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专业求职意向好就业吗

电子商务:创造还是毁灭就业?
3月7日,葛甲老师发表了一篇评论,文中的核心观点是: 电子商务创造的就业绝不会比消灭的就业更多,线上创造的就业越多,线下失业的人就越成倍增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这个观点暗含着一个前提,那就是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仅讨论销售渠道的就业岗位。在这个前提下,线上渠道所占有的份额完全是从线下渠道抢来的,因此“线上创造的就业越多,线下失业的人就越成倍增多”。然而这个前提并不与我们的经验完全符合,像凡客(包括凡客之前的PPG)、淘宝等平台上的很多商品,价格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它们激活了过剩的产能,提高了渠道覆盖率,使厂家能够生产、售卖出更多的产品,或者说它们不光分走了存量,还带了增量,从而扩大了整个社会的商品销售总额。而在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增加的情况下,只要线下渠道的销售总额也在增长,我们就无法确定的说:线上创造的就业导致更多的线下失业。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许多网店店主都是因为开不起实体店才开设网店的,而厂家也因为无法获得稀缺的线下渠道才把货交给网店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线上渠道,这些工作岗位是完全不存在的。因此这些网店店主的就业岗位完全是新增的,并非由线下渠道转移而来。而线下渠道销售总额也并没有因为这些人开了网店而显著萎缩,说明其工作岗位并未减少。甚至在线下渠道销售总额减少时,只要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保持一定的增长,线上创造的岗位仍有可能多于线下丧失的岗位。举例来说,假设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亿元,全部由线下渠道的1000个工作岗位完成。今年零售总额上升为1.1亿元,其中线上完成2千万,新增150个工作岗位;而线下被挤压了1千万,减少了100个工作岗位,合计起来仍然可以创造50个新增就业。再退一步,即使线上渠道真的导致了全部销售渠道就业岗位的净流失,它仍然可能会为社会的整体就业带来贡献。这个贡献同样来自于线上渠道对于社会商品销售总额的拉动作用。设想明年的零售总额上升为1.2亿元,全部由线上渠道完成,需要900个工作岗位,相对于去年的1000个线下岗位,销售渠道的岗位净流失了100个。但是由于此时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从1亿上升为1.2亿,这2千万的新增需求导致厂家增加了200个生产岗位,同样,合计起来仍然可以创造100个新增就业。因此,葛甲老师关于“电子商务创造的就业绝不会比消灭的就业更多,线上创造的就业越多,线下失业的人就越成倍增多”的观点割裂了效率与总量的关系(即效率并非仅仅体现于降低成本,更普遍的是扩大总量),只着眼于销售渠道,把线上岗位和线下岗位视为简单的零和博弈,忽视了电子商务在拉动社会总需求、进而创造出更多关联岗位方面的价值。葛甲老师没有提供支撑这一观点的数据,而这一观点在理论上也远非无懈可击。产生这个观点的主要原因似乎在于葛甲老师认为:“电子商务满足的只是人们对购物的既有需求”,而忽视了即使只是既有需求,也有数量大小和满足率高低之分。毫无疑问,互联网经济的实质都在于效率的提升,而根据以往经验:提升效率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不是终点,反而是起点。它意味着企业生产/服务规模的扩大和行业产值的增加,意味着对相关行业的拉动,最终必将带来更加充分的需求满足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预言:电子商务也不例外。以上,仅做理论上的探讨,欢迎讨论。新浪微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1119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此文有理,但这两天我又把前后思路梳理了一遍,仍坚持之前的观点,即电子商务创造的就业远比毁灭的多,但我不否认电子商务等一切新经济形态创造的社会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可以衍生出新的就业机会,但绝不会有渲染中那么多。有个关键问题:很多人认为电商的便捷性和低价格创造了新的社会需求,刺激了购买欲,扩大了消费,因此扩大了就业,我认为这是表象,而非实质,不具备普适性。社会消费总需求总是有一个阀值的,其根本动力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消费能力,以及消费需求,而非消费环节的优化。换句话说,旧社会想用一只碗由于价格昂贵而不得,后来随着技术进步碗的成本大降,普通人家可能会准备50只而不像过去一样只有两三只,但再让你多买一些你可能不肯了。别管你多有钱,碗多么容易购买,即便是吹个口哨就能到你面前。
:我希望双方都能够拿出切实的证据来,否则永远也无法拿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你分析的再好也是负能量,你以为你看到的真的就是真相吗
:才是我们的责任。很多事情上,别老怪别人老怪环境
:不要想着金饭碗,而要想着如何去适应去加入新的环境,而不是让他们变本加厉的抱怨,才是有
:太喜欢用经验看问题,死抱着过去不放才是失业的最大原因 ,哪个时代都一样,对于新生产业的争论无意义,甚至可笑。而如何影响社会人群自身朝正向发现才更有意义。
:谢谢葛甲老师的点评!确实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就是电子商务对需求总量的拉动有限,不足以弥补它消灭的线下渠道岗位。现在没有实际的数据来支撑观点,所以我做的也只能是理论上的分析,观点方面也依赖过往经验。目前从渠道(包括线上、线下)到厂家对电子商务的抱怨都普遍存在,这除了因为一部分人的饭碗被抢走之外,可能还因为电子商务的竞争层次普遍比较低级,大部分以价格战为主,而低质量的竞争也有损害实体经济的可能。
:我最近换键鼠,隔壁中关村看好的一个套装,然后到淘宝买。同样的预算门口的鼎好只够买键鼠,网上我同样的钱定了一套键鼠,又另卖了一个十几块的耳机,还到本地生活拎了几袋饼干,一边吃一边打评论
:碗的成本下降了,那可能类似工艺的盘子,杯子的成本也下降了,那么原来我一定的钱买一套碗盘,现在买两套还有余,那么剩下的钱呢?我可能存起来,投资,但更有可能的是我又买了一些筷子和勺子来搭配。这样我手里一定量的金钱,买的东西,品类增加了,原来我只光临卖碗的的店,现在卖筷子的店我也会去了,那么我同样的购买力提供的就业岗位是不是可能就增加了?
