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买假种子了假的拌种药该向那个部门投诉

为了假农药受害农民的诉求和期待发布时间: 15:34:09【】【字号&&
】【】  淮阴区法律援助中心 李晓玲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我叫李晓玲,是淮阴区法律援助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
  日早晨,我刚上班,就见十几位情绪激动的农民来到法律援助中心,诉说他们的受害遭遇。带头的老汉叫黄正虎,是淮阴区沈渡村的农民,通过他们声泪俱下地哭诉,我明白这是一起假农药坑农害农的投诉。也正是这些村民们愤怒而又无奈的眼神,让我从此陪同他们度过历时一年的法律援助维权之路。
  春天里的一场噩梦
  与淮安的大多数农村一样,以前的沈渡是个很穷的村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黄正虎的带动下,沈渡的农民搭起了日光能大棚,全村有三分之二的人家都在种植大棚辣椒,沈渡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辣椒种植村。
  然而,就在2009年的春天,就在那一座座原来生机盎然的大棚里,一场意想不到的噩梦,让椒农们一年的辛劳几乎血本无归,美好的憧憬变成涟涟泪水……
  62岁的黄正虎,种植辣椒已有20多年的历史。从2008年秋后下种到冬天秧苗移植大棚, 2009年春节过后要不了多少日子,新辣椒就能采摘上市了。黄老汉这年种了4亩大棚的辣椒,按照以往的经验,牢靠靠的能收入几万元。
  但是,黄正虎发现这茬辣椒秧有点不对劲,移植大棚已经有了些日子,发棵和长势都不如往年,开花坐果的也寥寥无几。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想起前些天从农药经销商刘玉龙那里买的一种叫“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杀菌药,一种不祥的预感爬上黄老汉的心头。
  黄老汉赶忙跑到刘老板家,问刘老板:“你这回卖的杀菌药怎么是红色的?喷了以后秧苗长势咋就不行了?”
  刘老板说:“放心吧老黄,这药是新生产的进口货,有什么我全包了!”
  带着满腹的狐疑,也带着刘老板拍胸口的大包大揽,心存侥幸的黄老汉回家了。可是“进口新药”却一天一天地让他的侥幸变成失望直至绝望——四亩辣椒花落了,枝秃了,黄老汉颗粒无收了!
  同样,因为用了所谓的“进口药”,青椒专业户蔡同玉三亩大棚收了两麻袋奇形怪状、个头瘦小的辣椒。别人的青椒四五块钱一斤,他的青椒五毛一斤也没人要,又羞又气的蔡同玉无奈之下把畸形的青椒全部倒掉了。
  椒农苗丁银家的六亩大棚往年可以收入好几万元,可今年因为用了所谓的“进口药”,总共收入不到400元。老苗三次送货到蔬菜市场都被人家拒收,有气没处撒的他恼怒地把手机摔得粉碎。
  张正国老夫妻俩,都60多岁了,没儿没女的他们就指望三亩日光能大棚。可因为用了所谓的“进口药”,老两口一年的收入“竹篮打水一场空”,不安和恐惧、绝望和无助,让这对老夫妻躺在家里,一天又一天地以泪洗面……
  所谓的“进口药”造成200多亩辣椒落花,让80多户沈渡及邻村的椒农一年的希望变成泡影。黄正虎找到刘玉龙,刘玉龙却翻脸不认帐了:“谁说我卖假药的?谁再找我,我就把他杀了!你们有本事,告我去!”
  面对刘玉龙的耍赖和嚣张,愤怒的椒农们打通了淮安市长热线。当天下午省、市派人调查,专家建议对所谓的“进口农药”进行检测。两天后,区农业局将“进口药”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样品送往盐城质检所,结果让所有椒农大出意外:抽检样品没有问题。不甘心的椒农立刻申请将剩余样品再次进行质量检测。第二天在取样品时发现,原送往盐城检验时取的竟然是正品药粉,区农业局抽取的问题样品还在办公室里。
  淮阴区委区政府迅速将样品送往徐州质检所,进行第二次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标注为“四川省川东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农药为假冒伪劣产品,含有正常农药不该含有的多效矬成份,含量高达7.2%,是大棚辣椒致损的主要原因。
  那么“多效矬”又是何物呢?它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又叫“矮壮素”,主要作用是抑制植物生长,正常百菌清农药不该含有多效矬,而椒农们的辣椒正是因为使用了大量含有矮壮素的假农药,导致秧苗不长、落花、大面积受灾甚至绝收!
