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后洗成初始等级刷星际战甲武器满级之后,死了精华会全掉吗

[转载]《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大义精解(决定版)
《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大义精解(决定版)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外道:一般而言,外道是佛家对心外求法的总称。修学有阶段性,随着学习的深入,外道所代表的理义也不断的深入。比如,刚刚接触传统文化的人,可以把儒道释三家文化都称为内学,因为都是向往用心学问的修证,只把世俗的文化界定为外道,包括西方对上帝的信仰。本回故事里的外道,是外道界定中最深奥的内容。修行从自由向自在的过渡之中,把一切不自在的事物都称为外道。这个道理就非常深了,试问道家文化是不是追求自在之道?从修行经典和修行的方法上观察,老子追求的确实是这个大方向。但是,由于极其深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再其次,是仙学,只追求自由,对自在理解不深。再次是儒家,被怜悯世人的善心牵扯,偏向于世间法,而远离自在之道。更不必说西方宗教,只追求一种安逸的生活环境,甚至不追求离欲,也不追求求真悟实的证悟。在得自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宗教对自在的认知,甚至落后于科学,宗教界普遍追求上帝用神通惠利于己的事物。然而,科学的缺憾是天然外道,虽然名义上追求自在之事,从理到法都存在不足。
外道,在《西游记》以后的故事里都只代表业力。当然,很多人对业力不了解,佛家有一句定论,神通敌不过业力。了解这句话的内涵,就能理解佛家的修行为什么要放弃对神通的追求了。神通要变成自在,要修的是通神,通神就是自性功德,因此明心见性之后,一切神通都必然获得。上一回故事,求雨就做了界定,三位大仙求雨,通法不通神,能把雨求来,到底雨是怎么来的,不清楚,不明了,因此属于心外法,不得见龙王。外道表现在生活中,就是外力的作用。人生不得自在,就是因为外力太多。科学研究了几百年,命名了很多的力,也找到了一些力的计算方法。但是对任何一个已经发现的力的本质不清楚,就像三位大仙一样,会求雨而已。当然,心外法不会独立地存在,也必然会对心产生作用。要解决外力的问题,不能从形式上消灭,必须从根本上转变。
弄强:这是业力的品质之一。用神通出不了三界,这是最生动的教训。很多人修行喜欢修神通,也是喜欢弄强的习气,这个习气本质上就是业力。在境界里,喜欢用控制的念头,这都是恶习。然而,在世俗的世界里,大众们竟然把这样的人称为强者。冷静观察一下,世界上有多少文化是劝人竞争和弄强的?就能理解佛为什么说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了,总体上是沉沦的世道,难道不可悲吗?本质是什么?业力发动。佛家在修行上,特别强调要谨防业力发动,就是这个道理。这回故事里三位大仙要与行者比试神通,就是业力与愿力的较量。佛家之所以能证到无上菩提,原因就是佛家发现了愿力的功德。只有愿力能敌得过业力,没有其它的路可以走。修行必须先发愿,然后行愿,方证所愿。
欺:其欠,指外道的欠缺。非常有趣,自在的总是有所欠缺的。然而,人们习惯于接受欠缺,并去努力填补这个欠缺,而很少有人会思考这个欠缺是不是真实的存在。欠缺为什么会存在?恰恰又是人们接受这个欠缺。心物是一体的,心若怀疑真实,真就对此心而不实。所以,在修行上,菩萨再大的障碍是疑心未除,学佛修证,必须先明理,从明理而打消疑惑,坚定道心,方能成就愿力。欺的本质是有为的,是造作的,所以,欺中必有诈,有假。
正法:正即真实,法是自在解脱,自在之中有智慧和福德。只有真如无为符合正法的本义。正法一词,一经社会流传,即易被篡改。当今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已经进入了末法时期,即信众之中,有解无修无证是最普遍的现象。因为没有修证,问题就越来越严重。外道欺正法的事会很普遍,甚至有人放弃佛家文化而转信上帝。这并不是佛家文化有问题,而是信众对佛家文化的理解有问题。每一个人除了共业之外,还有别业,每一个人的业都在欺每一个人的正法。如果不被欺,那就不会再轮回到人间来受苦了。换言之,凡夫用心的状态就是外道欺正法的行为,三种惑业,见思、尘沙、无明都是欺正法的。
真如无为,不与万法为敌,又如何敌的过业力呢?这是修行上的一个大问题。不懂这个原理,修行必定是盲修瞎炼。修行上,很多人会上当受骗的原因,也是对这个道理不明白。祖师讲“诸佛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弥陀本愿海,就是众生自性本具的无边功德海,是真如无为的大根大本。一切正法必须有导向弥陀本愿海的作用,而且正法恰恰是自然又自然的承当,无为又无为的观照,因为功德本具的道理,容不得半点虚妄之心。正法具有逆来顺受,无条件享受安乐的根本内涵。不论何等境界,统统被正等正觉化作无上清净妙乐。修行可以简单到一句阿弥陀佛,就是直下入真如无为。不是要念阿弥陀佛的名字,而是借助这个名字唤醒自己,真能用真如自性来生活,念不念名字都是一样的。注意:并不是有个阿弥陀佛,他偏爱念他名字的人。
心猿:心,乃心王也;猿,是指心有生灭相续的作用。心王乃是一切依正的本源,因生灭心而有境界变化的现象。心还有猿在作用,那就是业力。上面已经说明,在业力的条件下,如何解决真假的问题?
显圣:即是显真之意。心猿,是每一次缘起的作用,缘起是因缘法,如何才能真妄不二?只有进入显圣的状态,即证入一即一法的功德海。换言之,世间法是有欠缺的,原因是世间法落在相上了。如果能即相离相,生即无生,则是借假显真,称为显圣。故事里通过神通的比斗,显现真与妄的差别。神通有欠缺,是有条件的通。圣无欠缺,是无条件的通。
灭:消灭,止息。
诸邪:是指一切不真实的想法和行为。这里是指种种外道,错误的修行方法。故事是以三位大仙来代表的,虽然有神通,所谓超自然的力量,但是本质是有为,不自在,不解脱的。因为外道修行是将心执着在境界上,着境之心必是远离了妙德真心。用意识做主,就是诸邪的本质用心。了解真心,回归真心,就可灭诸邪行。因此这一回故事并不是在佛道二家文化里搬弄是非,而是说明修行路上功夫又进了一层。功夫增进,一定会有开智慧的效应,因此下一回故事是过通天之河。生活当中的种种文化也是一样的道理,各说各的理,总之都是不明自心的文化。了解到世俗文化的根本问题,并不一定要去和他们辩论是非,而重要的是显露自己的真心。佛在《无量寿经》里开示,“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与世人辩论虽然可以称得上用正思惟去供养众生,但是机缘不成熟的众生往往不能从中受益,还不如先觉悟自己,觉悟了的自己则能更方便地供养众生。普度众生的事业是没有硝烟的微妙事业,度生工作是在一片安祥自在的氛围中完成的。
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放行西路。那三位道士却说被和尚法力坏了声名。坚决要求赌一赌功夫深浅。
先是虎力大仙要比坐禅,再是鹿力大仙比隔板猜枚,三位大仙各猜一次,皆输。三仙不服,要比独家功夫,砍头,剖腹剜心,下滾油锅洗澡。一一被行者化解,三仙毙命。
正是:点金炼汞成何济,唤雨呼风总是空!
从解构就能明显看出,回本故事的大义是:“万般神通是小术,唯有空空是大道。”用小说最后一句话,就是:“点金炼汞成何济,唤雨呼风总是空!”
仔细品味,神通背后有寓意,为什么要例举这些神通来比较?更有深义在其中。为什么要把神通列为诸邪之中?因为惑业必为障道之因,所以障道都非邪而何?因此,事物的善恶划分有渐有顿,渐修者依否定之否定,一直否定到终极,即到空空之理。顿修者,一悟了悟,顿证空空之道。因此佛家常常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如果还有事,那就不能称解脱德。从故事的赌赛之中,就能看到这个问题的实质。
第一,比坐禅,为什么第一要比坐禅?因为这是根本。用科学研究做一个类比,就很容易理解功夫界的坐禅。科学研究任何一个事物,首先要对这个事物的建立一个理论上的评价体系,依这个体系建立坐标系,然后按这个坐标系确定仪器的零点,以保证观察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定位法则和测量手段,而神通是贯通物质与精神的定位法则和测量手段。物质与物质之间有频道的关系,不同的频道设定,相同的物质观测,所得到的数据不同。精神与物质,精神与精神之间同样存在频道的问题,这就需要禅定来变换频道。肉眼是通过视网膜来进行光电感应的,心眼是通过禅定来进行信息交流的。由此可见,坐禅是一切神通的基础,是后面赌赛的大前提。
第二,隔板猜枚,为什么第二要比猜枚?坐禅是基础,猜枚是观察力,隔板是指通达力,这是心眼清净程度的表达。现在世界上很多人不相信人类有天眼,谁都只相信一叶障目的事实。肉眼的能力有这样的缺陷,因此,肉眼凡胎的人只有这样的能力。学会禅定之后,心眼就渐渐打开,最初的能力是观察事物不受空间的影响,进一步深入,又可以不受时间因素的影响。隔板猜枚是指不受空间的影响,这是最低的要求,世俗之人以为不可思议。其实,这个事科学早已做到了,这就说明世界上存在这个道理。在某种程度上,科学也已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时间的影响,这就是影像数据的保存,让过去永远停留在数据库里,随时可以再现。既然,科学用特定的材料可以记忆,那自然界肯定有更完善的记忆材料,有待科学进一步去研究发现。至少这个事实被发现了,未来是不是也已经存在?科学现在发现较少,不过,也可以通过特殊的光电摄影技术,拍摄到植物生长的超前信号,人体疾病的超前信号,因此这也已经说明了未来与现在的必然联系。可见,科学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利益,其中最大的利益是帮助人类更好的思考人生的本质。
既然人可以超时空的感应事物,那人的生死又有多少真实呢?人的障碍又源自哪里呢?这就是后来赌赛的内容了,头脑的作用是自己吗?心腹是自己吗?下油锅受苦的是自己吗?用这三条来反观六道轮回真实吗?不能解决这三个问题,六道就真实,那就是凡夫境界。用佛家的话讲:“供养自身心者”就是按照自己的脑子里想出来的行事,依自己胃肠要求而伤害众生的性命,将来下油锅值吗?
这一回故事赌赛神通,看上去很热闹,也是让很多喜欢热闹的人喜爱《西游记》的章回之一。然而,在这些神通的背后,又隐含了多少自己割舍不掉的心酸和苦痛呢?如果需要对其中的重要内容一一理清,那就必定能对自己的修行和生活有很重要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第一,唐僧是肉眼凡胎,为什么可以帮他上禅台?
