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W541与Thinkpad P50i5和i7的区别有多大大

ThinkPad P51 和旧款P50差距大吗_百度知道
ThinkPad P51 和旧款P50差距大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目前,W540与W541配置都一样,只是外观上W541在触摸板,实体按键上做了回归。
采纳率:73%
酝能源部咎嚎探矿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31被浏览19,217分享邀请回答0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ThinkPad P50评测:你为什么专业的这么熟练?
1为专业设计而生的ThinkPad P50  【PConline 对比评测】说到商务专业,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是ThinkPad,ThinkPad延续至今的ID设计非常有辨识度。就像今天我们手里的P50,第一眼看过去我们就知道这个方方正正的笔记本是ThinkPad,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外观设计下透露出的专业气息。那么气势放足了,那么这台移动工作站的硬实力到底怎么样呢?
  P50处理器采用了第六代Core i7-6820HQ,主频3.6GHz,显卡为专业级的nVidia Quadro M2000M。内存采用了两根8GB DDR4-2133,共16GB。硬盘为512GB的SSD固态加1TB的机械硬盘。
■ 联想ThinkPad P50:为专业设计而生的工作站
  第一眼,我们就能看到P50中传承的家族基因。无论是没有经过过多修饰的外形,还是简单干净的石墨黑配色,都让人对P50产生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我们手中的P50采用的是15.6英寸的4K显示屏(分辨率为)。对设计是来说,更大尺寸的屏幕和分辨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4K屏幕最早的时候也是一些高端工作室率先采用的。此外P50还支持超过180&的大角度开合也非常方便,可以直接将屏幕的内容分享给对面的朋友。
  P50在屏幕上做到了专业,但是对工作室来,屏幕显示的色彩不一定真实的,可能会有色差,时间久了色差会逐渐变大。很多设计工作室都会配备色彩矫正仪,而P50则非常罕见的配备了X-RiTe Pantone专业色彩矫正器,盖上屏幕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完成对屏幕色彩的调节,省去设置调教仪器的时间,提升效率。这一点在普通的设计师PC中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软件还会定时提醒进行色彩校正,保证工作室设计出来的产品在屏幕上就是实际的样子,不会因为屏幕的色差影响实际效果。
  P50在C面上加入了指纹识别,其采用的并不是传统的划擦拭指纹识别,而是和iPhone一样方便的按压式指纹识别。对工作室来说,为了保护设计原稿不被窃取,安全性非常值得深究。ThinkPad的金字招牌给了P50专业安全的保证,而按压式指纹识别的加入降低了增加安全性所带来的麻烦,让设计师更有效率的加密/解锁自己的电脑,不用记冗长的密码,面对麻烦的解锁。
2丰富的接口 扩展能力足够优秀
■ 联想ThinkPad P50:丰富的接口 扩展能力足够优秀
  同样在C面我们可以看到P50杰出的操控部分,这向来是ThinkPad笔记本的优势,也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优秀产品的实践才形成的独特的设计。P50的操控部分比较吸引眼球,按键呈略内凹的弧形,下边缘非常圆润,触感不像硬质塑料那么生硬,很润,键程和回弹力都比较舒适,这个更需要自己的体验而不是我们的描述。除了键盘,P50的六键式触控板操作也非常给力,搭配经典的小红点设计,不离开键盘区域即可实现大部分的鼠标操作。