  春风般的法律援助
  检测报告取回淮阴的当天,区公安局正式立案调查。看到希望的椒农们又遇到新的问题,索赔需要打官司,谁来帮助这些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平民百姓呢?请律师,以各家各户的损失来看,负担太重,凑钱打官司有困难。由于农民们法律意识不强,在买药时出于信任和习惯,也没有索取发票,已经形成确认责任的困难,律师们一般都不愿意接这类案子。正当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区里一位同志建议他们到法律援助中心看看。于是,黄正虎等十几位村民赶到淮阴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经过紧急而短暂的磋商,区法律援助中心决定,接下这个案子。当天,区法援中心成立由田劲松、葛志军和我三人组成的办案小组。考虑到案子涉及的受援人众多,局里明确指示全区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作为此案的后援队伍,随时需要随时拉上!
  办案小组一成立,我和同事们就投入到紧张的案件调查中。首先要查明的是让农户蒙受损失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是否为假冒产品。为此,我们专门聘请了专家对该农药的包装进行分析。专家们经过与农业部2008年公布的农药管理目录核对,发现农民们使用的农药包装上,厂家为“四川省川东农药有限公司”,这与农业部公布的“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明显不符。我们又紧急赶赴四川,实地调查核实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确认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没有生产过“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并且取得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的证明后,椒农们所使用的这种农药的冒牌身份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在公安部门审讯时,刘玉龙承认农药是他从供货商滕某处购进卖给村民们的。但是,在卖农药的具体数量和卖给哪些人方面,刘的说法和我们掌握的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出入。这个出入后来成为左右本案发展的最大难点,也证明了刘玉龙蓄意混淆视听,逃脱罪责。
  刘玉龙交待曾向42户人家卖出了农药,而因使用假农药受损的农户一共有84家。刘及其妻徐某坚决不承认向另外42家卖过农药。后经办案小组查明,另外42家农户是出于节约成本等目的,和其他人合买农药共同育苗而造成损失。我们会同顾殿彪等10多名法律服务所主任集中办案,三天里四次深入84户农户家中分别制作谈话笔录,采集到了这42户是谁和谁一起育苗、又是谁和谁合用农药的证据。同时,经过当面征求意见,84户农户都同意由法律援助中心代理进行民事诉讼,并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并摁了手印。
  为了保障受害农民的利益,我们和各法律服务所的主任们会商后决定,将农药销售商刘玉龙及其妻徐某、供应商滕某及其妻汤某列为共同被告,向淮阴区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依法查封农药销售商刘玉龙及其妻徐某2处价值60万元的房产,冻结农药供应商滕某及其妻汤某的3万元存款。
  4月23日,84户农户向淮阴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刘某、徐某及滕某、汤某赔偿各种损失566630元。
  为了逃避惩罚,刘玉龙费尽心机。在证据庭示过程中,被告代理律师先后提出农户受损地亩数量不准确,受损数额认定不具科学性,假冒农药不至于导致如此巨额损失等,都被我们用农业部门、公安部门和农药生产商提供的证据一一否定。
  刘的辩护律师又提出,作为原告的84户农户中,有多人与区公安局提供的名单不符合,另外,公安机关提供的笔录对象姓名和实际对象也有不同,以此质疑这84户农民的原告资格。原来,在公安部门的审讯中,在供认卖出农药给哪些人时,刘玉龙耍了花招,以记不清或不知道买药人的具体姓名为由,全部以某“大爷”、别称、外号等代指买药人。为此,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走访,将84户农户的家庭关系一一理清,并由家人签字确认。
  开庭的时候,面对实实在在的证据,对方律师无法对答,却抛出另外一份证据。他展示了一份证明,证明的提供人是84户农户中的张某,张某称,自己使用的农药不是在刘玉龙那里买的,也没有提出过诉讼要求。对方律师据此再次质疑84户农户的真实性。
  在走访调查时,张某的委托、签名都是当面进行的,从哪儿又冒出这一份证明材料呢?我们判断,这定是一份伪证。果然,在随后开展的第三次调查中,有农户向我们反映,刘玉龙曾经找过他们,许下好处,要他们说不是从刘处买的农药,但被他们拒绝了。而这个开出证明材料的张某,是刘玉龙妻子的亲戚。在我们三次上门说服的规劝下,张某认识到做伪证后果的严重性,主动撤回了伪证材料,并退出了诉讼,原告因此从84户减为83户。
  日,经过四次庭审,淮阴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确定由四被告连带赔偿83农户损失564630元。被告不服判决,向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又把春天带回家
  2010年3月,二审开庭。刘玉龙从上海请来的律师依然抓住原告主体资格不放,以购物要提供发票为由质疑原告的主体资格,强调农业执法部门执法程序存在问题,坚持盐城质检所的鉴定是准确、合法的,并从当年阴天多、雨水大等气候原因分析农户的损失和刘玉龙的农药无关,认为损失确定无合法依据。他还提供了一份视频证据,视频是本市某主流媒体2009年3月份采播的新闻报道,报道采用了盐城质检所的检验结果,将83农户受损定性为“管理不善”。被告方以此作为证据,再次说明农户损失并非假农药所致。
