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襄阳南路的老房子什么时候拆迁,知道的,回

专题:徐汇老房子
我的图书馆
专题:徐汇老房子
专题:徐汇老房子  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于此建立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和著书立说,逝世后归葬于此。其部分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因地当肇嘉浜和李枞泾两水会合处,故称“徐家汇”,区名由此而得。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借鸦片战争之机来沪传教,不久又通过中法签订的《黄埔条约》,取得了保教权。道光二十七年,江南教区择地徐家汇这个水上交通便捷、世代笃信天主教的徐光启后裔居住地建造耶稣会会院。此后,一批专事以文传道、以学证道的耶稣会会士相率入境,兴建教堂,创办学校,著书立说,在传播西方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文博事业的发展。继徐家汇藏书楼的建立,又创办了上海第一所教会办的中学——圣依纳爵公学(即徐汇公学)。清同治三年(1864年)起,以孤儿院、圣母院为基地,先后开设园艺、制鞋、编织、雕刻、绘画、镀金、照相、印刷等工场。特别是土山湾以其精湛的工艺品和印书馆的活体铅字印刷而享有盛名,绘画馆还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同治七年,创立上海第一所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同治十一年,创设中国沿海的第一座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徐家汇地区成了西方文化输入的窗口,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清宣统二年(1910年),徐家汇大堂建立后,徐家汇逐步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天主教活动中心。宗教的兴盛在近代史上对境内教育、文化的进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继天主教会创办徐汇公学和崇德女校之后,在清光绪变法维新运动期间,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创办境内第一所高等学校——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爱国老人马相伯创办震旦学院,教育家王培孙以育材书塾为基础扩建了南洋中学堂,电影界元老张石川创建幻仙影片公司。这些又为徐汇地区文化发达、人才荟萃的优势奠定了基础。  ……1984年,龙华、漕河泾两镇和长桥、田林等地区由上海县划入区内,使辖区面积成倍扩大。……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大了对历史风貌的保护。花园住宅是徐汇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是上海城市发展历史的产物和重要组成部分。  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范围南至广元路、建国西路,东至岳阳路、襄阳路,北至延安西路(在徐汇区北至长乐路),西至华山路,保护区面积366公顷(在徐汇区近300公顷)。衡山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原为法租界内的A型住宅区,是上海花园住宅最集中的地区,分布了2500多幢花园住宅(在徐汇区有2000多幢)。花园住宅的建筑质量好,建筑风格多样,布置灵活,建筑密度低,庭园绿化及建筑外部处理比较丰富,是一个环境安静的各具特色的高级住宅区。在花园住宅风貌保护区中,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宋庆龄故居和蔡元培故居,已被批准为市级优秀近代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新康花园、修道院公寓等11处,还有49处建筑为市级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其中有陈毅故居、黄兴故居、丁香花园、宋子文故居、杜月笙住宅、蒋介石和宋美龄住宅、盛宣怀住宅和张元济故居等。花园住宅的建筑,吸取了欧美各国住宅、别墅、官邸建筑的特征和艺术手法,形成了具有西班牙、英国、法国、挪威、德国等传统或带有美国殖民地色彩以及西方现代手法的多种类型共溶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龙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东至龙华路、南至铁路线、西至天钥桥路、北至宛南新村,保护区用地范围43公顷。