  操作对于设计师来说很重要,除了电脑自带的触控板、小红点,外接操作设备也是非常重要。设计师电脑经常接很多的设备,如果接口少了将会带来很大的不方便。在这部分P50配备了4个USB3.0接口(两个后面两个右侧)、1个Type-C Thunderbolt v3接口、HDMI接口、Mini DP接口、RJ45网线接口、SD读卡器、ExpressCard以及智能卡读卡器插槽。无论是USB扩展还是外接显示,P50都应付的来,可以说这样的接口配备完全可以满足设计师对于笔记本设备本身接口的使用需要。
  工作室对笔记本的要求往往是长时间、高负载,这就要求设备本身需要拥有更加出色的散热性能。这部分P50可谓下足了功夫,其机身侧边和底部的大规模的散热窗保证了其散热效率。当然这对于P50来讲远远不够,它还采用了全新Flex双风扇冷却系统,真空纯铜导热管贯穿CPU及其他高温区域,在降低温度和噪音的同时,可以实现长时间高性能的稳定运行。
  此外P50底部除了密密麻麻的散热窗,最显眼的就是ThinkPad的标志性扩展坞插槽以及一块90Wh电池,电池支持并且支持自主拆卸,极大的方便了设计师对于电池的保养及更换。
3专业软件对比 专业外表专业表现
■ 联想ThinkPad P50:专业软件对比 专业外表专业表现
  为了能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P50在实际性能方面到底有着怎样的表现,我们同时选择了一款2012年上市的老笔记本来进行对比测试。测试前简单介绍下整个测试流程,我们模拟了设计师的日常工作环境:登陆一个QQ、打开Outlook、用Word和PPT分别查看一个DOD和PPT挡、用Chrome打开8个网页。测试软件部分,这里选用了After Effects、AutoCAD、3DS Max以及Maya这四款分别针对于视频制作、三维绘图、三维设计以及动画制作的专业软件,通过记录软件日常操作的帧率及相应工作时的完成速度来得出结果。
●ThinkPad P50及四年前老笔记本的配置对比
ThinkPad P50
四年前的老笔记本
Intel Core i7-6820HQ 主频3.60GHz
Intel Core i7-2620M 主频2.9GHz
16GB &DDR4 2133MHz
4GB &DDR3 1333MHz
Nvidia Quadro M2000m
Nvidia NVS 4200m
15.6英寸 分辨率
14.0英寸 分辨率
512GB固态硬盘 + 1TB机械硬盘
500GB 机械硬盘
Windows 10
Windows 10
●Adobe After Effect对比测试
  Adobe After Effects简称&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包括电视台、动画制作公司、个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体工作室。在Adobe After Effect测试中,我们选择了一个426MB的1080p片头模板进行实时预览,在1/1、1/2、1/3、1/4画面质量下分别预览视频中的1、2、3、4秒,进行计时(单位为秒),看实际花费的时间。
  实际花费时间越短,性能越高,从实际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来,越高的负载两者差距越大。全分辨率的实时预览属于高压任务,差距已经非常明显了。在实际工作中,设计师使用AE完成进行特效制作后,在预览实时画面时,P50会有着更流畅的表现,能保证查看一个运动的场景而不是一帧帧的PPT,大大提升工作室的工作效率。
●AutoCAD对比测试
  AutoCAD软件是由美国欧特克有限公司(Autodesk)出品的一款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可以用于绘制二维制图和三维设计,通过它无需懂得编程,即可自动制图,因此它在全球广泛使用,可以用于土木建筑,装饰装潢,工业制图,工程制图,电子工业,服装加工等多方面领域,也是很多3D设计工作室的首选。在这里我们一个较大的的3D版CAD文档进行测试,首先进行了操作流畅度的测试,在选用了3DWireframe视图,去掉材质贴图的干扰,用第三方软件记录AutoCAD操作时每秒的帧数,即fps,fps越高越流畅。
