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国家新能源车推广目录录需要支持的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复习参考题(选择题),能源管理师考试复习题,能源管理 节能控制,节能技术和能源管理,毛概复习资料选择题,马哲复习资料选择题,马原选择题复习资料,金融学复习题选择题,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理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节能法制与能源管理基础复习参考题(选择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能源法答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能源法答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七十七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布,自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工业节能
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五节 公共机构节能
第六节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章 激励措施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
第三条 本法所称节约能源(以下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第四条 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编制和实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年度节能计划。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节能工作。
第六条 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向国务院报告节能目标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七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第八条 国家鼓励、支持节能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进步。
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依法履行节能义务,有权检举浪费能源的行为。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第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主管全国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节能监督管理工作,并接受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节能管理
第十一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部署、协调、监督、检查、推动节能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节能法律、法规和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用能行为。
履行节能监督管理职责不得向监督管理对象收取费用。
第十三条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有关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节能标准体系。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和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地方节能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发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依法负责项目审批或者核准的机关不得批准或者核准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已经建成的,不得投入生产、使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的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第十七条 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生产工艺。
第十八条 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列入国家能源效率标识管理产品目录的用能产品标注能源效率标识,在产品包装物上或者说明书中予以说明,并按照规定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共同授权的机构备案。
生产者和进口商应当对其标注的能源效率标识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负责。禁止销售应当标注而未标注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
禁止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
第二十条 用能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节能产品认证的规定,向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从事节能产品认证的机构提出节能产品认证申请;经认证合格后,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可以在用能产品或者其包装物上使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禁止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完善能源统计指标体系,改进和规范能源统计方法,确保能源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国务院统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和节能情况等信息。
第二十二条 国家鼓励节能服务机构的发展,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
国家支持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知识宣传和节能技术培训,提供节能信息、节能示范和其他公益性节能服务。
第二十三条 国家鼓励行业协会在行业节能规划、节能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节能技术推广、能源消费统计、节能宣传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章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十四条 用能单位应当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第二十五条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十六条 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第二十七条 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第二十八条 能源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向本单位职工无偿提供能源。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
第二节 工业节能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
第三十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第三十一条 国家鼓励工业企业采用高效、节能的电动机、锅炉、窑炉、风机、泵类等设备,采用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洁净煤以及先进的用能监测和控制等技术。
