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多年,重回中国的夏普能锅盖头3 绝地反击击吗

夏普手机拉来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想重回中国,有机会吗?|界面新闻 · JMedia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从来不乏&挑战者&,不断有旧人、新人进入这块市场,2016年出货量达5.6亿部,2015年出货量达4.3亿部,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之下,谁都不敢小觑这片市场,就连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也逐渐开始&亲近&中国市场,相比较最初的傲慢,现在温和多了。
日前,夏普手机宣布回归中国市场,发布会上夏普更是透露,过去已开发了28款全面屏手机。为了主打中国市场,夏普手机拉来了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三大渠道来帮助其拓展营销空间。夏普离开中国市场已达三年之久,用户对夏普的品牌还停留在夏普空气净化器阶段,至于夏普手机,则是听也没有听过,毕竟光是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魅族、360手机等头部厂商的名字就大大占据了用户心智,哪里还有只在国外销售夏普手机的位置呢。
相比较诺基亚直接从产品入手,夏普手机本身还是非常&懂&中国国情的,并没有直接一开始就打产品战略,而是跟京东、中国移动终端公司、迪信通这三大重要渠道销售方开启合作战略,手机质量再好,也需要有渠道方来帮忙销售才行,更何况,现在的手机哪有所谓的绝对领先优势呢,基本上都大同小异,在绝对核心部件方面,都是采购的,而操作系统方面,该大量创新的,也基本上被挖掘干净,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彼此都越来越像了。销售渠道是能够实打实的帮助手机厂商做销量的,所以就连小米这种原先不打线下战役的厂商,也开始大肆铺设线下渠道,争取做到全渠道销售。
与国产手机的野路子不同,夏普手机并没有一开始就指着国内手机厂商猛怼,甚至连未来销量预测也没有透露,非常低调。
但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早就是一片红海,各家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包括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等销售渠道在内,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魅族、360手机等手机厂商也早就将这些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在销售渠道上,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可是要领先夏普手机好几个段位。
对于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来说,其当然希望有手机厂商能与其合作,一是夏普手机的加入,能够满足某些有需求用户的需求;二是能够借势,证明渠道的能力,从而吸引更多手机厂商将其当做主要销售渠道。
然而,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真的有这么简单吗?先不说线上渠道的京东可以无限容纳N多手机厂商,光是中国移动、迪信通,其竞争就非常激烈,其不可能将所有资源都倒给夏普手机,若没有大量补贴的情况下,很难让中国移动、迪信通对夏普手机有过多的资源倾斜。在中国移动、迪信通这两大渠道方里面,不仅手机厂商会竞争,导购员之间也会竞争,夏普凭啥能保证能够让导购员赚大钱呢?
夏普手机从未在国内手机市场里占过主导地位,三年的离开,更是让夏普手机彻底在大众视线里消失。好歹,大众对诺基亚还有情怀、还有品牌忠诚度,而夏普手机,用户只会把它当做一个从未听过的牌子,其对用户的印象就是&杂牌&、&山寨机&,品牌与销量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品牌因素在里面,如何吸引用户来购买呢?
而打品牌战役,非常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整个时间周期也非常长,夏普手机要想做好,就得花费比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们多几倍的精力才行。而对于京东来说,其&货架&当然是无限的,但京东也不傻,京东也是靠销量来赚钱的,对于京东来说,哪种品牌的手机好卖,哪种品牌的手机能够为京东带来营收和净利润才是重点,至于多一个厂商或者少一个厂商,并非绝对亮点。从开放的角度来考虑,京东肯定不会拒绝某个手机厂商的合作。
虽然夏普手机自己的屏幕可能是亮点,京东、中国移动、迪信通也会起到辅助作用,但品牌、运营、供应链等重要环节,一切都要靠夏普自己解决,夏普手机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吗?郭静的互联网圈认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夏普面临的并非是一个待开垦的&荒地&,而一个竞争超级激烈的领域的,都想来分智能手机这杯羹,可惜,僧多粥少啊,而且,马太效应也比较明显,尾部的想要向头部进军,真心不容易。
重新归来的夏普手机,是从零开始的过程,就算有着苹果、三星、华为、小米、vivo、OPPO、金立等&前辈&们的经验在此,夏普手机会少走些许弯路,但真正的硬坎儿,还得夏普手机自己跨过,难。
更多专业报道,请
0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全线重返中国,夏普能迎来一次真正的涅槃重生吗_最新报道_手机_科技频道首页_财经网 - .CN
合作登录:
全线重返中国,夏普能迎来一次真正的涅槃重生吗
来源:虎嗅网 
阔别多年、形势大改,技术犹存而风光不再的夏普真的能在富士康的助力之下,涅槃重生、绝地反击吗?
