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的底是不是汤氏纺机的自主研发路

&主题:D5、D500可以看出鞋厂简直鸡贼王中王...
泡网分: 2.826
帖子: 1375
注册: 2011年07月
之前D5的入魔消息满天飞,D500愣是一点都不给你透露,等着CES爆冷,丢重磅炸弹。
看这次的新对焦系统也看得出:总共153点,55点可选。总共99点十字点,35点可选。大家眼熟么?这不就是当年感动家那个45点系统的玩法么!先是出个总共45点,19点可选的机子,等到几年后出1D4升级为45个点全都可选...
那么尼康以后的出牌套路很明显了,等出D6的时候对焦系统大体不变,升级为153个点全可选就齐活了!简直被感动带坏了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11883&&回帖:74 &&
泡网分: 4.027
帖子: 2922
注册: 2011年07月
steven0422 发表于
不能选又不代表不能用……太密了感觉也没啥用,毕竟我看自动对焦时,每次响应的对焦点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没多少时候细分到某一个点。当然,到底效果如何,还是得有评测了看看。
泡网分: 1.999
帖子: 1376
注册: 2013年04月
<font color="#fun 发表于
就可选的对焦点来看,还是比不上7d2的65点全十字对焦加中央双十字对焦吧。不能选又不代表不能用……
泡网分: 0.118
注册: 2015年11月
左岸的小熊 发表于
F2H 在1980年定价1800美元,购买力相当于2010年的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0美元=约35000人民币,还好价格实在。
如果全新,那相当可观了。别的论坛看到二手卖出过一个,2万8,不算新。
泡网分: 4.027
帖子: 2922
注册: 2011年07月
就可选的对焦点来看,还是比不上7d2的65点全十字对焦加中央双十字对焦吧。
泡网分: 2.826
帖子: 1375
注册: 2011年07月
maolegemi 发表于
又是Aptina的吧。。。一年多前Aptina刚拿到跟SONY的交叉授权协议,开始搞被罩。。。而且,2000W像素左右的被罩底,没准又会是索尼的那块到处卖的老汤底哦。。。佳能松下跟三木星都用过,加点对焦点不是啥问题。。。尼康的所谓“自主研发”还不如天朝呢。。。天朝起码自己做做,尼康是自己提技术要求给钱别人代做。。。说到底,无论是索尼、Aptina还是瑞萨半导体,都还是别人的。。。
而且我强调了,那个JJ系列根本就不是尼康的主打产品,只是用来代替以前卡片机的位置的,兼有点微单跨界的意味,只要不是用在主打产品上就木有啥意思,管你是不是第一个用的,还是柯达那个例子:第一部数码相机是柯达的,可它当年只是想暂时占个坑,实际主打的还是它的胶卷。。。呵呵,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小道消息整天嘀咕。前面说的是CMOS内置相位对焦点,这个技术是尼康最先发表专利最先做出来实用化的,视而不见?你说是别人做的,请拿出证据啊,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谁不会?我说大法家CMOS技术全是尼康教出来的行不行,不就是扯嘛。
还给钱代做呢,当年D3的那个时候出钱谁给你研发,佳能给尼康做全幅底?索尼做?Aptina做?索尼 Aptina那个时候研发得出来能实用化的全幅底嘛?简直笑死人 反正想刻意黑什么东西的话事实都可以置之不理的。
泡网分: 19.627
帖子: 13960
注册: 2012年07月
elixirlee 发表于
那么请问J5这块内植相位对焦点的2080W背照底是哪家研发的?
而且尼康早在09年就发布了CMOS内植相位对焦点的专利,还是第一家实用化的厂商。
又是Aptina的吧。。。一年多前Aptina刚拿到跟SONY的交叉授权协议,开始搞被罩。。。而且,2000W像素左右的被罩底,没准又会是索尼的那块到处卖的老汤底哦。。。佳能松下跟三母猩都用过,加点对焦点不是啥问题。。。尼康的所谓“自主研发”还不如天朝呢。。。天朝起码自己做做,尼康是自己提技术要求给钱别人代做。。。说到底,无论是索尼、Aptina还是瑞萨半导体,都还是别人的。。。
而且我强调了,那个JJ系列根本就不是尼康的主打产品,只是用来代替以前卡片机的位置的,兼有点微单跨界的意味,只要不是用在主打产品上就木有啥意思,管你是不是第一个用的,还是柯达那个例子:第一部数码相机是柯达的,可它当年只是想暂时占个坑,实际主打的还是它的胶卷。。。 本帖最后由 maolegemi 于
20:38 编辑
泡网分: 39.688
帖子: 6822
注册: 2003年05月
laub_0009 发表于
F2H,10fps,1978年底的产品。
F2H 在1980年定价1800美元,购买力相当于2010年的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0美元=约35000人民币,还好
泡网分: 52.963
帖子: 8411
注册: 2003年09月
必须是这样,不然D6怎么办?装备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这都是同时的,否则就要被动挨打了,什么装备都是如此!
