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可以买日本控股的中国品牌股,中国的都是拉屎货买不得

股市变化无常 散户投资六类股票买不得_网易财经
股市变化无常 散户投资六类股票买不得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股市变化无常,往往让人捉摸不定,但笔者通过长期实践发现,以下六类股票买不得:一是暴涨过。“暴涨”就是指在K线图上出现垂直上涨达两周,短时间上涨幅度在100%-200%,且中途没有任何调整,一步到位。这种股票暴涨的原因,往往是其上市公司有特大合资、兼并、收购和重组消息。上涨初期在市场上没有任何消息和传言,几个星期后对该上市公司的传说和消息逐渐流传,上涨到天价后上市公司才宣布明朗的特大利好消息,此时缺少技术的和新股民见利好出现便蜂拥而入,庄家迅速把所有低价买进的持股抛给抢入的新股民。当天出现一根历史天量后股价就像瀑布飞流直下,何处来何处去。暴涨后的股票往往需要大约1-2年的时间修复后才会有新庄家进入,所以,当某只股票暴涨后不要在短期内就参与,除非是短线高手。二是放过天量的股票。天量往往是坐庄机构用利好消息在一天之内把所有或大部分筹码派发给听到消息的散户,有句话叫“天量见天价,见了天价回老家”,非常形象。股市高手往往都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成交量放大”。可参考大盘日、日、日走势中的天量。有没有放了天量后市继续涨的股票?有,但不多,大约在0.6%左右。比较典型的有,在日天量后继续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有突发的个股题材,机构突击拉高建仓,但后面的行情是非常快速地上涨,并一步到位。三是大除权股票。大除权是大比例送配除权的股票,是中国市场特有的产物,即庄家利用除权改变价格对比现象的特种手段,如一只股票被庄家炒到30元,利用10送10的除权价格变成了15元。除权之前往往有绝对的好消息,价格低于同类股票且基本面又“好”,吸引喜欢低价又认为基本面好的新股民,为出货创造了机会。判断大除权不买的条件一般要配合除权前后2-3周的成交量分析,如果除权前后3周中出现天量那就要遵守不买原则。四是长期盘整的股票。长期盘整、不随大盘涨跌,意味着这是无庄或撤庄后的股票。这种股票往往前一阶段有放天量暴涨的情况,正因为该股无人照顾,只能长期盘整。也可能因跟庄机构被套,一时无法出局,只能在某一区间长期盘整。有机会则猛拉一下,没机会就一泻千里。对于这类比较难对付的庄股,投资者宁可放弃一千,不可进入一个。
五是利好公开的股票。利好公开是指大盘或个股利好公开。作为庄家的投资机构见所有散户进去,便立刻反向操作,大规模洗盘,砸到散户割肉出局为止。所以,公开利好几乎没有一次使个股和大盘上涨的。如2001年6月前的利好兑现、日的特大利好出现,更有日、9月19日的两次利好消息无不例外,见好就死。不管大盘还是个股,听到利好出现或传闻的利好兑现,不要犹豫不决,先退为主。六是基金重仓股票。在大牛市,基金持股数量巨大且不轻易做差价,一直持股到最高价,造成基金巨额盈利。但也正因为这一原因,当大趋势改变后不能轻易出货,最后又变成了巨额亏损。不管盈利还是亏损,这都是基金公司的事情,关键在于基金公司账户的持股情况在某个时间要公布于众,这就意味着不能做庄家,只能跟庄。一只好端端的股票,突然某只基金大规模介入,就会严重影响它的内在秩序,老庄就会压盘或不得已撤庄。(蒋占刚)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的相关报道
18:55:53 新快报
19:25:07 每日商报 每日经济新闻
0:00:07 人民网
20:17:37 新华社
19:30:46 中国青年报
11:18:30 深圳商报
13:41:30 新快报
13:41:02 南方都市报
10:48:21 北京晚报
不再需要打印,出示即可享受优惠。
