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法和总工会法有什么区别

您现在的位置: &
& 工会经费由地税代缴和直接上缴工会的区别&&
工会经费由地税代缴和直接上缴工会的区别
编著:洪芳斌
&&&来源:会易网&&&时间: 09:47&&& &&&字体大小:
  问:公司没有自己的工会,地税也没有看到要求申报工会经费,突然有上级工会要求我们交工资总额2%的工会经费,有这种收法?如果有的话,这两种收法有什么区别?对企业来讲开支起来又有什么区别?  答:1、工会的要求建议你去咨询总工会,看是否有强制要求缴纳  2、(1)地税缴纳的工会经费是代扣代缴的,所扣款的工会经费可以全额是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2)向工会组织缴纳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同时需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或《工会专用结算凭证(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缴款书)》(即银行结算“六联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3、区别  (1)若只是通过地税的代收代缴,凭银行实际扣款单据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  (2)成立工会组织,一些无票的费用列支可通过工会经费来消化,只需要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或《工会专用结算凭证(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缴款书)》(即银行结算“六联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政策链接:工会经费编辑:陈&&& 航&&&&& 陈晴清
点击浏览器工具栏的分享让更多人看到好文章
我要留言:会易网欢迎读者留言,留言不对外显示,部分留言会被选进文章,我们保留编辑与出版的权利,对被选进文章的留言我们将标注作者姓名。
相关文章:
最新税收文件
版权所有& 福州中诚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闽ICP备号
服务电话:0、&&&&邮箱: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柳河路81号福建电影机械厂18号楼7层&&&&
微信端二维码手机浏览本页查看: 9329|回复: 40
单位求比较,商务局,总工会,社科联,国土求比较
发表于 17-3-8 09:15
[发自手机]
本人英语专业,坐标福州,在四大银行工作了3年。。。
一毕业秋招就去了银行,实在太累太忙,而且没有周末节假日。。。所以打算考公
看了一下岗位表,英语专业符合我可以报考的居然在厦门。。。在福州的要么要研究生要么要海外留学或者要二级翻译证书简直是逼死人啊。。。
所以只好选择两年工作经验限制的,剩下如下几个单位可以报考
商务局,总工会,社科联(社会科学联合会),国土资源(5年服务期限)
这些单位听起来就有些陌生,是否有人对它们了解,来说一下呀
发表于 17-3-8 09:16
[发自手机]
有了解的人,可以分享一下待遇或者工作内容一类的呀
发表于 17-3-8 09:30
能考上的岗位最好啦
发表于 17-3-8 09:40
都一个地方的这些单位?&&
发表于 17-3-8 09:47
[发自手机]
kinimay 发表于 17-3-8 09:40
都一个地方的这些单位?
对啊,都在福州市
发表于 17-3-8 09:49
去总工会吧&&比较没责任
发表于 17-3-8 09:49
对啊,都在福州市
都是市一级?&&市一级按理不该有最低服务年限&&如果都是福州市直的话 国土 商务&&工会& &&&排名分先后&&社科联这不懂干嘛的
发表于 17-3-8 09:51
都是市一级?&&市一级按理不该有最低服务年限&&如果都是福州市直的话 国土 商务&&工会& &&&排名分先后& &...
市一级是怎么看的 我看岗位上只写了福州啊,,,,
发表于 17-3-8 09:52
市一级是怎么看的 我看岗位上只写了福州啊,,,,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啊
发表于 17-3-8 09:53
福州市国土资源局啊
对啊 就是写着福州市国土资源局额
这个不会要经常下地勘察吧
发表于 17-3-8 09:56
去总工会吧&&比较没责任
那具体待遇,你会了解嘛
发表于 17-3-8 09:58
女生,工会=社科联&商务局&国土
发表于 17-3-8 10:22
总工会、、、事情少责任小
发表于 17-3-8 10:31
对啊 就是写着福州市国土资源局额
这个不会要经常下地勘察吧
不会啊&&这种事情都是外包的
发表于 17-3-8 16:03
同三不限。。
请大神来分析一波
发表于 17-3-8 16:11
在银行柜面工作算基层工作经验吗??????
发表于 17-3-8 16:11
作为过来人,很负责的告诉你这几个部门没啥区别。。一个部门好不好,忙不忙,关键看领导。而领导会换的,所以哪个人少报哪个呗。。
发表于 17-3-8 16:27
[发自手机]
jealousguy 发表于 17-3-8 09:58
女生,工会=社科联&商务局&国土
男生也一样.....
发表于 17-3-8 17:22
总工会最好?