第三十二条 电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发电调度管理的规定,安排清洁、高效和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以及其他符合资源综合利用规定的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上网电价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三十三条 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煤发电机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煤热电机组。
第三节 建筑节能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节能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节能规划。建筑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第三十五条 建筑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工程,建设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开工建设;已经开工建设的,应当责令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已经建成的,不得销售或者使用。
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在建建筑工程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在房屋买卖合同、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中载明,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三十七条 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温度控制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制定。
第三十八条 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节约用电管理,严格控制公用设施和大型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
第四十条 国家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第四节 交通运输节能
第四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的节能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分别制定相关领域的节能规划。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指导、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和有效衔接,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建设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鼓励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引导道路、水路、航空运输企业提高运输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四十五条 国家鼓励开发、生产、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船舶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实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的报废、更新制度。
国家鼓励开发和推广应用交通运输工具使用的清洁燃料、石油替代燃料。
第四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不得用于营运。
国务院有关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的监督管理。
第五节 公共机构节能
第四十七条 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法所称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第四十八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本级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
第四十九条 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制定本级公共机构的能源消耗定额,财政部门根据该定额制定能源消耗支出标准。
第五十条 公共机构应当加强本单位用能系统管理,保证用能系统的运行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公共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能源审计,并根据能源审计结果采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五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应当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禁止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
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六节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
第五十二条 国家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管理。
下列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利用状况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内容。
第五十四条 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报送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进行审查。对节能管理制度不健全、节能措施不落实、能源利用效率低的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应当开展现场调查,组织实施用能设备能源效率检测,责令实施能源审计,并提出书面整改要求,限期整改。
第五十五条 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能源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单位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组织编写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本单位节能工作的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能源管理负责人应当接受节能培训。
第四章 节能技术进步
第五十六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第五十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节能技术应用研究,制定节能标准,开发节能共性和关键技术,促进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第五十八条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推广目录,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重大节能科研项目、节能示范项目、重点节能工程。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的原则,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工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推广应用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支持、推广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运等方面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鼓励更新和淘汰高耗能的农业机械和渔业船舶。