打开手机用微信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
即可把“”装入你的口袋。
或者直接在手机浏览器里输入“<”
立刻进入“”,体验方便快捷的,当然你也可以使用选择你需要的在电脑上打印,或者扫到手机上加入收藏,点餐时展示即可享受优惠。就是他,他就是那个炒股炒期货富可敌国的日本人(搬运国内关于他的一些文章)
今年2月4日,开盘即大跌5%的电信运营商软银集团(SoftBank
Corp.)迎来一笔30万股的买单,其他买家随后蜂拥而上。这只已连跌九天的个股立刻反弹,成为当天日经225股指成分股之中仅有的两只收涨个股之一。
一场逆势大反转在开盘六分钟后拉开帷幕,导演这出大戏的人当时穿着睡衣坐在堆满动漫书的卧室,边盯着四部电脑的屏幕边啃着胡萝卜清肠胃。此前九天,软银股价重挫,市值缩水五分之一。而且受前一晚美股收跌影响,日本股市4日必然走低。那天押注软银反弹的风险可见一斑。
可这位“导演”觉得,这个大家都预计软银“扶不起”的日子正是更有利于反弹的时机。他当天一单砸下20多亿日元(约2000万美元),以每股6714日元买入软银,才过90分钟就赚了1.406亿日元。
对这位代号CIS的超级散户来说,一笔交易豪掷过亿美元不是什么难事,去年他交易日股高达1.7万亿日元,税后收入达到60亿日元,相当于他一人就拿走了东京证交所0.5%的所有散户股票交易获利。确切地说,他的身份应该是日内交易者,是职业的股票玩家,不是普通的散户。
CIS从未将个人投资回报和炒股发家之路和盘托出,以上数据来自他向彭博展示的一份去年的纳税申报单和多份今年的券商结算单,出自多个券商账户中的一个。那些券商SBI
Holdings的结算单显示,CIS的流动资产为44-48亿日元。
他还向彭博透露,过去十年自己几乎是从无到有,利用炒股赚取了160多亿日元。最忙的时候,一天之内他就会买卖700亿日元的股票。
十年获利飞速累积期间,CIS也成为备受日本日内交易者推崇的神级人物。那是个封闭的小圈子,圈内人都是自学成才的日内交易者。能在全球形势最严峻的日本股市做职业股票炒家,他们都为此骄傲。
没人见过CIS真正操盘的样子,连他的真实姓名都只有几个炒股玩家知道。CIS是他过去在游戏世界用的代称。时至今日,他仍然感谢那段沉迷网游的日子,说:
“游戏教会我思维敏捷,保持冷静。”
CIS上中学时逃课去玩弹珠机,发现自己玩这种博彩游戏有天赋。他说,15岁的时候玩弹珠机一个月就可以赢40万日元。CIS说,能赢是因为自己掌握了两个秘诀,一是找到哪部机器最有可能派奖,二是能在充斥烟味和嘈杂噪音的弹珠机游乐室一次坚持玩13个小时,因为必须一口气连续玩几千次游戏才能利用概率押中。
到了上大学,由于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网络创世纪”(Ultima
Online),CIS差点没拿到机械工程师的学位。可他觉得,那种游戏是创造及保护财富的初步训练。
游戏高手必须练就超群的键盘操作手法。CIS记得100多个按键的快捷效果,比如在游戏中同时按下Shift和S就可以拔剑。即使视线根本没有离开屏幕,他也能一气呵成,完成一系列组合按键。对这种本事,CIS只是耸耸肩轻松地说:“有些人做得到,有些人不行。”不管怎样,游戏让他学到了一条宝贵的教训:到时候就得斩仓跑路。
“我是很有自信的玩家。但是,就和现实世界一样,你的敌手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差。跑路可什么损失都没有。”
在股市中,CIS也是这样玩的。他说自己每十次押注会错四次。对此他的诀窍是,迅速抛掉押错的股票,让押对的股票放手一搏。对他来说,一次漂亮的止损操作几乎称得上交易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
CIS 20岁出头开始炒股,那时他在一家小制造企业做工业设计师。最初他买了一些自以为市场低估的个股,谁知看走了眼,赔了钱。
