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驱逐舰发展史经济发展史折线图

倒F标签天线研究--《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倒F标签天线研究
【摘要】: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利用射频信号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的技术。RFID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同其它识别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例如精度高、抗干扰、速度快等等,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标签天线作为射频识别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和研究变得非常重要。由于标签天线工作性能受背景环境的限制,其天线设计具有特殊性,例如阻抗需与标签芯片直接匹配等,另外标签天线的小型化也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利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标签天线的阻抗匹配和小型化方面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本文首先研究倒F天线加载不同个数、不同高度弯折线对其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加载弯折线,并调节弯折线的个数与高度,能有效调节其谐振频率,谐振阻抗,谐振点S11参数。恰当的选择弯折线个数与高度能有效的缩减倒F天线的尺寸。
然后研究倒F天线加载弯折线后的输入阻抗。在仿真过程中,发现当弯折线倒F天线的主要结构参数(特别是弯折线的高度)变化时,天线的输入阻抗变化范围实部趋近于0欧,虚部达到150欧以上。仿真的结果为标签天线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最后对一款谐振频率为2.45GHz的长方形背馈式贴片天线的Minkowski分形结构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正方形侧馈式贴片天线的Minkowski分形结构相似,谐振频率随分形迭代次数下降,进而能降低天线的尺寸,且方向图随迭代次数基本不变,符合使用要求。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TN820【目录】:
摘要3-4Abstract4-7第一章 绪论7-22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7-12 1.2 射频识别系统简介12-15
1.2.1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13-14
1.2.2 射频识别标签的分类14-15 1.3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15-19
1.3.1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历史15-16
1.3.2 射频识别技术的国内外现状16-19 1.4 天线设计仿真软件介绍19-20
1.4.1 Ansoft HFSS 软件简介19
1.4.2 Ansoft HFSS 天线设计流程19-20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20-22第二章 射频识别天线设计理论研究22-34 2.1 天线理论基础22-29
2.1.1 天线的辐射场22-26
2.1.2 天线的几个重要参数26-29 2.2 标签天线的理论基础29-33
2.2.1 共轭匹配理论的推导29-31
2.2.2 Friis 方程31-33 2.3 本章小结33-34第三章 倒 F 标签天线性能与输入阻抗的研究34-48 3.1 倒 F 天线简介34-36 3.2 弯折线倒 F 天线性能的研究36-40
3.2.1 加载不同数量弯折线对倒 F 天线性能的影响36-38
3.2.2 加载不同高度弯折线对倒 F 天线性能的影响38-40 3.3 倒 F 天线输入阻抗的研究40-46
3.3.1 加载一个弯折线对倒 F 天线输入阻抗的影响40-43
3.3.2 n 个弯折加载对倒 F 天线输入阻抗的影响43-46 3.4 本章小结46-48第四章 背馈式长方形贴片天线的分形结构研究48-56 4.1 分形理论及其基本概念48-49 4.2 Minkowski 分形构造及其分形贴片天线简介49-52 4.3 背馈式长方形贴片天线的 Minkowski 分形结构仿真52-55
4.3.1 一阶分形仿真结果53-54
4.3.2 二阶分形仿真结果54-55 4.4 本章小结55-56第五章 结束语56-58 5.1 全文总结56-57 5.2 研究工作展望57-58参考文献58-6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1-62致谢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洪亮;高晏波;;[J];衡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良知;;[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叶明超;朱蕾;桂小英;梅燕杰;;[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帅春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陈子彪;;[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8年01期
黄忠华,崔占忠,林森;[J];兵工学报;2001年01期
李成国;牟善祥;张忠传;;[J];兵工学报;2008年03期
颜海峰;杨景;吴晓飞;张家森;;[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胡慧琳;谭云华;朱柏承;周乐柱;单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韩艳菊,吕善伟,王杰,南仁东;[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高本庆,吴冠南;[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艳梅;王玥;左启耀;李峰;;[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周雁翎;;[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邹田春;赵乃勤;师春生;;[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伍捍东;魏茂华;安增权;;[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纪爱丽;;[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石吉锋;洪家财;段玉兴;;[A];第三届全国嵌入式技术和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冯景海;符红;陈文汉;李泽;;[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冯景海;陈文汉;李泽;秦志刚;郭春友;;[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冯景海;陈文汉;王培国;邓代海;;[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符红;陈文汉;陈芳群;李泽;;[A];四川省通信学会二零零四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思扬;[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李华;[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杨熙;[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王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洪涛;[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陈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谢颜斌;[D];重庆大学;2010年
王昕;[D];清华大学;2010年
郭志涛;[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戴亚文;[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春阳;[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董可秀;[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丁明丽;[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韩鹏;[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谢宜生;[D];浙江大学;2011年
周冬春;[D];东华大学;2011年
陆小芳;[D];东华大学;2011年
蔡凌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余金洪;[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刘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彩凤;曹彬;;[J];包装世界;2011年06期
曹丽娜;钱军浩;;[J];丝网印刷;2012年10期
杨军平;吴欣慧;;[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王丹;闫珂柱;郭福魁;;[J];电子技术;2014年04期
金青松;;[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7年01期
金青松;;[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7年02期
李强;赖声礼;朱海龙;;[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1期
汤伟;林斌;周建华;游佰强;;[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吴萍;吴泽华;罗运华;丁家峰;;[J];电子技术;2008年11期
张洪林;田学军;胡斌杰;;[J];金卡工程;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旭;张志军;陈文华;冯正和;赵安平;;[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段艳敏;廖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曾锐华;褚庆昕;;[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李进;范寿康;薛光;胡容;;[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赖晓铮;赖声礼;;[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高阳;王德苗;;[A];TFC'07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潘雯;冯全源;;[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李帅;史小卫;魏峰;黄丘林;;[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邓力;李书芳;陈坤鹏;;[A];第22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选[C];2012年
