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721D70版本魔兽fs单刷围栏如何 能单刷么

6.1英雄霜翼大厅卡在绿龙了,练起来一个治疗d,问下900w单刷好刷么?有人说100级圣骑直接给绿_百度知道
6.1英雄霜翼大厅卡在绿龙了,练起来一个治疗d,问下900w单刷好刷么?有人说100级圣骑直接给绿
6.1英雄霜翼大厅卡在绿龙了,练起来一个治疗d,问下900w单刷好刷么?有人说100级圣骑直接给绿龙圣疗直接满血,求大神指导
我有更好的答案
满级治疗装备正常的话随便刷因为有等级碾压机制所以给圣疗的话圣疗的数字也是成倍增加,于是一口奶满不是梦
这么说我把我95级圣骑练起来是王道了?不是治疗天赋也可以么?
其实绿龙是可以跳过不打的,一定要打的话随便叫个治疗都能过,非要自己过的话反正有双天赋,你的圣骑学一个就行,现在装备都是双属性可以通用
哦,知道了,谢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是不是在找:
买家还在看:
当前位置:
¥95 元/台
关注行业资讯
LAFALINK LF-D721 室外大功率usb无线网卡
detail3e达人选购¥3300.00¥35.00¥2750.00¥896.00¥
detail3e周边优质供应商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上市时间:
同参数产品
货源类别:
同参数产品
传输速率:
同参数产品
接口类型:
同参数产品
无线标准:
同参数产品
工作频段: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产品重量:
同参数产品
最快出货时间:
同参数产品
是否支持一件代发: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售后服务:
同参数产品
覆盖范围:
同参数产品
慧聪网厂家深圳市拉法联科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LAFALINK LF-D721 室外大功率usb无线网卡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LAFALINK LF-D721 室外大功率usb无线网卡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detail3e相关商品推荐¥3300.00¥35.00¥2750.00¥896.00¥¥750.00¥8800.00¥8800.00热门商品推荐 ¥3300.00 ¥35.00 ¥2750.00 ¥896.00 ¥ ¥750.00 ¥8800.00 ¥8800.00
detail3e店内热门商品¥130.00¥450.00¥300.00¥310.00
detail3e无线网络设备相关资源无线网络设备热门产品搜索无线网络设备相关热门专题更多&热门商机最新商机
提示: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所在地:广东省&&
联系人:朱华杰 & 先生
075 ******
130 ******
请供应商联系我
手机号不能为空
姓名不能为空
请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该公司的咨询信息已成功提交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detail3e关于USB无线网卡
detail3e同类其他品牌
detail3e您是不是在找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采购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采购数量/单位:
请输入采购数量
请选择单位
*采购截止日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input id="valid_Code1" maxlength="6" placeholder="请输入验证码" name="VALIDCODE" class="codeInpu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
57) event.returnValue =" type="text">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收到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通知卖家联系您,同时会派出采购专员1对1为您提供服务,请您耐心等待!
130 ******
联系人:朱华杰&销售部 经理
公司名称:深圳市拉法联科技术有限公司
备注:点击关注按钮后才可自动收到卖家电话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按字母分类 :&p&建议你先放弃!&br&留学成功广告多,失败教训少,都幸存者偏差。&/p&&p&我曾如你所言处境类似,可当穷人留学先例鼓励你。&br&但这里要扮演唱衰的角色。&/p&&p&欧洲留学+工作至今八年,从赤贫阶层,进阶到温饱。代价是诊断轻度抑郁症,经受了加倍的艰辛凄苦,也见惯他人的异域悲悯,长期压力、多方位负能量,神经疲劳损坏。吃药能维持不恶化,熟人有自杀的,也见过经不住辍学的。海外党精神病比例相对高多了。&/p&&p&我比题主家境差很多,读书时作为贫困典型多次上电视。贫民窟出生,记事起爸爸就离不开药品子,在我刚上大学去世。小时候乞丐上门,看到瓮牖绳枢,动了恻隐之心把刚讨来的烧饼给我吃。本科全靠助学贷款奖学金企业资助,既没钱报雅思托福,也没有钱申请学校。大三抓住个无本全奖留学机会,孤注一掷,留学没花家里钱,反而从奖学金省钱补贴我妈,她轻度残疾吃低保。但是以前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虽然穷日子也开心,社交成本也没那么高。&/p&&p&&br&&/p&&p&知乎答题不爱讲故事,但留学是种围城困境,不现身说法解释不清。&br&下面尽可能侧重逻辑推理,阅读时间5分钟为了提高效率,&/p&&p&&b&我建议跳过文中 &i&斜体部分我个人故事,&/i&重点看各种风险归纳&/b&。风险部分是本文的主旨,也是不同于其他答案的关键点,关于钱的问题无外乎开源节流,奖学金、打工、实习和省钱攻略各种留学论坛更全面,但是这些都不能规避留学风险。&/p&&p&关于留学,钱的思维模式要改。&/p&&p&教育是种投资,购买西洋教育,可把家庭为整体看成一个企业,你的成长是产品。&/p&&p&国内教育投资,更像计划经济国企运作。家里供学费,好比国家支撑国企那么简单。大学考研按部就班,收支稳定,不确定因素少。若按同样套路,家里准备20万够学费,父母省点我再打工恰够生活,这种&b&计划经济思路是绝对不行的&/b&。&/p&&p&海外留学,&b&要从市场经济corporate finance角度看:注册资本、固定投资、流动开销、流动收入、风险意外支出,甚至项目风投,任何一个组分都很可观,&/b&尤其是对于不富裕的家庭。你不能像再国内那样,用“学费生活费”概括。因为不论国内生活,还是5000的学费,很多家庭轻易负担&/p&&p&签证这一关,首先要看你的财产证明,这是你留学事业的&u&注册资本&/u&。&br&一开始学费、租房押金、购置家具,这些&u&固定投资&/u&数目也不小。&br&你每个月的房租、伙食费、水电网、交通保险费等&u&流动开销&/u&,也比国内高了半个数量级。&br&这里特别要强调&u&风险意外支出&/u&,黑心房东、欺诈广告、吉普赛人偷窃黑人抢劫等等,请知乎搜索“出国后花钱买教训的事情”?&br&以上任何一个开销部分都相当于国内一年学费。&/p&&p&&br&&/p&&p&再来看看家庭的收入:&br&&b&有没有流动性风险&/b&?也就说家庭收入对于你的定期开销,能否长期持续cover?例如家里做生意的,突然减产、意外、破产。爷爷奶奶生病,存款可能就不够你留学结束了。国内读书开销少,这方面风险不大,本科的时候一个挺富裕的浙江同学爸爸车祸。跟系里一说,学费没钱交了就不交,还拨3000助学金应急。但是留学期间就见过家里做生意的突然资金套牢,学生被迫去长期光顾的餐厅端盘子刷地。小康水平的女生,家里变故,不想辍学就去华人按摩房去打工。各种奖学金、兼职、实习、助教和助研项目对冲支出,但是这些收入是机会性的,是一个VALUE AT RISK。并不是100%覆盖所有开销,更不能预防意外支出,资金链锻炼的风险始终存在,且远远高于国内。&/p&&p&&br&&/p&&p&资金链断裂对爱情的打击更是五花八门八卦百出,见过最可悲的不是女友跟开BMW的跑了,而是女友跟一个温饱水平的情敌跑了,假设稍微有点钱生活能维持她都不会跑。而关于我自己呢,更可笑了(&i&可跳过故事部分直接看下段&/i&)--------------------&i&我奖学金恰好够生活费,流动性保障为零。有一次报告写了一半,deadline前一周电脑(国内企业家捐的)风扇坏了,强制关机,而我的流动资金完全不够买电脑。只得把笔记本拆开,外接键盘打字。隔两分钟用冰毛巾擦擦传感器铜片人肉降温,同时保存文档。提心吊胆,并不怕被电,而是怕元件短路,彻底不能写作业。&/i&&/p&&p&&br&&/p&&p&&b&国境线是个滤网,家境不好的都滤掉了&/b&,国内小康入门的,大中城市工薪家庭的,一个USD/GBP/EUR汇率分母,把他们的资源除了了5-10倍,直接被打到底层赤贫。经济上一折扣就考验人性,网上留言留学生奇葩多,因为最丑陋的一面容易暴露出来。 留学生违法乱纪不少,例如交通逃票转租打折卡月卡、偷政府补贴福利、回国前签约手机、空头支票疯狂购物搞一笔,中国人的名声就是这样做坏的。&/p&&p&国内大学对生活全方位管制,集体宿舍限制了富裕阶级的消费,大家看起来差不多。海外学习与私生活分离。租房、购车、跨境游等国内少见的消费模式,主动向你袭来,甚至会成为社交的必备。见惯人家买LV,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否能心如止水。你说我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一个复活节万圣节短假可以,每年期末考完的你能读一个暑假的书,那我服气。可以再插个现身说法(&i&斜体故事可跳过直接看下段&/i&)------------&i&读书的时候小伙伴们讨论去意大利玩,但我清楚开销是我妈大半年生活费。实习的周末短假实在憋得发慌,我只能用地铁月卡,做免费的火车,一条一条线刷,见惯了郊区每一个小镇的风景。放假的时候不够回国的机票钱,地铁卡免费去机场,趴在航站楼玻璃上,看着飞机起飞降落以遣思乡之念。尤其是仲夏,高纬度天长夜短,望着九点半的夕阳,满怀思绪。有一次我窗外来了一只小刺猬,我赶紧拿出榛果,逗了半个多小时,如不是极度无聊又怎会心动如斯,若非伤感之深又何以铭记至今。&/i&&/p&&p&&br&&/p&&p&留学学制灵活,花钱明目更多,休学、换学校屡见不鲜。假如说你发现可以转去好学校,但延长学制多花一年开销,你的水平去好学校申不到奖学金呢?或者说计划变了,有了一个双学位项目,或者说还有一个去三方国家留学的交换机会?把家庭看作企业,这是一个新的&u&&b&项目风投&/b&&/u&。干还是不干?干了就好比又建了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子公司;放弃的话,你会不会伤心呢?这些机会项目,都&b&要求长期持续的流动资金&/b&。毕业实习了,突然一个很好的实习offer,但是在异地,重新找房子搬家又是一笔开支。或者说一个第三方国家的实习,更加润色简历,这些都是风险投资。如果是读文科的,还有很多高大上的国际公益机构,工资少,但是锻炼人,如何取舍呢?&/p&&p&&br&&/p&&p&除了学习以外,留学&b&社交开销更大&/b&。