,好象不具备人的喜怒哀乐一样。其实任何一个不局限于聆听《第九交响曲》或者晚期钢琴奏鸣曲的人都知道,贝多芬是丰富和多样的,其中不乏感伤,清新,明澈,这些作品不停地在提醒人们接近贝多芬、去感受而不是敬而远之的途径。
& && && && && && && & 我不喜欢僭越者贝多芬,我宁愿从别的角度,看到一位坚定但又智慧,激昂而又散发着理性气质的贝多芬。
& && && && && && && &
& && && && && && &《根据迪阿贝利圆舞曲的33段变奏》(Op.120)是贝多芬晚期创作的唯一一首独立的变奏曲,这时候离他离开人世仅仅只有4年,距离《第九交响曲》的创作仅仅只有一年,也恐怕正因为这点,这部作品展现出的魅力被后来者掩盖了大半。在这里,贝多芬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迪阿贝利的圆舞曲改编得生动异常。整个33段曲子连贯成一串珠链,珠粒大大小小,有的肃穆,有的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爆发,有的激进,有的安详,集中了各式各样的表情。不像我们假如只听了第九,会认为这一时期贝多芬只是忙着神思激荡地高喊“人类皆兄弟”。
& && && && && && && &
& && && && && && &的确,第九交响曲中的激情澎湃在这里是找不到的:第一段曲子一上来,就是一段跳跃的华尔兹,像一个走上台来预报演出开始的孩童;接着第二段,马上乐曲就变成了华贵的行进中的宫廷舞蹈;然后又插入一段韵律抒情、有点夜曲性质的柔和段落……就这样表情不断丰富着,每段都非常短小精悍,如同电影里一个场景接着一个场景,但乐段之间的接合又紧凑无痕,一气呵成。感觉好象一个性急的儿童,一件事情刚说着,话题马上就转到了下一个,让你疲于随着他的语气口吻而快乐、而感怀。你甚至尽可以怀疑,这难道是已经完全失聪的贝多芬的内心之作吗?他怎么可能仍体现出如此轻松愉悦的心境?或者,其实这才是真正性情中的贝多芬?他那隐秘的活泼中其实埋藏了他对于生活的真实理解:丰富,快乐,清澈,静默,充满了希望?
& && && && && && && &
& && && && && && &我特别注意了变奏曲中的第29到31个段落。那是三段非常感人的慢板旋律。如果把这一段单独抽离出来,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典型的成熟时期浪漫派的作品。这连续的几段小品表现出来的纤细和柔和直接让人联想起肖邦最唯美的篇章,中间的过度细密而不露形迹,像是叹息着表达一种柔弱的伤感和怜惜。这种纤细是“月光”、“致爱丽斯”等极为通俗的抒情奏鸣曲都无法相比的——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意外的发现,我看到一个眉头微锁——不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忧伤,因为感动于生活中最细微末节的触动——的贝多芬。
& && && && && && && &
& && && && && && &TELDEC公司出品的犹太钢琴家巴伦伯伊姆演奏的迪阿贝利变奏曲,与他演奏的巴赫哥德堡变奏合收在一套双张唱片中,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两者之间的微妙联系。同哥德堡变奏一样,迪阿贝利变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而且代表了作者的思考。巴伦伯伊姆的演奏同样富于情绪的变化,33首短曲连贯起伏,生机勃勃。
& && && && && && && &
& && && && && && &瓦格纳小说中的贝多芬是圣人,因为瓦格纳只凭着那些最伟大的作品推断贝多芬其人(他小说中的那个年轻人着迷的是《费岱里奥》)。而当我们审视同一个人,也许从其他的作品中还原出一个更加丰满的形象。毕竟,一个亲切的感性的人更容易让现代人感受到他的存在,也更愿意接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西西弗&&文)
& && && && && && &返回
& && && && &李斯特改编:贝多芬《第五交响曲》
& && && && && && && &&&
& && && && && && &说好这次大家都绕开交响曲,写不熟悉的贝多芬,也就是所谓不走大门而翻窗看望贝多芬的意思。可是我循着钢琴声,绕过大门摸到贝多芬窗户底下,听到的却仍是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格言式的主题:“
& && && && && && &0 3 3 3 ︱1
& && && && && && &–︱”。主题是用钢琴弹奏出来的,但窗前坐着的不是那个我们要看望的“野蛮人”,而是一个摇头晃脑的帅哥……李斯特,对!是李斯特!
& && && && && && && &
& && && && && && &很多钢琴家都有改编别人作品的爱好,李斯特为了挖掘钢琴最大的表现能力而尤好此道。舒伯特的歌曲、贝多芬和柏辽兹的交响曲、巴赫的赋格曲、瓦格纳的乐剧片段……无数或大或小的作品都没逃过他的魔掌。据说很多人喜欢贝多芬交响曲的这个钢琴版本,连古尔德也曾为之录制过唱片。我手头这张唱片则是harmonia
& && && && && && &mundi公司出品,Paul Badura-Skoda演奏的版本(HMX 2901195)。
& && && && && && && &
& && && && && && &听这个版本的《第五交响曲》,我期望着能发现一个新的贝多芬,或者说是贝多芬作品的新的侧面。而聆听的体验也的确与我所熟悉的“标准”的贝多芬有所不同。第一乐章里,演奏者试图有力地表现那格言式的主题,不过这力量是通过用力敲击琴键发出的外在的力量,多少有些底气不足,好像少了点什么。而第二乐章则非常优雅,第一主题辉煌高贵,第二主题温柔抒情。总得来说后三个乐章很知识分子气,不看唱片说明,在不熟悉的段落你会以为那是舒伯特、舒曼或是肖邦等人的钢琴作品。加上这张唱片中贝五后面本来就是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这更增加了我的混乱。当然我可以说,李斯特版的第五交响曲至少意味着另一种贝多芬的可能性。瞧,不改变旋律,李斯特创造了一个抒情的、优雅的、知识分子式的贝多芬,更有李斯特味道的贝多芬。可是我的心底里却在说,不,这不是贝多芬!
