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说一下mdf碎片原理文件产生的原理?还有对比一下固态和SSD

谁来说一下碎片文件产生的原理?还有对比一下固态和SSD lp-questio
谁来说一下碎片文件产生的原理?还有对比一下固态和SSD lp-questio
再读写文件时就不得不到磁盘的多个区域去读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复写入和删除文件,磁盘中的空闲扇区会分散到磁盘中不连续的物理位置上额。。。怎么又是一样的问题。,所以不需要碎片清理。=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刚才也有人问过关于HDD的磁头移动方面的问题=。相反,磁盘碎片整理会对硬盘进行频繁地擦写,会损耗机械硬盘颗粒的寿命,这就导致了后续写入的文件不能连续的储存扇区里。这样,这就增加了磁头的移动次数,降低了磁盘的访问速度增加了读取时间。而固态硬盘不像机械硬盘使用的是磁头,它的寻址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谁来说一下碎片文件产生的原理?还有对比一下固态和SSD:
额。。。怎么又是一样的问题。。刚才也有人问过关于HDD的磁头移动方面的问题=。= 对于机械硬盘来说,...
文件碎片的磁盘读写操作的原理:
知道了文件碎片的产生原因之后,我们还有必要了解一下程序运行时磁盘的读写动作。一般运行一个程序时,磁盘...
整理磁盘碎片是什么原理:
磁盘在读写数据时因经常新增、删除或下载文件造成磁盘的涂改,形成磁盘空间七零八落,这种现象称为“碎片”...
根据碎片产生原理,怎么做可以减少磁盘碎片产生?(请不要说碎片整理):
在文件操作过程中,Windows系统可能会调用虚拟内存来同步管理程序,这样就会导致各个程序对硬盘频繁...
问下SD卡长期拷贝删除东西会造成碎片吗?:
FAT格式的存储介质 访问原理相似 应该也会出碎片吧。你用一段时间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啊 呵呵。 查看...
windows碎片整理程序使用什么 方法/原理 对磁盘整理的?:
定期整理硬盘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在用硬盘数据恢复专家之类的软件恢复误删文件时,成功的机会比较大。 当然...
碎片整理是什么原理:
因为文件再硬盘上存储的时候,开始时是从前往后顺序性的存的,经常性的删除文件,会在硬盘里出现一个个空缺...简介/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比较HDD固态硬盘,是指作为取代传统硬盘的存储媒介而广受关注的存储器。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LASH DISK)是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就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1.2TB),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包括3.5、2.5、1.8多种类型。由于固态硬盘没有普通硬盘的旋转介质,因而抗震性极佳,同时工作温度很宽,扩展温度的电子硬盘可工作在-45℃~+85℃。 固态硬盘被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控、、网络、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导航设备等领域 。
分类 &/固态硬盘
分类方式 &固态硬盘的存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基于闪存类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IDEFLASH&DISK、Serial&ATA&Flash&Disk):采用FLASH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本硬盘、微硬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各种环境,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一般它擦写次数普遍为3000次左右,以常用的64G为例,在SSD的平衡写入下,可擦写的总数据量为64G&X&3000&=&192000G,假如你是个变态视频王每天喜欢下载视频看完就删每天下载100G的话,可用天数为192000&/&100&=&1920,也就是&1920&/&366&=&5.25&年。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每天写入的数据远低于10G,就拿10G来算,可以不间断用52.5年,再如果你用的是128G的SSD的话,可以不间断用104年!这什么概念?它像普通硬盘HDD一样,理论上可以无限读写。基于DRAM类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应用范围较窄。它仿效传统硬盘的设计,可被绝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工具进行卷设置和管理,并提供工业标准的PCI和FC用于连接主机或者服务器。应用方式可分为SSD硬盘和SSD硬盘阵列两种。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很长,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
