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弓箭违法吗是不是违法的,用来玩的

关于弓箭是否合法的说明以及管制刀具的界定标准!【传统弓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4,753贴子:
关于弓箭是否合法的说明以及管制刀具的界定标准!收藏
近日一直在找关于弓箭合法的法律条文,打算打出来和弓放在一起,遍寻之后得出如下结果,如有不足欢迎补充。此贴部分内容转自
的一个帖子,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补充,如果觉得有帮助,就请顶贴,以帮助更多人
很多人在玩弓箭,也有很多人想玩弓箭。但是出于国情的考虑,大多数人对于弓箭是否合法表示疑虑,同时也希望得到准确的界定。大多数玩弓箭的朋友,都是安分守法的“良民”,那么弓箭运动到底是不是完完全全合法,或者说怎么玩才能完完全全合法,就变成弓友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了。 之前在网上,百度、Google了很多相关文章,都是得到同样的答复:合法理由都是来自公安部的一个连接:
标题: 关于个人持有弓箭类器材的问题 内容: 管理员您好!我是一个射箭项目的爱好者,想购买弓箭进行练习,公安部门对个人持有弓箭类器材(主要是反曲弓和复合弓)有何相关规定?是否需要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谢谢!
答复部门: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答复时间:
15:08:53 回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回复:非机械的弓箭类器材(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但是机械类的弓箭类器材,如弩(又称:机械弩、弩机)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1999年,公安部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弩管理的通知》(公治[号),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将弩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切实加强有关管理工作。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保留了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弩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使用的行政许可。因此,弩的使用仅限于竞技弩射活动和营业性射击场开设弩射项目等特殊需要,单位或个人因商业活动需要,不得购买使用弩。
最后补充一点:同时,我也咨询了一些身边的警察、律师朋友,对于中国大陆地区法律的相关界定,有这么一个概念,叫做“预储能”。也就是,对于火药枪、气枪、乃至弹弓枪、弩等,这类预先储存能量,随时通过扳机,或者类似扳机的结构,随时可以激发的装置,都是违法的。这点和国外、香港、台湾、澳门地区等的法律定义基础不一样。中国大陆地区并不以“焦耳”数作为合法的界限,对于老百姓来说,记住:只要是预先储能,随时激发的,都是违法的。反过来,类似弓箭、弹弓等,即时拉开,即时激发的,目前都还是合法的。至于今后的法律怎么变化,就还要再看后续的变化了。
以上部分为转载自
以下为关于驽的法律条例:治安管理法第三章第二节第三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非机械的弓箭类器材(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而弩(又称:机械弩、弩机)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1999年,公安部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弩管理的通知》(公治[号),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将弩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切实加强有关管理工作。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保留了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弩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使用的行政许可。因此,弩的使用仅限于竞技弩射活动和营业性射击场开设弩射项目等特殊需要,单位或个人因商业活动需要,不得购买使用弩。
以下为管制刀具认定标准
然后补充关于弓箭运输机携带方面的注意事项
作为危险运动器材,运输及在公众场合对此有明确规定:1:运输中必须封装在包装中,不得裸露。以运动器材名义办理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托运手续,不得携行。2:不得在非运动场地、非专业场所展示或示众。3:在未取得国家授权的狩猎凭证前严禁在国家允许的狩猎区域和狩猎时间内狩猎。【相关手续请与当地森林公安局取得联系】4:使用的箭,在到达运动场地或者专业场所前,箭头必须拆卸与箭杆分离。箭的运输过程中必须处于箭头和箭杆分离状态。箭头可携行,箭杆必须办理托运手续。5:所有复合弓的技术参数不得超越FITA关于竞技射准复合弓的定义。最后提醒广大弓友们,弓箭隶属于体育运动器材,但是对于运输和使用环境是有一定限制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看了11楼,我感觉我再也不用玩弓了
以下为打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二节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第三十二条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下内容来自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标题:
关于个人持有弓箭类器材的问题 内容: 管理员您好!我是一个射箭项目的爱好者,想购买弓箭进行练习,公安部门对个人持有弓箭类器材(主要是反曲弓和复合弓)有何相关规定?是否需要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谢谢!
答复部门: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 答复时间:
15:08:53 回复: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回复:非机械的弓箭类器材(反曲弓、复合弓)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理范畴,制造、销售、购买、持有、使用等环节均不需要向公安机关办理手续。但是机械类的弓箭类器材,如弩(又称:机械弩、弩机)是一种具有较强杀伤力的器材,属于国家严格管制物品。1999年,公安部会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弩管理的通知》(公治[号),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将弩纳入治安管理范围,切实加强有关管理工作。2004年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保留了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弩的制造、销售、进口、运输、使用的行政许可。因此,弩的使用仅限于竞技弩射活动和营业性射击场开设弩射项目等特殊需要,单位或个人因商业活动需要,不得购买使用弩。
火药枪、气枪、乃至弹弓枪、弩等,这类预先储存能量,随时通过扳机,或者类似扳机的结构,随时可以激发的装置,都是违法的。反过来,类似弓箭、弹弓等,即时拉开,即时激发的,目前都还是合法的。
公安部关于印发《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为切实加强管制刀具治安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发布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83]公发(治)31号)和国家有关民用刀具技术标准,在深入调查、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公安部制定了《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四日 一、凡符合下列标准之一的,可以认定为管制刀具:1、匕首:带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于60度的单刃、双刃或多刃尖刀(见图一)。 图一2、三棱刮刀:具有三个刀刃的机械加工用刀具(见图二)。
3、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刀身展开或弹出后,可被刀柄内的弹簧或卡锁固定自锁的折叠刀具(见图三)。 图三4、其他相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15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见图四)。 图四5、其他刀尖角度大于60度,刀身长度超过220毫米的各类单刃、双刃和多刃刀具(见图五)。
图五二、未开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径R大于2.5毫米的各类武术、工艺、礼品等刀具不属于管制刀具范畴。三、少数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马刀等刀具的管制范围认定标准,由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参照本标准制定。
关于管制刀具的那一条被删了,现附上干部治安管理局关于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的连接
中国啥也不能
相关法规还是要清楚另外有些箭头和箭杆粘在一起的怎么办?
电池枪怎样算,直接同电不算预储能吧
登录百度帐号个人持有弓箭是否合法_百度知道
个人持有弓箭是否合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合法,法无禁止即可行但是不能在非运动场所的公共场所使用
采纳率:46%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今日律师风向标:
中国公民持有弓箭违法吗?
中国公民持有弓箭违法吗?
wl1736finv
律师回复区
你好,违法,
以上回复,不符合你的实际情况?马上咨询在线律师!
当前在线律师:966人
今日回复问题:2998个
相关法律咨询
标签:中国公民
标签:中国公民离婚
标签:中国公民结婚
相关文章推荐
共帮助过905人
共帮助过505人
共帮助过1592人
共帮助过2088人
共帮助过2908人
最新法律咨询
相关律师推荐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证粤B2-
客服QQ: (注:此QQ不提供法律咨询)
免费问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持有反曲弓违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