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33和日本豆战车哪个厉害?从火力战车纯音乐机动和装甲,越野能力四个方面分析

深思:《金陵十三钗》这种日军“豆”坦克,如何在中国为所欲为?
▲《金陵十三钗》日军这种在欧洲最多算是武装侦察车的94式超轻型坦克 二战日本“豆”战车 【军武次位面】作者:Rietchie Liu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机械化战争奠定战场地位并且快速发展的时代。从战争爆发前各国坦克发展的缓慢到战争爆发后短短几年内各国坦克装甲车辆技术和战术的井喷式发展,在世界兵器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前段时间我们一起调侃了二战中意大利制造的CV系列超轻型坦克,相信这种萌物在让我们爆笑不止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二战中这种近乎玩具的小坦克难道只有意大利一家玩过吗?其实,这并不是意大利的专利,二战时的日本也曾深陷此坑不能自拔,而且也制造了一款身材、三维与意大利CV系列小坦克相仿的超轻型坦克。 ▲意大利CV33型超轻型坦克 相信对二战日本装备有所了解的军迷朋友都知道在二战中日本的海军可谓是轴心国三国中的头把交椅,联合舰队横行太平洋的时候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日本人让他们吃尽了苦头,他们造出的军舰是这样的。 威武的战列舰加大口径火炮几乎成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标准形象,可谓土豪范儿十足的一支海军。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日本的陆军装备就只能用寒酸来形容了,其中最屌丝的要数日本的坦克装甲车辆等机械化装备。 刨去没有大规模生产的坦克型号,二战日本的主力坦克如95式、89式以及97式,在对阵同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坦克时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的。特别是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场上,在苏联先进坦克技术和战术面前,日军引以为豪的亚洲第一装甲力量第一次遭到了彻底的羞辱,因为他们造出的坦克是这样的。 ▲参加过诺门罕战役的日军95式坦克 看到上面的这个小坦克大家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日本装甲部队在诺门坎遭到苏军吊打了吧?其实这种95式坦克在二战日军坦克家族里还真不算最小的,只能算是中等尺寸。看过下面这货你才会明白什么叫小......今天本文的主角登场! ▲日本94式超轻型战车 怎么样?看过意大利小坦克那篇文章的朋友们有没有很眼熟?这货是不是跟意大利人造出的小玩具很像?没错,此君就是二战中日本制造的著名产品——94式超轻型战车。与意大利人一样,日本人造出这个玩意也是被英国人带入坑的(英国人很有战略眼光嘛,战争前就先把两个对手坑了!) 日本在二战以前引进了一批英国的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在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有一种独特的坦克装甲车辆的发展思潮,即大量装备制造简单、成本低廉的超轻型坦克,使部队在短时间内具备机械化作战的能力。 这种思潮固然是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种超轻型坦克的单位造价还不到真正坦克的一半,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制造并批量列装,因此对意大利和日本这种二流货色及其具有吸引力,这样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国相继入坑了吧。 ▲一·二八事变中入侵上海的日本海军陆战队装备的英国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 94式超轻型坦克的研究开始于1932年,由东京煤气电力工业公司担纲设计,于1934年设计定型。该车长3.08米,宽1.62米,高1.62米,整备质量3.5吨;装备一台三菱产的4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24千瓦,在这台发动机的推动下该车最高时速可以达到40公里每小时,最大行程200公里。该车正面和侧面装甲12毫米,而后部和顶部只有区区的4毫米。成员2人,主要武器为一挺6.5毫米91式机枪,后来更换为威力更大的7.7毫米92式机枪。 ▲日本94式超轻型战车(豆战车) 从94式小坦克的数据可以看出,其无论在车体大小、最大时速、装甲防护以及火力等方面都与意大利CV系列坦克相仿,其作战能力在当时的坦克装甲车辆中实在是不值得一提。尽管如此,日本军方对于这种超轻型战车的战场用途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的,日本陆军将其定位于一款非主战类的装甲车辆,主要负责战场侦察、通讯、机械牵引等任务,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用于掩护步兵突击及追击敌人等任务。 ▲配合89式战车作战的94式超轻型战车 94式超轻型战车研制成功后,日本军队立刻就开始研究在部队部署此种超轻型坦克的方案。1935年,日军开始在11个陆军步兵师团开设94式超轻型战车培训班,并于次年在开设训练班的师团中分别设立一个师属超轻型战车中队,每个中队编制6-10辆94式超轻型战车,以替代传统的骑兵侦察搜索部队,从1934年-1937年,94式超轻型战车一共生产了823辆。 ▲在湖南北部地区渡江的94式超轻战车部队 1937年,日本挑起了全面侵华的战争,94式超轻型战车作为日军的制式装备成为了侵华战争的急先锋。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缺乏反坦克武器和重武器,这个跟奥拓车差不多大小的小东西竟然能够在中国逞凶一时,从华北到华东,再到华南的广大地区内都能够看到这种小坦克的身影。尤其是在南京战役中,日军数十辆94式坦克掩护步兵围攻南京,并且引导步兵率先攻入城内。在中国战场上,94式轻战车一般是以坦克队的形式进行编组,配合比它稍大一点的89式战车作战,主要负责掩护89式战车免受步兵的攻击。(而这种89式战车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如果94式是绿豆的话,八九式也就黄豆那么大吧。。。。。) ▲进攻南京城的94式超轻型战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昌会战中,日军在冈村宁次的周密计划下实践了以装甲部队作为突击力量的战术战法,投入一百余辆坦克装甲车辆,其中就有这种小如豆丁的94式超轻型战车。在成功突破修水防线后,日军命令装甲部队全线出击,向南昌高速推进,居然打出了些闪电战的意味。而战场的另一方面,中国军队装备低劣,整个战区只有区区十余门反战车炮,反战车力量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在日军机械化部队的突击下,中国军队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放弃南昌。此战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首次如此大规模地集中使用战车部队承担独立的突击任务,这与以往的战车作为移动炮台支援步兵作战是完全不同的。虽然中国军队进行了悲壮的抵抗,但无奈装备简陋,无法抵挡日军的装甲攻势,而这也正是中国战场上日军小坦克横行四方的一个缩影。 ▲反映南昌会战中中国军队攻击日军94式轻战车的画作 随着太平洋战幕的拉开,原驻扎中国的日军师团被大量调往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在东南亚的作战中,94式超轻型坦克与95式坦克和97式坦克一道在日军空中力量的掩护下一路势如破竹,尤其在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以及菲律宾的作战中,由于英美荷等国的殖民军缺乏充足的准备和装备,使得日军迅速攻占了东南亚的大片地区。然而,随着美军在太平洋地区展开反攻,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日益吃紧,曾经横行一时的小坦克的末日也随之而来。由于火力和防护两方面都很弱鸡,日本的94式、95式以及97式几种战车都不是美军坦克的对手,别说谢尔曼这种中型坦克,就连斯图亚特坦克这种在欧洲战场上拿不出手的货色也能完虐日本的小战车,在这其中要数94式轻战车最不堪一击,美军甚至用M2型12.7毫米重机枪就能消灭这个萌货。因此,在后来的作战中,94式轻战车通常只作为守卫机场和要地的移动火力点来使用。 ▲美国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纵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陆军总体来说表现出了较高的单兵作战素养,尤其是步兵在射击、投弹及刺杀等基本步兵技术方面表现非常优秀。但是日本陆军技术装备,特别是装甲武器的发展被西方各参战国远远甩在了后面。事实上日本不缺乏认识到机械化作战重要性的中高级将领,但是日军在整个二战中始终没有形成一支有战斗力的装甲部队以和与之配套的战术准则,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由于日本国力和资源有限,在大力发展海空力量的同时确实很难再兼顾发展一支与世界水平相当的装甲部队;第二日军高层普遍思想僵化保守,迷信人的精神力量达到了近乎扭曲的地步,认为依靠旺盛的士气和武士道精神的支撑可以战无不胜;第三,日军在战争前期中国战场上的胜利使得日本更加坚定了之前的错误认识,并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背负着缴 获的日军94式超轻型坦克 调侃归调侃,说日本的小坦克萌也好、吐槽它性能糟糕也好,毕竟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七十余年,如今的我们来回顾那场战争,看到的不仅是先烈们英勇抵抗强敌和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悲壮情怀,更多的则应该是是那场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在祈祷和平的同时,我们也能从参与那场战争的各方中吸取教训,以便为今天我们的国防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毕竟有了强大的国防才能有更加持久的和平。因此,在我们吐槽调侃之余也应该能以史为鉴,我想这才是我们喜欢军事和历史的意义所在。 电影《金陵十三钗》 可能是这个94式豆战车太不起眼了,连影视剧的导演们也瞧不起它,在影视剧中很少出现这款战车的身影,而在国内战争电影中出现较多的则是日军89式和97式两种坦克。现在笔者所知的明确出现过94式豆战车的电影只有《金陵十三钗》。该电影讲述了南京沦陷后,13个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在日军屠刀下挺身而出,拯救众人的故事。该片豆瓣评分8分,片中虽然战争场面较少,但在另一个角度刻画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值得大家一看。▲《 金陵十三钗》中日军步兵在94式超 轻型坦克的引导下搜索前进,正式名称94式 骑兵装甲车,人送外号“豆战车”。
正在载入...