第二,为什么大仙要一百张桌子做禅坐,然则不许手攀而上?
第三,既然是隔板猜枚,为什么大圣进出大仙看不到?第四,为什么大圣的头可以长出,而大仙不能?
第五,为什么大圣砍头时,大仙干扰,剖腹时却不干扰?
第六,为什么大圣下油锅时,要变成枣核钉儿?
第七,为什么龙王说羊力大仙只得五雷真受,难归仙道?
第八,为什么行者称北海龙王为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
第一,唐僧是肉眼凡胎,为什么可以帮他上禅台?
故事里一直强调,唐僧不可以用神通带行,如果可以,直接去西天取经就没有八十一难之说了。那么,这一回故事里,唐僧为什么又被特许,可以用神通提升呢?如果从事上看《西游记》的故事结构,其中的矛盾非常之多,但如果从理义上解,但就非常严谨了。这也是本注解存在的真正原因,《西游记》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神话小说。什么叫禅台?佛家有一部经典出自中国,那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的《法宝坛经》。坐坛论禅,首先是心安理得,才能称为禅。这个禅台就是比佛家和外道安心之所的问题。佛家是修性定,自性本定,所以要唐僧上去坐。而大仙是修心定,这个心是虎力,即是识心,因缘所生,属于生相无明。虎力定,依妄想去定,定在知见之上。唐僧的性定需要安住于真实,这需要得到真如无为的心王来帮助实现,因此故事里用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上台坐定。
第二,为什么大仙要一百张桌子做禅坐,然则不许手攀而上?
一百张桌子代表大圆满,分为真俗二种境界。五十张为真,五十张妄,皆是成所作的一体两用。这二用是真实存在,不容造作,因此不许手攀。如《法华经》所示:“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楞严经》更是开示的透彻,心意轮回,显现诸法。如果没有一切法究竟坚固,心识又如何能生一切法?由于性定是不生不灭的,而识定是生灭继续的。因此,在后面的斗法中,生灭性的识定,会从禅台上掉下来。
第三,既然是隔板猜枚,为什么大圣进出大仙看不到?
隔板猜枚是肉眼凡胎认识事物的方法,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能力隔板见物,只能靠猜来认识现实世界。科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核磁共振,射线扫描等技术,以此来认识有限的事物内部情况。同时也证明了,事物内容的可认知性。核磁共振是建立在同频共振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的,而共振规律是宇宙非常重要的基本规律。但是,科学上并没有真正了解同频共振的基本原理,属于人类发现的规律。可以说,科学虽然发现了很多的自然规律,并且能很好地应用这些规律,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生活中,人们依靠感觉建立生活常识,这些常识是否正确,并没有多少人关心,所谓习以为常。这些常识往往浸透到科学认识之中,称这为公理。不论是常识还是公理,都属于猜测的结论。
仙有三种,人仙、地仙和天仙,不论哪一种仙,都有天眼功能,其中人仙的天眼能力较差。地仙和天仙天眼是非常强的,更何况故事里的三位大仙。但是,三界内外道通过四禅八定所得的神通,在作用时需要作意,不具备菩萨真如无为智慧的彻照作用。我们的肉眼,虽然层次很低,但是在所见的境界之内,具备照的效果,可以观察变化的过程。这个故事比较的正是智慧显明与作意神通的区别,大仙虽然能看的真实,但是看不到变化的过程。另外,故事比较三番之后,真正要说明的是现象与本质的差别。外道,不论精通什么样的规律,总是二法。二法不能达本,不能了知事物的事实真相。
大圣,代表本具的神通自在之能,大仙着在妄想之相上,所以看不到大圣无处不在的内在功能。比如,科学至今还认为物质是有运动的,这就是不了解本体是本空,同一,可以随众生心识相续缘起的。
第四,为什么大圣的头可以长出,而大仙不能?
这也是说外道与显圣的区别,从体上现一切相,如果能归体,则体中的德能,皆可以在一切时,一切处圆满显现。外道采用外求法,手段再高强,也是对相的执着。一旦,这个相的缘改变时,则相会随缘而逝。故事里说大圣有七十二变,就有七十二个头。本质上,七十二代表一切处,即七十二个头,代表随处可现身。佛菩萨教化众生,只要众生因缘成熟,佛菩萨就会现身说法。
第五,为什么大圣砍头时,大仙干扰,剖腹时却不干扰?
这里面有很深道理的,《西游记》每一句话都是不随随便便写出来的。三个比试,有三层重要的内涵。头,代表意识;肠腹,代表思维,意识形态。身,代表一切果报受用。深入一点看,头代表因,腹代表缘,身代表果。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外道虽然可以修出神通,这个神通是因缘所生法,依赖于因缘,不可能控制因缘。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得不到自在,还在因缘之中头出头没。可见,修神通不是解脱之道,佛家不修神通就是这个道理,更不用神通度众生。注意:宗教和科学都是用神通度人,在创造万物这个认识上,科学与宗教是完全等同的。宗教说上帝造万物,科学说人类造万物,而且在认识水平层次上也是极其相似的。宗教说人是上帝造出来的,科学说是自然造出来的,本质都是从无到有的认识,这都属于断灭的知见。即一个事物是可以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宗教,不承认万物是哪个造出来的,而是彻底的真实主义,实践证明一切都是先天而有,不是后天造作的。
不论是依靠上帝还是依靠科学,都属于因缘生灭这个大范畴的。既然有生有灭,在得失的大问题上是无法看破的,更不必说生死大事。也就是说,都不能解决故事里所显的三大问题,头腹身的根本问题。当然,世俗追求肉体的头是面子,腹是实惠,身是快感。这三者更是短暂,用一生去追求都是可怜悯者。
第六,为什么大圣下油锅时,要变成枣核钉儿?
前面介绍了,身下油锅,代表在境界的身受问题。油,氵由,代表水性之道,随缘由因而变化的道德。大圣已经是真如无为的功夫,事实上,已经证得了万法平等,因此在油锅里,随缘自在。都是从体起用,何苦之有?然而,凡夫不同,依相而论长短,依识而有苦乐。凡夫看大圣,而会落在相上,以为大圣有是与非的差别。就像《首楞严经》里文殊菩萨开示:“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于中实无是非二相。”为了教育众生,大圣显现不同的身形,实则是显义的,不是像外道一样神通变化来避免苦乐的问题。真正解脱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形式上借用的,当下就是自在无碍,不随形变,不随时变。这才叫永恒和解脱。
另外,枣,核,钉,三个字有内涵。枣,代表仙家的修行方法,《西游记》里也多次用了枣梨之词。核,事之体,木亥,业之根。钉,金丁,比喻体性与生相不二。大圣为什么能得自在?这三个字已把道理都说尽了。
第七,为什么龙王说羊力大仙只得五雷真受,难归仙道?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五雷真受,什么是仙道。先说一下仙道。仙道,有二种根本上的定义,一种出自于佛家,是《首楞严经》里佛对五蕴的开示里说的十种仙。另一种,出自于仙家,认为仙与佛大致相等,都是生命自主的果位。但是,即便是佛家的祖师大德之中,至今还没有一位承认仙能与佛相等者。从根本上讲,虽然常有人把仙佛同称在一句话中,但是不能误解为二者等同。就像常常有人把宗教和迷信一起说一样,不能把宗教和迷信等同起来。宗教是宗教,迷信是迷信。佛是佛,仙是仙。不论是从修行方法,还是所证得的果位,二者都不能糊涂地等同起来。说等同的人往往是没有深入二者的理义差别。浅显一点理解:佛是觉悟,仙是神通。从果证上看,佛是自在,仙是自由。从自由到自在还有漫长的修行之路要走。
羊力大仙的羊力代表执着在相上的力,因为着相,所以畏惧滚油,因此要用冷龙来铺垫,这就是相上的问题还从相上解决。能从相上真正能得到受用,这就是得五雷真受。但是,获得自由并不是这个境界,要远高于这个境界。执着到定的状态,可以得感应,这就是五雷真受。就像电磁感应一样,电确实感应到了磁。但是,这个真受要能自由出入,才能被称为仙道。
第八,为什么行者称北海龙王为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
这是指出了北海龙王真实情况,不是讥讽,更不是辱骂。《西游记》中东西南北都是表理义的,东西表生灭,因果。南北表理事,体用。南方表理智,北方表事相。事有作用,因此称带角。事有相状,因此称有鳞。海代表不可思议,广大无边际。蚯蚓,虫丘虫引,是从理上解释世相的本质:虫代表波动,丘代表因缘和合,引代表相续牵动。泥鳅,氵尼鱼禾火,从事上解释世相的本质:氵是道显随缘,尼表从本质上看,鱼是相续之相,禾火是众生因心。故事里把北海龙王请来是指出羊力大仙神通的本质,只是相上执着,而事是相续变化的,并没有获得真正仙道,即在所执着的相上有自由出入的能力。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递与唐僧,放行西路。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那皇帝即下龙位,御手忙搀道:“国师今日行此大礼,何也?”道士说:“陛下,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今日这和尚弄法力,抓了丢去,陛下以一场之雨,就恕杀人之罪,可不轻了我等也?望陛下且留住他的关文,让我兄弟与他再赌一赌,看是何如。”真个收了关文道:“国师,你怎么与他赌?”虎力大仙道:“我与他赌坐禅。”国王道:“国师差矣,那和尚乃禅教出身,必然先会禅机,才敢奉旨求经,你怎与他赌此?”大仙道:“”国王道:“何为云梯显圣?”大仙道:“要一百张桌子,五十张作一禅台,一张一张迭将起去,不许手攀而上,亦不用梯凳而登,各驾一朵云头,上台坐下,约定几个时辰不动。”
