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与行政区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是同一个概念吗

2”的产业效应. 二 泛地产概念并非空穴来风.泛地产时代的到来与泛地产战略的诞生,都...">
环球地产泛地产战略如何植入一个可以盈利的DNA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环球地产泛地产战略如何植入一个可以盈利的DNA
内容简介:一 泛地产实质就是各种行业的“产业嫁接”,也就是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开发)与各种行业的嫁接,这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它为地产业构筑一个更为宽广的运行平台和空间,最后产生“1+1>2”的产业效应. 二 泛地产概念并非空穴来风.泛地产时代的到来与泛地产战略的诞生,都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在百舸争流的“诸侯经济”背景下,政府因素、消费者因素以及开发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新时代的来临。 三 广泛应用泛地产概念的目的,是将狭义的房地产开发置于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更为宏观的定位、规划、设计与开发。泛地产战略要玩的根本就是概念地产和复合地产,以产业引爆、区域带动开启“政企双赢”模式。
内容简介:一 泛地产实质就是各种行业的“产业嫁接”,也就是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开发)与各种行业的嫁接,这是一个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过程,它为地产业构筑一个更为宽广的运行平台和空间,最后产生“1+1>2”的产业效应. 二 泛地产概念并非空穴来风.泛地产时代的到来与泛地产战略的诞生,都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息息相关。在百舸争流的“诸侯经济”背景下,政府因素、消费者因素以及开发商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新时代的来临。 三 广泛应用泛地产概念的目的,是将狭义的房地产开发置于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更为宏观的定位、规划、设计与开发。泛地产战略要玩的根本就是概念地产和复合地产,以产业引爆、区域带动开启“政企双赢”模式。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皖江规划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
皖江规划皖江城市带概况
皖江规划地区概况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皖江规划经济概况
皖江城市带处于中国人口密集、消费需求较大的最靠近东部的中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覆盖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北、山东、安徽七省一市,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潜力巨大。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社会消费额,占全国的比重都接近1/2,皖江城市带无疑将是拓展国内市场、启动内需的关键区。
皖江规划城市发展
皖江规划概述
1990年,为呼应浦东开发,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的决策。199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的开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进入新世纪后,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地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了沿江制造业产业带和重点城市带。2006年,国家将皖江城市带纳入中部地区崛起战略重点发展领域。
皖江规划优势
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既是长三角产业发展共生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城镇体系的延伸和补充,也是沿长江经济带中发达地区进一步扩张延伸与带动发展的纽带。在中部地区几大城市群中,皖江城市带拥有水资源、岸线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组合优势。
皖江规划产业和资源
在产业和资源要素方面,皖江城市带工业门类齐全,已形成冶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家电、化工等产业集群,是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铜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造业基地、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皖江城市带加工产品的50%以上为长三角配套,汽车、家电等产业所需零部件的70%左右来自长三角,是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皖江规划皖江经济带早期规划
皖江规划问题
当前,皖江地区作为一个经济区,条件还不成熟,因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关联度不强,中心城市还没有形成。但是,皖江经济带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整个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皖江经济带打造成为产业优势明显、成长性较好的经济共同体,进而在长江经济带中享有竞争和合作的话语权。
皖江规划首要任务
“皖江开发的当务之急,应当建立沿江城市之间的对话合作机制。”安徽省安庆市委书记韩先聪认为,皖江经济带的建设,要突出强调整体互动和合作的概念,加强对沿江资源的整合,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避免分散和无序竞争,力争形成一个板块。这一观点,得到沿江许多城市的认同。
建立类似于“城市联盟”的合作组织,是国内外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上海、江苏、浙江从2001年开始,就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合作座谈会制度。因此,建立跨地区、开放性、区域性的皖江地区综合管理机构,整体推进皖江地区的开发开放,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这个机构可以由省里领导牵头,定期举办城市联席会议,通报各协作城市发展的相关信息,协调解决城市间的矛盾和问题,比如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等。在招商引资方面,皖江城市也不宜齐头并进、多头出击,可以考虑组建皖江开发招商团或协调小组,把皖江城市的招商项目统一组织起来,避免在引资中竞相压价,互相挖墙脚,恶性竞争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皖江规划发展规划
规划是生产力,好的规划是先进的生产力。避免皖江经济带城市之间的分散和无序竞争,另一个重要条件是编制整体发展规划。现在,皖江各城市都在积极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芜湖市市长沈卫国透露,今年芜湖将斥资4000万元,邀请专家对芜湖的城市发展做全面规划,“规划是龙头,即使是借钱,也要把规划做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皖江经济带的发展取向似乎很模糊,没有一个前瞻性的、操作性强的整体规划统揽全局。这也是皖江经济带多年来发展的误区之一,导致其内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分工,向心力偏弱。一旦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皖江经济带就很难形成有效的防御风险能力。
皖江规划建议
因此,专家建议,皖江经济带的目标、定位可以明确两点。一是要成为全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积聚和经济产出要占到全省的六成以上;二是始终作为长江经济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理好与上海龙头、苏南和浙北、南京都市圈的关系。
日,铜陵市出台《关于“芜马铜经济圈”宣传文化工作互联互动的框架性意见》。近日,三市通过了《人才开发一体化宣言》,通过不断推进区域人才开发的资源共享、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逐步建立统一的人才制度、人才市场和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三市人才自由流动。在马鞍山举办的春季人才招聘会上,三市的招聘者和求职者济济一堂,初步体现区域人才开发一体化的效应。而在此前,芜马铜由于地域相近,经济往来较为密切,产业渗透也初露端倪。
“如果芜马铜对安徽经济贡献等于苏锡常对江苏经济的贡献,那么安徽经济将会是另一种面貌。”铜陵市委政研室主任张国保断言,芜马铜内各行政单元通过良性竞争与紧密合作,形成分工明确、协作配套、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才能实现区域经济融洽和总体效应最佳的目标。和芜马铜一样,皖江经济带一体化的关键是加强分工和合作,减少竞争,在产业方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当前,皖江经济带一体化进程,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依靠最低的经济发展成本,吸引各种要素进入。这就要求加强经济合作与协调,共创良好的发展环境,降低地区经济发展成本,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一方面,尽快建立区域的统一大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无障碍流动;另一方面,尽快形成区域信息网络,达成信息资源的共享。
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把皖江经济带定位为一个制造业基地,是十分切合实际的。但是,制造业基地必须有发达的服务业来支持。这是一个区域经济功能互补的问题。如果只有制造业,而没有服务业来支持它,制造业基地是建不起来的,或者说是强不起来的。比如前些年,摩托罗拉的一个研发中心最早选择在南京,但后来还是移到上海浦东。原因不是政策问题,主要是服务业环境。因为这个研发中心需要有完善的资金融通渠道、良好的法律服务、税收顾问服务,以及半小时内能得到它所需要的配件的要求,这些服务条件当时南京不具备。这个案例应当对我们建立皖江经济带的合作机制有较强的启示性。
“诸侯经济”,是安庆市市长朱读稳对皖江经济带城市各自为战的形象比喻。他认为,和江苏提出的沿江开发战略相比,皖江开发的速度显得较慢。目前,皖江经济带的松散状态已经制约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皖江地区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和束缚,发挥政府、企业、市场三方作用,鼓励资金、技术、人才在区域内的流动,通过市场进一步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布局,不能因眼前得失而搞行政封锁和市场封闭。
基于此,铜陵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认为,在长江边搞如此多的省辖市是一种浪费,可以考虑将池州和铜陵合并为“九华山市”。这样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管理层次,同时也能解决两市发展空间狭小的矛盾。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则认为,比照江苏的做法,皖江地区应当打造一批县级市,形成一个皖江现代化城市群。