& && && && && && && &
& && && && && && &米兰·昆德拉曾把贝多芬最后一首四重奏最后一个乐章的主题以及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主题都归结为“非如此不可!”。如果我们留意的话,会发现“非如此不可”的主题在贝多芬晚期的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中也常常出现。聆听了李斯特式的贝多芬以后,我仔细想想,其实“标准”贝多芬(例如福特文格勒指挥的《第五》)吸引我的,是他独有的那种神秘的、恶魔般的“非如此不可”的力量。在我听来,第五交响曲的著名主题并不是“扼住命运的咽喉”之类的强者之音,它倒更像莫扎特《唐璜》序曲里象征骑士团长的第一主题,不祥而且宿命。四个坚定的音符没完没了地在第一乐章反复出现,音乐仿佛向着一个目的地奔涌,毫不迟疑、毫不拖沓、毫不留情,似乎在宣读哈姆雷特的话语:“无论我们怎样抗争/但命运还是由上苍注定。”在第二乐章里,“标准”贝多芬的第一主题尽管没有前一个乐章那样撼人心魄,可仍然一如既往的神秘、宿命、非如此不可,而温柔优雅的第二主题颇有些宫廷风格,让人想起莫扎特那个时代,这也是李斯特所没有的。比较之下,李斯特改编过的交响曲缺少的就是一种让你喘不上气的紧张感。没有了《发条橙》里揭示过的魔鬼般的力量,没有了比斯特拉文斯基更彻底的节奏,没有了《唐璜》序曲那种令人隐隐战栗的神秘,贝多芬还是贝多芬吗?
& && && && && && && &
& && && && && && &我购买李斯特版贝多芬交响曲是为了留作分析文本的。当时我想到的问题是,贝多芬的浪漫主义和李斯特的浪漫主义有什么不同?这题目对于我来说似乎过于复杂和庞大,而这次翻窗探望贝多芬的行动,首先再次验证了浪漫派的复杂和含糊:听了这张唱片,我心里就怎么也不信贝多芬与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更别提瓦格纳、马勒、理查·斯特劳斯、格里格、强力集团了)这几个人是一伙的了。舒伯特他们也许拥有更多的共性。他们是知识分子式的音乐家,懂得文学、美术和政治,有自由的心灵、优雅的审美情趣、丰富的想象力。而贝多芬一如他的外貌,更多地带有生气勃勃的、魔鬼般的革命气质。此外更重要的,李斯特的改编更凸显了贝多芬的独特。他似乎只受自己内心“非如此不可!”那个神秘律令的驱使而写作,他的音乐似乎只来源于长时间散步中不断自我加强的苦难和决心。也许我们更应该说,贝多芬就是贝多芬,他的魅力并不来自任何流派,并不来自他的技巧创新,而来自他作品中那种不可言传的命运的力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卫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 
& && && && &“以人类的名义”
& && && && && && && && &
& && && && && && &人们都知道,贝多芬的音乐经常着力弘扬崇高的英雄精神和世界大同的理想,英雄交响曲与合唱交响曲都是有力力证。在几年前庆祝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的庆典音乐会上,指挥大师索尔蒂另辟蹊径,把歌剧《费德里奥》结尾赞颂爱情大胜利的“莱奥诺拉之歌”选作压轴曲目。当这一首兴高采烈、壮丽嘹亮的合唱与重唱曲响起,随后再加入管弦乐全奏,顿时显得华丽多彩、浩气高昂,那些以“全人类的名义”处理着“全人类的事物”的联合国拥护者们,不知从贝多芬那里又分享了多少洋洋得意之情。
& && && && && && && &
& && && && && && &以表现崇高精神和英雄力量而言,交响曲与歌剧应该算是最为合适的体裁。非常着力此道的贝多芬对交响曲着墨甚多,而歌剧却只写了一部。加上这部歌剧多舛的命运,多少有些莫名的创作方式,使它连同贝多芬其他一些戏剧配乐渐渐不太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贝多芬“不太重要”的戏剧音乐作品同样秉承了他在交响音乐作品中的品质——歌颂人格的力量,极具人类的气势恢弘之感。如果把贝多芬的交响曲算做他的“一流作品”,那么贝多芬在此处以他所谓的“一流作品”精神,写出了一批真正出色的“二流作品”。
& && && && && && && &
& && && && && && &细品《费德里奥》,这部歌剧虽然是以女主角坚贞不移的爱情为主线,但其宗旨全然摆脱了浮泛的情爱俗套,而以平反申冤和伸张人权的精神内涵弘扬爱情的伟大,深得贝多芬追求崇高价值的精神风貌真髓。围绕《费德里奥》,他还写过四首序曲,无一不是从各种侧面表现这种理想之作。
& && && && && && && &
& && && && && && &此外,关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他写过两幕舞剧,意在颂扬他违抗天神禁令偷火给人类而受惩罚的勇气与大爱。歌德曾有一部剧本《艾格蒙特》,描写这位荷兰民族英雄反抗外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自己的故事,深深打动了贝多芬,激发他写了十段配乐,刻画这位英雄和其民族的奋战伟绩。凡此作品,都体现着贝多芬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以“人类”的名义高歌“人类”的英雄崇高之气。
& && && && && && && &
& && && && && && &德国诗人海涅曾对法国人说:你们法国人动辄以“人民”的名义说话,我们德国人则历来以“人类”的名义做事。因此法国人在大革命时期的伟大名言“Le
& && && && && && &pain est le droit du peuple”(面包是人民的权利),到了德国就变成了“Le pain est le
& && && && && && &droit divin du
& && && && && && &l'homme”(面包是人类的神圣权利)。海涅因此说,我们德国人从来不会为“人民的权利”而斗争,而是要为“全人类的权利”而斗争。
& && && && && && && &
& && && && && && &可以说,贝多芬对“人类精神”的音乐颂扬,与歌德所谓的“世界文学”主张,席勒“四海一家”的高歌,乃至马克思“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抱负,有着同样的文化心态。有学者就此分析认为,德国纳粹一边读着歌德的诗歌,听着贝多芬的音乐,一边把犹太人送进焚尸炉,是多么地可以让人理解,因为他们在以人类的名义净化人类,以便更早地实现“人类大同”。
& && && && && && && &
& && && && && && &今天,当贝多芬的音乐再次成为世界主题,在奥运会、联合国庆典上相继响起时,我们依然从他那些不太被人提及的作品中看到了这种一以贯之的品质。也许正如帕斯卡所说:“欲作天使者,必成为恶魔”。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劳孔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在平面上摇曳,在深渊里跳舞
& && && && && && && &&&
& && && && && && & 平面
& && && && && && && &
& && && && && && &在上班的那段步行路上,在拐角的那个地方,我开始有点儿明白了——贝多芬许多作品里那些奇妙而平静的第二乐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北京的大街上当然没什么风景可言,来来往往的人们板着脸,匆匆地各奔行程;沙尘暴已经远去,春天的平和明媚似乎指日可待。没有谁会指责这现代的、平凡的世俗生活吧?这就是我们所置身的、不可剥离的生活平面。如果失去了这个平面,我们对所谓的生活还能指望什么呢?