按西方水准,马斯洛高级需求应运而生,艺术体育爱好丰富,人家学跳伞雕塑高尔夫,你可痒痒?痒不痒次要的。主要是,跟外国同学聊天,体育、旅游、汽车是最经常的话题,人家再讨论暑假诺西欧还是西西里好玩,你没有类似的消费就是难以插嘴,人家交流滑雪和皮划艇的经验,你要是有本事把话题转到长跑、篮球、踢毽子这样低成本的体育项目,那我也佩服你的口才。中国人爱扎堆,你要是能八十分浪人杀都如火纯清,川鲁淮扬做的巧夺天工,小伙伴们都想抱你大腿那还好。但是人家约一起去个迪斯尼,去个意式黑暗料理,这样的社交就完全放弃么?&/p&&p&与国内不同的是,留学要独立生活。租房子搬家,每一步手续都要自己来。如果国内习惯找民工搬运的话,海外就难一点了。宜家买家具,极少有送货上门,也没有工人免费安装,自己买扳手拧。医疗保险也要好好预算一下,如果保险不完善,牙疼用消炎药压着,眼镜摔了没法换,屡见不鲜。这些也可能是潜在的风险开支。&/p&&p&&br&&/p&&p&&br&&/p&&p&家境困难的学生,想留学必须明确这一点:国内教育带有国家福利性质,好一点的学校遇到学生哭穷肯定设法帮助,无附带成绩要求,助困性质为主。留学不一样,西方的&u&纯救助性质&/u&的基金、贷款,仅为自己国民买单,少量国际奖学金主要是为了吸纳筛选人才。而留学在多数同胞(收入后60%的)眼里被当作一种奢侈品教育,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留学生出事,网易腾讯评论落井下石幸灾乐祸的原因。&/p&&p&ps自觉抑郁症的去看医生,通过抽血测5-羟色胺血清素或者汉密尔顿测试确诊,一个月以内的心情不好真不叫抑郁,抑郁症是生理疾病器官病变,不要臆想成病。&br&-----------------------------------------------------&/p&&p&再来看看题主你的particular case问题描述在这里:&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log& class=&internal&&问题日志&/a& &/p&&blockquote&父母年薪不到10w,家中也只有20多万的存款&br&&/blockquote&&p&这明显就是我前面说的计划经济投资模式一锤子买卖。勉强够你读个master速成班的,但是此期间你们家的避险能力大大下降了。&/p&&blockquote&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可以有一天跨出国门去学习,...........我在的这所学校十分一般,但是矮子里拔将军,我还算是比较好的,尤其英语好更是让我显得比别人优越..........我也开始找一些中介和同学了解有关去英国的事宜,说真的选择英国也是因为学制短,&u&&b&相对花费较少&/b&&/u&以及自己对英国一直以来的向往,而我目前已有的GPA还不错,有机会申请到&b&英国top 20&/b&的院校,.....但我依旧心存信心,认为我学成回国可能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blockquote&&p&&br&&/p&&p&我盲目揣测你对英国的了解太局限,哪些国家比英国花费更多呢?&/p&&p&英国top20的学校,能带来更好的就业前景?&br&这么和你说,我虽然不能对英国学校如数家珍,但是敢说比国内大多数HR都了解英国的学校。假设你在简历上写个***university(top 20),你这是在挑战HR的智商么?&br&有些HR只听过top2的学校,也分别不出和国内985哪个更好。&br&招聘过海归的或许觉得IC、UCL、LSE出镜率高一点,稍微另眼相看一下。&br&你要是爱丁堡、曼彻斯特、布里斯托毕业的,别指望拼得过国内211,国内人力也不傻。人家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看看简历库里面,这些学校的研究生,在中国读过本科的是什么level。以前在中国找过工作,完全还是靠中国的本科学校做敲门砖。&/p&&p&所以我觉得你最需要的是,先在国内找个工作体验一下,看看真正海归回来的究竟是什么待遇什么能力。然后再看看自己要不要出国,工作攒钱是次要的,主要是看看自己的定位。&/p&&p&&br&&/p&&hr&&p&关于我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写成了长篇散文,发表公众号“淮珠先生”:&/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bf1eeef3373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figure&
建议你先放弃! 留学成功广告多,失败教训少,都幸存者偏差。我曾如你所言处境类似,可当穷人留学先例鼓励你。 但这里要扮演唱衰的角色。欧洲留学+工作至今八年,从赤贫阶层,进阶到温饱。代价是诊断轻度抑郁症,经受了加倍的艰辛凄苦,也见惯他人的异域悲…
从UNSW毕业也有五年了,换了三份工作,皆为正式工作,到现在才算是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br&&br&首先,重事说三:找工作不难,找工作不难,找工作不难。&br&其次,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说难,也不难。&br&最后,PR其实不是个问题,只是很多人认为他是个问题,并把自己的不足归结于PR上,所以慢慢的就变成了个问题&br&&br&作为一个在澳七年的土鳖,在此传授一些人生经验:&br&1. 上学期间,不要全身心扑到作业上,除非是超大型企业录取应届毕业生的Graduate Program,土澳公司很少看成绩&br&&i&补:你是想走学术圈刷学位的,第一条不成立。&/i&&br&&br&&br&2. 上学期间,不要去刷盘子端茶送水,除了能给你买张去度假的机票,对你的未来毫无意义。&br&&i&补:你是那种完全不缺钱开着路虎送外卖只为了泡妞打法时间的二代,第二条不成立。&/i&&br&&br&&br&3. 上学期间,多去参加各种Volunteer,越大的公司,行业内知名度越高的越好,这件事重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br&&i&补:如果是学校内部的Volunteer Opportunity,不要参加,第三条不成立。&/i&&br&&br&&br&4. 上学期间,不要停止去发简历,第一份工作可以找的比较lowB一点,工资不怎么好的(比如gumtree上面的一些工作),但一定要是行业内的,雇主能够给你出具reference的。&br&&i&补:工资低于州最低工资,雇主不是善茬,摆明了要压榨你,直接走人,第四条不成立。&/i&&br&&br&&br&5. 上学期间,英语“尽自己努力”去学好吧,至少要听得懂别人在说什么,至少Email能明白怎么写,至少简历明白怎么写,至少面试的问题你能对答如流。&br&&i&补:毕业后打算当职业代购,微信屏霸的,第五条不成立&/i&&br&&br&6. 注重人际关系,去结识那些你看上去以后会对你有所帮助的人。事实上70%的工作机会都是朋友之间相互介绍的。这点无论中外,都是一样,老外还专门对这个发明了个专有名词:Potential Job Market,我现在所在的公司HR甚至在内部发邮件,能介绍一个合适的人我们甚至有奖金。&br&&i&补:识人有术,若对方有仗着自己帮忙来要求你这要求你那,第六条不成立&/i&&br&&br&-----9月25日更新&br&这周五的monthly review,manager给了不少好评,我想这6个月的probationary如果之后不喝醉酒拳打CEO脚踢HR,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br&&br&先前不少知友在评论区提及reference check的问题,这里我把这个问题展开一下。&br&&br&土澳这里找工作非常看重两点,一是local experience,二是reference。第一点不提了,这里仅仅说下第二点。&br&&br&1. reference就是你的简历中提到的你的working history,原则上只要你写上去的,新公司的HR都会进行背景调查,当然你也可以把一些不太好的黑历史不写上去,这样人家就不会查到了。&br&&br&2. reference是比你自说自话的experience更强的存在,通常新公司的HR会向referee问很多关于你的问题,有时候一些问题还很刁钻。&br&&br&3. reference基本上是要以诚信为本,不应该把一个煮饭大妈硬说成是你的Director,这样的行为涉嫌严重的个人诚信问题。即使顺利入职之后被发现,华人小公司可能还会不了了之,但是洋人的公司是会被造成严重后果的,越大的公司后果越严重。&br&&br&4. 虽说是不要弄虚作假,但是你倒不必去找你的HR给你开reference,你只要找你直接manager,或者是team leader就可以了。通常这些人都是你每天都打交道的,也容易说明白你的职责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也容易帮你说好话。&br&&br&5. 新公司做reference check的时候通常会审查referee的Email,title,公司业务等,所以务必要留referee的企业邮箱。&br&&br&6. 综上所述,你在学习期间应该越早找volunteer,internship越好,冲着名气大的公司去找,因为一份有分量的reference胜过千言万语。&br&&br&7. 对于IT专业的同学,除了reference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拿得出手的东西,即你们曾经做过的project,这个是和reference等同的存在,甚至有时候会更加重要!选一个你们拿得出手的自己做的项目,放到Github上去吧~&br&&br&8. 不要自作聪明复制别人的代码说是你做的,要知道Github都是CTO级别的人看的,为了看你的coding style是不是足够优秀,你觉得CTO用Google用的怎么样?&br&&br&9. 很多时候工科/IT岗位的面试可能会涉及一个whiteboard test,这个往往是现场给你出题的,是一个比较难的测试。因为同时考验你communication, presentation, technology and problem solving skills. 但是如果有这种测试,通常面试官会提前告诉你来做准备。YouTube上有很多whiteboard test的example,多看看会有好处。&br&&br&暂时就这么多,占坑待更
从UNSW毕业也有五年了,换了三份工作,皆为正式工作,到现在才算是找到一份自己理想的工作。 首先,重事说三:找工作不难,找工作不难,找工作不难。 其次,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说难,也不难。 最后,PR其实不是个问题,只是很多人认为他是个问题,并把自己…