发表于 17-3-8 17:30
国土上班的辟谣来了。
工会很闲,要耐得住寂寞。发个年货、蛋糕券,没其他事了。
国土小忙,有权,常有机会外出走动,调剂工作生活节奏。
Powered by Discuz! ,
GMT+8, 18-4-8 23:17中国工会和西方工会的区别
全面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历史传承、国际背景、核心问题、基本要求,以及与西方工会的本质区别,是深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和怎样建设工会这一历史课题,全面开创新世纪工会工作新局面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
一、中国工运从来就是中国特色的工人运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作为一个理论概念的提出,是在中国工人运动走过80年历程后的今天;但作为实践概念,却是中国工人运动与生俱来的特征。自从工人阶级在近代中国诞生以来,作为一个先进阶级运动的历史,从来就是与西方国家不同,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运使命是推翻三座大山,与同时期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工潮不同。
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1840年帝国主义用炮舰打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大量破产农民和城市手工业者走上现代无产者道路的结果。这个阶级及其特殊的形成道路,不但是伴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着帝国主义在没落封建制度的中国直接地经营现代大工业而来。帝国主义的垄断资本,封建买办和官僚资本,以及在这两大资本势力集团夹缝中生存的民族资本,对中国工人阶级的共同压迫。决定了中国工人运动的使命,一开始就天然地具有反帝反封建色彩。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世界资本主义走向帝国主义阶段,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工运反对国际垄断资本剥削斗争的残酷性;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之前,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工运的革命彻底性;从中国社会演进的特点看,中国工人阶级诞生于封建经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灾难时期,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工人运动反封建反殖民压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客观地成为中国工人运动民族民主革命时期的特殊使命;并且中国工人运动每一次从自发向自为的升华,都使这种特殊使命更加明确。西方工业革命后的工潮,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了统治地位后,产业工人反抗资本剥削的自发运动。这种工潮普遍表现为提高工资,扩大就业,抑或为反对某一党派、争取某项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利而举行的罢工斗争。尽管西方工潮有时也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近乎瘫痪,但斗争的实质只局限于改良主义范畴,并不从根本上推翻国家政权,改变资本统治的国家机器。
2.中国工运始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阶级的自为运动,与西方不同利益集团的自发工潮不同。
苏联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让独立地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理论武装和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实际相结合,逐步建立起了为本阶级利益而斗争与服务的工会组织。从此以后,中国工人运动就在党的领导下,步入了全阶级的自为运动。大革命时期工会运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不久,就参加领导了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掀起了一场全国性反帝风暴。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工人运动空前高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共产党和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先后掀起空前规模的反帝爱国、收回租界的英勇斗争和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的武装起义。抗战爆发后,为了加强对根据地工会和全国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共中央建立了职工运动委员会,开创了培养工运干部的“延安工人学校”;抗战胜利后,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区工会发动工人开展“增产立功”运动,支援解放战争。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就是一部中国工人阶级自始至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阶级从自发走向自为的奋斗史。
与中国工人运动所不同的是,西方工运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国际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西方工会的一项普遍任务是“避免工人内部的竞争”,实行熟练工人才能入会,排除非熟练工人入会,只保护部分工人的权益;西方工会的口号,是“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资。”显然,仅限于维护部分工人眼前的狭隘的经济利益,这种工人运动绝不可能成为全阶级的自为运动。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运转入国家发展建设的主战场,而西方工运也逐步转为三权分立政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中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中国工人阶级实现了政治上的自主到经济上的自强。担负着国家领导阶级的重担,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使命。中国工会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支柱,工人运动从此也转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从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国工会始终围绕党的工作中心,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以生产为中心,组织动员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强调通过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更好地发挥工会作用,中国工运主题是紧紧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团结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实现第一要务,构建和谐社会,始终是中国工运坚定不移的主题。
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工运走上了“三权分立”政体附庸的道路。西方三权分立政体中,所谓的“工会中立”是虚假的。西方社会中的工运在政治格局中的自由只是形式上的自由,不可能有真正的劳工自由。工会实质上成为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补充工具。
二、中国工会始终在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西方工会山头林立,从属于不同利益集团。中国工会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西方工会属于不同的利益群体,逐步沦为寡头工具
中国工会是党领导下统一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其特点是指导思想、前进方向、奋斗目标的一致性;而西方工会走的是多元发展的道路,其特点是山头林立,互相通过竞争,争夺会员的归属。各山头指导思想相异,奋斗目标不同,派系多元。从具体的实践活动所表现出的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应该属于工人运动的高级形式,因为它更符合工人阶级的特点要求和使命要求,因而也更符合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工人阶级是一个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的阶级,组织程度越高,这个阶级就越有力量。中国工会的统一性在组织形式上为全体工人阶级的团结和最广泛的组织在一起创造了前提条件。统一性是中国工会的特点,是中国工会力量之所在,也是中国工会的优点,因此,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更符合工人阶级发挥主动精神,进而推动历史前进的工人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
