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加入铭瑄台电和铭瑄的固态硬盘盘的话,系统使用起来是否稳定?玩游戏感觉快不快呢?

帖子很冷清,卤煮很失落!求安慰
手机签到经验翻倍!快来扫一扫!
铭瑄MAXSUN巨无霸240G固态硬盘开箱评测
2651浏览 / 7回复
&Intel原装颗粒MAXSUN巨无霸240G开箱评测随着SSD固态硬盘价格的下降, SSD在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在1年前SSD还让人觉得价格高高在上 的 DIY硬件,但是到了2015年,入门级的组装机也用上了SSD,毕竟速度优势相对于7200转的机械硬盘太有优势了,SSD+windows10通常开机时间不到10秒,这也让很多人从开机的一刻内心就开始澎湃起来,感觉电脑真快。很多传统的DIY部件厂商都开始在进入SSD市场,虽然来的似乎晚了一些,国内传统板卡厂商铭瑄还是推出了自己品牌的SSD,今天开箱评测的为铭瑄旗下首款固态硬盘——巨无霸系列240G的产品。铭瑄的主板、显卡是很多DIY玩家都很熟悉的品牌,性价比非常突出,铭瑄隶属于广州商科旗下,所以这块SSD和商科的另外一个一个品牌台电的SSD包装和外观上都很相似,不过铭瑄在DIY在市场是有一定的口碑的,笔者个人感觉铭瑄SSD定位甚至要比台电的入门级SSD极速系列要高一些。打开包装,或许是因为测试样品的关系,只有SSD本体和安装用的4颗螺丝钉,并没有额外附送其他附件,不过考虑到该产品主打的仍然是铭瑄强调的性价比,所以也不用苛求了。铭瑄巨无霸SSD的外壳为整块铝合金材料制作,壳体电镀的黑色很有酷酷的味道,外壳做工还是很精致的,表面是喷砂工艺,边角有很犀利的削边,反光很好看。铭瑄的标志位于外壳正面左上方,凸印并且有金属拉丝纹理,会反射彩色光,质感很棒。背面有产品的参数和指标,品牌:MAXSUN,系列:巨无霸,型号:MS240GBA6 ,这个型号参数的意思应该是指支持SATA3 6GB/s的意思。接口的金手指。从外观来看,铭瑄的巨无霸SSD倒是没有太多的亮眼的地方,或许是缺少一张酷炫的外壳贴纸,不过黑色的外壳倒是和很多黑化的机箱很搭,色调上比较一致,都是黑色的部件装机出来效果会比较酷。准备拆解下这块SSD,厂商提供三年质保,但是也贴上了防拆的标签。拆开了也就丧失保修了。拆开外壳可以发现铭瑄巨无霸采用的是小型化的PCB板,黑色,主要原件都焊在硬盘底部一面。PCB正面可以看到还有两个孔的位置可以焊上内存颗粒,也就算说500GB容量的也可以采用同样的PCB,PCB板上可以看到有内置PWM芯片,PWM电源控制芯片主要负责在电流、电压,一些入门级产品会采用cost dowm处理。精简了电源方案省掉PWM芯片,采用模拟电路的供电方案,这个处理方法当然能节省成本,但是增加了供电部分烧毁的危险。所以PWM电源控制芯片有没有配置是选购入门级SSD应该着重注意的地方,对SSD的安全性和寿命都有积极的意义。铭瑄巨无霸SSD的主控芯片是慧荣(SMI)SM2246XT,这也是目前入门级SSD中用的比较多的一块主控,自带384KB缓存,无需外挂缓存,但是性能还算不错,理论上连续读取可以达到530MB/s/连续写入为300MB/s;支持最先进的安全协议,支持AES 128/256、TCG Opal Full-Drive 加密机制;50mW的极低功耗,大大提升笔记本续航时间,发热量极小,最大支持1TB容量。慧荣SMI2246EN与SMI2246XT是目前用的比较多的两个入门级SSD主控镁光、影驰、建兴等厂商都在使用,另外一个在入门级产品中比较常见的主控是智微JMF667H,与SM2246EN具有相似的一面,不过架构上的不同,RISC架构的SM2246EN拥有更强的运算能力。FLASH 是SSD产品里最最关键的零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产品的性能与寿命。当前民用消费类市场绝大部分是使用的MLC 的FLASH 只有工业级服务器等产品会用SLC FLASH,台电这块SSD硬盘4个NAND芯片为MLC芯片, 理论寿命擦写1万次以上。