  帧数越高,流畅度越高。人眼能感觉到不卡的帧数是24帧,这是对操作帧数最基本的要求。虽然CAD比较不吃显卡的配置,但是全方位硬件碾压带来的领先是绝对的。P50的操作帧数最低也达到了40帧,相比老机器,设计师在使用P50,进行绘图的过程中会更顺畅,更舒心,不会因卡顿而烦躁,提升工作室的工作效率。随后我们对3D坦克进行渲染测试,同时计时(单位为秒)。
  渲染一直是所有项目里最考验机器性能的一点,至于渲染时间自然是越短越好,P50花费的时间基本是老机器的零头,有着接近5倍的领先。强大性能带来渲染时间的缩减最终反映到实际工作上,就是整体效率的提升。
●3Ds Max对比测试
  3Ds Max是Autodesk开发的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广泛应用于广告、影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游戏、辅助教学以及工程可视化等领域。在3D Max测试中,我们选用了两个场景模型,港丽会所模型有1395314个多边形,832927个顶点,Loft卧室模型有个多边形,个顶点。首先在日常的操作操作中查看操作的流畅度(每秒帧数,即fps),fps越高越流畅。
  帧数越高越好,人觉得不卡是每秒24帧,但是要觉得流畅就不是24帧了,至少要达到60帧。专业显卡的优势在这方面就显示出来了,相比老机器25帧左右的操作感,P50 100帧以上的操作明显更行云流水。操作更流畅,设计师也会觉得工作完成得更顺畅了,效率也就会更高了。随后我们对港丽会所项目和Loft卧室进行渲染测试,同时计时(单位为秒)。
  渲染自然是越短越好,而P50最多只花费了老机器五分之一左右的时间,这种领先是硬件的全方位碾压造成的,包括CPU、GPU、内存、硬盘。渲染节省的时间现在看起来只是两三个小时,但对工作室来说,大型项目所节省的时间可并不只是几个小时的问题,会大大加快整个项目的进度,提升更高的效率。
●Maya对比测试
  Autodesk Maya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对象是专业的影视广告,角色动画,电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灵活,易学易用,制作效率极高,渲染真实感极强,是电影级别的高端制作软件,绝大多数的视觉设计工作室都在使用Maya。在Maya测试中,我们选用了一个103MB的小黄人模型,打开后进行日常的操作如:旋转、移动、缩放,打开软件的帧速率显示,记录每秒的帧数,即fps。
  fps越高越流畅,因为Maya对硬件的要求基本与3DS Max差不多,所以表现也都类似,但是老机器的表现只是不卡顿,而P50则是流畅。对设计师来说流畅才是对工作工具最基本的诉求,只有流畅的工作工具才能带来效率的提升。随后我们对小黄人模型进行渲染测试,同时计时(单位为秒)。
  渲染上有着专业显卡的P50优势明显,耗时更短,有超过三倍的领先。和3DS Max一样,大型项目渲染节省的时间会成比例的增加,缩短整个工作室项目的工期,提升工作效率。
4烤机项目坚挺72小时
■ 烤机稳定性测试
  性能给力,但只能是一方面。对工作室来说来说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长时间的画图或者处理图像,在保存前死机一次就真是从大喜直接跌落到了大悲。对视频工作室以及3D工作室来说也是如此,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完成了最初始的制作后,作品将进行长时间的渲染工作,整个机器处于极高的负载下。而如果在漫长渲染环节的最后一节死机了,那么整段渲染时间就都浪费掉了,只能重新渲染。所以我们针对设计师PC推出了72小时烤机测试,分为专业软件烤机和烤机软件烤机。
●专业软件烤机测试
  因为老机器在普通测试中就出现了死机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对新机器进行烤机。我们首先对机器进行了常规模拟实际软件的测试,在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我们通过脚本实现了AE的批量渲染,在完成渲染后脚本会删除渲染完成的视频,循环渲染。这一过程我们将在持续24个小时后,使用热成像仪对机器温度进行测试。
