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远有龙舟比赛视频看吗?几点开始?

端午将至 盘点清远赛龙舟的那些习俗_新浪清远
端午将至 盘点清远赛龙舟的那些习俗
新浪清远评论
山塘镇三人燕尾龙舟赛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民间有包粽的习俗,粽有三角形的碱水粽、四角长形的咸肉粽等。各家门户插上菖蒲或艾叶,民间说法是“驱邪”,当地民谣:“端午不插艾,孩子长不大。”此外,还有赛龙舟和洗龙舟水的习俗,洗龙舟水多到河涌去洗,也有在家用五指甘、桃叶煎水洗的。
  民谚曰:洗过龙舟水,全家可消灾。
  清远赛龙舟习俗
  “中国龙舟之乡”清远,赛龙舟这项传统娱乐运动极为普及。清远龙舟大致有两种:一种称龙标(3人艇或5人艇),尖头燕尾式样,又叫“燕尾艇”或“禾艇”,一般舟长9.1米,宽42厘米,舷高24.6厘米,舟重约74公斤,用杉木制造,此类龙舟轻盈快速,“燕尾艇”为清远独有,最适合河涌或山塘竞渡。另一种称游龙,是木质结构的大型龙舟,舟首刻有龙头,设25桨,加锣鼓手和舵手,可乘40人。
  单表山塘之赛龙标。山塘为清新县辖镇,居北江西岸,因岗地和池塘遍布,故名。山塘赛龙标有何特点?
  赛事多。该镇15个村(居)委会,有近300艘三人龙舟;每年村村都有赛事,不少村民小组也自发组织自己的龙舟赛,有的村小组一年甚至举办二至三次比赛。
  赛期长。农历五月份,端午节前后一个月时间里都是赛期,几乎天天有龙舟赛;有时候同一天,好几个村赛龙舟,爱赛龙舟的山塘人,足足可以乐上一个月。
  场地不限、参赛人不限。江河、鱼塘、山坑都是龙舟赛场,男女老少、村内村外人都可报名参赛,反正是“胜者为王”。
  连州西岸扒龙船习俗
  赛龙舟俗称扒龙船。
  西岸龙船共六条:“红龙”、“黄龙”、“肉龙”、“白龙”、“乌龙”和“扁颈”(龙头形似毒蛇“饭铲头”)。如何辨认?看“龙须”。西岸龙船较长,可数十人齐划。船之尺寸及水手之人数规定却不太严格,人多力量大,船也重,各有利弊。
  端午日上午,为“游龙船”:各村将供奉神像迎至龙船之首,村中长辈及有身份之人亦被请上龙船,在“八音鼓乐”的伴奏下,边放鞭炮,边于河中缓缓漂游。
  旧俗,女子不得上龙船。如今“新社会”,少女们亦大胆上龙船戏水。
  下午是龙船竞渡夺标,水手多为二八少年,年轻气盛又机灵。竞渡开始!鼓锣击节,龙船剪发,岸上村民追随着本村之龙船,以鞭炮助威鼓劲。竞渡夺标并不看重名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求的是“闹热”(西岸语)———闹得热烈。
  是日家家宰鸡宰鸭包粽子,以客多为荣。
  新浪清远整理清远又华丽丽地上头条了,这次是万人围观的龙舟比赛!
清远市第六届运动会“体彩杯”龙舟赛暨清远市第十三届龙舟锦标赛在今天上午圆满结束,接下来我就到你回顾以下精彩时刻~骄阳似火,市民们也热情高涨,一大早就有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以期占据一个好位置。市委书记葛长伟宣布开赛醒狮表演之后,领导宣布龙舟赛开赛!九支队伍分别来自清城区、清新区、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连山县、连南县、阳山县、广州翔雲,分三组进行比赛,赛三轮,最终成绩为三轮用时相加。江上各龙舟队全力以赴、力争第一!扫一扫,加我微信好友哦!