颗粒型号为INTEL i29F01T060CMFS,29F代表INTEL,08带宽是X8,N就是内部的DIE或者CE数,L85A的片子都是由若干16GB的DIE封装成的,N代表内部封装了4个16GB的DIE N是2个,L是1个,C是同步颗粒的,M是MLC,F是20NM,1就是第一代产品,2是第二代。,从PCB板、元件组合、主控、内存颗粒等特征来看,铭瑄这块巨无霸SSD主要还是和台电入门的极速系列SSD基本持平,产品设计上都是比较相似的。6.5.2新版的CrystalDiskInfo还是无法完全识别铭瑄这块SSD的SMART状态。CrystalDiskMark的测试中读取顺利的跑出了505.3MB,这个成绩基本上是达到了主控设计的成绩,入门级SSD读取能够跑出500MB就是合格的,写入和4K读写稍微偏低了一些,主控的频率和中高端SSD有近一半的差距。AS SSD BenChmark的测试中,读取的成绩还算比较接近理论值,写入速度显得略微偏弱了一些,4K的成绩也是如此,基本上是入门SSD的水平。AS SSD的积分规则为: AS SSD总分=0.08x持续读取+0.16x持续写入+2x4k读取+1x4k写入+1.5xQD64读取+1xQD64写入涉及总分权重的测试部分:高主频CPU对对持续读取 和4K QD1读写测试成绩影响较大,,也许是因为高主频CPU对持续和4K QD1读写影响较大的缘故,为了淡化CPU强化的项目故意增加了4K QD64读写的对总分的权重,所以总分的参考意义不大。AS SSD compression-Benchmark测试对于数据读写的变化更加直观,它可以反映出测试数据中,当可压缩数据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时,最终性能的变化情况。铭瑄的这块SSD得写入和读写速度还是比较稳定的,波动不大。TxBENCH 的测试中,各项成绩的得分都相应也有了提高,总体而言,读取还是比较给力的,有500mB/s.写入速度则与其他软件测试相当。就读取性能而言,铭瑄巨无霸SSD在入门级产品中还是不错的,写入速度虽然不算很高,但是也是入门级产品应该有的水平,慧荣(SMI)SM2246XT的主控在读取上成绩相对一般一些,不过140MB/s的读取速度相对传统的机械硬盘已经是巨大的优势了,如果没有经常的超大文件写入,不必过多的关注读取速度,因为140MB/s的读取速度和中高端产品200MB/s的读取速度在日常应用中不太明显感觉到差异,很显然,铭瑄的SSD仍然是像自己的主板显卡一样走性价比路线。对于入门级SSD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产品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很多入门级产品采用的内存颗粒寿命有限,持续写入数TB后速率开始下降,而&&铭瑄SSD采用的intel颗粒要让人放心很多,毕竟数据安全很重要,即使没有数据丢失的风险,一块SSD经常出错需要重装系统很麻烦,而传输性能不断下降,也会让人觉得很窝心,让作为入门级产品,最应该值得关注的是耐久性,采用铭瑄SSD采用的intel颗粒还是有比较不错的寿命的,三年质保期也比较长,用超过三年不出问题就很值票价了。
这年头谁都过来蹭一脚
谢谢分享。
这性能也太低了点。
不错的固态
跑得有点慢啊,公司机510M读,180M写,4K度也到18M
可以有啊,铭瑄的固态硬盘,主要是性价比高
用户名/注册邮箱/注册手机号
其他第三方号登录固态硬盘到底能提升什么?不仅仅是开机快
这几年电脑的性能提升变缓,CPU可以说性能提升非常低,针脚倒是换了无数次,除了一些微弱的优化,性能上并没有多明显的提升,显卡的性能虽然一直有提升,但是相比前几年,也是慢了许多,内存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内存的容量变大了,频率的提升和DDR4的到来,并不会让我们体验到多大的变化。倒是硬盘的变化加快了,自从SSD固态硬盘的上市,终于打破了硬盘在传输速度上多年没提升的格局。今天测试的一款由深圳创久科技推出的天璇G 系列128G 固态硬盘。也许这个品牌还有很多感觉陌生,但是创久这个品牌已经专注储存产品8年了,而且是中国航天的战略合作品牌,只是在大众的市场上还没有过多的推广,但是质量上还是可以放心的。
▲由创久科技寄过来的测试产品,天璇G 系列128G 固态硬盘,以及一些安装工具。
