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今年能被中国纳入msci指数吗

今年A股纳入MSCI属大概率事件
  据媒体报道,明晟公司于亚洲时间5月16日公布MSCI指数的半年检讨结果,并将在6月公布是否纳入A股的问题。对此,最近不少机构进行了大胆预测,摩根士丹利表态称可能性很大,瑞银也加入乐观者之列,认为今年机会比较大;更有花旗集团研究部人员表示,A股纳入MSCI的概率超过50%,甚至达到70%。  对于国际研究机构的乐观预测,笔者不仅持赞同态度,且认为A股纳入MSCI没有多大悬念,这并非人云亦云,更非主观臆测,而是有充分理由加以佐证。  首先,A股是全球第二大证券市场,更是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目前支持A股纳入MSCI的境外机构越来越多。当A股纳入全球大多数国际指数,而明晟却迟迟未能纳入A股,对明晟指数本身也是损失。由此,构建一个更完整、更有吸引力的MSCI体系,已离不开中国A股的参与,这也是其他各国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及推动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次,A股市场历经三次冲关前准备,市场生态、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特别是沪港通、深港通开通后,为A股纳入MSCI夯实了基石,更表明纳入的条件日趋成熟,尤其深港通和沪港通取消总额度限制,并随着QFII和RQFII额度不断放开,为境外资金进入中国资本(3.75 -1.32%)市场提供了越来越宽敞的通道。显然,明晟公司为了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也有将A股纳入MSCI的迫切需要。而且,A股三次闯关失败,MSCI依然将之保留在2017年的审核名单上,既为A股第四次闯关创造条件,也预示MSCI日益重视A股在世界股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中国已是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最大组成部分,而目前中国市场的份额是由在香港上市以及在内地挂牌上市,但以美元或港币计价的股票构成,整整三年,A股在冲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道路上越挫越勇,且中国监管层做出的努力为2017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奠定了基础。比如,今年持续严厉监管态势,监管层对市场乱象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决心和魄力,对相关主体违规必查、各个环节有责必追的态度,彰显了从严治市的坚决态度。而且,将这种监管理念付诸行动,开展了各种专项检查,重拳打击高送转、资本市场大鳄兴风作浪等违法违规行为,近期陆续对冯小树案罚款4.99亿元,对朱康军操纵案罚没款5.356亿元,对资本市场形成较大震慑力,对健全市场体系、夯实市场基础、防范市场风险、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也让中国及世界各国投资者对中国A股充满信心和希望,夯实了A股纳入MSCI的基石。  就目前而言,A股纳入MSCI对市场的影响,应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将带动国外投资者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指数上涨后亦有可能带领国内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按照国际惯例,初始纳入比例为5%,则对应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权重为1.1%,新增资金约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全部纳入后,A股权重为18.3%,对应资金约1.6万亿元人民币。二将推动资金产生持续流入效应,为中国及世界资本市场提供巨大财富效应。A股纳入比例是逐年提升的,估计持续时间10年。一旦纳入,A股国际指数成份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都会是海外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的标的,具有较长持续性,也带来较大的投资增值机会。三是MSCI的积极行动有望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从而引导更多主动型基金配置。四是提振市场情绪,尤其有利于提振中国广大中小投资者信心。若A股成功纳入,短期对市场情绪会有明显提振,使得蓝筹股的配置比例增高;据加入MSCI的A股汇总,约有421只成分股,行业配置上侧重于大盘蓝筹股票,与沪深300有较高相关性,但在行业分布上比沪深300更均匀,成份股范围更广泛。显然,指数成分股中的蓝筹股作为权重股,将获得较大的潜在收益,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投资。  当然,A股纳入MSCI后,虽对人民币汇率稍有负面影响,但汇率是投资风险,不会对A股纳入造成实质性影响。
责任编辑:alexmls
?&( 11:55:14)
?&( 11:26:07)
?&( 9:43:44)
?&( 11:19:09)
?&( 11:14:56)
?&( 10:23:37)
?&( 11:21:47)
?&( 9:39:46)
?&( 9:03:56)
?&( 10:01:27)
条评论&   【】【】
地方金融机构动态
媒体合作: 广告部: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6
Copyright & 2002-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北京)投资有限公司第四次闯关成功!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明晟MSCI今日宣布,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这是中国A股第四次申请加入,前三次均遭拒绝。MSCI是美国著名指数编制公司——明晟公司的简称,其旗下编制了多种指数。MSCI指数是全球投资组合经理最多采用的基准指数。
【新闻多一点】
第四次闯关,A股终于被成功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北京时间6月21日凌晨4时30分,明晟公司(MSCI)通过官网宣布,决定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CWI全球指数。
公告显示,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加入中国A股的222只大盘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
MSCI计划分两步实施这个初始纳入计划,以缓冲沪股通和深股通当前尚存的每日额度限制。第一步预定在2018年5月半年度指数评审时实施,第二步则在2018年8月季度指数评审时实施。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者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MSCI董事总经理暨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Remy Briand指出:“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 A 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如今MSCI迈出纳入中国A股第一步的时机已然成熟。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中国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表示,第四度闯关终有突破,这是中国股市对外开放之路的又一里程碑。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A股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分别为1.7%和0.5%,意味着境外资金在A股的配置规模将在600亿-700亿元人民币,相对于A股40万亿元的流通市值份额极少,带给市场的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提振。”