  法庭上,我和同事田劲松一一列举证据,从双方十多年来从未开过发票的交易习惯和农业执法大队、公安机关的审讯记录来证明主体的合法性;用四川省川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的回函和鉴定结果证明该农药是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用四被告在公安机关供诉的掉包事实,来证明盐城质检结果的无效;用农业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统计丈量的数据以及物价部门的价格认证作为损失认定的合法依据。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对方律师说了一句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掺和进去的多效矬价格高于百菌清,我们没必要做这样的傻事。”
  淮阴方正法律服务所主任顾殿彪当即反驳:“三聚氰胺的价格比三鹿奶粉高多了,请问这又作何解释呢?”
  对方律师顿时哑然。
  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原告方胜诉。四被告赔偿83户椒农损失564630元;20天内,赔偿款到位。
  此刻的法庭上,椒农们的掌声如春天的雷鸣,一阵高过一阵。此刻的法庭上,我们同样无比的激动。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兜售伪劣农药的刘玉龙夫妇,发财的美梦没做成,却付出了巨额的赔偿,这对夫妇无颜见沈渡的农民,扔下农药门市再也不见踪影。同样兜售伪劣农药的滕某夫妇,被判赔款30多万元,再没有往日的狂妄和神气。
  将欣慰装进那颗曾经受伤的心里:椒农苗丁银在法律援助后获得11976元的赔偿,今年春天,他换了只比摔碎的手机更好的手机,他说:换了新手机,带来好运气,做生意更方便了。
  将喜悦溢满那张曾经痛苦的脸上:今年65岁的张正国夫妻通过法律援助获得8091.6元的赔偿。很长一段日子,老两口逢人便说,感谢法律援助,感谢党和政府,雪里送炭啊!
  让春天不再有那样的噩梦:今年春天,黄正虎乐了,法律援助让他获赔13183.2元,他把4个大棚扩成7个,5个大棚种青椒,2个大棚种草莓。梦中醒来的黄正虎经常会看一看有关法律书籍和法治新闻,他说,现在是市场经济,要是没有法律意识,没有法律援助,最容易吃亏了。
  让春天永远阳光灿烂:沈渡村的支部书记张孝兵告诉我们,假农药事件严惩了不法之徒,大家搞大棚的信心更足了,村里还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完善了种子、肥料、农药一条龙服务,让不法分子无机可乘,合作社还不断开拓销售市场,沈渡村农民兄弟的口袋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中国法律援助网注册用户方可发表评论,评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证实或赞成其观点。
查看更多评论&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刘蓉华: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刘蓉华
&&&&来源:&&&&&
  药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需求,农村药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农民用药是否安全有效直接关系其生活质量,保证农民用上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药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更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神圣使命。近年来,随着农村交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药品商贩受利益驱使,以免费检查身体为手段,夸大药效,制造贩卖一些劣质的药品到农村叫卖。由于农村群众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药品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识别能力差,在消费上只听药品公司宣传的药效,而不是对症下药,尤其是一些保健品,只贪图价格便宜,不考虑是否存在药品安全问题,多服用或乱服用药品,给农民生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调查发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安全用药知识和依法维权意识缺乏。在安全用药知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村民不知道什么样的药品是假劣药品、不知道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区别、不知道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分不清药品和保健品,不知道出现质量问题时该如何维权。  2、农民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职能还不太了解。通过调查发现,知道买到假劣药械后应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的只占少数;有大多数被调查的农民不了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有过半数被调查的农民认为发现虚假药品广告应该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举报;有少数的农民认为药品价格归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由此可见,目前广大农民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职能和作用还很不了解。  