& && && && && && && &
& && && && && && &但贝多芬只用一些第二乐章来搭建这个平面,而且这个平面还充满着不安。巴赫对这些不安会怎么看?他怕是不能理解吧。莫扎特也许会对这不安抱着同情,他会对贝多芬说,是的,这上面是有一些不安,但你别忘了还有那神圣的向上的尺度,它使这个平面有了向上的指向,所以,这些不安是考验,你需要善意来忍受。
& && && && && && && &
& && && && && && &我相信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是听了莫扎特的话。米开朗杰利的演奏甚至把第一乐章也染上了甜美的色彩,蹦跳的音粒里还透着一股静谧的安稳。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 && && && && && && &
& && && && && && &但世界在变化,神圣在退隐,而不安在加强。贝多芬时不时就能在平面上踩出裂纹——这里是疾病,是背叛,是孤独,那里是嘲笑,是贫困,是压抑。换句话说,贝多芬在音乐上真实地触摸到了人性的深渊。这个深渊完全不同于巴赫那里,那是由于神人落差而产生的神性的深渊。而贝多芬的深渊,却总是和他的平面相关联的,因为这个深渊是由于平面的内部塌陷所造成的,这正是一般人们所说的,贝多芬触及到人性的内在深度。
& && && && && && && &
& && && && && && &比贝多芬更为现代的李斯特,当然更深地明白这一点,他甚至在一般认为平静优美的“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也能听出深渊的暗光动荡,他由此把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称为“两个深渊之间一朵摇曳不定的小花”。
& && && && && && && &
& && && && && && &时至今日,“摇曳不定的小花”已经被打蜡定型,没有了往昔的芬芳。这个人性的平面曾经是贝多芬努力攀援、并期望驻足歇息的平台,是“渴望生活”的凡高翘首以盼的地方。但今天我们知道,平面就是刻板无趣的地方,是已被夷平抽空的地方,是被拆迁废弃的居民区,是移民们冷漠而居的鸽子笼,是披在我们身上不可剥去的铁衣,它号称保护我们,但也深刻地窒息着我们。所以,在北京上班的人流中,在温和明亮的北方阳光下,我倒很想知道深渊的魅力。
& && && && && && &深渊
& && && && && && && &
& && && && && && &贝多芬的深渊当然不仅仅是苦难,如果这样,贝多芬就太伤感、太人性了;难道我们听不见那些节律的奔涌、呼号,看不见那仿佛战场般撕杀的力量和运动吗?巴赫、莫扎特教给贝多芬的东西总是在起作用的,只是需要我们翻转过来看。第九交响乐最后的“啊,朋友,请停止这些声音……”、“欢乐女神……”是人性的吧?但第二、三乐章却是充满魔力的,是怨恨,是悲悼,是热力发作,是精力的无穷舞蹈。
& && && && && && && &
& && && && && && &对于上帝而言,人是他怜爱的对象,而魔鬼撒旦虽然总与上帝做对,却又是上帝喜爱的对象。我的意思是,巴赫、莫扎特教给贝多芬的东西,摇身一变,就成了充满精力斗志的魔鬼的力量。这个现代的魔鬼,如歌德在《浮士德》里说的,并不是古老的恶的力量,而是一个充满冷嘲的精灵,是纯粹否定的力量。你总在读书,不需要爱情吗?靡非斯特这样劝说浮士德;而当浮士德陷入热恋,靡非斯特又会说,你真的需要爱情吗?你不觉得乏味吗?
& && && && && && && & 这似乎就是灵魂内在深度的奥秘。在深渊里没有办法停留驻足,而平面却又那么荒凉坍塌。我们只能跟随贝多芬在深渊里跳舞了。
& && && && && && && &
& && && && && && &所以,第五交响乐开篇的“非如此不可”的肯定,在第二次低声重复之后,就是“并非如此”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的不断斗争。甚至在“英雄变奏曲”欢快的小步舞曲中也是如此。那三声响亮的敲击不断出现,开始是截然的打断,然后是魔鬼低语般的提示,这个提示终于使欢快的舞步慢慢陷入忧郁,仿佛一段“悲怆”的沉思,不过,音乐史家所称道的“贝多芬伟大的人性力量”总是会起作用的,作品会在渐强的欢乐中结束,或者像第七交响乐那样,结束在力量强大的旋涡般的舞蹈中。
& && && && && && && &
& && && && && && &但我总在怀疑,那是人性的胜利呢,还是魔性的高涨?是沉船重新浮现,还是洪水在继续升腾?我绕开贝多芬人性的门厅,透过窗口,看到这个精力旺盛的巨人,他对我的疑惑,会做出什么样的解答呢?