发展历程/固态硬盘
早在2008年,Gartner的就对SSD市场总收入5.85亿、到2011年时间全球市场会超过60亿美元有过预测。进入2010年后,固态硬盘更引人注意,厂商和最终用户都对这项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固态硬盘最终取代磁盘驱动器,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提及固态硬盘,很多熟悉的人都会一下子想到其优点和缺点。低功耗、传输速度快等特性使得其深受用户的青睐;但是价格高昂、容量偏低的问题也是阻碍其市场推广流行所在。由此,固态硬盘率先的进入到领域,2009年固态硬盘在企业级领域的应用,最先被部署在外部网络存储中。 关于固态硬盘前景的探讨已经成为老生常谈,所有人都在不断的质疑它过于的价格会引致成本的提高。但却忽视了固态硬盘在企业级应用上的巨大优势,而大部分人都只是在空谈已经装配了SSD笔记本所引致的固态硬盘级发展问题。 其实,我们只要把这笔帐好好算一下,就能够发现,固态硬盘的价格与它为企业级部署所带来的高效优势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固态硬盘的最大优点就在于它的存储速度相当快,比普通的HDD硬盘快10倍左右,而且由于它采用的是闪存芯片,并且完全没有采用任何机械马达和风扇,所以,固态硬盘是完全不存在问题的。另外,它还兼具着发热量小,快的优点,可以为企业的数据中心带来稳定。 趋势&固态硬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相信固态硬盘的技术发展也会更加,成为未来应用的重点。当然,尽管09年固态硬盘是人们的热议焦点,还是受到了用户的关注,2010年会成为一个主要。2010年作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定会率先在存储领域上演大戏,像Compellent、Dot Hill、EMC、HDS和Pillar等09年都已经在他们的存储系统中增加了固态硬盘支持,或者支持虚拟化外部固态硬盘系统,但其实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影响固态硬盘集成到存储系统的问题究竟是网络,还是价格或容量,不得而知。但这些都无法影响固态硬盘的持续,企业们都纷纷看清了固态硬盘在企业级应用上的。 对于固态硬盘2010年存储领域将会有怎样,现在还很难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技术的发展使得固态硬盘所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主流随着性能和运算应用的要求不断,厂商们纷纷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一些传统的IT厂商也开始着重对于数据中心的开发。由于数据中心的规模庞大,上千台甚至是数万台以及存储数量带来能耗成本的压力,这样给了SSD固态硬盘生存发展的机会。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固态硬盘更是未来存储领域中或的首选配置,SSD固态硬盘平坦大道就在前方。 由此,仿佛SSD固态硬盘的前景一片光明,就一定会成为主流的存储趋势。其实并非如此,回顾固态盘在09年走过的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SSD固态硬盘还没有绝对的进入主流,仅仅是在企业级网络存储系统中小试牛刀而已。 对于固态硬盘,业界很多的观点一致的朝向价格高、容量偏低的问题在不停的“挑剔”,甚至认为SSD硬盘的潜力被过分鼓吹和高估了。但是,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所谓的空谈仅仅是装配了SSD笔记本所引致的固态硬盘消费级发展问题。对于企业,固态硬盘价格与所带来的高效优势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恰恰是服务器及存储系统才是真正需要性能和低功耗的主力军。 尽管SSD在消费性市场碰壁,无法由产品向下延伸到中、低端产品,但SSD在企业级市场已开始逐渐侵蚀传统硬盘的市场占有率,过去的09年已为各SSD业布局到企业应用领域。 在2009网络存储大会(SNW)上,云计算与固态驱动器(SSD)成为众多厂商进行产品发布的主旋律,包括IBM、日立数据系统(HDS)、Sun微系统与3PAR等主要厂商。IBM存储虚拟化产品Storage SVC中增加对SSD的支持。Sun微系统发布了新的Sun Storage F5100 Flash Array。该产品采用了Marvelll的技术,能够加速Oracle与MySQL数据库工作负荷,可以支持高达2TB的固态闪存容量。 由于企业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2009年SSD营业收入将从2008年的1.27亿美元增至8.83亿美元。虽然这是相当强劲的同比增长,但由于数据中心和IT计算基础设施扩大采用,厂商预计年的增长会更加猛烈。此外,在企业中的普及将降低整体系统的价格,从而为SSD最终重新打入消费级市场而铺平。 SSD在企业领域的成功,大大增强了供应商的信心,在企业存储领域继续保持的同时,向下延伸到各种中小企业和消费类应用才是关键。正如固态盘所宣称的技术与传统硬盘相比诸多优点:提高了每秒输入/输出操作(IOPS)次数、功耗减少和占位面积较小等等,这些优势直接可导致节约大量成本,这些将是在2010年企业最为的,也是要更加大力宣传和关注的焦点。 发展历程