暂时没有数据
打开凤凰新闻观看更流畅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我的图书馆
铁甲悲歌 -- 在日军阵地前战毁的中国战车
由于数量稀少,战斗力不足,中国装甲部队在抗战中,特别是抗战前期作战的资料颇为罕见。在我于日本收集的二战资料中,兰封战役期间中弹焚毁的中国装甲部队菲亚特战车是一张比较醒目的照片
兰封会战后,日军在检看中国军队放弃的CV-33战车残骸
这张照片吸引人的,是那种火中凤凰般的悲壮。我手中所拿到的材料中,颇有几张抗战中损失的中国战车的照片,它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几乎都带有被击中,击穿,损毁的中弹点,有的可称遍体鳞伤。我想,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敌强我弱之下,中国装甲兵为了保卫自己的战车曾怎样勇敢的奋战过,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军队的战车太宝贵了,装甲兵作为军中的宠儿,恐怕也是颇有荣誉感的一个兵种
这种意大利制CV-33菲亚特战车是一种小型战车,乘员两人,重不过3吨,仅装备着9毫米或者7.62毫米机枪。这种战车和日军称为“豆战车”的九四式轻型坦克属于一个级别,火力和装甲方面还要弱一点。抗战之前,中国军队曾经从意大利购买了若干这类战车使用。限于国力,虽然急于发展自己的装甲部队,中国购买的却只能是最为便宜的装备。意大利自己也大量使用这种战车,占了二战中意军战车的75%,但是战绩不佳。
CV-33模型,可以看出它的造型颇为古怪,主要武器为车身左侧的双联机枪,事实证明,只装备枪的战车,二战战场上火力已经不足。
那么,这辆战车是何时何地购买的呢?我的判断,它可能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1933年国民政府为了建立装甲力量,成立军政部战车营,购买过一批意大利轻型战车,有可能是CV-33,另一种可能是孔祥熙在欧洲考察期间,交缁学校教育长徐庭瑶中将委托他从意大利购买一批CV-33(据说是20辆,也有说法达到100 辆,我认为这不大可能,因为八一三开战当时中国总共战车也不过百辆),1936年到货。只不过孔有一定的私心,希望如同宋子文一样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所以这批战车始终存在南昌行营,而没有拨付下去。这两支战车装备,后来都编入200师。可以肯定的是,在兰封被击毁的CV-33战车,是陆军200师所属的部队,具体的番号可能是师直属侦察营。
陆军第200师的前身是杜聿明指挥的交缁学校装甲兵团。
军政部配属的意大利战车编入杜聿明装甲兵团第一大队(营)使用。杜的部队中,第一大队的三个中队淞沪南京两战拼的非常狠,第一中队的主力战车六吨维克斯坦克随87师猛攻杨树浦,第一中队中队长阵亡,损失很重,此后又投入汇山码头突破之战,第二中队中队长代理指挥(第二中队自己装备轻型水陆战车,不具备突击能力),又阵亡。整个战役损失维克斯六吨战车三辆,被击伤八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这三辆被击毁的维克斯的照片都已经找到了)但是这个中队的参战也给日军带来相当大的损失。第三中队装备德国战车和意大利CV33轻型战车,在南京汤山,雨花台,光华门等地迭次激战,日军纪录,日,第三中队的德国I型战车曾经冲入日军一个指挥部,打死在当地采访的日本著名记者浜野嘉树。(这个战斗日本方面网上也有介绍,没有说明日军番号,经过分析,个人认为很可能是中岛今朝吾的第九师团所部),但由于唐生智组织的撤退仓促无方,德国战车终于全部损失。
根据兰封战役的进程,中国装甲车部队先后三次投入战斗,第一次是日,200师副师长邱清泉亲自指挥T-26战车攻击日军骑兵侦察队,取胜后因遭遇日军战防炮部队阻击后撤,中国战车没有损失的纪录;第二次是5月23日,中国战车部队掩护步兵向日军阵地发动猛烈攻击,试图歼灭土肥原师团。因日军设防严密,冲击路线被日军炮火覆盖,损失维克斯战车三辆,CV-33战车六辆;第三次是大小王庄战斗,中国军队1149团的T-26战车参加攻坚,损失三辆。此外,徐州战区还有德式BA-6装甲侦察车参战,但是没有车辆损失。
根据战斗记载,我的看法这辆兰封战役中损失的CV-33可能是38年5月23日战斗中被击毁的。日军分析记录此战车先被榴弹直接命中,接着再次被击毁右侧履带行进部分,第三次命中才终止了它的抵抗,并引起车辆燃烧。根据这样的描述,显然是日军普通步兵火炮,而不是战车炮或者战防炮的打击结果。也更符合五月二十三日战斗的纪录。
在敌军防卫严密,炮火密集的地段,使用这样轻型的战车试图突破,应该说是一种战术使用错误,只不过以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了。此战,中国步兵在装甲兵的掩护下终于攻占了大王庄日军阵地,被称为抗战开始后第一次围攻攻坚成功的战斗。
本帖摘自萨苏的博客,因为喜欢所以.......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现在日本最不受待见的部队,被美军从野狼活生生揍成卖萌的哈士奇_新浪网
现在日本最不受待见的部队,被美军从野狼活生生揍成卖萌的哈士奇
现在日本最不受待见的部队,被美军从野狼活生生揍成卖萌的哈士奇