工人运动的组织主要是工会和政党。工会是工人阶级的初级组织,政党是工人阶级的高级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工人阶级求解放不可缺少的,并且是必须密切联系的组织。正如列宁深刻指出,“除了通过工会同工人阶级政党的协调动作,无产阶级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从来没有而且不可能有别的发展道路。”工会和政党结合的密切程度决定着工人运动的层次和水平。中国工会和政党的结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阶级性和高度的政治性,在实践中能够始终坚持以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立场;而西方工会与政党的关系是联系松散型的。由于他们的指导思想相异,奋斗目标不同,派系多元,因而运动的实质是表达不同阶层、群体的个别利益,实践中表现出的是工人阶级的分裂状态,工会之间的联合具有自发性,所以,他们容易受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受非工人阶级政党的控制,沦为寡头的工具。
2.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西方工会则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依违两端,谋取政治资本
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在与政权的关系上也是截然不同的,两者存在着与政权在根本利益上相同和相异的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和工人阶级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与政权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和在具体利益之间存在差别性的关系。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中国工会是社会主义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则决定了它又是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而西方工会的政治地位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依违两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党之间斗争的砝码而存在的,它只能在资产阶级政党交替执掌政权的斗争中谋取政治资本。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政权是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不仅仅从经济上看问题,同时更深入地从政治上看问题;不仅仅从物质利益上看问题,同时更透彻地从由其发展的原则上看问题,可以明晰地判断西方工会与中国工会在政权问题上的本质区别。与在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依违两端的西方工会地位相比,中国特色的工会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政权重要支柱的本质要求,是工人运动中高级形式的客观反映。
3.中国工会缔造辩证统一的劳动关系,西方工会走劳资对抗道路
中国工会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劳动关系问题上始终坚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政权的巩固,有利于职工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实现,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用辩证统一的观点认识劳动关系,处理劳动关系中客观存在的矛盾—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这是从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使命要求出发所坚持的正确立场,是工人阶级掌握政权后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而西方工会由于工人阶级在其社会中的被统治地位,它遵循的道路必然、也必须是劳资对抗。国家政权为资本集团垄断,决定了工会在社会中的基本任务就是维护工人阶级某一部分群众的眼前利益和具体利益,这也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唯一可能实现的一部分阶级利益。实现这个利益的道路只能是劳资对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人阶级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要利用和驾驭资本,必须缔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其主要手段是按照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采取参与、协商、谈判的方式来调整,而不是采用激烈对抗的方式来处理劳动争议;工会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来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劳资双方共谋企业健康发展,以达到劳资双方互利双赢的目的。因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基本标志。
三、中国工会在反对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斗争中,更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决心
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图谋从来也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伴随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日益汹涌,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出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战略,一些地缘政治集团出于扼制中国发展和强大的目的,一些国际反社会主义力量出于瓦解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阶级基础的阴谋,都把分化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作为一种重要手段,甚至纳入国家战略,利用种种借口变本加厉地实施。显然,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元化表象的背后,这一图谋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关乎分化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问题;这一图谋的本质,实际上是关乎中国工人阶级最根本和最长远的政治经济利益问题。在与国际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斗争中,中国工会必然也必须要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1.波兰团结工会夺取政权,西方加大了对中国西化分化的力度,把工会作为和平演变的主要战场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世界冷战格局解体端倪初透之际,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自身的原因,因领导格旦斯克大罢工而成为波兰团结工会领袖的瓦文萨,事实上已经成为波共和政府的政治反对派,以他为首的领导核心完全被反社会主义势力所控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团结工会之夺取政权,使西方敌对势力看到加大西化分化力度的“好处”,把工会作为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主要战场之一。在苏东剧变后发生的一系列中外历史事件中,瓦解共产党领导的工会组织,并利用所谓“独立工会”夺取政权来达到其和平演变目的的行为,是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进行的勾当。
在这个战场上,中国工会一方面坚持反西化分化,一方面认真借鉴东欧国家的历史教训,成功地捍卫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团结统一,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捍卫中国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积累了宝贵经验。波兰团结工会掌握国家政权后,表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拾20年前波共总书记哥穆尔卡的改革路线,其实质却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工人运动和工会组织进行的和平演变,以改变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把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方向纳入世界资本主义控制格局。从当代国际资本集团与政治力量的关系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力度加大,更多地是从与其标榜“人权”、“民主”、“自由”等概念最易关联的劳工问题入手,从体制上进行西化渗透,从政权的阶级基础上进行分化瓦解,工会十分明显地成为争夺激烈的一个重要战场。
2.利用改革开放中的暂时性困难和体制性障碍,插手中国工会事务,支持所谓民间维权组织