泡网分: 0.118
注册: 2015年11月
TsunamiKiO本人 发表于
所以做成固定反光板也沒有意義 並沒有提升速度。12張/s跟焦逐一測光連拍基本已經是單反的極限了 這是反光鏡系統這一機械部件的客觀限制呢我们不用讨论了吧,我说的话,你似乎听不进去么。这样透明的隔离状态也算常见。
泡网分: 2.826
帖子: 1375
注册: 2011年07月
mark1008 发表于
影响拍摄速度。
每个人拍摄的习惯不同,我基本上只用中央点抓拍,实际上速度最快。抓拍一般都习惯用中央对焦点或者附近的点。毕竟抓拍要求速度快不能迟疑,拍到就是赚到,不可能慢悠悠的讲究什么构图光线之类的。
但是摆拍、慢拍的话,对焦点数量多用起来也会方便很多。不可能全是中心构图,黄金分割点用的也是很多的。
泡网分: 13.241
帖子: 5264
注册: 2010年06月
TsunamiKiO本人 发表于
所以做成固定反光板也沒有意義 並沒有提升速度。12張/s跟焦逐一測光連拍基本已經是單反的極限了 這是反光鏡系統這一機械部件的客觀限制呢胶片时代,过片速度是个问题,毕竟这不是电影机。
泡网分: 34.913
帖子: 14283
注册: 2007年10月
elixirlee 发表于
可选的点越多,构图的自由性越大啊...影响拍摄速度。
每个人拍摄的习惯不同,我基本上只用中央点抓拍,实际上速度最快。
泡网分: 1.77
注册: 2015年12月
laub_0009 发表于
F2H,10fps,1978年底的产品。
所以做成固定反光板也沒有意義 並沒有提升速度。12張/s跟焦逐一測光連拍基本已經是單反的極限了 這是反光鏡系統這一機械部件的客觀限制呢
本帖由 iPhone8,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642
注册: 2012年03月
elixirlee 发表于
可选的点越多,构图的自由性越大啊...补充一下:再也不用麻烦半按对焦后移动构图了,也容易在遥控拍摄的时候选择对焦了
泡网分: 2.826
帖子: 1375
注册: 2011年07月
mark1008 发表于
要那么多点可选干什么? 影响拍摄速度。
只要最广范围的9点可选最好用,其它的作为追焦和区域对焦使用就好了可选的点越多,构图的自由性越大啊... 本帖最后由 elixirlee 于
08:35 编辑
泡网分: 2.826
帖子: 1375
注册: 2011年07月
maolegemi 发表于
不算是他自己的粮,毕竟CMOS总是用别人的…这个对焦点系统也是别人集成的那么请问J5这块内植相位对焦点的2080W背照底是哪家研发的?
而且尼康早在09年就发布了CMOS内植相位对焦点的专利,还是第一家实用化的厂商。 本帖最后由 elixirlee 于
08:34 编辑
泡网分: 34.913
帖子: 14283
注册: 2007年10月
要那么多点可选干什么? 影响拍摄速度。
只要最广范围的9点可选最好用,其它的作为追焦和区域对焦使用就好了
泡网分: 0.118
注册: 2015年11月
TsunamiKiO本人 发表于
那他們也是不可能12/14fps連拍吧F2H,10fps,1978年底的产品。
泡网分: 0.893
注册: 2015年05月
153个点都可选也没必要吧,好麻烦的说
泡网分: 19.627
帖子: 13960
注册: 2012年07月
elixirlee 发表于
还好吧。。。从v1 j1到v3 j5,对焦性能一直在进步,今年v4也要出了。
关键在于:机型是死的技术是活的,技术储备一直在进行。手中有...不算是他自己的粮,毕竟CMOS总是用别人的…这个对焦点系统也是别人集成的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77
注册: 2015年12月
laub0004 发表于
不见得,可以采用F2H或者EOS1RSn的原理那种固定反光板。...那他們也是不可能12/14fps連拍吧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06.757
精华: 5帖子: 54375
注册: 2003年09月
peterhong 发表于
要是中间三排上下能各多出一方格就好了如能在原有基础上多出一圈十字对焦点就会有一个质的地高!
