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贷款扣款不成功究竟成了谁的福利

2017国考时事政治: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 究竟成了谁的福利?
11:27:58&&&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点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时事政治频道更新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并提供时事政治热点政策解读、理论观察、时事大事记及时事政治热点汇总等。今天为大家提供2017国考时事政治: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 究竟成了谁的福利?更多时政热点信息欢迎访问。
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请看这组冰冷的数据
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工资,住房公积金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福利了。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时,能够享受到低利率。即便你是用商业贷款购房,公积金也算是一种变相存款,买了房后,每年都可以提取一笔现金自由支配。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最需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却更难买房了,而且他们每月依然得交这笔钱,却取不出来。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提高。比如,在5月18日,沈阳市宣布将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降低10万。
当前,在房价上升的背景下,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一方面,缴纳公积金的低收入群体人数多,但贷款人数很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的尴尬。
[责任编辑:bjoffcn2]
畅销榜1¥138.002¥120.00 345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低收入更难买房!_土豆视频登录登录后可以在这里看到收藏、订阅和会员哦~知道了上传视频后可以查看观看历史哦~观看历史后可以查看消息哦~浏览器版本过低,请升级浏览器收藏已收藏分享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低收入更难买房!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手机免广告使用土豆APP观看短视频没有广告哦!扫码即可下载手机端民生放大镜 第一季更新至128集001-100001-100101-128 本视频由声明原创。评论区下载土豆客户端从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请看这组冰冷的数据
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工资,住房公积金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福利了。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时,能够享受到低利率。即便你是用商业贷款购房,公积金也算是一种变相存款,买了房后,每年都可以提取一笔现金自由支配。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最需要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却更难买房了,而且他们每月依然得交这笔钱,却取不出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去年以来,部分城市降低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低收入群体通过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门槛也随之提高。
当前,在房价上升的背景下,公积金缴存的主要群体和通过公积金贷款购房的群体明显分化。一方面,缴纳公积金的低收入群体人数多,但贷款人数很少;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在缴存中占比低,但在贷款中占比高。
以支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住房公积金,面临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贷款需求的尴尬。
一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偏低
在购房时享受低贷款利率无疑是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时最大的期待。然而,对部分高房价城市的存缴职工来说,公积金可贷额度不足、对购房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让公积金的作用打了折扣。
目前在北京,个人公积金首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120万元,二套房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0万元。在上海,购买首套住房,借款家庭1人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50万,2人以上参与贷款的,住房公积金可贷金额为100万。
李先生在2016年初购买了北京大兴区西红门一处房子,房子当时总价是277万。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时集全家之力凑了100万首付,如果通过公积金贷款最多贷120万,其余57万就需要商业贷款,但是这种组合贷款走流程的时间可能要3个多月,纯商业贷款1个月就能批下来,所以最后全部走的商业贷款。李先生表示:
住房公积金对我来说就是零存整取,没得到贷款上的好处。而且利息还比存银行低。现在周边房子基本都涨到400多万了,但北京公积金贷款的额度还停在万的水平没变。对还没买房的低收入者来说,公积金贷款更像是&鸡肋&。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政策与制度研究中心主任叶剑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三四线城市,公积金贷款额度还基本能满足购房者需求,但在一二线城市中,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与房价不匹配的现象更为明显。&
低收入群体缴存占比高,贷款占比低
当前,从人群结构来看,住房公积金缴存主体和贷款主体出现明显倒挂的现象。
从全国整体状况来看,住建部等部门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缴存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49.81%,中等收入群体占44.12%,高收入群体占6.07%。贷款职工中,低收入群体占36.61%,中等收入群体占57.43%,高收入群体占5.96%。
▲数据来源: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
上述报告中,低收入指收入低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中等收入指收入介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1倍(含)~3倍之间,高收入指收入高于上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含)。
叶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积金制度的目标是要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住房需求,但目前来看,低收入群体获益较少。&
在北京、上海和广东,上述现象更为明显。2016年,北京、上海、广东公积金缴存中,低收入人群分别占比53.1%、57.44%和68.99%,但是在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中,上述三地低收入群体只占到30.6%、35.36%和26.64%。
▲数据来源:北京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上海市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
▲数据来源:广东省住房公积金2016年年度报告
广东省的报告还显示,职工贷款所购住房套数中,90(含)平方米以下占38.76%,90~144(含)平方米占51.83%,144平方米以上占9.41%。
有业内人士评论认为,广东住房公积金贷款中用于购买90平米以上住房占比过半,意味着公积金贷款主要流向中高收入群体改善型居住需求,用于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求相较偏低。
住房公积金急需改革
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修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被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起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
从此前住建部起草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修订送审稿)》来看,修订内容涉及对缴存基数和缴存比例实行&限高保低&,放宽提取条件,增强资金流动性等,缩短提取和贷款审批时限等。
方正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夏磊认为,虽然《条例》的修订会进一步考虑到低收入者的现实情况,但却不能解决首付款的问题,由于公积金的存缴比例是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的,即收入低、公积金存缴额就低,所以在低收入的基础上其首付款的积累就一定有限,这一点,并不会因为条例的修订而改变。
在叶剑平看来,要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仅通过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有难度的,在金融方式中,可以针对低收入群体有贴息、补息等支持措施,更重要的是在金融措施之外还需要政府通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发展租赁市场等方式满足低收入群体住房需求。
另外,对低收入群体来说,如果无法通过公积金贷款享受到低利率的好处,况且与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也没有优势,缴纳公积金不免有得不偿失之感。
&现在公积金改革的方向之一是要增加公积金使用渠道,提高使用、提取便利性。特别需要重视通过多种渠道保证低收入群体的福利。&叶剑平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Copyright (C) 2017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北京: 010-, 上海: 021-, 广州: 020-, 深圳: 9, 成都: 028-住房公积金是工资,还是福利?
