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杭州上班,缴了杭州五险一金缴费比例,之前在安徽老家也缴了养老保险和医

我不想干了离职了 之前交的五险一金怎么办?
  这本就是一个以价值为导向的职场。  待得憋屈了,工作不顺心,有志不得发,这些离职理由听起来都好有道理,没人能反驳你。前两天,任泽平总发文称带着梦想去旅行,离开国君,加入方正。业界议论纷纷,我觉得没什么不好,良禽择木而栖,挺潇洒。  不过我今天不是来说梦想洒情怀的,而是想现实地说说:离职后,“五险一金”这个身后的“家眷”,该怎么处理。  如果你从此浪迹天涯——  离职后,有些小伙伴选择当一个自由职业者或自己创业,对于中断的五险一金,你个人只能续缴和,其他社险和公积金都是在职职工才能缴纳的。  规划君要提醒大家,现在网上和很多电线杆子上有很多代缴五险一金的小广告,大部分是不合法的,大家小心别被骗了。  如果你打算另觅新欢——  大部分小伙伴还是会选择继续上班,无非是换个单位罢了。这时,你就需要办理迁移手续,保证自己的五险一金不会因为换工作而中断。  迁移其实也不复杂,总结起来就是三步:  开证明???办手续???转资金  其实需要个人办理的手续也不多,大部分手续HR会为你办理。下面咱们就分别讲讲五险和一金都是怎么转的  :  如果你的新单位还在同一个城市,在你离职的时候,单位会给你一个转移单,拿着这个单子去新单位继续上就行;  如果你打算换一座城市工作,而且暂时没有回来的打算,手续就会多一点了。首先,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领取一张你的参保凭证,凭证包括三项关键信息:当地参保的起始时间;实际缴费的月数;和在本地参保期间个人账户的全部存储额的明示单。  然后,由本人或者所在单位向新的就业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接续申请,其他事情就不用操心啦,当地社保经办机构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  除了转关系之外,要把前面讲到的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资金,还有单位缴费规定比例的资金一起转移到新的就业地,这样整个转移流程就算完成了。  另外,如果你还处于找工作的尴尬期,养老保险中断了也不打紧,因为最后是算累计年限的。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这三种保险也是五险中必须交的,但中断了也没关系。这三险无需自己办理转移手续,到了新单位,自然就续缴了。  医疗保险:  这个比较重要,关系到生病医药费报销的问题。按照规定,中断三个月以上就失效,也就是说断缴后看病就得全部自掏腰包了。难道说没工作的人连病也生不起了么……  表方~还没找到工作就算是失业人员,你也可以去办理失业保险申领手续,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你依然能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医保期限与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一致。  医保的接收和转移一般是新单位的人力来办理,这个地方要说明一下,如果你在离职后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新单位会把中断期间的医疗费支付给你,如果超过3个月才找到新工作,新单位是不会给你支付未缴期间的医疗费用的哦~  公积金:  再次强调,公积金是用人单位和当事人共同为住房进行的储蓄资金,所以在职人员才有公积金,个人也没法自缴。  如果你离职后想提取公积金,必须在在使用之前缴够1年,一般由所在单位办理提取即可。  至于转移嘛,你的调出单位会把你的《公积金转移凭证》送转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然后找到新工作后,调入单位凭《公积金转移凭证》就能给你办理转入手续了。(中财网)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yuzedu]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老客户三年零利率
送东风标致自动帐篷
千元抵扣+两年零利率
最高贴息6180元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和,还有住房。下文是yjbys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仅供参考!