&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697c20b5e3cedcc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697c20b5e3cedcc_r.jpg&&&/figure&&p&在分享全面提升英语的方法之后,学姐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如何利用网上资源,不出国门也能接受国外各大名校的精英教育,把大学上成双语教学,主要是借助各大&b&on-line course&/b&的平台。&/p&&p&(大学里的学生党们有很多课余时间,而且很多学校的网络可以不用翻墙就用google什么的,还有各种数据资源库,这些都要充分利用起来。)&/p&&p&而已经工作了的亲们也不用着急,网络上的&b&on-line course&/b&简直是为你们量身定做。通常&b&on-line course&/b&是考虑到大家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学习,所以其设置就是极大地从方便性出发。网上课程视频都分小结,带字母,课程安排节奏恰当,甚至还有留言平台交流。通常每个星期大概只需要拿出三天,每天用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能很好地follow一个完整的course。并且这些平台都有手机APP,可以下载下来随时观看。&/p&&p&而至于墙的问题,大部分的&b&on-line course &/b&网站都不需要翻墙。如果需要,弄一个VPN一个月十几块,解决一切问题,还可以顺带使用google。&/p&&p&当然,现在学姐宿舍用的网一上百度就会被屏蔽,这种逆向翻墙的感觉也是棒棒哒(T.T),养成了我凡是搜索,便用google的好习惯呢(&.&)…&/p&&p&好啦,进入主题,首先是准备工作。&/p&&p&全面利用&b&online-course&/b&,以下前提会让你体验更畅快。&/p&&b&1, 一定的英语基础。&/b&&p&
也不需要太高,大学四六级就差不多了,一开始听不懂没关系,正如我一直建议的,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听,那么语言就不是障碍,而是载体了。&br&如果对自己的英语基础还不够自信,推荐翻回学姐的英语学习方法。&/p&&p&&b&2, Facebook账号&/b&&/p&&p& 很多网站注册可以直接和FB账号关联,一个Facebook账号让你少了很多注册麻烦,绝大多数时候只需要点击一下用facebook账号登陆就可以直接注册成功啦。&br&当然,这个不是必备,如果不想翻墙,那就一个个网站用邮箱注册也可以。&/p&&p&&b&3, VPN翻墙设备&/b&&/p&&p& 搭配facebook 和google使用,风味更佳啊。&/p&&p&&b&4, 能看Youtube&/b&&/p&&p&
因为很多on-line course的视频都是放到油管上的,有些网站干脆就直接跳到油管了。所以,看来还是得翻墙啊。&br&好啦,下面正式进入online课程网站介绍。主要分三类:集大成的在线教育网站类,名校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半免费性质带远程学位的教育片平台。&/p&&p&&br&&b&第一类: 集大成的在线教育&/b&&/p&&p&这些是我最推荐的类型on-line course网站。是在线教育界的良心,课程设置丰富,绝对都免费,而且有名校平台支持,绝对首选。&/p&&p&&b&1.
Edx&/b&&/p&&p&Edx真的是课程内容最丰富的网站了,课程设置和选择比至于其他网站要丰富得多,点击view all courses, 就有1312个课程。&/p&&p&Edx现在也是我最喜欢用的on-line course网站,首先是因为选择多,课程难度设置适当,内容也实用,从excel到英语写作都有。而且每个课程都有字幕,似乎有些字幕还可以选中文,然后每小节课上完之后还有免费的随堂练习。&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9& src=&https://pic4.zhimg.com/v2-c1caaa48c55c48cf2007_b.jpg& data-rawwidth=&4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c1caaa48c55c48cf2007_r.jpg&&&/figure&&br&&/p&&p&(随便截个图感受一下)哦,那个how to write an essay, 我就上了。感觉比英语培训机构讲写作好得多啊,毕竟人家是母语专业的,想想随便省了大几千的培训费,上课更有动力啦。要不我说国内搞忽悠的,太好混了~&/p&&p&Edx的课程还是不定期的开课的,所以要提前注册课程,选好自己中意的课之后要关注开课时间,每个星期跟上。&/p&一课course的时间大概是5到8个星期,一个星期花的时间大概是4~6个小时,差不多就是国外大学里很常见的一个完整的小课的课程量,设计基本上跟大学同步,真心良心,强力推荐!地址:&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edx.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dX | Free online courses from the world's best universities&/a&&/b&&br&&p&&b&2.
Coursera&/b&&/p&Coursera的口号是:online courses from top universities: Join for fre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86& src=&https://pic4.zhimg.com/v2-f034db98b9afaa0cc860d150ec9e08f3_b.jpg& data-rawwidth=&4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034db98b9afaa0cc860d150ec9e08f3_r.jpg&&&/figure&&p&课程设置超级全面,从艺术人文到电子计算机都有。比如,我随便点开社会科学下面的课程,政治经济学的课,从耶鲁大学到东京大学,应有尽有。&/p&学姐对全球金融危机很感兴趣,于是点开了课程。&figure&&img data-rawheight=&352& src=&https://pic2.zhimg.com/v2-76c09cee873f22441e85_b.jpg& data-rawwidth=&39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6&&&/figure&&p&43欧,大概三百多人民币注册可以拿个证书,基本上课程注册拿学分的话,作业还会有人批改。但是学姐通常都是旁听啦,所以我也不知道证书长什么样子。&/p&&p&学姐在这个网站上过的课是:学习困难科目的使用思维方法。这门课是coursera上最火的课之一了。主要是轻松地掌握艺术、音乐、文学、数学、科学、体育及大量其他学科专家使用的、宝贵的学习技巧,了解记忆技巧,克服拖延症。我上完之后,真心觉得比断断续续地看鸡汤文有用得多了。&/p&&p&Coursera的好处是,做了一些汉化,而且课程设置没那么学术,社会人士也可以在这上面找到合适的课程。&/p&不过coursera有个毛病,超级喜欢给邮箱里发消息,不过这种消息每个网站都会发的吧,可能我忘了选择拒收。coursera地址:&b&&u&&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coursera.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coursera.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u&&/b&&br&&p&&b&3.
Khan Academy&/b&&/p&这个应该是页面做得最有美感的一个online-course网站了,创始人是个MIT的学霸,在给小朋友们补课的过程中发现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于是决定创造全新的教学方式。刚出来的时候推出的课主要是面对中学生做基础教育的课程,所以一般开设的课程都比较简单,界面互动也很友好,板书可爱,活泼。&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74& src=&https://pic2.zhimg.com/v2-7b81e6c607e4b05abadcdbc_b.jpg& data-rawwidth=&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7b81e6c607e4b05abadcdbc_r.jpg&&&/figure&&p&我在这里上了一段世界史的课,觉得讲得还是不错的,虽然不深不细节,但是作为科普还是很好的,对于我这种门外汉来说,科普效果绝对比晓松奇谈好,哈哈。&/p&&p&我觉得这个适合英语基础没那么扎实的广大学生党门看,因为课程内容难度不算高,所以即使全英文教学的话,可以匀出一部分经历来对付语言,而且可汗学院的一些课网易公开课也有翻译,所以也许还能找到中英对照版。地址:&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khanacademy.or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khanacademy.or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p&&p&&br&&b&第二类:名校在线课程网站&/b&&/p&&p&这一类主要是一流大学的在线免费教育资源分享。网上免费在线教育能做得这么好,背后其实全靠各大名校在提供资源。当然,有些学校还有自己单独的免费分享平台,虽然不是每一所大学都放。&/p&&p&&b&1.
Stanford online斯坦福网上课程&/b&&/p&&p&和其他网站的网上课程相比,&/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1& src=&https://pic2.zhimg.com/v2-e334a81c7d871df47fda0_b.jpg& data-rawwidth=&37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figure&斯坦福的网上课程所包含的话题更深入更接近学术一些,从教育,医疗到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更有难度。而且有些课是和其他网上课程平台合作的,有些课程是只有自己网站才放的。推荐在校学生党或者对自己专业领域想提升的亲们在这里挑一挑,上一些专业领域的课程,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地址: &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nline.stanford.edu/cours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tanford Online&/a&&/b&&br&&p&&b&2.
&/b&&b&MIT OPEN COURSEWARE&/b&&/p&这是MIT的在线教育网站,并不是全开放式的,但是可以下到很多课件,应该也是MIT上课的课件,而且很多课程也会跳转到其他在线教育网站或者youtube的视频上。我觉得,光MIT的课件就可以好好学习一下啦。&figure&&img data-rawheight=&341& src=&https://pic3.zhimg.com/v2-28dd6d173cb7f25087daec_b.jpg& data-rawwidth=&39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4&&&/figure&地址:&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ocw.mit.edu/index.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T OpenCourseWare&/a&&/b&&br&&p&&b&3.
