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新增贷款投向的企业贷款 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

信贷变局:政府背景项目融资多|银行|企业|企业贷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一位银行经理眼中的信贷变局:一丝暖,一丝凉
  ◎每经记者 施娜
  10月18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新增贷款1.22万亿元,除了居民按揭贷款,新增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以下简称企业贷款)6182亿元。
  从用途来看,新增企业贷款主要是经营性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各约占企业贷款三分之一。9月,企业经营性贷款增加2063亿元,8月为负增长417亿元;企业固定资产贷款增加2263亿元,8月为负增长1001亿元。
  对此,很多市场人士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超预期增长,或与9月地方债置换规模下降以及PPP项目密集落地有关,企业信贷融资有所改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发现,对于企业信贷需求变化的直观感受,有的银行比较明显,有的银行则并不明显。总体上,企业信贷需求略有回升,但还没有达到普遍升温的情况。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曾丽娟是台州银行台州市区路桥新大街支行的信贷经理。“总体上,近三四个月,银行的授信业务是有增长的。传统行业一般下半年进入旺季,有个‘金九银十’的说法。今年下半年相比上半年是要好一些,不过我们在一线并没有感受到生产型企业旺盛的信贷需求。”她告诉记者。
  2016年,台州银行加大了小微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调整业务发展重点。针对小微实体经济经营困难的实际情况,年初向各分支机构下发了《2016年授信指导意见》。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月9末,台州银行户均贷款额度37.48万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93.41亿元,占比30.62%,较2016年第一季度末增长4.58%。
  为了寻找更多的客户,曾丽娟拜访企业的频率也在增加,现在每天至少要跑两家企业。在与客户的频繁接触中,曾丽娟感觉,企业的融资需求平稳中略有上升。
  她说,“这是蛰伏了很久的一个需求的突破,不是没有,只是之前一直在观望。一些技术改进成功或设备升级成功后的企业,今年跑展会跑得也比较勤快,希望能有所发展。广交会归来,带回来很多订单,贷款需求也在增加。另外,这个季节也有很多水果批发商去烟台收购苹果,其一个支行的相关业务量也会增加。”
  但是她也提到,一些企业虽然做的很多,但是应收款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消化,“这样他们也不敢去做很大的扩张。”
  据了解,曾丽娟所在地区的汽车行业和自动化控制行业的企业信贷需求相对比较亮眼。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的方向为寻求新发展和超低成本方向调整融资策略。比如能用商业信用、无息贷款的就用这类,不能的则把资产重新估价,拿去抵押贷款,降低利息支出,提高融资规模。
  企业贷款增加感知各不同
  和台州银行一样,很多银行今年以来在信贷投放上都加大了力度。但对于9月新增企业贷款大逆转的情况,有的银行感受明显,有的银行则感受不明显。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是感受比较明显的银行。稠州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9月份,该行企业贷款有增加,新增略为明显,单月增幅为1.9%,当月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总额的26%。
  杭州分行和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则表示感受不明显。
  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范志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7月份信贷投放增大,8月份相应有所收缩,9月份略有回升,但没有明显的变化。
  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分行各类贷款为464亿元,较去年同期453亿元,增长了11亿元,增长幅度为2.6%。其中,公司贷款余额为450亿,占比为97%。
  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授信审查部总经理沈迪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分行中长期贷款规模为179亿元,占比为38.6%,较年初增长85亿元,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一般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应该说,贷款需求有所增长,但不是很明显”。
  不过,亦有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贷款放量)不太可能吧,哪有贷款放。”
  政府背景项目融资多
  山东潍坊一资深建筑行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其所在区域,今年土建项目相较去年有所减少,很多项目的土建工程去年已经建设完毕,今年主要是设备采购,这个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会更大。
  据其介绍,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一个项目,土建部分资金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0%,设备等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0%。一些特殊行业,这一比例要达到2:8。
  那么,银行新增的企业贷款,又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范志军表示,该行企业贷款主要投向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建设、特色小镇、五水共治等。“这一块,增加是比较明显的,高于平均贷款增速8个百分点。”
  范志军继续分析称,实体制造业经济主要以流动性资金为主,固定资产投资这款相对较少。“行里信贷政策,总体上是相对宽松的。我们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及关联企业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政府类项目贷款162.48亿元,较年初增长36.3亿元,增速28.77%;占公司类贷款比例30.32%,占比较年初上升5.8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方面,公司条线绿色信贷贷款余额106.48亿元,较年初增长47.21%,增速高于贷款38.47个百分点。
  而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情况类似,地方国企平台业务和优质抵押物担保业务是主要新增信贷资产投向。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投向水利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的规模为72亿元,较年初增长了28亿元;投向建筑业(主要是市政工程建设方面)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亿元,增长了19亿元。