跨江发展是皖江开发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皖江城市中大都存在发展空间狭小的情况,有跨江发展的强烈愿望。就芜湖而言,电力工业、造船业及部分轻工业企业对岸线的利用,加上芜湖港口的发展,使其沿江岸线资源十分紧张。如果芜湖在江北实施跨江发展,就可以放大城市的辐射功能。对安庆来说,交通制约是他们提出跨江发展的动因。目前在建的沿江铁路和沿江高速公路,都与安庆擦肩而过。因此,如果安庆不能实现跨江发展,将会被排除在沿江交通的大循环之外,失去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专家提出,即使在行政区域没有调整之前,实施跨江发展可以借鉴江苏省江阴和靖江的做法,采取联合办开发区的方式搞飞地开发,双方责任共担,权利共享;也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对同类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等。 事实上,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实现跨江发展,沿江各市都有自己的主张。新格局带来的新机遇,必将为早日实现皖江经济带从分散竞争走向合作共赢,创造更为有利的发展环境。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土地经济学(经济学分支学科)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经济学分支学科
土地经济学
(经济学分支学科)
土地经济学首先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T.Ely在其1922年出版的《土地经济学大纲》中提出的。此后,社会经济运行所带来土地问题的日益复杂化,以及经济科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土地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 , 即土地利用经济 ; 土地制度 ; 土地价值。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土地学科体系的完善化、科学化以及应用性的增强。
土地经济学研究领域
完整地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土地价值。
土地利用经济是指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规划,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与整治等方面的经济问题。所研究的是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问题。
土地制度是指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以及土地国家管理制度的建立、演变及其实施等方面的问题。所研究的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
土地价值是指土地在权属转移及其收益分配中的及其量化表现。如土地作为商品买卖的价格,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时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土地价值所研究的也是在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但它所涉及的是土地权属转移和土地收益分配中所发生的土地关系问题。
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合理地利用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的目的。土地作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投入生产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进行。建立并维护合理的土地制度,是合理利用土地的根本保证。人们在土地利用中必然会发生土地权属的转移及土地收益的分配问题,因此,正确确定土地权属转移的条件和方式,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即合理确定土地价值形式并使其恰当量化是正确处理土地关系,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土地经济学章序
第一章土地经济学的各种问题   第二章土地的特性   第三章土地的分类   第四章经济学的若干基本原理   第五章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前瞻   第六章市地的利用   第七章农地的利用   第八章林地与矿地   第九章水的产权   第十章土地所有权   第十一章土地信用   第十二章土地的价值与估价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   第十四章土地移垦与开发政策   第十五章土地课税的政策
土地经济学对象
土地利用中的组织和土地所有、使用与管理中的生产关系及其调节。因此,土地经济学就其性质来说,它是一门研究土地利用中人与土地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是经济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三、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及地位
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性、先导性、基础性的作用。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有效地促进土地学科体系的完善化、科学化以及应用性的增强。
(一)从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中地位的重要性
土地经济学是关于人地关系和因其产生的人与人的总和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当然,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也是土地科学研究的核心所在,而无论是关于土地资源、土地规划、土地信息、土地生态、土地保护、地籍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归根到底也是为人地经济关系的规范化服务的,因此,土地经济学是土地科学中的主干学科。
(二)从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先导性
土地问题大致可以归为土地分配(产权)、土地利用(经济生产)和土地收益分享三类问题。而最早的农业共同体就是以对土地的排他性公有产权为基础的。因此,土地产权的出现,就意味着土地问题已经开始出现,由此也带来了土地利用等更多的问题。而与此相对应,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也具有先导性,土地经济学第一次成为大学教育的课程,是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授《土地财产》讨论课时开始的。正式成为单独研究领域则是在1919年美国在农业部内设立土地经济司时开始。土地经济学的先导性发展,以及土地问题的分化,也促进了相关学科的产生,由此推进了土地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从土地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可以看出其在土地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性
土地经济学基础性作用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地学科建设、发展与实践的全过程。
土地经济学土地学科建设
由于土地经济学产生的先导性,土地经济学的发展为其他土地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和方法基础。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土地估价、土地生态经济、土地政策、土地行政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也是以土地经济学科为基础的。因此,土地经济学在土地学科建设中具有原生性、基础性作用。
土地经济学土地学科发展
虽然中国当前的土地问题分别隶属于不同学科,但是通过土地经济学的发展,也有效地推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例如,将土地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引入土地规划学,则可以增强土地规划的可行性,同时也可以实现土地规划实施手段的多元化,这都将更有效地推进土地规划的实施。
土地经济学土地学科应用
土地经济杠杆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租地价、土地税费、土地产权等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了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的效率。因此,土地经济学的应用性研究,将更有利于其他土地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土地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土地经济学基础理论
土地经济学的主要基础理论有:
土地经济学市场供求理论
土地供求分析是土地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而土地需求又是的起因,很大程度上对于土地供给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土地供求关系来看,必须通过两者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予以体现,才能形成和。实践中必须依据这一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更为科学地反映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的态势。
土地经济学产权经济理论
相对于土地资源而言,土地产权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要素。土地经济运行实践都是以具有一定产权的土地资源为单元进行资源配置的。土地产权要素对于土地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还引导着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向。产权经济理论作为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有效推进了土地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土地经济学地租地价理论
地租地价理论既是土地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其对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合理确定的重要依据。当前有关地价的研究已经开始建立定量化的经验模型进行分析研究。而地租地价的研究,不仅与土地利用,而且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城市规划的合理化程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地租地价理论应用的面加以拓展。
土地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则是指从消费一件商品的一个额外的数量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在边际效用理论应用中存在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原则,即一种商品的消费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也越来越小;二是相等,即只有当消费者使花在所有商品上的单位投资所带来的效用相等时,才会使效用最大化。这两个原则,对于合理确定土地利用规模以及产业部门之间土地资源的具有实践性意义。
土地经济学前沿问题
当今土地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土地经济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经济学或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当然这本身也推进了土地经济学的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当前土地经济学前沿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途径主要有:
一是从政府土地利用行为角度,研究土地市场秩序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问题。当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土地问题与政府财政对于土地收益依赖性的增强有很大关系,同时这与各级政府追逐“政绩经济”、“”有关。因此,必须从机制、体制、法制等几个方面来共同探讨规范土地市场的途径,以通过土地市场秩序的有序化,推进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从形成与运行的角度,研究地价与房价关系问题。一是要研究与房价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而探求如何通过地价杠杆的作用,合理调控的发展;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型城市研究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定量化、模型化的互动关系,从而为科学制定住房用地供应政策,实现机制的有序化服务。
三是从经济行为分析角度,研究用地者土地市场行为问题。主要是研究企业、农户等用地者,对于政府决策的市场响应过程,从而为合理引导用地者行为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当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国有企业改制中的土地市场流转行为、企业用地者行为、农户行为等方面。
四是用经济学的理念,重新认识土地法的相关问题。包括土地法规运行的成本、效益,土地执法手段的经济成本,土地法规监督的成本与监督制度的改革,以及土地执法难的经济学分析等问题。这些研究有利于提高土地法规的。
五是土地问题。土地经济学方法论问题,关系到土地经济学学科自身如何建设与发展。当前不仅提倡问卷调查方法在土地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还要不断地创造性引进新的方法论,如博弈理论、神经网络理论等在土地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
土地经济学研究方法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跨度很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如政治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市场价格学及法学等一系列学科。对土地经济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指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其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土地经济学抽象思维方法
对于社会科学问题,抽象思维是在深入实际调查,占有大量客观事实材料的基础上,运用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 & 加工 &,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找到事物的本质及规律性。这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问题最基本的方法,研究土地经济问题也不例外。研究土地经济问题运用这一方法,就是要深入土地利用和土地经济关系的实际,进行反复的调查研究,运用抽象思维方法,找到现实土地经济问题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及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土地经济学系统分析方法
土地作为地球的一个特定部分,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因子,土地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对土地经济问题研究不能孤立进行,必须将其纳入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中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到地球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其规律性及其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解决土地经济问题的正确途径。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所有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质的规定性通过量的规定性加以体现,而量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事物质的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性,土地经济问题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土地经济问题都有质与量两个方面,研究和解决任何一个土地经济问题都必须同时研究它的质与量两个方面。如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问题,必须在对该国家或地区 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基本性质与特点,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做出基本判断的同时,对其量的表现和变化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并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土地经济学研究必须把静态分析和动态 分析密切地结合起来。如研究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租形式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正确处理出租和承租双方的利益关系,是否有利于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首先需要对影响和决定地租形式的诸多因素和条件进行静态分析,同时还必须从动态角度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和条件的过去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并把两种分析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对该国家或地区的地租形式作出最终的判断和选择。
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土地经济问题既有微观方面的问题也有宏观方面的问题。企业的土地经济问题属于微观方面 : 全国的或某一较大地区的土地经济问题 属于宏观方面。宏观要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归根到底要受宏观的制约。因此,要研究土地经济问题,必须既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又要从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并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决策研究,当然首先要从微观上分析与研究该项目给作为开发主体的企业、单位所能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 同时还必须从宏观上分析与研究该项目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通过权衡利弊才能最终决定该项目的取舍。[2]
.土地资源网[引用日期]
土地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与学科前沿   日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黄贤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区域经济一体化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以分为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后者比前者反映了更紧密的地区经济依赖和协作。大量的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相互协助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简介
区域已成为国际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伙伴国家之间市场一体化的过程,从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向经济政策的统一逐步深化。
&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据专家考证,在1942年以前从来没有被使用过。到1950年,经济学家开始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范围更广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新浪潮。这股新浪潮推进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内容之广泛,机制之灵活,形式之多样,都是前所未有的。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曲折发展的新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原因
(一)区域的发展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 1921 年,当时的比利时与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后来荷兰加入,组成比荷卢经济同盟。 1932 年,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成员国彼此之间相互减让关税,但对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仍维持着原来较高的关税,形成了一种。
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形成三次较大的发展高潮。
1、第一次高潮发生在 20 世纪 50 ~ 60 年代。
尽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以追溯到1921年成立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经济同盟(1948年荷兰加入,组成比荷卢同盟)。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真正形成并迅速发展,却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大批发展中国家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期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在这一时期,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定的一体化计划并未完全实现,而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尝试没有一个取得完全成功。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例,两次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全球经济衰退、日美贸易摩擦上升等因素使其成员国遭受巨大打击,各成员国纷纷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导致第一阶段关税同盟的效应几乎丧失殆尽,欧共体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二次发展高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在抑制通货膨胀、控制失业率方面取得成功,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区域经济联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这次高潮的出现是以1985年欧共体关于建立统一市场“白皮书”的通过为契机,该“白皮书”规定了1992年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内容与日程。欧共体的这一突破性进展,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建设。
