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大跌跌会给中国带来通货紧缩压力吗

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_ 东方财富网
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石油涨跌的敏感度可能是首屈一指的:当全球暴涨时,输入型通胀压力随之而来;当全球油价暴跌时,输入型通缩的隐忧又时有耳闻。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大跌,本周五国内油价将迎来新一轮调整窗口,国内油价“八连跌”将成为可能。近期油价大跌引发了对中国通缩的担忧: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10月份同比上涨1.6%,同比涨幅与9月份一样,继续徘徊在近5年来的低位,而则连续32个月下降。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通缩风险上升。那么,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笔者认为,这种忧虑大可不必。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饱受高油价带来的通胀之痛,而鲜有油价大跌带来的通缩之苦。2005年,国际油价持续暴涨,这一年国际油价从低油价进入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深受其痛。因为这一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需的石油、铜、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资源价格飞涨,中国经济增长的代价成倍增加。  虽然近期PPI跌幅连续扩大,主要受原油、及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的影响。不过,如果就此认为,油价大跌将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似乎并不成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整体较平稳。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5%,比上月略有扩大;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略有回落。非食品中,同比价格上涨较多的是家庭服务和高等教育,涨幅分别为9.0%和3.8%;同比价格下降较多的是车用燃料,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分别下降5.6%和7.8%,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震荡下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与9月份相同;同比下降2.2%,同比降幅比9月份扩大0.4个百分点。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价格环比上涨的行业有燃气生产和供应、、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下降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矿采选、石油加工等。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表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继续下降是受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及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显然,PPI持续走低尽管受到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影响,但是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需求疲软才是PPI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可逆转。完全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观察和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必须从这一大背景下进行,否则就会一叶障目。结构调整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去“产能”。因此,如果将CPI和PPI的数据放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分析,有些数据就可能处于“失真”状态:因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指出,从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这一判断的证据不足。通货紧缩一般是指市场货币流通量减少,导致物价持续下降。但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流通量保持了一个比较稳健的增长速度。9月份CPI回到2%以下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对比的基数比较高。从环比来看,9月份CPI环比上涨了0.5%,这说明物价还是处在总体稳定、温和上涨的状态。随着冬季的来临以及部分食品供求关系特殊条件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初步判断未来几个月CPI保持温和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再次,油价下跌将刺激中国消费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情况下,油价下跌将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刺激中国经济增长。要刺激消费,首先要使消费者手里要有钱,而油价大跌效果等同于减税。低油价将不仅降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本,而且降低普通消费者的支付成本。低油价将减少了普通消费者的出行成本,间接地刺激了消费。航空、旅游 、商业等行业大受其利。因此,油价大跌不仅不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而且会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DF143)
[热门]&&&[关注]&&&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油价下跌通缩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_综投网
快捷链接 >>
油价下跌通缩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输入性通缩?
提问者:综投网网友|||
相关问题:
综投网专家答案
问: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卢布贬值?
答:这是老美在坑俄罗斯。 因为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不买美国的账,老美誓言制裁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经济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老美现在往死里打压油价,就是要达到在经济上制裁俄罗斯的目的。油价降低了,俄罗斯获取的石油收益少了,财政收入少了...
问:什么是输入性通货紧缩?
答:不会。中国的通胀通缩主要和人民银行投放多少钞票有关。 而且油价下跌对中国有好处
问:油价大跌会给中国带来通缩压力吗
答:不会的,原油对于中国只是能源的一部分,油价下跌,并不代表中国需求若,而是国际供应方面体现为原油储备较多,也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而中国进口原油依旧有较大成本,即使大量进口也不会造成过剩,所以国内油价不会降太低,并且经济是否通缩...