改革开放,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工人阶级长期探索而最终找到的强国之路,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之所以要坚持这个真理,就是因为只有它才能正确地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克服暂时性的困难,逐步解决体制性障碍,也正是中国工人阶级肩负的历史任务,是中国工会履行职责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这一过程本身,恰恰是我们解决矛盾的过程,而在西方敌对势力看来,却是进行西化分化的良机。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最终的解决只能靠中国自身改革的深化、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处于人均GDP一千至三千美元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殊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增同时并存,计划体制遗留的残旧惯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生机活力同时并存,资本和技术短缺与低素质劳动力大量过剩同时并存,克服这些暂时性困难的必由之路,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这种调整和改革,实际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新型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体制框架。企业转制和职工身份转换对于计划经济包袱沉重的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敌对势力极力插手以分化职工队伍的重要领域。
在我们解决暂时性困难和致力于克服体制性障碍过程中,敌对势力插手中国工会内部事务的事实屡见不鲜。国企改制中职工分流安置问题,转换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问题,在华跨国公司职工组建工会问题,乃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等等,只要从经济层面向政治上稍加深入地分析,许多时候都能看到敌对势力插手的影响。一些民间的所谓“维权”组织,几乎都得到了敌对势力无孔不入的渗透与支持。这种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将越来越明显,中国工会应对西化分化图谋的决心也必须越来越坚定。
3.在国际自由工联中打压中国工会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给国际工会运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就业、保障、工会权利受到冲击。加强工会在世界范围内的团结与合作,正成为各国工会组织的共识。我国自加入WT0以后,劳动关系日益国际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地感受和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劳动者和工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因此,站在国际的视野上,审视工会运动的发展走势,汲取经验教训,从而促进中国工会以及国际工会运动的健康发展,成为中国工会的必然选择。
宣称以“面包、和平、自由”为宗旨的国际自由工联,作为三大国际性工会组织之一,由于得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支持,凭借充足的财政资源和发达国家主要工会的控制,在其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冲突中,始终以所谓“人权”和“结社自由”等借口打压中国工会的做法,十分明显地暴露出国际强势资本及其政治势力对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的西化分化图谋。
从本质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分工协作的加强,商品和原料市场的扩大,以及生产规模和现代物流的不断发展,工人彼此之间,从各工种到各行业,甚至各地区之间联系日益加强,生产和交换日益扩大着工人阶级的视野和国际联系。但各国工人运动自始自终无不受到不同政党和利益集团的影响,国际敌对势力绝没有也不会放弃在工会运动中打压社会主义国家和工人利益的图谋。这一世界工人运动的现实,必然成为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工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决心的客观依据。
四、中国工会志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新格局
工会是世界进入资本生产方式后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劳动关系问题是现代工业社会各国工会无不面对的根本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既是一个生产力问题,又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说它是生产力问题,是因为当生产力三要素中的生产工具(包括科学技术)和生产对象被资本化为货币符号后,二者与劳动力的配置方式,实质就反映为劳资关系和矛盾,这是劳动关系的核心;说它是生产关系问题,是因为在这种特定的要素配置方式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所有者与劳动力提供者在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晴雨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构建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是中国工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神圣职责。
1.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决定了中国新型劳动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经济要素配置机制的市场化,是适应商品生产和交换社会化、全球化发展规律的资源组织体制。社会主义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全民共享,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发展必然的客观历史方向。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道路,都产生于资本生产方式下的经济矛盾和社会矛盾运动。作为人类文明成果,二者所不同的是,市场体制与资本的孪生性被资本主义的实践证明了几百年,而与社会主义道路结合的实践却才刚刚开始。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结合这一创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不同,也与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不同,而是人类社会的崭新实践。
在这场崭新的人类实践中,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劳动关系和怎样建设劳动关系问题,将决定着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同时决定着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工会在“四个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政治经济矛盾错综复杂形势下的根本前途。中国工会既不能抱残守缺,继续维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关系概念,也不能尝试走西方劳资对抗的道路,而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政体性质前提下,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进行自己的独特探索。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关系,其理论基础显然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主张的边际生产力理论中的所谓“劳资力量制衡”,也不是新世纪西方工运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劳工活动非工会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动与资本,在以价值交换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社会,是一对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天然矛盾,只要条件没有改变,这种客观存在的矛盾对立不能被消灭;对立着的矛盾双方,必须也必然在运动中实现统一,即统一于双方利益的实现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对立,就没有矛盾的运动;没有统一,矛盾就会发生由量到质的根本改变。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与市场经济体制有机结合所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辩证统一性的理论基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劳动关系格局,就是一种工人阶级(通过其先锋队)领导的协调劳动关系矛盾和谐运行的科学机制。