后来一位朋友给了CIS这样一条建议:忘掉基本面。CIS照着做,胜利女神这才向他微笑。2003年末他辞掉工作全职炒股。到现在为止,CIS没有订阅日经新闻和其他日本报纸,没有详细阅读上市公司的财报,也没有分析央行声明字里行间的意思,没有花大量时间观察移动均线和其他通常与技术面有关的价格图表模型。
他只是听着股民聊天室里的各种消息,盯紧了买卖报价的屏幕,就这样密切关注市场对300只交易最活跃的个股胃口如何。CIS反复强调,如果说一定得教孩子什么炒股的基本准则,那就是:
“买那些别人在买的股票,卖掉别人在抛的股票。”
加州圣塔克拉拉大学的行为金融学教授Hersh
Shefrin认为,CIS说的这个准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意义深远。因为在押注市场逆转时,人类有一种赌徒谬论的错误心态。它可能表现为,明知道股市在涨,可即使是最高明的投资者也可能倾向于抛售,反之股市跌的时候他们也更喜欢买入。
Shefrin说:
“如果能摆脱那种(赌徒谬论的)心态,和那些凭着本能押注的众多投资者对赌,就有机会获利。”
CIS赢得的第一场重大胜利是在日。那天日本券商瑞穗证券犯了一个损失惨重的错误。该券商的交易员本该以61万日元的总价抛售一家日本招聘公司J-Com的股票,却报出了每股1日元的61万股J-Com卖盘。这个抛售规模是当时J-Com股票发行规模的42倍,显然属于操作失误。CIS等极少数日内交易者和机构投资者察觉到这个重大疏忽,趁机买入。
CIS说,成交后自己实际上以最低价入手了3300股,是实际总规模的四分之一。等事后查明问题,瑞穗证券已经损失了一个季度的盈利,而CIS的个人财富暴增了6亿日元。那时彭博报导的另一位日内交易者Takashi
Kotegawa经此一役也斩获了20亿日元。
CIS自己估计,2003年做职业股民以来,共做了超过百万笔股票交易。起初他的大多数持仓都只保持几秒,每天变动几百次。如今资金多了,他别无选择,只有持仓时间久一些,因为仓位每次变动都涉及大规模的资金流入流出,会影响市场价格。
完成以上软银交易的2月4日那天,CIS接受了彭博采访,罕见地出现在媒体面前。他那天一身灰色的运动衫和牛仔裤,穿着运动鞋,谁也不会看出他有亿万身家。
即使此后数月六次接受采访,CIS也不愿透露名字。他说自己已经成家,有三个孩子,担心实名报道会让家人成为抢劫和绑架勒索的目标,不过希望有人了解自己取得的成绩。
2011年,CIS平生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上了电视节目。在镜头前,一个不透明的箱子套住他的头部,他通过变声器交谈。主持人问他:“你是谁?”CIS回答:“我是个每天交易100亿日元的人。”为了证明这话可信,制片商特意出示了CIS的一个银行户头的对账单,上面显示余额12.万亿日元。
CIS的一位朋友
Uemura做过索尼公司的工程师。他写过一本教授如何交易的书,现在已经出了第五版。Uemura说,自己十年交易股票赚了3亿日元。和CIS一样,他炒股也不是为了炫耀。Uemura认为:
“把钱浪费在炫富上面的人永远不会做得像今天这么成功。自控很重要,必须保住自己的资产。那就是你能和市场低迷绝缘的原因,也是生财的武器。”
去年是日本日内交易者的丰收年,有赖于日本政府的超级宽松政策,国内股市涨幅全球名列前茅。日经225股指涨约56%,涨幅创四十年来最高纪录。东京证交所称,去年散户的成交量也翻了两倍多。
东京一家管理资产4亿美元的对冲基金公司Symphony Financial Partners的联席执行官David
Baran指出,日本的日内交易者已经成为大鳄,市场再也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不能漠视他们作为幕后推手的巨大价格波动。Baran说:
“我交易日本股票将近三十年,经历过波动极大的时期,可从未见过像去年那样的幅度。”