AE渲染烤机24小时后
  相对来说AE的烤机压力相对其他两个烤机测试来说低一些,所以温度并不会达到这台机器的极限,更不会出现死机重启的现象。P50应付的很轻松,烤完进行日常的一些操作依然非常流畅。在实际应用中,视频工作室在使用P50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感受,会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感受上更流畅,制作更快速。
  我们接着使用3DS Max进行更为严苛的测试。因为3DS Max自带命令行渲染命令,所以我们仅需循环调用命令行渲染命令并删除渲染生成的文件即可这一过程将持续48小时。我们将使用热成像仪在渲染24小时和48小时的节点进行测量。
3DS Max渲染烤机24小时后
  相对来说3DS Max渲染对机器的压力更大,在烤过24小时后,P50达到了极高的温度,但操作并没有感到卡顿。而且高温的区域基本集中在底部的出风口处,其他区域仍维持在30~40℃,仍是可以舒适操作的。这一情况反映到实际中就是,一个3D设计工作室在日常操作中可以不用担心高温让机器死机或者重启,而且渲染工作完成后,也可以及时查阅修改。
3DS Max渲染烤机48小时后
  在3DS Max烤机的后24个小时和之前的区别不大,依旧没有意外出现,没有变卡顿,而且温度也基本能维持不变。P50能将热量控制成这样,维持正面相对舒适的温度,Flex双风扇冷却系统功不可没。我们模拟设计师日常工作,以最高负载的项目连续测试了72个小时,包括24小时的AE渲染以及48小时的3DS Max渲染,P50全程都保证了不死机、不重启,而且完成烤机测试后,整机的流畅度依然维持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对于一个工作室来说,这样的稳定性才该是首要关注点。
●烤机软件烤机测试
  接着我们使用了更为严苛的烤机软件进行72小时烤机测试。3DS Max的专业软件测试的峰值负载很高,但在持续性上不如烤机软件。烤机软件会让机器无时无刻不处在满负载模式下,这样的72小时测试对机器是个大考验。GPU部分我们使用Furmark进行烤机测试,CPU部分我们采用Intel Burn Test(IBT)进行烤机(有bug,长时间运行有可能会报错,我们会及时重启IBT,夜晚使用Furmark自带的CPU烤机进行烤机)。3&24小时的烤机负载远超工作室日常使用场景,这是一种极限测试状态,会将PC置于持续的高温工作状态中,能通过就证明P50的元器件质量以及散热设计。
烤机软件烤机24小时后
  我们在24小时的节点,对屏幕进行截图,同时拍摄了笔记本的热成像照片。每跑过24小时,图中的resets都会加1,同时时间会归零,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resets已经变成了1。最高温度也上升到了50℃,但是P50依旧处在稳定的运行状态,烤机画面和风扇都没有异常状况。
烤机软件烤机48小时后
  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resets已经变成了2,48小时内整个机器的负载维持不变,但温度也没有大变化,维持在了50℃左右,烤机画面无异常,风扇主板等也没在高温状态下出现问题。
烤机软件烤机72小时后
  最终图中的resets变成了3,也就意味着P50成功坚持了72小时。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温度没有大变化,Flex双风扇有着令人惊异的表现,而且噪音并不如大多数游戏本那么疯狂。经历72小时的严格测试后,P50依旧没有任何问题,相信再继续72小时对P50也不算什么,这种3&24小时的满负载在实际场景中并不太出现,能通过这种程度的烤机测试意味着P50的质量和稳定性都处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对工作室来说这种高性能高稳定性的专业设备才是首选。
■ PConline 评测室总结
