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2017年钼精矿将大涨1季度利润大涨可持续吗

京东方,是A股中一家不被众人熟知,但又极富争议的公司。政府对它倾其所有、投入巨资,但投资者却吐槽它是亏损大王、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多年的亏损之后,京东方的巨额投资终于得到了回报,2017年三季度净利润暴增45倍。在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京东方会成为平板显示行业的世界霸主吗?一10月30日,是A股在刚刚创出22个月新高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这一天,A股在低开之后快速下跌,上涨指数全天下跌近1%,深圳成指下跌超过1%,创业板更是大跌超过2%。个股上,不足500只上涨,高达2700只下跌。就是在这种极弱的走势当中,有一只中国股市历史上曾经严重亏损、广为投资者吐槽的股票却创出了9年以来的新高,股价在一年之内更是大涨超过160%,这家公司就是京东方A。股价从长期低迷6年到最近一年多的暴涨,在这个越来越看重业绩的股市当中,京东方的三季报给出了答案。10月31日,京东方A发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4.08亿元,同比增长51.41%;净利润为64.76亿元,同比增长%;每股收益为0.19元。那么,净利润暴增45倍的京东方,是怎样一家公司呢?二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也称744厂),一度是中国最大最强的电子元器件厂,也是中国“一五”时期的重点工程,在计划经济时代,这家万人大厂的辉煌自不必多言。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代,全球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电子管技术被半导体技术逐步替代,这让主做电子管的744厂市场份额迅速萎缩,工厂连续亏损,濒临破产。744厂当时惨到了什么程度?1986年至1992年连续7年亏损,每年亏损高达几千万元。由于经营困难,职工的医药费没处报销,老职工甚至去傍晚的菜市场捡剩白菜度日。为摆脱窘境,被突击任命为厂长的王东升决定破釜沉舟,进行改制。他先是和2600多名职工们凑了650万元创业基金,接着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说服银行同意债务转股权。(王东升近照)终于,1993年4月,由银行“债转股”、员工凑钱入股,加上其他一些小股东,一个混合所有制的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王东升任董事长兼总裁。在解决了体制问题后,京东方开始了二次创业之旅。国企的制度,一方面意味着效率往往不如民企;但国企的身份,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容易拿到政策。京东方成立之后,凭借着国企的背景,与日本松下合资开办了北京松下彩管厂,生产彩色显像管(CRT),并形成了为CRT配套的精密电子零件和材料相关产品。90年代初国内彩色电视市场刚刚起步,CRT产业红红火火,京东方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甩掉了连续七年亏损的帽子。CRT虽然帮助京东方渡过了创业期,但是液晶面板(TFT-LCD)此时已经在日本和韩国已经基本形成产业化,王东升意识到了技术替代的危机,于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寻找新的技术那时,新型显示技术主要有TFT-LCD(液晶显示技术)、PDP(等离子技术)、FED(场致发射显示器技术)三种技术,为确定用哪一种新技术,京东方经历了4年漫长的求索。终于在1998年,京东方确定了液晶显示技术作为以后的战略抉择。三但是,京东方在液晶显示技术之路上却走的曲曲折折。当时的液晶显示技术已经发展了30年,日本、韩国、台湾是其中的领先者,为了弥补与海外企业的技术差距,京东方曾经想到过合资,甚至几乎都差一点与一家日本企业签订了合资合同,但最后还是放弃了。王东升在谈到放弃合资的时候说;“因为无论是京东方自己的合资经验,还是他人的合资实践,都证明合资是合不来技术的,也合不来中国的工业化。我们从1987年与松下合资办彩管厂,但直到20年后,北京松下都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都没能掌握彩色显像管最核心的技术。”王东升之所以说这句话,实在是因为有着切肤之痛。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轿车、彩电、集成电路等产业当中,广泛采用了“以市场换技术”、“合资”的政策,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几乎全部失败,这些行业没有一个能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自然也就没能形成自主的技术能力。