&/b&&b&哈佛公开课程资源&/b&&/p&&p&哈佛向来在人文社科领域见长,网上课程在人文社科领域提供的资源更是极其经常,从课题的探讨深度和角度就可以看出来,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背景知识,我觉得follow下来还是有点辛苦的。&/p&&p&但是真的对相关课题感兴趣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平台。&/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0& src=&https://pic1.zhimg.com/v2-dc64a13345cdd96bafeac_b.jpg& data-rawwidth=&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c64a13345cdd96bafeac_r.jpg&&&/figure&地址:&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nline-learning.harvard.edu/cours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urses | Harvard Online Learning Portal&/a&&/b&&br&&p&&b&第三类:带证书的半免费式教育网站&/b&&/p&&p&&b&1. Open 2 study&/b&&/p&&p&这个网站主要是澳大利亚的一些大学提供的课程。一部分free course,还有一部分可以拿远程学分和学位的,估计就是要收钱啦,合作学校也主要是澳大利亚的学校。&/p&&p&总体课程确实做得还是比不上edx, 但是指不定有你感兴趣的课程呢,去翻翻也好啦。&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42& src=&https://pic1.zhimg.com/v2-e260a63200ac62befd661f19ce287728_b.jpg& data-rawwidth=&41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1&&&/figure&&p&截图的那个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亮了,讲真,涉及到中国文化的这种东西,on-line course讲得都不算特别深入,可能考虑到受众群体吧。&/p&&p&不过很可能因为我自己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够多,可能别的国家的人看有关自己国家文化的课程也觉得很浅呢,而我自己来看,总有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呢。&/p&&p&放个链接大家去看就好了,指不定有自己喜欢的课程呢。&/p&地址: &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open2study.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open2study.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br&&p&&b&2. Academic Earth&/b&&/p&&p&和open 2 study类似,但是这个网站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很丰富,看起来很不错,很适合学姐这种人文社科文盲型爱好者。&/p&而且还有给学位证书的远程教育课程,不过应该不便宜。当然,和留学比起来还是划得来的多啦。地址:&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cademicearth.or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ttp://AcademicEarth.org&/a&&/b&&br&&p&&b&3. Analytics vidhya&/b&&/p&这是一个印度同学推荐给我的网站,主要是讲关于analytics的课程的,有些关于大数据以及编程的课开得还不错,看着风格也许是印度人做的网站,课程偏计算机,实用性强。但是不想第一类课程那么大方,好像大部分都要收费,收费也不高,三五百人民币的样子。如果是对分析,编程,大数据类的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安利大家去看一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462& src=&https://pic2.zhimg.com/v2-e4c98ae702fb97333c9e_b.jpg& data-rawwidth=&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4c98ae702fb97333c9e_r.jpg&&&/figure&地址: &b&&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analyticsvidhya.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alytics Community&/a&&/b&&br&&p&以上在线教育网站介绍就到这里,当然上面并没有包含所有的在线教育网站,如果去搜索挖掘肯定还可以挖出其他的资料。&/p&&p&(P.S. 评论里问为什么不加网易公开课的,我以为人人都知道那就不用加啦,哈哈~好啦,加上网易公开课&/p&&p&地址:&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open.163.co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网易公开课&/a&&/p&&p&带中文字幕哟~虽然英文视频和中文字幕对提高英语没有太多帮助啊~)&/p&&p&------分割&/p&&p&其实我刚开始看on-line course的视频纯粹是为了锻炼我的英语,因为一开始的时候上课不能全听懂,很着急,于是每天有时间就狂刷网课,既学习了知识,又练习了英语,一举两得。&/p&&p&后来我发现,这些on-line course真的做到了免费分享教育。很多课程和各大高校同步接轨,我之所以敢说这是不出国把大学上成双语教学的方法,就是因为这一点。抛开同处一空间,上课参与度更高这一点的话,这些on-line course真的跟在国外很多大学上大课的感觉一样了。因为在那种动不动就上百人的大课上,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也没有多高,教授的时间资源分配到个体上还是少得可怜。如果自己在线看视频,学生还能自己掌握节奏。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高校线上线下课程一起启动的原因。&/p&&p&当然,资源已经摆在了这里,怎么利用全看自己的安排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为自己设计合理的课表,积极追上每一堂课程安排,每个星期花上8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平均一个小时来上一堂课,甚至两个小时也不算多,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免费的资源和国外的高校接轨。拉上周围的同学一起上课,课后一起讨论作业,基本上和很多出国党没有多大差别了,因为很多出国党做作业时也是窝在自己的中国人小圈子里,这样很不好。而当渐渐习惯了用英语来学习新的东西的时候,那么就坚持用英语去搜索,去看这个世界,信息量变会瞬间增加。&/p&&p&感谢互联网的发达,可以让我们用最低的成本(甚至是免费)或者最珍贵的教育资源。资源一直都在那里,就看你会不会用它们。&/p&&p&与其把时间花在刷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论坛信息上,还不如自己主动去搜索,去学习,去思考。不需要多长时间,你就会看到你和不会主动搜索和思考的人的巨大差别。&/p&&p&而我深夜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够为更多的人打开一点点信息的窗口,这扇窗开了之后,往外看,就是更大的世界。&/p&&p&-----&/p&&p&&b&更多英语学习交流,欢迎添加私人微信号:&/b&&/p&
在分享全面提升英语的方法之后,学姐这篇文章主要分享如何利用网上资源,不出国门也能接受国外各大名校的精英教育,把大学上成双语教学,主要是借助各大on-line course的平台。(大学里的学生党们有很多课余时间,而且很多学校的网络可以不用翻墙就用google…
使用ANZ信用卡刷卡消费是很值的。&b&不要用银联!&/b&(答案后半段有具体原因解释)&br&交一年学费,大概有价值&b&300澳元&/b&的积分回馈,而积分是可以提现的。&br&不过,学生能办的信用卡通常只有1000澳元的额度,需要先往里面存钱。&br&(我相信肯定会有其他信用卡有更精彩的优惠活动,大家集思广益。)&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38e38dd3c6d0027c91bac52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nz.com.au/personal/credit-cards/rewards-programs/anz-reward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Z Rewards Program & Rewards Points&/a&&br&&br&美国运通1澳元消费积2分,VISA1澳元消费积1.5分。&br&每12,500积分可以返现50澳元。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anzrewards.com/public/redeem_category.aspx%3Fdeptid%3D848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Z Rewards - Cashback&/a&&br&返现率相当于0.8%或0.6%。&br&&br&一年学费36000澳元,可以获得72000(AE 2倍)或54000(VISA 1.5倍)积分,等于288或216澳元。&br&&br&Nota bene: 墨尔本大学只接受Visa或MasterCard,刷卡手续费由学校承担。其他学校详见官网。&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ask.unimelb.edu.au/app/answers/detail/a_id/116/%7E/paying-international-tuition-fee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sk.unimelb : Paying international tuition fees&/a&&br&&br&既可以直接付款,也可以使用Australia Post Bill Pay作为中转在线付款。&br&&br&&b&学习体验&/b&&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墨尔本大学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墨尔本大学真的像人说的那么差吗?&/a&&br&&b&生活体验&/b&&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什么是澳大利亚留学必备的/后悔没带的?&/a&&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有什么特产好买的?&/a&&br&&br&不赞同&b&使用银联卡(消费、取现)可以省钱&/b&的观点。看似没有手续费也没有货币转换费,但&b&银联的澳元汇率比工行、中行&u&高0.3%到2.4%不等&/u&&/b&。&br&&br&涉及到外汇交易,一定要从&b&手续费及汇率&/b&两个角度同时去考量。&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ed5a51600bfe5fd98167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ed5a51600bfe5fd981674_r.jpg&&&/figure&&br&以日为例,在工行47302人民币即可换1万澳元,通过银联要47417人民币。多出的115元,就是高汇率导致的损失。&b&银联看似没有手续费,实际上比跨境汇款的成本都要高。&/b&&br&&br&相关问答 &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国内账户向澳洲账户汇款,怎么最省手续费?&/a&&br&&br&&blockquote&澳新银行(ANZ中国)同一客户名下所有存款及投资日末余额不低于美元50, 000元或等值其他货币,可以&b&无限次免除汇款手续费&/b&。&/blockquote&&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nz.com/china/cn-simp/personal/microsite/going-overseas/australi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前往澳大利亚|澳新海外“一家益”&/a&&br&&br&以下&b&工行银行网银&/b&&b&跨境汇款&/b&为例,股份制银行以及支付宝可能会有更优惠的利率及手续费。