从法律上来说,日本在二战失败之后,根据停战条约与和平宪法的规定,就已经丧失了交战权,不准拥有真正的军队了。所谓的日本自卫队,按照法律上的说法,其实是“特殊性质的公务员”。故而日本自卫队的成员一律称为“自卫官”,以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 问题是,既然自己不是军人,只是普通公务员了,那么自卫队也就当真用官僚机构的标准要求自己,以维持现状,避免惹麻烦为首要目标,把武士道精神给丢得一干二净。其中,陆上自卫队的情况跟海空部队相比,还更加扑街一些——在日本的老百姓看来,海自偶尔还要跟外国战舰对峙,而空自经常出动与中俄战机飞行,故而花费巨款养着它们还算有些必要。可人数最多的十几万陆上自卫队,以当前日本的国防形势来看,就真的是半点用处都派不上了——日本是个岛国,跟谁都没有陆地边境线,在大陆上的殖民地也早已丢光,陆上自卫队根本没有边防的任务。根据日本战后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这支庞大的陆上自卫队,平时开销巨大,扰民有余,到了战争爆发的时候,却是派不上什么用场——在国土防御战之中,真正轮到陆上自卫队出场的时候,就意味着敌人已经登上了日本的海岸。海自和空自都已经被打垮掉了,驻日美军也缩卵逃走了……一旦战局发展到了这种程度,日本也就该认输投降了,还有什么好打的?而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不知在美国爸爸手掌底下该怎么刷存在感的陆上自卫队,也不得不夹着尾巴做人,什么横行霸道吃饭不给钱上车不买票是想都不要想,还得反过来经常参加义务劳动,为市民提供服务。并且定期在营地举办类似日本中学“学园祭”的开放活动,组织官兵表演合唱和cosplay之类的节目,甚至免费帮老百姓修车、修下水道。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白吃饭的,而是对社会多少有点贡献。既然没人指望陆上自卫队能够打仗,并且还要搞这么多服务社会帮助市民的副业,那么陆上自卫队在训练方面自然就比较马虎了,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几次打靶。拼刺刀弄得好像武术操,完全没有职业军队那种阳刚和杀气。更要命的是,由于日本土地狭小,荒野和森林也多为私人地主所有,除了北海道之外,自卫队的装甲部队普遍缺乏演习场地。为了避免扰民。陆上自卫队的各类战车只好年复一年地“钉在”营地里不动弹。随着日本经济不景气的长期化,为了节约经费,尽量把有限的资源向“多少还有点用处”的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倾斜,陆上自卫队机甲联队在这些年来的演习更是越来越少了。总之,到了如今这个年代,不仅在日本民间广大御宅萌豚们的心目中,装甲兵的形象应该是一群修炼“战车道”的英姿飒爽的美少女,飙着古老的豆战车和cv-33卡丁车,在《雪之进军》乐曲的伴奏声中,从豆战车上探出半个身子,挥舞着小短鞭高喊“胖次!喔!”(panzer-vor:坦克,前进!)。甚至就连陆上自卫队的装甲兵自己都认为,陆上自卫队装甲部队的存在意义,仅仅只是为了“令人安心”。至于本土防御战的真正必杀技,其实是拖时间和召唤美军救场……要是召唤失败,就果断投降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帖子主题:[原创]看《太平洋》鬼子坦克,追忆国军装甲部队。
共&12716&个阅读者&
军号:2574053 工分:249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看《太平洋》鬼子坦克,追忆国军装甲部队。
文章提交者:wangyi4894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第五集,鬼子的出现了。貌似97式“其哈”中型。中型,起码鬼子是这样认为的。可是不以为然,谢尔曼一炮送它上了路。二战中,日军的装甲力量确实薄弱。由于其主要在中国,那么,鬼子的就向快速方向发展。火力与装甲不是主要考虑范围。相比之下,速度和最大行程更显得重要。于是,后人对鬼子的坦克一般都称为“铁盒子”或“豆坦克”回到中国的抗日战场上。很多人认为抗日初期,我军无装甲部队,后期远征军才真正建立了装甲部队。其实不然。从在8·13事变开始,国军的还是发挥了一定战斗力的。往前追溯几年,早在时期,孙传芳,张作霖的部队就已经装备了坦克。孙传芳从英国订购了20余量威克斯6T轻型坦克以后,又后续订购了CV33,卡登罗伊德超轻型坦克。孙传芳的部队将这批坦克作为快速侦察部队使用。在早期的战斗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那时候的坦克技术不成熟,连英法等强国都没有重点发展装甲部队。可以说,我国装备坦克的历史不比日军晚多少。随着时光的推移,到了1937年日军大举侵华,在淞沪战场上任然见到了几只装甲部队的作战。宋子文32年起就组建的税警总团拥有一支战斗力很强的装甲部队。其中参加淞沪会战的坦克在40辆左右。坦克型号主要有威克斯轻型坦克,和CV33侦察坦克。虽然这些坦克的性能上无法与德军和美军的坦克相对抗,但是我们的对手——小日本,他们的不比威克斯强多少。假如中日坦克有幸在战场上相遇,我相信日军装甲部队占不到任何便宜。我这里没听说过淞沪战场上中日坦克交战的情况。但是战果上,我军投入战场的坦克部队大多损失掉了。原因很明显,日军拥有制空权,并且坦克与步兵交替掩护,形成了战斗力。而我军坦克部队大多零星出击,难免被围歼。,,单就中日双方的坦克性能上看,我军早期拥有英制威克斯,CV33,卡登罗伊德轻型坦克,法制雷诺TP-7轻型战车,少量德制二号F型坦克,苏制t-26轻型坦克。种类繁多,万国品牌,但是都是名牌产品。总数量在150-200辆之间。日军使用89乙型,95式,97式轻型战车。投入战斗达900-1000辆。质量上看其实相差不大。人员训练上看日军稍占优势。国民党陆军的坦克部队在早期的战斗中就损失殆尽。所以,很多人以为早期我军无装甲力量。抗日战争早期相当残酷,我军年轻的装甲部队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血性。如同空军一样,昙花一现。但至少比海军幸运的多,海军整个战争中都无出头之日。我装甲部队在日后的颠缅战场上,也算是报了血仇!而日军在前期的战斗中消灭了我军大量的重装备,以至于没有任何的中国军人,只能以血肉之躯拼敌日军的钢铁恶魔。1943末,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逐渐失利,中国战场上的形式也开始有了变化。在美英的援助下,我军开始组建正规的装甲部队。1944年,我远征军二次远征颠缅战场,坦克部队也成建制的投入了作战。