夏普的三度回归
由亏转盈、联手谷歌、建厂投资、第三次回归中国市场,这一系列的消息似乎令卖身富士康的夏普隐隐有了些绝地重生的意味。
而去年这个时候,郭台铭并购夏普的举动还带着固执己见的决然,如今的面貌虽然不能说&鸿夏恋&已经修成正果,但重组后颇为顺利的业务运行,起码可以说明富士康给夏普重归市场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当然,这里所说的重生不单单指制造层面,更多地是涵盖了品牌从没落到新生的过程,而后者正是富士康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不过阔别多年、形势大改,技术犹存而风光不再的夏普真的能在富士康的助力之下,涅槃重生、绝地反击吗?这背后恐怕不止有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是消费市场对一个衰落的日系家电品牌的质疑。
夏普或将由亏转盈,但质疑未平
夏普业绩普遍回转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据相关报道,在3月31日结束的上一财年内,夏普公司的亏损额大约为250亿日元,低于富士康之前预期的亏损额271亿日元。而且与亿日元的巨额亏损相比,在一年之内将亏损数目缩减为其十分之一,这足以说明夏普目前的业绩已经大为改善。
除此之外,去年10-12月份的单季盈利更是给夏普摆脱常年亏损提供了充足的可能性,也正是基于业务好转的前提,夏普预计2017财年营业利润增至900亿日元、同比增长44%,由此可能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盈利达到590亿日元。由以上数据预测可以看出,夏普对未来几年的规划表现得颇为自信,也预示了其回归市场的勃勃野心。
只是这毕竟是建立在主观臆想之上,实际上市场对夏普的营收能力一直以来抱有质疑态度,一面是因为这个老牌巨头企业连年亏损才导致卖身富士康,这件事本身已经说明夏普积重难返、盈利能力有待商榷。另一面夏普目前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缩减巨额亏损甚至是接近盈利,主要在于鸿海入主后的一系列整改,简单来讲就是开源节流,而目前从多方面来看节流更像是关键因素,这就导致市场对其未来的营收能力仍持有怀疑态度。
去年夏普预期实现三年来首度盈利400亿日元的消息一出,其股价达到并购以来的历史新高。但是这种情形反而不被欧美媒体看好,瑞士信贷曾给出的预估显示,夏普股价的合理位置在120日元,这暗示出当时有30%的虚高成分。而这种观点背后的理由就是它们认为夏普的盈利来自压缩运营成本,而非营收的拉动。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讲。鸿海并购夏普后,止损就成了当务之急,而植入鸿海式的控制成本方法显然是最快捷的途径,因此在人员精减、规模采购、严控费用等方面,鸿海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改革。
比如在人员方面,大规模裁员致使员工总数比顶峰时减少20%以上,大大缩减了固定成本;运营上,尽量削减没必要和不着急的支出,而且针对低迷的北美电视业务直接决定退出,有效减少海外市场的投资。
最关键的是,在整体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方面,将鸿海的基因贯穿到夏普制造的全过程,例如针对光伏电池板的硅材料,变更了此前一直以高于市场价采购的长期合约,为夏普带来约100亿日元的收益改善效果。再者日系企业对于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控制,一直以严苛谨慎闻名,这同时也导致低效的状况长期难以改善,而借鉴富士康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相比控制成本的效果显著,夏普在开源方面基本上处在重启的初级阶段。手机业务和电视业务刚刚返回中国市场不久,外部环境和行业竞争的现状蕴藏了无限风险,品牌重塑将面临太多阻碍。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布局面板线上,新投入的工厂还在建设之中,OLED面板也仅仅是取得些许进展,三星这座大山将持续挡在市场开拓的路上。
总而言之,夏普如今并未展现出极为强劲的营收能力,由亏转盈更多的建立在控制成本上,市场的质疑也在所难免。不过这是起点时期的必然结果,未来几年的业务回归才是步入正轨的时刻。
伺机而动,中国会是夏普的重生之地?
