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风险为什么面临风险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研究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and this application utilizes JavaScript to build content and provide links to additional information. You should either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settings or use a browser that supports JavaScript in order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pplication.
Item Details
书目相关信息
学位论文室(309室)
图书馆公告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浅析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作者:俞佳华;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8期;摘要:上汽集团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2;关键词:企业并购上汽集团双龙破产;一、背景简介;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的债权团邀请包括上汽集;二、上汽集团并购双
龙源期刊网 .cn
浅析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 作者:俞佳华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08期
摘要:上汽集团是中国著名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2005年正式合并韩国双龙汽车时,恰逢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其公司发展前景相当不错,不过到了2008年上汽集团的净利润同比2007年下跌115.72%,暴跌至-8.5亿元。在公司发展前景最好的黄金阶段为何会遭遇如此重创,其原因值得深思;另外,当今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数量大幅增加,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衡量并控制其并购交易的风险,从而尽可能地减少海外并购交易给我国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我国国内首个汽车行业跨国并购失败的案例分析,引出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并购 上汽集团 双龙破产
一、背景简介
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2011年,上汽集团实现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总股本达到110亿股。2012年,上汽集团位列《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第130名。与之相比,在20世纪90年代起家的双龙汽车,由于自身的经营问题,到90年代末,其自有资本减少到-613亿韩元。面对如此艰难的经营状况,双龙汽车的债权团便开始探索向韩国国外的企业出售其股权的可能性,以利于投入资金的收回。
2003年下半年,双龙汽车的债权团邀请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众多韩国境外企业参与投标。2004年7月双龙汽车的债权团选中上汽集团,以接近5亿美元的报价出售双龙汽车48.92%的股权。日,完成股权交割手续,正式成为韩国双龙的第一大股东。
2008年上半年,受韩国国内市场波动(柴油价格高于汽油价格)的影响,韩国政府取消了原本对柴油车的补贴政策,而主要以生产和销售柴油车的双龙汽车自然难逃柴油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命运。当年第三季度,双龙汽车的账面亏损1000亿韩元,使其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9年年初,韩国首尔法院决定对双龙汽车予以破产保护,根据法庭的判决,上汽集团将只保留对双龙汽车部分资产的权力,并放弃其控制权。至此,双龙汽车成为全球首家金融危机中倒下的汽车企业,同时,也使上汽集团最终付出了将近40亿元的惨重代价。
二、上汽集团并购双龙汽车后的财务状况分析及市场影响
(一)盈利能力分析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15浅析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等内容。 
 ,打开国外市场,纷纷通过跨 国并购来并购国外企业。...第三部分是分析我国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第四部分...①② 肖琴梅,郭卓彦.《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分析...  跨国并购 风险分析 中国企业 风险防范 前言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是企业获取海外资源、...通常所说的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就是指并购企业在实 施并购时所面临 的目标企业所在...  跨国并购风险_金融/投资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摘 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 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  投资银行学论文――浅析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与...家企业之间,往往会面临不同政治环境、不同法律规章...整个境外投资中国 有企业所占比例下降了 13 个...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本科论文_经济学_高等教育...我国大型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必将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分析》,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  然后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逐个分析, 最后结合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我国...资产或证券市场风险在对上市公司的并购中表现的极为突出。如果证券市 场发生大...  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实例分析_公共/行政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因此,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能否实现预期目的,能否在并购中防范并购风险,实现并 购...  文章首先阐释了海外并购中文化风险的内涵及根源,然后就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面临的主要文化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等 各个层面对文化风险的...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分析摘要: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成因是三种类型:自然资源型?进入市场型?技术开发型?在 并购时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政治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研究
【摘要】:20世纪90年代,第五次并购浪潮席卷全球,经济全球化影响越来越深刻,中国企业在此背景下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随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和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在国际并购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国外资产价值普遍缩水,加之近年来我国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外汇储备不断攀升,这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利时机。在全球跨国并购交易遇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却趁势出击,成为了国际并购市场上有力的买家。但是由于经验、人才的匮乏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我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研究海外并购的风险。