泡网分: 40.42
精华: 1帖子: 2822
注册: 2001年12月
xhdwell2003 发表于
D5这点确实很无语所以说没什么惊喜对
汽车论坛版主
泡网分: 346.006
精华: 13帖子: 102761
注册: 2001年03月
量产型教授 发表于
D5目前只能实现在照片浏览模式下以触摸的方式完成翻页、放大缩小等等操作,但是D500好像是可以全时触摸的。考虑是D5为了专业人士而设置的自我禁锢,如果全时触摸在D500上评价好,再用固件更新的方法在D5上补充。可以在D5s上改进。
泡网分: 23.699
精华: 2帖子: 10385
注册: 2009年02月
退烧单反多年的路过感叹下:发展真快,七八年前俺用的D60才三个对焦点呢,好多人还说一个就够了呢,为了这事论坛上打嘴仗,这才几年,已经到了一百多对焦点了,照样打嘴仗,再过七八年会不会一千多个对焦点了呢
泡网分: 0.266
帖子: 1047
注册: 2015年06月
TsunamiKiO本人 发表于
這是單反機械原理的限制。再增大對焦面積勢必要影響高速連拍和增大體積。況且D5對焦面積已經比老款增加了30%了不见得,可以采用F2H或者EOS1RSn的原理那种固定反光板。
泡网分: 0.266
帖子: 1047
注册: 2015年06月
炸弹一样安静 发表于
问题是对焦点覆盖仍然没啥大提升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厂商都乐意给一个空泛的XX个对焦点的数字,但是,没有一个厂家敢宣布:本对焦系统占画幅面积的百分比数值。
泡网分: 3.928
帖子: 3901
注册: 2006年10月
一起飞 发表于
100多个点,可以当做辅助对焦点,追焦用。太多的可手动控制的对焦点,操作起来太过复杂,反而降低了拍摄效率,D5可是奥运机,拍摄效率是第一位的。如果都可以选的话,在菜单里加入单点选择或者组选择即可,甚至改成55点,11点都行,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很简单。倒是摇杆控制不甚方便,或者直接改成触摸对焦。
泡网分: 4.201
帖子: 1878
注册: 2002年02月
100多个点,可以当做辅助对焦点,追焦用。太多的可手动控制的对焦点,操作起来太过复杂,反而降低了拍摄效率,D5可是奥运机,拍摄效率是第一位的。
泡网分: 27.77
帖子: 9175
注册: 2005年11月
前路码字2 发表于
你说的不就是俺用的佳能老5d吗?
如果你有d5,我忍痛割爱,和你换。换吧!!
&版权所有:&&&&尼康做错了什么?为何100周年大庆却过得如此寒酸?尼康做错了什么?为何100周年大庆却过得如此寒酸?从耗子胖成猪百家号说起尼康这个品牌,很多摄友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它一度是美好的回忆,但最近几年却问题迭出,让人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究竟尼康是如何从“单反老大”沦落到今天“尼康药丸”的地步?(药丸—谐音—要完)耗子哥开扒开扒一下期间的一些故事——欢迎抛砖引玉,期待各位看官的补充。一、尼康的第一宗罪——对F卡口抱残守缺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开始研发自动对焦相机,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也在同步发展。这个时候,佳能敏锐的发现现有的相机卡口很难满足日后电子化发展的需求。于是毅然放弃FD卡口,推出全新的EF卡口。而尼康则选择了继续沿用F卡口。关于这个事件,有评论表扬佳能是“壮士断腕”,而我也看到很多文章批评佳能“抛弃老用户”。然而不管怎么说,佳能的EF卡口是成功了,而且由于全电子化设计、又具有当今135系统中最大的口径,到目前还是最佳的相机卡口。而尼康的F卡口呢?我来给大家开扒一下:1、相机进入自动对焦时代之后,尼康给相机的机身设计马达,然后通过一根“螺丝刀”跟镜头连接,用机械传动的方式实现自动对焦。这就是尼康的AF系列镜头。而这种做法无疑是失败的,因为镜头的规格不一,对焦驱动的需求也不一样。对焦镜片重的大光圈定焦镜头,在机身马达的驱动下,不仅对焦慢,而且“刹车”不灵,在体育摄影上被佳能的USM马达镜头打得落花流水。其次,尼康的机身马达是根据相机等级分层次的,D1、D2系列的马达很强劲,而D50、D70的马达就显得很“弱鸡”。而到了后面尼康为了节省成本,推出了D40、D60,居然连机身马达都没有了!这就是尼康历史上的第一代被摄友戏称为“太监机”的产品。不支持AF镜头的D40、D60。其次,F卡口的正面给了对焦螺丝刀跟光圈拨杆,电子触点没位置放,尼康的设计是将电子触点放置在镜头后组的侧面,这就进一步的缩小了F卡口的后组直径。这也是尼康在自动对焦时代无法设计F1.2镜头的最关键原因(因为后组没位置了!)你以为D40、D60不支持AF镜头的故事就结束了?不,那只是一个开始,尼康这些年还在继续为抱残守缺的F卡口赎罪。1、尼康全面淘汰AF镜头,向佳能学习,全面马达镜头化。(AF镜头淘汰——全面AF-S镜头化)这个过程中,推出了大量不带机身马达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是无法使用AF镜头组的。2、尼康也向佳能学习,全面取消光圈机械拨杆。这就是电磁光圈镜头系列,而没有光圈拨杆的镜头在老机身上无法使用。3、尼康再向佳能学习,开发步进马达版本的镜头——AF-P镜头,而这些镜头同样是无法在老机身上使用的。看到这里,是不是该“呵呵”一下?当初尼康为了兼容老用户而对F卡口抱残守缺。而今,15年不到,尼康机身跟镜头居然出现了3次不兼容的设计!在这里也顺便说一下我当年换门的原因,当年有一段时间非常喜欢尼康的AIS镜头,买了AIS50 F1.2、AI24 F2.0等等一堆手动镜头,而选择尼康机身的话,尼康必须上D300、D700系列才能兼容这些老镜头测光,而且尼康的手动镜头合焦只有取景器的小绿点提升,无法调出提示音。