国家鼓励、支持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按照科学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发展小型水力发电,推广节能型的农村住宅和炉灶等,鼓励利用非耕地种植能源植物,大力发展薪炭林等能源林。
第五章 激励措施
第六十条 中央财政和省级地方财政安排节能专项资金,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
第六十一条 国家对生产、使用列入本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的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国家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第六十二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税收政策,健全能源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及其开采利用水平的提高。
第六十三条 国家运用税收等政策,鼓励先进节能技术、设备的进口,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的出口。
第六十四条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应当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设备。
第六十五条 国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节能项目的信贷支持,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产品生产以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
国家推动和引导社会有关方面加大对节能的资金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第六十六条 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
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
国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第六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在节能管理、节能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中有显著成绩以及检举严重浪费能源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八条 负责审批或者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机关违反本法规定,对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予以批准或者核准建设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开工建设不符合强制性节能标准的项目或者将该项目投入生产、使用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止生产、使用,限期改造;不能改造或者逾期不改造的生产性项目,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关闭。
第六十九条 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使用伪造的节能产品认证标志或者冒用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条 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停止生产、进口、销售,没收违法生产、进口、销售的用能产品、设备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一条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使用,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情节严重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二条 生产单位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用能,情节严重,经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没有达到治理要求的,可以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提出意见,报请本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关闭。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标注能源效率标识而未标注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法规定,未办理能源效率标识备案,或者使用的能源效率标识不符合规定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伪造、冒用能源效率标识或者利用能源效率标识进行虚假宣传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第七十四条 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五条 瞒报、伪造、篡改能源统计资料或者编造虚假能源统计数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六条 从事节能咨询、设计、评估、检测、审计、认证等服务的机构提供虚假信息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无偿向本单位职工提供能源或者对能源消费实行包费制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八条 电网企业未按照本法规定安排符合规定的热电联产和利用余热余压发电的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上网电价规定的,由国家电力监管机构责令改正;造成发电企业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十九条 建设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违反建筑节能标准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十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在销售房屋时未向购买人明示所售房屋的节能措施、保温工程保修期等信息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以上信息作虚假宣传的,由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一条 公共机构采购用能产品、设备,未优先采购列入节能产品、设备政府采购名录中的产品、设备,或者采购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的,由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八十二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或者报告内容不实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三条 重点用能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落实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整改要求或者整改没有达到要求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四条 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本法规定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六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节能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八十七条 本法自日起施行。