&br&&br&2015年2月底汇款3万3千澳元,境内手续费129.54元人民币,境外手续费18澳元,手续费合计218.64人民币。(购汇汇率1AUD = 4.95CNY)&br&2015年7月底汇款1万7千澳元,境内手续费60.14元人民币,境外手续费18澳元,手续费合计142.76人民币。(购汇汇率1AUD=4.59CNY)&br&&br&&b&使用银联支付由于汇率产生的损失大概是转账手续费的1.5倍以上。&/b&汇款数目越大,手续费单价越低,但银联的汇率损失却是正比于金额的。&br&&br&&b&&u&如果对汇率、点差、货币转换费、DCC等概念不是很清晰地了解,不建议在国外使用中国发行的储蓄卡、信用卡进行大额消费。最好还是把澳元汇至澳洲的账户,再消费,至少手续费是明确的。&br&&/u&&/b&&br&澳洲可以刷卡消费的商铺很多,大多数不收取手续费。澳洲允许商家将刷卡手续费转嫁到消费者。有的商铺会对刷卡消费设置最低限制(20澳元左右),否则会加收手续费。&br&&br&在澳洲刷卡消费,我都尽量要求&b&不使用银联网络结算&/b&。&br&个人认为VISA/MasterCard单标准的全币种信用卡为最好,免得银联双标准的信用卡在NAB发行的POS机上默认使用银联网络结算。&br&&br&&b&收取货币转换费的信用卡在国内迟早是要被淘汰的。&/b&建行全币种、中行全币种、工行十币种信用卡消费澳元,都是没有货币转换费的。银联的免货币转换费,已经不再是优势。&br&&br&如果没有澳洲信用卡,使用建行全币种、中行全币种、工行十币种信用卡在澳洲消费,都是不错的选择。中行全币种尽管以美元记账,但VISA的澳元/美元汇率很有竞争力,又考虑到国内澳元/人民币的牌价是以美元作为中介确定的。因此,澳元转美元记账、人民币还款(中行全币种)、澳元记账人民币还款(工行十币种)、澳元转人民币记账(建行全币种)成本是相似的,但都比银联要节省。(不推荐使用以欧元记账的农行多币种。)&br&&br&在国外使用信用卡要小心DCC(&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Dynamic_currency_convers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ynamic currency conversion&/a&)。不过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好像从来没有遇到过。此处的“在国外使用信用卡”泛指跨国、跨币种用卡,比如在欧元区使用英镑卡消费(链接中的例子)。&br&&br&汇率数据来源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icbc.com.cn/icbc/%25E9%E8%259E%258D%25E4%25BF%25A1%25E6%2581%25AF/%25E5%25A4%%25B1%%E4%25BB%25B7/%25E4%25BA%25BA%25E6%25B0%%25B8%%25A4%%25B1%%E4%25BB%25B7/default.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工行外汇牌价&/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unionpayintl.com/cn/serviceCenter/overseas/rateQuer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银联汇率&/a&&br&如果感兴趣可以随意选择日期进行比较。周六、周日的数据不是很具有代表性,因为银联系统汇率周一至周五每日更新,周六周日延用周五汇率。&br&P.S. 如果周末适逢澳元暴涨,使用银联才有可能会更实惠,因为周六、周日会锁定周五的汇率。&br&&br&对于信用卡交易清算流程的具体讨论详见&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信用卡有哪些鲜为人知的使用技巧? - Caesar Chan 的回答&/a&
使用ANZ信用卡刷卡消费是很值的。不要用银联!(答案后半段有具体原因解释) 交一年学费,大概有价值300澳元的积分回馈,而积分是可以提现的。 不过,学生能办的信用卡通常只有1000澳元的额度,需要先往里面存钱。 (我相信肯定会有其他信用卡有更精彩的优…
&p&说实话,挺不容易的。如果毕业之后立即回国,找工作也许不会这样难。&/p&&p&&br&&/p&&p&日递出了第一份工作申请,3个月后获得一家NASDAQ上市公司的实习机会,将近半年后收到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 offer。&/p&&p&可是在最开始的3个月内,申请的26家公司,没有一家成功,只有6家获得接触机会。但是这三个月的积累仍然是有意义的,让我能更加从容地应对graduate program。&/p&&p&这篇回答大概将分为6个小节。&/p&&ol&&li&《数据会说话》&/li&&li&《“志在必得”的第一次面试》:第一次总是狼狈的&/li&&li&《以考代练与乐透》:以何种心态面对挫折?&/li&&li&《一家神奇的公司》&/li&&li&《微小建议:申请每份工作之后,记得存档哪些文件?》&/li&&/ol&&p&&br&&/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ash=&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overcard=&p$b$38e0ceb169e649cd7e51161f&&@心有林夕&/a& 获得 5163 次赞同,15246 次收藏。&br&大概被收藏3次才能获得1次赞同,好可怜。&/p&&p&&br&&/p&&p&这篇回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另外两篇同时构思,依次写成的。&/p&&ol&&li&[实习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留学生怎么在读书期间找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实习&/a&?&/li&&li&[经验积累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留学生在本地找工作有多难&/a&?&/li&&li&[Graduate Program]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新移民找工作是一种什么感受&/a&?&/li&&li&[番外]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澳大利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a&?&/li&&li&[番外]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的华人工作环境如何&/a&?&/li&&/ol&&p&本回答收录于 &a href=&https://www.zhihu.com/collection/&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 留学、工作、移民 - 收藏夹&/a&。&/p&&p&&br&&/p&&h2&数据会说话&/h2&&p&从日投出第一份简历开始,到今年2月24日停止申请非Graduate Program,期间一共申请了26家公司。其中,20家公司直接失败或石沉大海,只有6家公司获得接触机会(3家现场面试后失败、2家coding test之后失败、1家电话面试后失败)。大结局是&b&26家公司无一成功&/b&。&/p&&p&今天在统计这些数据时,我很惊讶,本以为这段时日理应申请过100份以上的工作,其实并没有。但这些数据确实是准确的,因为Git历史(.tex文件)与Dropbox中保存的PDF文件一致地记录了前述的日期和数量。这一点也将引出这一篇的微小建议——记得留存每一份申请的简历、求职信以及&b&另外一份重要文件&/b&。&/p&&p&从行业角度分析,不同行业的就业难度是截然不同的。尽管本科与硕士都是电子工程,但我获得的现场面试机会(包括Graudate Program和实习),反而IT背景比例更高一些。“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在澳洲,电子/电气就不是历史的行程。&/p&&p&&b&Careers Online&/b&&/p&&p&Careers Online指同一类网站,即学校的职位搜索引擎。这类网站相对于Seek与LinkedIn,更多的是team leader或HR直接发布的招聘信息,而且更加贴近毕业生的水平。通常,申请方式是&b&直接发送简历、求职信与成绩单到指定邮箱&/b&,有时甚至会有&b&联系电话&/b&。&/p&&p&从统计数据来看,获得接触机会的6家公司,4家来自学校求职网站,2家来自Seek,0家来自LinkedIn。&/p&&p&&br&&/p&&h2&“志在必得”的第一次面试&/h2&&p&我在12月1日递出了第一份工作申请,职位在Careers Online发现,直接发送简历、求职信及成绩单到经理邮箱。非常幸运,不到一个小时收到回复,预约时间进行电话面试。&/p&&p&因为从来没有进行过英语电话面试,所以非常心机的选择了最后一个时间段,希望能多一些准备时间(然而并没有因此多准备 我的错)。之所以这样紧张,是因为此前打各种客服电话从未能有效地交流过。记得第一学期结束后搬家需要断网,还要请高中同学帮忙打电话搞掂这个事情。因此,在电话面试这件事上是非常不自信的。&/p&&p&事实上,电话面试听懂英语的难度比面对面要高,一方面语音信号有失真,另一方面无法通过嘴型和手势获得额外信息帮助理解。当时非常担心和经理打成一个平手,即我听不懂他说什么,他也听不懂我说什么,岂不迷之尴尬?&/p&&p&&br&&/p&&p&&b&好久没有说英语怎么办?&/b&&/p&&p&有一位朋友去年参加Deloitte AC前,已经在国内连续生活3个月,并没有机会英语。她的解决办法是AC前一天,在酒店对着镜子英语自言自语8个小时。很遗憾,我当时忘记问她对着镜子究竟需要说些什么才能被Deloitte录取。像不像,三分样,我的做法也很简单:打印几页behavioral questions and sample answers,寄望于通过一遍一遍的朗读,获得英语语感。&/p&&p&第一次电话面试大约进行了50分钟,有behavioral questions,但大部分是技术面试。职位是PHP Web Developer,具体问题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此前很担心的“打成平手”的情况并没有发生,一方面是口音相对标准,另外一方面是技术性问题在心中也有所预期。&/p&&p&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尝试与挑战,在一次一次战胜困难后慢慢积累起来的。这一次经历之后,基本对电话面试“脱敏了”。&/p&&p&一周后收到现场面试邀请。现场面试相对简单,技术性问题也算行云流水。只不过当时回答behavioral questions和提问环节不如现在熟练。当时面试结束后异常开心,胸有成竹、志在必得!然而出现了一点小意外。&/p&&blockquote&While we were impressed with your background and experience, after reviewing your credentials we have determined that your qualifications do not suit our needs for this position. We sincerely regret that we cannot offer you employment with our organization at this time.&/blockquote&&p&&br&&/p&&h2&以考代练与乐透&/h2&&p&回溯到初三那年,1000米是中考必考项,体育课每周都会有相应的训练。最开始成绩并不理想,体育老师祭出一记人生哲学:“以考代练”。大概意思是何时获得9分(满分10分:3分38秒),何时可以不再参加模拟考试。否则,每节体育课模拟测试一次,权当练习。&/p&&p&第一次被拒绝是很难过的,基本是希望带来失望的恶性循环。多次碰壁之后,渐渐学会及时地调整预期,也慢慢地发展出一种“买乐透”的心态:下注越多,一直不获奖的概率越低(geometric distribution)。乐透并不会因为买的更多而提高单次的中奖概率;然而,单次面试的成功概率是可以通过练习与反思不断提高的。&/p&&blockquote&投简历就是为了获得面试机会,再好的mock interview也不如实战真实。能不能录取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面试积攒经验。&/blockquote&&p&这种心态在后期的Graduate Program申请时更加重要。&/p&&blockquote&最终能不能录取真的不重要。能到video interview,就可以获得练习video interview的机会;如果有幸获得Assessment Center和终面邀请,更可以积攒相应的经验。&br&&br&期待“毕其功于一役”,多半只会给自己增添烦恼。有再多offer,最终也只能选择一份工作。试得足够多,总有一份会成功。&/blockquote&&p&未想到当初体育老师一句“以考代练”,十年之后竟对我很受用。&/p&&p&&br&&/p&&h2&一家神奇的公司&/h2&&p&今年1月6日通过Careers Online申请一间公司的Junior Developer Graduate position。这家公司在LinkedIn可以找到7名员工,Twitter有80多名粉丝。神奇之处在于招聘过程中,线上测试、video interview和assessment center一应俱全。