3、农村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仍不够规范。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未及时清理的过期药品,且只有购进记录,处方书写不规范。此外,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未经正规药学知识培训,对药品相关知识只是粗浅了解,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用药安全。为此建议:  一、加强药品源头管理力度。药品监管部门要把好农村药品供应准入关、质量关,确保质量高、价格低廉的药品供应到农村。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取缔非法行医卖药活动。加强药品采购渠道的检查,规范药品进货渠道,严禁从非法药品市场采购药品。督促药品使用单位建立健全采购验收制度,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用到病人身上。进一步发挥农村药品协管员和信息员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查处制售假劣药品等违法行为,净化农村药品市场。  二、加强医疗机构规范药房的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管理。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与卫生行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对医疗机构的药房建设加以规范。要加大这项工作的力度,以建立统一、规范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全面规范农村医疗机构药房的药品使用管理,确保农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三、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卫生部门要利用各种形式,围绕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等主题,经常性地对农村群众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提高农村群众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制售假劣药品行为无立足之地。当地行政部门要加大对药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在公路沿线和村民居住集中地书写药品安全固定标语;教育部门在学校开设适当的药品安全课程,让孩子从小接受药品安全知识;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涉药人员的知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涉药人员的药品管理水平。  四、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模式。一是通过政府建立药品监督管理的协调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村级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同时要相互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加强对农村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考核,合理解决他们的报酬,建立长效机制,使其真正发挥协管作用;三是药监部门在加大对农村用药中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的同时,应重视非行政处罚方式在药品监管中的作用,如与卫生部门联合开展药品质量信用体系建设,药品安全信用记录制度,创建放心药房、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质量管理责任书、开展年终药品质量检查评比等形式,从而达到促进行业自律,规范村级医疗机构用药的目的,确保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段欣毅)
人民网网友,欢迎您~~
[9日][8日]农民买到了假的农药导致农作物死亡,要求赔偿损失该找哪个部门_百度知道
农民买到了假的农药导致农作物死亡,要求赔偿损失该找哪个部门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以上报当地的农药执法大队。只要举报了,他们一般都会去查,因为查到厂家后。而厂家在沟通的过程中,一般都出于无奈都会出点钱,他们会找厂家进行确认,顺便打打秋风
采纳率:100%
找卖家,谁卖你的,找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赔偿损失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农民拌种为什么要在小麦种上拌上农药_百度知道
农民拌种为什么要在小麦种上拌上农药
农民拌种为什么要在小麦种上拌上农药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此药剂对种子包衣,播种后可防止土壤中病虫的侵袭,同时,随着种子发芽出土,药剂从种衣中逐渐释放,被作物吸收,还可防治地上部病虫害~  用很低的成本和方法即可对作物植保做到效益最大化~
采纳率:87%
预防被地里的虫子吃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农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农民报记者 李月锋