官方网站微信号:ptotour
负责人:陈胜
深圳海外国际旅行社欢迎您!
[深圳市海外国旅门户网站]
你当前位置: >
2016清远端午节有什么好玩地方?端午节清远带家人游玩推荐?
时间:&&作者:深圳旅行社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英德九州驿站天门沟4大特色好玩的地方:好玩1:树上餐厅、树上茗居、树上古乐坊、树上理疗坊、树上炼丹坊、桌球、乒乓球、休闲健康室等好玩2温泉药浴的药材均选自本地尧山,根植于原始森林,不受任何现代工业污染,纯原生态下生长而成,尽享大自然神奇恩赐。好玩3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野藤飞绕,虫鸣鸟唱,松鼠飞跃,将身与心毫无保留的交给自然。舀一瓢万般柔情的温泉水,润泽身体的每一个毛孔,身体与自然水乳相融。只需静静的享受,在这旷美的天地间,一切无需多言。好玩4天门沟树上温泉的水温高于该地年平均气温6℃左右,完全达到国际温泉的定义和标准。在可以直饮的温泉水中,有针对性地添加各种中药材熬制成的汤药,能为人体保健及各种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免费预订优惠门票(www.)一张也可以享受预定优惠的哦!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清远旅游攻略
旅游上深圳海外国旅有保障
深圳排名第一旅行社
深圳旅游局认证
签约付款安全无忧
3个工作日内退款保障
去清远旅游团报价
友情链接:
[$$index_links$$]||首页|收藏|
点击右键,选择“另存为...”
将此快捷方式保存到桌面即可
英德生活小门户虫友的生活方式
该页使用了框架结构,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该框架
生活大小事,小虫多关注。
金币:2282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1718斤金币
白银虫友(虫龄:4年)
在线时间 1533 小时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你去看今天龙舟赛了吗?太热闹了到处都是人从众𠈌!......英德队喜获季军!
  “鼓声三下红旗开,九龙跃出浮水来。”
  今天上午,清远市第六届运动会龙舟赛暨清远市第十三届龙舟竞标赛在市区江滨公园奏响擂鼓,9支龙舟队劈波斩浪为市民献上一台端午赛龙舟的大戏。经过三轮不同道次比拼后,清城问鼎冠军,清新和英德分列亚军和季军。
  在上午的开幕式上,
  市民们早早来到江滨公园,
  除了要提前“霸占”有利位置
  观看龙舟赛外,
  端午嘉年华中丰富精彩的活动
  也成为市民们争相体验的“目标”。
  市龙舟赛开幕式上醒狮队在助阵表演。
  扫描二维码
  360度全景体验龙舟赛盛况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葛长伟
  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比赛开幕。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委书记葛长伟、市政协主席梁志强、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曾贤林等为参加龙舟比赛的龙舟点睛。
  静侯比赛的龙舟队。
  副市长邵军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文化嘉年华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了一个端午文化的“共享共乐”平台,让社会各界一起以“粽”为媒、“粽”情狂欢。端午赛龙舟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载体,目的是展现“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龙舟精神。
  划龙舟分割线
  九龙争霸
  比赛开始前,
  最大的悬念就是谁能够夺冠?
  是已经“三连冠”的清新队?
  还是想报去年“一秒”之仇的清城队?
  又或是其他经过补强自身队伍的其他强队?