  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个人不缴费
个人不缴费
个人不缴费
个人不缴费
&个人不缴费
&个人不缴费
&0.5%~1.2%
  关于五险一金的那些事儿
  养老保险:
  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领取条件: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已办理相关手续;
  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医疗保险:
  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
  使用范围:医保卡可以用于平时到定点医药店购药,也可以用于门诊,支付住院个人承担的部分。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看病,是应当到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诊的。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进而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的制度。
  使用条件: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在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由国家和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使用范围:
  1.生育医疗费
  女职工生育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超出规定的医疗业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个人负担。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因生育引起疾病的医疗费,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它疾病的医疗费,按照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女职工产假期满后,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2. 生育津贴
  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适用条件: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 患职业病的: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同时,根据本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使用场景:
  1. 购房
  1.不贷款购房可一次性提取
  2.商业贷款购房可提取用于首付
  3.商业贷款购房可提取偿还本息
  4.公积金(组合)贷款购房可提取偿还本息
  2. 建造、翻建、大修住房
  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且未使用住房贷款的,职工及配偶可申请提取建修房被批准当月之前(含当月)的住房公积金金额,且提取金额合计不超过建修房的费用。
  3. 租房
  1.支付配租或政府招租补贴的经济租赁房房租
  2.支付市场租房房租提取
  4. 提取父母住房公积金购房
  1.未使用住房贷款购买自有住房,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2.使用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3.使用个人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购买自有住房,支付首付款后可提取父母公积金。
  5. 销户提取全部余额
  职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全部余额,并注销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
  1. 离、退休的;
  2. 农业户籍职工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
  3. 到国外、港、澳、台地区定居的;
  4.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重度残疾(一级或二级残疾)并与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5. 领取失业保险金的;
  6. 被判处刑罚、户口迁出本市、非本市户口职工与所在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
  7. 住房公积金账户转入集中封存户满两年或与原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满两年的;
  8. 到本市行政区域外工作并在当地建立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6. 纳入低保或特困范围的提取使用
  职工被纳入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救助范围,职工本人及配偶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金额不超过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或特困救助范围期间及之前的住房公积金金额。
  7. 治疗重大疾病
  家庭成员(包括职工、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患重大疾病或重大手术住院治疗的,职工本人及配偶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日期应在出院之日起一年内,提取金额合计不超过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
  五险一金小贴士
  1、、公积金咨询电话
  社保客服:12333
  劳保咨询:12333
  公积金咨询:12319
  2、辞职换了一个城市工作,社保要不要续上?
  当然要续上!如果你在一个城市已经上了15年社保,从25岁到40岁,回到老家没有转移社保,重新上的话,之前的缴的年限就没用,按照当前的年限重新计算,到时候连退休金和终身医疗保险待遇都没有了。
  3、五险怎么转?
  在原社保缴纳的城市社保中心开具参保缴费凭证,带到老家的社保机构,如果在老家已经有单位,直接交给单位办理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可到社保局办理。
  养老保险:个人部分全部转走,单位缴纳的12%可以转移。
  医疗保险:可以转移你的缴费年限,个人部分就把它取出来自用。
  失业,工商和生育险,一般不需要转,去新单位直接上就OK。
  4、社保断缴有什么影响?
  一、.医保断交了,医保卡就会冻结,重新交费后,次月可以恢复使用。
  二、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也是一样,需要连续缴满6个月,断缴之后对贷款有影响,如果是断缴一个月之后第二个月补上的话,是不影响的。
  三、办理落户,居住证,子女上学等方面都要求社保正常缴纳时间。
  5、试用期能享受保险吗?
  试用期也是合同期的组成部分,即使员工不表示,企业也得给员工上保险,这是法定义务,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
  6、自由职业者怎么交社保?
  如果是自己交社保,走正常程序只能交三险(养老、医疗、失业),找代理公司可以上五险一金。
  如果你是本地户口,到当地的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人才服务中心就可以缴纳。
  外地户口,建议向当地社保中心咨询办理。
  7、社保停了再交多久可以在使用?
  目前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金金额及缴费年限进行计算,时间只累计,不计算停交时间!累计缴费满15年,到退休年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即可。停交主要是影响退休以后养老金待遇!
  如果单纯考虑养老,停个一两年没问题,如果考虑医疗的话,可以咨询一下当地相关部门关于停交影响的问题,其他的可以不用考虑!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相关推荐
[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553712" data-title="全国各地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data-image="">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我在南京工作缴有五险一金,我想到杭州去。请问保险怎样迁过去?
zfrx187****1596
我在南京工作缴有五险一金,我想到杭州去。请问保险怎样迁过去?
发表时间: 10:38
尊敬的用户请先登录后解答该咨询。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你好,需要到保险部门去问一下。
律所: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1:05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律师回答共 2 条
你好,建议咨询社保部门。
律所: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1:13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1591108****
您好,你问问社保部门就好~
律所: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1:26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劳动合同相关词条:
遇到劳动合同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律师回复后第一时间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验证码错误!
找法推荐律师
吉安优秀律师
劳动合同律师
专长:劳动合同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上班族难懂五险一金 交的越多是否越吃亏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
  专家表示:社保非理财 全局来看并不亏
  记者 俞佳 报道
  交的越多是否到期领的也越多?强制缴纳是否没商量?缴纳者频繁“漂流”是否为本地人“做嫁衣裳”?