&&黔ICP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 &&
当前位置: >
模拟练习题
CCAA能源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选择题复习题
&&&&&&来源:国家注册审核员网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中。每题1分,共40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每题4个选项 只能有1个正确答案
1.最高管理者应对支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予以落实。以下哪个不属于承诺范围?& (D)& 考点:标准4.2.1 h)
A. 在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B. 确立能源方针,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
C. 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适宜资源;&& D. 组织制订能源规划。
2.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可以使组织 (D)。 考点:标准引言
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 降低能源消耗;
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 以上都是。
3. 以下哪些不属于能源绩效监视、测量与分析的内容 (C)。考点:标准4.6.1 b)
A. 能源绩效参数;&&&&&&&&&&&&&&&&&&& B. 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
C. 与能源使用相关的变量;&&&&&&&&&&& D. 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评审的输出。
4. 某钢厂在新建真空精炼设施时,原计划使用蒸汽真空泵,后来,经过对投资、运行成本、能源供应等方面的比较、讨论,最终决定采用机械真空泵。这一过程是GB/T第(D)条的要求。考点:标准4.5.6
A. 4.4.2;&&&&&&&&&&&&&&&&&&&&&&&&&&&& B. 4.4.3;
C. 4.5.5;&&&&&&&&&&&&&&&&&&&&&&&&&&&& D. 4.5.6。
5. GB/T第4.4.2条款中,识别法律法规的目的是(A)。考点:标准4.4.2
A. 贯彻实施;&&&&&&&&&&&&&&&&&&& B. 建立基准;
C. 评价目标和指标;&&&&&&&&&&&&& D. 合规性评价。
6. GB/T第4.4.3条款,能源评审内容不包括(C)。考点:标准4.4.3
A. 识别当前的能源种类和来源;&&&&&&& B. 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消耗水平;
C. 识别影响所有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D. 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7. 某厂通过设备点检,发现一个蒸汽阀门存在泄漏,厂里安排进行了检修,现在已经不泄漏了。这是在进行(A)。 考点:术语3.3和3.4
A. 纠正;&&&&&&&&&&&&& B. 纠正措施;
C. 预防措施;&&&&&&&&& D. 以上都不是。
8. 建立、实施能源管理实施方案的目的是(B)。考点:标准4.4.6
A. 明确职责、权限;&&&&&&&&&&&&&&& B. 实现组织的能源目标、指标;
C. 验证能源绩效改进的方法;&&&&&&& D. 明确时间进度安排。
9. 在审核时,审核员发现公司没有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列入体系使用的法律法规范围。这一行为不符合GB/T第(A)条的要求。考点:标准4.4.2
A. 4.4.2;&&&&&&&&&&&&&&&&& B. 4.5.3;
C. 4.5.4.2f);&&&&&&&&&&&&&& D. 4.6.2。
10. 企业在进行能源管理体系策划时,以下(B)不是必须的。考点:标准4.4.1
&&& A.策划结果形成文件&&&&&&&&&&&&& B.选择专业的咨询机构&&&
C.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 D.应包含能源评审要求
11. 标准要求组织应确保(B)的人员具有基于相应教育、培训、技能或经验所具备的能力。
考点:标准4.5.2
A.与主要能源管理相关;&&&&&&&&&&&& B.与主要能源使用相关;
C.需要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D.所有在组织内工作;
12. 能源目标和指标的建立应(A)& 考点:标准4.4.6
A.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 B.在相关职能、层次、过程或设施层面建立相同的目标指标;
C.在评审时尽可能使用最高标准;&& D.尽可能留出一定富余量以避免出现不符合。
13. 组织应建立一个(D)的内部沟通机制。考点:标准4.5.3
A.关于能源检查、能源考核;&&&&& B.与国际著名企业相同;
C.与政府主管部门开展与能源方针、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绩效有关;
D.任何为组织工作或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都能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
14. 标准4.5.4.2条款,文件控制的要求不包括(D) 考点:标准4.5.4.2
A.必要时对现有文件定期评审和更新,并在发布前确认文件适用性;
B.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作出标识;
C.过期文件如需保留,应做出适当的标识;
D.非受控文件只用于企业内部管理,不作为证据提供给审核员。
15. 标准提出在适当时(A)应纳入新、改、扩建项目的规范、设计和采购活动中。
考点:标准4.5.6
A.能源绩效评价的结果;&&&&&& B.能源因素辨识结果;
C.能源管理方案;&&&&&&&&&&&& D.运行控制要求。
16. 在购买对能源绩效有重大影响的能源服务、产品和设备时,(A)。考点:标准4.5.7
A.应按相关准则评估其对能源绩效的影响;
B.必须经过能源管理者代表批准;
C.必须制定文件化的采购规范;
D.必须制定并执行进厂检验规范。
17. GB/T23331不适用以下哪种组织?(C) 考点:标准引言
A.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符合GB/T23331要求的组织;
B.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以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组织;
C.对能源绩效水平提出绝对要求的组织;
D.寻求外部组织对其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认证的组织。
18. 标准4.5.6 &设计&对应下列哪项法律法规的要求?(C) 考点:标准4.5.6
A. 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B. 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C.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D. 清洁生产促进法
19. 以下哪项属于强制性的外部交流?(A)考点:标准4.5.3
A. 统计局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报送年度用能情况统计表
B. 网站上宣传能源方针
