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学习啦【会计知识】 编辑:立康
  下面内容由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归纳,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原理证明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相应变动。但无论发生任何经济业务,它们对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不外乎是以下的几种类型。即:
  (1)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贷方。
  (2)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金总额减少。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的借方。
  (3)发生经营收入,一般会导致资产和收入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入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收入账户的贷方。
  (4)发生经营费用,一般会导致资产减少与费用增加,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资产类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费用账户的贷方。
  (5)资产内部项目互相转化,即两个项目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资产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资产账户的贷方。
  (6)负债或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资金总额不变。对这类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将发生的金额登记到某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贷方,另一方面同时要以相等金额登记到另一负债或所有者权益账户的借方。
本文已影响 人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677人看了觉得好
672人看了觉得好
671人看了觉得好
【会计知识】图文推荐您已成功注册高顿网校
用&户&&名:
初始密码:(您手机后六位)
请尽快到个人中心 。
忘记密码,可点击“忘记密码”进行密码重置。
如有疑问请致电 400-825-0088
登录高顿网校
资料修改成功
失败提示失败提示
合作账号登录
新版建议课程反馈题库反馈直播反馈
反馈内容(*必填)
亲爱的用户:欢迎您提供使用产品的感受和建议。我们无法逐一回复,但我们会参考您的建议,不断优化产品,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 上传图片
很愤怒刚学习不久,没法学啊要考试了,急死我了这次就不告诉你们老板了,限你们赶紧弄好算了,麻木了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3199753',
container: s,
size: '104,48',
display: 'inlay-fix'
Copyright &copy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历史起源/借贷记账法
记账法借贷记帐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借贷记帐法“借”、“贷”两字,最初是以其本来含义记帐的,反映的是“债权”和“债务”的关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帐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借”、“贷”两字逐渐失去其本来含义,变成了纯粹的。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的《、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问世,标志着借贷记帐法正式成为大家公认的复式记帐法,同时,也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卢卡·帕乔利被称为“近代会计之父”。 一、记账符号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借”和“贷”作为,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借贷关系是一切会计记录的基础。只要充分了解了借与贷的性质,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会计记录。&&如何理解借贷关系? &
  借贷关系是一切会计记录的基础。只要充分了解了与的性质,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会计记录。实际上,会计中的借贷已经不是汉语中传统意义的借贷了。它们具有独特的含义。那么在会计中借与贷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着什么作用?如果你想学习会计可以加一下危信[Leifood] 长按复制搜索即可添加,免费领取资料,开启你的会计成长之路。
&借在传统的汉语意思中是“借入”,而在会计分录中有人为了记住借贷含义,将其简化,简单的认为,借就是“进”或者“收入”,贷就是“出”或“支出”。的确,在某些时候,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甚至是不正确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正确理解借贷关系,是为后的会计学习打基础的。要想快速、正确的理解,熟记借贷关系,我们要弄清会计分录是怎么回事。因为借贷双方,在不同的会计分录代表者不同含义。比如说资产类账户中,借方指的是增加额,而贷方则是减少额,如果期末有余额的话,要将它计在借方。对于、类的帐户,增加额是指贷方,减少额或转销额计入借方。对于收入、利润结转后,应该没有期末余额,也就谈不上是借方还是贷方了。
&有人就会说这么多的会计分录,怎么记得住?其实不然,通常我们会将会计分录总结、归类为六类。双方在这积累的分录中的含义是不变的。比如说在软件中一些会计科目的分类。如智点财务软件的会计分录有(如图),,,,,,在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有明显的分类。像资产中,统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及所有者权益类。在利润表中统分为,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用到的六大类。
&其实要想记住会计分录的各个借贷关系很简单,首先我们应该记住一条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原则,是指借贷记账。在资产类、费用分录里,增加额表示借方,减少额表示贷方;、、、所有者权益中,增加额表示贷方,减少额表示借方。至于具体的科目在那个分录内,在财务报表和财务软件的会计目录中都已经分类好了,只要我们留心记下就行。其实要想记住会计分录的各个借贷关系很简单,首先我们应该记住一条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原则,是指借贷记账。在资产类、费用分录里,增加额表示借方,减少额表示贷方;负债类、收入类、利润类、所有者权益中,增加额表示贷方,减少额表示借方。至于具体的科目在那个分录内,在财务报表和财务软件的会计目录中都已经分类好了,只要我们留心记下就行。其实要想记住会计分录的各个借贷关系很简单,首先我们应该记住一条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记账原则,是指借贷记账。在资产类、费用分录里,增加额表示借方,减少额表示贷方;负债类、收入类、利润类、所有者权益中,增加额表示贷方,减少额表示借方。至于具体的科目在那个分录内,在和的会计目录中都已经分类好了,只要我们留心记下就行。 特点一,记账符号。记账符号是人们公认的一种记账记号,是指明经济业务应计入账户的方法和金额增减变化的一种符号。借贷记账法的是“借”和“贷”,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借”和贷都有双重经济含义。二,账户结构。账户结构是指在每一个账户中反映经济业务增加、减少和余额的计算方位。每个账户结构取决于不同的记账方法和账户的性质(类别),因此使用借贷记账法,其账户结构必须结合账户类别才能正确运用。三,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四,试算平衡。
基本涵义/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借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账户,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资金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账户设置/借贷记账法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在借贷记账法下,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负债及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收账应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和“”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基本介绍/借贷记账法