我的图书馆
住房公积金是工资,还是福利?
住房公积金是工资,还是福利?
&&&& 湖南岳阳管理中心湘阴管理部刘彬在《住房公积金和住房保障》网络上发表《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要突出六大主题》一文章,我读后认为文章总体相当不错。刘彬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也动了不少脑筋。但是也感到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千万不能宣传住房公积金具有“福利性”,应该改为“工资性”。按照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安排,从废止福利住房制度开始,改革实物分配为货币化分房, 住房公积金就是职工的住房工资.根本不是什么体现了国家的福利性关怀。再加上什么宣传“福利公积金”、“双倍退还”,更是容易误导职工群众。
&&& 早年我在《景德镇日报》的《对景德镇市住房公积金现状的调查分析》一文中说了:“过去在计划体制下,我国实行的是以低工资为基础的住房制度。由单位给职工建造住房,通过行政方法分配给职工居住,收取很低的租金。改革开放以后,在职工工资中包括增长的工资大多用来吃饭穿衣解决温饱问题,在工资中住房消费含量相对极少。这是造成职工工资收入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职工无力购买住房的主要原因。”
&& “我国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日,国务院以国发[1998]23号文,发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做出了截断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突破性决定。文件规定,职工购买住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补贴。国务院23号文决定停止住房实物福利分配这一重大改革步骤表示,我国要建立的新住房制度,将是一个以住房商品化为主,辅以适度社会保障的住房体制。”
&& “目前我市房价和广大职工的支付能力及收入预期相比还是偏高的,许多中低收入家庭及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没有太多的积蓄,往往只能望房兴叹。我市房价与职工收入不成比例,是大多数居民购买住房的最大障碍。”&
&& “职工有为自己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住房合法权益。参加了住房公积金,有了住房补贴,才拥有了自己合法的应有的住房消费权益。有了住房公积金,有了住房补贴,职工才有了购买住房的能力,原来没有房的要买房,有了房的还想以小房换大房,以旧房换新房,以低标准换高标准的住房。最终全部解决职工群众的住房问题。”&
&& “从实物福利分房到货币化分房就是要转换机制不走老路,切断了单位建房、分房的旧渠道,把钱补给职工,提高个人的购买住房的能力。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制度,职工仅仅凭自己单纯的工资,职工自己无力购买商品房,也不可能解决住房问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为自己缴交住房公积金,是每位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不缴交住房公积金,在放弃自己的义务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 此文原载于&景德镇日报&日第二版。在我的文章中说过,改革之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职工的工资中就挖走了“住房工资”这一块,代之以“实物福利住房”。现在要改革了,应该还原职工的住房工资,这就是住房公积金。这怎么是福利呢?
&&& 此处,我并无责怪刘彬同志的意思。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媒体舆论、所谓的专家学者,还有金融银行界对住房公积金进行质疑,他们发起攻击的出发点,都是认定住房公积金就是福利。
&&& 世界银行的先生们,在报告中指责住房公积金的福利只给了城镇中少量的劳动者。据南昌市管理中心万峰副主任介绍说,当时曾经有个瑞典人以世界银行的名义来过南昌,走马观花地询问了一遍。这些蓝眼睛高鼻子自恃高明,不要说不谙中国国情,连起码的经济常识都不懂,而且还不谦虚,就回去匆匆忙忙发表所谓的报告。他们根本不懂住房公积金是跟着工资走的,谁发工资谁就负责发给住房公积金的道理。因为住房公积金是工资的组成部分,是职工的住房工资。那么请问世行的高级金融专家,在中国城市大街上踩三轮的,路旁补皮鞋的从业人员,谁该怎么给他们发住房公积金?世界银行一篇报告对住房公积金乱弹琴,事后还不服,在《21世纪经济报道》报上要与上海的改革研究专家乔依德进行理论争辩,岂不诒笑天下!
&&& 不要说外国人,自己人又怎么样?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上日,新华社李佳鹏三记者《住房公积金难圆安居梦》的文章,开篇第一句话说说:“作为一项福利制度,住房公积金在为部分人群购房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福利惠及面不够”。对于这篇文章,我现在就不用再说了,鄙人已有《住房公积金何以难圆安居梦?》一文专门进行反驳。新华社李佳鹏三记者在文章中说,“这些问题都在不断地叩问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我的反驳文章后,《经济参考报》从此以后,再也不发表什么质疑住房公积金的文章了。估计现在这些记者先生不是叩问住房公积金制度,剩下来的该是叩问自己了。
&& 住房公积金究竟是工资,还是福利?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尚且需要我们所有从事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同志去认真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应该由全国各管理中心的同志们认真思考,并提出讨论意见。你再看看,那些不愿意给职工缴交住房公积金的单位,面对我们的宣传和督促都是以住房公积金认作福利为挡箭牌,顽固拒缴。如果我们也予以附和,这增人扩面还有什么戏唱?
&& 对于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可以说是住房公积金的命根子,我当然也会写出文章进行阐述和争辩,也欢迎各地专家们提出批评反驳。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分享给朋友:通用代码: <input id="link4" type="text" class="form_input form_input_s" value="" />复 制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低收入更难买房!下载至电脑扫码用手机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你工资里扣的公积金,究竟成了谁的福利?低收入更难买房!扫码用手机继续看用或微信扫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二维码2小时内有效,扫码后可分享给好友没有优酷APP?立即下载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选集
药品服务许可证(京)-经营- 请使用者仔细阅读优酷、、、Copyright(C)2017 优酷
版权所有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房公积金提取不成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