1956年,IBM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硬盘。
1968年,IBM重新提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的可行性,奠定了硬盘发展方向。
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StorageTek)开发了第一个固态硬盘驱动器。
1989年,世界上第一款固态硬盘出现。
2006年3月,三星率先发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发布了1.8寸32GB固态硬盘产品,3月又发布了2.5寸32GB型号。
2007年6月,东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态硬盘笔记本电脑。
2008年9月,忆正MemoRight&SSD的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加速进军固态硬盘行业。
2009年,SSD井喷式发展,各大厂商蜂拥而来,存储虚拟化正式走入新阶段。
2010年2月,镁光发布了全球首款SATA&6Gbps接口固态硬盘,突破了SATAII接口300MB/s的读写速度。
2010年底,瑞耐斯Renice推出全球第一款高性能mSATA固态硬盘并获取专利权。
2012年,苹果公司在笔记本电脑上应用容量为512G的固态硬盘。
日,特科芯推出了首款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该款SSD提供了最新的Type-C接口,支持USB接口双面插入。
日,中国存储厂商特科芯发布了全球首款Type-C指纹加密SSD。
基本结构/固态硬盘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是固态硬盘的主要类别,其内部构造十分简单,固态硬盘内主体其实就是一块PCB板,而这块PCB板上最基本的配件就是控制芯片,缓存芯片(部分低端硬盘无缓存芯片)和用于存储数据的闪存芯片。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固态硬盘有LSISandForce、Indilinx、JMicron、Marvell、Goldendisk、Samsung以及Intel等多种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是固态硬盘的大脑,其作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二则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不同的主控之间能力相差非常大,在处理能力。算法,对芯片的读取写入控制上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直接会导致固态硬盘产品在性能上差距高达数十倍。 主控芯片品牌型号代表产品是否拥有自主优化软件IntelPC29AS21AA0、PC29AS21BA0Intel 320 Series G3(80G)是SandForceSF-1500/SF-1200、SF-2000系列OCZ Agility3、威刚 S511/S510、ShineDisk否LSISandForceSF-2141、SF-2241和SF-2281SF-威刚SP900、金士顿HyperX 系列、ShineDisk否JMicronJMF602、JMF612、JMF618、JMF667H、Heracles威刚 SP600、ShineDisk、金士顿的SSD Now V系列、影驰系列否Marvell88SS9174-BJP2、88SS9174-BKK2Intel的510系列、镁光C400、浦科特 PX-128M2S、威刚 SP920/SP910否IndilinxIDX110M00-LC、IDX110M01-LCSOLIDATA K5-64Me否三星S3C49RBX01-YH80、S3C29RBB01-YK40三星 SLC 3.5 100GB是东芝TC58NCF602GAT、TC58NCF618GBT、T6UG1XBG东芝(TOSHIBA) Q系列是GoldendiskGDSA25、GDMSA、GDCFA,GDSAI云存科技 SLC 2.5 60GB否慧荣SM2242,SM2244,SM2246 SM2235金固德KINGOOD 8G 16G 32G 64G 128G系列Novel Data SolutionNDS334FNDS334 系列是  特科芯PER820系列 、PER860系列   特科芯per820 、特科芯PER860 否 注:以上数据截止2014年底。缓存芯片旁边是缓存芯片,固态硬盘和传统硬盘一样需要高速的芯片辅助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廉价固态硬盘方案为了节省成本,省去了这块缓存芯片,这样对于使用时的性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闪存芯片除了主控芯片和缓存芯片以外,PCB板上其余的大部分位置都是NAND Flash闪存芯片了。NAND Flash闪存芯片又分为SLC(单层单元)MLC(多层单元)以及TLC(三层单元)NAND闪存。