昨天华尔街见闻援引彭博的采访内容介绍了一位代称CIS的超级日本股市交易者。他去年一年交易额高达1.7万亿日元,炒股收入60亿日元,过去十年几乎是从无到有,炒股赚了160多亿日元。
不少人都会赞叹CIS出众的表现,而纽约一家投资管理公司Zor Capital LLC.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Frank
Zorrilla认为,除了惊人的数字,CIS给大家更多的启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CIS的朋友Kenji Uemura说:“自控很重要,必须保住自己的资产。那就是你能和市场低迷绝缘的原因,也是生财的武器。”
& ·&启示:这是交易者应该遵循的经典规则。要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先活下来,所以有时不得不承受少数损失,留得青山在,明日再战。在大熊市,要保存实力,保持斗志,等到市场转好以后全力以赴。
&CIS发现自己玩博彩游戏有天赋。他说,15岁的时候玩弹珠机一个月就可以赢40万日元。能赢是因为自己掌握了两个秘诀,一是找到哪部机器最有可能派奖,二是能在充斥烟味和嘈杂噪音的弹珠机游乐室一次坚持玩13个小时,因为必须一口气连续玩几千次游戏才能利用概率押中。
& ·&启示:要了解并发掘自身优势,找准优势以后多次尝试。如果是日内交易者,就要知道,想一年到头有所斩获就得做大量交易。
在股市中,CIS说自己每十次押注会错四次。对此他的诀窍是,迅速抛掉押错的股票,让押对的股票放手一搏。对他来说,一次漂亮的止损操作几乎称得上交易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
& ·&启示:对交易新手来说,反正对错几率都是五五开,关键不是对股票做了多少研究,也不是花了多少时间研究电脑程序,而是要在自己出了错、有麻烦的时候接受事实。风险管理才是王道。
游戏让CIS学到了一条宝贵的教训:到时候就得斩仓跑路。他说:“我是很有自信的玩家。但是,就和现实世界一样,你的敌手越多,你的机会就越差。跑路可什么损失都没有。”
& ·&启示:股市一周五天开市,这不代表五天都能让交易者赚到钱。很多时候留在场外对交易者反而最有利。
一位朋友给了CIS这样一条建议:忘掉基本面。到现在为止,CIS没有订阅日经新闻和其他日本报纸,没有详细阅读上市公司的财报,也没有分析央行声明字里行间的意思,没有花大量时间观察移动均线和其他通常与技术面有关的价格图表模型。
& ·&启示:摒除噪音,分清哪些方式真正管用,哪些是重点。要弄明白哪些是个人日程里的重要事项,光读书了解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是没用的,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研究现在哪些做法管用。
CIS反复强调,如果说一定得教孩子什么炒股的基本准则,那就是:“买那些别人在买的股票,卖掉别人在抛的股票。”
& ·&启示:这话并非CIS首创,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基金经理Paul
Tudor Jones也说过类似的话。投资股市制胜的方式有千千万,这就是其中的一种,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好方法应该是复杂精密的。可那些让投资策略复杂难解的做法都是宣传手段,是为了让它更适合推销。真正管用的倒不需要花招。
加州圣塔克拉拉大学的行为金融学教授Hersh
Shefrin认为,CIS说的这个准则听起来很简单,其实意义深远。因为在押注市场逆转时,人类有一种赌徒谬论的错误心态。它可能表现为,明知道股市在涨,可即使是最高明的投资者也可能倾向于抛售。反之,股市跌的时候他们也更喜欢买入。
& · 启示:Paul Tudor