相关问题推荐
为什么油价下跌,卢布会贬值
为什么油价下跌会导致卢布贬值
若油价跌到40美元 世界会怎么样
标签:油价下跌 通缩、国际油价为什么下跌、油价 通缩、油价为什么一直下跌、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
回答者:贾斌 |
综投网()理财专家团队
相关推荐新闻
成品油价调整窗口今日开启,市场人士预测称国内油价或将被锁死,价格调整…
邮币卡交易合法吗?邮币卡电子盘是骗局吗? 2015年以来,一种新的投资理…
随着2015年年底证监会、商务部接连发文规范贵金属及原油市场,目前国内大…
距离4月10日首届武汉马拉松开跑越来越近,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昨日发…细数油价大跌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近来国际大幅下跌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面的正向冲击,且对中国经济供给面也有正面影响。油价下跌加大通货紧缩压力,下调今年PPI预测至-2.2%,并缓解贬值压力。本文将通过以上几点细数油价大跌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油价下跌带来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面的正向冲击。中国是原油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增加中国贸易顺差,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根据中金大宗商品的油价预测,2015年油价平均下跌40%,全年石油进口少支出920亿,约相当于1个百分点的GDP。油价下跌降低了者的石油相关支出,将带动其他支出增长。由于上下游价格传导有一定时滞以及价格管制,企业也会从中获益。在总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油价下跌给总需求带来扩张性影响,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
  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供给面也有正面影响。根据当前价格和就业情况判断,中国经济增长在潜在增长率之下,劳动和资本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此时油价下跌对于石油进口国而言,增加了可供使用的中间投入,有助于劳动和资本的进一步利用,对宏观经济的供给面会带来正面影响。从行业看,油价下跌有利于下游行业,不利于能源行业,但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没有完全市场化,减小了油价下跌对这些行业的冲击。
  油价下跌加大通货紧缩压力,下调今年PPI预测至-2.2%。如果货币政策应对恰当,通过国内货币宽松扩大内需,油价下跌并不会必然带来宏观价格水平的下行。但由于货币政策具有一定滞后性,且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油价下跌仍然会对通胀带来负面影响。从经验上看,油价对PPI影响更大。我们估算油价下跌1个百分点,对我国PPI影响约0.05个百分点。近期油价跌幅加大,超出我们此前2015年油价下跌20%的基准假定,我们将2015年PPI预测从-1.2%下调至-2.2%。
  油价下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油价下跌减少(,)进口支出,贸易盈余和经常账户顺差会扩大。我们预测中国经常账户顺差/GDP将从去年的2.2%上升到今年的3%。此外,随着市场对经济拖累减弱,中国经济风险下降,有助于带动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收窄、甚至转为顺差。
  尽管可以通过引导贬值缓解通缩压力,但在逆周期政策调节工具中,应首选有助于扩大内需的降息、降准,而不是补贴外需的贬值。我们一直强调,在降息和贬值两大政策权衡取舍中,要考虑到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经常账户依然是顺差,同时内需疲弱,通缩风险高于通胀风险。我们预计2015年人民币汇率总体趋势平稳,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宽松,上半年降准降息压力较大,维持今年降准4次降息1次的判断。
  油价大幅下跌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去年4季度以来国际油价加速下跌,新年以来WTI油价跌破50美元,布伦特油价也跌至50美元附近(图表1)。中金大宗商品组将2015年布伦特平均油价下调至60美元(参见日中金报告《油价寻底之路:下调2015年均价预测》),较2014年下跌40%。由于中国是原油净进口国,油价下跌增加中国贸易顺差和经常账户盈余。中国最近12个月进口原油2300亿美元(图表2),油价下跌40%意味全年石油进口少支出92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个百分点的GDP。这将给中国带来1个百分点的国民收入增长,即使2015年GDP增长7~7.5%,国民收入增速将超过8%。去年11月16日我们在《油价大幅下跌增加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报告中曾对油价下跌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期周报将结合最新动态全面分析油价下跌对经济增长、通胀、人民币汇率以及货币政策的影响。
图表1: 国际油价加速下跌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2: 中国最近12个月进口原油2300亿美元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油价下跌带来需求面改善