(二)区域发展的主要原因
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利益与发展及其是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等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起动因
新一轮区域浪潮波澜壮阔,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其经济原因主要有:
一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日益加深的市场化趋向改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在战后新技术条件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分工与依赖日益加深,、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各国的生产和流通及其进一步越出国界。这就必然要求消除阻碍发展的市场和体制障碍。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实践认识到,只有选择,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经济的运转效率和。通过改革,各国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上的障碍,促成了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是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近年来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刺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虽然世贸组织是推动和的主要力量,但由于自身庞大,运作程序复杂,根据世贸组织“接受”方式,其成员对各项议题的谈判只有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从而注定了短时间内所有成员达成共识和消除矛盾并非易事。比如,2001年11月在多哈发起的首轮多边回合谈判一直举步维艰。多边贸易谈判前景的不可预测性,为双边和区域性贸易协议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机遇,也为参与全球竞争多了一种选择。而且,区域组织因其成员常常是地理位置相邻、社会政治制度相似、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近、有类似的文化历史背景,因而具有开展经济合作的诸多优势。
服务于本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是此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政治原因,其主要包括:
一是谋求政治修好,缓解矛盾冲突,稳定地区局势。研究表明:区域贸易协议除了促进贸易流动,也对消除政治冲突起着显著的作用。欧洲合作的初始动机和最终目标就是政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磨难,欧洲人意识到不能再发生战争,必须通过合作、一体化与联合,才能实现欧洲的长久稳定、安全和发展。时至今日,欧洲各国终于通过经济合作,为实现地区的、实现大欧洲联合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亚洲,1999年东亚领导人关于东亚合作的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了开展政治、安全对话与合作的议题。此外,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政治紧张局势的缓解,与正在进行中的南亚自由贸易区协议谈判密不可分。非洲一些国家政局长期不稳,大多数国家经济又不发达,这些因素促使于2002年问世,其目的是试图以政治和经济合作来推动地区稳定与经济发展。
二是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一些和把区域贸易协议作为锁定或国内体制改革进程的机制,即通过外部的条约责任和有形具体的承诺来促进国内的体制改革。20世纪90年代,东欧转型国家与签署区域贸易协议的目的之一,就在于以此推动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
三是寻求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以抗衡其他区域集团。这是世界大国加紧组织和巩固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个重要动因。美国参与跨地区的,意在抗衡不断扩大的欧盟。而欧盟希望作为一个更强大的整体,用一个强音在国际上更有力地与美、日等大国抗争,不仅在自家门口加紧对外经济扩展,在拉美和亚洲等地积极开展经济合作,而且致力于“大欧洲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日本极力在亚太地区推行“雁阵模式”,巩固和扩大“大东亚经济圈”,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打入欧美腹地,并期望借此获取地位。俄罗斯以独联体为依托,已经建立或正在构建一些区域经济集团,如独联体国家经济联盟、等,以巩固和加强俄的大国地位。通过加强内部协调与合作,在、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多边经济组织中用一个声音说话,来维护日益增强的自身利益。
四是传播主体理念。“9·11”之后,美国把反恐作为其国际战略的一项核心内容。2003年5月战争结束后,美国主动提出与国家在2013年之前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倡议。舆论普遍认为,美国此举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方式在该地区推行美国式民主制度。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
全球范围内区域迅速发展主要依靠三条途径:一是不断深化、升级现有形式;二是扩展现有集团成员;三是缔结新的区域贸易协议或重新启动沉寂多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谈判。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东亚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的亮点。从1992年东盟签署建立自由贸易区协议(即在2008年通过实施有效建成)开始,1997年底又举行首届东盟与中日韩三国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即建立“10+3”合作机制),将合作从东盟扩展至东亚地区,从而正式启动东亚。2002年,中国与东盟达成将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10+1”模式业已形成。
其他大洲的区域趋势也日益明显。发展协调会议成员国首脑会议于1992年签署关于建立的条约、宣言和议定书三个文件,正式将该组织更名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首脑会议于1994年批准把优惠贸易区转变为共同市场的条约,宣布(简称“东南非共同市场”)正式成立。“”的诞生、欧元的启动以及欧盟实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使得欧洲区域格外引人注目。“”于1994年正式成立以来,美国设想把其范围扩展到拉美,以形成一个覆盖整个南北美地区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不过,前不久阿根廷第四届关于此项动议的谈判无果而终。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的贸易部长也于2001年签署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一体化的政府间框架协议,并于2002年正式签约。
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据统计,全球只有12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174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参加了一个(最多达29个)区域贸易协议,平均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5个。当然,各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发展程度也不相同。全体成员同时又是各区域经济组织成员,有的具有多重区域组织成员的身份。全世界近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双重成员资格”。北方国家签署的区域贸易协议最多,平均每个国家为13个。相当数量的已与北方国家签署了双边优惠贸易协议。多数协议发生在东欧、北非和,东亚各国签署的协议少一些,而南亚各国至今尚无与北方国家签署协议的先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新一轮的区域协议涵盖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货物,而且包括、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贸易、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甚至提出要具备共同的民主理念等。比如,北美、、南南以及其他一些协议中,很多都涉及标准、物流、海关合作、服务、知识产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劳工权益和竞争政策等条款。
形式与机制灵活多样。一是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对成员资格采取开放式态度,以加速扩大。除一些明确由双方构成的区域经济,如美加协议、澳新紧密经济合作关系协议等之外,一般区域经济大都经历了成员由少到多的过程。比如,欧盟历经5次大规模扩大,现已发展至25个成员国。“”14年来也经历了4次扩大,达到21个成员。二是合作形式和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许多国家放弃或基于原有贸易优惠安排而成立自由贸易区或,有的从关税同盟发展成为共同市场。比如,1995年1月,南锥体四国(阿根廷、巴西、乌拉圭、)根据1994年签署的“黑金城议定书”的规定,将自由贸易区提升为关税同盟,并正式开始运转,从而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的第二大关税同盟。
跨洲、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和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构成基础发生了较大变化,打破了狭义的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比如,日本相继与墨西哥、新加坡签署了协议。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与其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领域内广泛的问题进行探讨业已制度化。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有意与南锥体共同市场合作,建立从到阿根廷的整个美洲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区。、摩洛哥等成员先后与欧盟谈判建立“欧盟与地中海自由贸易区”,并成为欧盟的伙伴国和联系国。则在与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积极筹建“印度洋经济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对关税同盟理论研究最有影响的是以美国经济学范纳( Jacok Viner )和李普西( K·G·Lipsey )。按照范纳的关税同盟理论,完全形态的关税同盟应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 1 )完全取消各成员国间的关税;
