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采购一套PE股权投资股权管理系统统,目前在选型阶段,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尽管基金管理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突出,基金仍然是一个公司组织或者类似于公司的组织,基金管理人好比基金的老板,难得一见。基金内部工作人员基本上分为三级,基金顶层是合伙人;副总、投资董事等人是基金的中间层次;投资经理、分析员是基金的基础层次。基金对企业一般的考察程序是先由副总带队投资经理考察,然后向合伙人汇报,合伙人感兴趣以后上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全体合伙人组成,国内基金还常邀请基金投资人出席委员会会议)投票决定。一个项目,从初步接洽到最终决定投资,短则三月,长则一年。七、有限合伙制为何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流?有限合伙企业是一类特殊的合伙企业,在实践中极大地刺激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有限合伙企业把基金投资人与管理人都视为基金的合伙人,但是基金投资人是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而基金管理人是基金的普通合伙人(GP)。有限合伙企业除了在税制上避免了双重征税以外,主要是设计出一套精巧的“同股不同权”的分配制度,解决了出钱与出力的和谐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基金的发展。在一个典型的有限合伙制基金中,出资与分配安排如下:●LP承诺提供基金98%的投资金额,它同时能够有一个最低收益的保障(即最低资本预期收益率,一般是6%),超过这一收益率以后的基金回报,LP有权获得其中的80%。LP不插手基金的任何投资决策。●GP承诺提供基金2%的投资金额,同时GP每年收取基金一定的资产管理费,一般是所管理资产规模的2%。基金最低资本收益率达标后,GP获得20%的基金回报。基金日常运营的员工工资、房租与差旅开支都在2%的资产管理费中解决。GP对于投资项目有排他的决策权,但要定期向LP汇报投资进展。尽管我国政府部门对国内是否也要发展有限合伙制基金曾有不同意见,但是目前意见已经基本一致:基金可以选择公司制或者契约制进行运营,但是有限合伙制是基金发展的主流方向。八、基金对企业的投资期限大概是多久?基金募集时对基金存续期限有严格限制,一般基金成立的头3至5年是投资期,后5年是退出期(只退出、不投资)。基金在投资企业2到5年后,会想方设法退出。(共10年)基金有四大退出模式:1、IPO或者RTO退出:获利最大的退出方式,但是退出价格受资本市场本身波动的干扰大。2、并购退出(整体出售企业):也较为常见,基金将企业中的股份转卖给下家。3、管理层回购(MBO):回报较低。4、公司清算:此时的投资亏损居多。企业接受基金的投资也是一种危险的赌博。当基金投资企业数年后仍然上市无望时,基金的任何试图退出的努力势必会干扰到企业的正常经营。私募的钱拿得烫手就是这个道理。九、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如何寻找目标企业?根据我们的观察,国内民营企业家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认知程度并不高,他们普遍比较谨慎,不大会主动出击,而是坐等基金上门考察。基金投资经理的社会人脉在目标企业筛选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因此,基金在招募员工时很注重来源的多元化,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各类高成长企业。新成立的基金往往还会到中介机构拜拜码头,希望财务顾问们能够多多推荐项目。为了尽可能地拓展社会知名度,中国还出现了独有的现象,基金的合伙人们经常上电视台做各类财经节目的嘉宾,甚至在新浪网上开博客,尽量以一个睿智的投资家的形象示于大众。此外,政府信息是私募基金猎物的一个重要来源。私募基金在西方还有个绰号“裙带资本主义”,以形容政府官员与私募基金的密切关系,英美国多位卸任总统在凯雷任职,梁锦松卸任后加盟了黑石,戈尔在凯鹏任职。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喜欢投资什么行业的企业?私募基金喜欢企业具有较简单的商业模式与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拓展能力和管理素质。但是,私募基金仍然有强烈的行业偏好,以下行业是我们总结的近5年来基金最为钟爱的投资目标:1、TMT:网游、电子商务、垂直门户、数字动漫、移动无线增值、电子支付、3G、RFID、新媒体、视频、SNS;2、新型服务业:金融外包、软件、现代物流、品牌与渠道运营、翻译、影业、电视购物、邮购;3、高增长的连锁行业:餐饮、教育培训、齿科、保健、超市零售、药房、化妆品销售、体育、服装、鞋类、经济酒店;4、清洁能源、环保领域: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电池、节能建筑、水处理、废气废物处理;5、生物医药、医疗设备;6、四万亿受益行业:高铁、水泥、专用设备等一、企业在什么阶段需要进行私募股权融资?国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全部加起来大概不到3000家,但是中国有几百万家企业,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年,企业从创业到上市,概率微小。