  对设计师来说,工作的主力工具变成了电脑,但就和以往为追求感觉选购合适的画笔一样,电脑的选购也应该如此,在精品之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产品。但是一个产品,有着自己的秉性,并不是选择好的就是能用得好,还是需要注意一些平时用电脑的习惯。从Windows 10开始,基本自带的防护软件就能满足一般的防毒需求了,而且自身的优化也相当到位,额外安装一些甚至多款优化软件只能让系统变得更乱,如果有对其中某项功能的需求,如同电脑管家里的ARP防御等等,仅仅装一款就好了,不要乱用所谓的优化。走正确的路,才是提升效率的最佳方法。
  而对工作室来说,出身商务世家的ThinkPad P50拥有无法让人质疑的专业性,单单传承其中稳定和安全的DNA就足以让人倾心,更何况P50在解决设计师痛点提升工作效率上非常在行,也拥有更高的稳定性。选择P50带来的并不仅是个体效率的提升,像是自带色彩调教仪,相比独立的调校仪可以为设计师省下不少时间,而一个工作室有更多的P50就会比老电脑、非设计师PC省下更多的时间,提高整个工作室的运行效率。商用电脑需要的不仅仅是够用,而是好用。
  一个能解决设计师痛点且满足性能要求的全能型设计PC,对工作室来说明显是更佳之选择。此外,对于设计工作室的PC采购,尽量选择设计师专业定制化的PC,尽管在短期内会增加支出成本,但长期来看,专业化设计师PC的高稳定性、高性能能够保证工作室长时间高效率的工作,同时降低日常运维的成本,为工作室带来能多的生意和客户。
总排行榜我在第100位之后
参考价:¥41799
网友评分: 0
笔记本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31被浏览19,217分享邀请回答0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黑粉信仰:ThinkPad P50移动工作站国行顶配 评测_使用评测_什么值得买
黑粉信仰:ThinkPad P50移动工作站国行顶配 评测
一台笔记本一辆车,因为国行顶配价格高达4万+,这显然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但有个偶然的机会得以从朋友那里借来用了一个多月,甚至还带出去几回炫酷过,感觉自己Biger顿时高了起来,现在本本已“逝”(归还了),这篇评测缅怀纪念一下(&当然也为了刷新下自己原创投稿的产品最高价,显摆一把&)&序:为了不会忘却的纪念从1992年ThinkPad品牌创立,第一台ThinkPad700C问世,黑色机身、小红点就成为了20多年来广大拥趸追捧的标志性符号。我的第一台小黑正是联想收购IBM的PC和笔记本全球业务后的两年以后,而且是一代很经典的T43,当时刚离开家到深圳在华强北做IT民工,当时带指纹B格极高且耐用口碑极好的T43是大家心目中的最理想移动生产力工具了….这台T43伴我走过2年多时间,直到后来用X系列比较多,闲置太浪费卖给同城一个小哥为止没给我惹一丁点麻烦,从此沦为小黑粉。后来因为出差比较多,老往外跑的时候虽然T43同代同规格本本中已经算较轻,但X61极度吸引了我,08年初夏某个慵懒的午后还是跑到华强市场找朋友拿了台开始双修。在以前那个硬件性能并不过剩、更新很快的时代,X61算用了很久,直到2012年底黑周五的X230之前它都是我家使用率最高、使用时间最长的笔记本,虽然记录已经快被X230打破,但感情之深无可替代,以至于最终也没卖二手在我爸爸那里发挥余热到老人家去世…… X230也是一代经典,目前还在服役不说还是我在张大妈第一篇原创中的主角之一:因为比较懒,绝大多数时间在SMZDM都是潜水和长草、中毒中...爆料也不算多还经常因为懒爆料信息过于简单而被小编毙掉...这两天新收到的东西还算是领域内神器,发现居然上市这么久SMZDM都木有晒单过,而且正好拍了些照片就拿来作为偶的处女晒吧老牌IT厂商华硕从板卡起家伴随偶的DIY用机史不知不觉回头算| 赞108 评论157 收藏252& & 所以当朋友有机会让我使用一个月ThinkPad最新顶配P50的时候我的心情还是相当兴奋的,毕竟长久没有感受到过小黑的最新机型了,IBM蓝褪去后虽然怀旧一族常在缅怀,但科技的进步和配置的提升、时尚元素的加入还是大势所趋,小黑的经典元素大多还在,ThinkPad仍然永远值得期待。