而用佳能,即使是最差的1000D,加一个300元的电子接环就能很好的兼容尼康的这些手动老镜头。下面是我当年的玩法,佳能5D+尼康AIS50镜头二、尼康第二宗罪——罔顾现实,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佳能的首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1Ds于2002年11月发布。而尼康的首款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D3则是2007年8月发布。在此期间,由于尼康没有全画幅数码机器,在舆论上处于劣势,因此尼康引导当年的媒体、意见领袖宣传的著名论调:“截幅赚长焦”、“全画幅边缘不好”、“全画幅镜头用在半画幅机身上更好”。尼康不仅是这么宣传的,而且还身体力行了,有一段时间,尼康出品的镜头设计上都忽略边缘画质,因此第5代70-200“小竹炮”上了全画幅机身之后,边缘远不如第四代产品AFS 80-200(DGP大钢炮),结果只能是匆匆的推出第6代产品来修正。诸如此类的胡说八道还有很多,例如10年前,有段时间尼康在像素大战中处于劣势,于是宣传了大名鼎鼎的“600万像素够用论”。呵呵,也只有我们这种10年前玩单反的玩家才知道这种老梗。而且尼康这种习性一直没有改掉,当尼康D600爆出“掉渣门”事件的时候,尼康对欧美的用户是换机处理,而对中国用户却搪塞“CMOS有脏东西,这是中国雾霾天气问题造成的,不是尼康的质量问题”!而尼康也为此付出了代价——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上了3.15曝光台。一个公司,而且是行业数一数二的公司,在宣传上、服务上这么糊弄用户,近乎欺骗,而当用户觉醒的时候,反水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吗?(以上黑体字部分,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了解一下这些老梗,便知道耗子哥所言非虚)三、尼康的第三宗罪——产品策略混乱怎么个混乱法?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例如佳能的5D——升级5D2(像素提高)——升级5D3(对焦提高)——升级5D4(像素、视频提高)买5D2的,基本不会怀念5D,因为5D2比5D是全面提高。同理买5D3的不会念着5D2,而5D4的用户也不会想着5D3。这是因为佳能的产品升级是有策略,有步骤的。首先一点,就是性能参数全面提高,新品的性能不会出现比老产品更差的情况。其次,新品的每次升级,都有一个主方向。我们再看看尼康的产品升级D200——D300、D80——D90(把CCD换成CMOS,成像风格大大变化了,论坛吐槽不断)D700——D800(一下子把像素提高了2倍!很多玩家的镜头群匹配不好,而且连拍性能下降了。很多人都怀念D700的对焦、连拍、做工、扎实成像……)D4———D5、D7200——D7500(整天拿DXOmark的数据来宣传,结果新品怎么宽容度反而不如老产品了?很多人不解,又在闹)再说说品牌的成像风格——老尼康以浓郁+锐利著称,而现在的尼康还是那么锐,但“浓郁”却不见了!再说说镜头的开发,大约09年,媒体访问尼康的高层,他们便提出一个观点,尼康认为变焦镜头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把主要精力用于变焦镜头的开发,确保领先地位。(当年的尼康变焦普遍比佳能强)。而如今呢?我们没看到尼康的变焦镜头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新品,甚至24-70VR在佳能、尼康、索尼三家横评中画质垫底。相反,这几年尼康倒是把F1.4、F1.8系列的定焦头补全了。尼康故意在访谈里面说假话,隐藏产品策略?再说说尼康的微单相机,当年在松下、奥林巴斯开发M43产品、索尼开发E卡口的时候,尼康居然用1寸底来设计微单相机!而且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尼康还为这种小底相机设计了32mmF1.2这样的高价镜头!而最近,尼康又通过社长访谈放风——尼康要开发APS画幅甚至全画幅的无反相机,并扬言会超越索尼。呵呵,简直跟痴人说梦一样——这是尼康高层不稳,人亡政息,还是尼康的产品开发根本就没有战略思路呢?结语尼康在历史上推出过很多经典的产品,但曾经给耗子哥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最近几年,尼康的快速滑坡,我认为根本不是外部原因造成的。佳能、索尼的压力给得再大,也动摇不了品牌铁粉的信念。换句话说,尼康如果没有质量问题,很多人还是会继续沿用尼康产品。但尼康自己接二连三的出现质量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毫无诚意,这种情况下,与其说索尼、佳能的所给的压力太大,还不如说是尼康自己内部管理出了巨大问题。当然,尼康的没落对消费者的利益不利,而尼康的没落对广大粉丝更是一种伤害,我们还是希望尼康能吸取教训,重新站起来,在新的百年里推出更好的产品。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从耗子胖成猪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摄影器材党、数码、刀、乒乓球、历史爱好者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
& 尼康新旗舰D5传感器测试:D3X以来最低分!