(我猜测是因为购买了招聘公司的全家桶。)&/p&&p&这家公司的线上测试系统由Talent Q提供服务。线上测试大概有三大提供商,Talent Q(Coca-Cola Amatil)、SHL(PwC和Telstra)以及Revelian(real estate和AECOM)。很惭愧,只有这么小的样本。&/p&&p&SHL最中规中矩,Revelian最像游戏,Talent Q最难。Talent Q号称resonsive test,即这轮做的好下轮会变难,这轮做的不好下轮会更简单。然而Logical Test中,全程只有两道题会做,我也没有发现它变简单。[微笑]&/p&&p&这家公司给我第一次参加one-way video interview的机会。&/p&&blockquote&What is a One-Way Interview?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help.sparkhire.com/knowledgebase/articles/49568&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help.sparkhire.com/know&/span&&span class=&invisible&&ledgebase/articles/49568&/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Spark Hire, Sonru, Montage, Vieple, HireVue等几家服务商大同小异&/blockquote&&p&准备过程依旧是朗诵behavioral questions and sample answers大法。上半身行头和现场面试一致总没错,不再赘言。结果,准备3个小时,面试一共3个问题,6分钟结束。[微笑]&/p&&p&下一轮便是第一次AC,大概内容是设计一款App。先是两个人讨论,而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接下来两个小组合并、相互折衷并汇报,之后是问答环节。最后有一项独立任务:每个人针对两个特定问题进行3分钟presentaion。&/p&&p&尽管AC之后出局,但却为以后的graduate program assessment center完成了富贵的经验积累。从“以考代练”的角度出发,这家神奇的公司提供了一次完美的练习机会。&/p&&blockquote&日后,尽量别教今天的汗白流。留低击伤你的石头,从错误里吸收。&br&——陈奕迅×黄伟文《葡萄成熟时》&/blockquote&&p&&br&&/p&&h2&申请每份工作之后,记得存档哪些文件?&/h2&&p&最开始申请工作时是非常缓慢的,平均一天能递出两份简历就很不错了,因为每一份申请都需要按照Job Description修改简历和求职信,而当时所投职业类型又非常杂乱。针对特定岗位的直投包括网页开发者、嵌入式工程师和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Graduate Program有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咨询。因此也建议大家尽量能&b&保持专注&/b&。不要像我一样,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职业发展完全取决于时下能有怎样的机遇。换言之,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p&&p&每一份递交申请之后,记得保存好相应的简历和求职信,因为Graduate Program等3个月才收到回复都是很正常的,简历和求职信可以帮助你回忆起当时是怎样夸自己的。此外,一定要记得保存&b&Job Description&/b&。很多职位过期便会下架,如果日后可以获得面试机会,这些当时保存的Job Description将是异常宝贵的参考资料。&/p&&p&如果你使用Chrome浏览器,可以很轻松地将网页通过打印保存为PDF文档。最好这些文档可以使用Google Drive保存,因为Google Drive和Gmail的全文搜索功能非常强大。&/p&&p&如果之前没有养成及时整理邮箱的习惯,为求职注册一个专用邮箱也是不错的选择。首推Gmail与Outlook,前者搜索功能强大,后者在大陆地区可以直接访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27d19adf21edb8da133_b.pn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1502& data-rawheight=&1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27d19adf21edb8da133_r.png&&&/figure&&p&knock on wood 愿好运继续!&/p&&p&最后的最后,感谢曾经与我分享知识与见解的朋友们,也感谢你能够有耐心读到这里。&/p&
说实话,挺不容易的。如果毕业之后立即回国,找工作也许不会这样难。 日递出了第一份工作申请,3个月后获得一家NASDAQ上市公司的实习机会,将近半年后收到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 offer。可是在最开始的3个月内,申请的26家公司,…
&p&2017年3月有幸获得一家NASDAQ上市公司的实习机会,5月收到了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Graduate program offer。&/p&&ol&&li&为何不在读书时实习?&/li&&li&国际生的好机会&/li&&li&被同一家公司拒绝4次是怎样的体验?&/li&&li&如何通过LinkedIn套磁获得面试机会?&/li&&li&面试时我带了哪样东西?&/li&&li&PR是否重要?&/li&&li&这段经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li&&/ol&&p&&br&&/p&&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ash=&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overcard=&p$b$38e0ceb169e649cd7e51161f&&@心有林夕&/a& 获得 5163 次赞同,15246 次收藏。&br&大概被收藏3次才能获得1次赞同,好可怜。&/p&&p&&br&&/p&&p&这篇回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另外两篇同时构思,依次写成的。&/p&&ol&&li&[实习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留学生怎么在读书期间找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实习&/a&?&/li&&li&[经验积累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留学生在本地找工作有多难&/a&?&/li&&li&[Graduate Program]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新移民找工作是一种什么感受&/a&?&/li&&li&[番外]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在澳大利亚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a&?&/li&&li&[番外]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的华人工作环境如何&/a&?&/li&&/ol&&p&本回答收录于 &a href=&https://www.zhihu.com/collection/&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 留学、工作、移民 - 收藏夹&/a&。&/p&&p&&br&&/p&&h2&为何不在读书时实习?&/h2&&p&主观来讲是能力不足及意识薄弱,客观来讲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在澳洲不好找实习。(不为成功找方法,只为失败找理由。)&/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54dc1d51d1e3e36b65c2b1506459eadc_b.pn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66& data-rawheight=&6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54dc1d51d1e3e36b65c2b1506459eadc_r.png&&&/figure&&p&一周23小时课,workshop必须出勤。极端情况一门课期中考试挂科率73.5%。100分满分,平均分35分,我得到28分。2年中一共有10次期中考试,有3次不及格的经历。尽管期末老师会有所收敛并按照心情scale,但读书时还总是提心吊胆的。&/p&&p&因为留学之前已经有雅思A类4个7,毕业时正好EOI可以60分。所以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千万不要影响学业。毕业之后先PR,同时投工作、实习、graduate program也未尝不可。&/p&&p&最终平均分H2A / Distinction,尽管没有机会全奖攻读PhD,但也能够达到很多公司的最低成绩要求。暑假在国内也做过一份有足够参与感的实习,正是这份经历让我有机会进入PwC、IRESS等公司的Assessment Center,并且最终获得另外一家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 offer。&/p&&p&&br&&/p&&h2&国际生的好机会&/h2&&p&墨尔本大学Engineering & IT学院有一门ENGR90033 Internship,可以用350小时的实习,换取25学分。&/p&&p&今年学校一共提供13家公司可供选择,其中8家接受IT/Software专业,只有4家接受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而且四家中的三家,同时接受IT/Software专业。事实上,只有Analog Devices一家需要电子工程师,其余都类似National Australia Bank: Intern – Credit Risk Model Development Team。&/p&&p&很遗憾,Master of Engineering (Electrical)有37.5学分approved elective,但如果被豁免25学分,就无缘这门课了。&/p&&p&&br&&/p&&h2&失败4次&/h2&&p&这家公司我一共申请过5次,其中前4次都失败了。其中2次直接通过公司官网申请,2次通过中介申请。尽管中介的广告中没有写明具体的客户,但是从Job Description来看,均指向同一家公司。&/p&&p&2次石沉大海,1次被官网直接拒绝,获得1次面试机会(由中介代为面试)。之后接到通知:&They have taken someone with ten-year experience on board.&。&/p&&p&这家公司招聘的岗位很特殊,以至于无论简历、求职信还是面试准备,都和其它任何面试都不同。非常感谢这家中介给我这样一次机会进行实战演练。&/p&&p&&br&&/p&&h2&LinkedIn套磁&/h2&&blockquote&套磁,北京方言,意为套近乎、搞好关系。&/blockquote&&p&今年年初在LinkedIn游荡,突然发现之前的Workshop Tutor在博士毕业后加入这家公司。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套磁。&/p&&blockquote&我是...,非常感谢你曾经在workshop环节给我full marks with bonus。&br&我去年从墨尔本大学毕业,而后取得永久居留权。&br&&br&硕士阶段,我读过XXXXXXXXX和XXXXXXXXX,毕业设计同样师从XXX教授,……&br&&br&我此前通过中介申请但是被拒绝,反馈是...&br&&br&你可以给我一些建议吗?&/blockquote&&p&一番寒暄之后,让我把简历发给她。&/p&&p&其实套磁并不只是full marks with bonus这样简单。那时刚刚学会LaTeX,所以每一份实验报告都写的非常认真。最后2份实验报告临近期末,默认并不返还,但可以发邮件联系索回。我因为太舍不得这两份报告,联络过她两次,所以才会对我有印象。&/p&&p&&br&&/p&&h2&微小建议: Bring something!&/h2&&p&一个半月后收到面试邀请。Panel Interview,三位全是博士,其中两位的工作经验比我读书的时间都要长。100% technical questions,每一个问题问到答不出来为止。&/p&&p&幸亏当时带上了workshop report以及毕业论文,否则很难讲清算法实现的每一步。此外,如果没有这些文档,我也很难记清所有细节。&/p&&p&“Bring something!”其实是一位Analog Devices Director介绍的经验。“合格的工程师应该有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撰写技术文档以及数据可视化的能力。之前的文档是最好的支撑材料。”&/p&&p&事后发现,LaTeX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在写满篇数学公式或是MATLAB Plot的报告时,Word显然不是很好的选择。