张瑞娜;赖晓铮;赖声礼;;[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彩凤;[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邓毅华;[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赖晓铮;[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向东;[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杨阳;[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卞定元;[D];复旦大学;2008年
金祖升;[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杨燕;[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尹以雁;[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阎力飞;[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邹琴;[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苏刚;[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周学;[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五四运动的发生&&&&&&B.红色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D.解放战争的胜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广东省模拟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主要考查你对&&定都瑞金&&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①时间:1931年11月②首都:瑞金③建设:制定了宪法大纲④主席:毛泽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的成立:
(一)成立条件:1、统一领导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斗争的迫切需要。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到1931年秋短短的4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了10多块“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掀起了土地革命的高潮。然而,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封锁、残酷“围剿”,加上交通阻隔,各根据地和红军的斗争活动基本上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来加强领导、统一步调。  2、争取政治主动,实现人民利益的迫切需要。在当时的中国政坛上,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政权,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政权,一种是国民党执政的反革命政权。然而,这两种政权是不对等的,前者是区域性的、零散的、没有外交话语权的,后者是国家形态的、系统的、具有外交话语权的。随着各地苏维埃区域的建立和迅速发展,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以便赢得政治斗争的主动权,更好地表达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只有尽快建立苏维埃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苏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的形成为开基建国创造了有利条件。1930年12月到1931年9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拥有21座县城、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这就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瑞金因其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周边环境,成为红色国都的不二选地。
(二)性质: 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布告》,庄严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华苏维埃政权体制是由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人民委员会、最高法院、审计委员会等部分组成。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全国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政权机关。中央执行委员会闭会期间,选举主席团为最高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行政机关,最高法院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司法机关。这个政权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主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政治经济特权;“在苏维埃领域帝国主义的海陆空军不容许驻扎”。大会通过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法、妇女法等,规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贫农中农。  临时中央政府于日发出对日宣战通电,宣告它将“领导工农红军和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实行瓜分中国,以求得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三)光荣终结: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1935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成立,以博古为主席。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改为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以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日,随着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至此,历时5年零10个月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完成了光荣的历史使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走向消亡,而是因为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而转换成地方政权的形态得以继续延续,直至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瑞金的“红场”通向了北京的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承接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
(四)历史地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二个红色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劳苦大众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次伟大预演。……当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这里是共和国的摇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扩大了党的影响,也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以及后来新中国政权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1934年1月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修改,共17条。其基本内容为:1、确定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民主专政,“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2、规定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最高政权机关,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为最高政权机关,中央委员会下设组织人民委员会,处理日常政务,发布一切法令和议决案;3、规定工农劳动群众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政治民主权利,并用政权的力量“保障他们取得这些自由的物质基础”。4、宪法大纲还规定了体现工农民主政权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坚决保护工农劳动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坚决保护少数民族和国际革命友人利益的劳动政策、土地政策、财经政策、对外政策、军事政策、婚姻政策、文教政策、宗教政策、民族政策等。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部反映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参加国家管理的宪法性文件,为后来建立革命政权和法制建设提供了经验。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400622565523646425446621086823653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战斗机发展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