尼康新旗舰D5传感器测试:D3X以来最低分!
17:08:09&&出处:&&
编辑:小路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热度问顶的主流全幅单反表现如何?尼康D850评测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尼康D850是一款被尼康赋予百周年纪念意义,且是一款摆脱近期颓势寄予重负的单反相机,从谍照泄露到正式上市,这款产品承载了太多的话题。D850的配置自然无需赘述,全新的4575万像素无低通传感器,下放自旗舰的153点对焦系统,最高可以达到9fps的连拍速度,以及4K视频和全高清五倍慢动作拍摄能力,这是一款综合性能强大,适合不同拍摄场景的全能型单反相机,上市半年从热度与销量都可以看出这款产品真的很受欢迎,不但获奖无数,也长期占全幅单反销量榜。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尼康D850的实际表现。
一、关于D850的定位——不止是增强版D810?
在D850评测开始之前,相信大家都会有如标题的疑问。作为尼康准旗舰的代表,D800系列是最为重要的试验田。从发布之前尼康的官方公告就不难看到,D850适合于对相机画质和功能都有所要求的影像创作者,力求能够帮助风景类、商业体育类、时尚类、婚礼类摄影及多媒体制作领域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拓展表现领域,也就是D850的侧重点会放在画质上。
另一个方面的配置则是对这一观点有所保留的依据。D850具有153点对焦系统,但是153点并不是全部可以手动选择,和D5/D500一样,可选对焦点为55点。但发布后的参数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这并不是所谓的“小D5”,尼康将现阶段的各类核心技术都放到了D850,不是为了下放而下放。从传感器,对焦系统到视频系统都是现阶段尼康的最好水平。对于D850来说,目的不再是仅仅针对商业摄影,而是努力打造一台更加均衡,更加全面的高端相机,定位更高,价格更高,功能也更强大。
了解尼康的玩家也大概了解,挤牙膏并不是其风格,更不用说生产类似于“虽然没有单项第一但是也没什么大毛病”的产品。自尼康发布了D800后,佳能与尼康之间的像素差距发生了逆转,直到今天的D850,尼康依然在像素方面反超佳能同级产品。不过从D800到D810,整体体验上没有明显的突破,更多的是补全了原来的不足。这个级别的产品也因此沉寂了很多年,佳能方面在这期间推出了高像素版本的5DS,尼康则比较沉默,直到换代产品D850的登场,一洗以往的颓势,也对得起百年纪念的大日子。
二、尼康D850外观介绍——小白老手两相宜
作为单反相机的旗舰系列,外观贸然做出大幅度更改需要冒上巨大的风险,所以我们能看到像佳能、尼康这些传统厂商并不会轻易对外观进行大改。
这样一款如此重要的机型,我们有必要在这里说一下外观细节和上手体验。对于长期使用无反相机进行拍摄的小编来说,上手的最大感受就是机身沉!半金属机身并没有为机身减少多少重量,正面的复合材料也只是为平衡整机重量而做出的选择。全新的电路设计加上超大的五棱镜以及各种新组件的加持下,带电池重量的机身重量达到了1005g。依旧比上一代重了少许。想着能用D850的多半是专业用户,便携性通常不是最先考虑点。
我们先从机身正面开始说起,尼康D850机身正面风格趋于方正,这样的变化源于重新设计的顶部,去掉了内置闪光的军舰头为内部放入更加大的五棱镜提供足够的空间,从官方参数给到的0.75倍放大率就说明了这是尼康有史以来最光亮的取景器。
机身正面另外一个显著特征是取消了对焦辅助灯,因为D850的对焦系统支持中心点-4EV对焦,其他对焦点支持-3EV,而实时取景下也可以达到-2EV,因此对焦辅助灯的意义就不大了,相同位置上只留下了红外感应器。
另外一方面,机身的手柄变薄了,但是加深了,而右侧的镜头拆卸按钮改成了方形,快门线和PC同步接口的保护盖也成了方形。尼康的红三角也变得更加时尚,留下了一抹红色流线型。
由于部分硬件进行了升级,所以尼康D850的背部变化更大。最大的变化就是首次在D8XX系列用上了触控翻转屏,加上机身取消内闪后取景器进一步靠上,背部按键的位置改动不少,小编还发现了出现在多款产品上的AE-L/AF-L按键,也就是曝光和对焦锁定被取消了。其实对于准专业的用户,特别是非运动摄影范畴下这个按键的使用频率并不高,无论是用户还是尼康都认为这个功能可以被自定义键代替。
在机身的左侧,按键的变化也不少,新增的FN2按键在机身最下面在小编的使用期间次数最多。机身右侧加入了快速调焦拨杆,对焦点的选择变得更加便捷,中间按下就是回到中间的对焦点。D850的翻转屏支持全功能触控,实时取景下选择对焦点很方便。
除了背部屏幕进行了提升,按钮也加入了背光功能。这样在黑暗环境下,拍摄能通过发出的微弱光线判断背部按键对应的功能,这一功能之前只有一位数的机器才配有,首次出现在三位数机器上,可见这个改进是非常厚道的。