话说那国王见孙行者有呼龙使圣之法,即将关文用了宝印,便要递与唐僧,放行西路。呼龙使圣是明心见性的功德,即事显理,妄尽还原。车迟国不再车迟,理应放行。现在科学在时空里找边际,哪里有边际?因为依报随着正报转,用什么样的心,显什么样的境。心无穷尽,境无边际。但是,如果用突破维层的方法,就很容易找到边际。换言之,在心识里攀缘就是车迟国,用神通化解生活中的逆缘,就进步迟缓。如果能转识成智,过时空境界只在刹那之间。那三个道士,慌得拜倒在金銮殿上启奏。这就是佛家常说的冤亲债主来讨债,因果报应真实不虚,觉悟之后,因果的问题仍然存在。缘分只要建立起来,见面总是要感应交道的。从一点看,与佛结缘的功德利益就不可思议了。如佛经说,释迦牟尼佛的名号一经于耳,将来必定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百千万亿化身佛,所以不论在什么样的境界里,都与释迦牟尼佛同在,可得到释迦牟尼佛的加持,只要回心向道与释迦牟尼佛的愿力相应,就能得到觉悟的果实。当然,我们同时也是与一切恶业的种子同在的,更要时时提防恶习业力的发动。但是,这三个道士的行为变化了,早先是不拜就上殿,现在也要拜倒,而且是慌得拜。这是心能转境的功德,我们凡夫在境界里,境界哪个作用能拜道德?现在连风调雨顺都没有了,自然灾难很普遍,这就是三位大仙在做功。陛下,我等至此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这句具有现实意义。虎鹿羊三种生相无明作用,维系和繁衍了世道。世道分六道,人天为善道,三涂为恶道。世人奉人天为正道,这就是匡扶社稷,保国安民。苦历二十年来,二十年,比喻过去无始,未来无穷,若不觉悟,总是这三者维系世道。苦历,虽然是苦途,世人不觉悟,不觉得是苦。现在人甚至很喜欢痛苦并快乐的感觉。今日这和尚弄法力,抓了丢去。和尚破无明,把生相无明破掉,因为万法皆空,所以万般神通皆小术,这是和尚法,把这些所谓的善行也放下了。败了我们声名。这一句份量太重了。世间的善恶观念与众生的无明同一起源,试想要推翻,谈何容易?就像今天崇尚科技,说一点对科技不恭的话,不知要引发多少问题。虽然科技给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因为人的欲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所以绝大多数的人是肯定科技为善的。比科技更深刻的问题是情爱,又有多少人崇尚和颂扬?远远超越科技和情爱的神通,尚且被佛家贬为小术,更何况世俗追随的恶习。陛下以一场之雨,就恕杀人之罪,陛下,对境界的总称。一场之雨,感应交道,利益众生。就恕杀人之罪,这一句道理甚深。注意:这里很容易被误解成善恶抵消。很多人行善,并没有免除恶报,就会以为善没有用。常常说:“人善被人欺。”还有发现世界上,很多“善人”并不是诸事皆利的。这些错误的观念,主要是自以为是了。因果报应,是不能抵消的。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昨天杀了人,今天救了一个人,是不是杀那个人罪就消了?这怎么可能?那家人包括被杀的人都会找机会报仇的,这家的人也一样,会找机会报恩的。这些道理不难理解,真正难理解的是佛说的:“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这才是本回故事的真相。修行人能做到什么样的感应,就可以灭除生死杀业的生死重罪呢?明心见性就可以了,这就是称佛名,与佛功德相称。以至诚心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与明心见性等效,是因为因心圆满,不与一切恶缘感通,岂不是也等于灭掉了生死重罪吗?不是一般人误解的名字念头,而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功夫。可不轻了我等也?这一句趣味很深很浓!本注解一直强调科学的不解脱本质,这是不是轻慢了科技?不要说科技,在了生死这个大课题上,除了佛家文化,其它哪个文化敢说了断了生死?道家追求的长生久视,八万大劫以后,还要从头来。那么,对界内众生来说,低于八万大劫寿命的众生看不到这个事实,只能接受那样的说教。西方的宗教也是一样的,人间的人对忉利天人来讲,就是朝生暮死,又怎么能真正知道天堂永生的时间单位?然而,真相只有一个,真正了解真相的人,就应该把真相说出来,不是要轻慢任何人或者任何文化,而是一种善意的提醒。科学是意识形态,本质上就是三位大仙的事实在人间代表的三种力:即妄想、分别和执着。望陛下且留住他的关文,不可以随随便便下结论。让我兄弟与他再赌一赌,看是何如。明白了前面的内涵,这一赌就非常有必要了。举一个更通俗易懂的例子,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现在人哪个能听的进去?那么,就吃饭一事来说,是享受还是痛苦的事呢?因此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比较。赌一赌,就是从理和事上进行比较,到底哪个更好。赌,这一个字用的好!在地球上说理说事,都只能算赌一赌,就算是说的天花乱坠,也不见得就有人接受。每个人的别业不同,习气不同,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去做正确的选择。当然,人们不愿意修行,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在于人们不了解清净是快乐的,因为清净是很难做到的。那国王着实昏乱,东说向东,西说向西,境界是随心转的,并不是客观存在。对行者来说,叫“唯心所现”;对三仙来说,叫“唯识所变”。虎力大仙道:“我与他赌坐禅。”这一比较就是论本体。体是真,相和用才会真。学习任何一门文化,到底是不是真理,只要把这个文化的本体搞清楚就可以了。比如前面提到的三大家文化代表:中华传统、科学和西方宗教。三家文化的体分别是什么?中华传统文化的体是天理,真常,自性。科学的体是对自然环境的认识,观念,意识。宗教的体是什么?圣灵,玄念,意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体与用是平等的,而科学和宗教的体与用是不平等的。换言之,因为体用不平等,宗教依照创造说,科学依照生灭说,实难真正找到一个真实存在而又不平等的体。因此,可以说事实上宗教和科学没有真正的体,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而已。如果没有体,那就是意识上的定,这样的禅定会被随心或境的变化而变化。有体就不同了,体不随相用而动,修定上只要放下心与境。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考察人类信念的属性,如果从理体上信,那这样的信念才是真实可靠的。社会上,经常会有叛徒,尤其是信仰上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信仰没有根。依情感而生的信,或者依意识而有的信,都是不可靠的。从这个道理上讲,信科学的人的信念是最善变的,一旦有了新的发现,观念马上跟着就转变了。如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让全科学界改变了时空不变的错误信念。宗教的信念会随着传福音的人的理解而变,因为宗教是传播者建立的,并不是上帝亲自来证明的。上帝创造万物的这个信念是传播者发明的。信上帝,不如说信传教的人。信基督的人中,有一些更信圣母是有道理的。谁又能想到创造人类的万能的上帝还要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到人间来替自己所造的人类灭罪,甚至还需要用创造出来的泥土造的男人的肋骨做成的女人来生产他?可见,宗教人的信仰与车迟国的国王一样,东说向东,西说向西。宗教所定义的为人类而创造的动物并没有心甘情愿地走上人类的餐桌。中华传统文化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人类古代文明来能延续到今天,也与文化属性有关。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来,能被普遍接受,是因为根是相同的,既可以相互借鉴,又可以独立发展,完全没有矛盾。国师差矣,那和尚乃禅教出身,必然先会禅机,才敢奉旨求经,你怎与他赌此?这是铺垫,明知和尚善禅,还要比禅?另外,禅是求经的基础,不会禅,不名学佛。我这坐禅,比常不同,有一异名,教做云梯显圣。《西游记》真是了不起,这样的功夫名词都能编出来,但是在真正的内涵理解上会非常有难度。注意:显圣二字。看一看,虎力大仙是如何定义的。要一百张桌子,五十张作一禅台,一张一张迭将起去,不许手攀而上,亦不用梯凳而登,各驾一朵云头,上台坐下,约定几个时辰不动。云梯显圣,就是五十阴境之云影。各驾一朵云头,上台坐下,云,比喻将一切境界都化作云朵,说起来味道很长。我们看桌面,会是一个平面,这就是妄念,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平面。科学已经能证明这个事实,既使是所谓的纳米材料,也不是平的。云,是指似相非相,似有非有的物质境界。约定几个时辰不动,在境界中,如如不动是禅。从原理上讲,唯有大乘菩萨才能做得到。虎力大仙,乃起心动念之辈,如何会此功夫,因此必输无疑。只是在妄不知妄,这才是外道的可悲之处。所以,大仙所谓的显圣,还是指神通,能所分为两家,还有圣凡之差别。佛家是平等的,释迦牟尼佛到人间来说法的时候,天人从天上下来听教,大菩萨也来听教。另外,约定几个时辰不动,这本身就不是真功夫,真功夫是性定,没有出入的差别。外道的不动也只是表面上的,就像地球上的人不动一样,地球是动的,人毕竟也是跟着动的。不依时空而说不动,那才是真不动,超越时空要横出。佛家的禅是横出,外道的禅是竖出,只是进入了不同的时空,还是时空里的凡夫。
国王见此有些难处,就便传旨问道:“那和尚,我国师要与你赌云梯显圣坐禅,那个会么?”行者闻言,沉吟不答。八戒道:“哥哥,怎么不言语?”行者道:“兄弟,实不瞒你说,若是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山赶月,换斗移星,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头剁脑,剖腹剜心,异样腾那,却也不怕。但说坐禅我就输了,我那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蹅,莫想坐得住。”三藏忽的开言道:“我会坐禅。”行者欢喜道:“却好却好!可坐得多少时?”三藏道:“我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行者道:“师父若坐二三年,我们就不取经罢。多也不上二三个时辰,就下来了。”三藏道:“徒弟呀,却是不能上去。”行者道:“你上前答应,我送你上去。”
那长老果然合掌当胸道:“贫僧会坐禅。”国王教传旨立禅台。国家有倒山之力,不消半个时辰,就设起两座台,在金銮殿左右。
行者闻言,沉吟不答。悟空乃是心猿,刹那不停,如何坐得住,必定是无法比试。真如无为,虽然动,比外道的不动要高明。在这一点上,不可以小看儒家的功夫。在《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中孟子说:“告子先我不动心,不动心有道乎?”儒家确实有大乘的气象,其中提到的“浩然之气”,现在人基本上都误解了。那是功夫,讲的是心意与气脉的问题,不是现在人理解的信念和观念。道家则更深入,有导引的学问,以意引气,从通周天,再到天人合一。佛家讲的如如不动,这如如二字,就是不静不动。如果不动,怎么能随众生心?如果动,又如何能圆满一切义?成就一切种智,教化一切众生?三藏忽的开言道:“我会坐禅。”三藏代表性定,即是自在又活泼的。自在是指本性恒寂,活泼是指随缘之德。凡夫地的唐僧如果不随缘,则不表现活泼的一面,必可坐定天下的。我幼年遇方上禅僧讲道,那性命根本上,定性存神,在死生关里,也坐二三个年头。方上禅僧,指世外高僧,或者是形而上的大道。形而下的法是依形而上的道而建立的,所以一切事物的生死关头也必定符合形而上的大道。二三个年头,是指生灭与自在统一。三藏道:“徒弟呀,却是不能上去。”这一句深奥。刚才说了能定性存神,生死关头,也能坐二三年,那个神通比这个五十张桌子难太多了。为什么上不去?因为这个虎力大仙制订的妄想,性德里面没有。必须要有照真达俗的用心才能办到。另外性德无相,虽然能无不相,需要心念做功。就设起两座台,在金銮殿左右。这里禅坐的位置变了。金銮殿,比喻真实功德;左右,分别代表理和事。
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将身一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飞在八戒耳朵边道:“兄弟,仔细看着师父,再莫与老孙替身说话。”那呆子笑道:“理会得!理会得!”