( 2 )对来自成员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进口设置统一的关税;
( 3 )通过协商方式在成员国之间分配关税收入。这种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结构,使得关税同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呈现双重性,即和并存。
(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和。
1 、贸易创造效应( Trade Creating Effect )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内实行后,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往成本较低的成员国生产,从成员国的进口量增加,新的贸易得以“创造”。此外,一国由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转而从结盟成员国的低价购买也属于
2 、贸易转移效应( Trade Diversion Effect )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无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建立后,同盟成员国高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较同盟成立增加,消费开支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
(二)与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效应
1 、次优理论
范纳认为关税同盟的建立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成员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福利,而这取决于产生关税同盟的环境,这就是次优理论(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 )。这个理论认为,如果福利最大化或者所需要的条件不能全部满足,那么尽量满足尽可能多的条件是没有必要的,并且这样做通常会导致次优情况的发生。因此,建立关税同盟并不仅仅在成员国之间消除,并不必然产生次优的福利状态。所以,要使关税同盟更可能产生,增加福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2 、关税同盟的其他静态
第一,关税同盟使得各成员国的海关人员、边境巡逻人员等减少而引起的行政费用的减少;
第二,型关税同盟通过减少对同盟成员国之外的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有可能使同盟成员国共同的得到改善。
第三,任何一个关税同盟,在国际贸易投票中以一个整体来行动,较之任何一个独立行动的国家来说,可能具有更强大的讨价还价的能力;
第四,关税同盟建立后,可减少走私。由于关税同盟的建立,商品可在同盟成员国之间自由移动,在同盟内消除了走私产生的根源,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查禁走私的费用支出,还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三)关税同盟产生的动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成员国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 、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换,自由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国获取转移与.
3 、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投资环境的大大改善 ,会吸引成员国厂商扩大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市场分割得狭小而又缺乏适度的弹性,这样只能为本国生产厂商提供狭窄的市场,无法实现和的利益。
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是由日本著名教授提出的。
所谓,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同通过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也就是通过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如拉美中部共同市场统一产业政策,由国家间的计划决定的分工,就是典型的。
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的一种发展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所以,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变革、建立的要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
总体来看,此轮全球范围内的区域浪潮的兴起和发展同整个世界经济和的是相一致的,换句话说,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世界经济多极化和世界。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折射出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大势。从来看,由于此轮以为背景,一方面,全球化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巨大发展的要求,生产体系和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张,而充当其中载体和推动力量的是。另一方面,由于民族国家和利益的存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在上世纪中叶的独霸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从而形成了今日世界经济“”的格局。因此,发达国家企望通过建立区域经济组织来保证自己的生产体系和的扩大,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确保在更多获利的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来看,随着的深入,和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已经逐步在世界经济中各自占据一席之地。在这种态势下,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极”,这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和的愿望更加强烈,要求同平等互利、实现共赢的呼声更加高涨。然而,发展中国家作为单个经济仍显弱小,因此希望通过参加区域经济组织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尽管这些区域经济组织往往都由大国主导,并且明知大国主导也是出于其“私利”动机,但是,发展中国家仍可能从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获得自己的利益。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世界经济的。其含义包括:一是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摆脱超级大国的控制,有利于平等合作、;二是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组织不仅是竞争的产物,更是大势所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浪潮也反映了世界的大势。一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宣告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美国虽然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拥有经济、科技、军事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绝对优势,但已无力建立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欧洲国家积极推进内部合作,并努力朝着政治军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日本仍然保持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并试图成为军事、政治大国;俄罗斯资源能源丰富,科研基础也颇具优势,加上同为核大国,正力图重振大国雄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在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区域发展顺理成章。
另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和前提,政治上的国际联盟也需要相应的经济联盟作保障。如前所述,多数区域合作或者安排都有着明显的政治含义。欧洲合作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合作走向政治联合,实现欧洲的长久稳定和安全。美国是利用自由贸易协议实现政治目的的典型国家。而不久前古巴、委内瑞拉和三国首脑签署的“人民贸易协定”本身就是政治的体现,因为它不仅反映了拉美政坛的新变化,而且表明了拉美左派政府试图以此取代由美国主导和倡议的。东南亚的合作进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政治推动力。中国与东盟于2003年确立了,双方政治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日本在中国—东盟启动自由贸易区进程之后,也紧锣密鼓地加快与东盟国家谈判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其政治含义也是明显的。
可以预见,随着世界的发展,区域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一体化体现了国际经济与政治正朝着平等、民主方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有利于促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
(1),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的自由流动;
区域经济一体化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
(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区域经济一体化优惠贸易安排
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
即由签订有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
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
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
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同盟
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
这是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后许多国家的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的某种形式。
除以上分类外,近年还有学者根据成员国构成的不同,把组织分为三类:
(1)发达国家型,即由发达国家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如欧洲联盟;
(2)型,即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
(3)南北型,即由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
这三类组织虽然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目标、、发展历程等都有明显不同。
区域经济一体化影响
