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物流企业优惠政策业的发展历程

青岛物流业发展迅速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青岛物流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近几年、青岛市物流行业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专业化物流企业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各类物流企业2100多家。其中,民营企业占63%,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占13%,股份制企业占18%;76.6%的企业成立于近5年之内;全市物流企业中企业资产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占12%,年营业收入高于1000万元的占23%,年纳税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占9%,有14家企业年纳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21%的企业业务辐射全球范围,36%的企业业务辐射全国。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物流企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全市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共10余万人,80%的物流企业建立了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22%的企业通过了ISO90000质量体系认证。全市拥有物流车辆13375辆,总载重量约95134吨。全市物流仓库总面积656.4万平方米,有34%的仓库是机械化作业。
&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青岛现代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青岛现代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的革命性的影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向纵深发展、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时候,如何适应世界物流业发展趋势,如何认识现代物流业在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首要问题,它将直接影响人们对现代物流业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将关系到现代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
青岛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城市之一,近些年港口的吞吐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展现代物流的潜力空间巨大。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东北亚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处于东北亚地区供应链枢纽节点地位的青岛在区域物流经济中起着越来越强大的极核作用。青岛港优越的区位及规模化的集疏运能力使得青岛完全有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服务基地和货物物流分配中心,最有可能成为整个东北亚地区物流链的枢纽和增值服务中心,这些都给青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本文在研究物流的相关理论和物流业发展与城市的关系的基础上,对青岛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采用数学方法对青岛物流业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最后,针对青岛港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青岛发展现代物流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F259.2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燕;[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姚建凤;[D];苏州大学;2005年
王宝珠;[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王海蛟;[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芮艳华;[D];同济大学;2008年
吴艳;[D];青岛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平;;[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0期
樊孝凤,过建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9期
丁家云;金泽虎;许宗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杨之雷;;[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屈冠林,王美丽;[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葛深渭;商勇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林孔团;[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谢庆红;[J];商业研究;2003年04期
袁贵平;[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张丽丽,潘瑞玉,周根贵;[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康丽军;;[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王江;;[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汪晓华;田青;安宇;;[A];面向21世纪迎接物料搬运技术新发展——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王作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刘珊;;[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范厚明;[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熊励;[D];浙江大学;2002年
王国栋;[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李建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周启蕾;[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毛志雄;[D];四川大学;2002年
吴永红;[D];四川大学;2002年
张振助;[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琚春华;[D];厦门大学;2002年
韩勇;[D];天津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建旭;[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于海涛;[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肖艳颖;[D];河北工业大学;2000年
于瑞波;[D];上海海运学院;2000年
白景锋;[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闫卫阳;[D];河南大学;2001年
张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郑亚非;[D];长安大学;2001年
陈险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成艾华;[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怀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07期
崔介何;[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06期
周兵,冉启秀;[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林健,李焕荣;[J];商业研究;2004年15期