对比传统硬盘/固态硬盘
近年来无论、、内存和的技术都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机械硬盘,受限于其内部物理结构,已经成为电脑速度发展的重要瓶颈。由于物理结构、工作方式、等完全不同,SSD无论是持续传输率还是IOPS都比机械硬盘有着惊人的性能增加。除了性能方面的因素外,SSD没有机械结构,发热低很多,震动和噪音几乎没有,这也是机械硬盘所不能比拟的。&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几近相同,外形和尺寸也基本与普通的 2.5英寸硬盘一致。固态硬盘具有传统机械硬盘不具备的快速读写、质量轻、能耗低以及体积小等特点,同时其劣势也较为明显。尽管IDC认为SSD已经进入存储市场的主流行列,但其价格仍较为,容量较低,一旦硬件损坏,数据较难恢复等;并且亦有人认为固态硬盘的耐用性(寿命)相对较短。 影响固态硬盘性能的几个因素主要是:、NAND闪存介质和固件。在上述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何种接口也可能会影响SSD的性能。主流的接口是SATA(包括3Gb/s和6Gb/s两种),亦有PCIe 3.0接口的SSD问世。由于SSD与普通磁盘的设计及数据读写原理的不同,使得其内部的构造亦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而言,固态硬盘(SSD)的构造较为简单,并且也可拆开;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有关SSD性能评测的文章之中大多附有SSD的内部拆卸图。 而反观普通的机械磁盘,其数据读写是靠盘片的高速旋转所产生的气流来托起磁头,使得磁头无限接近盘片,而又不接触,并由步进电机来推动磁头进行换道数据读取。所以其内部构造相对较为复杂,也较为精密,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拆卸。一旦人为拆卸,极有可能造成损害,磁盘无法正常工作。这也是为何在对磁盘进行评测时,我们基本看不到关于磁盘拆卸图的原因。
优点/固态硬盘
快速快速耐震省电与传统硬盘相比,固态硬盘 具有“快速”、“轻量”、“耐震”、“省电”等特点!1、固态硬盘不存在磁盘及磁头,控制器芯片事先掌握数据的存储位置,能够直接通过电信号来存取数据,数据读取速度更快。2、与传统硬盘相比,固态硬盘的构成部件较少,因此可实现轻量和小型化。3、固态硬盘不存在磁头和磁盘,不会像传统硬盘那样出现与相接触而发生碰撞的现象。因此,出现及震动而导致数据损坏的可能性很小。4、采用固态硬盘减少电力消耗,实现更长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与搭配传统硬盘的电脑型号相比,运行时间会有一定延长。例子:SSD固态硬盘第一,数据速度快。根据相关媒体测试:在同样配置的笔记本电脑下,运行大型图像处理软件时能明显感觉到SSD固态硬盘无论在保存还是在打开文件都更快。当按下的时,搭载SSD固态硬盘的笔记本从开机到出,现桌面一共只用了18秒,而搭载传统硬盘的笔记本总共用了31秒,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第二,经久耐用、防震抗摔。因为全部采用了闪存芯片,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意外掉落或与硬物碰撞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 第三,SSD固态硬盘工作时非常安静,没有任何噪音产生。得益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小、快等特点,SSD固态硬盘因为没有机械和风扇,工作时噪音值为0分贝。 第四,SSD固态硬盘比常规1.8英寸硬盘重量轻20-30克,可千万别小看这些重量,在笔记本电脑、等随身移动产品上,更小的重量有利于便携。此外,重量的减轻也使得笔记本搭载多块SSD固态硬盘成为可能。 第五,SSD固态硬盘的可靠性更佳,写入错误缺陷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几年前,一些高端的闪存也只能承受1000次左右的写操作,然后那些储存单元就会“油尽灯枯”再也不能擦写了。当前SSD硬盘产品每个扇区可以确保至少100000次的擦写操作,这相当于普通硬盘的1000000小时的平均间隔时间(MTBF),而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一块SSD硬盘可以保证10年的寿命。以三星的NAND型固态硬盘为例,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大概为100到200万小时,而一般的磁介质硬盘的MTBF大概为10~20万小时。由于没有活动的部件,故障的原因多是元件虚焊或者写操作时出现问题。 总的来说,SSD固态硬盘的优点就是、轻薄、存取速度快、发热量低、功耗低,刚刚是最适合的存储设备。