尔后的战况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戴安澜的第200机械化师可以算是我国二战中唯一一个准装甲师。除去软装甲车辆以外,装甲车,坦克车的数量达150余量。装备上已经告别了万国品牌,取而代之的都是美制装备,M3与M4谢尔曼大量装备,为第200师的装甲主力。不仅在装备上提升了一个档次,在人员素质上第一次于日军平起平坐。这个时候,日军也发觉自己的97式坦克在M3 M4 面前是多么的脆弱! 相信《太平洋》第5集中日军坦克的下场在 颠缅战场上也一定出现过。《》中也反映出那时候我军坦克部队已经不是稀有,在攻克每一个日军暗堡的时候们一定有咱们坦克部队的功劳。宏观上看亚洲战场没有那些气势磅礴的坦克大战,没有那些扣人心弦的空中大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遗忘我国的坦克先驱们。更不能忘记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
也许这里只有日军知道,抗日战场上他们也曾经遇到过的坦克王牌!在这里要掂对一下日军的“豆坦克”
用威克斯重机枪连续射击 可击穿 95式的顶部与后部装甲!
用马克沁MG08 装备钨芯穿甲弹 可侧面击穿95式。 用巴祖卡可侧面击穿并排两辆95式。用T34 直接开足马力可撞毁95式。 哈哈。
开个玩笑。古德里安万岁!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看《太平洋》鬼子坦克,追忆国军装甲部队。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71899 工分:3824
左箭头-小图标
200师是苏制装甲车辆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06027
左箭头-小图标
现在的帖子越来越水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90933
左箭头-小图标
不错,顶一下,收藏。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0885
/ 排名:1170
本区职务:优秀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派普
在第4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暴风死神
在第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西北望月301
在第36楼的发言:不用造那么多坦克,你多进口一点苏联的反坦克枪(炮),或反坦克手榴弹也行啊
或多进口德国的80mm炮
同意你抗战中多进口反坦克枪和手雷的建议,不过德制88炮就算了,对付小鬼子薄皮坦克太多余。不如进口德制的37毫米反坦克炮比较合适。那时候还确实进口了一些,可惜数量不多。
我记得我见过一张照片,上面是日军中国战场缴获的苏制47mm反坦克炮。
大概有20门以上。苏联只有45毫米反坦克炮,47毫米是法国还是欧洲那个国家的口径,苏联没这种口径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59848
左箭头-小图标
贫僧是自东土大唐而来,专程去往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22893 工分:7502
左箭头-小图标
德国没有80炮吧,应该是88炮。当然还有105的,这两个炮最有名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22219 工分:1003
左箭头-小图标
一号就肯定比95轻型强吗?好象一号连炮都没有,95至少还有门小炮吧。 欧洲坦克质量全面升级也要到41年苏德战争开打之后了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9933
左箭头-小图标
留瓜,笑到锤地~~~打包回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5157 工分:3421
左箭头-小图标
是啊,中国那时啥都缺连做莫诺托夫鸡尾酒都缺汽油和酒精老蒋这个战争准备工作不知道怎么做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54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毛子的47mm是39年以后毛子由新疆运过来的。德械师建设时期,蒋秃由德国进口过PAK35/36反坦克炮,也有苏罗通20mm机砲。这些火砲对付二战时期所有日本服役过的坦克都没问题(只有样车的三号重战车不算)。可问题跟外购坦克一模一样,自己无法生产,因此原始採购数量一消耗光就全剧终。就是没战损,维修零部件补充与弹药也是跨不过的一道崁。因此国军反坦克战力,还是等到美援到达,领到了火箭筒才算是初有规模。至于闪电战,二战前的法国军人没想到,英国军人没想到,苏联军人是吃了两年败仗被俘逾百万人后才学到手。你要国民党将领懂闪电战,太要人命了吧?况乎闪电战讲的是陆空密切配合,先用空军炸的敌人六神无主,瘫痪其交通线与大城市,然后坦克两翼包抄,包围住预定战役地区,并且扼住交通要冲关门打狗,最后解决敌人。国民党哪来这种战争能量?至于国共内战的坦克使用方法,国民党就几百辆坦克,正面冲锋能覆盖多广的前线?何况共产党是运动战的老手,你坦克上来他就跑,共产党兵有窝窝头就能无止尽的跑下去,坦克车没有汽油可没办法加茅台继续跑。还不说共产党也能挖反坦克壕。君不见纳粹坦克在库斯克就吃了反坦克工事的亏?要对付共产党,只能是美国艾森豪那种笨方法,广正面推进,让共产党没地方跑。国民党办不到,那就是反过头被歼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1722 工分:666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装备过德国的1号坦克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暴风死神