企业经营还有个“死亡之谷”定律,绝大部分创业项目在头3年内死亡,企业设立满3年后才慢慢爬出死亡之谷。因此,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于项目的甄选非常严格。风险投资/创投企业与PE基金之间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除了若干基金的确专门做投资金额不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早期项目以外,绝大多数基金感兴趣的私募交易单笔门槛金额在人民币2000万以上,1000万美元以上的私募交易基金之间的竞争则会比较激烈。因此,企业如果仅需要百万元人民币级别的融资,不建议花精力寻求基金的股权投资,而应该寻求个人借贷、个人天使投资、银行贷款、甚至是民间高息借款。根据我们的经验,服务型企业在成长到100人左右规模,1000万以上年收入,微利或者接近打平的状态,比较合适做首轮股权融资;制造业企业年税后净利超过500万元以后,比较合适安排首轮股权融资。这些节点与企业融资时的估值有关,如果企业没有成长到这个阶段,私募融资时企业的估值就上不去,基金会因为交易规模太小而丧失投资的兴趣。什么是pe股权投资_华股财经
什么是pe股权投资
相关标签:
华股财经编者按:5月13日,上海证券报社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金融资奖评选暨2011中国股权投资论坛,全国各主要高新区负责人均出席盛会。他们的兴趣、目标和任务是相同的,探讨新三板扩容对于高新区、企业及投资机构的意义与机遇。受新三板消息影响...
企业上下游产品的交易和股权投资交易原本是两个领域的行为,一旦出现重合应如何避免利益输送?在目前申请上市的企业中,不少公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交易方与PE相重叠或内在勾连的情况,成为潜在的监管难题。上周末预披露的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
12月6日,第六届全球PE北京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轮值主席单祥双表示,PE行业的旧常态已经被改变,2015年PE行业的大牛市将真正到来。单祥双认为,PE行业即将迎来的是三大风口:第一个风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PE的到来,将终...
近年来,互联网巨头闯入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圈已屡见不鲜,对传统的VC/PE而言,这到底算是利好还是利空?从眼下看,这结论或许一时难以得出。不过,在本周投中集团举办的北京年会上,通过观察VC/PE机构负责人与互联网巨头相关负责人的对话...
“传销式”私募的骗局仍未完结。本报此前报道(详见5月30日《PE骗局蔓延京蓉》),以蓝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蓝鼎投资)和其背后所投资的内蒙古镶黄旗兴源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兴源矿业)为例,“传销式”伪私募的影响已扩散至北京、成都等地。...
股票投资最高30%千亿年金可直接入市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呼之欲出投资管理机构目前实际运作逾2400亿元不动产和私募股权投资无缘企业年金权威人士16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最新的《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有望于近期正式出台。《办法》将...
未上市公司股权投资PE在IPO开闸后,生意似乎开始红火了。6月12日,青龙管业发布公告称,以3000万元认购正和岛联合投资基金相应份额,成为该基金的有限合伙人。该期正和岛联合投资基金首期募资10亿元,旨在对未上市且具有投资价值的企业进行投资。事...
今年A股IPO重启为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机构增加了退出途径,A股IPO活跃使得机构获得较多退出回报。投中研究院助理分析师吕帅分析指出,今年前11个月,机构退出活跃,中企IPO退出规模和退出回报率均较去年有较大增长,四成IPO中企(97家)有VC...
随着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小康”)的上市环保核查在湖北省环保厅公示,其母公司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康集团”)的IPO计划“不慎”曝光。小康集团曾获PE“国家队”&&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25亿元注...
随着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小康”)的上市环保核查在湖北省环保厅公示,其母公司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康集团”)的IPO计划“不慎”曝光。小康集团曾获PE“国家队”&&华融渝富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2.25亿元注...