区域的根本特征是“对内,对外保护贸易”,因此,它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必然是双重的,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随着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自由贸易思想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奉行自由贸易原则,清除各种。实施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将有助于成员国增强自由贸易意识,同时区域内部保护贸易的约束机制对于成员国内部贸易保护主张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1 、区域的经济效应。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示范效应。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效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三)区域谈判与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提供经验和技巧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
(一)区域性经济集团都实行对内、对外保护贸易的贸易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明显背离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保护主义的。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背离比较优势原则,对区域外的国家造成损害,往往导致区域内外的和冲突,使世界贸易组织经常处于“救急”状态。
(三)区域组织增加了国际市场上的,抑制了竞争,削弱了 WTO 体制的作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各国追求自由贸易的目标由多边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不利于 WTO 体制发挥作用和进一步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选择
区域政府合作:区域的路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的回顾
区域经济一体化
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形成了像、珠江三角洲等重要的。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区经济”,以及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则严重地阻碍了区域的进程,从而增加了地方之间贸易的,损害了经济增长。
按照法国经济学家SandraPoncet的研究,1997年中国国内省级间商品贸易平均关税达到了46%,比10年前整整提高了11%.这一关税水平超过了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关税相当。也就是说,1987年中国消费者购买各自所属省份自制产品的数量是它省产品的10倍,而到了1997年,这一比重达到21倍。因此,如何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构筑区域经济的总体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政府和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现有的文献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一是的研究。就当代中国区域问题研究而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是最丰富和最深刻的,它不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分析,而且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尤其是近段时期以来围绕着长江三角洲区域问题的一系列和理论探讨的论著,大大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在诸多经济学者看来,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只能寄希望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因为迟早要冲破行政区划的边界,从而促进经济的合理分工与协作,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他们认为,一旦企业主导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定格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角,一个国家便步入了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快车道。
二是和政区地理学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地理学与政区地理学的研究也不断触及区域行政问题。这一领域的学者往往从行政区域改革的角度切入这一研究课题,从管理学的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围绕着一些热点问题如“撤县改市”、“市领导县体制”、“撤消地区行署建立实体市”等,展开激烈的争论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对策。这些对策的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调整行政区划,使行政区与经济区尽可能一致,这一点在区域经济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不少学者的认同。
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见解,为中国区域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性建议。但是,也必须看到,在中国现有的体制背景下,上述两种思路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从区域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毫无疑问,应是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障碍的最佳思路。
然而,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市场化机制的发育成熟、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无疑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即使在市场经济已经完全发育成熟的,其固有的的客观存在也使我们无法完全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希望寄托于市场万能的神话之上。进言之,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异,因此,即使是市场发达的社会,也倾向于实行政府干预型的协调模式。其次,按照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的改革思路,即重新调整行政区划,从理论上看似乎可行,从实践的角度看却未免是脱离了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现实的纸上谈兵。众所周知,许多行政区划是历史形成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刚性,不能也不应该随着的频繁变化而随意调整。同时,经济区以经济为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的尺度,而行政区则要考虑到综合性因素,而不能仅以经济为限。对现行的行政区划的重新调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很可能是一项比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身还要困难和复杂的工程,搞得不好恐怕引发出难以预料的后果。
研究现阶段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需要从的维度切入,通过对政府结构、政府的决策程序及其微观基础的考察和审视,推进问题的解决。因为,实现区域的主要障碍,即地方保护主义的根源在于现行的体制和结构。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法治极不健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民间经济交往这一自下而上的市场力量,显然难以冲破这一体制性的障碍。通过构建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依靠政府间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现行体制下实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二、区域的体制障碍:区域政府合作的逻辑起点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称的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为区域经济的联合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也是建立在与协作基础上,通过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
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各自为政,地方和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尽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水平的提高,随着国家立法的完善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但造成该现象的体制性根源依然根深蒂固,体制转轨过程中行政性分权下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以及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共同造成了区域的体制障碍。
认为:“对于一个有着长期集权且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来讲,供给主导型的将起主要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只有通过政府进行市场化的,才能打破传统体制的制度均衡,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朝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一)行政性分权下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结构
1978年以来,以下放财政权和税收权、权和企业管辖权为核心的行政性分权,有效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这种以行政性分权为核心所形成的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并直接导致了地方市场分割格局的出现。
从财税体制看,80年代的几次改革都突出了“包”的特点,围绕着实行和强化而展开的。财政包干制明显带有向地方倾斜收入的色彩,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对企业减免税收,然后以集资、摊派等形式,通过体外循环,把税负纳入地方政府的财库,从而造成了国家财力的分散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行了财政包干制,地方政府在增加的下,往往容易忽略和技术更新换代的要求,一味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导致地区间趋同,从而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企业的实际地方所有制看,企业划归地方或由地方新建,形成了所谓的产权地方化。由于按照征税,地方国有企业就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而产权地方化则导致国企改革相对迟缓,政、企分开的改革措施不能落实,使企业始终难以成为独立经营的,同时也强化了地方政府作为一级利益主体的身份。