惠凯;[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刘友金,黄鲁成;[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庞明宝,魏连雨;[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10期
刘东,勋;[J];经济地理;2005年03期
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J];经济经纬;2002年02期
王文斌,马祖军,武振业;[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帅斌;[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惠凯;[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军奎;[D];厦门大学;2001年
庄严;[D];吉林大学;2004年
姚建凤;[D];苏州大学;2005年
王瑞;[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苏慧;[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曾建辉;[D];中南大学;2007年
窦娜娜;[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陶贤峰;[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宝贵;[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凌晓明,王旭;[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傅彦,陈隆近,张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董千里,阎敏,董明;[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康世瀛;[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袁剑;[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3期
赵建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2期
喻坚;[J];福建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刘玉国,贾洪飞,张枭雄;[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5期
王灿明,严新平;[J];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江厚平;;[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贾昆明;[J];商品储运与养护;1998年03期
黄国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丁俊发;;[J];中国储运;2002年03期
郭兴华;;[J];粤港澳价格;2002年09期
孙海梅,赵莺燕,张永春,张慧霞,田巧玲,刘小平,吕晓兰;[J];经济论坛;2003年22期
苏建东;;[J];信息与电脑;2003年01期
,徐益丰;[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04期
刘秉镰,李兰冰;[J];物流技术;2005年10期
彭小莉;杨小凤;;[J];交通企业管理;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新英;;[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陆晓奋;;[A];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立体图象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三期)[C];2009年
赵小青;李志芳;;[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徐天亮;;[A];中国西部现代物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王金华;;[A];全国煤炭工业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经济交流暨2001年度命名表彰大会专题报告、经验材料[C];2002年
王伟;;[A];适应入世后的形势、促进汽车运输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刘军;陈南波;;[A];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C];2006年
刘军;陈南波;;[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杨隆华;张继东;;[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商庆新;邓华亮;;[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青岛市四方区外经贸局
王咸宁;[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5年
郝好;[N];中国船舶报;2007年
本期执笔:松廷;[N];现代物流报;2006年
武志华 舍登;[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王文良;[N];现代物流报;2008年
记者 苏长虹;[N];人民日报;2005年
柯金欣;[N];九江日报;2007年
本报记者;[N];青岛日报;2006年
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李鹏宁;[N];楚雄日报(汉);2008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中心
杨春立 秦湛;[N];中国电子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章志刚;[D];复旦大学;2005年
张锦;[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周启蕾;[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孔文;[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颜中杰;[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杨帆;[D];吉林大学;2011年
范晓林;[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黄虎;[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高翔;[D];厦门大学;2007年
肖卓;[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建豪;[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刘华平;[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李然;[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朱伟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王秋玲;[D];吉林大学;2006年
施丽容;[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刘美玲;[D];湘潭大学;2008年
彭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芮艳华;[D];同济大学;2008年
黄勇进;[D];南昌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青岛物流业发展规划:2020年增加值1200亿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的通知》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山东省物流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年)的通知》,进一步提升全市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近日印发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构建“面向日韩、辐射东南亚、贯通中亚欧、连接海内外”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丝绸之路国际物流枢纽,到2020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记者 傅春晓