2.新型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属性没变,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没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受到保护和尊重,劳动、知识、管理、资本诸要素的活力都得以激发涌流;毫不动摇地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逐步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意味着今后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经济制度。在这种根本体制下的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要求,也要体现市场经济的体制要求。中国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必须以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支撑为前提;中国劳动力所有者的利益实现和发展,必须以与资本合作并且以阶级的力量驾驭这种合作为基础。
在中国,新型劳动关系表现之复杂,根源在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资本构成和劳动力构成之复杂。资本构成的复杂性取决于所有制的多元化现实,劳动构成的复杂性取决于职工知识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多元性。这种复杂性,并不标志着劳动关系的社会主义属性发生改变,而是要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好地体现这个本质属性。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通过制约劳动关系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政策,更好地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意志,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所以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这是构建“共建共享”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根本要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要求。
3.构建新型劳动关系是对劳动力的解放,是对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因素,就在于他具有支配自身劳动力的自由。这种自由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以完全丧失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与资本分离为前提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情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的公有制,根本无法形成要素市场;有形之手的控制,事实上完全剥夺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行业和企业间流动的自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建立的新型劳动关系,最大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劳动力作为市场要素,具有了越来越大的与资本结合的自由度。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自主择业的自由,既有利于劳动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也有利于资本与劳动实现最佳结合,从本质上说是对劳动力的一次解放。
从市场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活力的意义来看,在股份制为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的深刻变迁过程中,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的缓解和资本扩张力的增强,这种解放的深远意义将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调控领域,劳动力所有者就业选择的自由,实际反映着对资本选择的自由,即“用脚投票”的自由;另一方面,无论是集体合同、劳动合同,还是平等协商、三方协调,新型劳动关系所反映的特征是民主化、契约化、法制化,其规范力量是以国家意志为保障的。就劳动者群体而言,这是对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维护。
4.这种劳动关系不是同西方接轨,而是服从第一要务,发展第一要素,走中国特色道路
中国工会志在构建的新型劳动关系,在促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实践中,已逐步显露出其基本特征:一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良性互动,和谐运行;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创造力充分激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二者在共谋发展上高度统一,紧密合作;三是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形成职工群众根本利益长效保障机制,确保劳企双赢,共享发展成果。支撑这一具有中国特色新型劳动关系的体制性构架是三方协调机制,平等协商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新型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和体制构架,与西方强调劳资对抗的“劳资制衡”机制的重要区别就在于,这种劳动关系着眼于调动劳资双方两个积极性,以服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力中第一要素的发展,来实现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劳动关系,从形式上看,三方协调、劳资协商谈判和集体合同等作法,是具备国际通行规则的,但由于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领导力量不同,其运行程序和协调结果所表现的本质,却绝不是也不可能是与西方接轨。团结统一的中国工会组织肩负着维权体制和机制建设的领导使命,肩负着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使命,这决定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劳动关系,必须以和谐稳定、双赢共享为目标,而不能走上拉美的对抗式道路和西方的政党利益工具式道路。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为实现根本利益对中国工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至为关键的历史性要求。
历经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锤炼,中国工会对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越来越坚定。全总领导集体适应这一历史要求,适时做出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使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实践结论获得了理论升华,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的重大贡献,也为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工会工作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必须坚持继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所说坚持继承性,就是继承中国工运和中国工会80年奋斗历程的一系列优秀传统和成功做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工会工作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方向和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西方对中国工会西化分化的图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所说坚持实践性,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实践“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总体要求,在实践中不继完善和规范组织体制、工作机制。把历史经验、科学原理与解决现实矛盾的战略、策略有机结合起来;既从实际出发,又借鉴一切反映新世纪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客观规律的文明成果。所说坚持创新性,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进工会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体系和工人运动中最能说明中国现实和发展方向的命题,是中国工人阶级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的历史进程不断成为阶级自为的进程。总之,我们要走出的是一条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而不是什么所谓的与西方工会“接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市总工会主席有实权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