& && && && && && && &
& && && && && && &马丁·西科塞斯的《基督的最后诱惑》似乎就在这个时候撞破了北京平和的春天空气,进入我这小小的疑惑当中。卡赞扎基的小说必须和他的《基督重上十字架》一起来讨论。我们这里且说电影。“诱惑”这个词显然是错的,依照《新约》的词汇,是指耶稣受到魔鬼的试探(正如福楼拜的小说《圣安东尼的诱惑》应该译为《圣安东尼受试探》)。基督在沙漠里曾经面临过种种试探,魔鬼化身为毒蛇、狮子和火焰,它们许诺权力、荣耀甚至自由,基督全然不为所动。但“基督最后受到的试探”是什么?是平静祥和、娶妻生子的生活;基督动摇了,他甚至在妻儿的环拥下平安地度过了他的三十三岁,他活到了很老。真的,在深渊里,真正具有诱惑力的是平面,这才是最后的试探。所以,我开始知道深渊的魅力了。贝多芬对我的这个小小探究也许会诡秘地眨眨眼吧?他在深渊里的舞蹈,他那“人性的胜利”是不是最后试探呢?
& && && && && && && & 对了,在拐角的地方,我想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金钱280504
交易诚信度12
主题帖子威望
超级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交易诚信度12
听听音乐,讲讲故事
& && &&&本 期 目&&录
& && && && && && &    
& && && && && && && && &波列罗……………………………………………………流浪客
& && && && && && && && &背叛卡门………………………………………… ………Lass
& && && && && && && && &顺子的希望………………………………………………格劳孔
& && && && && && && &&&一堂音乐课·《动物狂欢节》…………………………大卫
& && && && && && && && &你知道巴拉贝尔的《卡农》吗?………………………西西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列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那时候我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游学,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我们住宿的国际大学生城不提供食堂,所以我们只有到附近的当地学生所住的大学城吃饭。如果我吃完晚饭后选择徒步回国际大学城,就必须经过一片居民区。一般来说,食堂5点开饭,我大概5点20分吃完饭,5点半经过这片居民区,大概6点到国际大学城,正好赶上穆斯林们的6点晚祷。
& && && && && && && &
& && && && && && &有那么几天来,每当我经过那片居民区的时候,总能听到拉威尔的《波列罗》。在我这个外乡人耳朵里,旋律单一的阿拉伯音乐简直是噪音,《波列罗》虽然带点阿拉伯音乐的元素,但是好在已经西方化了,在到处都是单调嘈杂的阿拉伯音乐声中,偶然听到拉威尔,总是会让人有那么一点亲切的感觉的。
& && && && && && && &
& && && && && && &因为这么点亲切,我开始寻找这段音乐的源头。我发现,几乎跟我到达这片小区的时间同步,这段音乐也几乎在5点半左右响起,在6点以前一定会结束,将乐声让位给阿訇呼唤晚祷的声音。我记得拉威尔的《波列罗》大概也只能演奏上1刻钟,所以怀疑是有人做了处理,故意将音乐进行了延长,反正这段音乐是同一主题的反复,多重复几次也听不出有什么不和谐来。
& && && && && && && &
& && && && && && &这片小区是很普通的居民区,想来属于不太富裕的阶层,所以几乎都是最普通的那种阿拉伯建筑,一幢小楼里估计都住了好几户人家,楼梯狭窄地只能走一个人,两人相遇只能尽量侧着身,或者另一个人只能在楼层平台等着别人先走。在这样的小区里寻找声音的源头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加上我的两耳听觉能力差异很大,左耳比右耳的听力高出甚多,所以有时候明明是右边传来的声音,我却因为是左边来的。因为这些个原因,我在这些小楼里找了好几天,却一直没有找到音乐从那户人家中传出来的。好在这个时间还算合适,放学的学生多半在外头玩闹,女主人多半在家里做饭,男主人多半下班还未到家,所以我这样的外乡人在他们的楼里乱窜,倒也很少遇到怀疑的目光。
& && && && && && && &
& && && && && && &到后来,我决定实行排除法,改变过去的闻声而动的做法,而采取守株待兔的方针,每天就守一个楼,这样,如果是这个楼里的音乐,在半个小时内,哪怕是敲开每一户人家的房门,我也来得及。如今时过境迁,我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那么执着地要找到这段改编过了的《波列罗》的源头,也许因为异乡生活太寂寞听到熟悉的音乐不免激动,也许是因为荷尔蒙分泌地多了使得人的行为发生了变异?
& && && && && && && &
& && && && && && &终于有一天,我的耳朵旁真切地传来《波列罗》的乐声,万般苦心终于得报,我激动地找到那家房门,怕人专注于音乐听不到敲门声,于是把耳朵贴在门上乒乒乓乓地擂门,只听得屋内一片慌乱,还伴随着打碎了什么器皿的声音,接着就是一声巨响。我不禁纳闷,以为自己无意间接近了什么秘密宗教组织的仪式,心想还是“三十六计逃为上”,趁着屋内人捣鼓门锁,我一个箭步,窜到楼层公用的厕所里,半饷不敢出声。
& && && && && && && &
& && && && && && &大概过了一星期后,有阿拉伯学生在闲聊的时候说起,大学城附近的某居民区,一个女子与人通奸,那情人下班早,大概5点多就过来找他了,然后两人就大放音乐掩盖某些不宜张扬的声响。这样的事情,有一段时间天天如是,好在他们还知道分寸,在丈夫6点多下班回家之前一定会打扫战场。但是犯了淫戒真主是要恼怒的,于是在某一天给了他们俩小小的惩罚,那男的跳窗摔断了腿,至于不守妇道的女人,就被丈夫打发回家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流浪客&&文)
& && && && && && &返回
& && && && &背叛卡门
& && && && && && && &&&
& && && && && && &车到站的时候,他已经在等了。透过车窗,她看着他,犹豫了一刹那,还是下了车。
& && && && && && && & 春天,有点细雨,他迎上来揽住她的肩膀,掩不住的快乐,似乎,还有点紧张。
& && && && && && && & “好久不见了,祝贺你升职啊”!她闲闲说着,毕竟这是她今天肯来的原因。
& && && && && && && & 什么原因?只是个借口吧!她嘲笑自己。
& && && && && && && & 还是那间小房子,从初中就经常出入的,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有爱上她,而她,至今也没有爱上他。
& && && && && && && & 房间是黑的,只有音乐,一个女人暧昧的声音。“谁?”“玛丽亚·凯莉”,他回答。
& && && && && && && & 哦,她漫不经心。
& && && && && && && & 那张床也是,这么多年都没变过。他的唇贴了上来,喘息声在她耳边,沉重。她应景地发出些许呻吟……
& && && && && && && & “音乐停了”,她说。
& && && && && && && & “没事儿,三碟连放……你听,你最喜欢的《卡门》!”他抚摸着她。
& && && && && && && & 难为他还记得,她有些感动。毕竟,曾经深爱的那个人,已不肯再记得她的喜好了。
& && && && && && && & 说好了不再提起那个人的,怎么又想了!她责备自己,却因了这想念而忍不住在他的掌中兴奋起来。
& && && && && && && & 序曲结束了,最后一个音令人狐疑的悬在半空,无形中增加了些许紧张。
& && && && && && && & 他低声问:“这些日子有没有想我?”