▲厂家也非常的贴心,寄了硬盘托、螺丝刀、SATA线和4颗安装的小螺丝。
三年包换,航天品质。对于硬盘来说,很多资料都是无价的,所以损坏造成的影响肯定不是换一块硬盘就可以解决的。但是作为中国航天事业都敢采用的储存产品,质量肯定能保证的。毕竟航天的数据肯定比我电脑上珍藏的资源要贵重多了。
盒子的背面有写着天璇G 系列128G 固态硬盘的规格参数,500MB/s的读取和440MB/s的写入速度确实让人眼前一亮,MLC的闪存还是非常耐用的。
打开盒子,终于看到天璇G 系列128G 固态硬盘
128G的天璇G系列固态硬盘包装还是比较简单的
因为是用做航空的产品,所以创久的SSD都是经过了残酷的测试的,稳定性和耐久都是经得起考验的。
2.5寸的大小和笔记本的硬盘是一样大的,不过重量要比机械硬盘轻多了
从左到右分别是: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创久 天璇G系列128G SSD
再来看看另一面,SSD没有了机械硬盘的磁头,也不会再像机械硬盘那样需要转动了,读取数据的时候也不会再发出声响。
比起平台台式机的硬盘,现在的SSD还是显得轻薄了很多,如果拆掉外壳的话,更能体现SSD的小巧。
中国航天科技已经逐渐再强大起来,创久科技的产品相信质量也不会差的。
通过硬盘的重量来看看从机械硬盘到SSD,变化有多大吧,一个320G的机械硬盘重量为368g。
而普通笔记本的机械硬盘重量为93.5g。
创久的天璇G 128G SSD的重量为49g,仅为笔记本硬盘的1/2,台式机硬盘的1/7。所以越来越多的笔记本电脑都换上了SSD,特别是那些以轻薄作为卖点的笔记本。
准备上机测试,测试的平台为:
CPU:intel I7 4770K OC到4.5G
散热器:九州风神白色船长240限量版
主板:技嘉Z97X-UD3H
内存:芝奇
硬盘:创久 天璇G系列128G SSD+希捷2T
显卡:铭瑄GTX 970
机箱:先马卡萨丁
电源:先马500W金牌
显示器:HKC C320曲面显示器
将创久科技的天璇G SSD安装到了机箱的背面,这样走线会相对简单一点。
接好线,就准备开始测试了。测试主要是通过几个测试SSD的小软件。
首先采用的测试软件是ASSSD Benchmark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固态硬盘传输速度测速工具。测试项目共四项:Seq、4K、4K-64Thr、Acc.time,分别为持续读写、随机4K读写、随机4K读写(队列深度= 64)、响应时间。最后在Score里汇总读取的分数和写入的分数,并得出总分。
天璇G系列128G的得分为984分,其中读取速度达到了506.36MB/s,写入速度也达到了448.21MB/s,比标称参数要略高一点,确实没有虚标。
接着用ATTO DiskBenchmark进行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SSD、硬盘、U盘、存储卡等存储设备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2.0K直到8192K分别进行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一般SSD包装盒上标称的最大持续读写速度就是以ATTODisk Benchmark测试中的最大读取和写入速度来标称的。
通过不同大小的文件进行读写测试,写入的最大速度达到了491MB/s,而读取速度也达到了561MB/s。
最后测试一下CrystalDiskMark:
CrystalDiskMark能够检测硬盘的随机读取/写入速度,连续读取/写入速度。测试分为四项:Seq、512K、4K和4K QD32,分别为持续读写、随机512K读写、随机4K读写、随机4K读写(队列深度= 32),每项测试跑五次,取最佳值。
由于是测试5次,取最大值,所以这个数值比平均的速度要稍高一些,也更能反应硬盘的极限速度。548MB/S的读取速度,和478MB/秒的写入速度确实是很给力了。
单纯的数据也许无法体现出这款产品的性能,所以下面我找来了同价位的浦科特M6S来作为对比。