本文的写作主要围绕海外并购风险展开,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对海外并购及并购风险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为本文案例写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及概况:然后,对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并进行案例研究;最后,根据对理论的总结和案例的启示,提出风险防范策略。
根据本文的分析,虽然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有利的宏观环境,但是国企产权模糊,民企融资难,市场缺乏专业化的中介机构等问题仍然阻碍着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近年我国企业倾向到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并购,且并购行业多为资源、油气、金融、化工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尤以能源矿产行业的并购较为引人瞩目。本文将海外并购可能面临的风险分为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通过案例分析发现系统性风险的政治风险、法律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财务风险、目标企业定价风险、整合风险是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通过对理论的分析和对案例的研究,本文得到了一些风险防范的启示,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意见。风险防范措施是站在企业角度提出的,包括一般策略和针对具体风险的防范策略。化解企业海外并购风险不仅需要企业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参与进来,如政府完善并购立法、规范资本市场,社会形成一大批专业化的中介机构,对于这些问题,本文涉及较少,以后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F279.2;F271【目录】:
摘要4-6Abstract6-111. 绪论11-16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1.1.1 研究背景11-12
1.1.2 研究意义12-13 1.2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13-15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13-14
1.2.2 研究方法14-15 1.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15-16
1.3.1 可能的创新点15
1.3.2 本文不足之处15-16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16-26 2.1 文献综述16-20
2.1.1 国外文献综述16-18
2.1.2 国内文献综述18-19
2.1.3 文献评述19-20 2.2 企业跨国并购相关概念20-22
2.2.1 跨国并购的概念及分类20-21
2.2.2 跨国并购风险的概念及特点21-22 2.3 关于跨国并购与并购风险的主要理论22-26
2.3.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22-23
2.3.2 跨国并购风险管理23-26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背景及概况26-40 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背景(SWOT)分析26-32
3.1.1 优势(strengths)26-27
3.1.2 劣势(weaknesses)27-30
3.1.3 机会(opportunities)30-31
3.1.4 威胁(threats)31-32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历史与现状32-36
3.2.1 探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32-33
3.2.2 大力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8年)33-34
3.2.3 海外并购“抄底”阶段(2008年至今)34-36 3.3 中国与全球海外并购交易额及其比较36-37 3.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业与地区分布37-404.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40-52 4.1 系统性风险40-46
4.1.1 政治风险41-42
4.1.2 法律风险42-44
4.1.3 利率汇率风险44-45
4.1.4 信息不对称风险45
4.1.5 文化差异风险45-46 4.2 非系统性风险46-52
4.2.1 决策者的战略失误46-47
4.2.2 财务风险47-48
4.2.3 目标企业定价风险48-49
4.2.4 并购后整合风险49-525. 海外并购案例分析52-73 5.1 光明并购维他麦案52-61
5.1.1 并购双方简介52-54
5.1.2 光明集团并购动因54-55
5.1.3 并购面临主要风险55-58
5.1.4 并购启示58-61 5.2 中海油并购尼克森案61-71
5.2.1 并购双方简介61-64
5.2.2 并购进程64
5.2.3 中海油并购动因64-65
5.2.4 并购面临主要风险65-68
5.2.5 并购启示68-71 5.3 案例启示71-73
5.3.1 风险防范意识问题71
5.3.2 国企本土化问题71-736. 结论及风险防范建议73-82 6.1 结论73-74 6.2 风险防范一般策略74-76
6.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发展战略74-75
6.2.2 建立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75
6.2.3 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办法75-76 6.3 海外并购主要风险的防范76-82
6.3.1 政治风险76-77
6.3.2 法律风险77-79
6.3.3 信息不对称和目标企业定价风险79-80
6.3.4 财务风险80-82参考文献82-86附录86-91后记91-92致谢9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红梅;;[J];对外经贸实务;2011年04期
曲迪;;[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田金文;[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彭涛;;[J];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07期
林海;;[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王远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5期
傅晓菁;;[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年11期
郝爽;;[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4期
周勇;;[J];中国流通经济;2007年08期
杜晓君;刘赫;;[J];管理评论;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邹纯;张文静;;[J];北方经济;2009年10期
崔彩周;;[J];商业研究;2008年06期
曹翠珍;;[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李杰;;[J];财会通讯;2010年02期
王宛秋;赵雪;;[J];财会月刊;2008年03期
姜毅;;[J];国际商务财会;2008年10期
任淑霞;;[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年09期
荀守奎;朱炜;;[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刘爽;兰春雨;;[J];当代经济;2012年03期