C. 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描述能源节约情况
D. 宣传获得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20. 在审核时,审核员发现公司没有把《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列入体系使用的法律法规范围。这一行为不符合GB/T第(A)条的要求。 考点:标准4.4.2
A. 4.4.2;&&&& B. 4.5.3;&&&& C. 4.5.4.2 f);&&&&& D. 4.6.2。
21.有关能源效率,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D)。& 考点:标准3.8
A. 是输出的能源与输入的能源之比;
B. 是理论运行的能源量与实际运行的能源量之比;
C. 包括能源转换效率;
D. 计算能源效率时,仅考虑输入与输出的能源数量,不必考虑能源质量。
22. 能源绩效参数是指:(C)& 考点:标准3.13
A.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B. 由能源目标产生,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可量化的绩效要求;
C.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D.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23. 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不包括:(D)&&& 考点:标准4.2.2
A.确保按照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指定相关人员,并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C.提高全员对能源方针和目标的认识;
D.实施管理评审。
24. 标准中的下列哪些条款,均提到了能源绩效参数(B) (考点:标准)
A. 4.4.3、4.4.4、4.4.5、4.4.6;&&&& B. 4.2.1、4.4.4、4.4.5、4.6.1、4.7.2、4.7.3;&&&&
C. 4.4.4、4.4.5、4.5.5、4.6.1;&&&& D. 4.2.1、4.4.4、4.4.5、4.5.6、4.7.2、4.7.3;。
25.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C)(考点:万家节能低碳方案)
A、 20%,17%;&& B、 17%,16%;&&& C、 16%,17%;&&& D、 17%,20% ;
26. 万家企业范围是以哪一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为界定标准。(B) (考点:万家节能低碳方案)
A、2009&&&&&& B、 2010&&&&& C、2011&&&&&& D、 2012
27. &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实现节约能源(D)吨标准煤。(考点:万家节能低碳方案)
A、 3.0亿&&&&& B、 3.0千万&&&&&&& C、2.5千万&&&& D、2.5亿&
28.认证机构暂停获证客户的认证资格,一般情况下暂停期限不超过:(C) (考点:CNAS-CC01)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29. 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按照(B)的有关规定进行。(考点:GB/T 5.2)
A、GB/T2588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 B、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C、GB/T 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导则; D、GB/T 13234-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
30. 企业能量平衡报告可以不包括:(C)(考点:出自GB/T& 7)
A、企业能量平衡表&&&&&& B、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与构成
C、企业能流图&&&&&&&&&& D、企业内余能资源量、余能资源率和余能资源利用情况&
31. 在用能设备能量平衡计算中二次能源的能量按(D)计算。(考点:GB/T& 5.3)
A、等价值&&&& B、发热量&&&& C、热焓&&&& D、当量值
32.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B),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投入及其合理利润。(考点:
GB/T && 3.1)
A、节能量&&& B、节能目标&&& C、节能效益&&& D、碳排放量
33.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测试和验证方案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中不包括(D) (考点:出自 GB/T & 4.5)
A、准确性&&&&& B、完整性&&&&&& C、透明性&&&&& D、公正性
34. (统计报告期单位产品能耗 - 基期单位产品能耗)&基期单位产品能耗,所得结果为(C)(考点: GB/T & 6.1)
A、产值节能量 B、产值节能率& C、产品节能率&& D、产品节能量
35. 所称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版)
A、杜绝浪费&&&&& B、源头削减污染&&&& C、节约能源&&&&& D、末端治理
36. 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A)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版)。
A、限期淘汰制度& B 、停业整顿制度& C、加收排污费制度& D、勒令停产制度
37.下列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 考点:GB/T
A. 蒸汽&&&&&& B. 天然气&&&&&& C. 生物质能&&&&&& D. 太阳能
38.对企业,综合能耗是指统计报告期内,(B)的综合能耗总和。考点:GB/T
A. 生产和生活系统&&&&&&&&&&& B. 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附属生产系统
C. 主要生产系统&&&&&&&&&&&&& D. 主要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
39. 生产过程中耗能高的产品的生产单位,应当执行(C) 考点:节能法 第16条
A. 设备能源效率标准&&&&&&&&&&& B. 节能产品标准
C. 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D. 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
40. 审核报告最终由(C)正式发布。 考点:CC01 9.1.10
A.审核组长&&&&&&&&&&&&&&&&&&& B.审核组经充分讨论后
C.认证机构&&&&&&&&&&&&&&&&&&& D.认证机构技术委员会
1.GB/T 与GB/T 相比增加了术语:(A)术语与定义3.1
C.能源基准
D.能源因素
2. GB/T 与GB/T 相比增加了术语:(C)术语与定义3.27
A.&&& 重点用能设备
B.&&& 能源绩效
C.&&& 主要能源使用
D.&&& 能源管理标杆
3. GB/T 与GB/T 相比修改了术语:(C)术语与定义3.6
A.&&& 能源消耗
B.&&& 重点用能设备
C.&&& 能源基准
D.&&& 主要能源使用
4. 能源管理过程中PDCA中的&C&可以理解为:(D)引言
A.&&& 实施能源评审
B.&&& 履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C.&&& 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D.&&& 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5. 对能源基准的理解错误的是:(B)& 术语与定义3.6
A.&&& 反映的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
B.&&& 定量或不定量
C.&&& 采用影响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来规范