Jones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顺应潮流/趋势是真正表现良好的系统。它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形成趋势的时候市场会有明显表现,如果之前一直窄幅交易的市场突然波动幅度扩大,那么市场就是发出明确的信号,告诉你市场准备好朝着幅度扩大的那种波动方向——下跌或是上涨方向行动了。
如今资金多了,CIS别无选择,只好持仓时间久一些,因为仓位每次变动都涉及大规模的资金流入流出,会影响市场价格。
启示:任何一位不但希望累积财富也有志于跑赢大盘的基金经理都会认识到,交易的资金越多,业绩就越难以超越大盘。交易资金的规模是影响基金经理业绩的最大障碍。
日本“民间股神”小手川隆
鉴于他并不知道如何完成写作,只是提供了很多有关他自己的操作案例与投资报道,所以这篇文章实际算是一个对小手川隆自己提供材料的综合整理。
中国股市最喜欢的一个运动是造神运动:这是基于中国股市本质的投机性导致的获利的艰难——所以大多数人明知不可能,但也宁可相信存在股神,并乐此不彼把一批又一批股神推上神坛,然后这些股神又不堪重负,一个接一个陨落。
但,以这么久与小手川隆的沟通,格隆相信,他确实做到了神一样的回报:最关键的,他并不乐于宣传自己,甚至从不代客理财——而这是多数中国股神造神运动后会做的一件事。
学习尼德霍夫起家的小手川隆
做投资的大多都知道美国天才投机家维克多&尼德霍夫(Victor
Niederhoffer)的故事,嗯,就是大神索罗斯曾经的战友,操盘手和顾问。但很多人知道他不是因为有多成功而是因为他失败。对,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60岁的投机天才破产了,当然作为传奇人物,他很快又东山再起了,但是现在似乎没人提到他近年有啥建树。不过他破产后再起的1998年,日本NHK制作了一个电视节目《Money革命》,对美国当时蒸蒸日上的IT革命和金融创新进行全面报道,第一集就专门采访了这个传奇人物---维克多&尼德霍夫。
不过我要讲的是股神不是这个美国佬,而是一个把他当偶像的日本人。这个日本人对他的美国偶像有多崇拜呢?他把自己的偶像名字作为在BBS上发言的ID了,嗯,这个ID是B.N.F,为什么不是V.N.F呢?学过日语的朋友都知道,东方人(尤其日本人)舌头不灵光导致英语发音怪异,V不是念作Bui就是念作B,总之,维克多&尼德霍夫就是这个日本新生代股神早期在网络世界里不朽传奇的起点了。
其实当时NHK那个节目自身既包含了日本人对当时IT革命以及金融全球化的影响积极评价的一面,也有对金钱游戏本能的社会性批判含义。就在这个节目播出的前后,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模仿英国的“金融大爆炸”,积极推动民间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转移,金融机构服务的IT化开始真正起步,交易费用大幅下调,散户被渴望吸引资金的机构们美其名曰为:个人投资家。不过让日本政府大失所望的是,到今年6月末日本的私人金融资产总额已经从当年的1400万亿日元升值到超过1600万亿日元,但现金和存款比例基本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
不过这种宏观上的缺陷丝毫不影响日本这个小岛上诞生出大神级别的牛散。虽然日经指数在安倍经济学刺激下,但现在也不过才回到历史高点的一半多一点点,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日本的牛散却象雨后春笋般的不断涌现。以至于今年9月,一家东京券商为其资产排在前100位的散户们开了个晚宴,据当日有资格参加的一位格隆汇会员朋友说,他们100人在该券商的平均资产超过200亿日元。不过他们的故事总的来说都比不上B.N.F那样具有传奇色彩,因此我们还是回到股神诞生的现代都市传说上。
貌似技术天才?