在第4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西北望月301
在第36楼的发言:不用造那么多坦克,你多进口一点苏联的反坦克枪(炮),或反坦克手榴弹也行啊
或多进口德国的80mm炮
同意你抗战中多进口反坦克枪和手雷的建议,不过德制88炮就算了,对付小鬼子薄皮坦克太多余。不如进口德制的37毫米反坦克炮比较合适。那时候还确实进口了一些,可惜数量不多。我记得我见过一张照片,上面是日军中国战场缴获的苏制47mm反坦克炮。大概有20门以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暴风死神
在第4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派普
在第17楼的发言:......
是一个连的一号战车,不是一个营。
两个连好像,一个连南京保卫战战损和遗弃,还有一个连渡江时候随渡轮沉没。绝对是一个连!~也不是随渡轮沉没的。而是在驳船上被砍断了拖轮的绳索而损失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0885
/ 排名:11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西北望月301
在第36楼的发言:不用造那么多坦克,你多进口一点苏联的反坦克枪(炮),或反坦克手榴弹也行啊
或多进口德国的80mm炮同意你抗战中多进口反坦克枪和手雷的建议,不过德制88炮就算了,对付小鬼子薄皮坦克太多余。不如进口德制的37毫米反坦克炮比较合适。那时候还确实进口了一些,可惜数量不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0885
/ 排名:11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派普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xjy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
应该有德国坦克,南京防守时就有个坦克营,为保存实力,没起作用,渡江是沉不少,不过我忘记是不是德式的
是一个连的一号战车,不是一个营。
两个连好像,一个连南京保卫战战损和遗弃,还有一个连渡江时候随渡轮沉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0885
/ 排名:11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iuyi53601
在第5楼的发言:谁说没有,中国曾经装备过德国1号和2号轻型坦克我们只进口装备过装有两挺机枪的I号战车,II号是一门20毫米机关炮和并列机枪,没有装备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0885
/ 排名:117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angerous_boy
在第2楼的发言:咱们有没有装备过德国坦克?装备过两个连的德国I号轻型坦克,后来在南京战役中全军覆灭。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45099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5157 工分:3421
左箭头-小图标
不用造那么多坦克,你多进口一点苏联的反坦克枪(炮),或反坦克手榴弹也行啊或多进口德国的80mm炮本文内容于 4/14/:44 PM 被西北望月301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62281 工分:734
左箭头-小图标
国军装甲部队败在了小米加步枪面前 恩 很能说明一个问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6965 工分:155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xjy
在第3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kevin_von
在第7楼的发言:回4楼。古德里安是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可能不是最早,但基本是早期最有名的。
所以楼主貌似相当的崇拜他——这个“发明”了大规模装甲突击战术的人。
其实和古德里安同期有名的还有苏联的一个著名军事家,就是被德国陷害枪毙的那个司令,他奠定苏联坦克集中化使用,大纵深突击理念。
图哈切夫斯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1711 工分:1374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evin_von
在第7楼的发言:回4楼。古德里安是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可能不是最早,但基本是早期最有名的。
所以楼主貌似相当的崇拜他——这个“发明”了大规模装甲突击战术的人。
其实和古德里安同期有名的还有苏联的一个著名军事家,就是被德国陷害枪毙的那个司令,他奠定苏联坦克集中化使用,大纵深突击理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4880 头衔:共和国大元帅 工分:7061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天蝎无畏
在第4楼的发言:又长知识了,真不知道中国当时还有坦克。
另外,“古德里安万岁!” 是什么意思?