那虎力大仙下殿,立于阶心,读《西游记》受多年神话小说定位的影响,趋向于相信这些妖怪是真实存在的。事实上,这些都和科学研究一样,相当于把一个科学发现用神话人物的形式说出来。比如,这个虎力大仙代表的是妄想如何变成境界里的现实的。就像我们这个宇宙一样,科学有大爆炸理论,来说明宇宙生成的因果问题。《西游记》比科学说的更深入,更准确。那虎力大仙下殿,万物生成,科学发现只是一个重组问题,基本粒子没有生灭,只是形式上的变化。当然,有些事情好像是有生灭的,比如量子,当原子核吸收一个能量单位之后,电子的运行轨道处于高能态。同样,当轨道回归到低能态时,释放一个能量单位。这个科学解释是物质真有生灭的,本质上是对能量与物质存在真相没有真正搞清楚。道家讲的简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生一,是不是科学家的轨道变化而释放的量子呢?不是的。这是讲精神,道是有神用的,这个神用就是认识能力。佛家对这个解释的更详细,分为智和识,智是清净的,识是有染的。道生一,就是生识。识生出妄想的基本存在,就是能识和所识,这就是一生二。把一生二普遍归纳,这就是二生三,三就是万事万物。虎力是识,识是一种虚存在,这是用虎字的原因。大仙,表示普遍的虚存在。江本胜博士的水结晶试验证明了水是有识的。下殿,殿,代表真实;下殿,代表生用。立于阶心,这一句最重要。所有一切分别,包括真假,都是假名的。就像老子说,强名曰道。道,只是一个假名。既然道是假名,道所成就的一切也都是假名了。假名不是真实,因假名而立的意识就更荒唐了,在荒唐上建立的所有研究就更不必说了。换言之,假的东西根本不存在,真实如如不动,这里说立于阶心,就是指在用的时候,体没有动过,用又如何会动呢?将身一纵,踏一朵席云,径上西边台上坐下。这一句非常微妙,事实真相就是如此。生活中最接近的例子是看立体画,一幅看上去什么都不像的图片,把两目按特定方法去看,立体画里的内容会突然跳出画面,有过这种体会的人,就能理解《西游记》这一句的内涵。虽然有三维的形象在脑海里出现了,事实上,画还是那个画,并没有生出什么,也没有灭去什么。一朵席云,席,人工编织的影像;云,有其形而不可得。径上西边台上坐下,径,没有迂曲;西,本处;坐下,不动。这一句把破生相无明的过程讲的很透彻了,凡夫的无明是什么?就是有生灭,有动静。事实上,这些都是假相。既然万法本来不动,我们搞轮回,不是很冤枉吗?跟众生搞对立,斗争,竞争,战争不是更加愚蠢吗?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行者,真如无为之行,事实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心可以变现无量无边的作用,每一个作用,比喻为一根毫毛,算不上什么。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心所和识用的背后还是这个真心,心没有离开任何一个心的作用。他却作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心没有离开本处,但是随用心而化作万法,万法本来还是一心,所以称五色祥云。自性在哪里?离万法别无自性,如果还要说有个自性,那就是空性,就是五色祥云与性德不二。生用了,现象了,就是在东边台坐下,虽然生用了,还在本处如如不动。第一个如,是清净,第二个如,是生用。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蟭蟟虫,用与不用,又有什么不同呢?心并没有随用而堕落在狂妄里,这就是叫敛祥光。心有智慧之德,能照察万法,这就是蟭蟟虫,又称焦螟,极小之动物,可以住在蚊子的眉毛上。足见其小,此一理乃表达,心之无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而且活泼自在。在这里表示坐禅观照,可以照见五蕴真相。佛法是修觉的,学佛的目的是要能够智慧圆满,看到一切事物的真相。见到真相,一切法就自然转为富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人生的真相不可思议,做为人,一生做什么才是成功?就要能像蟭蟟虫,觉察万物,通达真相。名闻利养实在是微不足道,一生追求任何一个事业,包括供养一切众生,都是很微薄的。正如《佛说大乘庄严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里开示的:“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飞在八戒耳朵边道:“兄弟,仔细看着师父,再莫与老孙替身说话。”这一句很重要。很多人修行,不得要领,被佛家一语道破,修行菩萨道最大的障碍是疑惑。心里有疑,当下就依了心所法。而修行最重要的是心所要一心皈依自性功德,再莫与心的替身交流。什么是心的替身?一切境界相。念佛法门的高明正在于此,一句阿弥陀佛信愿具足地念下去,不间断,不夹杂。那呆子笑道:“理会得!理会得!”这一句真实语。心与心所在理体上是一,所以会得。这里用“呆子”,很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原义在《首楞严经》:“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原来坐禅的不许动手,动手算输,一时间疼痛难禁,他缩着头,就着衣襟擦痒。行者听见道:“君子家,岂有谬乎?你两个休言,等我上去看看。”
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鹿力大仙代表微尘境界之力,科学上称为万有引力。科学只是发现了有这个力学效应,不论是物论还是场论,即便是能给出一个算法方程式,总还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说古人早就知道,相信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会大笑之的。然而,《西游记》中确实有解释,至少比科学家的解释更真实。在绣墩上坐看多时,绣墩,以为境界为实的心态。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真假的本质是不动的。这道士就助他师兄一功:着相是如何帮妄想的呢?或者说境界里的万有引力是从哪里来的呢?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这一句非常有趣味。不要以为《西游记》是随便写出来的,随便拔根毛发为什么不行,非要从脑后拔短发?还要捻着一团?这其中是有很深的道理的。脑后,代表成见,也就是知见。短发,比较知见的作用,在极短的时间内。也就是说佛家讲的着相,刹那际就完成了一系列的作用。第一个作用是什么?捻着一团,就是一合相。把缘生的作用,用观念联系成一个事物,即相。分解开来有四种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自,有他,有境界,都各有存在的时间。其实,这些都是妄想,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这就是妄想对真实的作用力,强加的,并不是自然。前面多次提到,现在科学称为自然科学,其实自然二字并不是自然的,是意识形态强加出来的。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把虚妄当成真实,就是变作大臭虫,大,是无处不在;臭,自犬,事物有自身的轨迹。虫,就是动;大臭虫,即科学界发现的万物皆动。动,就是力学,牛顿要找的第一推动力。那长老先前觉痒,然后觉疼。妄想执着轻的得到的感觉是痒,重的感觉是痛。这就是佛家所说的业障给众生带来的烦恼。定修快到初禅时,就能摆脱这些身触感受的影响。八触(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就是业的表白,有点像科学上的精微实验。《摩诃止观》开示八触发生之原因,以欲得初禅定时,上界之极微入于欲界之极微,二者交替,地水火风狂乱发动。八戒道:“不好了!师父羊儿风发了。”羊儿风,是一种精神疾病,身体抽搐,失去控制力。比喻,一着相,自性本具的功德就失去了。注意,这是八戒说出的,代表一旦着相心所与心王的关系不真。沙僧道:“不是,是头风发了。”沙僧代表意识,进一步指出,不仅是身不由己的事,而且是识也变味了。最明显的事实是我们凡夫有痛这个感受,圣人没有。就像发高烧的人嘴里有苦味一样,没病的人没有。凡夫不相信能离苦得乐,只相信物质条件能改变命运。了解这个根本问题就能理解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开示的,五浊恶世的众生如能相信佛的话,真正能相信极乐世界的存在,相信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那是非常希有难得的。我师父乃志诚君子,他说会坐禅,断然会坐,说不会,只是不会。本有的怎么会变化的?极乐世界是如何被凡夫转变成裟婆世界的?如如不动的极乐世界如何变成波粒二相的裟婆世界?