风貌保护区内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塔、龙华寺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风貌保护区中,以原龙华公园为基础,将原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建筑和烈士就义地点等相结合,已建成上海革命烈士陵园,成为上海人民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龙华寺、龙华塔严加保护,并适当配置服务设施,逐步形成上海佛教、民俗和旅游的重要基地。龙华老镇的改造保持了江南城镇风貌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与龙华寺、龙华塔相协调。现龙华旅游城青瓦白墙的江南民居风格建筑结合绕塔廊桥,与古寺、古塔相映成景,已经初具规模。  1、东平路9号  东平路9号,建于1932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这是一幢具有法国风格的花园住宅,主建筑高二层,由主楼和附楼组成;屋面为1920年代流行的水刷卵石;门、窗、门廊、墙角等处以水泥仿造突角隅石。屋顶设有老虎窗,略呈法国风格。   该建筑是1927年蒋宋联姻后宋氏兄弟赠送给宋美龄的陪嫁之物,以作蒋宋短栖上海的行宫。花园树丛后的太湖石假山上,镌刻着蒋介石为别墅亲题的“爱庐”二字。与上海的其他住处相比,夫妇俩对“爱庐”喜爱有加,此处与他们在庐山的“美庐”杭州的“澄庐”鼎足而三。  现为上海市音乐学院使用。   开放建筑外围。  2、衡山路811号(小红楼)  建于1921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带有西方新艺术运动时期一些风格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因其红瓦坡顶和周身红砖墙面被称为“小红楼”。坡顶分两折,檐下承以牛腿木托架,富有独特的装饰感。含蓄曲线与弧线大台阶遥相呼应,形成动人效果。   该处1930年代为法国的东方百代唱片公司(EMI),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唱片厂,1980年代初为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见证了中国百年唱片业的发展。聂耳、冼星海等曾在此工作,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谭鑫培和影星周璇、阮玲玉都曾此留声录片。  现为小红楼西餐厅。    3、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  建于1919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三层混合结构,建筑平面为“山”字形,入口处设有大平台,平台有两对科林斯双柱支撑,平台上方是二楼的阳台,此外,弧形拱窗四周有石质装饰线脚,建筑外貌带有巴洛克建筑的装饰,呈现折衷主义特色。   该建筑为原南洋公学图书馆。南洋公学为清末大理寺少卿、邮传大臣盛宣怀于1896年创办,1921年该校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等合并,取名交通大学,校名沿用至今。  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   开放校史博物馆及相关公共区域。    4、华山路1954号(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建于1910年。   带有西洋外廊式风格特征建筑。平面布局呈口字形,其独特之处在于内外廊为木梁柱框架结构,这与通常西方外廊式建筑所采取的砖石拱券,和柱廊的做法不同,使建筑形象更加简洁轻快并别具一格,加上颇具歇山特点的平缓瓦屋顶,堪称中西合璧之佳作。建筑内有中式天井是其另一特色,此处原设有楼梯通向二层,围绕天井便形成了内部公共空间和交通流线,顶部的三角形玻璃天窗,使天井成为一处敞亮的共享空间。   该建筑建成伊始为校内首幢学生宿舍,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董浩云航运博物馆,陈列室浓缩了享有“世界七大船王”之一声誉的董浩云的传奇一生。   开放现航运博物馆公共区域。   5、复兴西路193号3号楼  建于1930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具有英国建筑特点的花园住宅。建筑有较大的双坡屋顶,红砖砌筑烟囱, 北立面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南立面浅黄色拉毛墙面。起居室呈多边形突出墙面,红砖砌筑,上为阳台,一层有圆拱券窗洞和楣窗。   现由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使用。   开放3号楼底层公共区域。   6、南丹路17号(南春华堂)  建于年间,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典型明代宅第建筑,原名裕德堂,屋宇宽敞,建筑精致,原建三进:头进在大门两侧伏有石狮4尊,内有仪门石鼓和平房两间;二进为七开间的裕德堂正厅;三进是五开间的起居厅。厅的两侧各建一间一面的“落檐”,厅前的天井两旁为东西厢房,与二进的裕德堂相连。  建于明代弘治末年至正德年间,系明代张姓显宦告老所居,原名裕德堂。清末民初家道衰败,后人将房产全部出售,因北有诗人黄瑾别墅春华堂,故被称为南春华堂。