  目标建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速7.5%,物流总费用占全市GDP比重为13%左右。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5亿吨、4.2亿吨和2000万标箱,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38万吨;完成“千万平米”物流园区工程1400万平米建设任务。基本建成董家口港区物流园等5个园区,辛安物流中心等6个物流中心,投产运营万邦物流项目等50个重点项目。
  同时,从事国际物流、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的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培育全国知名供应链管理企业3-5家,营业收入50亿级物流企业5-6家,全市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80家;新建和改造8条陆路运输通道,形成“一纵一横”国家级物流通道、“三纵三横”市级物流通道,开通青岛港至吉大港等15条集装箱直达航线,建设乌鲁木齐等3大核心“内陆港”;开通重庆等4条国内“空中快线”,开发直航美国等6条洲际航线。
  任务 改善物流发展条件
  规划要求,我市要加快建设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普通国省道公路为辅的陆路骨干运输通道,重点建设青连铁路、董家口至陇海铁路,扩容青银高速公路,提级贯通309国道,改扩建204国道;加大空中航线开发力度,向东重点加密与日韩航线,向西重点发展同西安、成都、重庆、昆明等大型航空枢纽间“空中快线”,构筑 “东南亚、南亚及中亚和西亚地区-我国中西部-青岛-东北亚”空中航运走廊,加快开发直航墨尔本、温哥华、洛杉矶、迪拜、莫斯科、伦敦等洲际航线;加强海上运输通道建设,尽快开通青岛港至吉大港、关丹港、比通港、瓜达尔港、皎漂港、索纳迪亚港、汉班托塔港、科伦坡港、塞得港、西哈努克港等集装箱直达航线,重点打造日韩、东南亚、中东西亚、欧洲地中海、澳新、非洲、美洲航线组群。
  同时,重点支持国际转运、区域分拨、多式联运等物流载体建设,大力推进海、空、陆三大物流体系建设。依托港口,建设前湾港南港区物流园区、董家口港区物流园区;依托空港,建设胶东空港物流园区;依托铁路枢纽,建设胶州湾国际物流园区、即墨国际陆港物流园区;依托工业、农业、商贸产业基地,建设辛安物流中心、娄山物流中心、龙泉物流中心、新河物流中心、同和物流中心、店埠物流中心;着力完善物流集疏运体系,重点推进新机场高速公路、董家口疏港一路和疏港铁路等建设和改造。
  重点 培育物流新兴业态
  规划还要求,我市要大力发展先进运输组织,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以港口、机场、铁路等港站枢纽为载体,以跨区域内陆港为后方支点,构建多式联运骨干网络;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引导企业运用环保、节能设施设备,优化作业流程,降低环境污染,实现物流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发展城市配送,进一步优化由综合物流园区、大型分拨配送中心、社区末端配送节点组成的三级城市配送体系。健全运力投放机制,推动城市配送车辆通行便利化;加速发展冷链物流,将董家口北方冷链物流基地打造成集冷链物流、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交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合性冷链物流集聚区。
  亮点1 加快“互联网+物流”深度融合
  我市将以交通运输公共信息服务中心建设为依托,建设新一代国际智慧港,鼓励青岛港加快临港跨境电子商务升级,推动政府、海关、检验检疫、码头、船公司、中介及物流相关企业数据交换共享;加快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开展港航交易服务,对接全国航运交易指数,研究发布区域航运指数。加快云计算、大数据在运输、仓储、配送、多式联运等领域应用,实现物流组织模式和流程创新。支持重点物流园区向互联网化、平台化发展,完善“一卡通”园区服务系统,实现多元业务对接管理;引导仓库从传统结构向“互联网+仓库+机器手”结构升级,推广深度感知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和机器手应用,实现存货、取货、管货全流程智能化。
  亮点2 打造“一带一路”物流枢纽
  我市将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推动青岛与斯里兰卡、埃及、缅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国家港口及物流园区建设经营合作;推进外国籍干线船舶在青岛口岸发展中转业务和国际过境集装箱运输,拓展国际物流腹地范围,创建自由贸易港区;构建国际铁路枢纽,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 “9省10关”“9+1检验检疫”一体化平台,强化与郑州、洛阳、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内陆港”合作,实现青岛至中亚班列(青岛号)常态化运营。
  亮点3 提速发展电商物流
  我市将推动电商与物流协同、融合发展,引导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实现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在胶东空港物流园和即墨国际陆港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集聚区,吸引邮政、顺丰等知名企业入驻;推动物流快递终端设施设备建设试点示范,探索物业公司、便利店、智能柜、邮柜、农村快递服务中心代存取等模式;引导电商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加强与菜鸟骨干网等全国性物流服务平台商合作,融入全国共享仓储网络,优化配送仓储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依托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平台,同步开展直购进出口业务,探索创新“传统物流+电商+互联网”新型模式,打造中国北方最大、功能最全专业电商物流基地,支持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市,用现有连锁超市、客运交通等加速发展农村电商物流。
初审编辑:王晓亮
责任编辑:刘美显
11月17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蒙古鄂...
新闻热搜词
来源:360新闻
数据加载中...     > > > > >
> 正文
青岛市物流业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14:29:58 
    
一、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基本思路
按照有利于提高工业、商贸流通业等相关产业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有利于在物流供应链的支持下构建强大的产业发展链,有利于加快相关产业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体系,有利于加快企业物流信息化等基本原则,全面推进青岛市工业、商贸流通业等相关产业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水平的提升,以及与物流企业的联动和融合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加快企业物流服
(二)发展目标
逐步建设适应青岛市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打造物流技术与服务支持的工业聚集区、商贸集聚区等相关产业集聚区,加快建立适应企业物流管理与运作的网络化物流服务系统,实现物流管理对相关产业升级与企业发展的推动。
1.近期目标。到2012年,鼓励企业利用既有物流基础设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同时,在满足新的产业布局和既有产业布局调整的基础上,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利用物流基础设施系统为企业物流提供支持的管理与运作经验,为扩大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奠定基础环境。推动有代表性的5家以上工业、商贸流通业企业进行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的试点。
2.中期目标。到2015年,依托规划建设的城市公共大型综合性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形成支撑青岛市新的产业发展战略所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框架,形成社会化及企业内部相结合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框架,扩大企业物流外包的比重。推动20家以上工业、商贸流通业企业与物流企业联动发展,初步形成物流服务外包的氛围。
3.远期目标。到2020年,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企业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运行体系,使物流服务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及服务水平上达到欧美国家水平。