好行者,嘤的一声,飞在唐僧头上,只见有豆粒大小一个臭虫叮他师父,慌忙用手捻下,替师父挠挠摸摸。那长老不疼不痒,端坐上面。行者暗想道:“和尚头光,虱子也安不得一个,如何有此臭虫?哈哈!枉自也不见输赢,等老孙去弄他一弄!”这行者飞将去,金殿兽头上落下,摇身一变,变作一条七寸长的蜈蚣,径来道士鼻凹里叮了一下。那道士坐不稳,一个筋斗翻将下去,国王大惊,即着当驾太师领他往文华殿里梳洗去了。行者仍驾祥云,将师父驮下阶前,已是长老得胜。
只见有豆粒大小一个臭虫叮他师父,慌忙用手捻下,这一句是不合常理的,蟭蟟虫比豆粒要小很多的,怎么可用手捻下臭虫?只是说理,真如无为,就可以化解着相引起问题。替师父挠挠摸摸。唯清净心能抚慰性德。和尚头光,虱子也安不得一个,如何有此臭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哪里来的污染?虱子,代表迅速,刹那的物质生相都不可能有,如何来的运动轨迹?想是那道士弄的玄虚,害我师父。肯定是妄想用心所产生因果报应之事。哈哈!这一句哈哈内涵很深!只有见到了真相的人,才能如此地豁达开朗。枉自也不见输赢,等老孙去弄他一弄!既然本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看看到底是什么因果问题。这行者飞将去,金殿兽头上落下,这里没有用虎力大仙,而是用了金殿兽。意思很明显,金殿是真心功德,兽是妄用。起心动念是错用真心,因此会在境界里迷失。变作一条七寸长的蜈蚣,径来道士鼻凹里叮了一下。蜈蚣,在后面七十四回的故事里还有出现,那是七尺长的蜈蚣精。在理义上,基本上一个意思,蜈蚣又作百足虫,取其百足之意,这里类比于相续之相,前面说的轨迹问题,生相无明。众生生相无明即是缘影之过,虚妄的用心正是因缘影而亡失真心。本质是犯了无根之过,百足无一足是真。详细内涵到七十四回故事里再讨论。鼻凹,鼻,乃气息之所,鼻根,又称为山根,山根之上是明堂,乃是心窍开门之关。凹,比喻气息归于阴识,即缘影之过的根子所在。那道士坐不稳,一个筋斗翻将下去,观破假相,即入真正觉。就像世人真以为有个事物在移动,原因是一个虚拟的缘影。知道是缘影,移动的事物就不成立了。几乎丧了性命,幸亏大小官员人多救起。悟入,是先入理,再了事。
那国王只教放行,鹿力大仙又奏道:“陛下,我师兄原有暗风疾,因到了高处,冒了天风,旧疾举发,故令和尚得胜。且留下他,等我与他赌隔板猜枚。”国王道:“怎么叫做隔板猜枚?”鹿力道:“贫道有隔板知物之法,看那和尚可能彀。他若猜得过我,让他出去;猜不着,凭陛下问拟罪名,雪我昆仲之恨,不污了二十年保国之恩也。”真个那国王十分昏乱,依此谗言。即传旨,命内官抬到宫殿,教娘娘放上件宝贝。须臾抬出,放在白玉阶前,教僧道:“你两家各赌法力,猜那柜中是何宝贝。”
我师兄原有暗风疾,暗风疾,对应前面的羊风,脑风,这里是暗风,即无明痴风。世人很少会怀疑用心本身的道理问题,世上唯有佛家把这一领域彻底揭示了。可惜用心去领会的人非常少,多把佛教当成一种信仰和宗教,很少有人认为是一种严谨的学问。因到了高处,冒了天风,旧疾举发,这一句解得好!任何学问的真假问题,要从理体上一看就能清晰。就像前面讨论的理体的问题,任何一个文化都是理体的问题,这就是照妖镜。高处,触及理体之处。假的,就无理,就是冒了天风。等我与他赌隔板猜枚。这一句等于是不打自招了。因为受了天风,即事与理不谐,认识事物靠猜。看那和尚可能彀。这一句有趣。就好比透视功夫的人,不需要拆信就能看到内容,而会猜的人要与明眼比猜,是不是很有趣呢?再比如,水有解渴的功能,没有喝水的人会怀疑水解渴的功能,然后发表论文说,论水解渴功能的真伪,是不是很可笑?这个世界上这样荒唐的事太多了,很多自称是唯物主义者的,直到自己死了才相信鬼神存在的真实性,岂不悲哉!为什么这些聪明人都要下了油锅才相信有地狱呢?将一朱红漆的柜子,这一柜子的名字紧扣猜的本质,本质自性智慧圆满,都是自性功能,还需要知与不知吗?然而,无明是如何来的呢?红尘烦恼让明堂里一片漆黑了;柜,木匮,业与真隔了一层。
三藏道:“徒弟,柜中之物,如何得知?”行者敛祥光,还变作蟭蟟虫,钉在唐僧头上道:“师父放心,等我去看看来。”好大圣,轻轻飞到柜上,爬在那柜脚之下,见有一条板缝儿。他钻将进去,见一个红漆丹盘,内放一套宫衣,乃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用手拿起来,抖乱了,咬破舌尖上,一口血哨喷将去,叫声“变”!即变作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临行又撒上一泡臊溺,却还从板缝里钻出来,飞在唐僧耳朵上道:“师父,你只猜是破烂流丢一口钟。”三藏道:“他教猜宝贝哩,流丢是件甚宝贝?”行者道:“莫管他,只猜着便是。”
行者敛祥光,还变作蟭蟟虫,真如无为之智,得见一切众生的机和缘。见一个红漆丹盘,内放一套宫衣,乃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红漆,代表红尘变现,是有为之心将世俗变作高尚,比喻被红尘渲染过的价值观。丹盘,丹,就是世人视之永恒之物。丹盘,承托精华之物的盘子,《西游记》里经常用到的器物,代表世俗尊重之物。宫衣,是世人追求最高的生活水准;乃是山河社稷袄,江山社稷,是世之英雄为之献身的大计,世人也常常歌颂此事。世人以皇宫为最有品位的生活方式了,其中所用之物代表了打下江山的价值所在,其中的人生意味甚浓。天下人追求名利者,能超越宫廷吗?那是与山河等价的,与乾坤同一个面子。乾坤地理裙。乾坤,是天地之理;地理,是生存之事;世人一生往往以此为志向。然而在佛家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无常的警示。咬破舌尖上,一口血哨喷将去,叫声“变”!即变作一件破烂流丢一口钟,然而这些东西在修行者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用身家性命换来的一件遮羞布而已,真是血染的风采啊。破烂流丢一口钟,破烂,喻不值一提;流丢,是指流转变坏;佛家对事物的看法是刹那生灭,无常迅速。一口钟,除了世俗讲的长衣之外,还有二层意思,一是终结,二是警钟。不要让虚妄空费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法术部分也非常精彩,传说中的法术,都要加血来变化。咬破舌尖上,一口血哨喷将去,叫声“变”!这是什么道理呢?今天科学对血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血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事物。《旧约圣经》里就有“血里有灵”,还说用基督的宝血洗清罪恶等。由于这些原因基督徒吃众生肉,却不吃众生血。这个有道理吗?应当讲有一定的道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血的认识相当深入,看作是心意的载体。生活中也常常证实血是活的,血若不流,命将告终。血从心意,当人害羞的时候,脸上就会充血。意到血充。更有趣的事,在现代医学里的骨髓移植里也发现,捐献者不能立即去看望被捐者。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在曾经流行一时的SARS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结晶中,发现了心意作用痕迹。水和血都是法术常用的载体。临行又撒上一泡臊溺,这是最定性的一句结论。臊,肉品木,依身见给业障论功立德;溺,沉溺在身见之中不能自拔,头出头没,即将毙命,还有什么值得自命不凡的宝贝?
唐僧进前一步正要猜,那鹿力大仙道:“我先猜,那柜里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唐僧道:“不是,不是,柜里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国王道:“这和尚无礼!敢笑我国中无宝,猜甚么流丢一口钟!”&&&
教:“拿了!”那两班校尉,就要动手,慌得唐僧合掌高呼:“陛下,且赦贫僧一时,待打开柜看。端的是宝,贫僧领罪;如不是宝,却不屈了贫僧也?”国王教打开看。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国王大怒道:“是谁放上此物?”龙座后面,闪上三宫皇后道:“我主,是梓童亲手放的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却不知怎么变成此物。”国王道:“御妻请退,寡人知之。宫中所用之物,无非是缎绢绫罗,那有此甚么流丢?”教:“抬上柜来,等朕亲藏一宝贝,再试如何。”那皇帝即转后宫,把御花园里仙桃树上结得一个大桃子,有碗来大小,摘下放在柜内,又抬下叫猜。
那鹿力大仙道:“我先猜,那柜里是山河社稷袄,乾坤地理裙。”鹿力,是红尘之力。众生因缘生诸相,又执着诸相,而坚固了分别心,因此万法不能归本,必有差别功能,有差别就有是非利害。所以,鹿力与世智辩聪的知见等同。宫中所用之物,无非是缎绢绫罗,那有此甚么流丢?什么叫肉眼凡胎?从这个故事就最能说明了,从皇帝到乞丐,价值观如此,没有智慧之眼,不知事之始终。把御花园里仙桃树上结得一个大桃子,选择桃子,与前面故事里的仙桃理义相同,代表享受自在人生。猜桃子,就是比喻看待人生享受的基本见地,从这个见地可以映射到修行的目的所在。
唐僧道:“徒弟啊,又来猜了。”行者道:“放心,等我再去看看。”又嘤的一声飞将去,还从板缝儿钻进去,见是一个桃子,正合他意,即现了原身,坐在柜里,将桃子一顿口啃得干干净净,连两边腮凹儿都啃净了,将核儿安在里面。仍变蟭蟟虫,飞将出去,钉在唐僧耳朵上道:“师父,只猜是个桃核子。”长老道:“徒弟啊,休要弄我。先前不是口快,几乎拿去典刑。这番须猜宝贝方好,桃核子是甚宝贝?”行者道:“休怕,只管赢他便了。”三藏正要开言,听得那羊力大仙道:“贫道先猜,是一颗仙桃。”三藏猜道:“不是桃,是个光桃核子。”那国王喝道:“是朕放的仙桃,如何是核?三国师猜着了。”三藏道:“陛下,打开来看就是。”当驾官又抬上去打开,捧出丹盘,果然是一个核子,皮肉俱无。国王见了,心惊道:“国师,休与他赌斗了,让他去罢。寡人亲手藏的仙桃,如今只是一核子,是甚人吃了?想是有鬼神暗助他也。”八戒听说,与沙僧微微冷笑道:“还不知他是会吃桃子的积年哩!”
果然是一个核子,皮肉俱无。这里也有很深的道理,接着前事的发展,从理事谈到受用。世人看来,世俗的长命百岁,江山社稷,文人志士是人生的最大事业,得其中之一即是人生最高享受,比喻成桃源胜境一般。而在佛家看来,用心不真实,只能落在意识心的虚妄之中,有名无实。相比真实福慧,世间享受只是依识的一个名相而己,就像桃核一般。八戒听说,与沙僧微微冷笑道:“还不知他是会吃桃子的积年哩!”这一句十分深奥,享受生活的是心,不是物质和肉体。如果真正了解到这个真相,才会恍然大悟,人生在世不历练此心,何来人生享受?