D.&&& 用作能源绩效改进方案实施前后的参照来计算节能量
6. 能源消耗的含意是:(A)& 术语与定义3.7
A.&&& 使用能源的量
B.&&&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C.&&& 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D.&&& 使用能源的方式
7. 能源绩效参数的含意是:(B)术语与定义3.12
A.&&& 使用能源的量
B.&&&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C.&&& 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D.&&& 使用能源的方式
8. 能源服务的含意是:(C)术语与定义3.15
A.&&& 使用能源的量
B.&&&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C.&&& 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D.&&& 使用能源的方式
9. 能源使用的含意是:(D)术语与定义3.18
A.&&& 使用能源的量
B.&&& 由组织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C.&&& 与能源供应、能源利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
D.&&& 使用能源的方式和种类
10. (& )负责确定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和边界(A) 4.2.1
A.&&& 最高管理者
B.&&& 管理者代表
C.&&& 当地政府
D.&&& 以上都对
11. (& )负责确保建立能源目标、指标(A)& 4.2.1
A.&&& 最高管理者
B.&&& 管理者代表
C.&&& 当地政府
D.&&& 以上都对
12. (& )负责确保能源绩效参数适用于本组织(A)& 4.2.1
A.&&& 最高管理者
B.&&& 管理者代表
C.&&& 能源管理部门
D.&&& 以上都对
13. 管理者代表应:(B) 4.2.2
A.&&& 在组织内部传达能源管理的重要性
B.&&& 具有相应技术和能力
C.&&& 批准组建能源管理团队
D.&&& 提供能源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14. 管理者代表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其职责权限应包括:(D)4.2.2
A.&&& 确保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
B.&&& 指定由相应的管理层授权的人员,与其共同开展能源管理活动
C.&&& 制定确保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和运行的准则和方法
D.&&& 以上都对
15. 能源方针应:(C) 4.3
A.&&& 指导能源参数的建立
B.&&& 为能源评审提供框架
C.&&& 支持高效产品和服务的采购
D.&&& 在管理评审后进行更新
16. 组织在实施能源评审时:(C)& 4.4.3
A.&&& 能源评审的方法学不一定形成文件
B.&&& 能源评审的准则不一定形成文件
C.&&& 应评价过去和现在能源使用情况
D.&&&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识别能源使用的所有区域
17. 为确保组织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用于能源管理活动中,组织应:(D) 4.4.2
A.&&& 形成获取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的准则
B.&&& 形成获取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件化的方法
C.&&& 在管理评审前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D.&&& 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时考虑能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8.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组织在实施能源评审时应:(D)4.4.3
A.&&& 识别所有能源使用的区域
B.&&& 在能源使用区域内,识别所有对能源使用有影响的设备
C.&&& 在能源使用区域内,确定与能源使用相关的过程
D.&&& 在主要能源使用区域评估未来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19. 基于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分析,组织在实施能源评审时:(B)4.4.3
A.&&& 在能源使用区域内,识别对能源使用有影响的为组织工作的人员
B.&&& 评价过去的能源消耗水平
C.&&& 在能源使用区域内,确定未来的潜在能源使用种类
D.&&& 在能源使用区域内,确定与能源使用相关的所有设施
20. 组织应建立能源基准,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对基准进行调整:(A)4.4.4
A.&&& 能源绩效参数不再能够反映其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情况
B.&&& 用能过程发生变化
C.&&& 运行方式发生变化
D.&&& 用能系统发生变化
2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4.5
A.&&& 组织应对能源绩效参数进行评审
B.&&& 组织应将能源绩效参数与能源基准进行比较
C.&&& 能源绩效参数不一定可量化
D.&&& 确定能源绩效参数的方法学不一定予以记录
2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4.4.6
A.&&& 目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
B.&&& 能源指标不一定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
C.&&& 能源指标应与能源目标保持一致。
D.&&& 能源目标和指标应与能源方针保持一致
2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4.4.6
A.&&& 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时,组织应考虑能源评审中识别出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建立能耗管理方案时,组织不一定考虑相关方的意见
C.&&& 建立和评审能源指标时,组织不一定考虑相关方的意见
D.&&& 建立和评审能源目标时,组织应考虑相关方的意见
2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4.5.3
A.&&& 组织应决定是否与外界开展能源绩效的信息交流
B.&&& 组织应每年进行一次能源评审
C.&&& 管理评审的输出不一定包括对能源绩效的变化的决定
D.&&& 当采购对组织的能源绩效有影响的能源服务、设备和产品时,组织应建立和实施相关准则
25.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4.5.3
A.&&& 能源方针应形成文件
B.&&& 组织应针对是否信息交流的决定形成文件
C.&&& 组织不一定制定文件化的能源应急预应
D.&&& 组织不一定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
26.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4.6.2
A.&&& 能源管理方案应形成文件
B.&&& 适用时,组织应制定文件化的能源采购规范
C.&&& 组织应对合规性评价的要求形成文件
D.&&& 组织应制定测量计划
27.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4.5.5
A.&&& 组织应识别能源绩效的机会,并进行排序,识别结果须记录
B.&&& 组织应保持并记录能源基准
C.&&& 组织应保存测量 关键特性的记录
D.&&& 组织应保存适当的运行控制的记录
28.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4.5.5
A.&&& 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对能源使用运行准则进行评审