近年来徐汇区人民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修缮,并将其从梅陇迁移至光启公园内。  现为徐光启纪念馆。   开放徐光启纪念馆区域。  7、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协和礼拜堂Community Church)  建于1925年,西侧三层副楼建于1936年。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哥特复兴式砖木结构的教堂建筑。由礼拜堂和三层高的副楼两部分组成,成L形连为一体。陡峭的两坡屋顶采用近似于英国悬锤式人字形木屋架。入口花窗、祭坛台口、后墙采光窗以及侧廊柱间均采用尖券开口。  初名协和礼拜堂,为当时上海最大的基督教堂,因参加者主要是美国基督徒又称美国礼拜堂,抗战时期吸收了许多欧州人及少数中国人,遂改名为国际礼拜堂。  开放国际礼拜堂大堂。   8、医学院路138号1号楼  建于1936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多层建筑,由隆昌建筑公司设计。建筑立面横向采用三段处理。红柱和黄色琉璃瓦、檐下架上施传统彩画图案、屋脊之上吻兽和脊兽一应俱全,颇显中国清代官式建筑特色,屋顶之上的老虎窗则受上海地方建筑形式的影响。建筑基座部位入口处的几何图案与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类似,但也呈现出装饰艺术风格,而楼前巴洛克式的庭院绿化和喷水池则完全是西方园林风格。  原为颜福庆等医学界人士创办的由中国人自办自教、为中国人服务的医学院,解放后国立上海医学院改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后改为上海医科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  开放1号楼校史馆及相关公共区域。   9、平江路48号3、7号楼(上海特别市政府旧址)  建于1919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由风格一致、平面相互垂直的两幢房屋组成的建筑,在二层由户外连廊联系。红色砖砌墙面呈现了丰富的肌理,外廊上的宝瓶栏杆透出西方传统建筑装饰遗韵,敞廊,上混凝土横梁的率直外露显示出20世纪现代建筑气息。山墙曲线优美,使总体上西式的建筑有了来自中国传统民居风火山墙的变异形式,又有山墙垛的曲线和圆形的烟囱烟道口结合,有着别样的活泼灵动。  该建筑最初为江苏对外交涉使公署,后为南京国民政府上海特别市政府所在,并在此举行了上海特别市成立仪式。新中国成立后,由邮电部接管,现为信息产业部第一研究所。  开放3、7号楼外围。   10、武康路40弄1号  建于1932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西班牙风格的独立式花园住宅。住宅形式上有常见的西班牙式住宅典型的风格特征。最夺人眼目是装饰细腻的主入口,螺旋柱与复合柱式的结合以及两柱之间的券门上贝壳、卷涡和卷草图案,既有西班牙传统的热烈,又有巴洛克艺术的华丽。  该住宅据称是由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成时为比利时与法国商人合资组建的义品银行产业。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曾在此居住,并在此被国民党军统谋杀,成为当时震惊中外的政治谋杀案。  开放建筑外围公共区域。   11、华山路823-827号  建于1937年。   一组呈现出明显西班牙风格特征的三层公寓住宅群。三幢建筑半围合出一个尺度宜人的院落,环境安静宜人。公寓形体简洁,西班牙式建筑特征的种种元素清晰可见,而且还有适应功能需要的形式变异:公寓北面的半开敞楼梯间,两跑楼梯与贯通三层的券门率直连接,是西班牙风格住宅中少见的。   该建筑原系钟姓兄弟所有,其祖父为钟文耀为第一批留美幼童,是上海滩最早的汽车拥有者,也是幼童中为数不多留下电影资料的人。   开放公寓院落公共区域。   12、余庆路190号  建于1936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该建筑分主楼和附楼,主楼三层,附楼原二层。主楼入口处采用柱子架空,形成入口门廊。建筑形体简洁,外立面无过多装饰,基本呈现代建筑风格但柱身的几何装饰图案及室内楼梯铸铁几何花式栏杆则体现了装饰艺术派的影响。特别珍贵的是,在玻璃画下部刻有“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出品”字样,这是当年孤儿们亲手绘制的货真价实的作品。  原上海市市长陈毅和柯庆施都曾在此居住过。现由市级机关幼儿园使用。  开放建筑底层及花园。   13、复兴西路62号原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  建于1930年。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公寓住宅,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以连廊相连。每幢每层均由两个居住单元组成,有3室、4室、5室等多种户型。建筑外观和室内装修均为西班牙风格。  原名修道院公寓,其实与修道院无关。