正话间,只见那虎力大仙从文华殿梳洗了,走上殿前:“陛下,这和尚有搬运抵物之术,抬上柜来,我破他术法,与他再猜。”国王道:“国师还要猜甚?”虎力道:“术法只抵得物件,却抵不得人身。将这道童藏在里面,管教他抵换不得。”这小童果藏在柜里,掩上柜盖,抬将下去,教:“那和尚再猜,这三番是甚宝贝。”
只见那虎力大仙从文华殿梳洗了,文华殿,这个最为关键。如前面说,强名曰道。名字在虎力上的作用是什么?业习的力量如何来称量?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给弟子传下四依法?四依的本质是一件事,就是依智还是依识的问题。虎力是识力,虽然在文化殿,得到的利益还是知识这个层次上的。搬运抵物之术,即所谓的搬运术,应用法力来改变物质的时空位置。术法只抵得物件,却抵不得人身。法力可以易物,但是没有办法改变人心。将这道童藏在里面,管教他抵换不得。放个活人在里面,法力就无能为力了。这里随便说下佛的慈悲教化之力,与法力的不同在于,法力是心与物合,即心与缘影相合。而佛有如来不共之力,能与众生心合,如此才能真正救度众生。作为凡夫的我们,一念净信此心,即是一念称佛之名。心佛众生本来一体,会用真心者即是佛。
三藏道:“又来了!”行者道:“等我再去看看。”嘤的又飞去,钻入里面,见是一个小童儿。好大圣,他却有见识,果然是腾那天下少,似这伶俐世间稀!他就摇身一变,变作个老道士一般容貌,进柜里叫声“徒弟。”童儿道:“师父,你从那里来的?”行者道:“我使遁法来的。”童儿道:“你来有么教诲?”行者道:“那和尚看见你进柜来了,他若猜个道童,却不又输了?是特来和你计较计较,剃了头,我们猜和尚罢。”童儿道:“但凭师父处治,只要我们赢他便了。若是再输与他,不但低了声名,又恐朝廷不敬重了。”行者道:“说得是。我儿过来,赢了他,我重重赏你。”将金箍棒就变作一把剃头刀,搂抱着那童儿,口里叫道:“乖乖,忍着疼,莫放声,等我与你剃头。”须臾剃下发来,窝作一团,塞在那柜脚纥络里,收了刀儿,摸着他的光头道:“我儿,头便象个和尚,只是衣裳不趁。脱下来,我与你变一变。”那道童穿的一领葱白色云头花绢绣锦沿边的鹤氅,真个脱下来,被行者吹一口仙气,叫“变!”即变做一件土黄色的直裰儿,与他穿了。却又拔下两根毫毛,变作一个木鱼儿,递在他手里道:“徒弟,须听着,但叫道童,千万莫出去;若叫和尚,你就与我顶开柜盖,敲着木鱼,念一卷佛经钻出来,方得成功也。”童儿道:“我只会念《三官经》、《北斗经》、《消灾经》,不会念佛家经。”行者道:“你可会念佛?”童儿道:“阿弥陀佛,哪个不会念?”行者道:“也罢也罢,就念佛,省得我又教你。切记着,我去也。”还变蟭蟟虫,钻出去,飞在唐僧耳轮边道:“师父,你只猜是个和尚。”三藏道:“这番他准赢了。”行者道:“你怎么定得?”三藏道:“经上有云:‘佛、法、僧三宝。’和尚却也是一宝。”
好大圣,他却有见识,果然是腾那天下少,似这伶俐世间稀!这一句非常重要,是赞叹本具功德真心的希有作用。故事写得实在精彩,道士只知心不能被法力变,但不知世道人心是随缘随变的。世俗的人哪里有不变的真心呢?既然没有真心,还是非常容易用境界来引导其变化的。《法华经》里的“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是佛能善导众生心的能力体现,当然众生还有业力不可思议的一面。他就摇身一变,变作个老道士一般容貌,《法华经》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就是这个原理。众生心里相信什么,就用什么来引导。童儿道:“师父,你从那里来的?”行者道:“我使遁法来的。”这个对话很精彩。你是从哪里来的?在世人的心中是没有办法理解和回答的。遁法,就是机缘法。投机则生,有水遁,风遁,土遁等等。童儿比作迷惑之心,总会对心从何来而迷惑。会觉得出没无常,因缘而起。当然佛家也有类似的看法,只是明了这个真相而已,指出三心不可得,即无常之心不可得。证悟之后,处处是心。真正把握此心,这个心,就是广大慈悲之心。众生的慈悲心都遁失了。“你来有么教诲?”这次比试非常有深度。任何一种文化都在影响众生的,更不必说修行文化,处处在境界里领悟大道。从师父的教诲中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师道。然而,现在教育被搞乱了,搞讨论式教学,没有师道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比的是聪明,计算得失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德行缺失了,因为只有师道传承道德和智慧。可是,全社会都把师道当成是封建迷信,以为师道妨碍了孩子的智慧发展,错误地把世智辩聪当智慧,不晓得那是妄想分别执着的培养,是堕落之因。行者道:“说得是。我儿过来,赢了他,我重重赏你。”表面上看,是一场赌赛。事实上却是别有内涵。一个学道的童子,不论他学的是哪一个道,都没有离开清净性这一条大道。因此,真修行人不说门派,心里是纯粹的清净大道,这个大道不分家。所以,众生确实是很冤枉的,生生世世报来报去,打打杀杀,有没有实质的成就,有没有成功者和失败者?确实是没有,只存在觉悟的人和迷惑的人。我只会念《三官经》、《北斗经》、《消灾经》,不会念佛家经。只会在事上求顺心如意,不懂在理上心安理得。行者道:“你可会念佛?”童儿道:“阿弥陀佛,哪个不会念?”这一句是点睛之笔,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是本具的,所以必然会念。佛、法、僧三宝。僧,代表一切众生本来清净之义。道士代表世间义,强调有道与佛的差别,佛从根本上接受一切众生,心佛众生本来不二。
正说处,只见那虎力大仙道:“陛下,第三番是个道童。”只管叫,他那里肯出来。三藏合掌道:“是个和尚。”八戒尽力高叫道:“柜里是个和尚!”那童儿忽的顶开柜盖,敲着木鱼,念着佛,钻出来。喜得那两班文武齐声喝采。唬得那三个道士拑口无言。
八戒尽力高叫道:“柜里是个和尚!”这八戒为什么要突然尽力高叫?其中的意趣就是八戒所代表的,心所法若得戒,就是和尚。《西游记》是演义道理的,相关的人物在理义到的时候,必然会有所表达。就像佛经一样,到会的菩萨就是当下的功德作用。就像科学上要讲电,就必须把磁也介绍一下,因两不可分。佛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文殊菩萨肯定要到场,代表众生成佛的机缘成熟了。喜得那两班文武齐声喝彩。这一句很容易被忽略掉了,其实这里非常精彩。说明天下众生听到阿弥陀佛的心声,都能心生喜欢。为什么会欢喜?因为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
国王道:“这和尚是有鬼神辅佐!怎么道士入柜,就变做和尚?纵有待诏跟进去,也只剃得头便了,如何衣服也能趁体,口里又会念佛?国师啊!让他去罢!”虎力大仙道:“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贫道将锺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国王道:“有甚么武艺?”虎力道:“弟兄三个,都有些神通。会砍下头来,又能安上;剖腹剜心,还再长完;滚油锅里,又能洗澡。”虎力道:“我等有此法力,才敢出此朗言,断要与他赌个才休。”那国王叫道:“东土的和尚,我国师不肯放你,还要与你赌砍头剖腹,下滚油锅洗澡哩。”
怎么道士入柜,就变做和尚?纵有待诏跟进去,也只剃得头便了,如何衣服也能趁体,口里又会念佛?这就是妄尽还原的事实真相。《维摩经·佛国品》:“尔时,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萨心净则佛土净者,我世尊本为菩萨时意岂不净,而是佛土不净若此?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于意云何?日月岂不净耶?而盲者不见。’对曰:‘不也,世尊!是盲者过,非日月咎。’‘舍利弗!众生罪故,不见如来国土严净,非如来咎。舍利弗!我此土净而汝不见。’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这一回故事赌赛的是觉前和觉后的差别,这就是佛法的魅力。宗教没有能力转境,只是承诺供养一条逃难的小船。境界里逃避,那是逃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的事。世俗斗争的文化更是悲惨,与众生对立,等于孤立自己。比宗教逃避的结果还要差,众生相互依存,斗争是大错特错,团结合作才是正道。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与凡夫眼里的境界差距很大,境界是怎么来的?是众生妄想识变而成的。一切众生本来念佛,本来是佛。人类也应当将念佛成佛视为人生第一正务,这就是《西游记》的写作宗旨。让小道士来证明事物的存在与真实性,是一个极高明的手段。在地球人类看来,境界是自然的,而且自然界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上,规律是随条件而变的,自然是依条件而显的。这些都已经被科学证明了,不同的动物眼睛里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人类界定的可见光,只是对人类而言的。科学仪器远比人眼的功能要强大,然而科学仪器的功能与事实真相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科学所认知的规律也只是沧海一粟。即便是三界之尊的道家,也只证明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与佛家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相比,仍有天地之差别。陛下,左右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材。教化众生之难,就是这一句所表达的。佛看众生是佛,众生看佛是众生。其它文化看佛家文化也是彼此彼此的,正是因为眼浊,看不懂佛法的妙处。染污的心体会不到清净的快乐,只能被欲望驱使。贫道将锺南山幼时学的武艺,索性与他赌一赌。道家全真派的祖庭是终南山,这里用锺把终字替换了一下,主要是借会意字的妙用。《西游记》里多次提道家,都只提全真这个名字,并不是贬低道家文化,而是强调了道家真实的一面。因为真,用终的纟会意就有问题,金与性同义,与全真吻合。道家的神通在三界内称尊,不是一般的宗教可以想象的。宗教排斥中华传统是很荒唐的,宗教以神迹劝化,可是那点神迹若在佛道中说,真是贻笑大方了。会砍下头来,又能安上;剖腹剜心,还再长完;滚油锅里,又能洗澡。这三个绝学绝技确实把神通推向极处,代表上中下三个丹田和全身的控制能力。注意,道家追求的清静无为实际没有达到无为,因为道家有控制境界的念头。国王大惊道:“此三事都是寻死之路!”修行的本质至少是对生死有把握的能力,不到生死问题上就不要谈修行。从这里看宗教与佛道两家的修行,独见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一茬人类最高超的文化莫过于佛道两家文化。道家做到最低的“不生不死”,用羽化的方法让色身不断地恢复到年轻状态,即用阴阳转换的手段,可以实现肉身常在。这个肉身要达到阳神的层次才能做到,并且可以在三界的一切境界中出入自由。佛家更高明一些,佛家修无边身,不落边见,不分彼此,真如无为,真正做到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出不入,安然常在。所以,三位大仙与唐僧师徒的赌赛就是这两种果德的比较,到底哪个真好?
行者正变作蟭蟟虫,往来报事,忽听此言,即收了毫毛,现出本相,哈哈大笑道:“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八戒道:“这三件都是丧性命的事,怎么说买卖上门?”行者道:“你还不知我的本事。”八戒道:“哥哥,你只象这等变化腾那也彀了,怎么还有这等本事?”行者道:“我啊:
砍下头来能说话,剁了臂膊打得人。
扎去腿脚会走路,剖腹还平妙绝伦。
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个就囫囵。
油锅洗澡更容易,只当温汤涤垢尘。”
八戒沙僧闻言,呵呵大笑。
行者正变作蟭蟟虫,往来报事,忽听此言,即收了毫毛,现出本相,前面已解释了,蟭蟟虫代表观慧。因为佛家没有身见,而现在要比身的特殊性,则必须现色身来应对。造化!造化!买卖上门了!有无身见的利益不比是不知道的。常言道:“红颜薄命。”深入一点讲,就是执着肉身而导致苦难多。不仅这一生苦,而且来生更苦。
砍下头来能说话,剁了臂膊打得人。执着肉身与不执着肉身的差别,一切众生都是活的,顽石也能点头。
扎去腿脚会走路,剖腹还平妙绝伦。腿脚能走,与上面一句承接好懂,后面这剖腹还平,很难理解。事实上,天人就没有腹中之事了,就是欲界天已经无皮肉筋脉脂血髓骨等,因此生活非常快乐,变化自如。科学技术相比于生天,哪个更方便?显然是生天。中华祖先为什么不搞科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天上到处都是香的,哪像人间到处是臭的,因为有大小便,有汗臭,等等。天人肠腹都没有,哪里需要厕所?而且不出汗。只是在临死的时候,腋下出汗。试想一下,人的一生为了饱腹,吃的好,穿的好,这是苦还是乐呢?就像一个有病的人,经常给别人夸耀自己吃的药高级?