古德里安,德国陆军一级上将,被誉为坦克之父,德国“闪击战”创始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29996 头衔:铁血乒协主席 工分:6634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著名陆军战术“闪电战”创始人。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希特勒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06 头衔:铁血社科院之美男 工分:117377
/ 排名:918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再好的坦克到了国军手里,用途也是大打折扣。毕竟使用武器要得靠人。淮海战役中,国军装甲团在平原上突击共军防线。这么好的平原地形,又拥有团级以上编制,坦克、装甲战车数量达200台……如果集中起来使用,简直是一股钢铁洪流,共军根本没有见识过这样的钢铁战役……什么黄维啊、黄百韬啊,个个都死不了!奈何?国军把好好的装甲师分割了,坦克装甲车分散到各个部队……哈哈。白让共军各个击破!还有东北战场,试想:当年东北的塔山阻击战,如果国军以一个坦克师+步兵装甲车排列出100台左右的攻击阵势,……战役的结果也一定改写了。共军不仅没有对应装甲部队集体攻击的经验,也缺乏大量的反坦克器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51025 工分:240
左箭头-小图标
自己国家的工业跟不上,光靠买别人的,怎么能长久?本文内容于 4/14/:00 PM 被镜石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76775 工分:14255
左箭头-小图标
国军有雷诺的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7161 工分:4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間接正犯
在第8楼的发言:
只要本国无法自行生产的装备,在二次大战那种规模裡,通通都是不用讨论的!
150~200辆万国牌坦克车,还是分散使用的状态,就是单车性能比日本坦克好,又能如何?只不过是让左愤再次YY国民党都是些烂兵垃圾兵。
不管是维克斯还是德国一号战车,其实也是豆战车,说难听话,鬼子步兵炮一砲轰下去一样散架。日本人拿坦克当步兵支援兵器,好歹也还有点步坦协同。国军不但分散使用,步兵还不爽帮坦克掩护,痛骂"格老子你有铁皮护着还要老子掩护你?!"
何况坦克要汽油才能动,这刚好是国民党的稀缺物资,没......而且国军的将领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闪电战。。。。他们把坦克当碉堡用。。。。不被鬼子飞机炸才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1882 工分:129565
/ 排名:811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还有德国的I号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01696 工分:3735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evin_von
在第7楼的发言:回4楼。古德里安是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可能不是最早,但基本是早期最有名的。
所以楼主貌似相当的崇拜他——这个“发明”了大规模装甲突击战术的人。
其实挺搞笑的,这个理论实际上是戴高乐原创的,他找法国军方推销自己的理论,结果人家不理他,于是写了本书,希望引起基层军官的注意,逐步实现。结果德国人见到这本书,立刻加以运用,就成就了古德里安、隆美尔、曼施坦因等一批装甲作战的理论实践大师,并顺利灭亡法国。而此后,法国人又说戴高乐卖国,说如果不是戴高乐写了这本书,德国人能这么快灭亡法国吗?所以戴高乐是法奸!懦弱的民族其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比如对叛徒的定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8494 工分:258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有的,国民党军曾引进过几十辆德国1号坦克。后来在南京被日军缴获,送至日本展览。为避免影响日德关系,展览时特意称其为“缴获苏制战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98986 头衔:公爵 工分:118627
/ 排名:9070
左箭头-小图标
说得对!那只能叫做战车分队!另外回答4楼的问题:古德里安是德国鬼子,是装甲战车作战理论之父!哈哈!向铁甲战士们致敬!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7238 工分:28755
左箭头-小图标
八路军肯定没有坦克国军还是有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3066 工分:2830
左箭头-小图标
是你说的,谁说没有淞沪会战就有,但是没有启到多大的作用.因为.................所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46974 工分:18881
左箭头-小图标
国军的叫战车部队吧,好像开始没有装甲部队一说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j403hsl
在第14楼的发言:英、德、意、俄大杂烩,重装备能行?抗战初期是英、德、意大杂烩!~从昆仑关到缅甸覆灭之前200师是单纯的苏械部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装甲坦克兵元帅
在第10楼的发言:200师在出国作战前装备的坦克是苏制T-26轻型战车。装甲车有BA-10等,还有少量BT-5快速坦克。另外国军还装备了大名鼎鼎的闪击先锋德国PANZER一号轻型坦克。t26后来有不少都被埋在松山给鬼子当火力点用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88072 工分:5136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xjy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