  油价下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来自需求面的正向冲击。油价下跌降低消费者的石油相关支出,增加其可支配收入,收入效应带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由于上下游价格传导有一定的时滞,加上电价、公共交通等价格存在着一定的管制,企业部门也会从中获益。在总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油价下跌给总需求带来扩张性影响,有助于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根据今年油价下跌40%预测,中国全年石油进口少支出920亿美元,约相当于1个百分点的GDP,这将主要体现在企业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消费和投资增加。
  油价的供给面影响具有非对称性,油价下跌对中国有正面影响。油价下跌对于石油进口国而言,增加了可供使用的中间投入。生产函数通常只包括劳动和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而不包括中间投入,如果劳动和资本已被充分利用,增加中间投入并不能增加产出。油价上涨会带来负向的供给冲击,一种解释是油价上涨迫使生产转向更少依赖石油的技术,会带来摩擦性失业。但油价下跌并不会带来反向效果。因此一些研究发现油价对经济增长具有非对称的影响,既油价上升会带来的负面冲击大于油价下跌带来正面冲击。但在中国当前的情况下,根据价格和就业情况判断,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率之下,劳动和资本并没有被充分利用,油价的下降对宏观经济的供给面也会带来正面影响。
  从微观行业看,油价下跌有利于下游行业,不利于能源行业。油价下跌直接冲击石油开采行业,边际成本较高的厂商被迫退出。对于下游行业,油价下跌降低了成本,如果需求不变,产出会增加。此外,油价下跌不利于竞争性能源行业,如煤炭、核电、风电、光伏等,会对这些替代能源的生产和投资带来负面冲击。但是中国的能源价格体系没有完全市场化,减小了油价下跌对这些行业的冲击。
  油价下跌加大通货紧缩压力,下调今年PPI预测至-2.2%
  油价下跌通过向下游行业传导,给通胀带来下行压力。由于我国CPI食品权重较高,油价下跌通过(,)价格对我国通胀的影响高于发达国家。周五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通胀,CPI同比上涨1.5%,延续低速增长;PPI同比下跌3.3%,跌幅加大。(图表3、4)
  如果货币政策应对恰当,油价下跌并不会必然带来宏观价格水平的下行。首先,油价下跌增加了居民和企业可支配收入,对总需求带来扩张性效果,本身会减轻油价下跌对物价的拖累。其次,油价下跌会带来经常账户顺差扩大,但央行可以通过适度干预汇率避免汇率升值带来的紧缩影响。最后,央行可以通过国内货币宽松扩大内需,避免通货紧缩。(参见日中金宏观报告《油价大幅下跌增加货币政策放松空间》)
  从经验上看,油价对PPI影响更大。由于货币政策具有一定滞后性,且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油价下跌仍然会对通胀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估算油价下跌1个百分点,对我国CPI影响约0.01个百分点,对PPI影响约0.05个百分点(参见日中金宏观报告《强弱货币矛盾突出》)。简单估算,油价下跌40%将给CPI和PPI带来约0.4和2个百分点的回落。近期油价跌幅加大,超出我们此前2015年油价下跌20%的基准假定,由于油价对PPI影响较为显著,我们将2015年PPI预测从-1.2%下调至-2.2%。
图表3: 油价下跌加大通胀下行压力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4: 油价对PPI影响更大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油价下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近期人民币贬值主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去年10月中旬以来,人民币汇率再度出现贬值(图表5)。由于去年2季度以来央行减少了市场干预,近期人民币汇率更多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图表6)。由于过去几个月贸易顺差趋势仍在扩大,因此人民币贬值主要受到资本流出影响。
  2015年两方面因素改善国际收支,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一是油价下跌减少中国石油进口支出,贸易盈余和经常账户顺差会扩大。我们预测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相对GDP比例从去年的2.2%上升至3%。二是随着房地产市场对经济拖累减弱,中国经济风险下降,有助于资本账户逆差收窄、甚至转为顺差。国际收支改善降低人民币贬值压力。
  从长期看,人民币仍有升值压力。首先,中国经济生产率追赶过程中,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更快,会带来实际汇率升值压力,即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外国私人部门和政府对人民币需求都会上升。今年人民币如果加入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人民币将正式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尽管央行可以通过引导贬值缓解通缩压力,但在逆周期的政策调节工具中,应首选有助于扩大内需的降息、降准,而不是补贴外需的汇率贬值。在贸易顺差扩大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大量购买外汇引导人民币贬值会面临较大的外部压力。央行主动引导贬值在去年1季度确实发生过,但当时央行主要是为了打破人民币单边升值趋势,增加双向波动,抑制套利行为。目前情形下,主动引发贬值可能会加大资本流出压力,反而增加经济中的风险。我们一直强调,在当前降息和贬值两大政策权衡取舍中,要考虑到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经常账户依然是顺差,同时内需疲弱,通缩风险高于通胀风险。这样的形势决定了政策制定者应该采取降低利率以刺激内需的方式,即将国内转化为对内投资或消费,而不是通过汇率贬值,进一步增加中国的储蓄出口。我们预计2015年人民币汇率总体趋势平稳,货币政策将会进一步宽松,上半年降准降息的压力较大,维持今年降准4次降息1次的判断。