  废话不多说,
  让我们来看看清远健儿们在水上的英姿吧~
  “哔——!”开赛号令一响,船桨挥动,浪花飞舞
  三条龙舟犹如出山之虎。
  “嗨哟!嗨哟!”擂鼓声一阵紧过一阵
  龙舟上桨手们的号子也喊得一声快过一声,
  选手们伴着船头越发紧凑、繁密的鼓声奋力挥桨向前,你追我赶。
  清城队最终以9分03秒60成绩夺冠;清新三轮比赛都稳居第二,最终以9分15秒53夺得亚军。去年第三名英德今年继续发挥出正常水平,三轮总成绩9分34秒46获得季军。
  连州、连南、连山、阳山、佛冈分别排名四至八位。本次比赛特邀队伍,不计排名的广州翔云赛后获得了友谊奖,清城、连州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第一名
  清城队
  第二名
  清新队
  第三名
  英德队
  端午文化嘉年华越办内容越丰富
  开幕式结束后,葛长伟一行沿着北江南岸的江滨公园绿道,参观端午文化嘉年华的各项活动,并在“零垃圾、零违章从我做起”活动签名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对清远创文承诺自己的责任。
  市领导参观清远旧时光展“三十而立·砥砺前行”作品展。
  在“三十而立·砥砺前行”图片展参观时,,葛长伟向策展方负责人了解了照片拍摄的有趣故事和背后历史,并了解无人机拍摄时的技术问题。
  在参观完图片展、茶艺展示、龙舟文化展示等活动后,葛长伟表示:“端午文化嘉年华办得不错,越办内容越丰富”。
  这位大叔用放大镜仔细观看清远旧时光展“三十而立·砥砺前行”旧照片作品。
  市民参观清远旧时光展。
  市民观看茶艺展示,品茶。
  “粽情欢乐”包粽子擂台赛,市民杨阿姨十分钟内包了七个粽子。
  “粽情欢乐”包粽子擂台赛,一名三岁的小朋友在大人的带领下包粽子。
  来源:清远日报
提示:本帖详细内容需[]或[]后才能查看
 显 示 全 部 (登录后可取消本提示)
(66.77 KB)
昨天&01:57
(69.87 KB)
昨天&01:57
(66.52 KB)
昨天&01:57
(120.63 KB)
昨天&01:57
(74.46 KB)
昨天&01:57
(74.46 KB)
昨天&01:57
(101.05 KB)
昨天&01:57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金币:93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207斤金币
黑铁虫友(虫龄:3年)
在线时间 1167 小时
又不是在英德,看个毛啊。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金币:10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290斤金币
初级虫友(虫龄:6天)
在线时间 15 小时
回复 2楼(金牌) PID号:8657519 爱相连 的帖子
  就是,英德都没有的看,看什么看,看图片有什么激情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金币:156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144斤金币
高级虫友(虫龄:4年)
在线时间 1904 小时
端午龙舟戏连江,蛟龙出海震浈阳。游人如唧似云来,生意兴隆通四海!---龙腾浈阳峡
(970.24 KB)
昨天&13:29
(893.93 KB)
昨天&13:29
(977.53 KB)
昨天&13:29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关英德毛事?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金币:116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184斤金币
白银虫友(虫龄:6年)
在线时间 2237 小时
英德也有参加···世界杯··中国还没份参加呢··为啥这么多人看···········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金币:156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144斤金币
高级虫友(虫龄:4年)
在线时间 1904 小时
这个2017端午龙舟竞渡大英德必须有:龙腾四海浈阳峡
(68.02 KB)
昨天&15:11
(48.69 KB)
昨天&15:11
(87.52 KB)
昨天&15:11
(44.22 KB)
昨天&15:11
(44.18 KB)
昨天&15:11
(44.97 KB)
昨天&15:11
昨天&15:11
(25.36 KB)
昨天&15:11
(116.43 KB)
昨天&15:11
(68.13 KB)
昨天&15:11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公益] 权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请慎用你手中的评分权利!