本想播种前拌点农药减少虫害发生,不料,画蛇添足,2000多亩玉米因二次拌药“胎死腹中”,籽粒烂在土里没出苗,演绎成了新版的“一拌无芽”。连日来,市成安县道东堡乡南刘庄,成安镇西马堤、张庄等村数百户农民向“二次拌药”的农药门市讨说法。
【反映】拌种后的玉米不出苗,籽粒烂在地里
成安县夏播玉米大都是6月上旬播种的。南刘庄村民薄运保说,去年种小麦的时候,村里很多人到县城东部某农药门市拌过麦种,都觉得效果不赖。为了防治玉米田里的“蛆”(当地村民对二点委夜蛾的俗称),今年播种玉米前,他又拿着买来的种子去那个农药门市拌药。没想到,没拌种的玉米种子六七天都出苗了,而他家拌了药的4亩地玉米看不见苗,扒开土一看,玉米种子黏糊糊的,俩指头一捏就烂了。
高银锁是南刘庄村农机手,全村多半玉米是他开着拖拉机播种的。高银锁对河北农民报记者说:“村南这一方地大都是我播种的,用的是一台播种机,没拌种的户苗儿齐整整的,拌了种子的地块都没有出苗。”不仅如此,高银锁也是受害户之一,他家的9亩玉米种子也在某农药门市拌了药,也都没出苗。他说,有钱买种没钱买苗,农民生怕庄稼生害虫,宁可多花钱,也愿意播种前用药拌拌种子。他去某农药门市拌种那天,有很多人拎着种子等着拌药。他问门市拌啥药好,门市说:“这一片几个村用的都是‘二嗪磷’,拌种效果最好。”于是,他给了门市90元钱,门市给他的9包玉米种子拌了一瓶“二嗪磷”农药。
从村民反映的情况看,农药门市拌种的价格不一,早些时候拌种的户一亩地收15元,晚几天的户1亩地收10元。大致情况是,一亩地收费在10元~15元之间。
记者从成安县工商局执法队获悉,南刘庄、张庄、西马堤、沙河等村均有“拌种不出苗”的,受害户数、面积正在登记、核实之中。据初步调查,该农药门市共销售二嗪磷农药600多瓶,该局对剩余农药予以查封。
【现场】没拌种的地块,出苗齐、苗儿旺,拌种的地块几十米才见一棵苗
南刘庄村民王改娣、薄发章是地邻,同一天播种,又是同一天浇水。不同的是,王改娣种的是拌了药的玉米种子,而薄发章图省事,没有拌种。
播种7天后,竟有了明显的差距。6月19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薄发章地里的苗儿一拃远一棵,整齐划一,顶着水珠往上长。而王改娣的地里满目麦茬,几乎见不到玉米苗。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记者顺着一个麦畦走了53步远才找到一棵玉米苗,且叶儿打着卷儿,无精打采,像受了霜冻一般,苗情明显偏弱。又看了另一个麦畦,走了18步,见到一棵玉米苗,苗情与上述相同。
同一户同一地块,拌种的、不拌种的有了不同的表现,成为“一拌无芽”的有力证据。王改娣的这块地共5.5亩,拌药的玉米种子播种5亩地就用光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只好借邻居1包没拌种的种子播种剩下的0.5亩地。结果,这半亩地苗儿出齐了。
南刘庄村党支部刘书记说,该村拌种的农户有六七十户,涉及四五百亩,都没有出苗,基本情况跟王改娣、高银锁的遭遇一模一样。
农妇赵运玲播种了6亩拌了药的玉米,记者实地察看发现,有的畦里7步远出来一棵苗;有的畦子从东头走到西头,38步远也没有一棵苗。
【调查】种子被农药烧死,供药的厂家业务员“不接电话了”
不出苗的现象出现以后,受害的村民多次向成安县信访局反映。该县工商局已受理此案,并展开调查。
6月19日,记者到成安县城东头的某农药门市采访。据该门市老板介绍,拌种的农药是温州市鹿城东瓯染料中间体厂生产的50%二嗪磷,“应该是农药把种子烧死了,受害农户在附近这几个村都有,估计受害面积有2000多亩。”
该门市给农户拌种前没有试验,老板说:“我与这个厂的业务员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他以前在别的厂子干,今年才挪到这个厂子。问他给玉米拌种用啥农药,他推荐了这个产品,还说去年在山东使用过、效果很好。我就打款进了货,没想到‘出事了’。现在,再给业务员打电话,他不接电话了。”
记者仔细看了二嗪磷的外包装说明,发现“二嗪磷”是一种低毒有机磷农药,具有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性,防治对象是“水稻二化螟”,使用方法是“喷雾”,没有注明可用于玉米种子拌种。随后,记者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也查实了这一信息。
该老板承认:“当时,业务员说可以,效果挺好,就信了,没想到出了这事。”
截至发稿前,记者获悉,成安县工商局已请有关专家现场察验,并将依据技术鉴定结果,进一步查办此案。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此事。
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截至6月21日,全市99.95万亩小麦已收获完毕,机收率100%,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2217台。市农业部门组成南、中、北三个督导组,对小麦机收、秸秆还田和安全生产进行督导检查,保障“三夏”生产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从省农业厅获悉,经过16天的日夜奋战,截至今日,我省3450.5万亩小麦收获完毕,机收率达98%以上,结束时间较预期提前两天。各地大力推进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引导农民推广应用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秸秆收集打捆和夏玉米免耕播种配套技术。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各国对毒品的重视。这群同伞共行的孩子们,给大人们上了一堂生动可感的爱心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群众活力,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第三届中国国际(河北)茶文化博览交易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麦拌种用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