该公寓原为英国商人密丰绒线厂主的住宅,现为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等单位使用。  开放建筑底层大厅及接待室。   14、淮海中路1413号  建于1933年,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此独立住宅开窗形式自由,利用钢筋砼框架得到更高的层高和更宽敞的空间,建筑的布局和样式都在逐渐地体现出更现代更自由的特征,但也保留了若干象征性的元素作为装饰,比如方形窗口上的半圆形券,弧形窗口上的券心石装饰。  该建筑原为鸿英图书馆旧址。鸿英图书馆是由著名爱国人士黄炎培、史量才等人发起修建的老上海著名的专门图书馆,尤以收藏报刊资料闻名。1955年,与新闻图书馆合并为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现由徐汇艺术馆使用。  开放艺术馆公共区域。   15、乌鲁木齐南路64号  建于1932年。  英国乡村别墅式花园住宅。英国乡村别墅式建筑源于欧洲中世纪,19世纪英国盛行模仿中世纪建筑,成为当时英国的标志性风格。这种风格由英国传到上海,与上海的其他欧洲国家建筑形成很大区别,因此又被称为英国风格建筑。这幢建筑最明显的形象特征就是它山墙上的半露木构架、木构架间清水红砖墙面及陡峭的红色机制瓦屋顶。   现为徐汇区体育局使用。  开放建筑外围。   16、襄阳南路388弄25号  建于1933年。   带有艺术装饰派特征的独立式花园住宅。原地块入口位于建筑东北侧,需从襄阳南路穿过里弄方可达到,体现出上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流行的将花园洋房藏身于弄堂内的总平面布局方式。建筑平面不对称布局,东侧设有骑楼形成主入口的门廊空间。面向花园的南立面东侧有三层多边形塔楼凸出,成为整个立面的视觉中心。塔楼立面为竖向三段式构图,设水平装饰腰线,下部为浅色水刷石仿石砌表面,上部为褐色面砖贴面,二三层间的窗间墙及檐下设几何形装饰纹样,体现出艺术装饰派特征。南立面西侧部分开有大窗面对花园,窗间墙和窗下墙均为浅色水刷石饰面,构图和线脚纹饰具有明确的艺术装饰派特征。  现为上海大可堂普洱会所。   开放建筑底层公共区域。   17、桂林路128号桂林公园(黄家花园)  始建于1931年,1934年竣工,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园林建筑。其中有四教厅、鸳鸯楼、颐亭等建筑。四教厅是组织讲学说教、大宴宾客的地方,大厅梁上悬挂三盏西洋铜灯,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所少见,大厅的每扇长门都有精美的木雕,图案描写的是三国故事人物。鸳鸯楼为住宅建筑,由两幢左右对称、外观一致的楼房组成,在结构上多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颐亭俗称湖心亭,屋顶是中式亭子形状,屋顶以下和建筑内部却是西洋风格,其似亭非亭,不中不西。  桂林公园的老园部分原是黄金荣的私人郊居别墅,它始建于1931年,历时4年,由两亩多的黄家祠堂及墓地扩建为占地26.41亩的花园别墅。鸳鸯楼东楼于日占时期被毁,1992年由徐汇区人民政府拨款按原样复建。  开放公园全园公共区域。   18、复兴中路1331号1号楼复兴公寓(黑石公寓Blackstone Apartments、花旗公寓)   建于1924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带有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公寓住宅。建筑四层,主立面左右对称,填充墙体和部分构件采用黑色石材,据传“黑石公寓”由此得名。建筑正立面底层有一挑出的较大门廊,石雕科林斯双柱支撑。上为露台,形状由正弯及反弯三段弧线组成,立面中部墙体也采用了弧线形,加之屋顶中部弧形山墙及装饰,显示了巴洛克风格。  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在此办公,现底层由徐汇区房屋土地管理局使用,二层以上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开放建筑外围及底层公共区域 。  19、汾阳路79号  建于1905年,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法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特色。建筑强调水平线条,采用古典柱式,一楼的券门两旁有四对爱奥尼克双柱。北面入口处有“塔司干式立柱,立面比例严谨、对称,装饰富丽堂皇。左右双抱的露天大石阶楼梯导向二楼大厅,很多细部装饰如阳台栏杆处,都带有“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流行的新风格。  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抗战胜利后,曾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中苏友好协会上海分会入驻此地,后为工艺美术研究所使用。美国前总统里根、拳王阿里等都曾来此参观。《南征北战》、《大雷雨》、《宋氏三姐妹》等影视作品的部分场景都在此拍摄。  开放工艺美术博物馆区域。   