& && && && && && && & “嗯哼……”她原本想用呻吟来躲过这问题的,可逸出喉咙的声音怎么听怎么像一声冷笑。
& && && && && && && &
& && && && && && &她努力让自己沉入音乐,卡门该出场了吧,她想。“何时爱上你们?天哪,我说不清……可能永不爱……可能在明天……但不是现在,请躲开。”记得歌词是这样的。
& && && && && && && & 请躲开——她默念着,对心里那个人。
& && && && && && && &
& && && && && && &“爱情象一只自由鸟”,浓郁的西班牙风情,她张扬起来,仿佛一朵花,一点点将自己展开。他在吗?他在不在都不重要了。她只是自己沉浸着,眼角有泪,仿佛一滴晨露。
& && && && && && && &
& && && && && && &他真强壮,可是,他也真脆弱——她的手滑过他的背,想到——是啊,脆弱,因为他爱我,于是他便是脆弱的了,而我不爱他,所以他从一开始便输了。
& && && && && && && & 他难以自抑的喘息让她生出些怜惜来,轻轻含住他的耳垂,她知道他喜欢这样,而那个人,那个人则喜欢含住她的耳垂……
& && && && && && && & “求你……”他已经无法忍受。
& && && && && && && & 默不作声,乐声愈发欢快强烈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中有些东西正在溃退,而她拼命想要击败的那个人,却又开始攻城掠地了。
& && && && && && &“给我……”他让她张开双腿。
& && && && && && && & “斗牛士之歌”响起来了,男人、征服、自大……爱情!爱情仍然是最关键的词……
& && && && && && && & 他的气息让她突然感觉难以忍受,她猛地推开他,趴在床沿呕吐了起来。在他急切的询问中,只来得及示意关掉音乐。
& && && && && && && & 情节发展到这里了——卡门还爱着何塞,所以对斗牛士表情冷淡——她惨惨笑着。
& && && && && && && & 他想要吻她,带着欲求不满的痛苦与无奈,她却背转了身子,穿好衣服。那一瞬,她想到——背叛。
& && && && && && && & “把《卡门》送给我吧”,她还是那么闲闲地要求。
& && && && && && && & 第二天早晨,簸箕里有破碎的CD和一张揉皱的信纸,母亲拾起并展开了信纸,上面写满了一句话——在背叛中得到救赎。
& && && && && && && & 轻轻打开她的屋门,母亲看到,她睡得正甜。
& && && && && && && && && && && && && && && && && && && && && &&&(Lass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 
& && && && &顺子的希望
& && && && && && && && &
& && && && && && &顺子顺着高人那根干枯细长的指头望向天空,这是典型的北京初春的天空,有点灰蒙蒙,但还不算污染严重,丝毫看不出什么玄秘来。顺子的脑袋里,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句却纠缠得他痛苦不堪:等待灵感?我究竟是写还是不写?
& && && && && && && &
& && && && && && &顺子的这种苦恼由来已久。从顺子小时候被家里送到少年宫拉手风琴开始,他就注定了要走音乐这条路,后来到音乐学院科班学习,毕业后成了一个自由职业的作曲家。靠着写点电影音乐和圈子里朋友攒的音乐会,还算有点小小的名气。但顺子打心眼里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朋友们也都知道,在表面的嘻嘻哈哈背后,有一个问题对于顺子来说是很严肃的,他这辈子一定要写出自己的传世作品。朋友们怎么跟顺子胡说八道都行,就是没人敢拿这事跟他开玩笑。顺子虽然不会像梵高那样自虐苦修,可在“人生最大理想”这个裉节上,他跟自己较劲。
& && && && && && && & 顺子还是相信自己的才华的。
& && && && && && &“只要给我一个机遇,我就能引爆我的才华!”可对艺术家来说,等待灵感是世上最最痛苦的一件事:为什么古代的艺术家可以像每天上班似的不停写作,照样写出好作品,而现代艺术家非得等着灵感的眷顾才能爆发呢?这个现象颇为痛苦地困扰着作曲家顺子的艺术生活。
& && && && && && && &
当顺子与那个他到现在也并不太清楚底细的高人在一个喧闹的饭馆里对桌坐着的时候,他恍惚觉得这个场景以前似乎在哪经历过似的。
& && && && && && && &
“我看得出来,你在等着什么。”桌子旁边,顺子的几个朋友在热烈地谈论着某个艺术理论问题,但显然高人的这句话是对顺子说的。
& && && && && && && & 顺子必须努力侧身前倾,才能完全听清楚从高人嘴里蹦出来的每一个字。
& && && && && && && & “对了,你是个艺术家,你在等待灵感,然后写出一部惊人的作品,对不对?”