胡拥军;马强;;[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建丽;;[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聂聪聪;;[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王翔;裘露露;徐凌云;王晔;;[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王恒;商伟力;;[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田冰川;;[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李建立;;[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潘文年;[D];南京大学;2011年
陈琦;[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朱华;[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徐德辰;[D];吉林大学;2005年
魏益华;[D];吉林大学;2005年
陈坚;[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张娟;[D];复旦大学;2007年
杨清;[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宋维佳;[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亚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政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李洪亮;[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杨琳;[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吴改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葛晓春;[D];江南大学;2010年
赵嘉靖;[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卢钱红;[D];南昌大学;2010年
朱莹;[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刘秀慧;[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筱红;[J];财经科学;2000年S1期
王宛秋;王蔚;王淼;;[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07期
曹洪军,安玉莲;[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费小冬;;[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俞毅;;[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叶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余博;;[J];经济纵横;2007年17期
田志龙;邓新明;;[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1期
许晖;余娟;;[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4期
杨培强;[J];企业经济;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晓雷;[J];会计师;2005年05期
张丽依;李志玲;;[J];消费导刊;2008年18期
赵超;;[J];价值工程;2006年09期
周勇;;[J];投资研究;2007年10期
汤文仙;;[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10期
罗仲伟;;[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0期
李洪帆;;[J];国际木业;2006年03期
张波;[J];上海国资;2005年08期
王新业;;[J];中国品牌;2009年06期
赵晓;;[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建立;;[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肖金泉;;[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栾政明;肖占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王翔;裘露露;徐凌云;王晔;;[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矿经济理论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鹏;;[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钱婷;邢喆;张诚;;[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林汉川;付子墨;;[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C];2009年
刘磊;赵素姣;于英川;;[A];中国运筹学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陈潇莉;于英川;;[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留英博士,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特聘研究员
黄清华;[N];中国保险报;2011年
崔吕萍 潘建;[N];北京商报;2008年
王进;[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王旭辉;[N];中国能源报;2009年
;[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王宝锟 张毅;[N];经济日报;2009年
本报记者 杨颖 胡心媛;[N];中国贸易报;2011年
孟群舒;[N];解放日报;2011年
孟群舒;[N];经理日报;2011年
颜菊阳;[N];中国商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莎;[D];中南大学;2010年
魏涛;[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吴术;[D];吉林大学;2013年
马建威;[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杨群;[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周志远;[D];南京大学;2012年
王寅;[D];浙江大学;2013年
贾波;[D];燕山大学;2012年
韩鹰东;[D];辽宁大学;2011年
王仁荣;[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丽;[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李艳梅;[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刘晓艳;[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殷萌萌;[D];浙江大学;2011年
王鸣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董本卿;[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胡大明;[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李慧娟;[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鄢小琴;[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丁琼;[D];浙江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海外并购力度加大背后风险不容小觑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海外并购力度加大背后风险不容小觑