金币:1斤 威望:0点
财富升级还需9斤金币
社区新虫(虫龄:28天)
在线时间 36 小时
搞到我叫上老婆子女去到滨江公园,摆大乌龙
(<span class="fefont" id="flowerupp-)|(<span class="fefont" id="eggdoo-)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收到1束鲜花增加1斤金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每收到1个臭蛋减少1斤金币
[公益] 若想自己发表的主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请取个好标题。
声明: 小虫网所有帖子均由网友自行张贴,其内容不代表社区的观点和立场.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经过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
- 咨询手机:(网站业务)张先生
QQ:(注:合作)公安部备案号: 0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农历五月初一,离端午赛龙舟的日子还有四天,是清远大多数有“扒龙舟”传统的村落“起龙船”之时。绑上红色绸布,在“龙头”嘴里塞上艾草、菖蒲,以肉、酒祭祀之后,众人一声吆喝,合力抬起船身,恭敬送龙舟下水。  一套规整的祭祀典礼,承载的是清远人对“端午”、“龙舟”所代表传统的深深敬意。清远人对龙舟之爱,多从祖上数辈始。江水之上行舟者,除了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壮汉们,也从来不缺须发花白的老人,和十七八岁的少年。  为了给村里争得荣誉,划龙舟的清远人,可以放弃工作辞职回家训练,可以父子兄弟一齐出动组建家庭方阵。解不掉的龙舟情结,随着龙船号子和如雨汗滴,激荡北江水中,是敬,更是爱。  今年,清远人对龙舟的情感,将会在第十二届(碧桂园轻轨悦城杯)龙舟锦标赛暨端午文化嘉年华上点燃、释放,活动将于6月8日至9日在清远市区江滨公园举行,想领略清远的端午龙舟文化,来这里就对了。本次活动由清远市人民政府主办,清远市体育局、清城区人民政府承办,广清对口帮扶指挥部、清远日报社协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支持。仪式  “龙头”供奉庙堂中  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一。在清新区龙颈镇钟家村,人们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龙舟下水”仪式。钟家村龙舟的下水,预示了龙舟节的到来,也宣告了钟家村龙舟队训练正式开始。  早上九点半,村里老老少少都来到了钟家村的河边。在河边他们称之为“船厂”的地方,摆放着两条船,一条是1994年以钟家村名义所制,也就是即将参与今年五月初六龙舟竞赛的“战船”。另一条则是曾在1985年全市龙舟大赛获得第二名的老船。  从炳水庙请回来的龙头与龙尾就摆放在“船厂”内。木雕的黑色龙头,绑有红色绸布,嘴里衔着艾草、菖蒲等植物。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头上刻着的四个大字———“炳溪飞龙”。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炳水片的村民在清远县府举办的龙舟大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得桂冠,因而获此美称。  “炳溪飞龙”的龙头曾安放在炳水庙与北帝公同一室,由庙祝专门供奉。每年五月初一由庙祝送龙头到钟家村,由村民供奉至初六早上。  “文革”时期,龙头龙尾被拿到公社里焚烧。此后重新造的龙头,再也难以重现之前的风采。“‘飞龙’那两个字,看着就像会飞一样有灵性!”村民们叹息说。  酒肉祭祀迎“龙舟下水”  龙头前摆放着祭祀用品,有鸡、烧肉,油糍以及烧酒。不少村民带着小孩子过来拜祭。“龙头是有灵性的。”75岁的钟耀彬如此说道。  拜过龙头龙尾,很快有鞭炮声响起。三十多个汉子走过来,一声吆喝,合力抬起了船身,往河边走去。有村民虔诚地捧着龙头跟上,待龙头安放好,刻有“钟家村”三个字的船桨摆在了龙舟两侧。凑热闹的,计划参加龙舟赛事的,都纷纷上船。  “这几年,大家都可以上船了。”50多岁的黄镜明介绍,以前是训练的队员才可以上船,因为“龙舟下水”的仪式宣告了龙舟节的到来,代表钟家村的龙舟队训练也宣告正式开始。如今龙舟下水后,会在水里划上几个来回并没有定数,“大家尽兴就好。”  钟耀彬也上了船。白发苍苍的他站在船头,精神矍铄。“哐哐哐”铜锣声响起,他时而敲击铜锣,时而敲击锣架,铜锣声有短有长。下船后,钟耀彬笑着说,“那是‘暗号’,让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使劲了,什么时候要收力了。”他表示,铜锣手的作用是协调大家的力度与速度。自从没有亲自上阵划龙舟,钟耀彬指挥年轻人划龙舟已有25年。  大家在船上奋力划桨,岸上的人们则不时往河里投下一串鞭炮。“这是为了给‘扒手’们加油鼓劲。”黄镜明表示,因为划船过程中,队员们听不到人们的加油声,大家只好以鞭炮声来给大家加油鼓劲。  可口“龙舟饭”连吃6天  在龙舟下水仪式过后,过了一把划船瘾的人们也陆续上岸。岸上摆放着的擂茶与油糍,给大家解渴充饥。  到中午时分,人们便迎来了今年的第一餐龙舟饭。  龙舟饭设在村里的经济合作社中,并不宽敞的场地摆着五桌饭菜,但是逼仄的空间反而让气氛更加热闹,大家相互打着招呼坐下便吃了起来。这一天的龙船饭吃的是大锅菜,“有鸡肉、鸭肉、烧猪肉,还有豆角和清热下火的苦瓜。”掌厨的师傅介绍说。这些菜式并没有分开上盘,而是装在一个大盆里,各有风味又相互交融。钟家村村长钟桂清表示,这只能算是“闲餐”。  钟桂清介绍,龙舟饭一般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直至五月初六龙舟比赛当天。前五天主要是让划龙舟的队员和参与龙舟节事务的村民食用,方便队员们集中训练和讨论比赛事宜,因此较为简单。到了五月初六,也就是龙颈镇传统的龙舟大赛日,龙舟饭就会在村里的空地上摆起流水席,菜式丰富。到了那时,全村老少和外来宾客都可以一起享用美食,相当热闹。  钟家村的龙船饭跟珠三角一些地区的有所区别,并没有特定的菜式及做法,通常选用村民自己生产和养殖的原材料,由村里的烹饪高手掌勺,各家各户都会出力作为“帮手”。有的厨师甚至请假回乡数天,就为了做这几天的龙舟饭。  龙舟饭吃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虽然简单菜式,但吃的是意头,也是乡情。情怀  97年“小鲜肉”辞职回家扒龙舟三代钟情老传统  沿着青山村委会直走约3公里,便是清城区龙舟队训练的码头。每天训练,队员们高喊“吼哈”划几个来回,上岸后坐在码头休息,每人的胳膊呈现着暴晒后的黝黑。这支传统强队,曾在清远市龙舟锦标赛中获得4次冠军,1次亚军,多次代表清远出战。  “龙舟队最大的变化就是后生仔多了。”每天早上坐在岸边观看训练的村民黄卓其说,年年都看扒龙舟,今年队员不仅年轻化,身形也壮实不少。  队伍中新增5名90后。1997年出生的卢学铭年纪最小,也是第一次扒龙舟。“别人来家让我爸帮忙找人,我就直接说也想参加。”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卢学铭说,身边朋友们聊着篮球明星时,他却着迷扒龙舟这项传统水上运动,不惜辞去酒店的工作,参加训练。  爷爷、爸爸爱扒龙舟,哥哥、堂哥也参加比赛,卢学铭从小耳濡目染,渐渐也喜欢上这项传统文化。