一、 开箱和外观1、R系列消失,新L和E系在两个方向发展,而不同于X1系列和S系列等的颠覆性进化,ThinkPad商务、专业用途的的X/T/W/P四个系列(不过据说以后P系列将全面接管W系列产品线,成为Thinkpad唯一专业向笔记本代号了)维持了一直以来小黑系列的大多数经典元素和外形,每个小黑迷甚至是对电脑产品不太熟悉的人也能一眼识别出“哇,这是Thinkpad笔记本“,这就是从IBM到联想,这个品牌笔记本的成功之一:2、屏幕可翻转180度,熟悉的味道从视觉甚至嗅觉传来,这是我第一次较长时间使用ThinkPad全键盘的笔记本,小红点的非居中布局让我稍微熟悉了下就很快适应,不得不说如果不追求最佳便携性,全键盘作为生产力工具使用起来确实更舒服和效率高不少,当然相比我以前用过的小黑,即使黑屏P50带给我最大视觉冲击的是15.6寸4K分辨率的屏幕(X230只有12.5寸 ):3、当年在镜面屏刚刚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ThinkPad就坚持雾面屏的设计,商务系列一直维持这个特点到现在,个人觉得非常值得这种坚持,虽然第一眼通透度上不那么讨好,但实际长期用起来一块好的雾面屏实在比镜面屏好用多了,对视力也是一种保护:4、A面照例是手感舒服细腻的类肤质感,虽然一样油手很容易留有痕迹,A面其实除了下图左上角ThinkPad的LOGO醒目,右侧边下角还有Lenovo的阴刻LOGO但是很小很不显眼,看来联想可能是想强化ThinkPad品牌:5、底部除了连接坞接口外布置了大量散热进风孔,这对于一台工作强度较高的移动工作站很有必要,电池并没有像X系做成通长,只在一侧的部分,也是为了有更好的扩展性和更充分的布局设计空间:6、C面一向是ThinkPad引以为傲的资本,经过多代细节优化的全尺寸键盘仍然堪称码字最舒服的笔记本键盘,经典小红点永远那么打眼,面积也很大,而新型的触碰指纹识别已经不再有老型号那种绿光也隐没在右侧掌托中很和谐,高配左侧掌托则预置了校色仪:7、右侧边上部安排了出风口,因为15.6寸的尺寸,其实热风并不会直吹握持鼠标的手,所以不用担心,接口则安排了3.5mm耳麦插孔、USB3.0两组和Mini DP输出:8、机身转轴后侧(A面果然指纹已经留下)两组USB3.0其中一组支持关机充电和具有更大更稳定的电流输出;其他是千兆LAN RJ45接口、雷电3接口(兼容Type-C)、HDMI输出和AC电源适配器插口:9、机身左侧是新规格的EC扩展卡槽和支持SDXC的高速读卡器口:10、左侧边靠近掌托位置预留智能卡读卡槽:11、ThinkPad高端专业系列现在都预置或可选爱色丽校色仪,这对于平面或者视频工作者以及摄影爱好者都是个大福音,毕竟出差工作如果笔记本之外还得额外带着一套校色仪实在是太麻烦了,笔记本自带随时盖上盖子就能自动校色,这是我下个本本追求的理想配备了:12、为了信仰来个C面ThinkPad特写:&13、ThinkPad经典特色之一的独特合金转轴,右侧转轴内测印着P50型号,C面上部整条扬声器开口防尘网,C面右上是传统开关按键:&14、按下开机后A面ThinkPad的红点信仰灯会亮,而且亮度刚好,低调不刺目不张扬,隐隐心中升腾信仰的自豪感:15、永恒经典,小黑粉最爱的小红帽,这抹最亮丽的红色在IBM到联想的这20多年中从未褪色,指点杆当年ThinkPad、HP、DELL商用本中风靡很久,但绝大多数人提起指点杆想到的就是ThinkPad这款小红帽了,适应后比触控板移动快很多配合按键双手使用效率并不比用鼠标低太多,飞机、动车上的利器:而thinkpad键盘的手感仍然可在本本中称雄,键盘背光和X230以来基本一样,但没有了屏幕顶框的上照模式:16、P50的多指触控板面积很大触感也很好,上下六键几年前的设计在一些小黑迷的强烈呼唤中回归,然而个人还是固执的认为用小黑就得用小红帽…&17、右侧掌托方向键下位置是类似手机的接触式指纹识别器,相比老式的来说识别速度和识别率进步是一方面,更主要的个人觉得是完美隐藏于掌托黑色中,不像老款那么突兀:18、屏幕转轴后侧两边也都设有不少排风口和热管散热鳍片,帮助整机更快散热:19、背面电池拆卸开关处特写:20、扩展坞接口处特写:21、底部散热孔主要进风,所以全覆盖了防尘网,小黑的耐用品质一贯出色,细节见用心。