既然合资换不来最核心的技术,那么只有收购这条路可走了。在苦等多时之后,机会终于到来。韩国现代集团因为过度扩张导致负债累累,为了还债,现代决定出售旗下液晶业务。京东方抓住这一机会,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在2003年1月用3.8亿美元并购了韩国现代的液晶业务,把TFT-LCD3.5代生产线连人带技术“一锅端”。紧接着,京东方开始在国内扎根,于2003年9月投资103亿元,在北京自主建设5代线。一年多之后的2005年1月,5代线所生产的17英寸液晶屏首次出货,结束了中国的“无屏时代”。四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种种困境却接踵而至:国外液晶巨头的降价让京东方备受打压,2008年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又让液晶市场的需求极度低迷。内外交困之下,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京东方由盈转亏,承受巨大压力。巨额的亏损之后,京东方不仅没有收缩战线,反而逆势而行加大了产能扩张。2008年,京东方斥资34亿元在成都开建4.5代线;2009年京东方分别投资175亿元、280亿,建设合肥6代线和北京亦庄8.5代线。合肥和北京投资建设TFT-LCD6代线和8.5代线,总投资分别达175亿元和280亿元。巨额投资带来的财务成本,以及新建生产线的产能爬坡成本,让京东方再次陷入到连续巨亏之中。亏损之后逆势扩张,这种常人看起来“找死”的行为,其实是京东方在给自己“续命”。液晶产业不同于其他传统产业,其更新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王东升曾经说过,若想保持价格不变,显示产品性能每36个月必须提升一倍以上。所以在这样一个“不扩张就灭亡”的产业当中,只有生产规模足够大,技术研发的投资足够多,才有可能在残酷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经历了2010年20亿的巨亏和2011年1季度6.75亿的亏损之后,京东方新上马的生产线开始兑现利润。2012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2.85亿;2013年,京东方净利润暴增800%达到23.5亿。五从过去几年的“越亏越投,越投越亏”的泥淖中走出来,京东方可谓完成了涅槃重生,这让北京、合肥等地的地方政府非常高兴,毕竟,他们为京东方倾注了大量资金补贴。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却对京东方不断巨额融资而几乎不分红的行为非常不满,甚至是愤怒。自2001年上市以来,京东方屡次在A股市场当中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融资:2006年,定向增发融资18.55亿;2008年,定向增发融资22.42亿;2009年,定向增发融资117.83亿;2010年,定向增发融资89.44亿;2014年,定向增发融资457.13亿。截止2014年,京东方上市13年以来,在A股融资金额已经达到700亿之巨,而同期所有分红金额合计只有区区1.18亿元。在向A股疯狂融资的同时,京东方还几乎每年都会收到来自政府的补贴:2007年政府补助5327万元、2008年政府补助6089万元、2009年补助6.99亿元、2010年补助7641万元、2011年补助6.66亿元,2012年补助26.2亿元,2013年补助14.4亿元,201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5.14亿元。由于在股市融资数额巨大,京东方被称作“圈钱王”;由于业绩常年亏损、股价长期在两三元徘徊、投资者很难分得红利,京东方被称作“铁公鸡”、“行径卑劣”;由于屡次靠政府补贴扭亏,京东方被称作“烧钱机器”,会计师出身的王东升也一度被媒体讥讽为“玩弄财务的人”,由于生产线庞大,京东方被诸多的产业界人士认为是“落后的过剩产能”。众多恶名扣在京东方的帽子上,京东方就真的那么不堪吗?国家给它的补贴都是在打水漂吗?六据有关人士分析,一个京东方生产线,光开建就能拉动300亿元的工业投资,建成之后的年产值更是能达到千亿级别。所以,京东方与其说是一家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倒不如说是一家绝好的能拉动GDP的企业。在各个地方,只要京东方投产,产值和就业就有保障,这对地方的经济和政绩可谓双重利好。锐眼在10月22日的原创文章《对不起,那个被谣言中伤的复星医药,市值奔1000亿去了!》中写到过:“对于国家有战略卡位价值的海外收购,国家不仅不会禁止,还会积极鼓励,反而那些发达国家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频频阻挠。”