  近日在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反映,尽管月月缴纳,但对所谓的“五险一金”知之甚少。记者在人民广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场、浦东随机询问了10多名职场白领,大家对自己个人的五险一金只知道每月交纳,其他都一头雾水。人力专业人士介绍,社保并非理财,一定程度上起着“均贫富”作用,尽管存在一些实施上的瑕疵,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并不“亏”。
  交的越多是否越吃亏
  案例:做低工资 多赚千元
  刚拿到去年全年收入清单的李琳有点纳闷。她的税前收入是80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后每个月拿到6000多元。但公司财务告诉她,公司每个月其实为她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0元。假设公司愿意为她支付的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缴纳基数的不同,最终实际收入竟相差千元以上。
  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2011年缴纳基数的上限是11688元,下限是2338元。个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分别为收入的8%、2%、1%、7%,共计18%。单位要为个人这四者的比例分别为22%、12%、1.7%、7%,以及个人不需承担的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为0.5%和0.8%,共计44%。住房公积金将来全部归个人所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工伤和生育保险也全部划归统筹。
  假如以实际税前收入8000元缴纳社保:公司在支付给李琳8000元的工资以外,还要替她交8000元乘以44%的险金,即3520元,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其支付了11520元。而李琳实际得到的呢?扣除8000元乘以18%险金后,工资为6560元。这6560元要扣掉201元的税,到手现金是6359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 +元。
  李琳假设了另外一种情况,以基数下限缴纳:如果公司愿意每个月在她身上花11520元不变,但是公司把基本工资做低,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2338元发,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放。这样,公司需要交纳的险金为1029元,个人交纳421元,扣掉后基本工资还剩1917元,还没到个税的起征点。接下来,公司给她的补助为-元,补助加上扣除险金后的收入性工资一共为10070元,扣掉个税759元后还能到手9311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每月实际收入+327=9872元,比现在实际情况多出1593元。
  释疑:少时交社保 老来享福利
  计算中不难看出,企业需缴纳的22%的养老保险无疑是所有负担中的“大头”。上海社科院经济所肖严华博士向晚报记者表示,22%的强制缴纳比例确实太高了。对比看,美国这一比例为7.6%,西方国家一般没有超过10%的。由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 “属地管理”,各地的缴纳比例也不同,例如,杭州为12%,深圳为10%。所以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缴纳比例也很高,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压力,甚至对因此出现逃缴现象。
  某国企人力陈小姐向晚报记者记者介绍,去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上海存在一种名为“小城镇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模式,主要针对在郊区注册的企业,缴费比例较低,那时就有一些企业钻了这个空子。而在日社保法取消这一模式后,仍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私下约定,以其他形式逃避社保缴纳。
  “确实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约定,采用做低工资的办法逃避社保,假如处理合适,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某服务类网站人力资源总监屈女士也告诉记者,不过通常企业还是主张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某广告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女士则表示,他们公司不主张这样的规避办法,毕竟企业会存在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将得不偿失。 “有的人觉得交的多亏的多,这其实是考虑角度的不同,社保本非理财手段,从我个人和接触到的人来看,年纪越大,越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福利。 ”她告诉记者,一般人觉得亏,主要是因为金额最高的单位缴纳养老金部分划归统筹,承担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在个人账户,但是长远来看,人都会老,到时也是享受年轻一辈缴纳的养老金,并且届时基数也会“与时俱进”。
  缴满15年不容商量
  案例:原想最后15年再谈养老事
  在某外资IT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对每月缴纳的社保颇有微词,月收入12000元的他个人每月支付各种险金在2000元以上。