缺点/固态硬盘
容量固态硬盘最大容量仅为4TB,由闪迪(SanDisk)发布的Optimus&MAX(擎天柱)寿命限制&固态硬盘闪存具有擦写次数限制的问题,这也是许多人诟病其短的所在。闪存完全擦写一次叫做1次P/E,因此闪存的寿命就以P/E作单位。34nm的芯片寿命约是5000次P/E,而25nm的寿命约是3000次P/E。随着SSD固件算法的提升,新款SSD都能提供更少的不必要写入量。一款120G的固态硬盘,要写入120G的文件才算做一次P/E。普通正常使用,即使每天写入50G,平均2天完成一次P/E,3000个P/E能用20年,到那时候,固态硬盘早就被替换成更先进的设备了(在实际使用中,用户更多的操作是随机写,而不是连续写,所以在使用寿命内,出现坏道的会更高)。另外,虽然固态硬盘的每个可以重复擦写100000次(SLC),但某些应用,如操作系统的LOG记录等,可能会对某一扇区进行多次反复读写,而这种情况下,固态硬盘的实际寿命还未经考验。不过通过均衡算法对存储单元的管理,其预期寿命会延长。SLC有10万次的写入寿命,成本较低的MLC,写入寿命仅有1万次,而廉价的TLC闪存则更是只有可怜的500-1000次。售价高&市场上的128GB&固态硬盘产品的价格大约在在550元左右,而256GB的产品价格大约在950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左右。计算下来,每GB价格在4.2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左右,依然比传统硬盘每&GB&0.3元人民币(2014年价格)的价格高出了十几倍。市场上128GB&MLC(多层单元)固态硬盘,一般价格为550元(2014年)左右,部分较型号甚至达到750元左右。而这个价钱足够买一个容量3TB的传统硬盘了。128GB&SLC(单层单元)固态硬盘价格则高达2000元以上。
安全性能/固态硬盘
与传统的硬盘驱动器相比,固态磁盘驱动器可能会提供更好的数据性,但是专家表示,它并没有完全的清除数据,而且对来自Light Sources高输出型灯如紫外线激光器的攻击的抵御能力较弱。尽管它们相对来说成本较高,而且耐用性比较好,但是固态磁盘驱动器还是广受欢迎,特别是在便携式计算机上,因为它们具备电源消耗低,数据访问速度快的特点。专家表示,随着固态磁盘驱动器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渗透到其它手持设备如智能手机领域之后,在固态磁盘上保护数据的安全会成为一个更受关注的问题。 一家研究和咨询公司Objective Analysis的总裁Jim Handy说,很多固态磁盘驱动器使用行业标准的、专为摄像机和MP3播放器设计的NAND闪存芯片,因 此它们没有安全漏洞,不会阻止其从存储容器(Enclosure)中转移。黑客可以轻松地将NAND芯片从固态磁盘驱动器上分离开,然后使用闪存芯片程序读取其上的数据。 一旦数据被读取之后,就可以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来。Handy说:“这个过程确实没有什么复杂的。”博客站点bunnie的一位专门攻击芯片的黑客Bunnie说,另一个物理攻击包括使用紫外线激光器来消除锁定位(lockbit)或者是加密锁----其位于芯片的保险丝上,用于保护固态磁盘。在锁定位消除之后,可以通过标准方法来读取SSD上的数据阵列。 Bunnie说:“一旦数据解除锁定,根本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就能够读取该数据阵列。”例如,数据阵列可以使用常规的ROM读取器来读取,该设备通常意味着要烧录并检验不安全的ROM。 Kilopass市场总监Craig Rawlings说,为了降低窃取数据的可能性,加密锁可以整合到固态磁盘驱动器控制器设备内部,用于从硬件层上解决磁盘加密问题。Kilopass出售的使用超级永久可编程存储器(XPM)技术,在片上系统设备上存储加密锁。 虽然加密锁也会受到攻击,但是认为,加密是在固态磁盘驱动器上保护数据安全的首要之事。很多公司,包括Safend和Encryptx都有这方面的产品,可以在存储设备如SSD上对数据进行加密。 Kroll OnTrack数据恢复高级Sean Barry说,加密增加了又一道防线,因此,黑客们必须绕过加密层和控制器,然后重组原始数据,这样才能成功地窃取数据。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内,数据有可能已经无效或者失去价值了。 加密也使得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文件更易清除。iFixlt的CEO Kyle Wiens说,和硬盘一样,虽然SSD创建了多个文件备份,但是加密软件可以帮助你擦除受保护的文件。 Wiens说:“每一次当你往SSD上写时,其有可能写到了硬盘的另一个地方,然后再修改目录表。