那么股神到底怎么练成的呢?在拜大神前,我们先来看看他的一些交易,大家看下面这些股价走势图和交易时点,有什么发现吗?没错,按我们中国股市一些从来看不起他人的牛掰语言水说,总的而言,“丫的是短期交易,很多时候都跑的太早吗”之类的答案最多,也有不少有经验的A股散户朋友也很快发现,这个交易者老是在底部介入,把握时机的能力似乎很强,但是从股价走势来看没有一只算得上大牛股,靠看图做短期交易赚钱的牛人咱们A股也比比皆是。
这些理解都很正确。不过也正是凭着这些看似平凡的交易,这个日本小伙子很快从只有160万日元的小散蜕变成为日本新生代股神的代表人物——他叫小手川隆。
当然这些交易发生的岁月里,谁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当时还是2000年代初期,他用B.N.F的ID在日本最大的BBS网站2chanel上和其他网络流忙以及DIao丝散户们交流每天的交易心得,除了觉得他对交易还是蛮有心得而且“蛮拼的”每天大量交易之外,大家也没太多关注他。就像现在很多QQ群里小散们膜拜股市神棍那样,涨了就山呼大神,跌了就一片哀嚎。但日复一日,渐渐的他贴出来的交易记录显示单日盈利很快超过了一般日本白领的平均年收,这种不合常理的资金规模让BBS上“理性的”diao丝们出离愤怒,一阵猛烈的臭骂和尖酸的讽刺很快让这个叫做B.N.F的ID从那个日本最为自由而且无奇不有的网站上消失了。就像你是曾经在新浪BBS上活跃过的用户,还记得多少曾经的ID呢?对,大多都化为春泥,撒哟那拉了。
JCOM一战被迫曝光
但是时间转眼到了2005年12月8日,也就是B.N.F逃离BBS大约一年半左右,日本证券史乃至全球发达国家证券史上都难得一见的肥指事件发生了。一只叫做JCOM的新股上市的当天,当时的瑞穗证券有一个倒霉蛋交易员下错了单,把JCOM一笔“61万日元卖出1股”的单下成了“1日元卖出61万股”,而临近开盘时很多人都下出一股90万日元左右的价格等着买入。虽然日本也有单日股价变动幅度的限制,不可能以1日元的价格成交,但是61万股是该公司发行股票总数的42倍,被这么大的卖单出现把很多散户吓懵了,疯狂的割肉出逃。但是只要是看过公司招股书的人都知道,这个原本不可能出现的卖单一定是错单了,而瑞穗证券在东京交易所没有强行撤单的情况下,只好自己掏钱反向买回JCOM股票,于是股价很快从跌停拉回到涨停。
这个千载难遇的机会被不少机灵的交易员们抓住了,当天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哪些券商特别是欧美外资大行交易员在这笔交易中赚了N多的钱钱,言下之意是蓝眼睛们都是不靠谱的,道德良心都被狗吃了。但实际上,这些赚大钱的外资投行的交易员并不都是蓝眼睛,很多就是当地日本人,而且并不为人所知的是这里面还有一位为格隆汇会员的中国人,按照他的回忆那天他和另一位同事在一个小时内为UBS赚了接近2亿美元,但结果是在日本强大的社会舆论下,无论是外资还是日资都把获利捐出来作为券商行业的基金,咱们这位不知道是幸运还是倒霉的朋友还被禁止交易好几个月。去年秋天格隆在北京调研时遇到他,已经在香港和伙伴经营一家对冲基金的他对此段历史依然还愤愤不平。
他的不平是有理由的。当天最吸引日本大众眼球不是这些大公司的精英交易员,而是三个日本散户,其中两人通过JCOM的交易赚了6亿日元,另一个多达20亿日元。准确的说,最让大众羡慕嫉妒恨的其实是其中两个年轻的散户,因为一个赚了5.6亿日元的那个是自己开公司的老板,有钱炒股不算啥。但另两个都是没工作的年轻人,嗯,就是咱们这些年说的“三无青年”或者&“啃老族”。他们的利润没有一分钱需要退还,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错单造就了两位亿万富翁。但实际上,当日赚取20多亿日元意味着必须动用超过40亿日元的资金。也就是说这两个所谓的“散户”,原本就是亿万富翁。