就似人家包匾食,一捻一个就囫囵。这一句是功夫,吃什么都能消化,没有消化道的毛病。金山活佛在人间的时候,不论供养什么给他,都当场吃掉,包括钱币。这是表演转化因果的能力,众生有因果报应,食而不化,所以有病从口入。吃众生肉的因果问题很大的,如果自己有身见,将来不论投生在哪一道,苦啊!囫囵,比喻不着四相,安然自在。
油锅洗澡更容易,只当温汤涤垢尘。油锅,代表一切身见所受的苦;那么洗澡就是检验的过程,如此离念不彻底,就还有污垢。
八戒沙僧闻言,呵呵大笑。八戒和沙僧代表的心所和识用,是苦的根,两人呵呵大笑,表达解脱自在。
行者上前道:“陛下,小和尚会砍头。”国王道:“你怎么会砍头?”行者道:“我当年在寺里修行,曾遇着一个方上禅和子,教我一个砍头法,不知好也不好,如今且试试新。”国王笑道:“那和尚年幼不知事,砍头那里好试新?头乃六阳之首,砍下即便死矣。”虎力道:“陛下,正要他如此,方才出得我们之气。”那昏君信他言语,即传旨,教设杀场。
头乃六阳之首,砍下即便死矣。《灵枢经·经脉》,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足三阳(阳明、太阳、少阳)六经脉,谓之六阳。六阳经脉皆聚于头部,故亦称头为六阳之首。经络不通,则人必死。其实,这里是鉴别修行者用识还是用心的问题,用识的离不开境界,所谓心被境界转,因此离不开境界。用心的境界随心转,一切境界都是好境界了。现在讲究风水的人,一般都是被境界转的人。
一声传旨,即有羽林军三千,摆列朝门之外。国王教:“和尚先去砍头。”行者欣然应道:“我先去!我先去!”拱着手,高呼道:“国师,恕大胆占先了。”拽回头,往外就走。唐僧一把扯住道:“徒弟呀,仔细些,那里不是耍处。”行者道:“怕他怎的!撒了手,等我去来。”
即有羽林军三千,摆列朝门之外。这里描写的内容似乎让人感受到法场的味道,正法道场必灭诸邪。三千,比喻大千世界的一切境界。境界都有作用,相当于刑场,我们如今时时刻刻受道德的惩罚。
那大圣径至杀场里面,被刽子手挝住了,捆做一团,按在那土墩高处,只听喊一声“开刀!”飕的把个头砍将下来,又被刽子手一脚踢了去,好似滚西瓜一般,滚有三四十步远近。行者腔子中更不出血,只听得肚里叫声:“头来!”原来那些土地神祇因他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唤,暗中真个把行者头按住了。行者又叫声:“头来!”那头一似生根,莫想得动。行者心焦,捻着拳,挣了一挣,将捆的绳子就皆挣断,喝声:“长!”飕的腔子内长出一个头来。唬得那刽子手,个个心惊;羽林军,人人胆战。那监斩官急走入朝奏道:“万岁,那小和尚砍了头,又长出一颗来了。”八戒冷笑道:“沙僧,那知哥哥还有这般手段。”沙僧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个头哩。”
飕的把个头砍将下来,又被刽子手一脚踢了去,好似滚西瓜一般,滚有三四十步远近。这里不能按逻辑推理,当年大闹天宫,被捆绑在天庭法场,各种刑具也没有砍掉他的头,如今怎么这么简单?因此,《西游记》不能按世俗来解读,要按大道之理来品味。此一时与彼一时,虽然猴王还是那个猴王,表达的道义有所不同。那时是说,心是不可灭的;这时说心是随意自在的。这里是说解脱,那里是说具金刚之体。行者腔子中更不出血,只听得肚里叫声:“头来!”不出血,这一句非常重要。凡夫的血流是不受控制的,血是随意而动的。凡夫的念头如瀑流一般,这里说不出血,指本质已经改变。慌得鹿力大仙见有这般手段,即念咒语,鹿力大仙代表境界分别之力,因此他出来表达境界控制的能力。教本坊土地神祇:“将人头扯住,待我赢了和尚,奏了国王,与你把小祠堂盖作大庙宇,泥塑像改作正金身。”这一句非常有趣味。现在很多在传统文化里搞迷信的,也是这个说法,称为还愿,到寺庙里送钱,给佛像装金。然而,本质上并不是装金所起的作用,佛菩萨是解脱之人,怎么还会贪图名利?原来那些土地神祇因他有五雷法,也服他使唤,暗中真个把行者头按住了。这一句是定性之说,道士有法力,能制住境界里的物质。行者心焦,捻着拳,挣了一挣,将捆的绳子就皆挣断,喝声:“长!”飕的腔子内长出一个头来。这里关键是捻着拳,代表制心一处。将捆的绳子就皆挣断,突破一切障碍。长!一切法从心想生。沙僧道:“他有七十二般变化,就有七十二个头哩。”七十二般变化,是指七十二种用心之道,其实是指心现识变的道理。一般人看《西游记》误认为变化是神通能力,不知道是七十二种心能。世人说的能力,都与性命无关,因此都是没有真实意义的能力。人一死,就了了。死了,对凡夫而言就是这万般将不去,现在人一生苦读三十年的死书,得个博士学位或博士后的学历,只学得点饱腹之能,这些能力不能带到来生,若是投身到畜生道,还是那般愚痴。若常常狂言超过祖先,那更是可悲至极。
说不了,行者走来叫声“师父。”三藏大喜道:“徒弟,辛苦么?”行者道:“不辛苦,倒好耍子。”八戒道:“哥哥,可用刀疮药么?”行者道:“你是摸摸看,可有刀痕?”那呆子伸手一摸,就笑得呆呆睁睁道:“妙哉!妙哉!却也长得完全,截疤儿也没些儿!”
行者道:“不辛苦,倒好耍子。”菩萨修行要能在一切境界里游戏神通,这些事只当是练习试新。那呆子伸手一摸,就笑得呆呆睁睁道:“妙哉!妙哉!却也长得完全,截疤儿也没些儿!”这一句重要,若是心所法,必然有痕迹,会有阿赖耶识的种子。因此让八戒来摸一摸,证明不是心所法,而是清净心法,没有被境界染着。
兄弟们正都欢喜,又听得国王叫领关文:“赦你无罪!快去!快去!”行者道:“关文虽领,必须国师也赴曹砍砍头,也当试新去来。”国王道:“大国师,那和尚也不肯放你哩。你与他赌胜,且莫唬了寡人。”虎力也只得去,被几个刽子手,也捆翻在地,幌一幌,把头砍下,一脚也踢将去,滚了有三十余步,他腔子里也不出血,也叫一声:“头来!”行者即忙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条黄犬跑入场中,把那道士头一口衔来,径跑到御水河边丢下不题。
却说那道士连叫三声,人头不到,怎似行者的手段,长不出来,腔子中骨都都红光迸出,可怜空有唤雨呼风法,怎比长生果正仙?须臾倒在尘埃,众人观看,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
变作一条黄犬跑入场中,把那道士头一口衔来,径跑到御水河边丢下不题。黄犬,黄,是土色,代表境界色。犬,代表忠勇,比喻境界对性德的忠勇之德,即境与心完全如一。径跑到御水河边丢下,御水河,代表服从世理的规律,让虎力大仙的脑袋服从世俗的道理。即生灭之规则。可怜空有唤雨呼风法,怎比长生果正仙?法力法术,不是出离生死根本大道,因此修行人千万不要追求神通。长生果正仙,指有能力在境界里真正获得解脱者。须臾倒在尘埃,这里讲的是身心的问题,悟空有能力再造,喻心生万法。虎力大仙依凡尘作首,没有生心之能,喻以妄尘为命,假命不实。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黄,即土相;毛,是凡尘烦恼;虎,是妄念。合起来就是境界做主,不是真心。
那监斩官又来奏:“万岁,大国师砍下头来,不能长出,死在尘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国王闻奏,大惊失色,目不转睛,看那两个道士。鹿力起身道:“我师兄已是命到禄绝了,如何是只黄虎!这都是那和尚惫懒,使的掩样法儿,将我师兄变作畜类!我今定不饶他,定要与他赌那剖腹剜心!”
我师兄已是命到禄绝了,如何是只黄虎!道士把人身归于福禄寿三量,追求这三种利益也就自然而然了。不明白本性之中,三量本不可量。我今定不饶他,定要与他赌那剖腹剜心!后面的故事,看起来似乎不合情理。虎力大仙的功夫最高,已经倒下了。稍有理智的话,后面二个大仙就应当服输了,然而这是故事的需要,要把三个大仙的内涵告诉读者。本回的题目是显圣灭诸邪,就要把诸邪说清楚。虎力大仙是用心不真,这鹿力大仙又是什么本质呢?鹿,乃塵字的部首。
国王听说,方才定性回神,又叫:“那和尚,二国师还要与你赌哩。”行者道:“小和尚久不吃烟火食,前日西来,忽遇斋公家劝饭,多吃了几个馍馍,这几日腹中作痛,想是生虫,正欲借陛下之刀,剖开肚皮,拿出脏腑,洗净脾胃,方好上西天见佛。”国王听说,教:“拿他赴曹。”那许多人搀的搀,扯的扯。行者展脱手道:“不用人搀,自家走去。但一件,不许缚手,我好用手洗刷脏腑。”国王传旨,教:“莫绑他手。”行者摇摇摆摆,径至杀场,将身靠着大桩,解开衣带,露出肚腹。那刽子手将一条绳套在他膊项上,一条绳札住他腿足,把一口牛耳短刀,幌一幌,着肚皮下一割,搠个窟窿。这行者双手爬开肚腹,拿出肠脏来,一条条理彀多时,依然安在里面,照旧盘曲,捻着肚皮,吹口仙气,叫“长!”依然长合。
正欲借陛下之刀,剖开肚皮,拿出脏腑,洗净脾胃,方好上西天见佛。修行人接受众生的供养,须知:“众生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吃饭穿衣都是众生供养的,打开看一下,是不是有名闻利养的痕迹。心身清净,好面见真佛。但一件,不许缚手,我好用手洗刷脏腑。清净身心,不能有教条,清净自然才对。拿出肠脏来,一条条理彀多时,佛家讲,愿将身心奉尘刹,一切为了天下苍生,没有丝毫自利的念头。照旧盘曲,捻着肚皮,吹口仙气,叫“长!”依然长合。只要没有丝毫自我的念头,那这个身是道身,自然会依道德复原。世俗的养生方法恰恰相反,处处要补养此身,还是会有一身的疾病。
国王大惊,将他那关文捧在手中道:“圣僧莫误西行,与你关文去罢。”行者笑道:“关文小可,也请二国师剖剖剜剜,何如?”国王对鹿力说:“这事不与寡人相干,是你要与他做对头的,请去,请去。”鹿力道:“宽心,料我决不输与他。”你看他也象孙大圣,摇摇摆摆,径入杀场,被刽子手套上绳,将牛耳短刀,唿喇的一声,割开肚腹,他也拿出肝肠,用手理弄。行者即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作一只饿鹰,展开翅爪,飕的把他五脏心肝,尽情抓去,不知飞向何方受用。这道士弄做一个空腔破肚淋漓鬼,少脏无肠浪荡魂。那刽子手蹬倒大桩,拖尸来看,呀!原来是一只白毛角鹿!