B.&&& 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评审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C.&&& 组织应确定并定期评审测量需求
D.&&& 组织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能源评审
29. 为使员工能为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建议和意见,组织应:(D)4.5.3
A.&&& 建立文件化程序
B.&&& 让员工认识到改进能源绩效所带来的益处
C.&&& 定期开展合性评价活动
D.&&& 建立信息交流的内部沟通机制
30. 在购买对重要能源使用具有或可能具有影响的设备时,组织应:(A)4.5.7
A.&&& 告知供应商采购将部分基于能源绩效的评价
B.&&& 要求供应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C.&&& 对供应商的节能技术施加影响
D.&&& 对供应商进行能源评审
31. 对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的测量方式由(&& )决定。(B)4.6.1
A.&&& 国家标准决定
B.&&& 组织自行决定
C.&&& 当地政府决定
D.&&& 认证机构决定
32.按照GB/T标准4.6.1条款,关键特性的监视、测量与分析活动不包括:(A)4.6.1
A.&&& 能源能源基准的调整
B.&&& 主要能源使用的相关变量
C.&&& 实际能源消耗与预期的对比评价
D.&&& 能源绩效参数
33. 能源管理文件、技术文件的含意在(& )标准中进行了说明:(C)GB/T 15587
A.&&& GB/T 2589
B.&&& GB 17167
C.&&& GB/T 15587
D.&&& GB/T 17166
34. (&& )标准中规定了综合能耗的计算公式。(A)GB/T 2589
A.&&& GB/T 2589
B.&&& GB 17167
C.&&& GB/T 15587
D.&&& GB/T 17166
35. GB/T 2589标准中规定了29307千焦,相当于:(D)GB/T 2589
A.&&& 平均低位发热量
B.&&& 4.18千卡
C.&&& 7000千瓦小时
D.&&& 1千克标准煤
36. 1KCe相当于:(D)GB/T 2589
A. 1克折标准煤系数
B. 4.18千卡
C.&&& 7000千瓦小时
D.&&& 1000克标准煤
37.在《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开动实施方案》中,我国&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实现节约能源主要目标是(& )亿吨标准煤(A)《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开动实施方案》
38.下面哪家企业未被纳入&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的企业清单& (C)《万家企业节能低碳开动实施方案》
A.20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 万吨标准煤的陶瓷厂
B.20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 千吨标准煤的宾馆
C.20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8 千吨标准煤的客运企业
D.2010 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 万吨标准煤的化工厂
39.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D) 《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 A.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 万吨标准煤以上(含1万吨)的用能单位为重点用能单位
B.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消耗成本管理制度
C.重点用能单位应开展节能宣传与培训
D.重点用能单位应开展能源审计
40.《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 )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A) 《节约能源法》
A. 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B. 太阳能、风能
C. 煤炭、水电、核能
D. 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41.国家实行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 ),发展节能环保型产业。( D) 《节约能源法》
A. 鼓励发展重化工业
B. 鼓励发展第三产业
C. 限制发展高耗能、资源性行业
D. 限制发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
42.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企业(&&& ),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改进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储存和供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 《节约能源法》
A. 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
B. 实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
C. 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
D. 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
43.国家开展节能宣传和教育,将节能知识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普及节能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节能意识,提倡(&&&& )的消费方式。 (C) 《节约能源法》
A. 清洁型
B. 循环型
C. 节约型
D. 环保型
44.国家对(&&& )实行淘汰制度。 (B) 《节约能源法》
A.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
B.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
C.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设备和生产技术
D. 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生产技术
45.用能单位应当按照(&&&& )的原则,加强节能管理,制定并实施节能计划和节能技术措施,降低能源消耗。(A) 《节约能源法》
A. 合理用能
B. 经济性
C. 技术上可行
D. 目标管理
46.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对节能工作取得成绩的集体、个人给予奖励。 (B) 《节约能源法》
A. 目标考核制
B. 节能目标责任制
C. 节能领导小组
D. 节能办公室
47.用能单位应当建立(&&&& )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A) 《节约能源法》
A. 能源消费统计
B. 节能考核
C. 能源供应
D. 节能量检测
48.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效益分析、节能措施等。 (A) 《节约能源法》
A.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B. 节能监督状况报告
C. 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D. 节能效益分析报告
49.对超过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的生产单位,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 )。( C) 《节约能源法》
A. 限期关停
B. 限期淘汰
C. 限期治理
D. 限期整改
50.使用空调采暖、制冷的公共建筑应当实行室内(&&& )制度。 (C) 《节约能源法》