光电子行业是一国工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对其扶植可谓不遗余力:日本政府早在1979年就资助7.7亿美元,通过“光产业技术协会”组织16家企业发起“光电子基础研究计划”,后又资助8.2亿美元成立“光电子技术研究公司”进行光电子材料的基础研究。日本科技厅、邮政省和文化部也向其所属的研究机构及国立大学提供光电子基础研究资助。韩国政府2002年制订了“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5年计划”,每年用1700万美元开发下一代技术、250万美元开发设备、160万美元组织业界交流与发展,还出资1500万美元成立“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零组件”与“材料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20世纪90年代,三星、LG开发制造液晶产品长期亏损,韩国政府的政策贷款和补贴就是其资金的重要来源。我国台湾地区很早就将光电子列为重点科技领域,将TFT-LCD和集成电路一起列为“两兆双星”计划,并给予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正是靠着政府的大力扶持,日本、韩国、台湾的光电子技术才有了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世界的领军者。在日本、韩国、台湾这三家液晶面板领先者当中,目前占据龙头的又是韩国。韩国通过在年液晶产业的第二次衰退周期里的逆周期大手笔投资,将日本从产业第一的位置挤了下来,并开始逐步拉大差距。但韩国超越日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韩国企业从开始量产到盈利,经历了痛苦的阶段。三星的液晶业务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了7年,在年间,平均每年亏损1亿美元。但是凭借韩元贬值和生产规模扩大,三星到1997年末实现了"咸鱼翻身";1998年三星的液晶面板出货量,跃居世界第一。七在生产规模、投资、经验和专利方面形成优势地位之后,韩国开始坐地起价,在液晶屏上剪中国的羊毛。以15寸液晶显示器为例,2003年时候,价格最起码在3000元以上,但是在京东方5代线液晶屏量产之后的2005年,价格跌到了1000多元,正是京东方终结了韩国在中国市场上的暴利。之前,全球液晶屏的主流技术路径、材料和设备供应链以及市场由日、韩、台三方掌控,中国的彩电工业就因为如此而被死死卡住脖子。许多人认为只有从国外引进高世代生产线,才可能是唯一发展中国液晶显示工业的方法。但是日韩台的厂商早已经达成了不向中国大陆出售先进技术的默契,所以京东方之前购买的国外生产线就被认为很难构成威胁。万事开头难,虽然购买的国外生产线在当时看来是有一些技术落后,有些“冤大头”,但正是靠着这些买来的“落后技术”,京东方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真正实现了技术为己所用。2010年,京东方合肥6代线投产,我国大尺寸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得到扭转。(合肥京东方)2015年12月,全球最高世代线——京东方合肥10.5代线开工建设,凭借该生产线,京东方跻身显示行业全球前三,中国也成为了显示产业全球第一。如今,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列全球第一;另外,显示器显示屏、电视显示屏出货量居全球第二。八在中国进口的工业产品中,第一位是半导体,第二位是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第三位就是显示面板。在半导体行业中,中国今年有一家企业曾经试图收购美国相关公司,但被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否决;在汽车行业中,中国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至今仍然被外资捏着命脉;在显示面板行业当中,韩国的三星和LG之前更是凭借垄断地位呼风唤雨,在中国大肆掘金、大发其财。所以,国家不计代价地为京东方投下血本,并不是为了让京东方赚很多钱,而是不让韩国人在中国赚取垄断暴利。说白了,京东方就是为了民族利益而战。我们如果因为京东方之前的常年亏损就认为它没有价值,那就是真眼光狭隘了,面板不仅仅是彩电的重要组件,也是PC、手机、pad等终端产品的关键器件。如果没有京东方等国产面板企业们的不断烧钱、不断上马生产线,这个万亿级的行业就不会由日韩台三足鼎立变为中日韩三国争雄;如果没有京东方等国产面板企业,华为、小米等一众国产手机的价格,恐怕得是现在的几倍。商业,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但在涉及到民族利益的行业,京东方这种中国企业的价值是不能单纯按照商业来衡量的。另:长期坚持原创不容易,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
北京微金科技有限公司
独特财经视角带你看世界!辛辣的股市点评、严谨的楼市展望、有趣的时事分析,尽在有猛料的财经锐眼!