  由于月收入超过了社保缴纳基数的上限,张先生是按11688元计算缴纳金额,工资8%即935元用于缴纳养老保险,2%即 234元医疗保险,1%即117元失业保险,还有7%住房公积金计818元,也就是说,不算扣税,他就有2100多元的收入是拿不到手的。而对他来说,短期内只有住房公积金最有用,医疗和失业保险金额不高也无所谓,但近千元的养老保险他并不情愿现在就交。
  “我才工作几年,要攒钱买房成家、投资理财,正是用钱的时候,而养老的事离现在还很遥远,既然交满 15年就能享受养老待遇,那我退休前15年开始计划养老也来得及吧。我曾经把个人这个想法跟公司HR交流过,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先不交,但是被告知,这是强制性缴纳的,我的&养老&不能自己做主。 ”张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释疑:社保法明确强制缴纳
  事实上,上海从1993年就开始强制缴纳社保。 日起正式执行的《社会保险法》中,也明文确定了养老金等社会保险的强制缴纳,规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与单位之间协商不缴纳的约定价格视为无效。
  “换言之,只要你有工作单位的,单位和你都必须交,没办法协商不交或推迟交。 ”屈女士告诉记者。并且,各项社保是“捆绑缴纳”,不能只缴纳其中一项或几项。
  据悉,《社会保险法》还完善了征缴制度,增强了征缴的强制性。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那么相关机构可以从用人单位存款账户直接划拨社会保险费。
  对于交满15年即可享养老保险待遇的说法,屈女士介绍道,这主要是为了设立一个门槛,不是所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都可以分享地方统筹基金。也就是说,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退休的时候只能退还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不能享受统筹账户的养老金。
  频繁“漂流”影响福利
  案例:沪漂回家,福利缩水
  去年末,在上海做了三年软件测试的小吴回老家了,他的社保关系也一并转回了家。“我能带走的部份是十分有限的,最初工作是缴纳的金额很少的&综合险&,后来又交了一段时间的三险,但据说养老保险只能带走我个人交的部分,单位交的大部分是纳入统筹基金的,我走了后也只留能给上海人民做贡献了。 ”
  而去年刚从北京来沪工作的小周则更加困惑。他原本在北京一家国家级通讯社下属杂志社从事广告工作,陆续实施的住房限购、汽车摇号政策让没有北京户口的他倍感压力,于是在去年他决定逃离 “帝都”,来到离浙江老家更近的上海工作。 “我在北京的单位,社保方面的福利据说都是极好的,单位缴纳的比例很高,但账户跨省转移会有什么变化吗?”在上海,他同样没有当地户籍,他也向记者表示,很有可能趁年轻打拼几年后还是回选择回老家,对他这样 “漂来漂去”的人,今后养老会受什么影响吗?
  释疑:社保关系可跨省转移
  肖严华博士告诉记者,工作地点变更后,按照养老保险的转移办法,个人账户可以全部带走,那但纳入统筹的部分多数是带不走的,退休时回户籍地享受养老,则将按照当地的基数和计算方式发放退休金。
  记者从12333热线咨询获悉,单位缴纳的统筹部分并非完全不能转移,按照相关办法,社保关系跨省转移后,统筹部分中的12%的可以一起转移进入接受地,退休时按照当地的养老政策。而非上海户籍的工作者也可以选择在本市退休,享受上海的养老福利,但是需满足在沪缴纳社保满10年等一系列条件,否则,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关系会被退回户籍地处理。
  屈女士指出,由于全国未建立并轨账户,很多企业不论职工户籍,都要求按照所在地标准全额缴纳社保。对于很多在北上广等基数高的城市工作并缴纳社保,后来又回老家的人来说,一定的损失时难以避免的。因此,她建议,户籍不在上海的工作者可以回家乡缴纳社保,再拿相关凭证到单位抵扣报销,尽量不做 “亏本买卖”。并且,她还提出,一些工作变动频繁的人,即使没有单位也要自己缴纳社保,不缴纳的断档期尽量不要超过半年,不然会影响退休时的待遇计算。
  同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张女士则指出,事实上,很少会有单位同意职工回户籍地缴纳社保再抵扣,因为各地政策细则不同,手续也会异常繁琐。
  养老金该不该进入股市
  释疑:是否入市尚无定论
  自去年底以来,证监会等部门多次表示,推动基本养老金入市实现投资多元化已形成共识。 《人民日报》日前刊发评论文章称,从长远看,养老金入市是必然趋势,但入市时机尚有待考量。就在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撰文表示将推动养老金入市。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全国有2万亿元的养老保险金余额分散在各省,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但当前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基金由谁来管理、可入市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入市能否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等三大问题仍待解决。分散在各省的近2万亿资金由谁来管理呢?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推动养老金入市的首要问题。除了谁来管理之外,有多少养老金可以进入股市,即入市比例问题,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人保部则认为,养老金投资多元化首先要确保基金的安全,在此前提下,考虑能否实现基金获得更好的收益。
  纵观2011年中国股市,上证指数暴跌21.68%,深成指跌28.41%,沪深A、B股总市值缩水5.4万亿。市场如此低迷,如何保证无数人未来的“养命钱”不亏损?当前的资本市场能承担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重任吗?