应该有德国坦克,南京防守时就有个坦克营,为保存实力,没起作用,渡江是沉不少,不过我忘记是不是德式的是一个连的一号战车,不是一个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3205 工分:16024
左箭头-小图标
步兵还不爽帮坦克掩护,痛骂"格老子你有铁皮护着还要老子掩护你?!"这话说的好,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4890 工分:20430
左箭头-小图标
一颗燃烧弹就能报销的小日本那不叫坦克.........最多叫装甲农用机械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90769 工分:8097
左箭头-小图标
英、德、意、俄大杂烩,重装备能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71711 工分:1374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涵之
在第3楼的发言: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应该有德国坦克,南京防守时就有个坦克营,为保存实力,没起作用,渡江是沉不少,不过我忘记是不是德式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713 工分:31212
左箭头-小图标
国军那不叫装甲部队,那叫装甲分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07562 工分:9046
左箭头-小图标
关于抗战中的国军装甲部队,《坦克装甲车辆》曾有过详细介绍,哪两期忘了,不过军友们可以到网上搜搜,输入 坦克装甲车辆 抗日烽火应该行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30921 工分:54527
左箭头-小图标
200师在出国作战前装备的坦克是苏制T-26轻型战车。装甲车有BA-10等,还有少量BT-5快速坦克。另外国军还装备了大名鼎鼎的闪击先锋德国PANZER一号轻型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12970 工分:40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間接正犯
在第8楼的发言:
只要本国无法自行生产的装备,在二次大战那种规模裡,通通都是不用讨论的!
150~200辆万国牌坦克车,还是分散使用的状态,就是单车性能比日本坦克好,又能如何?只不过是让左愤再次YY国民党都是些烂兵垃圾兵。
不管是维克斯还是德国一号战车,其实也是豆战车,说难听话,鬼子步兵炮一砲轰下去一样散架。日本人拿坦克当步兵支援兵器,好歹也还有点步坦协同。国军不但分散使用,步兵还不爽帮坦克掩护,痛骂"格老子你有铁皮护着还要老子掩护你?!"
何况坦克要汽油才能动,这刚好是国民党的稀缺物资,没......讲得不错!!外国坦克再好有屁用?没有制空权(已经二战了鬼子的航空兵也不是菜的),装甲战术也不对,数量不多,还不能自产。最重要的没有自己的国防重工业和战争体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546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只要本国无法自行生产的装备,在二次大战那种规模裡,通通都是不用讨论的!150~200辆万国牌坦克车,还是分散使用的状态,就是单车性能比日本坦克好,又能如何?只不过是让左愤再次YY国民党都是些烂兵垃圾兵。不管是维克斯还是德国一号战车,其实也是豆战车,说难听话,鬼子步兵炮一砲轰下去一样散架。日本人拿坦克当步兵支援兵器,好歹也还有点步坦协同。国军不但分散使用,步兵还不爽帮坦克掩护,痛骂"格老子你有铁皮护着还要老子掩护你?!"何况坦克要汽油才能动,这刚好是国民党的稀缺物资,没有油打个屁呢?至于后期的M4,国民党其实领到的并不多,原因无他,用不着!即使是欧洲战场不要的M4-75mm砲型号,在亚洲战场也是超级重火力。相对便宜省油的M3轻战车,其装甲就已经能在300米内扛住97式坦克车那挺短炮身57mm战车砲的直击。M3的37mm坦克砲却能在500米内轻鬆贯穿97式坦克的前装甲,那又何必千里迢迢送M4来亚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05142 工分:1162
左箭头-小图标
回4楼。古德里安是坦克战理论和实践的先驱,可能不是最早,但基本是早期最有名的。所以楼主貌似相当的崇拜他——这个“发明”了大规模装甲突击战术的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6762 工分:176429
/ 排名:5400
左箭头-小图标
装备再好有啥用,45年以后装备更好,还不一个鸟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172651 工分:24
左箭头-小图标
谁说没有,中国曾经装备过德国1号和2号轻型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89499 工分:3936
左箭头-小图标
又长知识了,真不知道中国当时还有坦克。另外,“古德里安万岁!” 是什么意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4787 工分:877
左箭头-小图标
回楼上的..德国装甲车有,坦克没有...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32392 工分:3345
左箭头-小图标
咱们有没有装备过德国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4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看《太平洋》鬼子坦克,追忆国军装甲部队。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战车怎么叠最厉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