01020304050607进入股权投资的黄金十年,解密种子、天使、VC、PE投资
  未来十年是以高科技和互联网+为核心的股权投资黄金十年,过去十年是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转型高潮迭起的十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高净值人群加入了股权投资的行列,互联网企业股权投资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相当一部份不靠项目自身的盈利或分红获取投资收益,而是通过企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估值快速攀升而获得股权升值和退出的回报。  比如优酷、京东、Facebook到了IPO上市了,公司还没赚钱,但市值已经是百亿千亿了。新的互联网巨头像Uber、Airbnb,滴滴出行,新美大也一直在烧钱扩张,估值都超百亿美金,最重要是创业时间都没几年,公司虽还没上市,市值却比很多上市公司都高,老股交易也很频繁。这些新形势,很多辛苦赚钱的企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看不懂,新入行的投资人由于对项目新领域和阶段的认识不一,经验不足,项目从选择、判断到投资都有不同误区,其实从最初的种子到上市后的股票投资都是股权投资,只是阶段不同,虽然项目越后期越靠谱,项目风险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只是怎么把控而已:  1.种子投资  互联网创业的种子期项目往往就是一个BP或一个创意,有时连BP都没有,创业者有个想法要下海创业,估值一般应该是500万以内。 现在做种子投资的都以个人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失败率高是常态。种子投资机构化虽然很难,做好了是一种创新,可以创造一些价值,像PreAngel创始人王利杰就是从种子投资成长起来的,他的第一批种子项目失败率有70%,但是剩下的30%项目带来了四年15倍的账面回报。  种子投资由于太早期,主要看创业者想做的方向(赛道)是否有前景或想象空间?然后看模式,如果看不懂怎么办,就看人。  当然看人谁都知道,问题是怎么看?做种子投资我认为不必太纠结,就抓两头,如果说比重就是:赛道+人=80%,项目20%,对项目的失败率允许更高,可以高达50%。投资数量应该要比天使多,一年投50个种子项目不算多,至于创业者年龄应该以大学毕业生到30岁为主要人群,按现在说就是85后到90后了。  去年我们尝试做了个飞鹰种子基金,LP是来自飞鹰骑行俱乐部的核心成员,包括企业家、天使、互联网高管,形成了一个很强大的资源链条,基金规模虽小,投的金额也少,对每个项目还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帮助,主要围绕产品和商业模式设计,业务发展资源,融资顾问等增值服务,种子基金一年多来,大部份拿到下一轮融资,项目质量和存活率远超行业水平。  2.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现在是最热门的投资话题,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投资阶段。天使阶段在种子之后,也有不少项目不需要拿种子投资,由创业团队自己投了。我们认为天使估值一般从1000万到3000万,BAT等高管创业,有一上来就是5000万到1亿的。投资逻辑与判断还是抓两头,如果说比重大约是:赛道+人=70%,项目30%,项目数据比较初步,很多时候是产品做出来了刚上线,模式出来了但未被验证。业余或拍脑袋的天使投资风险很大,失败率高,因为主战场都在专业的天使基金,专业天使机构有经验丰富的团队,项目源丰富,品牌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是以机构化的方式在运作,包括行业分析、尽职调查、投资合同、增值服务、退出管理。很多高净值人群和财富办公室、母基金(FoF)宁愿把钱交给靠谱的天使机构,看见好的项目还可以跟投,投后管理由机构负责,这样既降低风险,自己又不用那么辛苦,每天看很多项目,因为行业和技术变化太快,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跟上节奏。  美国的天使投资行业比中国的发展至少快20年,目前有30多万天使投资人和机构,投出了很多经典案例,像Peter Thiel在Facebook投了50万美金,上市时获得一万倍回报。他们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一条是大数法则: 即通过长时间建立理性的、专业的天使投资组合,只要投出超过100个项目,年化回报IRR都可以超过25%,个别项目可期望达到百倍以上回报,远超定期存款、股票、债券、VC等投资工具。而一线天使机构年化甚至可高达40%以上。  我们的天使投资策略是把项目分为S、A、B三个等级,S级项目以领投加董事会主动参与为主,A级项目以合投跟投加董事或监事参与为主,同时对接战略和资源,帮助项目升级,B级项目定期跟进,有上升趋势时考虑投资。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天使投资也属于长期投资,难得碰上好项目时到下一轮还应该加码追投而不是赶紧套现。