由于这个赚了20多亿的牛散买的太多原本不存在的低价股票,大部分持仓是第二天证券公司用现金直接交割,按照规则他的名字被公布在大股东名册上,世间才知道东京近郊还有一个叫做20多岁的叫小手川隆的diao丝青年这么牛X闪闪。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的钱钱从哪里来的?反正中国山东至今还没发现这么牛的diao丝牛散。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也知道媒体不会放过他,终于在雷曼危机后,主要是2008-09年期间,他才接受了大大小小各种媒体的采访,于是他的经历逐步为人所知。但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认为这个人不过是证券公司编造出来的“影武者”,用来骗散户佣金的。只是JCOM事件后,很快有人发现他的名字还出现在其他股票的大股东名册上,以至于现在每次日股的四季报出来都会有人去寻找他的名字,看看他还拿着哪些股票。随着时间推移,另一个JCOM事件里赚取超过6亿日元的散户也被挖掘出来,让大家惊讶的是,这个人当年和小手川隆一起混BBS的,当时其ID是CIS,和B.N.F还有过不少对话,这些历史被人紧急挖掘出来,成为了解他们交易规律最为宝贵的历史资料,现在也是不少新手散户们膜拜的圣经。
不同于小手川隆。CIS在中国很出名,是因为他今年接受彭博采访而被内地网友疯狂转发。CIS被称作日本最牛散户,据称年间交易金额超过万亿日元。但是他从来没有公开过自己的容貌和交易手法。唯一能作为其见证的公众人士是当年一起混BBS的战友B.N.F,也就是小手川隆。他们不仅早期在BBS上交流,也在顶级散户的私下聚会中有过几次实际接触。但这些新生代股神中,只有小手川隆不仅接受过杂志的采访还上了很多次电视,其中包括日本最具有批判精神的新闻主持人久米宏。久米宏当时刚从自己的招牌新闻节目隐退不久,但依然影响力巨大,因为他是日本民间媒体里最有性格的主持人,在节目里好几次当面让几任总理大臣下不了台。但不懂投资的他成为至今为止最有时间近距离观察日本三无首富实际操作数百亿日元在股市厮杀的见证人,不知道算不同业界人士的巅峰对决还是历史性机会的浪费。
那期间,久米宏见证了股神因为抄底雷曼的股票在9.15损失数亿,但到了年底又多赚回来12个亿日元。但日本最牛新闻主持人两次电视采访,也没能告诉大家日本最牛散户是怎么炼成股神的。他的节目和威信只是告诉大家股神真的降临日本了,股神是多么的不花钱,然后股神是多么的有钱。最牛新闻主持人的结论是:新日本人诞生了!其实潜台词是,那么有钱还不花钱,结果自然是通缩。
股神怎么不花钱呢?小手说他在新买的高级公寓楼下就近找了个小巷里的面馆请大名鼎鼎的久米吃了260日元的面,嗯,满大街最便宜的那种面。日本的广大人民群众只能在电视那边或者光纤的那头巴巴等着看年底股神的资产到底增加了多少日元。就像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真有一群蓝精灵。后来股神也不上电视了,大家只能等四季报出来去一页一页的寻找蓝妹妹的身影。
当然股神的存在自然让日本舆论惊呆了,日经新闻具有20多年的经验的老牌记者,大型券商的策略分析师都用不同疑问式对其表示质疑。但是悲催的是,他们的疑问很快被网友们给否决了,因为他们都犯了很低级的错误。90年代中期桥本内阁推动的金融大爆炸改革虽然没有彻底改变日本的金融结构,但金融生态的确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前的常识不再适用了。股神大学毕业时没有去找工作,直接以160万日元起步炒股的一个原因就是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开放和交易成本大幅下降。散户对股市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日本国内的金融机构,到现在日本股市的买超和卖超金额,多数时间是外资和散户的相互反向操作。
股神有哪些特质?