尼康D850此次配备了尼康历史上最大放大倍率的光学取景器,具体放大倍率为0.75倍,并配备屈光度调节以及隐藏式取景器遮挡开关。尼康之所以会采用如此大的放大倍率的光学取景器,是因为取消了内闪,顶部用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尼康才可以设计更大的五棱镜。当然这个设计见仁见智了,没有内置闪光灯对与一部分的进阶用户来说,少了一个应急的补光装置。
尼康D850背部最大的变化就是采用了全新的触控翻转屏,而且取消内闪之后,取景器的位置也往上提升,留给背部的区域也就变大了。除了增加了翻转屏以外,尼康D850整体的按键布局和D500高度的相似,可以说尼康D850和尼康D500几乎一样。触控方面的体验也非常接近智能手机的流畅度,这使得机内的许多功能,如图片缩放、点选功能调节等一系列操作都能在物理按键以外的方式进行。
尼康D850的菜单当中有一项变化是大家不曾注意到的。独立的视频一项在菜单里叫动画。其中触控屏可以操控大部分内容了,不再是仅仅提供选对焦点了,这一点很棒。另外,这块屏幕具有235.9万像素点,比D810的屏幕好得多,可以说显示效果非常棒。
另外,从上面的外观照我们不能看到,除了一般情况的操作,对于实时取景下的D850同样可以通过触控屏完成多角度的构图取景,配合机内的电子快门,D850完全可以像一台无反相机那样快速完成非眼平角度的拍摄。
机身顶部的分布基本与前作一致,D850的肩屏保持了原有样式。机身顶部按键变化不大,拍摄模式键与感光度调节键对调了位置,这与D5/D500相同,笔者认为这是个好事情,毕竟调ISO要比改变拍摄模式频繁得多。
尼康D850上手感受到的第一点是手柄的变化。这种设计更利于手大的用户使用。从整体手感来看,上手后能明显感到变化,但是外拍使用来看,握持手感很棒,说不上和上一代有提升,但是握感绝对不差。
数据接口方面,机身底部配有连接手柄的触点,带有橡胶保护盖的设计。左侧接口处的盖子可以分别打开,增强密封性,也提高了软胶保护盖的耐用性。从上到下分别是音频输入输出、USB3.0、视频输出接口。没有网线传输接口,还是让D850和D5的定位有所区别。
底部设计和两侧的变化相对不大,接口与前作了保持统一。存储方案上,D850取代了之前的CF+SD双卡槽设计,替换成兼顾更高速度与便利性的XQD+SD双卡槽。这个设定一方面符合尼康D850的使用特性,XQD为高像素图像的记录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存储通过能力,另一方面添置XQD卡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D850还是保留了SD存储卡。
尼康D850更换了电池,型号为EN-EL15a,其实这个电池和之前的电池完全通用,所谓a是指改进型。从电量来看,这块电池电压和电量和老电池一摸一样,都是1900mAh和7.0V,笔者猜测是改进了电路,让电池更耐用,不过改为EN-EL15a编号后,新电池颜色为灰色,大家需要注意。根据尼康官方数据,D850电池续航可以达到1800张,在整个评测期间,小编拍下了接近1000张静态图片,电量显示居然还有40%!续航能力非常夸张。
三、尼康D850特色功能——十年磨剑大器晚成
1、全新的传感器设计
在正式发布之前,我们最关心的升级点莫过于它的传感器设计。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这块配有4575万有效像素的传感器是此前绝无仅有的配置。对比上一款的D810足足提升了超过四分之一。相信四年下来,尼康用户都期盼着有着明显进步的新作出现,不过传感器等硬件水平的逐年提升其实并不顺畅,而像影像处理器这一类通过计算能力提升和软件改善来完成升级的部分就快很多。
也就是说,相比中画幅之类的大传感器,企图在135画幅仅有的“弹丸之地”想要在短时间完成颠覆性的改善显然不够理性。但是只要我们理性思考,哪怕现比D810再优秀一些,其实也算是非常不错的进步了,毕竟高像素下不少性能会因此成了拖后腿。这一点不光对于D850如此,对于其他品牌的相机也是如此。
另外一个改变就是,尼康素有被索尼“扼住传感器的咽喉”的角色,然而这个现状出现了改变。随着索尼传感器出口的收紧,尼康在寻求新的合作生产商。有个冷知识或许大家并不知道,尼康自己有着完整的传感器研发和生产体系,然而出于成本考虑一般不生产。
像东芝、索尼、松下以及以色列的Tower Jazz这些厂商正好为尼康提供生产服务。所以尼康D850的传感器依旧是自己设计,生产方面则由Tower Jazz完成,(更深一层,从控股、产品线方面出自松下也不无可能),像D700、徕卡Q传感器同样出自Tower Jazz的不同产线。
2、高速连拍性能与全电子快门