其实这就和制造业差不多,当年美国的制造业全部转移到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亚洲来,但是美国的就业就会并没有显著减少
:嗯,总体上是因为美国有替代产业,例如更赚钱的信息行业和金融行业。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意思也是想说,线下渠道人员也赶紧想办法找替代产业是正经,因为只要总量在增大,就会有新的机会。就业岗位的增加不在于销售渠道本身。
:嗯,总体上是因为美国有替代产业,例如更赚钱的信息行业和金融行业。其实我写这篇文章的意思也是想说,线下渠道人员也赶紧想办法找替代产业是正经,因为只要总量在增大,就会有新的机会。就业岗位的增加不在于销售渠道本身。
言之有理。简单化,对于消费者无论线上线下都是产生消费,至于商家只不过是同质商品的不同销路来看,内需正在被逐渐扩大,因为信息的得到成本随互联网而降低。所以,消费,供给曲线正在向外移动,这不管对国家还是人民,是件好事。
:回复 :同意,理论上应该如此,不过过程可能会非常痛苦。 //@buweibuhua :悟网不欢,right?
buweibuhua
:@悟网不欢,right?
缝纫机刚刚被发明的时候,也被声称造成了大量缝衣工人的失业。先进模式取代旧的模式放倒一个大的时间维度是一种必然,以保障就业为由抵制先进模式只能是暂时的,除非是计划经济。
:簡言之,這只是一個兩產業間的銜接,陣痛是必然的狀況
有夕陽必會有朝陽~
:簡言之,這只是一個兩產業間的銜接,陣痛是必然的狀況有夕陽必會有朝陽~
只能说现在还不明显,再过三五年,因线上零售造成的失业人群将会成规模出现,并会造成一定社会问题。但大趋势已经既定如此,每位商业链上的人只能提前自己把握命运。
:是啊,这个肯定是会出现的,但是只盯着销售渠道不是思路,或者说一般的小卖家还指望靠还指望“廉价”的渠道效应吃饭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
:是啊,这个肯定是会出现的,但是只盯着销售渠道不是思路,或者说一般的小卖家还指望靠还指望“廉价”的渠道效应吃饭已经越来越不现实了。
淘宝的地价策略,使厂家极低的利润,中间商除了得到流量其他的白干,消费者得到极低价格的产品,这个生态健康吗?白痴们!
:对于小卖家和小品牌来说一定是不健康的。我这两天会再发一篇文章《谁是电商经济繁荣的受害者》专门说这个问题。
:对于小卖家和小品牌来说一定是不健康的。我这两天会再发一篇文章《谁是电商经济繁荣的受害者》专门说这个问题。
你去企业调查,要是企业老板说真心话没有一个不骂淘宝的,要是公众场合都说淘宝好,为什么呢?大家都说好,政府都说好,我说不好不是我无能吗?又坐在办公室放屁!欢迎你来跟我交流!