图表5: 人民币汇率再度贬值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6: 央行减少外汇市场干预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中国通缩已成为正式威胁
我的图书馆
中国通缩已成为正式威胁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石油涨跌的敏感度可能是首屈一指的:当全球暴涨时,输入型通胀压力随之而来;当全球油价暴跌时,输入型通缩的隐忧又时有耳闻。  近日,OPEC维持产能的决定让油价再度遭遇重挫。中金认为油价大幅下跌意味着通胀压力的下行,从边际上增加了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
  中金表示,油价对国内通胀影响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渠道。从微观渠道看,油价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向下游行业传导,并通过替代效应向其他价格传导,但是对互补品带来反向影响。  今年6月份以来原油价格已经从高点下跌超过30%,油价的涨跌会直接影响工业品的价格以及交通运输的成本,而工业品中譬如化肥等与息息相关的产品也会受此影响出现下跌,从而间接的影响农产品的价格。  国际能源机构(IEA)发布报告称,今年全球原油需求量的增幅或为自2009年以来最低,而后,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报告则显示,美国页岩由的产量将在此后进一步上升,上述来自供需两大领域消息的双重挤压令原油价格进一步暴跌。  IEA的报告显示,全球2014年度日均原油需求量同比增幅将仅有65万桶,低于此前预估的80万桶。而同日发布的调查报告则显示,美国原油储量或在上周已经增加了约250万桶。而EIA则预估,美国主要页岩油田的日产量在11月份将比10月份再增加10.6万桶。  业内机构瑞穗的分析师指出,IEA的报告几乎给本已疲弱的油价在年内的进一步走势前景又判了死刑。而IEA一连四个月下调石油需求预期的做法也是相当罕见的,因此,原油价格的跌势不但没有见底的迹象,反而还可能只是刚刚开始。  而在宏观角度来看,油价下跌的收入效应会减轻通缩压力。而经常账户顺差增加则带来汇率升值压力,并且经常账户顺差增加对国内流动性具有扩张效应。因此,为了避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对中国的冲击影响,货币政策放松空间或将放大。  当前,中国目前有9大产能过程的行业,他们分别是钢铁业、煤炭业、平板玻璃、水泥、电解铝、船舶、光伏、风电、石油化工。  其中对中国经济影响最大的是钢铁业和煤炭业,目前,中国钢铁业虽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但国内企业的增产意愿仍然旺盛,而从2010年开始,我国煤炭行业的经营困境一直未得到缓解。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煤炭行业亏损面已高达80%左右。  据中联钢网统计,2014年,中国将有24座新增高炉投入运行,年设计产能为3500万吨。虽然与2013年新增加的7000万吨相比减少了约一半,但在行情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仍将持续被增强。  据悉,钢铁制造行业产能过剩已持续好几年,在2007年前,粗钢产能利用率在83%以上,但2007年后产能利用率整体下了一个台阶,再也没有回到80%,即长期产能过剩的体现。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内容显示,2014年7月底,煤炭企业的亏损面已经超过了70%,有50%以上的企业出现了减发、欠发、缓发职工工资的现象,货款拖欠大幅度增加。  月,煤炭进口已经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9.57%,但国内煤炭行业的产能仍过剩,前7个月原煤产量高达21.63亿吨,但销量只有19.5亿吨。虽然取消煤炭进口零关税政策的目的在于限制煤炭进口,缓解国内供应压力,利好国内煤炭市场,但事实上效果不会很明显。  通缩伴随产能过剩,使中国的政策选择格外纠结—放松银根,去“产能化”的过程可能被打断,使过剩更加严重;继续进行实质上的紧缩,煤炭、钢铁、等将继续低迷,而三大产业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颇大。  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十条办法,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这次会议蕴藏深意,绝非表面看起来如此简单。  今年以来,中国诸如某大型企业裁员、某行业开工率下降、某产业链陷入危机的声音似乎不绝于耳。实体经济在痛苦挣扎的同时,()增速维持着自2010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4%。市场开始逐渐理解中国总理李克强年初所说的“GDP增长的目标是有弹性的”含义。不容否认的一点是,不论中国经济是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至少目前没有着陆。  在9月、10月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1.6%以后,多数机构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低通胀阶段。这一判断被近日发布的各地区价格数据进一步确认。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月(CPI),超过一半地区低于1.6%的全国CPI平均水平,其中5省(区、市)低于1%,北京市甚至只有0.5%。  