由于技术的原因,全电子快门和高像素机型在以前是两者不可兼得的两个功能,但同时配有的作用非常重要,全电子快门没有机震更加稳定,适合需要极度稳定的拍摄环境;另外全电子快门对机械快门寿命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动辄过万次快门的延时视频拍摄有着非凡的意义。
有意思的是,尼康D850在电子快门下还有个隐藏功能,就是使用高速连拍可以获得DX格式下30fps的连拍速度,可持续3秒。即使裁剪DX区域进行连拍,像素也有1800万像素,一般展示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尼康D850在4000多万像素的情况下可以保持7张/秒的连拍速度,这还不是最高效率的情况。搭配MB-D18竖拍手柄之后,还可以实现9张/秒的连拍速度的(看到没这不就是最近的X-T2用过的招数吗,电池做大的啥功能都出来了),要知道在如此高像素的情况下,实现这么快的机械快门连拍是非常不易的。
此外尼康D850还可以实现最多51张的连拍RAW格式照片记录,如此来看,尼康D850机内的缓存空间还是很大的。我们再来看看竞争对手,佳能和索尼在高像素的加持下,机械快门的连拍速度基本维持在5张左右,而在实际拍摄的时候,尼康D850在连拍的成功率上还是非常高的,而整体的感受是一气呵成。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尼康D850的机内缓存很大,还是建议大家配上XQD存储卡(小编也知道很贵啊,但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连拍存储效果实在没办法),当然搭配写入和读取速度快的高速SD存储卡还是可以的。
3、机身的景深合成功能——既有惊喜又有遗憾
PS达人对这个词语非常熟知,同时风景爱好者会对此非常依赖,不过景深合成对于一般使用者来说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相信很多朋友都了解,在相机实际拍摄中小光圈和保持大光圈下的画质之间是一对矛盾,景深太浅是一个很头疼的事情,使用过小的光圈也不能保持最高质量的画面。
有些场景上这些问题尤其突出,如风光拍摄时同时让前景和背景都保持清晰;另外一个拍摄室内小物体时,即使进一步缩小光圈也无法避免物体有一部分被虚化,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景深合成。尼康D850的景深合成原理,是利用连拍和对焦移动,拍摄一组当前焦点到无穷远的照片。通过内置的拍摄张数/每次的焦点位移大小等参数的调整,机器会自动拍摄一组不同对焦点位置的照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功能支持两种模式的静音拍摄,不过仅仅是用于拍摄,并没有直接将若干张图片在机身完成合成功能,还需要后期使用第三方软件进行。但是,内置的多重曝光功能让我们还是能完成最多两张的合成景深照片。
4、触摸显示屏——谁说入门机才配拥有
尼康D850的触控屏具有全部的触控功能,也就是和入门级机身的触控一样,支持多点触控操作。另外,D850屏幕分辨率达到了235.9万像素,是至今尼康最好的几块屏幕,所以触控效果相当不错。使用尼康D850触控屏幕操作,响应速度非常快,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得益于最新处理器的加入,在点击后的处理速度表现也非常出色,即便是在RAW微调生成JPG这样大量的数据处理也可以实现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这倒是符合尼康在发布会上对其系统介绍的特性。
四、尼康D850画质测试及样张分析
1、不同ISO感光度画质测试
我们先来看尼康D850在实拍场景下的对比,第一部分我们先使用直出JPG格式图片进行画质对比。从官方参数上,尼康D850的原生感光度是ISO 64-25600,最低可扩展到ISO 32,最高可扩展至ISO102400。以下静态照片测试的对比将使用非扩展段,测试范围为ISO 64-25600,测试使用镜头为尼康24-70mm f/2.8G,测试焦距为35mm,光圈为f/8。
从截取区域的样张可以看到,D850在高感表现上非常出色,降噪的风格与前作D810的非常相似,这对于提升像素后的D850是非常难得的。在ISO 1600以后,尼康D850的表现让小编惊呆了,虽然出现了轻微的噪点,但黑白噪点可以将分辨率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在高感光范围,由于D850的JPG算法优势比较明显,截取部分的细节保留比较好,总体来看不是极端环境下不推荐使用ISO 6400以后,毕竟照片可用度都已经比较低了,但在需要降低像素使用的要求下,ISO25600还是可以使用的。
2、尼康D850静态样张分析