这样,它就忘记了之前数据存放的地址。”用户可能会删除一个文件,但是另一个分区上的副本可能还是。 Wiens说,固态磁盘驱动器的损耗平衡功能(基于某一算法)可以在所有存储芯片单元上均衡地消除和写入数据,从而使各存储芯片单元的老化速度达到均衡,这样,文件就很难完全的清除。 Intel Fellow--- Knut Grimsrud表示,某些会监视损耗平衡过程来跟踪文件的痕迹,然后,可以使用安全的消除命令来删除这些痕迹。安全擦除(Secure erase)是一个用于安全删除文件的命令,需要加密软件的支持。 Grimsrud说:“如果所有软件都是在块寻址(LBA)顶层写入数据的,我认为它在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效率可能并不高,因为其可能已经失去先前的损耗平衡或其它类似功能所带来的提高,而软件并不知道这点。”块寻址(LBA)指定了存储设备上数据块的存储地址。 总之,删除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要比删除硬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容易,这有好有坏。KrollOntrack的Barry说,数据被存储在固态磁盘驱动器的电子管上,消除电子管,数据就会被冲刷掉。而在硬盘驱动器上,为了防止数据被读取,数据不得不被复盖或者是遭受物理损坏。 Barry说,从快速的来看,冲刷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从不好的角度来看,固态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往往比较随意,很容易丢失。
购买全攻略/固态硬盘
主控芯片固态硬盘固态硬盘的主控包含芯片、固件,控制单元读取速度,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前期需要高额的研发费用与无数次技术攻关,固件的算法相当复杂,是主控无法比拟的,要不然固态硬盘早与U盘一样泛滥成灾了。可以说现在挑SSD,就是挑主控。 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所采用的主控大部分来自SandForce、Marvell、Intel、Indilinx、HyperStone、Samsung等为数不多的国外知名厂商。而市场上来自台系群联(Phison),慧荣(SIM),联盛(UT),JMF等SSD控制芯片主控大都是U盘所采用主控芯片演变而来,价格相对便宜但ECC算法不高,功耗普遍比较大。 数据对比说明据能说明一切。AS SSD Benchmark软件测试中,两者数据对比,根本不在同一级别。采用U盘主控的SSD真心坑爹,如是您只认价格,那您就错了。主控芯片决定了固态硬盘的,买SSD前先看主控。 性能评估不知道您曾经选购SSD时看中的是不是硬盘标签上标识在显着位置的?“某固态硬盘读写速度高达500MB/s以上”而实际软件测试中确是如此,但有些没意义或是作假的数据。 ATTO测试没有实际参考意义:持续读取速度突破500MB/sATTO测试是极限情况下的磁盘持续读写性能,采用的具有很高的可压缩性。但事实上几乎没有任何程序的启动和执行过程是连续读写的。ATTO默认测试全0数据,支持压缩或主控直接响应,不管实际速度有多慢,测出来必然是最大速度。 实际使用中只有进行非同盘的复制粘贴操作时,数据的源盘会进行持续读写工作。也就是说把一个文件从D盘复制粘贴到E盘时,D盘就在进行持续读的工作。谁整天没事看着文件复制速度发呆?因此这一指标绝非衡量固态硬盘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HDTune(测试单线程性能指标)HDTune比较老,只能测试单线程数值。这个软件主要衡量连续读写的平稳度。CrystalDiskMark主要测试突发(Burst)性能。CrystalDiskMark测试软件固态硬盘CrystalDiskMark是一款SSD性能测试软件,CrystalDiskMark的优点是测试数据显示直观,但IOPS的测试结果往往和IOMeter的测试结果相差比较远,IOMeter是更加准确的测试结果(更接近于服务器的环境)。CrystalDiskMark在领域应用比较广泛。 AS SSD(测试综合性能并评分)4K随机读写和IOPS才有固态硬盘两款同容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专门的固态硬盘基准性能测试,它的测试内容很全面,包括了4个方面的测试(顺序读写、4K随机读写、64线程4K读写、寻道时间)。AS SSD默认是不可压缩数据,测出来的是SSD在目前状态下的最低,或者说保底性能。虽然有些过分严格,但参考价值很高。 其中4K随机读写性能代表了硬盘的数据吞吐能力(单位为iops),与持续读写性能相对。在日常应用中网页缓存的写入、文件更新,包括、游戏的加载、响应等等都与随机4K读写性能息息相关。可以说,4K读写的快慢决定了系统的操作体验。购买SSD时应参考其4K随机读写成绩! 影响固态硬盘低带来几种好处:第一,降低移动式设备的整体功耗,延长续航时间。第二,增加SSD的稳定性,由于IC(特别是Flash)是不稳定器件,内部长期环境会加速老化,减少寿命。 SSD发热主要是由控制器和Flash引起的。首先,控制器的数目和的数目影响发热。其次,主控是有低功耗和非低功耗设计差别的(一般低功耗的主控配合Mobile SDRAM,低功耗是有技术难度的。非设计成本低廉,并且外接普通SDRAM)。再其次,为了提高SSD的整体性能,一般主控会通过增强Flash电流来实现,毫无疑问这会使Flash更热。一般来说,Flash比主控的稳定性差很多。长时间内部过热会导致Flash变差直至失效。所以SSD内部的热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越低的功耗,SSD的寿命越长,稳定性越高。