即变作一只饿鹰,饿鹰,鹰,代表明察秋毫;饿,比喻丝毫不留情。妄想分别执着都是有力学效应的,这个张力始终是存在的,一旦机缘成就,马上就起作用。这只鹰是心变现的,把力学的本质说透了。科学如今还依自然学说,不知道力的背景,不了解力的本质,还把浅显的思维逻辑当成是真理,误导了人生真谛,耽误了多少众生的修行!展开翅爪,飕的把他五脏心肝,尽情抓去,不知飞向何方受用。在物质相互作用上建立起来的逻辑思维,即意识形态,不是真实受用,将来各有果报。这道士弄做一个空腔破肚淋漓鬼,少脏无肠浪荡魂。这句话非常值得读者反省。一辈子到底忙什么?为什么人死了多数会成鬼魂?原因就是一个,执着自身的感受,致死不渝!这个错误的用心在死后还是阴魂不散。然而这个身是一个漏身,什么有利益的都装不了,只是感应了淋漓游荡的苦报。就算是活着的时候,一呼百应,万亿的家财,丝毫无济于事。佛家的一切为了众生,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不是一种说教,而是有真实的内涵。一切众生才是真实的自我,只有为了众生才能落实利己。原来是一只白毛角鹿!白毛,清净的作用;角,边见;鹿,法尘分别;境界的清净作用变的不清净。极乐世界的清净是如何变成裟婆世界的?就是妄想执着变现的。如果说妄想只是把头(心)装错了,那执着境界是实,则是把身(体)装错了。
慌得那监斩官又来奏道:“二国师晦气,正剖腹时,被一只饿鹰将脏腑肝肠都刁去了。死在那里,原身是个白毛角鹿也。”国王害怕道:“怎么是个角鹿?”那羊力大仙又奏道:“我师兄既死,如何得现兽形?这都是那和尚弄术法坐害我等。等我与师兄报仇者。”国王道:“你有甚么法力赢他?”羊力道:“我与他赌下滚油锅洗澡。”国王便教取一口大锅,满着香油,教他两个赌去。行者道:“多承下顾,小和尚一向不曾洗澡,这两日皮肤燥痒,好歹荡荡去。”
羊力道:“我与他赌下滚油锅洗澡。”下油锅是代表自受用的控制能力。佛家常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其中的意味就是地狱众生谁来度?能下地狱而有自在者方能胜任。修行不得到无条件的自在解脱,是没有能力去地狱里救护众生的。而地狱真正是众生的老家,因为在地狱里的时间最长,在人天的时间较短。人修行到天顶,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而众生一旦坠落到地狱,一去往往就是无量劫,而且求出无期。可见,地狱里最需要义务自愿者去帮助极苦的众生,学佛的人如果发不出下地狱救众生的誓愿,说明他的修行理念不真实,即功夫不能度众,则必定是假的。小和尚一向不曾洗澡,这两日皮肤燥痒,好歹荡荡去。真正的菩萨行,一定是以度众生为乐的,并且在度众之中检验自己的功夫。观世音菩萨的誓愿:“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那当驾官果安下油锅,架起干柴,燃着烈火,将油烧滚,教和尚先下去。”行者合掌道:“不知文洗,武洗?”国王道:“文洗如何?武洗如何?”行者道:“文洗不脱衣服,似这般叉着手,下去打个滚,就起来,不许污坏了衣服,若有一点油腻算输。武洗要取一张衣架,一条手巾,脱了衣服,跳将下去,任意翻筋斗,竖蜻蜓,当耍子洗也。”国王对羊力说:“你要与他文洗,武洗?”羊力道:“文洗恐他衣服是药炼过的,隔油,武洗罢。”
不知文洗,武洗?文洗不沾油腻,即是出世之道,如道家经常远离人间求清静。道家的真身,是没有被玷污之身,不能行男女之事。武洗,是入世修行,在一切法中即身成佛。这个最难,在佛家真正明心见性的,自在圆融方能行此方法。非是凡夫所能为的,对凡夫戒律甚严,得自在之后,万法归性,则无有障碍。道家,纵是仙果,也没有明心见性,断定是不能武洗。仙与佛的差别在于,仙可以得长生,但不能得智慧。与境界不能打成一片。佛则无所不能,大智大慧,大慈大悲。
行者又上前道:“恕大胆,屡次占先了。”你看他脱了布直裰,褪了虎皮裙,将身一纵,跳在锅内,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顽耍。八戒见了,咬着指头,对沙僧道:“我们也错看了这猴子了!平时间劖言讪语,斗他耍子,怎知他有这般真实本事!”他两个唧唧哝哝,夸奖不尽。
褪了虎皮裙,是指不动真心。虎皮是指起心动念的外表。自然于境界合为一处了,不分彼此,如何伤得?怎知他有这般真实本事!八戒和沙僧是业,确实还不知真心的智慧德相。他两个唧唧哝哝,夸奖不尽。就一句正是《法华经》里的三车之喻。佛为度火宅里的孩子,就告诉他们,出来玩羊车和鹿车,这些车孩子听说过,能接受。结果出来之后,佛每人给一辆大白牛车,比喻修行证果的果德远远超过了修行的想象,是不可思议的好。
行者望见,心疑道:“那呆子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劳拙者闲,老孙这般舞弄,他倒自在。等我作成他綑一绳,看他可怕。”正洗浴,打个水花,淬在油锅底上,变作个枣核钉儿,再也不起来了。
枣核,是与前面故事的交梨、火枣一样,都是心能的象征,核必是心源了。这是度心所法的做法,给八戒看的。心所法,正是在无形无相之心中,取有形有相之法用。綑一绳,比喻收心而不散乱,入于无形之态。这里其实就是进一步演义不可思议,超出一切思议境界,让在坐的所有代表都想象不到,这才是真如无为之德。拜佛做老师,学习的就是一个明白,明了一切。
那监斩官近前又奏:“万岁,小和尚被滚油烹死了。”国王大喜,教捞上骨骸来看。刽子手将一把铁笊篱,在油锅里捞,原来那笊篱眼稀,行者变得钉小,往往来来,从眼孔漏下去了,那里捞得着!又奏道:“和尚身微骨嫩,俱札化了。”国王教:“拿三个和尚下去!”两边校尉,见八戒面凶,先揪翻,把背心捆了。
国王大喜,教捞上骨骸来看。这一句话意味学长,国王何故大喜呢?悟空替他求雨,现真龙给他看,这些利益不是对他有恩吗?只因他已经习惯于三位国师所作所为,障碍了他接受新生事物。世人也是如此,如果出现一种违背常识的现象,人们一般不愿意承认过去的错误,而是选择如何去证明现象为假。人们常常喜欢用科学去解释超科学的现象,将超自然解释为自然现象。其实,能用自然解释的又如何能被称为超自然?俱札化了。回归心源,一法不生,八戒和沙僧都不知其理了,何况世人?世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建立在铁笊篱之上的。如今这个笊篱已经小到了电磁和振动的尺度,然而还是依动静论事物的。如果没有动静的,则不能知,不过科学也有了新名词,对不能感应到,用力学原理推理得的物质作用叫做“暗物质”。这恰恰又是颠倒见,真正寂静的才是明光无极的。悟空这一段表演,其实是展示空有自在,演示即相离相的中道正义。
慌得三藏高叫:“陛下,赦贫僧一时。我那个徒弟,自从归教,历历有功,今日冲撞国师,死在油锅之内,奈何先死者为神,我贫僧怎敢贪生!正是天下官员也管着天下百姓,陛下若教臣死,臣岂敢不死?只望宽恩,赐我半盏凉浆水饭,三张纸马,容到油锅边,烧此一陌纸,也表我师徒一念,那时再领罪也。”国王闻言道:“也是,那中华人多有义气。”命取些浆饭、黄钱与他。果然取了,递与唐僧。
慌得三藏高叫,这一句很重要。三藏是大法师,不是一般的佛教信徒。这只是戏剧性的描写,当心入空行时,很多人会觉得像是失去了什么一样。比如,社会上很多人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成是死亡现象,甚至把舍利子当成凡夫的骨灰。修行上有一句话,“玉宇无我将我寻”。这一句话和释迦牟尼佛所证的无漏智慧一样,尽空虚遍法界找不到众生的无明,因此发现众生本来是佛。对凡夫说有修有证,对觉悟者而言,实无众生可度。本来无我,因此本来亦无心,佛家说三心不可得,用心将心觅,何能见真心呢?下油锅里炸的肉身,本来是虚妄之心。众生因执着有我,而有地狱之苦。更是因为众生执着有我,而对佛说的无我不能理解,以至于诽谤正法,入无间地狱,这个亏就吃大了。无间,无空间和时间,属于零维的境界,可以说是一种无条件的受苦状态。祸从口出!这下才知道有多厉害。那中华人多有义气。这句话是提醒中华民族,可能当时也有现在的社会现象,见利忘义,多行不义,有人相,无人品,背信弃义。
唐僧教沙和尚同去,行至阶下,有几个校尉,把八戒揪着耳朵,拉在锅边,三藏对锅祝曰:“徒弟孙悟空!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
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
生前只为求经意,死后还存念佛心。
万里英魂须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
唐僧教沙和尚同去,行至阶下,有几个校尉,把八戒揪着耳朵,拉在锅边,这一段描写有深趣。如果是犯罪之心下地狱,当然连带责任的关系都受到相关的苦难。自性迷失,意识里的道理有过,另外最重要的是心所法是祸首。心所法所得的消息不真,把大家都害苦了。听经闻法太重要了,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人类社会又能有几成人能听懂佛法呢?原因是不会听,不明白谛听的道理。今天社会科技发展,给听经闻法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随处可以得到佛法传播的内容。可是,真正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佛法的人却不多见,这就是人类社会。
自从受戒拜禅林,护我西来恩爱深。学佛修道用心参禅,指望明心见性,因此一路上围绕着自性功德来苦苦修行。
指望同时成大道,何期今日你归阴!指望成个大道,没想到修成了一无所得!
生前只为求经意,死后还存念佛心。这一句是劝言,既然生前为证果,那死后也不应当忘掉念佛。
万里英魂须等候,幽冥做鬼上雷音!万里征程需要一步步实修实证,哪怕是去了三途恶道,还是不能退掉成佛之心!
八戒听见道:“师父,不是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浆饭,等我祷。”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沙僧道:“大哥干净推佯死惯了!”
师父,不是这般祝了。这是一语双关的妙句。那呆子捆在地下,心心所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双大蛇z 刷满级武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