(二)“政绩合法性”主导下的地方干部考核制度
在经济权力下放和市场化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这种新的制度环境下,经济发展成为考核地方官员业绩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地方政府的领导人通过发展地方经济,推动GDP的增长,一方面可为自己赢得上层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为辖区内的人民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又可获得地方人民的支持和认可,地方政府的基础开始发生了转变,形成了所谓的“政绩合法性”。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现行政治制度下,越来越出现一种倾向,表明地方政府官员的提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成正比。的周黎安博士运用了一个委托代理的模型,对1980年至1993年间中国大陆28个省(除西藏和海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各省的与地方官员的晋升之间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因为现行的干部考核制度特别是对地方干部政绩的评价与考核过分强调与所辖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进行直接挂钩,而这种业绩又主要以上了多少项目、建了多少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多少等指标来进行简单量化和比较。这样,就必然导致各行政区首脑或部门干部强化资源配置本地化和保护。再加上地方官员频繁的地区间调动,更使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急功近利,寻求短期,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缺少可持续性。
(三)政府机构庞大与地方财政困境
地方市场分割、政府间合作动力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动因在于政府机构庞大,而地方财政困难。当前,中国政府机构人员队伍十分庞大,超编严重,不少地区政府财政十分紧张,拖欠工资现象很普遍。1996年底,财政供养的人口3673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82.3%,大大高于同期人口增长的速度。在财政人口中,党政机关干部约1100万人。1993年~1997年,国家财政收入每年增加1000亿元左右,但同期财政人口每年增加100多万人,加上增加工资的部分,财政每年需增加工资性支出600多亿元,占国家新增财力的60%以上。
在不少地区,新增财政收入约80%以上用于人员经费。政府财政成了典型的“吃饭财政”。尤其是对很多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财政上的困境更使得地方政府走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要搞活当地经济,就需要对公共设施投资,减轻当地的负担;另一方面,各种财政迫使地方财政必须不断扩大或维持财政收入,结果当地经济主体的税负不减反增。这些地区的财政困境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一种相互遏制的格局,一旦地方政府缺失自身动力进行制度创新来打破这种格局,往往就会转而采用地方保护主义,以分割市场的形式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
(四)传统体制下遗留的
在传统体制下,中央政府除强调在全国建立独立的外,还强调在大区、某些省份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从而形成了封闭的或自成体系的工业布局。我们可以从传统体制下中国两次典型的以为主的计划经济运行特点得到更有力的印证。
在“大跃进”时期,为了实现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7年赶上英国、再加8—10年赶上美国的发展目标,中央政府出于自身财力有限的考虑,只好下放权力,发挥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主动性。于是,在以为单位组织经济建设的同时,同意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建立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从而促成了经济发展的分散化和分割化趋势。
在“文革”期间,由于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加上中苏关系危机引发的对当时所谓战争形势的错误判断,中央政府再一次下放权力,鼓励各个地方甚至企业都要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以便战争发生时能够“省自为战”。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这种封闭的或自成体系的地方,现在看来实际上已经成为以市场为取向的区域的发展障碍。
总之,这种人为的、划地为牢的经济分散化和分割化过程助长了“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阻碍了地区间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全国的经济运行,正是这样被分割成为许许多多互不相关和互相隔绝的地方经济单位。澳大利亚学者奥德丽·唐尼索恩(AudreyDonnithorne)在1972年发表于《中国学季刊》的一篇文章中,曾经将这种独特的经济现象比喻成“蜂窝状”经济(CellulreyEconomy),这一比喻是相当贴切的。
三、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
区域政府合作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通过行政性力量基于对市场规范的共识,扫除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部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域经济组织,即区域经济共同体。这一合作机制与传统体制下的地区合作与发展不同,它必须是建立在分享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合作行为。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各地方政府利益独立化的制度背景之下,区域内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行为是一种利益驱动下的,区域政府合作框架必须是基于各地的共同利益之上,并且使区域内的地方政府意识到只有选择合作策略才能增进和分享共同的利益。因此,从追求区域共同利益这一出发,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思路应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区域政府合作必须构建一个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
区域的关键是市场竞争规则的一体化。创建和运行的实际经验表明,一个统一的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对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它的支撑,就无法在区域大市场范围内,协调各地方的政府行为,无法限制地方政府主导的盲目重复建设的冲动,无法使区域内市场主体进行充分、有效的和公平的市场竞争,无法防止市场竞争被各地区行政权力和扭曲,无法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因此,区域内各政府应实行统一的、、、原则,清理各类法规文件,逐步取消一切妨碍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制度与政策规定,取消一切妨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壁垒和歧视性规定,促进市场的发育与完善。
(二)区域政府合作必须要有跨行政区的制度性的组织协调机构。
由于中国区域是建立跨行政区基础之上的,为了消除局部利益对区域共同利益的侵蚀,必须在分立的行政区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内在机制,并在保证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约束力的共同政策和,实现组织体系内的超行政区的协调与管理。没有统一的跨行政区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区域合作就很难进入到真正的实质性阶段;没有明确的协议或制度,就很难保证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利益的同时不会对共同利益产生消极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种框架性制度结构必须建立在相关地区自愿合作的基础之上,而且是一种对各地具有明确的约束性机制。这种机构应该有明确的职能和权限,并且所做出的决策可以以立法等形式,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构成有效约束。
(三)区域政府合作必须强化对区域内交通、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统筹与管理,实现的一体化。
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是的基本架构,交通、港口、通讯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基础,也应该是区域整体规划的核心。没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不仅使现有的资源与设施空置与浪费,而且也极大地影响地区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区域内的交易成本。目前,由于受条块分割体制的影响,跨区域基础设施很难实现“无缝隙”衔接,甚至地区之间竞相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严重影响了区域整体形象,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高。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该区域在的统筹规划与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地区间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配套比较差,很少从综合运输的角度来统一规划和建设本区域的交通设施。
(四)区域政府间合作必须构建区域经济特色,充分发挥。
区域整体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产业的竞争力,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产业区域特色优势的形成。因此,区域内各地必须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出发,统一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各地政府要充分尊重企业的意愿,努力为企业的跨地区扩张和竞争创造更为宽松的条件和环境,在竞争中进行,在竞争中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区域优势。在中国由于各区域一般都没有一个统一的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各地区在制定或规划各自的时,大都是从各自的行政区利益或眼前利益出发,产业的同构化现象严重,这十分不利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区域,降低了区域的产业整体凝聚力和开拓力。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形成统一的区域产业政策,加强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为企业间的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通过竞争实现整合,逐渐形成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区域性产业网络,进而形成整体优势和网络。