20、龙华路2577号原铁柱厂房  建于1874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整个地块的现状总平面较完整地保持了上海近代兵工类工厂的布局特征,行列式布局。院内现有建筑30余幢,其中9幢为历史建筑。这些历史建筑以单层厂房为主,平面多为规整矩形,体量因原生产功能不同而大小各异。  1870年,李鸿章命丁日昌、冯光骏等在龙华寺北筹建龙华黑药厂(又称龙华火药厂),1874年建成,改称江南制造局龙华分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南京军区的军械部第一分厂,1965年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一七厂,直至2577创意大院的诞生。   开放2577创意大院公共区域。   21、岳阳路320号在君楼  建于1930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带有哥特风格的建筑。该建筑从空中俯视,呈一个“日”字,建筑带有内院。建筑强调竖向线条,纵向窗间墙突出,向上拔起,并层层收缩,顶端冲出女儿墙面,带有哥特建筑的遗风。入口门廊处连续圆拱券间方柱支撑,有类似科林斯式柱头。窗间墙柱的尖顶装饰也体现了哥特建筑的风格,而顶部冲出墙面的水泥构件为简洁的几何形体,系装饰艺术派的风格。该建筑外形与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极为相似。  原为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抗战胜利后,改为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生理所使用。  开放建筑底层公共区域。   22、复兴中路1195号图书馆  建于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德国式学校建筑,由德国倍高洋行卡尔·倍克设计。建筑二层,坡屋顶。入口处门廊连二层阳台突出檐口,成独特的弧线形山墙面,带有德国哥特式建筑风格。与此相应,局部屋面也有同一式样的老虎窗建筑墙面清水红砖砌筑,纵向窗间墙白色涂料粉刷,有几何形图案。  该建筑原为德国工程技术学院、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工学校图书馆,现为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  开放图书馆底层公共区域。   23、漕溪北路80号  徐家汇藏书楼,旧楼建于1848年,新楼建于1931年,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旧楼为砖木混合结构二层楼房。书库结构融合中西文化内涵。二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于罗马梵蒂冈教会大藏书楼,内存放自十六世纪初期以来出版的6万余册各类西文文献。一楼书库设计思想取自中国传统文化周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语,主要存放中文古籍线装书。这种图书馆形式目前在中国绝无仅有,极具保护价值。  建筑原是天主教耶稣会教士贮藏从国外带来的书籍之处,现为上海图书馆旧外文资料中心。  开放图书馆大书房、阅览室。   24、永嘉路557号  建于1934年。  独立式花园住宅。建筑位于狭长地块的中部偏北,将整个用地分为北侧的入口庭院和南侧的花园。入口庭院紧凑使用,与永嘉路通过一狭长通路联系,入户门廊小巧简洁,设类似塔斯干柱式的小柱作为装饰。南侧花园尺度亲切,周边植以高大乔木,隔离城市喧嚣,中间为草坪。檐下有仿木半露构架,带有英、德传统乡村住宅的特点,顶层有弧形阳台外凸,窗间墙饰有半圆壁柱,这些装饰使其成为整个立面的视觉重点。  开放建筑底层公共区域。   25、建国西路336弄1号  建于1931年。  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这个宅子很可能是与周边里弄一起开发的。房子每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花纹与图案。从屋檐、阳台、门廊到窗式的整体看显然是西式的,“石材做法”显现着传统豪宅的意味,而它之所以特别,正是其里里外外细腻而繁复的装饰。装饰图象来源丰富,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檐口、齿饰、宝瓶栏杆是西方传统式的,但是饰带又能找到中国意味的莲瓣装饰。二层阳台的柱式似乎是科林斯式和爱奥尼克式的新组合,而三层阳台框的两侧装饰又来自中国古建筑的雀替。窗台檐口装饰讲究,但其几何韵味显然来自当时上海流行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最有趣的还是这些装饰本身,图像可以说是中西合璧、古今交融,有模仿来自西欧封建君主的装饰图案,有中国传统云纹衬托着的现代飞机和飞艇,甚至还能找到带着装饰艺术风格的中国传统“福禄寿”图案。这幢房子已到无以复加地步的精雕细琢、繁复装饰,相信是一定满足了当年主人炫耀之心的。   该住宅1950年代为上海市民办虹桥中学使用,1960年代学校改名为大庆中学,1980年代起为徐汇区卫生防疫站等单位使用,现为徐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使用。  