外观都差不多,只是一个是磨砂的表面,一个是金属拉丝,反正硬盘平时都看不到,所以颜值高低真无所谓了。
下面就采用刚才同样的平台进行对比测试:
首先采用的测试软件还是ASSSD Benchmark,得分上天璇G系列要高出100分,基本上的数据都小胜M6S,在写入速度上更是高出了M6S一大截。
接着用ATTO DiskBenchmark进行测试,天璇G系列依然在读取和写入上都高于M6S,读取速度相差不大,写入速度上的胜出还是比较明显的。
最后测试一下CrystalDiskMark:除了4K读取,浦科特M6S胜出之外,其它参数基本都低于天璇G系列。
总的来说天璇G系列的性能还是很让人满意的,除了4K读取速度弱于浦科特M6S,其它性能基本都是胜出的,写入速度更是让价格更高的M6S汗颜。
经常有朋友配电脑的时候 我会建议他入手SSD,但结果总是被拒绝的,很多人都认为在自己有限的预算里面配一块固态硬盘太奢侈了,特别是对于很多玩游戏的朋友来说,他们更希望把预算都添加到显卡上,这样玩游戏的效果会更好。虽然我一直也是支持玩游戏的朋友把预算的重点放在显卡上,但是当显卡已经够用的时候,加入一块SSD对电脑整体性能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下面就用这款天璇G系列的128G 固态硬盘来测试一下,电脑的性能到底有哪些提升。开机的速度我就不说了,因为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安装固态硬盘之后,开机速度基本会在10-20秒之间,具体的速度会根据你的配置来定。下面还是来说说有些大家并不知道的事情:
首先安装系统的时间变得很短,以我安装的windows 7为例,普通的机械硬盘用ghost进行系统还原需要大概4-7分钟的样子,而天璇G系列SSD只需要1分27秒就将7068MB的系统数据还原完成。
再试试在系统下复制文件,复制一个2.35GB的视频,机械硬盘需要的时间大概为40秒左右。传输速度为63MB/s。
而天璇G系列复制2.35G的时间仅仅为4秒钟。每秒传输速度高达678MB/s,足足快了10倍。也许你觉得这几十秒钟并不长,那如果你需要拷贝的文件是几十个G的时候呢?差别还是很明显的。当然对于配电脑主要是玩游戏的朋友来说,也许并不太在意这些,如果仅仅是玩单机游戏的话,确实不需要在意,如果是玩网游的话,建议看看下面的这个dota2的游戏载入测试:
希捷2T的硬盘和天璇G系列SSD上分别安装了dota2的客户端,然后分别登陆dota2,对比游戏的启动时间,和比赛的载入时间。
首先是希捷2T的机械硬盘中读取游戏,用steam开启dota2,启动游戏总共耗时46秒,载入比赛总共耗时47秒。也就是需要进入游戏,至少需要1分半钟以上,其中还不算操作的时间。
然后再从天璇G系列固态硬盘中读取游戏,用steam开启dota2,启动游戏总共耗时13秒,载入比赛总共耗时8秒。总共进入游戏的时间为21秒,加上操作时间,也可以在30秒内重新进入游戏。
如果是要重新电脑再载入游戏的话,机械硬盘的重新游戏时间估计至少也得2分半的样子,而用SSD的速度可以控制在1分钟以内。
如果没游戏的人 肯定不会知道这1分多钟代表的是什么,对于竞技游戏来说,这往往是致命的,无论是dota2 还是LOL,断线之后,就是4打5,在你重启完游戏的时候,也许战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的优势已经完全不在。虽然dota 2游戏中一般对手都会为你的掉线等待2分钟左右。但是很多时候也并没有等到2分钟就会开启游戏。这个时候真的会因为游戏的载入时间而抓狂的,我曾经也有因为电脑蓝屏了2次,造成一场比赛累计5分钟没有链接上,而被关进了小黑屋,所以如果预算足够的话,SSD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容量不大,但是把系统和一些常用的软件和游戏放进去,性能的提升还是相当明显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组装电脑教程Select Region
Welcome to Maxsun
Please select your country or region
铭 瑄 简 介&