二、相关产业物流发展
(一)汽车、造船、机械、机车产业物流。企业要积极发展零配件的集中采购与生产配送、厂区物流管理和产品的销售配送一体化物流管理方式。对于零配件的集中采购与生产配送,要结合生产布局,通过设立配送中心,实现供应链角度的零配件集中采购,按照JIT方式进行向生产线的配送服务。对于厂区物流管理,要在零配件集中采购与生产配送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支持下,合理规划厂区物流流程,通过生产环节的流程再造,提高资源的整合程度与利用效率。对于产品的销售配送,要利用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系统和配送网络,提高产品的配送效率,降低产品到用户间的物流成本。
(二)钢铁产业物流。发展物流的途径和方式,一是整合物流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企业以自有或租用的方式,在保证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实现原材料堆场的高效经济使用;通过与流通领域物流系统的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产品销售、库存、配送等物流资源需求。二是对物流组织进行规划设计,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钢铁企业要对整个物流运作从系统的角度进行专门的规划和设计,建立适应物流管理需要的生产流程、安全库存、运输组织、原材料采购与供应、产成品销售系统、废料处理以及相应的企业组织管理体制、制度和信息系统等。三是对矿石等大宗进口散货,鼓励企业与船公司根据市场走势,合理选择签订各种长期合同,降低运价波动风险,保证稳定供货。
(三)高新技术产业物流。电子信息、通信、医药等产业根据其原材料来源与产品销售方向较为分散,距离不一,少批量多批次,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选择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运行商,利用其成熟的物流组织和管理系统,与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群体形成稳定的业务网络体系,保证原材料供货渠道与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实现原材料购入的稳定和产品销售的高效。
(四)石化产业物流。根据石化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建立针对特种物资较为封闭的物流组织与服务系统,以提高物流管理与运作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安全性;对于作为生活消费品的化工产品,应与流通领域的物流组织与管理系统接轨,建立社会化、规模化和高效化的物流系统。同时,鼓励大型石化工业企业建立必要的货主码头和自有罐区,保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稳定。
(五)家电产业物流。要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深化物流改革,进一步在供应链整合上下功夫,建立适合家电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建设配送中心,进行集中采购,配送中心按照生产线对零配件的需要进行及时供货。从原材料采购和成品配送入手,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物流运作体系,逐步与世界接轨,更好地拓展市场。
(六) 纺织服装产业物流。对于一般服装产品应与销售商共同建立依托公共物流设施的物流节点,将商业销售、商品送达和售后服务形成一体化运作网络体系。生产高档服装产品的企业则应建立与其贸易对象性质与贸易模式相一致的高效率的配送管理系统及相应的信息系统,委托专业物流服务商开展产品销售物流活动。
(七)食品及农产品(冷链)物流。一是对食品及农产品的安全性予以高度重视,制定较为严格的物流服务运作规范和相关监管措施。二是通过统一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规模的仓储设施的物流管理能力与长期储存功能,按照农产品生产季节性和消费长期性特点,为集中收购分散的农产品提供服务。三是加强基层物流网络节点、农村道路、批发市场的建设,将产品初加工和简易加工纳入物流的流通加工功能,完善农产品的流通网络,提高农产品基层流通渠道的贮存能力与输送能力。四是建立起与各个食品及农产品物流设施之间的协作网络,推广以公司加农户的运作形式,依托专业化设施实现原料集中采购和集中储存,使生产活动与销售活动通过物流组织形成一体化发展。五是推广物流服务外包,委托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企业,针对原材料购入和成品销售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和高效率的配送系统,开展集中配送,保证食品与农产品配送的质量。
(八)商贸流通业物流。一是加快推进商贸领域信息化进程。在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推进商贸企业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的信息化进程,借助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二是推广商贸企业的集中采购与专业配送,通过建立规模较大的仓储设施和设立统一的配送系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三是依托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推进物流服务外包,提升由供应商到零售商之间物流的集约化程度和专业化配送服务能力。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架构,构建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城市。
(九)对外贸易物流。一是提高外贸企业物流的组织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结合港口建设和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形成完善的国际物流组织与服务基础设施系统。二是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通过通关条件的改善和通关流程的优化,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货物通关效率;鼓励物流企业对进出口商品的代理报关、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流通加工等实行一条龙服务。三是以全市物流信息平台为纽带,实现外贸服务的网上办公,为我市外贸经济提供更加完善的物流服务,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其他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
三、发展重点
(一)流程再造。以大型工业、商贸流通业等核心企业为重点,推进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再造、物流相关管理技术再造、保障物流技术应用的制度再造、管理现代物流所需要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再造和企业发展的文化再造,加快提升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二)供应链构建。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商贸流通业等企业与物流服务企业之间构建物流供应链,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紧密配合、一体化衔接,通过信息化手段,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降低、竞争水平提高。
(三)服务外包和利用第三方物流服务。根据各类工商企业物流服务需求状况和需求结构,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优势,加快工业、商贸流通业等企业在流程再造和供应链构建基础上形成的物流服务外包。同时,支持和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整合服务能力,为工商企业物流业务的服务外包提供运作供给支持。
用户名:  密码:
上一篇:下一篇:关于印发《青岛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来源: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青岛市“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组织实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商业物流有限公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