  稠州银行上述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整体需求很少,除个别大型企业投资有些需求外,中型及小型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需求并不大,个别产业有亮点,但总体还处于萎缩中。
责任编辑:陈永乐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一位银行经理眼中的信贷变局_网易新闻
一位银行经理眼中的信贷变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一位银行经理眼中的信贷变局)
一丝暖 一丝凉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曾丽娟是台州银行台州市区路桥新大街支行的信贷经理。“总体上,近三四个月,银行的授信业务是有增长的。传统行业一般下半年进入旺季,有个 金九银十 的说法。今年下半年相比上半年是要好一些,不过我们在一线并没有感受到生产型企业旺盛的信贷需求。”她告诉记者。2016年,台州银行加大了小微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调整业务发展重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月9末,台州银行户均贷款额度37.48万元,制造业贷款余额193.41亿元,占比30.62%,较2016年第一季度末增长4.58%。为了寻找更多的客户,曾丽娟拜访企业的频率也在增加,现在每天至少要跑两家企业。在与客户的频繁接触中,曾丽娟感觉,企业的融资需求平稳中略有上升。她说,“这是蛰伏了很久的一个需求的突破,不是没有,只是之前一直在观望。一些技术改进成功或设备升级成功后的企业,今年跑展会跑得也比较勤快,希望能有所发展。广交会归来,带回来很多订单,贷款需求也在增加。另外,这个季节也有很多水果批发商去烟台收购苹果,其一个支行的相关业务量也会增加。”但是她也提到,一些企业虽然做的很多,但是应收款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消化,“这样他们也不敢去做很大的扩张。”据了解,曾丽娟所在地区的汽车行业和自动化控制行业的企业信贷需求相对比较亮眼。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的方向为寻求新发展和超低成本方向调整融资策略。比如能用商业信用、无息贷款的就用这类,不能的则把资产重新估价,拿去抵押贷款,降低利息支出,提高融资规模。企业贷款增加感知各不同和台州银行一样,很多银行今年以来在信贷投放上都加大了力度。但对于9月新增企业贷款大逆转的情况,有的银行感受明显,有的银行则感受不明显。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是感受比较明显的银行。稠州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9月份,该行企业贷款有增加,新增略为明显,单月增幅为1.9%,当月新增贷款占全年新增贷款总额的26%。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和恒丰银行杭州分行则表示感受不明显。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范志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7月份信贷投放增大,8月份相应有所收缩,9月份略有回升,但没有明显的变化。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底,分行各类贷款为464亿元,较去年同期453亿元,增长了11亿元,增长幅度为2.6%。其中,公司贷款余额为450亿,占比为97%。恒丰银行杭州分行授信审查部总经理沈迪邦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分行中长期贷款规模为179亿元,占比为38.6%,较年初增长85亿元,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一般投向实体经济领域。应该说,贷款需求有所增长,但不是很明显”。不过,亦有某股份制银行对公信贷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贷款放量)不太可能吧,哪有贷款放。”政府背景项目融资多山东潍坊一资深建筑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其所在区域,今年土建项目相较去年有所减少,很多项目的土建工程去年已经建设完毕,今年主要是设备采购,这个阶段企业的融资需求会更大。据其介绍,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一个项目,土建部分资金约占项目总投资的30%,设备等约占项目总投资的70%。一些特殊行业,这一比例要达到2:8。那么,银行新增的企业贷款,又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呢?范志军表示,该行企业贷款主要投向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建设、特色小镇、五水共治等。“这一块,增加是比较明显的,高于平均贷款增速8个百分点。”范志军继续分析称,实体制造业经济主要以流动性资金为主,固定资产投资这块相对较少。“行里信贷政策,总体上是相对宽松的。我们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及关联企业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领域。”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华夏银行杭州分行政府类项目贷款162.48亿元,较年初增长36.3亿元,增速28.77%;占公司类贷款比例30.32%,占比较年初上升5.85个百分点。绿色信贷方面,公司条线绿色信贷贷款余额106.48亿元,较年初增长47.21%,增速高于贷款38.47个百分点。稠州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整体需求很少,除个别大型企业投资有些需求外,中型及小型企业投入生产经营的需求并不大,个别产业有亮点,但总体还处于萎缩中。(据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一位银行经理眼中的信贷变局)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新增贷款投向:住房贷款约占去年新增贷款三成&
  年报视察之新增贷款投向:住房贷款约占去年新增贷款三成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为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而消费信贷领域,以个人住房贷款为最主要的投放方向。2015年建行、工行、招商、农行以及中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悉数新增贷款分别达到60.19%、55.4%、54.86%、49.40%和32.03%。
  截至3月31日,16家A股上市银行已有10家披露了2015年度经营业绩,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悉数在内。
  尽管增幅逊色个人消费类贷款,但公司贷款业务以其规模效应,仍然为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10家A股上市银行年报梳理发现,新增个人贷款业务在2015年增幅普遍达到15%,成为推动新增贷款的主要动力;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更是各行新增贷款的主要投放领域,这10家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悉数新增贷款的31.54%。
  2015年末,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信用卡新增透支余额达到933.56亿元,占新增个人贷款的36.56%。
  “现在实体经济风险较大,好多行业不敢投,各家银行都将个贷列为重面业务。”华东一位国有大行处所分行人士这样表述。