龙塘端午时节,村民自发组织三人燕尾艇比赛,老爸总能赢回烧猪,邻居、家人聚在一起分烧猪。而爷爷的祖辈同样扒龙舟,数代人不约而同地守着古老的习俗。  对于老爸的战绩,卢学铭格外自豪。扒龙舟32年,父亲拿冠军无数,卢学铭也想尝试一下。未曾想,训练比打工艰辛得多,第一天结束后,他浑身酸痛数天,胳膊、脚晒脱皮。  “扒时手要直,弯腰,下水时拉。”下午结束训练回到家,阿爷对卢学铭继续进行技术指导。老爸则直接在家“开小灶”,指导卢学铭一人乘三人艇划半小时,助其锻炼臂力。  队伍中,像卢学铭和父亲这样的“父子兵”共有4对,还有不少是叔侄关系。“年轻人喜欢的运动越来越多,传统却少人关注。”卢树荣希望,儿子能够将扒龙舟传承下去。坐在岸边休息,卢学铭摊开双手,手指缠着黑色、灰色的胶带,掌心磨出几处水泡。坐在一旁的老爸不吭声,默默摊开早已磨成黄色硬茧的双手。  村民辞工回村备战 全村曾借邻村龙舟参赛  代表英德出战清远市第十二届龙舟锦标赛的白沙龙舟队,创建于清末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队员均由当地村民自发组成。  5月8日,村委会副书记莫有海接到出赛通知,让他既兴奋又纠结。“能代表英德出战,是一种荣誉。但在经济时代,大家都各奔东西,召集起来很难。”为能快速组建龙舟队,莫有海当天贴出公告,并电话联系热爱划龙舟的村民。消息发出4天后,一支40多人的参赛队伍组建完毕,并在当天下水训练。  5月11日,31岁的村民郑忠晓在看到村里微信群消息,立马辞工回村备战赛事。此前他是一名货车司机,长期跑长途。因去年在外跑长途错过了比赛,他感觉遗憾,今年便提早一个多月跟老板打好招呼。“他们虽然挽留,但我不想再错过今年的赛事。”  郑忠晓于2009年加入白沙龙舟队。“从小玩,就是喜欢划龙舟。”郑忠晓说,早年龙舟队的家伙什都放在他外公家,小时候常在那里玩耍,看得多摸得多后便喜欢上这项村中的传统活动。  郑忠晓认为白沙龙舟队实力可排在全清远第三位,但目前队员技术还有瑕疵,主要是从划传统龙舟到现在的标准龙舟,其划法还未转变过来,可能成为争冠中的不稳定因素。“都还是过去老一辈传下来的技法,现在队员都划了几年,除非是新人,不然想改也不是那么容易。”  “黄冈龙船白沙仔,扒赢龙船累不累”,是在英德流传甚广的龙舟歌谣。莫有海介绍,其来源于白沙村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龙舟比赛时发生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白沙村龙舟被炸毁,解放后英德恢复龙舟比赛,白沙的村民因缺少龙舟,便向附近的黄冈村商讨借龙舟。  莫有海说,当时对方开出条件,取得名次归黄冈村所有。即便如此,白沙村为参加比赛也答应下来,直到以后请人重新打造属于自己的龙舟,白沙村才告别借龙舟比赛的窘境。后来,这段故事演变成了歌谣,成为白沙村人热爱龙舟的写照。  父子兄弟齐上阵 队中“龙舟世家”寻常见  清新区山塘龙舟队中,25名队员职业各不相同。为了今年的龙舟赛事,他们当中有的从深圳、珠海、花都等地赶回山塘。“父子兵”、“兄弟兵”,在队中很是寻常。队员大陈指着附近的队友说:“刚刚回家休息的是我哥,这两个是我堂弟,那边的是我侄子。  41岁的大陈以捕鱼为生。用他的话来说,“一辈子都离不开水了。”捕鱼、划船,一是工作,一是爱好,组成了他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和一些自小爱好龙舟的兄弟不同,大陈称自己划龙舟始于爷爷和父亲的“强迫”传承。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划龙舟已成为大陈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最喜欢队友们融洽、团结的气氛。不过令大陈遗憾的是,17岁的儿子今年已不愿意再来参与训练。“去年还来了。”  从事建筑行业的卢建忠,是山塘燕尾龙舟协会副会长,也是今年山塘龙舟队的“召集人”。