背部四角长脚垫放置更稳固:22、屏幕下边框硬盘灯特写,顺带说句因为15.6寸空间大的关系,可以内置更大尺寸更好的扬声器,P50这条外放喇叭表现在本本中还是可以的:23、打开的电池仓,内部隐藏了一个SIM卡插槽,如果选的机型带有,可方便的使用3/4G移动网络上网:24、电池特写,90Wh,续航表现还是很不错,后面再说:&25、电源适配器:26、全球电压100~240V输入,输出能力最大达到20V 8.5A达到170W,在这么大功率的电源中尺寸重量就还都不错,充电器外壳工艺触感与笔记本非常匹配:27、电源插口采用Think系列新界面,不用担心插错且不易脱落:二、系统信息和硬件配置官方规格表就不上了,只列亮点规格:1、P50顶配的CPU采用E3-1505M V5,采用14nm最新工艺,黙频2.8G,睿频最高可达37倍,日常高负载运行频率在3.4G,4核8线程8M L3缓存,拥有对ECC内存校验的支持及更好的稳定性,属于工作站、服务器首选的XEON志强家族,最大热功耗45W:2、内存默认使用了两条HY单条8G DDR4 2133内存,默认时序15-15-15-36-2T,ThinkPad P50最高支持扩展安装4条16G总计64G DDR4 ECC内存:3、显卡部分,P50除了集成的HD P530集显,一大亮点是采用了在笔记本平台专业显卡中规格很高的Quadro M2000M,拥有640个着色单元、4G GDDR5显存,128位,像素和纹理处理性能达到17.6GPixel/s和43.9GTexel/s,支持DX12,核心黙频1.1G:4、P50顶配采用了一块三星SM951 NVMe 512G SSD+一块1T机械硬盘的搭配,SM951在AIDA64中被识别为950Pro,不过性能差不多,512G版本采用三星原厂40nm V-NAND MLC颗粒,具备512M缓存,使用PCIE3.0X4通道,拥有市面顶级磁盘性能,而1T机械硬盘就是用来做仓库存储的了,低发热低功耗是主要特点;此外P50可以扩展安装两块PCI-E SSD硬盘+一块2.5寸机械硬盘,或2块2.5寸机械硬盘+一块PCI-E SSD硬盘,同型号容量两块硬盘可做RAID0/1,进一步提高磁盘性能或数据安全性:5、主板芯片信息,北桥芯片属14nm工艺WS工作站芯片组,南桥CM236 22nm,集成Realtek的ALC298声卡:6、液晶屏LQ156D1JW05是夏普的一块IGZO TFT-LCD 8bit屏,拥有的RGB竖条结构真4K分辨率,最大亮度330cd/m2、176度的垂直水平视角、实测P50上这块屏达到了99%的SRGB色域和85%的ARGB色域,优化还不错,但最高亮度只有270左右没有达到屏幕本身设计的330,估计是一定程度考虑省电和面板寿命的原因:三、校色和设置中心解析1、有了好的屏幕还需要有准确的颜色,虽然P50自带预装的爱色丽校色仪属于移动版本专用的低阶产品功能有限,但追求准确的色彩定期进行校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像外接校色需要繁琐的操作,ThinkPad P50这种校色实在省心,只要运行校色软件后按提示盖上上盖,校色程序就开始自动运行:A面LOGO处的红点会亮灯闪烁提示,几分钟就能完成且用扬声器的滴滴声提醒你完成:2、Lenovo设置中心界面功能一览(图片流):3、Lenovo Companion界面功能一览:4、此外ThinkPad顶配搭载有移动上网卡的机器插入SIM卡或者使用LAN接入的情况下可使用预置功能方便的实现AP热点软路由功能:四、性能测试1、CPU相关性能测试,内存因为受限频率性能并不亮眼,但CPU性能在笔记本专用CPU中已经极为出类拔萃,作为移动生产力工具绰绰有余:R15单核分数154很接近台式机I7-4770K,多核721分也大幅超过台式机I7-3770K:2、GPU性能R15来说,Quadro M2000M显卡OpenGL项目的性能在移动平台非常突出一骑绝尘:游戏效能来说当然和台式机平台和电竞没办法比,但专业移动工作站和商用本中也很突出,Cloud Gate总分16838,其中GPU分数达到了27829分,测试过程中温度控制也比较理想:3、PCMARK部分:磁盘性能取得5086的高分,得益于采用的512G NVME三星SM951 PCIE:家庭项目得分4019表现了P50突出的网页浏览和媒体处理能力等Office软件项目得分3301很高,adobe组件安装因为不全未能测试,但是整体性能在移动平台肯定也非常突出:相比HOME更为全面体现日常综合应用的创新项目,得分高达5067:4、SM951 NVME SSD硬盘专项测试性能彪悍,如果再扩展一块组成RAID0,这磁盘性能是要飞呀…:五、对比老ThinkPad X230大小虽然比X230大了很多,配置和散热也都强悍更多,但其实重量增加幅度还是令人惊喜的,P50在保障性能的同时也保持了不错的便携性。