会计的基础课程始于借方和贷方。借方在帐簿的左侧,贷方在帐簿的右侧。在这里,要牢记一条不变的定律:“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其原则如下:(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责减少时,记入左侧。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称之为借方,右方称之为贷方。一般在账户借方记录的称之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的经济业务称之为“贷记某账户”。至于借方和贷方究竟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增加,哪一方用来记录金额的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来决定,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是不同的。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并不是“纯粹的”、“抽象的”记账符号,而是具有深刻经济内涵的科学的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宇的确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原来仅限于记录债权、债务关系的“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它表示的内容应该包括全部经济活动资金运动变化的来龙去脉,它们逐渐失去了原来字面上的涵义,并在原来涵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获得了新的经济涵义:第一,代表账户中两个固定的部位。一切,均需设置两个部位记录某一具体经济事项数量上的增减变化(来龙去脉),账户的左方一律称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一律称为贷方。第二,具有一定的确切的深刻的经济涵义。“贷”字表示资金运动的“起点”(出发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某一具体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的“来龙”(从哪里来);“借”字表示资金运动的“驻点”(即短暂停留点,因资金运动在理论上没有终点),即表示会计主体所拥有的资金的“去脉”(资金的用途、去向或存在形态)。这是由资金运动的内在本质决定的。会计既然要全面反映与揭示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在记账方法上就必须体现资金运动的本质要求。
主要优点/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帐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帐方法体系科学严谨。(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
会计分录/借贷记账法
概念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记录。要素一,记账方向二,账户名称三,金额&种类一,简单分录:指只涉及两个账户的会计分录。
二,复合分录:只涉及两个(不包括俩个)以上的会计分录。&编制要求一,一般是先写借方的内容后写贷方的内容
二,借方和贷方的内容应当采取错格表示,即借方要比贷方往前一格,以表示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每个账户只能书写一行,经纪业务事项涉及几个账户就应该分别写几行,不能把涉及的账户都写在一行
方法运用/借贷记账法
要学习借贷记帐法首先要知道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过程和结果,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又是主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借贷记账法的基础借贷记帐法的基本结构是: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在帐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若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时,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会计实务上以“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以“贷”表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及资产的减少。具体地说,资产的增加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借方,资产的减少应记在资产类的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应记在其有关帐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记在其有关账户的借方。凡账户若借方有余额,表示为资产的余额。凡账户贷方有余额,表示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一般资产类账户都为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为贷方余额。其结构是不同的。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3.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第一,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一)记账规则的内容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二)记账规则的应用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1、会计分录的格式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借:现金1000贷:银行存款10002、会计分录的分类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
试算方法/借贷记账法
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二)余额平衡法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案例分析
1、M公司于日来办理迁厂销户,其存款帐户为500,000元,经计算截止当日应支付的为25,000元。
借:××活期存款—M公司500,000&元
利息支出25,000&元
贷:辖内往来等525,000元
2、甲公司来行提交一式三联“银行本票申请书”要求开户行为其签发银行不定额本票300,000元用于购货结算,经开户行认真审查,同意办理。
借:××活期存款—甲公司户300,000
贷:本票300,000
3、本行开户单位乙公司提交“转帐支票”及一式三联“进帐单”,用以支付他行开户的丙单位的购6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借:××活期存款—乙公司户60,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60,000
4、经查看,当日有一笔申请人为乙公司的承兑汇票200万元,现已到期,填制两借一贷特种转帐传票办理转帐。
借:××活期存款—乙公司户2,000,000
贷:应到汇款及临时存款—乙公司户2,000,000
5、收到系统内涪陵支行寄来的信汇凭证3&4&及联行贷方报单,经审查是甲公司的销售款,金额为5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借:辖内往来等50,000
贷:××活期存款—甲公司户50,000
6、系统内安山支行寄来联行贷方报单及委托收款凭证第四联,此为本行开户的A单位的销货款,金额为100,000元,经审查后入帐。
借:辖内往来等100,000
贷:××活期存款—A单位户100,000
7、发生出纳长款一笔,金额500元。
借:现金500
贷:暂收款项—待处理出纳长款户500
8、结转本行本季的收益20万元。
借:投资收益200,000
贷:本年利润200,000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商场现代化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5次
参与编辑人数:1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30:50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