尼康D850是最近几年全画幅机器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提升,在没拿到这款机器以前,小编已经对这款机器非常期待的。这次测试尼康D850主要搭配了尼康Nikkor AF-S 35mm f/1.4G以及尼康Nikkor AF-S 14-24 f/2.8 ED两支镜头。为了让用户能看到一般情况下的样片体验,以下均为原始样片。全尺寸的照片请点击:尼康D850评测样张。
实际拍摄的时候,小编刻意使用了一段时间的直出JPG格式,并一度使用了扩展的ISO 32(LO 1.0)感光度。尼康D850的画质表现从原生最低ISO 64到ISO 200的差距不大,,在极高像素的优势下高解析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果需要100%放大输出、对画面有着异常苛刻要求的拍摄情景,使用D850拍摄时感光度应尽量控制在ISO200以内即可,当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使用ISO 64体验极致画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此以外的摄影领域,感光度控制在ISO3200以内,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画面质量,即使像拍摄星空之类的题材,ISO3200的感光度搭配适合的镜头也可以保持很高的画质。关于尼康D850的高感表现,4575万像素自然是不能避开的讨论项目。高达4575万的像素记录数量下控噪的难度已经比D810超出不少了。
像素数的提高意味着单位像素的感光面积也会随着像素的提升而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在不考虑工艺进步的情况下,D850的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像素都像D810那样接收到同样的光线。所以,尼康D850从ISO400开始出现噪点,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了。
总的来说,无论是解析力还是宽容度尼康D850都属于现有135相机的顶级水平,这让单反相机的实力排行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之前,D810曾问鼎135相机之巅,但现在可以去掉之一了,即便D850低感宽容度并没有显著提升,但在像素数提升近30%的前提下高度逼近,加之极高的像素数和优秀的解析能力使得在D810逐步退出市场的趋势下,现有135相机的顶级水平非D850莫属。
五、PConline评测室总结
尼康D850的优点说实话并不惊天地泣鬼神,却是非常到位,配得上全能战士之名。以前不少所谓“旗舰”机器,加入诸多新功能,并且围绕着“全能”一个宗旨来进行的,然而最终成品里的”全能“并不能让人如意,这种”留一手“的恶习直到D850的出现。尼康 D850继承了源自于800系列的高像素与高画质,这次还把D500相接近的拍摄性能加进来,视频性能比以往的尼康机型更加强大。哪怕是要求再挑剔的摄影师都可以满足其要求。所以尼康D850对得起2017年百年纪念款的称号。
这些到位既有像翻转屏、触控功能这些为了更好的拍摄取景体验而加入的功能,也有像对焦调整拨杆,背光按键这些于细节处进行完善的功能,以上都是尼康D850在机身处理上加入的实打实改变。像RAW文件批量处理,加入了更好的白平衡检测系统,这些都对拍摄者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2017年,是尼康诞生的第一百年,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实属不易。D850作为一台为百年献礼的产品,注定出现在强聚光灯之下。大家的关注不仅在于机器本身带来的进步,或者说能带来多少惊喜给到我们;同时也关心着近几年命途坎坷的尼康,而一台足够“硬气”的产品来给尼康打一针强心剂,也让单反相机产品再次触碰属于他们的天花板。
我们非常肯定地说,D850是一款带有诚意之作,是一款企图改版目前尼康现况的产品,是一款尼康为数不多性能“不将就”的产品。能给的规格和功能全部施加在它身上,甚至让D850拥有一些旗舰D5也有没有的特性,以至会有“以下犯上”的错觉——D850如果做成手柄一体机身的话命名为D5X也完全不过分。相信尼康在今天能发布一款干货满满的的D850,是向大家展示,下一个100年,我们依然是影像行业的弄潮儿。
Sina.cn(京ICP00000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主研发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