本身屏幕素质特别是色域、色准就好过也是IPS屏的X230高配,经过校色后更为突出:六、续航和发热1、续航,ThinkPad P50续航表现不错,在50%亮度WIFI在线播放优酷超清电视剧情况下连续播放达到8级,约400分钟多点,近7小时;而测试期间模拟一般日常OFFICE、PSLR处理照片应用和浏览网页等混合应用情况下,同样50%亮度、WIFI上网情况下也达到近6小时续航2、环境温度16度,连续运行10分钟3DMARK后的热成像图:(1)正面,最高发热区域38.1度,掌托部分温度相当低,很舒适毫不影响使用体验;(2)背面:平均温度33度多,掌托区域温度非常低,最高温度45.4度,在屏幕转轴下面靠近中心区域位置,也相当理想:七、总结& & 定位来说以往W系列出现后有点相对模糊,记得刚出现是作为宽屏商用系列,后来转变为专业向,但性能配置跨度有些大还存在低功耗版的CPU,容易使用户混淆,现在开始Thinkpad要用P系列来定位专业移动应用平台,去除了低功耗版CPU的配置,会让专业用户选择更明晰而不用在P和W两个系列间摇摆。而作为一名非专业影像和图片处理行业的普通用户第一次体验了ThinkPad的顶级移动工作站,虽然专业向应用测试对比没条件比较,但仅仅从PS/LR对4000万像素图片处理的速度来看已经比ThinkPad X230高配或者ASUS UL301LA顶配提升不能简单用巨大来形容,直观感受速度都快了2、3倍以上,可想而知作为专业视频处理软件和3D建模应用等,在有N卡优化加成下效率比一般移动平台的提升将是更为可观;而ThinkPad P50在常规应用、平衡性能模式、50%亮度的续航、散热效率、热量分布等方面都比一般笔记本和超级本好一些(超级本基本只在节能模式和低亮度屏幕有可观的续航);个人觉得更出色是作为一块4K广视角雾面屏,ThinkPad P50的色彩表现很出色,远远好于高配X230和UX301LA顶配上的两块768P 1080P IPS屏,特别带有非常方便使用的爱色丽校色仪对于移动工作站来说很称职。主要优点:1、XEON E3-1505M V5芯片搭载SM951 512G NVME硬盘、Quadro M2000M 4G显卡,性能在移动平台实属顶尖表现;2、4K分辨率的15.6寸夏普雾面屏表现可圈可点,搭载的爱色丽校色仪使用非常方便快捷;3、在拥有顶级性能和优秀视觉表现的前提下,整机厚度、重量、扩展性兼顾的比较到位,且拥有全面充足的接口;4、键盘、小红点保持了传统经典手感,而散热设计和噪音控制在高性能移动平台中也比较出色;5、ThinkPad经典设计元素的保持和触控板上下6按键的回归以及新指纹外观和谐统一让P50整体属于应该能成为较经典设计的一代机型。主要缺点:1、价格,国行定价高达4万+,是否门槛拒绝了不少想感受专业小黑本不愿意买水货的用户?2、作为高价的顶配专业移动工作站,标配附件几乎可以说没有,如果标配第二块电池可替换使用,标配扩展坞或者一些高品质的视频输出线材应该会让高端用户点赞。3、购买渠道不方便,似乎天猫和京东的直营渠道、官方旗舰店都没有这款顶配在销售,想买的需要去第三方店铺。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81)
赞59评论48
赞18评论11
莱克魔洁M8 Lite立式多功能大吸力无线宠物吸尘器
特洛Tello无人机
indelb英得尔 T20 双温双控智能车载冰箱
唯品会 正品鉴定官招募
全球自然挑战系列之西澳大利亚十大挑战
乐歌 V9 乐小白 多感官办公学习车
GEARLAB燃烧装备实验室 超轻动态保暖羽绒服
赞40评论52
赞51评论97
赞19评论48
赞1058评论580
赞793评论420
赞510评论446
赞429评论287
赞412评论277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3 i5 i7区别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