  另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在经济下行期,个人业务能对全行业务起到“稳定器”的作用。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表示,为适应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而消费信贷领域,以个人住房贷款为最主要的投放方向。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指出,加强对“两高一限”行业的贷款限制,
  这一变化在大型银行中显示的更加显着。2015年建行、工行、招商、农行以及中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悉数新增贷款分别达到60.19%、55.4%、54.86%、49.40%和32.03%。
  建行方面表示,在个人贷款业务积极满足黎民民生领域信贷需求,支持黎民合理住房消费。建行个人住房贷款这一传统优势业务的余额、新增均居同业首位。
  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也恒久为银行的主要红利泉源。但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过去大型银行对公占优;股份制银行突围零售、小微的局面呈现较大变化。
  在居民消费需求潜力被一致看好的同时,各行也结合自身特面进行了重面突破。
  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飙升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则在消费金融、信用卡透支及住房按揭贷款领域均衡发力,年末消费贷款新增451亿元,信用卡透支余额比上年增加331.6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86.05亿元。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表示,通过批量开发消费信贷产品,新增投放达到820.99亿元。
  投行业务输血企业融资
  不过,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小微企业等经营也呈现一定困境。一方面,小微企业主融资意愿降低,另一方面,上述多家银行也对个人经营贷款业务进行调整,个人经营性贷款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5年,新增贷款较多投向公司业务的银行主要是安全银行(000001,股吧)、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等,公司业务占新增贷款比例分别为73.82%、59.30%、58.38%和56.95%。
  这一趋势已在2015年新增贷款中得到充分体现。个人贷款业务占去年新增贷款的45%,已经超过公司业务的新增量。
  中信银行表示,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仍然较多,占公司贷款的38.19%,但租赁和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增进速度相对较快,同比分别增进76.35%、41.86%,高于公司贷款均匀增进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建设银行(601939,股吧)在境内公司类贷款增加171.07亿元,仅占境内新增贷款的1.98%。建行表示,公司类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领域,其中基建设施行业新增1485.70亿元。
  大型客户、政府平台等风险较低的领域成为部分银行新增公司贷款的主要去处。
  农行方面表示,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实施资源倾斜,新增庞大项目贷款占对公贷款增量的51%。
  不过,也正因为大型客户议价能力很强,导致资产风险收益率较低,这也是农行去年净利差下降较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投行业务发展迅猛的银行亦通过非信贷业务为实体企业融资。
  工行年报则显示,其房地产贷款减少267.51亿元,下降5.2%。不过,工行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新增贷款
2,718.5 亿元,占公司贷款增量 的 67%。
  招行则表示,在处所政府融资平台业务实施全口径限额管理,将资源以商业化原则向具有较好现金流的政府融资平台倾斜,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加168.15亿元,占新增贷款的5.41%。其在房地产贷款增加323.78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0.43%。
  尽管工行新增公司贷款仅占悉数新增贷款的29.17%,但工行方面表示,该行通过债券承销、股权融资、委托贷款、银团分销、金融租赁等非信贷融资总量达到1.36万亿元,同比增加2320亿元,这成为该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资金泉源。
本文转载:更多精彩资讯请参考我们的官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除了满眼房贷 上半年银行的钱都投到哪了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上半年,居民猛加杠杆,新增个人按揭贷款占银行新增贷款总额近一半。那剩下的一半主要去了哪里?东吴证券根据对上半年银行年报的数据整理发现,其余的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公共项目和金融,而制造业贷款零增长,贷款撤出民营领域,新增行业增长缓慢。银行是中国经济资源配置的核心,如果贷款结构继续固化,经济结构调整难度会加大,对中国经济中长期不利。
  个人贷款:按揭猛增,经营贷下降
  东吴证券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增贷款中个人按揭贷款占比最高(45%),且国有银行新增按揭贷款占比&股份行&城商行。国有银行,股份行,城商行新增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分比为 53%/31%/19%。
  上市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占比超过所有行业,且接近50%。消费及经营性贷款减少,新增消费及经营性贷款占比较年初略降 3.4 个百分点。
  企业贷款:金融与公共项目为主
  新增贷款占比较多集中于租赁和商品服务业(10.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4%),金融业(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4.6%);贷款减少则集中于批发零售业(-3%)。
  行业结构方面,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降低,金融业占比显著提高。新增贷款中仅有 0.5%投向制造业,新增贷款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相比较年初分别降低了14.7和1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中金融业占比相比较年初提升3.1个百分点。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比显著降低,这些都是民企集中的领域。
  东吴证券认为这一趋势与不良率有关。不良率与行业新增贷款占比负相关,尤其是在不良率较低的行业。上半年新增贷款主要集中于不良率较低行业,表明银行新增信贷向不良率行业低的领域集中;但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中,贷款减小不明显,表明银行在风险领域撤出较为平缓。
  东吴证券总结认为,上半年,银行信贷又“回归”到地产和公共项目类相关,金融类贷款增长明显;银行资产质量压力短期得到缓解。预计下半年信贷投向偏好为按揭、政府项目和央企。
(责任编辑:曹萌)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增贷款投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