东拉西扯说了这么多,那么股神到底怎么炼成的?除了他自己其实没人知道。从他过去在BBS的留言和接受采访时的情况来看,他的当日交易很少,一般会持有数日。更多细心的网友整理了那些有限的资料,包括前面我们看到的那几幅股价走势图,发现他买入的标准似乎是股价偏离200日均线20%,卖出时机是回到200日均线的10%左右。看起来似乎有道理,毕竟完全不看报告,不做调研,除了技术分析还有啥呢?最近他常年的好基友CIS接受彭博采访时就重复了他们的原则:买大家都在买的,卖大家都在卖的。但对于普通散户而言,这话跟没说一样。就像当年那个在春晚上靠冯巩卖头发的德国光头佬说:不知道怎么踢球?把球往门里踢!但丫的最后是没有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的。
不过我们还是能从小手发给我们的资料里发现一些蛛丝马迹。股神的生活简朴,目的是专注,交易就是他的人生。跟人交往绝不失礼,但也绝没有一般日本人那么多礼。这种气质,在很多日本的专业人士身上都可以找到,日本人叫做“职人”精神。嗯,翻译过来,就是最近网上很流行的所谓“匠人情怀”。悲催的是,格隆问一个出身四川的业内人士匠人的产品究竟如何时,得到的回答是:锤子。。。
那日本的“职人”怎么样呢?就像日本体育界公认的棒球天才铃木一郎几次在接受电视采访时都反复解释的那样:自己的巅峰状态完全是来自对基础的不断重复---从用脑记练到到身体记,直到可以自然反应。小手川隆说自己仅仅看过一本入门书,对交易的熟悉完全是反复练习造就的。但是不为人注意的是,大学是法学系专业的股神对宏观的理解实际上也非同寻常。在2004年,也就是H股开始起步的那一年的某一天,他在BBS的一个帖子里对日本和中国介入汇市的影响做了很初略的分析,当时他预计会引发基础原材料商品市场的泡沫,并在4年后到达顶点破灭。后来具体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这种洞察力不大像是与生俱来的,他也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但这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谦逊,更像是实事求是的坦然。同样是2004年初的一个帖子里他写道:看了NHK的货币革命,维克多&尼德霍夫真是个天才,我真心认为他才是天才。花了一年半把180万日元做到1亿日元以上时,我感觉尾巴都要翘上天了。但看了维克多的成绩,才知道自己多麽的渺小。1000万亏50万和10个亿亏5000万的难受,只有做到10亿以上才知道区别。做股票可能不能像维克多那样太过天才,做到比普通人好一点点大概最好。
着这样吗?要成为股神,要诀大概就是能做到比普通好一点点,恩,一点点!
一点点需要的就是只是专注和彻底。对投资的专注,把适合自己的投资风格贯彻到底。股神是怎么专注的呢?除了不买汽车,不带1万日元以上现金之类的怪癖之外,对别人的钱完全不感冒。投资界大神的孙正义曾专门找他管理自己的私财,一口就被回绝了:别人的钱管不过来。的确,久米宏采访他的时候,超过200亿的资金每日高速交易已经让他经常累得跟狗似的。很快他就花了170亿日元在秋叶原买了一栋新的大楼,后来买了第二栋,最近小手说他在涉谷的三岔路口买了个很小的地盖了一栋楼,很快有人质疑涉谷这块地面积那么小,盖得估计都找不到租户。但是竣工一看,大家发现那栋楼临街一面巨大的液晶广告屏才不由得感叹,股神做地产还是神。那么你可能要说了,都兼营做地产了还算什么专注和彻底呢?请看本文的题目和前面那些股神曾经的实战交易解说图:我们只讨论股神是怎么炼成的!至于你练成股神后要转业什么的,到时候再说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控股的中国品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