历史收益率走势(%)
观看人数:0
历史收益率走势(%)
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拉下了5根大阴线,累计跌幅4.37%。我们极擅长为市场的暴跌找理由,或为安抚内心、或为重建信心。直到……一个理由被用了一万遍,你还不得不用第一万零一遍时,这也是种无奈。而客官们在寻求心理安慰时,也需要注意,在“贸易战”的阴云下,A股估值已经大幅下行。对标2016 年 1 月底上证综指的2638 点,虽然现在指数点位更高,但过去 2 年盈利累计增长 20%左右,当前全部 A 股PE(TTM,整体法)为18.1 倍,与当时的17.7 倍基本相同。上证综指2638点的估值底具有参考
中欧明睿新常态出现在了华夏聚惠FOF的 2018年1季度前十大重仓基金,也出现在了嘉实领航资产FOF 的2017年4季度前十大重仓基金。基金经理——周应波,从业8年,2014年加入中欧基金,累计任职两年多。任职两年多的基金经理,得到了两家FOF的青睐,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目前,管理三只基金,每只规模在20亿左右,管理总规模68亿。
再来看这只基金——中欧明睿新常态。2017年底的时候,机构持有比例已经达61.92%。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1季度,该基金的重仓股有了较大变动,减仓了银行、地产、
在基金公司工作后,小编经常收到各路亲戚朋友的理财问题。上周和好友聚餐,三两句寒暄之后,好友忍不住大倒苦水:“都是明星基金,怎么自己一买就亏啊?”细问之后,才知道好友新手入门,年初买入了几只明星基金,持有三个月,算起来总共亏了十个百分点。看到好友就这样被套了,小编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家选基金,最为看重的,就是基金的盈利能力。可是就像体重一样:同样是80公斤,有的人强壮,有的就虚胖。排名靠前的基金收益个顶个都好看:有的基穿越牛熊,像恒星一样为投资者不断贡献光和热;有的基只是靠运气吃饭,明明是流星,却被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投资理财中,除了追求稳定收益外,方便快捷并能创造时间价值已经引起投资者的重视。  投资者购买基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省去较多的资产配置时间。通过专家理财,来实现既得利益。但在人们实际购买基金时,常常具有时间管理的意识,而缺乏时间管理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对基金产品的购买时点、资金组合等缺乏应有的时间观念,不能巧打“时间差”,从而错过了很多获取收益的机会。  认购期和申购期的“时间差”    开放式基金其认购期一般为一个月,而建仓期却需要三个月。从购买到赎回,投资者需要面临
一、国外主要市场中美贸易战升级对全球经济增长复苏以及全球资本市场的预期均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以及全球流动性的收紧,警惕全球资本市场波动率的中枢仍然会持续抬升。年初以来发达国家内需略有放缓,但整体扩张动能仍维持高位;全球制造业扩张动能较去年底回落,其中欧元区PIM降幅略大;欧美核心通胀温和上行,欧元区通胀略低于预期。多数美股估值步入较高区间,长期回报率正逐步降低,相对看好欧洲和新兴市场股票市场,可配置盈利改善的金融、能源、电信、必需消费等行业。未来美国长债利率将走出2016年下半年
本文分别按价值类、量化及指数增强类、成长类、沪港深类四个大类,每类各取若干个代表性的基金进行分析。价值类1、嘉实优化红利(070032)截止日,嘉实优化红利仓位为85%,规模在上季度27.73亿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到34.62亿。在一季度报中,季文华仍然保持乐观:“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中长期表现更加积极,未来出现牛市行情的基础正在巩固。”并且认为“A股纳入MSCI指数将对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真正的价值投资会迎来春天。”在投资策略上,嘉实优化红利至上而下两条主线:消费和成长。在消费
一季报的披露,国家队基金去年一季度末大幅降低仓位的原因,由此揭晓!相比去年年末,五只国家队基金(华夏新经济、招商丰庆A、南方消费活力、嘉实新机遇、易方达瑞惠)的国家队截至3月末的份额,均减少了7成份额,也就是280亿份。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2000亿资金,均分到5家基金公司由其操盘,此外每家基金公司各出资1000万,成立了五只基金。熬过了2015年下半年的大起大落,2016年初的熔断以及2017年的大蓝筹行情。2018年1月份国家基金的2017年四季度季报披露后,市场突然发现
周二市场强势反击,一根阳线一举收复前两日阴线走势,市场显然报复性反弹力量大;政策底确立了,就差一个技术底来呼应,周二强势反弹后沪市二次筑底基本格局已成,虽然今天没有出现直接信号,但是这种成功概率是近期最高的一次。创业板也被带动起来了,单日3%的涨幅很爆哦,今日蓝筹带动中小题材轮动反弹,效果不错,资金缓慢有序回流。这给了短线做空资金很大打击,市场普涨下技术面进一步向好转变。创业板如果下一步可以突破短期趋势1834点那么效果会更好,目前创业板技术面比沪市还是稍微慢了一拍,但今日的节奏同步这是很好的,
A股将在今年6月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迈向国际化。一时间,小建感觉朋友圈都被MSCI霸屏了!MSCI,即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也被译成明晟公司,是美国著名的指数编制公司,也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指数提供商之一。MSCI编制的各项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成为绝大多数国际投资者的风向标,一只股票被纳入某一重要的MSCI基准指数意味着可能带来相当可观的被动买盘,红利不容小觑。小建也想趁着A股“入摩”东风提前布局一下,看看能否小捞一把,查了一下资料,傻眼了:MSCI指数那么,相关
今天A股一洗前霾,创业板反弹大涨3%+,相关基金红通通一片,级掌柜昨天的乐观终究没被打脸。当下市场动荡,暴涨暴跌互现,级掌柜私以为,这是最好的“投机”时刻。暴跌时买入等待上涨,大幅摊薄成本的操作简直666!“那么问题来了,在茫茫基海中,如何能选到一只对的基金?”级掌柜以为,这首先要参考基金的历史长期业绩。为何选基要关注长期业绩?