  广州商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铭瑄品牌,始创于2002年,作为INTEL、NVIDIA和AM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战略合作品牌,铭瑄始终把握着市场潮流及应用需求,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大胆重新提出了&竞无止境&的品牌理念,誓与所有热爱DIY的玩家携手进入更高竞界。 自铭瑄品牌面世至今,产品线涵盖显卡、主板、内存、固态硬盘,凭借良好的性能及优质的服务,已经受到了玩家的广泛认可和业内一致好评。
  铭瑄将一如既往,持续加大尖端产品的研发、用心聆听每位玩家的意见、专注DIY产品线,致力于为每一位玩家提供更强、更完美的个人工作及娱乐体验。 铭瑄的未来,竞无止境 。
2002年,铭瑄显卡正式面世,迅速覆盖中国大陆市场;
2003年,铭瑄销量进入国内前五名,成为市场上最重要的显卡品牌之一;
2004年,铭瑄显卡表现出色,渗透全国的二、三级城市;
2005年,铭瑄销量飙升至全国前四名;
2006年,铭瑄独创网吧智能报警技术,进入网吧市场;
2007年,铭瑄正式进军主板领域,推出全系列主板产品;
2008年,铭瑄板卡销量突破250K;
2009年,铭瑄板卡产品多次打破超频世界,得到玩家和媒体的一致认可;
2010年,铭瑄高端主板系列上市,彰显研发实力;
2011年,铭瑄出货量稳居国内前三名,领先第四名30%以上;
2011年,铭瑄超薄产品翼系列上市;
2012年,铭瑄Tubro系列主板震撼发布;
2013年,推出面向高端发烧玩家的风系列显卡;
2014年,铭瑄创造超气流POWER风扇散热系统,全面提升显卡散热效能;
2015年,铭瑄全面普及全固态电容和Lotes插件等优质用料;
2015年,铭瑄主板率先在产品上应用&数模音频分割线&技术,改善主板音质表现;
2015年,铭瑄固态硬盘上市;
2016年,铭瑄固态硬盘跻身国内前十;
2016年,铭瑄固态硬盘成为主控厂商慧荣科技(SMI)的最佳合作伙伴;
2016年,铭瑄显卡推出第三代太极阴阳散热系统,散热效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7年,铭瑄终结者DDR4内存上市。
2017年,凝聚铭瑄主板十年经验的里程碑系列上市,迅速红遍网吧市场
2017年,铭瑄电竞之心发布,重新定义电竞主板新标准
2018年,铭瑄粉丝会成立,第一次粉丝见面会完满成功,英伟达和英特尔高层应邀参加
铭瑄显卡作为国内著名的显卡品牌,从上市之初就获得了用户的公认和媒体的一直好评。
铭瑄显卡旗下拥有7大系列产品线,分别为主打游戏发烧的风系列、高端性能的终结者系列、中端性能的巨无霸系列、入门性价比的变形金刚系列和重锤系列以及面向网吧用户的网咖系列和电竞系列。铭瑄显卡本着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售后服务宗旨,GTX10风系列及终结者系列显卡已全面实行3年免费质保,用户可以放心选择。
2017年,绝地求生的火爆催生出显卡更新热潮,铭瑄显卡在这期间坚持一贯原则,只为玩家提供真正的好产品,用更高性能更稳定的显卡助力吃鸡。
2002年首款显卡产品铭瑄梦之翼MX200上市,开启铭瑄17年光辉历程
2003年成为主流显卡品牌之一,进入国内前五
2005年铭瑄显卡销量高歌猛进,稳坐国内前四
2008年铭瑄显卡月销量突破100K
2009年铭瑄显卡多次打破世界超频记录
2010年获得专业媒体认可,实现全年奖项大满贯
2012年荣获AMD Radeon年度销量成长第一奖项
2013年荣获AMD GPU战略合作伙伴奖项
2015年荣获英伟达优秀业务开拓品牌奖项
2016年铭瑄显卡推出第三代太极阴阳散热系统,散热效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2016年荣获英伟达中国区认证品牌合作伙伴奖
2017年荣获英伟达积极开拓品牌奖
2017年荣获AMD最佳业务飞跃奖
  铭瑄于2007年正式进入主板市场,经过多年磨砺,铭瑄主板已经凭借出色的产品设计和上游资源整合优势带来的性价比而成功获得了众多用户的认可!