  肖严华博士告诉记者,养老金入股市,是个艰难的抉择。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但在如今负利率的背景下,这样的保守手段显然已经行不通,不扩宽投资渠道就是亏损,情况严峻,加之人口老龄化等压力,实现养老金的投资多元化已经非常紧迫。但另一方面,投资股市存在很大风险,如此大额的投资,又负有社会基石之责,如果亏损,养老缺口如何填?
  他提出,股市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投资选择,但一定会限制比例,同时也可以考虑其他更稳妥的投资渠道,例如有稳定收益的实体经济。
  肖严华还介绍称,在很多发达国家,养老金进入股市并不是新鲜事,但主要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现收现付的基础养老金并不在内。除了坚持“审慎投资”,还会充分征求个人的意愿。国家将个人养老金组织起来后,会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统一进行投资理财,并且会与个人账户的所有人沟通联系,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或者风险较低的债券投资,也可以选择最没有风险的银行存款。
  五险一金怎么用
  事件:五险一金如何用,多数人不明
  即将在今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小杨刚刚在校内网上分享了一篇题为《五险一金,终于懂了》的日志。每年一到找工作的季节,类似“解密五险一金”等内容的帖子就会在网上热传。不过,不明白五险一金要义的还不只是这些尚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工作已经两年的汪小姐就向记者表示,自己只是每个月从工资单上看到交了多少钱在社保和公积金上,但现在没有什么特别需求,具体有什么用、如何用她还是一头雾水,甚至连五险一金有哪些都数不全。而记者随机问了周遭同事和朋友,发现多数人对比并不了解或了解有限。
  住房公积金:除了买房 将来还可支付物业费
  对于很多人来说,住房公积金是最快让自己受益的保障,而且每个月单位和个人交的住房公积金都归个人所有,将来买房子时就能用到。上海也曾经出台过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政策,但因会牺牲贷款额度、难以提供房租发票等问题应者寥寥。日前上海市公积金中心的一份报告中还提到,今年将扩大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不过目前尚无具体实施手段。在公积金装修贷款被叫停后,住房公积金基本买房才能用,否则要等到退休时才能一次性取出。
  理财专家支招购房者,首先,尽可能使用公积金贷款,少用或不用商业贷款;其次,支取公积金进行部分还贷,减少还贷本金基数;最后,办理公积金按月划转,减小每月现金还款金额。
  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二是个人之前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个人账户资金。
  养老保险由公司缴纳的部分,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这种模式下的养老保险可以起到减少贫富差距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保险法》实施后放宽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过去一直要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否则,只能一次性领取其个人账户累积的资金。现在《社会保险法》规定,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一次性缴费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医疗保险:整容、减肥医保不埋单
  医疗保险上,公司缴存的12%也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而且,不是所有的医疗行为都能获得保险,比如: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眼矫正、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等。
  此外,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例如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但如果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向第三人追偿。
  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失业保险:申领失业金 街道还会推荐就业
  每个上班族都在交失业保险,但这一保险与大多数白领并无太大关系,被一些人力资源人士称为“捐助式保险”。
  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先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非自己主动辞职。除此,需要办理的手续是: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到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据介绍,只要领取过失业保险,个人劳动手册上都将留下记录,街道还会推荐工作岗位,并且必须前去面试。这些岗位多是基层岗位,与一般白领们的工作性质不同,多数人不愿为了每月区区几百元的失业金自找麻烦并留下尴尬记录,即使满足条件也会主动放弃。并且,只有本地户籍者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工伤保险:48小时大限为人诟病
  如果在合同期内不幸发生意外,需向企业索取情况说明,并加盖企业公章,最好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供下列材料。
  不过,工伤保险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规定,那就是在工作岗位发病,并在48小时内死亡的,会被认定为工伤,如果是发病后超过48小时死亡的,就不会被认定为工伤。另外,一些常见职业病能否纳入工伤被认定为工伤,也是近年来一直还在讨论的话题。
  生育保险:津贴标准按单位平均工资
  生育保险是少有的“女性专享”政策,全部由单位缴纳并纳入统筹。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报销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
  《社会保险法》将从业生育妇女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从原来的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调整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般来说,生育妇女相对比较年轻,进单位的时间不会太长,以所在用人单位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将使大部分生育妇女受益。
(责任编辑:李瑞)
12-02-15·
12-02-14·
12-02-13·
12-02-13·
12-02-10·
12-02-09·
12-02-06·
11-12-14·
11-11-11·
11-10-26·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五险一金缴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