总结/固态硬盘
SSD固态硬盘最关键的主控与闪存都有相应的,不像、板卡核心硬件工艺水平难以复制,更不像传统的机械硬盘那么复杂,但是一定要选择有特点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您是直接装系统来提速的,推荐使用60G固态硬盘搭配传统机械硬盘;主流用户,可以考虑将固态硬盘升级到128GB,除了装系统之外,仍有余量可以安装常用工具软件。当然高帅富就直接放弃机械硬盘来个2TB大的SSD,那样效能更不错。
使用和保养/固态硬盘
对于固态硬盘的使用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硬盘时代养成的“良好习惯”,未必适合固态硬盘。不要使用碎片整理碎片整理是对付机械硬盘变慢的一个好方法,但对于固态硬盘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折磨”。消费级固态硬盘的擦写次数是有限制,碎片整理会大大减少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其实,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就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磁盘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没必要。Windows的“磁盘整理”功能是机械硬盘时代的产物,并不适用于SSD。除此之外,使用固态硬盘最好禁用的预读(Superfetch)和快速搜索(Windows&Search)功能。这两个功能的实用意义不大,而禁用可以降低硬盘读写频率。小分区少分区还是由于固态硬盘的“垃圾回收机制”。在固态硬盘上彻底删除,是将无效数据所在的整个区域摧毁,过程是这样的:先把区域内有效数据集中起来,转移到空闲的位置,然后把“问题区域”整个清除。这一机制意味着,分区时不要把的容量都分满。例如一块128G的固态硬盘,一般会标称120G,预留了一部分空间。但如果在分区的时候只分100G,留出更多空间,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会更好。这些保留会被自动用于固态硬盘内部的优化操作,如磨损平衡、垃圾回收和坏块映射。这种做法被称之为“小分区”。“少分区”则是另外一种,关系到“4k对齐”对固态硬盘的影响。一方面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区越多意味着浪费的空间越多,另一方面分区太多容易导致分区错位,在分区边界的磁盘区域性能可能受到影响。最简单地保持“4k对齐”的方法就是用Win7自带的分区工具进行分区,这样能保证分出来的区域都是4K对齐的。保留足够剩余空间固态硬盘存储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个长期处于使用量超过90%的状态,固态硬盘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所以及时清理无用的文件,设置合适的虚拟内存大小,将音乐等大文件存放到机械硬盘非常重要,必须让固态硬盘分区保留足够的剩余空间。及时刷新固件“固件”好比上的BIOS,控制固态硬盘一切内部操作,不仅直接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稳定性,也会影响到寿命。优秀的固件包含先进的算法能减少固态硬盘不必要的,从而减少闪存芯片的,维持的同时也延长了固态硬盘的寿命。因此及时更新官方发布的最新固件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能提升性能和稳定性,还可以修复之前出现的。学会使用恢复指令固态硬盘的重置指令可以把性能完全恢复到出厂状态。但不建议过多使用,因为对固态硬盘来说,每做一次Trim重置就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擦写操作,对磁盘会有影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数据信息的存储需求也在不断,现在多家存储厂商推出了自己的便携式固态硬盘,更有支持Type-C接口的移动固态硬盘和支持指纹识别的固态硬盘推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2次
参与编辑人数:4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38:50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df碎片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