“小学时代就开始扒龙船喽。”卢建忠和不少队友一样,都自出他们口中的“龙舟世家”。往上可追溯至曾祖父,卢家的龙舟情一代代传承下来。卢建忠称自己18岁就上场比赛,至今划了20多年龙舟。虽然孩子还小,能否接过划浆还是未知数,但他有信心这个传统会一直传下去。  50多岁的队员李青文本身职务就与船有关,身为大副的他在深圳珠江口开船。接到比赛通知后,他在5月23日便请了假回来。“划了31年龙船,还想划。”时光荏苒,他依旧热爱这个传统项目。他不仅代表家乡山塘参与清远范围内的龙舟赛事,还入选清远代表队到佛山、惠州、肇庆,甚至江西,与各地的龙舟队伍进行水上竞赛。  52岁的卢锦玲是队里最为年长的队员,在本次比赛中负责掌舵。20多岁开始划龙舟的他,掌舵也有11年经验。考虑到自己的年纪,卢锦玲曾想过把机会让给年轻人。但当多年来一起划龙舟的兄弟们热情相邀,他还是如约而至。“那么喜欢,就不舍得放弃。”他表示,掌舵对体力的要求不比划浆,看重的是对水路的经验。  72岁老人坚守龙舟制作 传统“手艺活”已传承三辈  以传统手艺坚持做了近五十年龙舟,清新区山塘镇72岁的老人苏金海一直记得,龙舟赛上那些最鲜活的画面。这门精工出细活的手艺,制作出的龙舟美观、耐用,到苏金海已是传承至第三辈。三四十年前,苏金海的父亲还活着时做了不少龙舟,如今它们有些依然活跃在水上。  山塘镇孩子们玩着水长大,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会划船,每年村民自己会组织“扒龙舟”,这是当地的盛事。要“扒龙舟”,自然少不了制作龙舟的人。这在当地曾是门家传的手艺,苏金海家里,就是从他以上三辈人都操持着这手艺。  看龙舟制作,在苏金海的童年是种游戏。彼时,父亲在山塘造船厂上班,年幼的他经常跑到船厂看父亲,看着他在一堆木头中间忙碌,木板变成部件,部件又拼出艇、船、舟,这在孩子的眼里,是件好玩又神奇的事情。20多岁的时候,他开始跟着父亲学做船,抱着朴实的想法,“没读多少书,不如学门手艺。”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最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出去打工,“扒龙舟”的人比以前少了很多。龙舟制作,则随着老艺人的逝去或退出,越来越衰微。累人、又挣不到钱,许多以前做龙舟的人都放弃了这门手艺,而年轻人也不愿意加入,传承渐渐陷入窘境。  徒弟没收到,儿子也不愿意学,苏金海却仍然坚持传统龙舟的制作。买下生产队的牛栏后,他将其改建成作坊。作坊里堆满各种木料,没有通电,夏天很热,站一会儿蚊子能咬出一身包。做龙舟的时候,苏金海早晨八点开工,一直到晚上六点多。做完了,才发现自己累到腿肚子发软,腰都直不起来。  即使这样,他还是希望一年能多卖出几条龙舟,“为了挣两餐,也为着不浪费了手艺。”他心心念念两件事:有人学,把手艺传下去;政府给点资金支持,改善下做龙舟老手艺人的境遇。  统筹:清远日报记者 李廷睿 陈冰斌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许甜 黄培 岳超群 陶奇 李廷睿 通讯员 易海清 侯活恒 张志涛 李丽珍 罗志东 冯汝东 丘学 周骐
 / 读者信箱 / 网上投稿 / 组织架构 /  / 清远日报社联系电话:&&&&办公室:&&&&群工部:&&&&广告部:&&&&记者部:各部门邮箱:&&&&要闻部:&&&&地方新闻部:&&&&理论专题部:&&&&副刊部:&&&&消费指南:&&&&美编:&&&&技术部及其他各部门: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证03027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远龙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