据统计,有16个省(区、市)的10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全国,其中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和陕西省低于1%,此外山东省增速与全国持平。青海省10月CPI同比增3.6%,西藏增2.9%,这两个西部省份是拉动当月全国CPI走高的主要地区。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在31个省(区、市)的10月生产者价格指数()中,同样有16个省(区、市)低于全国,其中最低的山西省同比负增长8.5%,河北省负增长6.2%紧随其后,新疆、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以-5.7%、-5.2%、-4.9%分列三至五位。  综合来看,过去两年国内产出缺口不断扩大,10月份增速再度回落,内需疲弱叠加国际油价下跌因素会加大通胀下行压力,甚至带来通缩风险。  另外,美国10月宣布退出QE,预示着美元的中长期升值通道已经打开。  一方面,QE的退出将从价格角度诱发中国通缩。美元升值将导致上游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进而影响物价,从而加剧未来一段时间的通缩压力。  另一方面,尽管中国目前仍处于资本管制中,美元强势引发的资金回流会对中国资金面形成一定冲击,资产价格或受其影响存在下跌风险。  由此,中金维持明年年底前两次降息、四次降准的预测。海通则认为,通胀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或将步入“0”时代,降息周期才刚刚开始。  当前中国通胀环境类似于98年,一是房地产拐点已现,二是企业部门负债率高企处于去杠杆阶段,三是制造业产能持续过剩。  海通表示,目前经济低位企稳,而通胀低迷,通缩已成为正式威胁。预测15年GDP增速降至7%,CPI降至1.5%。预测15年GDP增速目标为7%,CPI目标为3%。  但中国应对通缩要比其他国家游刃有余得多。主要得益于两大利器:  一是“弹药”足,包括庞大的、较高的率、较高的。随便拿出一两样,都能使经济增速迅速回升。中国的优势让其他国家艳羡,也被世界寄予莫大的期望。  二是“战场”广。国内,东中西部巨大的差异提供了庞大的需求,经济战略回旋余地大;国外,以“一路一带”为总抓手,大力推行互联互通,契合了许多国家的现实急需,能够实现中国资本和产能双输出。    法国分析师Albert Edwards近日发布报告称,日元大幅贬值将迫使整个亚洲地区采取同样程度的贬值,并向西蔓延,产生一波通缩大潮。“通缩的大浪潮”最先冲击的将是中国,其生产价格已持续下降。  Edwards提醒投资者要关注日元对美元的表现。下图显示了1986年以来的日元对美元走势。  在一份写给客户的提示中,Edwards预测日元将于明年三月底之前,大幅贬值到145日元对1美元。他认为120:1的水平将会很快到来,并会在这一水平坚持一段时间,而上一次汇率达到这一水平还是2002年。  “日元几十年前就与美元DXY加权指数挂钩,定在120左右。就我看来,很可能日元跌破120以后将很快达到145。这将迫使整个亚洲地区采取同样程度的贬值,并向西产生一波通缩大潮。”  Edwards表示“通缩的大浪潮”最先冲击的将是中国,那里的生产价格已经持续下降。  “在生产价格历史性的连续32个月下降之后,中国过去三年面临的生产价格指数(PPI)的通缩水平已经达到97亚洲危机之后的通缩水平。你觉得投资者真的认为中国可以应对日元的大幅贬值吗?他们不能。他们会主动贬值。”  周二,日元对美元暴跌至七年新低,达到115.7附近。今年十月底,日本出人意料的宣布刺激政策后日元大幅贬值。而本周早些时候的关于安倍首相呼吁提前大选的消息,让日元再次下挫。这次投票可能会提振安倍的政治支持,从而让投资者预期,安倍的鸽派经济政策将会继续。  Edwards表示:“我认为,日本如此大规模的QE投入市场,将会使日本失去对局势的控制,除非美国、欧元区或韩国做好准备采取类似日本的QE。呼吁货币稳定几乎不会发挥作用。”(网)    关于资源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市场化定价,最近几年一直在讨论和酝酿。然而受制于通货膨胀压力,定价机制改革并未实质性落地。目前中国PPI持续为负,CPI低位运行,预计今明两年通货膨胀水平都将稳定在2%左右,这给了价格改革一个很好的契机。   在9月、10月CPI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1.6%以后,多数机构判断,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低通胀阶段。这一判断被近日发布的各地区价格数据进一步确认。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31个省(区、市)中超过一半地区的10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全国。   多方分析认为,四季度CPI增速很难超过2%,2015年个别月份甚至可能回落至1%以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通货膨胀水平偏低的阶段。这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压力,但也给深化价格改革创造了机会。   16省10月CPI增速低于全国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一半地区低于1.6%的全国CPI平均水平,其中5省(区、市)低于1%,北京市甚至只有0.5%。   据相关部门统计,有16个省(区、市)的10月CPI同比增速低于全国,其中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和陕西省低于1%,此外山东省增速与全国持平。青海省10月CPI同比增3.6%,西藏增2.9%,这两个西部省份是拉动当月全国CPI走高的主要地区。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在31个省(区、市)的10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中,同样有16个省(区、市)低于全国,其中最低的山西省同比负增长8.5%,河北省负增长6.2%紧随其后,新疆、黑龙江省和海南省以-5.7%、-5.2%、-4.9%分列三至五位。   