& && && && && && && & 虽然顺子的理想从来都是跟大家伙心照不宣,但让一个陌生人如此直白地说出来,他还是有点不自在。
& && && && && && && & “搞不明白吧年轻人,古代的艺术家可以每天起床就坐在桌子前写作,可现代人却每天睡觉的时候都得等待着灵感。”
& && && && && && && & 顺子有点将信将疑地看着高人,他开始相信这个高人的确有些不凡。“是……呀,这是为什么?”
& && && && && && && &
& && && && && && &“时候不同了。”高人有着所有高人共有的说话简洁,而且时面无丝毫表情的特点,让人不能不从他的平淡中越来越悟出玄妙来。“其实,凡人的苦恼都是不了解事情的道理,要是把道理搞明白了,也就没有那么多奥秘了。”
& && && && && && && & “那,在灵感这事上有什么道理?”
& && && && && && && & “得看你有没有悟性。有的人听到了道理,却纠缠在道理上,反而离道理更远了。”
& && && && && && && & “你说吧,你说吧,我心里有谱。”顺子被高人的平淡弄得有点着急了,恨不得半个身子都趴在桌子上。
& && && && && && && & “其实,我们每个人,包括你、我,还有古代那些人,才华都是一样多的,就像一汪水被圈在那里,如果流了出来,变成了成就。
& && && && && && && & “每个人才华都一样?”顺子有点怀疑这个高人是不是已经吃饱了,又不愿意参加艺术理论的讨论,所以拿他逗闷子。
& && && && && && && &
& && && && && && &“没错!你崇拜的那些大师跟你一样聪明,只不过他们让自己的才华找到了出路。就像开了条河道,让水流了出来。可大多数人找不到这条出路,所以就平庸了。”
& && && && && && && & “可古代人……”
& && && && && && && &
& && && && && && &“对!古代人的水流得特别通畅,是因为他们的河道通畅,没什么障碍,所以不需要灵感。现代人可不同了,淤泥陈沙太多,已经在河道口筑起了一座高高的堤坝。所以,就得等待灵感在堤坝上穿个口子,让才华流出去。每个人的本能都是要穿过这个堤坝的,你原来是不是总有感觉某个场景似乎以前经历过,但又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经历的?这就是人的灵魂在寻找出口,有时候一条路走不通再退回来,一个场景经历过两遍。经过不停的尝试,很少有天赋的人钻出了口子,但大多数人钻不出口子,也就安于现状,平庸下来了,那种似乎经历过某个场景的感觉就变得越来越少。可即使钻出了口子的现代人也不会像古代人那样洋洋洒洒,他们要从一个口子到另一个口子不停地钻,也就是不停地等待灵感。”
& && && && && && && &
& && && && && && &顺子目瞪口呆地看着高人,别人高谈阔论艺术理论的声音已经根本没法打扰他清晰地听到高人说的每一个字:“那么,现代人就命定的必须依靠灵感了?”
& && && && && && && &
& && && && && && &高人说话是不会顾及身旁任何情况的:“现代人愚蠢就在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个道理,只知道依靠灵感钻开口子,没想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炸掉这个堤坝!”高人越说越得意地喝了一口酒,“不过,这么做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 && && && && && && & “就像人们说的帕格尼尼,死后把灵魂出卖给魔鬼?”
& && && && && && && & “年轻人,未知生,焉知死!那都是西方的玩意,咱们讲究的是天人感合,没有这么猛的药方。”
& && && && && && && & “到底有什么代价?”
& && && && && && && &
& && && && && && &“现代人的才华,就像被蓄起的水库,炸开了堤坝,水就一下子都流出去了。也就是说,我可以让你爆发一次,但绝没有第二次。这次凝聚了你全部才华的爆发之后,你就绝写不出什么东西,即使写,也是平庸得不能再平庸的东西。不过话说回来,这又有什么呢,人们看待艺术家,向来都是只承认最高点,只要你写出了哪怕一部大师级的作品,你就是大师了。”
& && && && && && && &
& && && && && && &顺子还没完全从高人的话里回过神来,饭局便宣告结束。几个朋友谈论艺术理论问题已告一段落,正坐在那里满意地拍着肚子。高人随众人一起起身,像根本没跟顺子说过话似的走了。顺子应付走了朋友,一个人站在街口翻着白眼呆了好一会儿,终于向着高人走掉的那条路跟了过去。
& && && && && && && &
& && && && && && &之后的一个月,顺子像人说得“好象在人间蒸发了似的”,没人见过他。直到一天,北京特有的春风刮起漫天杨絮的时候,顺便将他又给刮了出来。顺子找到了他最哥们儿的两个朋友,要他们无论如何帮忙攒一场音乐会,演奏他刚完成的人声与乐队交响曲,“尽可能请全音乐界的腕儿,包括老头子和新生代,还有外国记者,全部管饭,酒会,车接车送。”面对两个朋友迷惑的眼神,顺子又撂下一句:“也许这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求你们了,以后没准都得改你们求我了!”
& && && && && && && &
& && && && && && &有朋友帮忙,音乐会按照顺子的意思如期举行。果然,现场反映极好,献花的献花,起立鼓掌叫好不断,第二天的报纸上也如约刊登了青年作曲家顺子作品音乐会的报道,一个在酒会上跟顺子聊了半天调酒技术的女记者在她的报上赞誉说看到了中国音乐的新希望。那几天,顺子极度疲劳的脸上时刻泛着大师的自信与光芒。
& && && && && && && &
& && && && && && &可惜,现代社会追求的是“快速”而不是“缓慢”,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新希望”成为“旧希望”,甚至没什么希望。所有的人,包括顺子的那两个朋友,都像赶了一场平常不能再平常的场一样,很快便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顺子作品音乐会”的名字也淹没在日益增多的各种各样的演出里没人提起,至于那首人声与乐队交响曲,即使在圈内,要找到几个能说上名字的人都难。
& && && && && && && & 顺子抗了二个月便再也抗不下去了。在和高人约好见面的路口,顺子像个粗人一样抓住高人的脖领子:“你他妈骗人!”