中国现在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重中之重的必争之地,夏普代表的日系电子巨头尤为如此,而且这种紧迫程度已经上升为切关基本生存的地步,这从其近期对市场的重新布局就可以看出。
一方面,夏普曾表示2018年将彻底退出日本国内液晶电视生产业务,专注于开发、试制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可谓是直接宣告了在本国市场的&死亡&,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海外市场将是夏普电视业务唯一的救命稻草;另一方面,夏普去年年底决定斥资104亿日元收取SUMC 56.7%股权,原因在于SUMC持有夏普旧波兰工厂,所以并购欧洲电视品牌这一举动,无疑是重返欧洲电视市场的信号。
相比前两者,夏普重返我国市场的举动则更为高调,无论是就手机业务还是液晶电视来讲。富士康并购夏普后不久便着手重振电视业务,借助其制造和渠道优势在去年的销售旺季中,获得了高出预期的业绩,甚至在整个电视行业普遍下滑的趋势之中,实现了唯一的逆势生长。
与此同时,夏普在热烈宣布由亏转盈的好消息之余,趁势公布了手机第三次回归我国市场的相关计划,并透露了与京东、中国移动和迪信通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且不论这些重返市场之举最后能否获得成功,单从布局来看,已经说明我国市场就是夏普能否获得真正重生的关键钥匙。
而且不得不承认,夏普业务重返的时机和策略选择得尤为恰当,这也是其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预见盈利的因素之一。以液晶电视为例,面板市场在去年下半年的供不应求,可谓是给了夏普回归我国电视行业的一大机遇,因此在国内各大品牌相继上涨的情况下,夏普甚至不惜改变以往的高档定位,以价格优势俘获了大批消费者。
如果说面板成本的上涨带着些许运气的成分,那么目前国内电视行业的变化更像是夏普等待许久的时机。原因在于,风光尽现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在成本上升和企业自身困境的情境下显现出些许颓势。比如乐视这一借助内容服务开启互联网电视格局的先启者,如今身陷企业危机,而小米受智能手机业务下滑的连带影响,也使得品牌形象受损不少。尽管其中更多的是受间接因素作用,但互联网电视品牌形势不容乐观毕竟是客观事实,这也令技术流企业再次彰显竞争优势,而夏普恰恰还保持着&液晶之父&的名号。
总而言之,电视行业的竞争焦点或许正在回归于产品质量,这对夏普来讲无疑是有利形势。当然危险与机遇并存是我国市场的鲜明特点,排除宏观的市场环境,海量且强大的竞争对手绝对是夏普最大的阻碍。最重要的是这些品牌根植于本土,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忠诚度,远不是一个数度退出、品牌败落的日系企业可以比拟,因此即使是背靠富士康,重塑夏普的品牌绝非易事。
技术能重塑夏普的品牌吗?