  范欣  今年一季度,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掀起了一轮热潮,国内的多家大型企业都把触角伸向海外市场,并且都是大手笔。据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一季度,中资企业全球并购达1010亿美元,占全球交易活动6820亿美元的15%。这一数据已逼近2015年中资企业全球并购全年1090亿美元的交易纪录。在结构上,中资企业购买的资产80%都集中于北美与欧洲。  从表面上看,这显示出的是中资企业实力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也是我国经济由要素投入向知识经济转变的快捷途径,因为直接购买海外技术然后私有化要比自己研发省时省力,但细想起来,中资加快走出去步伐有其必然性与无奈性。  由于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市场缺乏好的投资标的,而且企业还面临人力成本等不断上升压缩利润空间的问题,各行业投资收益率普遍在低位。同时,垄断行业放开准入的节奏仍比较缓慢,基础设施引入社会资本不仅要求投入大量资金,而且社会资本与地方政府很难形成完全信任的机制,导致国内资金无路可走,资金仍是无奈地选择进入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导致一线楼市出现了脱离基本面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是去年以来,国内多次降准降息,市场流动性充足,大型中资企业可以凭借信用优势拿到较低成本的资金。于是乎手握大量现金的中资企业国内找不到合适投资标的,走出国门寻找合适投资项目也就成为必然。  再有就是部分中资企业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由于欧美发债成本较低而发行了大量债券,但自2015年下半年“811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出现了一定程度贬值,导致其中部分中资企业选择提前赎回外债,还有一部分因海外本身就有业务,进而选择配置一定数量海外资产形成对冲。另外,随着近年来国人海外旅游数量的不断增加,在热门旅游地购置酒店等资产供国人消费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随着海外并购规模的加大,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也正在逐步暴露。当前中资企业海外并购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上世纪80年代日本崛起后大规模进行的海外资产并购,整个80年代,日本几乎要买下整个美国,尤其是《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兑美元呈现了大幅升值态势,让日本企业的腰杆普遍都硬了起来,购买美国资产的底气也越来越足,但好景不长,80年代末日本受国内通胀影响,不得不提高了利率,资产泡沫也最终破裂,银行与大企业现金流吃紧,很多购买的美国资产最终被低价甩卖,日本企业并未从大规模海外资产购买上占到便宜。  那么当前中资海外并购的风险主要在哪里呢?首当其冲的风险仍是利率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实行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当前货币投放对经济拉动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趋势,但对CPI的刺激时间却在缩短,一旦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CPI逼近3%,货币刺激将不得不停止,市场利率也将提高,支持海外并购的廉价资金将不再有。  其次的风险来自于汇率。虽通过对离岸市场的资本管制短期稳住了人民币汇率,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目前我国货币发行量已全球第一。一季度末,M2已达144.62万亿元,因此,未来我国将面临要么汇率贬值,要么降低货币发行量的艰难抉择,而这两个选项都会导致国内利率大幅提升,进而直接影响国内资产价格,况且,海外并购本身就是要消耗外汇储备,对汇率也呈现出一定贬值压力。因而,海外并购企业届时很可能有后院起火的风险。  再者,由于中资企业持续扩大的海外并购,使得国外资产价格出现上涨,投资回报率呈下降趋势。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国家以中国没有给国外投资者以完全对等的市场准入权,或担心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企业后技术流入中国将削弱本国企业长期竞争力为由,禁止中资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  面对当前的局面,广大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一方面要做好拟并购海外资产的全方位评估工作,以买技术为主,买资产为辅,避免被称为人傻钱多的“冤大头”;另一方面,由于利率、汇率等因素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并购过程中使用高杠杆,以防因经济形势变化而产生资金链断裂,最终不得不低价甩卖海外资产的情况发生。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分析
日 00:14来源:
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中国企业在并购行为中需要谨慎,要全面分析机遇背后的风险,以防陷入“并购陷阱”。如何寻找战略并购的对象,在谈判的前期、中期如何甄别风险,合并后如何整合企业,都是迈向海外的中国企业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政治风险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合作伙伴与互利共赢关系,东道国就会对中国企业到其境内投资持欢迎态度;如果两国在经济上是竞争甚至是敌对关系,东道国便有可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百般阻挠和刁难。为了保障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安全,有些国家对于外资常常采取戒备的态度,如规定本国资源类企业不能被外国的国有企业收购,即使允许收购的,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审批等。因此,进行海外并购,需要清楚地了解一些国家的敏感领域,比如能源、、先进技术,特别是军民两用的技术和基础设施等。法律风险各国针对外商投资的法律、审查制度、监管制度差别很大。例如,每个国家都有反托拉斯法,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在审查程序上差别很大。若这方面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谈判成本升高、交易时间拉长,最终可能导致并购谈判失败。海外并购还面临国际法律法规的适应问题。包括东道国关于外商投资的法律规范以及国际商务行为需要遵守的法律规范。由于对当地法律的疏忽和陌生,许多中国企业在从事海外投资时都曾遭遇法律麻烦。因此,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必须重视、了解和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存在于并购定价、融资和并购支付等环节,一旦某项财务决策引起了企业财务状况得恶化,将可能导致并购行为的终结或者失败。信息不对称的瓶颈和对资金链的隐忧都是控制财务风险需要考虑的问题。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很多公司的市值下滑,中国部分企业过于盲目地进行海外收购,但没有考虑过被收购企业是否与自身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相契合,并购成为一种冲动行为。为抵御财务风险,企业可在谈判中设置特别条款,通过估值的方式将风险排除,以避免交割时交易成本增加;也可对投资架构进行税务筹划,以降低融资等行为涉及的实际税负。整合风险收购方应在谈判前期就考虑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如成本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等。然而,很多企业没有重视这个环节,最终导致并购失败。一般来讲,并购整合的过程中,会面临企业管理文化的差异、市场定位的差异以及一些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整合不畅等问题。对于打算进行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一定要做好并购前的市场调查工作,熟悉国外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环境,并需要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充分的沟通,保证并购行为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一致。(本文摘自《银行家》)
[责任编辑:robo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用户名&&密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外并购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