目前,铭瑄主板的出货量已经稳居全国前三,成为中国大陆市场热卖板卡品牌之一。
铭瑄主板在稳步前进的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专注技术精研,把握消费潮流,历经多年研发升级,铭瑄主板独有的&电竞之心&整合技术,诠释了铭瑄主板永不停息的进取态度。
2017年,绝地求生成为现象级游戏,铭瑄主板十年精研的&里程碑&主板,为全国23个省市的千万网吧业主提供了&吃鸡&升级的最优方案;
同年10月,电竞之心iCraft Z370正式发布,凭借出色的设计、精湛的工艺,颠覆了主板业界的格局,台系主板不再是&高端&的代名词,更用实力俘虏了一大批电竞之心忠实粉丝用户;
2018年,新年伊始,铭瑄电竞之心粉丝会正式成立,X-Power超频战队队长何建华先生也成为会员之一,第一次电竞之心粉丝见面会更在英特尔和英伟达高层领导的支持下取得完满成功。
  电竞玩家需要个性化地选择主板产品,铭瑄旗下主板被划分为四大系列:
&终结者&系列主打高端玩家市场,用料豪华,整合业界高端技术,充分满足玩家对于游戏环境的苛刻需求;
&挑战者&系列,面向主流消费市场,主打性价比与稳定性,规格定位对标主流台系产品;
&撼地者&系列则是面向入门市场,质优价廉,旨在为更多PC游戏用户提供优秀的主板产品。
&电竞之心&系列则作为铭瑄主板最新锐拳头产品,直接以技术命名,同时赋予了这个系列产品与众不同的竞技基因。
铭瑄固态硬盘
2015年,铭瑄正式进军半导体存储市场,凭借多年的DIY硬件技术积累,建立了完善的半导体存储研发团队,依托英特尔(Intel)、慧荣科技(SMI)等国际知名芯片厂商先进产品及存储技术的支持,建立了中国铭瑄存储品牌,进而推出高性价比的存储产品。
2015年,铭瑄推出首款SATA3固态硬盘
2016年,上市百日,全国SSD销售量排行榜,铭瑄固态进军国内前十
2017年上半年,全国SSD销售量排行榜,铭瑄固态进军国内前六
2017年下半年,铭瑄终结者240G固态,荣获太平洋电脑网&甄选主流SSD&
  创新是品牌发展的不竭动力,铭瑄存储始终围绕&不止于快,更胜于稳&的产品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出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巨无霸、终结者、复仇者等系列产品。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铭瑄固态硬盘提供三年保固服务,力求更好的保护用户数据安全,解决后顾之忧。
2017年下半年,铭瑄存储延续了&不止于快,更胜于稳&的产品理念,推出了首款终结者Q3 DDR4内存,该款产品一经发布,便荣获驱动之家2017年度《最佳性价比奖》,为了更好的满足DIY玩家的多样化需求,铭瑄存储将不断创新,推出更多高性能,高颜值的内存产品。
  铭瑄存储倾力打造用户值得信赖的内存品牌,所有内存产品实行全国联保,终身保固制度。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关于主板换固态硬盘装系统无法装起可能原因之一
原因:2003换成win7,主板不兼容固态硬盘,要在bios设置ACHL模式不然装不起系统,就是不设置这个模式的话主板认不到固态硬盘,纯手打,麻烦好评9星
没有更多推荐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铭瑄固态硬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