至于怎么定义”天使投资人“,我们认为敢用自己的钱一年投5个项目以上,亏钱了也不惦记的,坚持三到四年才算真正的天使投资人,不是在微博上改个名字或印一张名片就算数的。至于什么人做不了天使?那些财主型、着急的、疑心重的人再有钱也很难做天使投资人,因为天使有三大元素:陪伴、信任和快乐,他们基本做不到。  3.VC投资  VC投资的阶段一般涵盖A、B、C轮,A轮投资千万人民币以上,B轮投资千万美刀以上,C轮出手往往是一亿美刀了。烧钱快的企业有时中途会加一个半轮,比如最近滴滴出行获得苹果投资10亿美刀算是D+轮了。  VC投资和天使投资最大的不同,在于项目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运营数据也跑通了,项目看起来前景秀丽。但是令人纠结的是上一轮才过没几个月,估值就要翻三到五倍来接盘,这时VC会眼红天使投资人,总想下次我也往前投,可是当他们看天使项目时又觉得风险很大,找不到感觉,钱虽少,万一项目挂了还得背黑锅,只好pass一个再一个,继续看VC项目,大不了跟着风口投,有尽调有数据,失败了也有人陪着,最多是整个团队的责任,或者是行业的常态。  VC投资怎么看人,主要看创始人的格局和人品,因为能力基本被验证了,项目成为行业排头兵,主要看创始人有没有拔高自己去追求更宏大的目标。为什么格局和人品很重要,这时手里一下钱多了,一个年轻人手上突然掌控几千万人民币到几千万美刀,会不会受不住诱惑? 做一些洗钱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我亲眼见过融了1000万美金不到一年把钱烧光的,方法当然很多,高价采购、砸广告,关联公司交易等方法层出不穷,轻者影响公司业绩,重者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甚至倒闭收场。看见一些B轮死的企业创始人写一些冠冕堂皇的自省文章,有些可能是真心的,也有些无非想开脱自己,为自己下一个创业项目做铺垫。  成功的VC都有自己的圈子,美其名叫生态圈建设,有些VC钱多任性,一个赛道投好几家,总有一家跑出来的。VC圈都有自己的友好合投机构和上游PE机构、BAT投资部和上市公司接盘投资关系,好的项目互相分享合投,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会互相给点面子,只要项目继续拿到钱,故事就可以继续讲下去了。VC界也有不少从业多年没投出什么好案子的人,有运气好的一战成名,当然也不乏身经百战的高手,吃了多年“夜粥”,如来神掌练就了好多招,确实有不少成功案例值得大家学习,行业里“大佬”太多,就不对号入座了。  在中国十年前是洋VC为主,近几年大部份做的好的洋VC都本地化了,没有本地化的VC很难往早期投,基本都是从B轮开始。近几年来许多国产VC揭竿而起,他们大都是从洋VC里从业多年积累的经验,还有国资VC,各地政府设立的直投基金,如深创投、广州基金等,还有企业VC,做得比较好的是联想的君联资本、还有复星投资等。  4.PE和并购投资  企业一般从D轮融资开始算进入PE阶段了,PE和并购投资都是在项目方取得骄人业绩和行业地位时介入,项目也准备上市或被并购,这时尽调工作主要确保业绩能够稳定增长、财务和法务的合规和真实,扫除上市和并购的障碍。  PE投资人的角色主要是财务投资,投资人日常工作是拜访公司,寻找和锁定难得的项目来源和结交牛掰的项目创始人、大股东,务求能够第一时间介入项目,抢到更多的份额,这时投资人的地位感觉有点像乙方,既要陪吃还要陪喝。PE投资做尽调报告和投资协议往往像写上市招股书,厚的可以当枕头用了。所以当PE机构或投资人想做早期投资的时候就很难适应,尽调清单一大串,投资协议也觉得简化不了,每一条都挺重要的,最后创业者也烦了,不了了之。PE和并购投资整个周期一般在2到3年,特点是单个金额大,一年做一单就够本了,回报不需要高倍数,保本和安全退出最重要,特别好的案子,二级市场火爆时能超过2-3倍就偷着乐了,当然,PE和并购也有风险,主要在于行业的竞争,项目业绩的稳定性、风险信息的披露,经济股市的波动,和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如前两年的IPO暂停、前一阵子的PE机构上市被喊停,最近的中概股回归和借壳受阻都是PE并购最大的风险,有些项目为了估值高一点不惜虚做业绩利润,甚至大股东抵押股份借高利贷,一旦上不去问题全来了。  5.新三板、新通道  凡事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两年的新三板就多了一个新的退出通道,互联网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往往刚过A轮,有些甚至拿完天使就直奔新三板。因为只要有两年完整业绩报表,亏钱的企业也能上市,大的VC和PE只能干瞪眼了,有的改变策略,纷纷成立新三板专项基金,参与定增或股改前投资,现在新三板已经7000多家挂牌企业了,虽然良莠不齐,对政府肯定大大有利,起码企业管治提升了,企业还都主动交了不少税。新三板短期内虽缺乏流动性,长期来看会有大机会。因为新三板分层已经确定,估计分层制推出后,政府会继续推出竞价交易,届时股民买卖新三板股票门槛会大幅降低,做市商大举做市,成交活跃起来,很可能再次掀起新三板热潮。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nnso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权投资管理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