“长期投资”和“时间的玫瑰”可以说是基金投资观念中的主流了,因此选基自然需要关注长期业绩。为何一定是长期业绩呢?我看短期的不行吗?要回答这个问题,
当前的市场面临“内忧外患”,内忧是几乎一周一出的各类“严紧硬”的监管政策,外患是贸 易战、叙 利 亚、美国加息等外部干扰因素,要想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赚到钱,还真是一件高难度的事。不过我们也不要太悲观,虽然目前的走势较弱,但今年以来市场其实已经走了好几轮过山车,每一轮都有10%以上的涨幅,接下来再来一轮过山车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篇文章就是探讨,下一次市场反弹时,我们如何提前埋伏,赚一次丰收?毕竟一年能赚到2波反弹,都能有20%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在市场反弹时,弹性越大的基金,反弹幅度越大,所以我们先
喝口茶,压压惊,今天的盘面还是有点“惊心动魄”滴~~虽然A股在昨晚央行降准的利好下高开,但是开盘不到四分钟创业板指数就跌破前期的缺口,正如司令昨天文章里预料到的。上午的走势还是令人比较“压抑”,创业板指数开始发力上攻,上午强势的芯片概念个股也纷纷涨停。目前来看,昨天的预判还是比较准确的。再喝口茶,定定心,开始今天的“芯”话题~~相信昨天的一则消息震惊到了大家,那就是美国企业在未来的7年内被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元器件,中美贸易大战延伸到了电子领域。可能很多小伙伴对“芯片”不是很清楚,印象中就是“金属
今天聊一聊场内交易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由于封闭运作份额固定,基金经理不受日常申购赎回的冲击,且有强制分红机制,相比于开放式基金更容易做出业绩。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的问题,今天我不多想说,以前写过很多文章。折价率=(净值-价格)/净值*100%正为折价,负为溢价。简单一点说,就是将基金打折卖给你。由于近期市场行情不是很好,有几个场内交易基金的折价率已经高企,接近白菜价了。第一个是中欧恒利(166024)这是去年11月热发的一个基金,一度需要抢购。截止周一,中欧恒利的净值为0.9998,当天收盘价为0
!兴全合宜基金即将上市啦!转眼间,兴全合宜基金自日成立以来,已近三月!据最新公告显示,兴全合宜基金将于4月23日起于深交所上市交易。相信你一定更有许多想了解的问题,我们一一告诉你。节选自基金公告场内简称:兴全合宜本次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额交易代码:163417上市交易的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日期:2018 年 4 月 23 日关于合宜上市的问题兴全合宜什么时候上市?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兴全基金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提出申请,兴全合宜将于日于
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拉下了5根大阴线,累计跌幅4.37%。我们极擅长为市场的暴跌找理由,或为安抚内心、或为重建信心。直到……一个理由被用了一万遍,你还不得不用第一万零一遍时,这也是种无奈。而客官们在寻求心理安慰时,也需要注意,在“贸易战”的阴云下,A股估值已经大幅下行。对标2016 年 1 月底上证综指的2638 点,虽然现在指数点位更高,但过去 2 年盈利累计增长 20%左右,当前全部 A 股PE(TTM,整体法)为18.1 倍,与当时的17.7 倍基本相同。上证综指2638点的估值底具有参考
较真的朋友来了:上周老娘舅不是发了一篇“我们把这两个买基金的“黑操作”都试了下,有点小意外”吗?有读者朋友提出:每年买前一年“冠军基”的那个黑操作,如果次年不换基,会不会收入更高?毕竟基金投资讲的就是长期投资长期持有,每年换基的这个操作看起来太没有恒心了,会不会换来换去,还不如老老实实持有一只?很好,老娘舅最欣赏读者较真的精神,这就把上次的表格再次整理扩展了一下,来看看到底是每年换一个冠军基来买好,还是一直持有某个冠军基更好——先看看我们“黑操作”的收益:本金1万元,自2004年第一个交易日起买
最近医药板块水涨船高,似乎迎来实实在在的一波“猛吃药”行情!滚滚挑选了近1年收益相对靠前的投资医药行业的相关基金给大家分析分析。分别是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399011)、中海医药健康产业混合A(000878)、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和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分级(160219),1只股票型、2只混合型(混合型占比较大,所以多说一只)和1只指数分级型。数据来源:wind,截止日期:,中海医疗保健主题股票、中海医药健康产业混合A、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及国泰国证医药卫生指数