& && && && && && && & “怎么了?”高人向来是冷静如常的。
& && && && && && && & “你他妈骗人!”
& && && && && && && & “音乐会不行了?”
& && && && && && && & “你他妈骗人!”
& && && && && && && & “你都按我说的做了?”
& && && && && && && & “废话!”
& && && && && && && & “写作前的一切都按我教你的方法做了?没打折扣?”
& && && && && && && & “你他妈骗人!”顺子通红的眼睛里有点泛潮。
& && && && && && && &
& && && && && && &高人任凭顺子纠着脖领子,两眼默然看着前方,嘴里嘟囔着,手指微动,“没错呀,没错,就是这次了,你不是也说了,创作时乐思飞涌,拦都拦不住吗。”
& && && && && && && & “我也肯定,这是我再也写不出来的好作品,可为什么没人承认。”顺子放下了手,显得垂头丧气。
& && && && && && && &
& && && && && &&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这确实是部惊世的作品,只不过现在没人能看出来,你得等待,可能你死后……不,一百年后,你这部作品是写给下世纪的人听的。著名作品多年之后被后人发掘出来,这在艺术界不是常有的事嘛。”
& && && && && && && & “那我的才华就用光了,除了它,以后再写不出什么东西了?”
& && && && && && && &
& && && && && && &“你还可以写,但我不能保证,也许你执行我的指示时有误,才华会凝聚在下一次不知什么时候爆发出来,不过,也可能你以后写的都是些屁烂东西了。”
& && && && && && && &
& && && && && && &顺子听到这话后顿时觉得自己头脑空空起来,等待下次?这就像他每次看到围磨打转的驴觉得眼晕一样感到不安,“我怎么才能知道答案呢?”
& && && && && && && & “答案?呵呵,”高人带着他自始至终也未丧失的威严,伸出干枯细长的手指,“你我都是凡人,答案只有这里才知道。”
& && && && && && && &
顺子顺着高人那根干枯细长的指头望向天空,这是典型的北京初春的天空,有点灰蒙蒙,但还不算污染严重,丝毫看不出什么玄秘来。
& && && && && && && && && && && && && && && && && && && && & (格劳孔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一堂音乐课·《动物狂欢节》
& && && && && && && &&&
& && && && && && && & (请将一张圣·桑《动物狂欢节》的唱片放入CD机,然后按PLAY键。边听音乐边阅读本文。推荐版本:PHILIPS410
& && && && && && &201-2,阿格丽奇、克莱默、麦斯基等演奏。)
& && && && && && &(1984年初夏,在内地某城市一所小学的音乐教室内,我接受了平生第一次古典音乐教育。)
& && && && && && && && & Track
& && && && && && &1(引子和狮王进行曲):上课的铃声急促、凄厉,喧闹的教室突然安静下来。不祥的阴影在我、张东东以及全班同学心上越来越大。音乐老师是一个南方口音50多岁的胖老太太。终于,阴影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班主任,音乐老师白老师提着录音机出现在教室门口。气氛凝固了。
& && && && && && && &“同学们,我们今天上音乐欣赏课,视唱练习之后呢,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高雅音乐。”
& && && && && && && &&&“今天我们要听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
& && && && && && && & “圣·桑是法国19世纪伟大的作曲家……可是呢,他在20世纪也写了不少作品……”
& && && && && && && & “圣·桑……圣·桑……圣·桑……”
& && && && && && &Track 2(母鸡和公鸡):“白老师说是些什么?我一点都听不懂,”张东东小声对我说。“什么通俗啊高雅啊,简直要把人逼疯!”
& && && && && && && && &&&
& && && && && && &张东东是我的同桌,最爱上课跟我交头接耳。她曾在全班女生中间放言要“挂”我,也就相当于“泡”的意思。所以我多少有些怕她,并且因为一个女生要“挂”我而感到十分耻辱。那时我还没有发育,是个懵懂的楞小子。
& && && && && && && & “管她呢,”我随便敷衍着张东东,“我也不懂。”
& && && && && && &Track 3(野驴):“圣·桑活了96岁,他很长寿,是不是,同学们?……”
& && && && && && && && &&&“提到高雅音乐,可能大家都不熟悉……”
& && && && && && && && &&&“圣·桑的作品很通俗,大家不用担心……”
& && && && && && && && &&&“我今天要给大家放的呢,是一部专门给小学生放的音乐……”
& && && && && && && && &&&高高胖胖的白老师站在讲台上,就这样用浓重的南方口音唧唧歪歪着。
& && && && && && && && &&&“圣·桑是……”
& && && && && && && && & “他……,他非常多产……非常优美……”&&
& && && && && && &Track 4(乌龟):“他儿子多还是儿子少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最不愿意上音乐课,因为我不识谱,很害怕被老师叫起来视唱。
& && && && && && && &
& && && && && && &夏日的阳光穿过教室前的白杨,班班驳驳地撒在我的桌上。虽然很害怕白老师,可是因为中午睡得太香,睡意仍浓,我还是渐渐地趴到了桌面上。窗外的知了“滋溜、滋溜”地叫着,白老师这桑那桑地说着,哎,长课漫漫,无心睡眠啊。
& && && && && && &
& && && && && && &Track 5(大象):“1——2——3——4——5——6——7——”
& && && && && && && && &&&
& && && && && && &大声的合唱吓了我一激灵,白老师开始带大家一起练声。这是每堂音乐课的例行公事,正着唱完反着唱,反着唱完正着唱,来来回回就这么两句。白老师倒是乐此不疲,做在风琴前面给大家伴奏,身体还跟着音乐一前一后地摇摆,很陶醉的样子。
& && && && && && && & “7——6——5——4——3——2——1——”
& && && && && && && && &&&“果然!”我的悃劲儿又上来了。&&
& && && && && && &Track 6(袋鼠):张东东的胳膊肘越过三八线,撞了我一下。