开放底层公共区域及部分办公室。   26、高安路18弄20号  建于1939年,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具有现代建筑特征的花园住宅。形体简洁,强调水平线条,多处采用弧形阳台和楼梯间,部分横向带窗两边亦以弧形收头,呈现出风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流线型”特征。只有一楼门厅的两根承重柱采用古典的陶立克式柱头装饰。  该住宅原为中国著名实业家荣德生的私宅。1946在该住宅的弄口发生了震惊上海滩的荣德生绑票案。后为徐汇区少年之家使用,1960年后改名为徐汇区少年宫。  开放底层公共区域。   27、天钥桥路100号(启明楼)  建于1917年。  三层砖木结构学校建筑。大楼有明显的中心轴线,主立面对称,上下三段、横向五段构成,由中心向两侧伸展,以统领校园空间,而两侧及中部都有三角形山墙面,形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构图范式中。  学校前身为启明女校,创办于20世纪初,属天主教拯亡会。1951年,启明女校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与徐汇女中合并为汇明女子中学,现为上海市第四中学。  无教学安排,开放启明楼外围或底层公共区域;有教学安排,则仅开放建筑外围。    28、永嘉路383号  建于1926年,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混合式花园住宅,中国近代著名建筑师范文照设计。建筑外观为陡峭的坡屋顶,南北两立面各有一半露明木构架,拉毛水泥外墙,仅在墙角处和烟囱处采用清水红砖砌筑,其主要造型特征为英国乡村式。而南北两个门廊则采用了西方古典的手法。  该建筑曾是孔祥熙的寓所,后由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使用,现为上海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使用。  开放底层公共区域。   29、肇嘉浜路604号  建于1930年代。  独立式花园住宅。整个地块用地呈南北向狭长形,分为两个区域,靠近道路的前半部分为开敞院落,建筑退在后侧,平面布局呈L形。该建筑因几经易主,内部装修改动较大,但从几处曲线花饰门洞的做法,如火焰券式门洞设计以及建筑西南角的烟囱样式和南面一层窗洞上方半圆形券饰,仍体现出西班牙式建筑风格的倾向。  现为梅园村珍宝馆。  开放该馆展厅。   30、岳阳路190号  建于1920年。  大型花园住宅建筑。建筑物外观突出特点是顶层采用陡峭的双坡屋顶,略呈英国乡村式住宅的屋顶特征,由于平面呈L形和设置多处老虎窗,坡屋顶的形体变化丰富。墙身及开窗形式简洁,装饰集中于各个入口门廊部位,且各处门廊的挑檐形式各异。  牛惠霖和牛惠生兄弟合办的“霖生医院”即创设于此,牛氏兄弟乃民国时期名噪一时的名医,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甚多,被誉为中国医界之柱石。抗日战争期间,该建筑先是改建为难民医院,后为徐汇区结核病防治所,现为公司使用。  开放建筑外围空间。  
馆藏&2427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有没有人知道老房子地漏怎么样改造好?
输入手机号码,报价结果将发送到您手机
装修顾问-馨馨
4年行业经验,24h可咨询
10秒闪电通过好友
报价短信已发送到您的手机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稍候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您的装修预算约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装修管家将回电您,免费提供装修咨询服务
*因材料品牌及工程量不同,具体报价以量房实测为准
装修顾问 -馨馨
(四年装修行业经验)
微信扫一扫
3.&您家小区名称 :&&
请选择您家的装修时间
有没有人知道老房子地漏怎么样改造好?
我来帮他解答
还可以输入1500字
已有3条回答
回答数:11884
被采纳数:0
  防臭地漏,可以的,比较简单的,不需要把地砖凿开,你可以带着你家里现在用的,地漏盖子,拿到水电门市部去叫老板配防臭的,基本都是可以配到的,要不只有整个换地漏了,整个换也不需要凿开地砖 ,就是把地漏整个拿起换,需要砖工帮你换,你自己换不了,没有什么更好更方便的方法了
回答数:7010
被采纳数:1
我家选的洗手间的地漏,是那种有水的时候重力作用,地漏是打开的,平时的时候地漏是关闭的。效果还不错哦,牌子叫潜水艇,人家说是牌子的,最好用全金属的,可以耐腐蚀,还要根据自己家地漏的大小和是否与洗衣机出水口并用来选择,地漏品牌和种类很多,我们建议就买九牧的就可以了,国内名牌而且不贵,这类东西是消耗品,过几年就要换的,所以不要买很贵的。
回答数:22048
被采纳数:2
可以更换一个啊,也不麻烦
但是购买之前还需要测量几个值呢
现在使用的地漏尺寸啊、形状啊,下水管道的直径啊
有些厂家是可以给安装的!
我换的是非常芯牌四防的防臭地漏,以前也是水封的,时间长不用就有味,阴天下雨更厉害!弄的我天天都恶心!
现在换完味道还真没了!
记得买之前要先量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