A. 冬季不得高于20℃,
B. 夏季不得低于26℃
C. 冬季不得高于20℃,夏季不得低于26℃
D. 温度控制
51.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 ),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D) 《节约能源法》
A. 能源审计岗位
B. 合同能源管理岗位
C. 能源核算岗位
D. 能源管理岗位
52.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公布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 ),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B) 《节约能源法》
A. 强制规范
B. 推广目录
C. 采购清单
D. 认证名单
53.国家对生产、 使用列入推广目录的需要支持的(&&& ),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D) 《节约能源法》
A. 节能技术、节能设备
B. 节能工艺、节能产品
C. 节能工艺、节能设备
D. 节能技术、节能产品
54.国家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支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 )、节能自愿协议等节能办法。(A) 《节约能源法》
A. 合同能源管理
B. 能源需求管理
C. 节能服务机构
D. 能源效率标识
55.国家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类实行(&&& )电价政策。 (B) 《节约能源法》
56.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或者生产工艺的,由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责令(&&& ),没收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设备。 (B) 《节约能源法》
A. 限期销毁
B. 停止使用
C. 限期改造
D. 限期报废
57.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 )的能源计量器具。 (D) 《节约能源法》
B. 检定合格
C. 经检定合格
D. 经依法检定合格
58.任何单位不得对能源消费实行(&&& )。(C) 《节约能源法》
B. 配额制
C. 包费制
D. 无偿提供
59.以下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B)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
A.年综合能源消费量2000吨标准煤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B.电力消费量600万千瓦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C.年石油消费量800吨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D.年天然气消费量80万立方米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60.以下 (&&& )为一次能源。 (B) GB/T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61.1度电折合标准煤为 (&&& )千克(当量值) 。 (C) GB/T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62.某单位2013年3月份生产A产品1万吨,当月消耗原煤100吨,消耗电100万度,请计算该月此产品的产品单位产量综合能耗为(&&& )kgCe/t(注:原煤折标煤系数0.7143 kgCe/t)。(D)GB/T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63.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导则
A.用能单位不必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
B.用能单位应备有完整的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
C.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器具档案
D.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计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并保持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64.企业能源管理按GB/T的规定主要有几个个环节,包括能源规划与设计、能源输入、能源转换、能源分配和传输、能源使用(消耗)、(&&& )、节能技术进步。(C)GB/T
A.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B.科学计划组织和指挥监督
C.能耗分析与评价
D.能源知识培训
65.依据GB《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错误的是(&& )。(D) GB《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A.对进出用能单位能源计量配备率的要求
B.对进出主要次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配备率的要求
C.对主要用能设备能源计量配备率的要求
D.能源计量器具无明确准确度等级的要求
66.能源审计是:&& ( A )& GB/T 17166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
A.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所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
B.审计单位依照政府的指令,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单位的能源利用情况以统计及数据描述的形式进行考核。
C.审计单位依照政府的政策、法规,请有资格的单位对本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数据核查。
D. 审计单位依据政府的法规组织企业相关人员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情况以统计及数据描述的形式进行分析。
6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GB/T 企业能源平衡通则
A.企业能源利用率是企业消耗的各种能源,并折算为一次能源总消耗的有效利用程度。
B.企业能量平衡的方法采用用能分析的方法。
C.企业能量平衡的目的是为改进企业能源管理、实行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
D.企业能量平衡是以企业为对象的能量平衡,包括各种能源的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消耗与有效利用及损失之间的数量平衡。
68.GB/T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规定了用能设备能量平衡模型、能量平衡计算时的基准能量平衡测试要求、能量平衡测算内容以及(&&& )。  (B ) GB/T 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
A.能量的输入
B.能量平衡结果的表示
C.有效利用能量和损失能量
D.能量的输出
手机扫一扫
加入国家注册审核员考试服务平台
微信号:ccaa315
功能介绍:国家注册审核员 考试通知、培训信息;
认证机构挂靠、人员注册、考试真题、模拟试题。
版权所有:国家注册审核员网
国家部门: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合格评定中心&&&中国认监委&&& &&&电子邮箱:
手机联系:&&& &&&官方QQ:
或 &&&微信号:ccaa315&&&联系电话:16
法律声明:严禁转载本站格式或内容《知识产权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列入目录产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