品牌没落而核心技术犹存,是一众日系电子产品巨头的真实写照,夏普尤为幸运的是在其品牌还没有彻底毁掉之前,搭上了富士康的大船,但是这依然没能解决这类公司面临的关键问题:积重难返的百年企业落后于行业潮流、市场渐趋流失,这种情况下还能靠仅存的技术优势重塑品牌、重回主流吗?这点也正是夏普能否在国内强敌环绕的环境下立足的关键。
情况当然是不容乐观,毕竟纵观往返于中国市场的海外企业可以发现,从退出到回归,中途的市场变化太快,尤其是我国企业的崛起速度令很多外来公司叹为观止,以至于能够成功返回我国主流市场的少之又少。
再者对夏普而言,富士康本身从制造商走向品牌商的过程,就已经将夏普纳入目标体系,所带来的不仅是双方发展方向的重合,同时也要承载了来自富士康的压力。总而言之夏普唯一能依靠就是其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只是能否换回品牌还要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
夏普的先进技术集中体现在面板制造,而面板制造涉及其手机、电视和面板供应三方面业务,三者都是富士康重启夏普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针对近期才宣布回归中国的夏普手机,显然可以预测,单凭全面屏的特性应该说难以撼动国内市场,一方面是因为以小米去年全面屏手机的尝试为借鉴,其实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毕竟全面屏手机并没有拯救陷入冰火两重天的小米。另一方面,国内手机市场饱和、各大品牌厮杀不休的状态已经维持多年,基本上很难再有一个日系品牌的立足之地。即使退一万步讲,全面屏有可能成为一时的潮流,夏普也只能成为小众品牌,这主要因为夏普的手机品牌在国内市场已经没有多少认可度。
相比手机而言,富士康重点扶持的电视业务和面板供应更具有发展前景和价值,尤其是在加入富士康的成本控制体系和渠道优势之后,夏普的技术能力在弥补了这些缺陷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形成壁垒进而重塑品牌的。而且重点是夏普当初被认为超前的技术,在液晶电视市场现在的某些发展趋势推动下,有可能会顺应时机地发挥最大效用。
据群智咨询相关数据显示,49英寸、55英寸和65英寸等市场主流大尺寸面板出货增长显著,其中55英寸占比提升到12.4%,65英寸占比提升到3%。而且2016年全球液晶电视面板的平均尺寸已经达到了42.7英寸,较去年增长2.1英寸。由此可见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终端消费市场会引导电视市场持续大尺寸化。另外市场调查机构HIS Markit曾表示,8K电视液晶显示屏将在今年投入生产,预计2020年将会增加到262万。
8K影像、大尺寸化趋势无异于正中夏普的核心技术,尤其是这种优势还体现在时间上的抢得先机。据悉,目前全球唯一一条批量生产的液晶面板10代线,正是鸿海和夏普的堺工厂,按照最高效的生产效率来计算,该工厂可以年供应700万片的57英寸液晶面板或者500万片65英寸液晶面板。换句话说,在2018年之前只有鸿海夏普堺工厂一家能够实现稳定供应。
再者,不容忽视的是,在设备的规模、规格和成品技术方面,夏普10代线曾经创造了液晶面板制造史上的一个奇迹,只是因为当初技术超前于主流市场,才导致这一优势迟迟不能发挥效用,而现在种种趋势或许预示着夏普等待的时机已经到来。由此可见,如果说超大屏电视将会成为下一个消费需求,那么夏普的起点应该是高于国内的其他品牌商或制造商,也就是说夏普有可能在超大屏市场重塑自己的品牌。
当然,夏普还要面临我国面板厂的压制,毕竟10代线战场已经暗流汹涌,国内制造商显然更了解本土市场,更何况在这之上还有领先市场的韩国品牌。另外,夏普现在在我国拓展市场,走的是与原先不同的低价路线,这是否会给未来主攻大屏的高档定位带来负面影响?毕竟重塑品牌要预防消费者先入为主的意识。
一个企业或品牌从没落到重生,非经分筋错骨之痛实难重振旗鼓,夏普也是如此,现在只能看它仅剩的技术实力和富士康的外部助力,能否为其创造新的生存根基,总言之,道阻且长。
编辑:zhaoxiaofei
财经网微评论(人参与)
说说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条)
站在资本风口,如何飞得更高是每个公司的梦想。在当下的政策寒流中,如何走得更远是每个互联网中介公司面临的新课题。
生鲜电商领域最早的试水者沱沱工社换帅一事再一次搅动生鲜电商一池春水。这片深不见底的池水下面,是创业者对它又爱又恨的复杂情绪。在这个被视为下一个千亿级的电商市场中,不断传出的倒闭消息时刻拷问着每一位从业者:怎样才能玩转生鲜电商?