中欧明睿新常态出现在了华夏聚惠FOF的 2018年1季度前十大重仓基金,也出现在了嘉实领航资产FOF 的2017年4季度前十大重仓基金。基金经理——周应波,从业8年,2014年加入中欧基金,累计任职两年多。任职两年多的基金经理,得到了两家FOF的青睐,肯定有什么过人之处吧。目前,管理三只基金,每只规模在20亿左右,管理总规模68亿。
再来看这只基金——中欧明睿新常态。2017年底的时候,机构持有比例已经达61.92%。从去年4季度,到今年1季度,该基金的重仓股有了较大变动,减仓了银行、地产、
在基金公司工作后,小编经常收到各路亲戚朋友的理财问题。上周和好友聚餐,三两句寒暄之后,好友忍不住大倒苦水:“都是明星基金,怎么自己一买就亏啊?”细问之后,才知道好友新手入门,年初买入了几只明星基金,持有三个月,算起来总共亏了十个百分点。看到好友就这样被套了,小编心里很不是滋味。大家选基金,最为看重的,就是基金的盈利能力。可是就像体重一样:同样是80公斤,有的人强壮,有的就虚胖。排名靠前的基金收益个顶个都好看:有的基穿越牛熊,像恒星一样为投资者不断贡献光和热;有的基只是靠运气吃饭,明明是流星,却被
昨晚央妈罕见降准,今天A股上下翻腾。创业板午后惊天大逆转,大涨2.16%,收复昨日大部分失地。芯片板块掀起涨停潮,近20只个股涨停。
大涨背后,老司基还是要提示一个风险。个人觉得,老美对中兴通讯实施精准打击,手段狠辣,让中美毛衣战又玩出了新花样。如果这一禁令严格实行的话,对中兴通讯股价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不,4月18日,就有两家基金公司下调了中兴通讯的估值。其中,中信保诚按照25.05元/股进行估值,长信基金对中兴通讯的估值价格调整为25.36元,两家公司下调幅度接近20%,即两个跌停!甚至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利润暴涨20倍!京东方2017年一季度盈利超20亿
日消息,众所周知,在全球LCD面板产业领域,韩系、日系、台系面板厂商可谓是风光无限,但近年来随着国产面板厂商的发力,这一局面也在悄然间发生着转变。根据此前消息报道:“2017年1月,京东方大尺寸和中小尺寸面板市占率均位列全球第一。”
昨日晚间,京东方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财报,预计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亿元至2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暴涨了20倍。
2017年,公司进一步推动战略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推进显示产品结构优化;加强新技术开发能力,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快速量化;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导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出货比重;报告期内公司多条产线持续保持满销满产,产线综合良品率及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主要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加之一季度半导体显示行业整体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经营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不过,对京东方来说,这并不意味着在中日韩三国的面板产业拼杀中可以暂时歇口气,随着业界重心转向OLED屏幕,京东方恐怕还需“马不停蹄”加倍努力。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韩企不管在在大尺寸还是在中小尺寸OLED屏幕都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这也意味着京东方在继液晶面板之后,需努力追赶韩国押注OLED。
京东方CEO陈炎顺表示:“当我们还在陶醉于液晶产能不断提升的时候,OLED悄然崛起,特别是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未来全球面板技术不是液晶就是OLED,而且OLED一定会挤压液晶的市场份额,市场非常大,中国大陆企业的机会很大。”
据悉,作为面板行业的后起之秀京东方,已经开始全面布局自家的OLED产业。京东方分别在成都、绵阳两地斥资220亿、465亿投资建设6代线柔性AMOLED平板生产线,在内蒙鄂尔多斯则投资了刚性AMOLED面板产线,在安徽合肥也有布局大尺寸AMOLED产线。我们不难看出,京东方在抢占新型显示市场的野心。
但遗憾的是,京东方的OLED面板大规模量产要等到2018甚至2019年,这也意味着京东方在赶超的路上仍是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绵阳房价将大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