华创证券研究所首席金融分析师牛播坤认为,在目前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大周期下,我们判断PPI还将在同比负增长的道路上徘徊很长时间。   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国际市场工业产品价格整体低位运行,全球工业原料初级产品价格指数延续下跌趋势,连续三个月走低至151.67点,欧洲PPI负增长幅度持续扩大,带来输入性通货紧缩压力加大。上游原材料持续价格走低制约了工业产品出厂价格的反弹。考虑到目前一些积极因素正在酝酿,资源型产品及工业中间产品的限产减产有助于价格稳定,新一批稳增长项目有望提振需求,预计PPI同比跌幅有可能收窄,但负增长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   中国价格水平涨势趋缓,与全球经济变动密不可分。资料显示,从欧元区,到以色列,再到日本,低通胀正在席卷全球。彭博数据显示,在2015年通胀预期下滑最大的10个国家里,有8个国家要么已经处于通货紧缩之中,要么正在致力于让本国货币贬值。9月欧元区通货膨胀率仅0.3%,远低于2%的目标。本月初,日本央行将每年基础货币刺激目标加大到80万亿日元,而此前是60万亿到70万亿日元,大约相当于每年印钞4万多亿元人民币。   低通胀恐影响经济增长   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姜超表示,10月CPI中非食品价格同比增长1.2%,创2010年以来新低。11月以来猪价、菜价继续下跌,预测11月CPI同比降至1.4%。11月以来油价仍在下跌,预测11月PPI同比降幅扩大至2.6%。内需低迷制约核心CPI上行,预测2014年CPI增长2%,2015年增长1.5%,其中部分月份CPI或为1%以下。   通货膨胀增速放缓会给经济带来一定压力。根据比对,10月CPI同比增速低于1%的5个省(区、市)中,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排在20名开外的有3个;而排名后三位的省份全部包含在PPI降速最快的5个省(区、市)中。   在此期间,房地产市场走软带来的经济增长放缓对各个行业均将造成影响,使得中国经济进入缓慢而痛苦的杠杆化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所副研究员原磊更强调PPI持续负增长对企业利润的伤害。他表示,8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6%,两年之后再次负增长;9月情况虽略有好转,也不过仅同比增长了0.4%。预计未来工业企业仍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原因包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继续上升不可避免;未体现在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之内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比规模以上企业更为困难;部分行业库存很高,尤其是在商业流通环节,消化这些库存需要时间,会对企业经营造成压力;房地产行业投资将继续低迷,与房地产相关的产业在短期之内难以回升。   深化价格改革条件成熟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充分考虑竞争条件和对市场、社会的影响,以逐步有序的方式,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价格改革难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长远,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说,“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关于资源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市场化定价,最近几年一直在讨论和酝酿。然而受制于通货膨胀压力,定价机制改革并未实质性落地。目前中国PPI持续为负,CPI低位运行,预计今明两年通货膨胀水平都将稳定在2%左右,这给了价格改革一个很好的契机。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表示,前些年在经济增长高企时期,通胀水平较高,政府唯恐推动价格改革会进一步拉升物价总水平。应该说,在目前的环境下,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处于温和水平,推高物价水平的压力已经大为缓解,而且前期也有许多改革的举措可以作为下一步价格改革的参考与借鉴。   更有利的是,价格改革同样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胡迟认为,经过长期的市场化改革,我国经济中超过95%的产品与服务已经完全“随行就市”定价,而余下5%的则是包括水、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产品价格仍然由政府掌控。这些产品的属性较为复杂,一方面其具有市场属性,但也含有公共属性和保障性。所以多年来,其改革步伐一直较慢。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无疑是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未来价改应当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有序、稳步地予以推进。价格改革的实施必将提高整个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给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动力。(证券导报) (责任编辑:DF010)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