四、现阶段中国建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理性选择
根据中国现有的制度结构,借鉴国外的实践以及结合区域政府合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在现阶段,要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直接取决于能否建构起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其中,制度环境是基础保障,组织安排是结构保障,行为规则是具体的激励与约束保障。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一)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基础的完善与体制的改革
按L.E.戴维斯和D.C.诺斯的理解,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而中央政府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总代表,它支配着各种政治资源,是维系政治系统稳定的主要力量,承担着提供宪法秩序、和主流意识形态等制度安排的主要职责。因此,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所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制度创新能力。
1、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是,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制。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对于、促进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央政府来说,首先,必须提高宪法权威,强化宪法在统一国内市场中的作用。在宪法中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分割市场的行为,其条文核心是“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国内自由贸易”;明确、细化违宪审查程序,切实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以宪法诉讼、行政诉讼等方式防范、惩戒分割统一市场的行为,尤其是。其次,完善相应的竞争法来阻止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竞争法在建立和维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反限制竞争法和,而反限制竞争法就属于反垄断包括反行政性垄断的根本大法。
中国只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尚未出台《反限制竞争法》,即反垄断法,因此,中央政府必须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尽快出台一部行之有效的《反限制竞争法》,其中应包括反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规定。此外,还应出台一部地区关系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地区。
2、改革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
财税体制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问题,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财权直接关系到全国统一市场秩序的形成。因此,鉴于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之间“治乱循环”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我们必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首先,进一步合理界定政府事权,划清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并以此为基础划分税制。其次,建立规范化的中央对地方的。一般包括:一般性补助即;专项拨款补助;特殊因素补助等。再次,应调整税费关系,规范,同时进一步完善体系。发达政府理财的一条重要原则是预算的完整性,即政府部门依赖国家的行政权威、资产所有权或提供某种特殊服务而向企业和个人征收的各种收入,都应作为财政收入。
因此,中国应通过“费改税”,扩大现有税种、或设置新税种等办法加以规范,并建立,建立以为主,收费收入为辅,税费并存的财政收入运行机制,同时也为地方政府建立稳定的税基。
3、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的。
如前所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制度背景下,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往往直接决定了该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所以在这样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指引下,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全局利益,以至于地方政府行为呈现出异化特征,从而导致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的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市场分割盛行。因此,必须建立起科学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其正确的方向引导,规范官员们的行为取向和行为模式,实现地方政府行为的正常化,从而达到协调和改善政府间利益关系的目的。我们认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体现以下思想:一是对一个地方政府政绩的评价应该把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其历史状况及长远发展有机结合,尤其要注重该地方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评价应该取向于一个综合的,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发展经济的能力。应当设计一套科学、规范、可量化的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其中不仅要有经济数量、增长速度指标,更要关注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益指标和环保指标,关注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方面的表现,对直接干预市场运转或企业活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
4、实现,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
地方保护主义、地方市场分割实际上是行政性关系在过程中占上风的结果,它缘于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控制权的膨胀,而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形成区域市场机制的核心之一是要形成独立运转的市场主体,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和市场竞争主体。因此,区域的培育最重要的是使地方政府从活动中撤离,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为企业走向创造条件,在区域市场内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来说,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积极推动地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造,对实施战略性布局调整,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成立独立于行政系统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通过出售等方式加快非国有化。
5、重建秩序,促进的转变。
在西方国家,政府竞争是产生产权保护机制、制度和企业家创新制度的前提,其核心在于制度竞争,通过竞争性地向市场主体和公民提供优质的,塑造了的制度基础,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中国八十年代推行分权改革以来,地方政府间围绕着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的竞争,一方面,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本地区的高速增长和充分就业,地方政府往往不顾资源整体配置的效率,热衷于推行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致使泛起、地方主义泛滥。因此,重建地方政府竞争秩序,必须从以地方保护主义为策略的封闭式竞争转向开放式的制度创新为基础的制度竞争,通过制度创新来吸引资源、创新技术、促进增长,而不是通过地方保护主义来维持增长。
区域经济一体化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就是在中央政府良好的政策引导下,依靠区域
区域经济一体化
内地方政府间对区域整体利益所达成的共识,运用组织和制度资源去推动区域,从而塑造区域整体优势。作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这是由中国改革的决定的。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的后发型国家,一方面,计划体制下政府对经济的深度干预,政府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管理和直接运行经济的权力和能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育还极不成熟、的力量也还有待于发展和壮大,所以,除非政府之间达成共识,通过政府间合作,依靠一致性的行政力量、中央政府的政策资源和法律制度去实现一体化,否则在政府之外几乎没有足够的力量和制度渠道来实现这一制度变迁。当然,以政府合作来推动区域,并不是强调政府的力量去替代市场,而是试图通过区域内地方政府的共同行动,一起尝试并进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制度创新,为区域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一个一体化的制度平台。 同时,必须意识到,在一个缺乏普遍的法治规则、统一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区域政策的国度里,要真正建构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从的经验看,甚至连欧洲的一体化也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景是诱人的。而且近年来,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代表的内各级政府通过实质性的合作所表现出来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绩效,也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建构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推动和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而实现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也决非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乌托邦。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区 经济开发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