: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还处于拼价格的低级阶段。价格战洗牌后,大家更注重质量和服务的时候,有实力、有追求的企业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
: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还处于拼价格的低级阶段。价格战洗牌后,大家更注重质量和服务的时候,有实力、有追求的企业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
理论上赞同你的观点,不过有一个问题,有没有数据作为支持?另外,葛甲的观点,其实就是“卢德运动”思想的现代版本。
:只能查到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数据,无法得到线下行业因为电子商务的挤压/拉动所消灭或者创造的岗位数据,所以只能做理论分析了。不过确定无疑的是,线下渠道一定会萎缩,关键在于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和配套行业的拉动量。
:只能查到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的数据,无法得到线下行业因为电子商务的挤压/拉动所消灭或者创造的岗位数据,所以只能做理论分析了。不过确定无疑的是,线下渠道一定会萎缩,关键在于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和配套行业的拉动量。
为什么一直在亏
此文中数据哪来的,你猜的?没有依据是硬伤,这不是议论文,这是经济学。
回复@哥德堡变奏 说的太对了!先进的必将淘汰落后的
整篇文章以一种静态的眼光来看问题,简直就是刻舟求剑的翻版,殊不知事情是动态发展的。传统交易方式与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参与的人的规模是否相同这个最基本的因素都没考虑进来。传统方式参与的人受总总条件约束规模比较小,现在通过电子商务,参与经营的门槛低多了,所以规模也大的多。传统方式你从义务、汉正街等地进货然后到各地贩卖,这种方式就排除了绝大部分人的参与。现在中学生、家庭主妇都可以用课余时间来参与一把电子商务,传统方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家里的多余用品也可以用来交易,这点也大大增加了交易物品的多样性。综合这两点(门槛低更多的人能参与、更多的物品能方便快捷的被交易),我觉得增加就业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也不是如那作者所说没有创造额外的价值而仅仅是改变交易方式,很多你不用的东西或传统方式交易不出去的东西通过电子商务能更容易交易出去也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
太喜欢用经验看问题,死抱着过去不放才是失业的最大原因 ,哪个时代都一样,对于新生产业的争论无意义,甚至可笑。而如何影响社会人群自身朝正向发现才更有意义。不要想着金饭碗,而要想着如何去适应去加入新的环境,而不是让他们变本加厉的抱怨!你分析的再好也是负能量,让社会变得更糟糕,你以为你看到的真的就是真相吗?葛先生?你可以继续抱着愚蠢不放,我也只能说到这为止。
注意下所谓“葛甲老师”的文章吧,明显是带有情绪性的,和张委员惺惺相惜啊,不是近亲就是要成为近亲
电商只是改变人们的购买渠道,商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没有任何数据表明人均消费可比支出有了明显上涨(即所谓的增量),而一个高效率的商业模式反而带动更多就业人数(也及整个模式的总体人力成本增加),只是不知道其他方面降低的成本能给人力成本多少额度?
想起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砸毁机器
电子商务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是明显的,会诞生很多新的岗位,某些岗位人数会增加,如物流,某些岗位人数会大幅减少,如营业员。关注电商,把握未来!
回复@Mel-StanF:失业是绝对正常的,不失业,全民就业才不正常!作为人,必须要有自知自省自觉能力!优胜劣汰,社会永远的规律!
我是支持这样的观点的,优胜劣汰是目前地球人永远的规律,线下的你没本事别做线上啊!线上和线下的区别,其他的都不要说了,就是劳累比较就足够了,线下你一天8小时,双休,就干自己那点事,稍微多一点,难一点都干不了,你和线上有什么可比性?!就如中美,有什么可比性!
没赶上火车别说火车不等你//@马旗戟: 转发微博
解放生产力不是一件好事么?
点击加载更多
经历 观察 新浪微博 @悟网不...热门标签:
&您现在的位置:&&&&&&&&&&&&电子商务好就业吗?
电子商务好就业吗?
发布时间: 15:57:49
编辑:靳老师
来源:河北培训网
[标签:电子商务好就业吗,学电子商务专业好不好就业,学习电子商务好就业吗]
互联网时代缔造了很多网络红人以及网络富翁,互联网的造富能力确实很强,而且现在的通过互联网创业成功的人以年轻居多,因此互联网业就成为了众多年轻眼里的香饽饽。特别是现在的电子商务营销师,不仅社会中缺少这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就连大学也是无法培养出这样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大学里面电子商务专业连网络营销的专业课都没有开,所以国家已经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人才列入我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电子商务正在给世界贸易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已经成为21世纪主要的经贸方式。截止到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总量已经达上万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五千余家,B2C、C2C与其它非主流模式企业达七千余家。艾瑞咨询和亚洲较大零售商圈淘宝网联合发布的《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全年交易额就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00亿元,同比增加128.5%,与去年相比,增幅上升了近40个百分点。而09年以来至今,发展速度更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尤其是消费品生产商都开始重视网上销售及通过网络实现与客户的沟通与服务,电子商务大牛市正在到来。类似阿里巴巴、阿里妈妈、易趣、卓越等网上交易以及网上购物平台,已成为许多人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平台。
以上可见,电子商务行业还是很不错的,发展趋势很猛,那么,只要学好电子商务专业,相信电子商务专业也是很好就业的。
那么,在哪里可以学到电子商务专业呢?
更多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欢迎登陆查看:
更多相关文章
· · · · · · · · · ·
培训学校推荐
&&河北石家庄电脑培训计算机学校总汇、电脑培训信息...
· · · · · · · · · ·
版权所有:河北培训网&&&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
&&&&&&咨询QQ:&&&电话:&&&&&E_mail:
声明:本网站所发布的所有信息,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复制使用!&&&
&关注河北培训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商务专业前景如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