不少苹果用户最近几周在苹果官网论坛和各大社交网站投诉称,他们在iPhone上安装了最新iOS升级后,手机耗电速度明显比平时快了。
9月18日,中国最大的零售商京东和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在京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在精准营销、内容变现、数据共享、绿色物流、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展开深度合作,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高品质的购物需求。
进入9月,随着众多手机新品发布,3C市场火药味渐浓,京东和小米联袂打造的921超级品牌日开启在即。
从今日起,中国电信将再次大幅下调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漫游流量资费,同时开通覆盖绝大部分出访量的106个国家和地区的4G漫游服务。
奇虎360认为用户在搜狗搜索中输入“360省电王”时,下载链接指向搜狗手机助手。
7月31日,Qualcomm Incorporated(NASDAQ: QCOM)与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宣布达成了新的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按照协议条款,Qualcomm授予OPPO开发、制造和销售3G(WCDMA及CDMA2000)和4G LTE(包括 “三模” GSM、TD-SCDMA和LTE-TDD)终端的付费专利许可。OPPO应支付的专利费用与Qualcomm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所提交的整改措施条款相一致。
今日头条今日宣布战略投资国内知名图片库东方IC,投资案完成后,东方IC仍将继续保持独立运作。今日头条方面并未对外公布具体交易细节,不过有消息称该投资为控股级投资。
面临不确定性,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07号 京ICP备号-1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全面屏手机,“降价游戏”,夏普能玩赢中国市场么?
  自去年8月富士康入主夏普后,夏普的每一个市场动作备受国内市场关注。
  8月8日,夏普手机发布新品全面屏手机“AQUOS S2”,引起市场关注。这是夏普手机第三次试图进入中国市场,而前两次均以失败告终。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夏普手机全球CEO罗忠生称“此次是正式回归中国市场”。此次回华,夏普手机的重要合作伙伴为京东。
  由亏转盈、联手谷歌、建厂投资、第三次回归中国市场,这一系列的消息似乎令卖身富士康的夏普隐隐有了些绝地重生的意味。
  不过阔别多年、形势大改,技术犹存而风光不再的夏普真的能在富士康的助力之下,涅槃重生、绝地反击吗?这背后恐怕不止有如狼似虎的竞争对手,更多的是消费市场对一个衰落的日系家电品牌的质疑。
  低价换市场,夏普遭遇低端化质疑
  在夏普电视官网可以发现,目前主推的17款产品中,万元以上的只有2款产品,其中有8款价格都在4800元以下。在平常的促销当中,夏普更是频频打出“买70英寸送60英寸”等活动,相当于打六折。
大家都在看
正在加载中...阅读正文 :
郭台铭发话:希望夏普重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编辑:徐欢
日消息,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商界江湖,更是如此,随着日系品牌的没落,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夏普品牌也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然而,随着&鸿夏恋&的修成正果,日本夏普大有重整河山之意,根据夏普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夏普第三财季业绩从上半年同期的亏损247亿日元转为净盈利42亿日元,这也成为夏普两年多来首次盈利。
不得不说,背靠着鸿海这颗参天大树,日本夏普终于有了新的生机,但在大老板郭台铭看来,夏普仍然身负重任。近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对夏普的强大信心,郭台铭表示:&我们的供应链非常强大,希望夏普重回世界第一的宝座&。
从重回夏普总部大楼、拿回北美市场、联手夏普扩大面板产能,再到近期进军医疗保健行业,都可以看出富士康正在有条不紊的布局夏普的产业链发展。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夏普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据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选择把夏普品牌的重心放在中国市场,通过线下市场以及天猫渠道等重新闯入彩电市场,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彩电市场主要是中国品牌和韩系品牌的较量,重新杀入的夏普品牌并不具备优势,这也不禁让人怀疑,夏普能否完成之前制定的2018年销售1000万台液晶的目标。
另外,我们都知道价格是把控市场的敏感神经,借助富士康成熟的生产制造功力,富士康将自己的制造专长和夏普所掌握的核心技术相结合,但这样势必会导致夏普会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中低端产品中,说实话,性价比的市场战略着实能在很大程度上打开市场,但这样一来则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率就会被迫压低。
不得不说,郭董的雄心壮志固然值得钦佩,但夏普仍面临着品牌推广存在欠缺、价格不够鲜明以及内容不够专业等弊端,这也就是说,短期时间内夏普还需&打扫自家庭院&,切勿急功近。
精彩科技视频
厂商投稿 产品评测/网站合作/010-84383 友情链接:029- 京公网安备55号
Copyright@
驱动中国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夏普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