& && && && && && && & “干嘛?”我半梦半醒的。
& && && && && && && & “别睡了,待会儿白老师要说你了。”
& && && && && && && && &&&“哦!”,我答应了一下,不愿意多招惹张东东。
& && && && && && && & “别睡了!”张东东又撞了我一下。
& && && && && && && & “放学后你去哪儿?”她问,“别睡了!”又是一下。&&
& && && && && && &Track
& && && && && && &7(水族馆):见我不理她,张东东不撞了。但她也不跟着老师唱,就在那里双手托腮发呆,眼神直勾勾的。她的脑海里出现我和她在大院外面的垃圾山“寻宝“的美丽画面。
& && && && && && && &
& && && && && && &张东东长得不算好看,大眼睛大嘴巴。头发全向后梳扎成马尾巴,亮出她的大脑门。她大概是在想放学后到我家去做作业。她已经跟我说过好几次了,这我哪能答应,要不还不被男生耻笑死。
& && && && && && &
& && && && && && &Track 8(长耳朵角色):“哎哟!”我的耳朵忽然裂了一样的疼,“哎哟……哎哟!”。
& && && && && && && &
& && && && && && &张东东警告过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白老师竟然站在在我旁边,揪着我的耳朵,她发现了我在睡觉,有些气急败坏地把我拖到黑板前面的墙根前。我耳朵几乎要掉下来了。白老师总是这样对待我们,有时候还会用教鞭抽你两下,大家都怕得要死。
& && && && && && &
& && && && && && &Track
& && && && && && &9(林中杜鹃):张东东却没有丝毫的反应,甚至连看都没看我一眼。她的心思八成还在垃圾山上。那里有破书,烂鞋,还有好些神秘的玻璃瓶子……
& && && && && && && &
& && && && && && &我在班上多少还是个“一道杠”,却被老师像差生一样对待。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因为流了泪,我更觉得耻辱,于是眼泪就越流越多了。
& && && && && && &
& && && && && && &Track
& && && && && && &10(大鸟笼):看到我被揪出来,全班乱成了一团。好几个女生转过身说起话来,叽叽喳喳的,并且捂着嘴笑起来。她们总是这样在一起唧唧歪歪,像一群美丽的苍蝇。
& && && && && && && &
& && && && && && &很奇怪的是,每个女生都有个软皮本,上面贴着些郭靖黄蓉之类的明星贴画,里面抄些深刻优美的话,简直莫名其妙嘛。在这一点上男孩子们有着共识,因此男女生关系微妙地敌对着,好象隔着一层很紧又很薄的塑料薄膜。
& && && && && && &
& && && && && && &Track 11(钢琴家):“谁再不遵守纪律,就和大卫一样站到前面来!”白老师已经回到讲台前了。
& && && && && && && & “我们这个班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纪律太差!”
& && && && && && && & “音乐虽然是副科,上课就可以不遵守纪律了吗!我再说一次,谁再睡觉,就和大卫一样!听见了没有?!”
& && && && && && && & “好吧,现在我们开始欣赏圣·桑的作品!”&&
& && && && && && &Track
& && && && && && &12(化石):虽然白老师严厉的警告刚刚说完,可是趁着她去插录音机电源的空,几个男生还是扭来扭去互相扮个鬼脸,而且还有几个学习很差流着鼻涕的家伙幸灾乐祸地冲我坏笑。现在站在教室前面我才发现,老师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简直太容易了。
& && && && && && &
& && && && && && &Track 13(天鹅):音乐开始了。经过这么一打击,我老实了下来,站在教室前面认真听了起来。
& && && && && && && &
& && && && && && &虽然耳朵还隐隐作痛,可是音乐的旋律竟然牢牢地吸引了我,全班也都安静下来。这是我到迄今为止第一次听“高雅音乐”,也是我听到的最美最高贵的旋律。
& && && && && && &
& && && && && && &Track 14(终曲):忽然一个熟悉的旋律让我惊醒,眼前全是《幻想曲2000》中玩溜溜球的火烈鸟形象……@#$%^&*……
& && && && && && &这只调皮的鸟让我我一下子回到了现实。我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听CD,并且已经二十八岁。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卫 文)
& && && && && && &
& && && && && && &返回
& && && && & 
& && && && &你知道巴拉贝尔的《卡农》吗?
& && && && && && && && &
& && && && && && &那是暑假里阴郁的一天,抛弃了我很久的女友来找我。我住的小平房因为洋溢着外面杨树上知了的叫声,而显得更加晦暗不明。她找我是因为什么事情使她非常伤心,见到她这样我很难过,我也忘了她抛弃了我多久,反正一切甜蜜的日子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在蛰伏了一夜之后,今天又继续起来。我尽可能地安慰她,说着我能猜测出的一个女孩在此时此刻爱听的所有言语。于是她对我温柔极了,我们缠绵悱恻直到筋疲力尽地睡去。
& && && && && && && &
& && && && && && &第二天早上天还是阴,可心情爽朗。我醒过来侧身看她,过了一会开始用手指尖划着那个熟睡的脸蛋,直到脖子直到胳膊直到小臂直到手,她睁开眼睛给了我一个浅笑。“起来吧,我给你弄早饭去”,我说。顺手抄起遥控器把电视打开,然后出去刷牙洗脸买早点。
& && && && && && && &
& && && && && && &等我回来的时候,她已经穿好衣服,正一边扎着头发一边看电视。“嗨”,她轻轻地说,“还记得巴拉贝尔的《卡农》么?”“什么?”“巴拉贝尔的《卡农》,我最喜欢的曲子,新闻里说它被列入最新一批送上太空的人类乐曲啦。”
& && && && && && && &
& && && && && && &等等,这是两回事,新闻说什么我可以不管,关键是,我怎么一点也想不起来这是她最喜欢的曲子?况且,我根本不知道存在着什么巴拉贝尔的《卡农》的。我有点窘:“哦,是么,我好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歌德学院学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