&/p&&p&能看到这里的同学们大概都是工程师,再放一波小福利。如果有LaTeX基础,不妨试试moderncv模板,推荐banking style(省空间)以及Google开源字体Roboto(现代的简历不建议再用serif衬线字体)。&/p&&p&&br&&/p&&h2&PR是否重要?&/h2&&p&PR对于我而言挺重要,对于能力足够强的人并不重要。&/p&&p&前些天和朋友聊天,他说他将离开澳洲一段时间,因为485签证即将过期。我内心不理解他为什么不早点申请189签证。事实上,2016-17财年电子工程师获邀的最后5个名额(70分),就有他一份。既然没有PR也能找到工作,就不着急申请PR。&/p&&p&另外一位朋友,国内top2本科+直博,英国top2交换过1年,在欧洲做过2年postdoc。457 雇主担保,同样不需要PR。&/p&&p&因此,PR重要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p&&br&&/p&&h2&收获&/h2&&p&登陆澳洲总共2年多。之前每逢假期,恨不得第二天就回国;上学时也一直把自己保护在舒适区中,更没有在英语环境中实习、打工的经历。上一次英语考试,还是3年多前的A类雅思,实在没有动力去逼迫自己练习英语。&/p&&p&因此,这两个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英语能力的提高,尤其是&b&口语&/b&表达以及&b&听力&/b&理解。我也相信伴随着时间的积累,会更加适应英语的工作环境。&/p&&p&最开始写电子邮件,有时会给同事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非常幸运,有一位PhD经常“明知故问”地让我澄清很多细节。经过不断的激励与反馈,商务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p&&p&同时也建议正在求职的朋友们,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不妨先去做一些需要纯英语交流的志愿活动或者兼职,对求职竞争力的提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p&&p&&br&&/p&&p&今年4月在参加PwC Assessment Center & Final Interview前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段话,分享给大家作为结语。&/p&&blockquote&...并不是一件很令人自在的事情。但人总要成长,被动走出舒适区是大运气,主动走出舒适区是大勇气。这一次是运气,愿下次可以拿出勇气。&/blockquote&
2017年3月有幸获得一家NASDAQ上市公司的实习机会,5月收到了一家全球性上市公司Graduate program offer。为何不在读书时实习?国际生的好机会被同一家公司拒绝4次是怎样的体验?如何通过LinkedIn套磁获得面试机会?面试时我带了哪样东西?PR是否重要?这段…
&p&一步到位挺难的,要一点一点慢慢来。(并不算移民,不过189签证确实能让找工作简单一些。)&/p&&p&这篇回答一共有7个小节,主要讲Graduate Program。申请了哪些公司,行业是怎样分布的,又错过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公司。面对Graduate Program,心态这过去两年是如何变化的。PwC assessment center是怎样进行的。“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换一种说法就是《&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拜托别在大老板面前秀你excel用得有多6了&/a&》。“迷之自信”是面试时可以采取的一种策略,但更稳妥的做法是准备好两种应对态度:一种谦虚谨慎,另外一种自信激进,并在短时间内判断对方更能接受哪种类型。&/p&&ol&&li&基本情况&/li&&li&不要给自己设限&/li&&li&小组活动&/li&&li&“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li&&li&“迷之自信”&/li&&li&Thank you letter&/li&&li&面试的套路&/li&&/ol&&br&&p&&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ash=&38e0ceb169e649cd7e51161f& data-hovercard=&p$b$38e0ceb169e649cd7e51161f&&@心有林夕&/a& 获得 5163 次赞同,15246 次收藏。大概被收藏3次才能获得1次赞同,好可怜。&/p&&br&&p&这篇回答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另外两篇同时构思,依次写成的。&/p&&ol&&li&[实习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中国留学生怎么在读书期间找到澳大利亚当地的实习&/a&?&/li&&li&[经验积累篇]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洲留学生在本地找工作有多难&/a&?&/li&&li&[Graduate Program] &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新移民找工作是一种什么感受&/a&?&/li&&/ol&&p&本回答收录于 &a href=&https://www.zhihu.com/collection/& class=&internal&&澳大利亚 留学、工作、移民 - 收藏夹&/a&。&/p&&br&&h2&基本情况&/h2&&p&2017年一共申请11家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4家中途退出,3家第一轮后被拒,最终被1家公司录取。&/p&&p&2月19日到3月19日,递交了9家公司的申请;3月20日实习开始之后,只申请了2家。nbn和VicRoads在这里推荐给大家,弥补当时没来及申请的遗憾。(nbn据说$70k+,VicRoads官网写明$79k。)&/p&&ol&&li&[咨询] Accenture、PwC&/li&&li&[通信] Ericsson、Telstra&/li&&li&[电气] AECOM、HoneyWell&/li&&li&[软件] IMC、IRESS、realestate&/li&&li&[N/A] Coca-Cola Amatil&/li&&/ol&&p&PwC在最后一轮后被拒。&/p&&p&IRESS通过coding test和video interview获得assessment center邀请。因为年假已经用完,没能参加assessment center,而后收到拒信。&/p&&p&Accenture和Telstra在video interview后收到拒信。&/p&&p&AECOM和realestate在online test之后被拒。两者均使用revelian系统,成绩都在前20%,大概是因为简历不过关或不匹配。&/p&&p&HoneyWell在递交简历后被拒。&/p&&p&Ericsson电话面试后进入到下一轮,正在等待第二轮电话面试。&/p&&p&Coca-Cola Amatil 最开始精力充沛,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全职实习开始之后,没有精力与假期顾及悉尼的公司,递交申请之后便没再跟进。&/p&&p&IMC,同样因为在悉尼,coding test之后没再跟进。&/p&&p&如果大家对之前提到的公司列表有印象,就会发现10家公司分布于咨询、通信、电气、软件四个领域。不同领域即使要求的能力有所重叠,但也会给予不同的权重。例如,PwC在终面之后给予的反馈便是过多地关注技术细节、缺乏宏观认识。这样申请的好处是可以探索不同的可能性,代价就是精力很难专注于某个特定的领域。“洗洿泥者以水,燔腥生者用火。” 如果能够根据兴趣与专长选择职业再好不过。&/p&&br&&h2&不要给自己设限&/h2&&p&2014年7月登陆澳洲,开始在墨尔本大学读书。&/p&&p&第一年,一方面忙于适应新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埋头于书本。&/p&&p&第二年,开始关注就业信息。那时对未来的期待便是想办法进入一家本地小公司,先积累经验,再慢慢寻找更好的机会。当时只认识几位很小便来澳洲的华人同学可以有机会进入大型企业的Graduate Program。&/p&&p&2016年上半年,两位EE Master同学先后进入咨询、通讯企业Graduate Program,让我认识到中国留学生在取得PR之后,还是有机会的。当然,和她们的差距也是确实存在的,比如沟通能力(并不只是英语的差距)。&/p&&p&2016年下半年,一位EE Master同学成功进入一家咨询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另外一层关系是:我们是中学同学。他收到offer时,我和他一样高兴。既有对他的衷心祝福,也有这次成功给我带来的希望。尽管他比我英语好很多,对澳洲也更加了解,但因为7年时间都接受着相同的教育,至少我们有一些共享的特质与属性。从这一刻我才开始设想自己进入Graduate Program的可能性。&/p&&p&接下来,两位EE Master同学进入通讯、电子公司Graduate Program。她们与我的相似之处在于大家都登陆澳洲不过两三年。&/p&&p&这些事例都让我的信心更加坚定。他们可以,我多试一试应该也没有什么问题。尽管错过了2016年的机会,但还有2017等待着我。“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p&&p&信心从何而来?一方面来源于暴霜露、斩荆棘而后有的一亩三分地,另外一方面源自从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b&见贤思齐也是一种力量。&/b&基于共性寻找差距,择善而从,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p&&p&PS: 最近,墨尔本大学电子工程的一位学妹,三年本科还没有毕业,国际生,被Telstra Graduate Program录取。是不是很鼓舞人心?&/p&&br&&h2&小组活动&/h2&&p&PwC招聘流程大概是线上申请、线上测试、视频面试,然后是小组活动和终面一起进行的两天。&/p&&p&今年,PwC现场面试采用一种新模式(Career Jam),总共为期2个整天。小组讨论的议题统一为sustainable city。&/p&&p&第一天上午:候选人与公司各业务代表的直接交流,热身。第一天下午:不计分的小组讨论。&/p&&p&第二天上午:45分钟计分小组讨论、10分钟presentation、15分钟写作测试。第二天下午:两轮20分钟一对一面试。&/p&&p&这些情况候选人在参加之前就已经知晓。&/p&&p&每小组6个人,各专业都有。除我之外,一个当地人,一个在澳洲长大的阿拉伯人,一个美籍华人,一个澳籍华人、一个印尼国际生。我的英语能力,其实挺着急的。&/p&&p&sustainable city可以有很多体现,能源、教育、交通、人口等等。我能做的就是引导组员想到&b&我们的公共交通还不够好、我们的网络连接还不够稳定&/b&。最终小组决定选择交通问题作为具体的议题。其中涉及的工程问题,小组成员也会尊重工程师的意见。事实上,大家分属不同业务线,也没有太直接的竞争关系。&/p&&p&我还做了一件事就是&b&负责计时&/b&。在中国参加过管培生面试的同学们可能知道,群面开始前每个人都掏出一块怀表已经是一个老梗了,没想到在澳洲却还算好用。讨论要计时,因为要确保我们可以按时完成当前任务、及时进入下一项议程。presentation要计时,每个人一分半多,小组正好接近10分钟。因此我设计了两个手势,1分钟时一次提醒,1分半时通知演讲者需要在10秒之内完成。&/p&&p&上午的评测结束时,2位评分人都肯定了我在这点上付出的努力;事后收到的反馈也对这一点有积极的评价。至少,这也是在英语能力有限的情况下,&b&增加参与度&/b&的一种方式。&/p&&p&第一天晚上,一位中学校友给我两点建议。第一点是明天一天要“&b&迷之自信&/b&”,无论内心有多慌外表都不能慌。第二点要记得“&b&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b&”。&/p&&h2&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h2&&p&先解释第二点“见什么人 说什么话”,这一点确实有道理。PwC有比较清晰的职业发展轨迹,Associate -& Senior Associate -& Manager -& Director -& Partner。这条轨迹的重要性是什么呢?第二天有两轮20分钟的面试,两轮的面试官理论上会来自不同的级别。&b&高阶的面试官更希望了解候选人对产业趋势和商业战略的见解,初阶的面试官则更关注实施与细节。&/b&&/p&&p&“Three Job Interview Mistakes You Think You Avoided But Actually Didn’t”,知乎上也有一篇题为《&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拜托别在大老板面前秀你excel用得有多6了&/a&》的译文,讲的是同样的事情。&/p&&blockquote&The same one you heard in the first round–for instance, “What’s the biggest asset you think you can you bring to the position?”–may call for a much different answer.