MSCI指数是多数国际机构的投资标的,其客户涵盖全球约90%以上的基金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有超过750只ETF基金直接追踪MSCI指数,所投资的资金规模高达10万亿美元。正因为此,一旦A股市场跻身MSCI新兴市场指数,国际投资者就可以通过追踪指数来配置A股,意味着A股市场也将迎来境外资金的涌入。
闯关成功原因: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A股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MSCI在6月21日的声明中称,此次纳入A股的决定在MSCI所咨询的国际机构投资者中得到了广泛支持。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正面发展,以及中国交易所放宽了对涉及A股的全球金融金融产品进行预先审批的限制。此两项进展对提升中国A股市场的准入水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MSCI董事总经理暨MSCI指数政策委员会主席Remy Briand指出:“国际投资者广泛认可了中国 A 股市场准入状况在过去几年里的显著改善。如今MSCI迈出纳入中国A股第一步的时机已然成熟。中国内地与香港互联互通机制的发展完善为中国A股市场的对外开放带来了革命性的积极变化。”
Remy Briand表示:“随着中国A股市场的准入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沪股通和深股通持续无阻的准入状况得到市场检验,以及国际机构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市场经验,MSCI将相应地提高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比重。MSCI热切希望中国在过去几年里积极改善市场准入水平的这种政策势头继续加速向前。”
2013年3月,A股首次作为潜在市场,被列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观察名单之中,并在一年后参加MSCI全球市场准入评审。不过,从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年度评审结果来看,MSCI都表示暂不纳入A股,但仍保留在审核名单之中。
以2016年为例,当时,MSCI给出了三条拒绝纳入A股的理由:第一,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此项限制对投资者需要兑付客户资金赎回时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障碍。第二,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广泛性自愿停牌,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让投资者担忧。第三,内地对金融机构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金融产品设立了预先审批的限制,导致投资的不确定性。
近一年来,A股停复牌新规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千股跌停”的现象没有再出现。此外,根据MSCI在3月宣布的全新纳入框架下,此前基于QFII/RQFII通道的纳入方案被放弃,而是建立了基于“互联互通”的新框架,这样一来,QFII投资者的额度限制也就不再是一个障碍。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对记者说:“MSCI在今年3月公布的最新方案向A股抛出了橄榄枝,令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其实第三个问题相对还是比较好解决的,MSCI和交易所方面协商应该可以解决。”
纳入影响:短期之内对A股的推动作用有限
闯关成功对A股市场会有何影响?
此前,中金公司预测,如果A股在2018年中正式被纳入,那么基于全球跟踪MSCI指数体系资产规模与潜在纳入标的的权重静态估算A股市场短期资金流入规模约为97亿美元,而长期资金流入可能会显著高于短期的预估。
洪灏指出,鉴于众多境外机构早已提前布局,现行沪港通、深港通、QFII和RQFII在A股的配置目前有约2000亿美元,A股纳入MSCI对股市的短期影响有限。
“长期一定是利好,未来随着A股在MSCI权重的提升,除了资金流入,机构化的投资风格将给A股带来改变,或将加速A股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改革进度。”他对记者这样说道。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投资策略总监王昕杰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股入摩之后,从直接资金流入来看,短期之内对A股的推动作用有限,按照进程具体的实施将在2018年6月才会正式启动。另外在新框架下,MSCI对A股采用了更加平稳的纳入方式,其中初期A股占MSCI中国的比重仅为1.7%,较去年的旧框架降低了2%。在A股全部纳入后,所占MSCI中国的比重也大约只有四分之一,仍要低于H股所占比重。
他说:“除了MSCI中国外,目前跟A股关联最大且资产规模最大的三个MSCI指数分别是MSCI全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A股初期纳入三大指数的占别分别为0.1%、0.5%和0.6%,相对应三个指数的规模如果全部跟踪,按静态法估计流入A股的规模分别为28亿、75亿、12亿美元,共计11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785亿元。相对于A股近今年以来4408亿的日均成交额以及目前40万亿的流通市值,纳入MSCI后一到两年内所带来的资金净流入并不能带来根本上的推动作用。”
王昕杰认为,本次A股纳入MSCI的长期意义深远,而不在于短期的资金净流入,而是让中国的资本市场重新进入全球投资者的视角,本次入摩或许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首先,从海外经验来看,本地资本市场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通常至少持续五年以上,但在本质上可以改变市场结构和风格偏好,未来数年机构投资者比重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市场波动;其次,随着境外资金的流入,资本项下的资金净流出压力减小,可以起到稳定本币汇率以及市场对汇率的预期作用。 最后,长期资金的流入意味着中国资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提升,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提升中国的定价权和本币的国际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纳入msci指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