毕竟老板是站在更高层面看事情的。比如这个问题,如果你能向老板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很有工作、生活热情的90后,那老板可能会联想到你能给团队带来鲶鱼效应,从而认可你对公司的价值;但如果你跟大老板说你的某个技能,除非他最近真的很关心这个,否则多数情况也只能让他“哦”一下。
If you answered that question with your technical know-how earlier on, you might want to use it later on to sell your soft skills.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tend to be bigger decision factors late in the interview process. How well you present them might determine whether you get an offer.&/blockquote&&p&这一点我在PwC确实做得不好,最终的反馈也是“过多地关注技术细节、缺乏宏观认识”。但这次犯的错,却在下一次终面时反省出梦想。&/p&&br&&p&成功被录取的那家公司,在终面之后,又临时增加一轮panel interview。&/p&&p&第一次终面主要是技术面试,除了既有的问题,就是过简历。我一般在面试时带三份纸质简历,既可以提供最新的信息,又可以给自己用作提词器。&/p&&p&第二次panel interview,基本就是说自己对这个行业有多么的热爱。碰巧国内的本科是这家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四家学术合作伙伴之一。又正巧半个月前这家公司中国区一位高管在之前实习公司所举办的会议上参加圆桌会议,讨论主题正好是我所面试的业务。因此,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情怀。&/p&&p&除了技术能力,这也是我在澳洲面试中第一次讲起学生会、校友会的经历。&b&做了什么?&/b&高中毕业后,与两位同学搭建起一个实名制的在线问答平台,帮助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选择大学。&b&效果如何?&/b&几百日活跃用户,甚至有其它中学的学生也来使用这个平台获取信息。此后几年,这个平台薪火相传,并且不断被完善。&b&收获是什么?&/b&这段经历让我相信完全有可能通过&b&技术创新&/b&创造一些&b&价值&/b&。这样讲是因为这家公司很注重innovation & value creation。&/p&&p&按照我之前的思维,肯定是想办法表达使用的技术多么多么的前沿,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又攻克了多少多少难关。幸好这一次,我没有。上周末得知,负责这个平台第三年运营的两个学弟学妹,现在分别在苹果和麦肯锡。其中一位这样描述这段经历,是不是境界又高一层?&/p&&blockquote&My high school has mad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my growth, and people here have helped me a ton in terms of thinking who I am and what I want to do. I am personally super excited to give back and better engage the alumni community.&/blockquote&&br&&h2&“迷之自信”&/h2&&p&“迷之自信”这条建议可谓“此之蜜糖 彼之砒霜”。表现得“自信”到一定程度,会让雇主觉得没有诚意,也容易因为盲目乐观而忽视一些问题。&/p&&p&最后并没有获得PwC的青睐,还是有些难过的,但offer就是拒信堆出来的。当时一篇知乎专栏:《&a h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 class=&internal&&同学,你很优秀,但我们不打算用你&/a&》,给了我很多慰藉,也分享给大家。&/p&&p&有过PwC失败的经验,在参加后来这家公司的两次终面之前,专登请教过在澳洲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朋友们。他们普遍建议要准备好两种应对态度:一种谦虚谨慎,另外一种自信激进,并在短时间内判断对方更能接受哪种类型。&/p&&p&例如“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这个问题,分别准备了“my confidence”和“my attitude towards the unknown: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两个版本,相信你能从中体会到态度的差别。&/p&&p&“迷之自信”并不是一件坏事,只不过要审时度势,择机而动。&/p&&br&&h2&Thank you letter&/h2&&p&面试当天记得发一封电子邮件表示感谢。如果没有特别想确认的事情,不要为了提问题而提问题,除非这个问题能够体现一定的思想水平,更不能在这个时候索取反馈。如果在面试中有的问题回答得并不好,而事后可以想到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并结合自身经验,这些将成为非常好的内容。此外,还可以总结面试中暴露出的知识漏洞,并且事后温故知新。这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是一个勤于学习与思考的好学生。&/p&&p&邮件标题我一般写:Thanks for your time today (from Eason)。因为每当请教他人之后,我常会讲“感谢您的时间”。不知道有没有更专业的题目?&/p&&p&不知道面试官邮箱地址怎么办?如果可以直接或间接(LinkedIn)知道面试官的全名,并且知道HR的企业邮箱地址,基本上可以确定面试官的邮箱。&/p&&p&比如HR叫Dick Smith,面试官叫Eason Chan。
HR邮箱 Dick. -& 面试官邮箱 Eason.
-& 面试官邮箱
-& 面试官邮箱 &/p&&p&此外,邮箱地址中的dot最好保留,大小写好像真的无所谓。企业邮箱有三大提供商,Google G Suite、微软 Office365 和 AWS WorkMail。旧版微软Outlook企业邮箱服务,省略dot会导致退信或统一进入某一个特定邮箱。&/p&&p&当然,有些公司雇员比较多,yikshun.eason.也不无可能。有些公司则更奇怪,名不给写全,比如yik.。这些公司就比较难猜了。&/p&&br&&h2&面试的套路&/h2&&p&面试中有很多问题,尤其是behavioral question都是套路。比如PwC问过“讲述一次与同事、组员冲突的经历”。这个问题之前在申请其他公司填写问卷时就曾经回答过。 问卷、video interview和现场面试,有很多问题及情景都是重合的,可以复用的。&/p&&p&澳洲的面试题,套路可能并不如中国深。比如有时问”讲一讲你最失败的一次经历“。你讲完之后,面试官又问“你再讲一个?”如果只准备一个故事,到这时就容易措手不及。&/p&&p&人们都喜欢这样的故事情节:一个人起初平淡无奇,不为人所看好,但是经历困难与挫折之后仍能坚持不懈,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面试官也一样。&/p&&p&最后,感谢大家愿意花时间阅读这些冗长的文字,也祝愿我们在澳洲求职、工作的康庄旅途上一帆风顺。&/p&
一步到位挺难的,要一点一点慢慢来。(并不算移民,不过189签证确实能让找工作简单一些。)这篇回答一共有7个小节,主要讲Graduate Program。申请了哪些公司,行业是怎样分布的,又错过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公司。面对Graduate Program,心态这过去两年是如何变…
&p&谢&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88c2f22c4b62c81b7404f1& data-hash=&88c2f22c4b62c81b7404f1& data-hovercard=&p$b$88c2f22c4b62c81b7404f1&&@奶爸&/a&邀,开始知乎首答。&/p&&p&1 先说结论:&b&从大概率上来说,土木行业真的没有IT行业有前途&/b&。&/p&&p&2 规矩我懂,简述个人经历:2016年从南京某尚且算土木类的专业勉强毕业,学历在知乎上撑死中流偏下吧;和大多数混子土木学生一样,我本科毕业没读研直接签了广州的一家民营施工单位,项目部工作之余闲刷知乎劝退文和PAT试题,干满3个月遂离职并转投一家广州的合资互联网公司,目前从事Linux系统下的C++算法开发。&/p&&p&今年3月份,很荣(bei)幸(po)申报了2016年(施工单位+互联网的工资总和)广东省的个人所得税:&/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db7a3a49eae57d37c60c7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db7a3a49eae57d37c60c7_r.png&&&/figure&&p&没能达到知乎平均水准,让大家见笑了,能相信我胡说八道的,欢迎阅读,评论区见。&/p&&p&3 从施工单位离职的原因,都很具有典型性,不再敷述。但在信息如此畅通的年代不论是知乎还是贴吧上,竟然还流传着诸如「施工员/设计院干几年就年入三十万」的谣言,叔能忍婶不可忍,那作为施工员/资料员和程序员都干过的过来人,再加上毕业前有过设计院实习经历的多重身份,也算有资格撰写此文供师弟和同行共同讨论了吧,文笔不佳,敬请见谅。&/p&&p&3.1 &b&程序员工作的辛苦性,绝对被夸大了&/b&&/p&&p&3.1.1 &b&你们听说的土木存在「幸存者偏差」效应&/b&&/p&&p&大多数正常的土木/水利毕业生,毕业后往往将设计院视为比施工单位更好的选择——光鲜亮丽,受人尊敬——而我差不多相反:虽说本科成绩马马虎虎,但凭借着学校在行业内人海战术的积累,私人民营设计院还是凑合能进的... ...剧本也并非如此,我大二暑假曾到过广州某民营水利设计院实习,按现在的视角来看,设计院的艰苦程度远非互联网所能想象:永无休止、毫无节制的加班,11点前下班亦并非易事,而且枯燥高频次地改图重算的痛苦程度也远不是轻描淡写就能让在校学生做几个课设有了点成就感就能体会到的,所以哥实习后发誓不要再进设计院。&/p&&p&一般来说,不论本科生进入施工单位的起薪还是时薪,都高于设计院。但其高出的薪资,我觉得是&b&施工单位的艰苦性和危险性在市场化条件下带来的合理天然溢价&/b&。打个不严密的比喻:在自由和信息通畅的条件下,项目部地处水电不通的偏远山区,要多给500块才能招到人以弥补都市感、娱乐购物环境的缺失;施工员扛标尺下基坑,彻夜不眠盯着打桩,也要多给500块来才能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之谷93版本单刷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